南京历史文化名人

十代古都-南京的历史大事与文化名人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1-11-15 18:43:49  点击:55 核心内容: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六代豪华”。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以“应天”为“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南京都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

南京历史沿革

远古人类的足迹,随着时代推移而遍及今日的南京。东郊汤山出土了距今约30万~50万年的“南京猿人”完整的头骨化石;溧水县神仙洞发现了距今l万年以前的“溧水人”遗址。

距今6000多年前,南京鼓楼岗西北侧的北阴阳营和玄武湖畔、长江岸边开始出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聚居着南京的初民。3000多年前,沿江河地带,已经相当密集地分布着青铜时代的居民聚落,以秦淮河中游的湖熟镇一带较为集中,称为“湖熟文化”。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于石头山筑城置金陵邑,金陵之称亦因此而得名。秦汉时期,南京地区随经济发展而建县渐多。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以建康(今南京)为国都,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此后,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六代豪华”,南京由此有“六朝古都”的美称。公元937年,南京成为南唐的首都,称为江宁府,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以“应天”为“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由此,南京城市发展进入又一高峰期,南京都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

“金陵自古帝王州”,从中古到近现代,继孙吴之后,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共455年,史称“十代故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文化遗产。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2年 9月,南京为江苏省省辖市。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为江苏省省会。1994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1.南京历史大事

【范蠡筑越城】

范蠡筑越城,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命范蠡在南京秦淮河之南约830米处筑城,城周长约1.2公里,面积约0.94平方公里。后称越城,又名范蠡城。它是南京历史上第一座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军事性质的古城,被公认为南京城市的开端。

【孙权定都建业】

孙权定都建业,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将政治中心由京口 (今江苏镇江)迁至秣陵(今南京秣陵关一带),次年在楚国金陵邑城址修建石头城,以资守御,并取"建功立业"之意改称秣陵为建业。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在朝野"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的呼声中,迁都建业,开创了南京建都的历史。孙权以其兄孙策的长沙桓王故府为皇宫,规划并建造了周长约11公里的建业都城。

【南唐立国金陵】

南唐立国金陵,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割据。金陵最初隶属建都广陵的杨吴政权的势力范围。徐温死后,徐知诰继任金陵府尹,操纵杨吴朝政。933年,徐知诰采纳谋士宋齐丘建议,欲将杨吴迁都金陵,于是修缮金陵府治为皇宫。935 年,杨吴皇帝封徐知诰为齐王,次年,以金陵府为西都,广陵为东都。937年,徐知诰废杨吴皇帝自立,建立齐国,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 939年,复姓李,更名?,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南唐都城周长约19.35公里,贯秦淮河于城中。西据石头牵锇紫虑?今大中桥),南接长干山岗(今中华门),北止玄武桥(今北门桥)。历3代共39年,975年南唐国亡。

【明初建都南京】

明初建都南京,1368年,元末红巾军领袖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奠都南京。在此之前,他作了一系列的准备。1356年朱元璋攻入集庆路,改名应天府,并多次听取谋士陶安、冯国用、叶兑等人关于建都的建议。1361年朱元璋被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吴国公,1364年自立为吴王,吴王府便设在应天。1366年,改筑应天府城,作新宫于钟山之阳。洪武元年 (1368)秋八月,正式下诏,以应天府为南京,大梁(开封)为北京,实行南北两京制。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以南京为京师,正式定都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南京,为留都。

【建筑世界第一大城】

建筑世界第一大城,明太祖朱元璋接受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而筑成的南京城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至1386年筑成。周长约33676米,连同瓮城全长37140米,开13个城门,上设垛口13000余个、窝铺200余座。明南京城墙的长度大大超过周长29500米的法国巴黎城,成为世界第一大城。虽遭600多年的风雨兵火,现尚存21351米,仍为国内城市中最长的城墙。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1839年6月 3~25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在两广总督邓廷桢的协助下,在虎门海滩销毁英、美等国商人上缴的鸦片2万余箱,震动了全世界。为了保护臭名远扬的鸦片走私贸易,1840年2月20日,英国派遣义律等率领由40余艘舰船和4000名士兵组成的远征军,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将战火引向中国沿海。1841 年4月30日,英国内阁不满足义律与清朝钦差大臣琦善谈判所取得的成果,作出停止广州谈判、扩大侵略战争的决议,改派富有殖民侵略经验的璞鼎查接替义律。 1842年6月,英国由印度增派的援军抵达中国沿海后,璞鼎查率领的英军避实击虚,发动"扬子江战役"。6月16日,英军攻占吴淞;19日,攻取南京;21日,攻陷镇江。8月4日,英舰进逼南京下关江面,随后英军从燕子矶登陆,察看地形,扬言进攻南京城。在英军坚船利炮的威慑之下,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和两江总督牛鉴,妥协退让,委曲求全,被迫在静海寺、上江考棚等处与英军议和,并于1842年8月29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康华丽"号战舰上,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共13款,其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使香港沦为英国殖民统治,并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及远东的基地;补偿鸦片烟费与水陆军费,数目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3,中国人民从此所受压迫更甚;丧失关税自主权;允许英国人寄居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南京五大港口城市。《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大门开始被打开,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定鼎天京】

太平天国定鼎天京,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决定挥戈金陵。3月8日洪秀全率50万水陆大军兵临金陵城下。3月19日,攻陷金陵城,从而完成了据金陵为根本、进而完成进军江南的战略任务。3月29日,洪秀全在杨秀清和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的跪迎欢呼声中,进入金陵城,暂住藩习衙署,不久修缮两江总督衙门,改作天王府,并宣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太平天国农民政权。随即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1864年7月9日,清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孙中山创建民国】

孙中山创建民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各地普遍响应,有24个省宣布独立。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来领导全国的革命运动。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在经历了 16年的海外流亡生活后回到南京,受到各界热烈欢迎。12月27日,黄兴乘专车去南京,当晚在江苏咨议局召开各省代表会议,提出3项议案,即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元、政府组织形式采用总统制,获得会议通过。12月29日上午9时,17省代表开会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选举以每省1票为原则,孙中山得16 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上午10时,孙中山乘坐专车离开南京,前往南京临时大总统府。当晚10时,在总统府内举行了庄严简朴的就职典礼,由徐绍桢担任司仪。典礼开始时,鸣礼炮21响。17省代表公推山西代表景耀月致颂词。孙中山宣读《临时大总统誓词》,并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提出,临时政府任务是"尽扫专制之流毒,确立共和",实现民族统一,领土统一,军政统一,内治统一,财政统一。临时政府通告全国采用阳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的覆灭与延续2000余年帝制的终结。但政权遭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联合进攻,很快夭折。袁世凯于2月12日迫使清帝退位,要挟孙中山于13日提出辞呈,并迫使临时参议院于15日选举他为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职,许多同盟会领导人"下野",政权落入军阀袁世凯手中。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于4月15日在南京召开了"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蒋介石、胡汉民、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陈果夫等参加会议,因武汉方面无人参加,到会委员不足半数,故只作为预备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国民政府",于4月18日在南京正式成立。新政府以胡汉民为主席,伍朝枢为外交部长,王宠惠为司法部长,并于次日公布"清党令",通缉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其他革命活动家共10079人。专门组织清党委员会,以进行大规模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清党"。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形成武汉、南京、北京三个政权鼎立的局面。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1937年 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在长达6周的时间里,对南京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其中遭日军集体屠杀并毁尸灭迹者15万人以上,被害总人数达30万人以上。在疯狂屠杀的同时,日军对中国妇女进行了野兽般的奸淫,很多妇女被蹂躏后又惨遭枪杀、刀戳和毁尸。在占领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在南京市内,发生了两万起左右的强奸事件。日军到处纵火焚烧,被毁房屋达全城1/3以上。无数的住宅、商店、仓库被日军劫掠一空后,再付之一炬。外侨财产也未幸免。1947年3月10日,日本战犯谷寿夫被中国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处死刑,4月26日枪决;1948年11月4日,日本战犯松井石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12月22日执行。罪魁祸首虽然受到了应有惩罚,但日本政府至今不肯向中国人民认罪。

【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被国民政府拒绝,国共和谈破裂。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召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当天夜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按预定部署,在上自九江、下至江阴的千里江防线上,发动渡江战役。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先自安徽芜湖西面荻港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由西南向东南迂回到南京的侧背;同日,突破江阴要塞,对南京形成钳形攻势。4月21日,占领了南京江北的江浦县城,次日又攻占浦口、浦镇。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国22年的首都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执政地位。

核心内容: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六代豪华”。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以“应天”为“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南京都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

2.南京文化

【解表】

解表,祭祀性舞蹈,又名"跳表"。流传于南京六合县及其毗邻地区。此舞为香火神会的组成部分,为独舞。由香火童子扮演王灵官将表(即公文)解送交付诸神。舞者手执花香鼓边唱边击鼓起舞。舞蹈步法跳动性强,自始至终跳动不止,步法灵活矫健,富于弹性。舞蹈中举手投足要求直线运动,动作古朴刚健,干净利落,灵活流畅。每完成一个动作时,都有明显的短暂的亮相,这些都突出了此舞独具的气质。

【金陵八家】

金陵八家,明末清初绘画流派。八家为龚贤、樊圻、高岑、邹吉吉、吴宏、叶欣、胡忄造和谢荪。他们都住在南京,隐居不仕,以书画为生,有时聚在一起,以诗酒自娱,且以"师造物"为主张,多取材于南京、江淮一带的实景,因而形成画派。8人之中,龚贤最著名。龚贤(1618~1689)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半亩、柴丈人。江苏昆山人,寓居南京清凉山扫叶楼,名居处为"半亩园",栽花种竹,悠然自得。其画法宗董(源)、巨(然),工山水画,善用积墨,常有奇趣,以韵胜,不以力雄。主张绘画与"造化同根,阴阳同候",其作品给人以祖国山河的亲切感。其代表作品是《木叶丹黄图》、《春山高阁图》、《江天帆影图》、《水墨山水图》等。

【芥子园画传】

芥子园画传,亦称《芥子园画谱》,为中国画图谱。介绍中国画基本技法,较为系统,浅显明了,便于初学参考,所以至今仍被广泛采用。此书由李渔女婿沈心友请王概、王质兄弟等人编绘。分山水谱、兰竹梅菊谱、花卉草虫禽鸟谱三集。每集首列画法浅说和歌诀;次摹诸家画式,附简要说明;最后为名家画谱的仿作。后人又补充了第四集人物画谱。前三集先后于康熙十八年(1679)、四十年 (1701),刻印于芥子园,因以为名。芥子园是清初戏曲家李渔之别墅,位于南京周处台门楼附近,为李渔自原籍浙江迁居金陵后建筑。因"地止一丘",故名"芥子"。此园设计精巧,新奇雅致。每逢年节生辰喜庆,或宾朋宴集聚会,必在园中演戏为乐。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民间曲艺。始自明代织锦工人用南京方言演唱俗曲、小调、民歌以自娱,逐步发展成为曲艺曲种。因演唱者不取报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南京白局常用曲牌主要有:《满江红》、《银纽丝》、《穿心调》、《数板》、《梳妆台》、《剪剪花》、《下河调》、《汉阳调》等,形成曲牌联缀体。曲目近百个,内容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如《机房苦》是织锦工人对自身苦难的控诉,《抢官米》和《打议员》则反映了光绪二十四年和民国8年南京发生的抢官米和打议员两起风潮。清末民初后,"南京白局"随着织锦业一起衰落。1949年后,曾成立专业剧团,现在只有少数业余演唱者。

【南京白话】

南京白话,民间曲艺。用南京方言说相声,所以又名"南京相声"。流行于南京及其毗邻地区,相传始于20世纪30年代。起初只是简单模仿相声,后来逐渐有所发展。相声用第三人称,南京白话则用第一人称,演员便成为剧中人,所以演重于说。代表性曲目有《老相识》、《包您满意》、《人情债》、《庙上风情》、《商业新风》等。现在常有"南京白话"节目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和播出,颇受读者、听众和观众欢迎。

【南京评话】

南京评话,民间曲艺。南京有记载的评话历史很长。明末著名评话艺术家柳敬亭曾长期寓居南京。"南京评话"又称"讲评词"。相传始于明末清初的"说善书",清末民初为鼎盛时期,流行于南京及其毗邻地区,并曾流入南京。"南京评话"以长篇讲史为主,主要剧目有《三国》、《隋唐》、《水浒》、《岳飞传》等,"说""演"并重,常于书中穿插许多南京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名胜古迹,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南京评话近年日渐衰落,但尚有专业演员坚持演出。

【麻雀蹦】

麻雀蹦(方山大鼓),民间舞蹈。因以模拟麻雀蹦跳为主要动作,故名麻雀蹦。又因为开始流行于南京市江宁县方山乡一带,故又名方山大鼓。相传明末时由河南移民带来。太平天国时期是"麻雀蹦"发展的鼎盛期。《天朝田亩制度》使农民有了土地,每年秋收后跳"麻雀蹦"以庆丰收。而舞蹈中所摆阵势,也与太平军作战时的某些阵法相似。大锣大鼓在舞蹈中既是道具,又是伴奏乐器。此舞的基本动作和鼓点有"七五三"、展翅、啄稻、亮翅、抱窝等5种。舞蹈时,双膝始终贴鼓成半蹲,学麻雀蹦跳状,膝部屈伸,带动身体上下起伏,围鼓作上下左右前后大幅度蹦跳。整个舞蹈节奏鲜明,动作形象生动,英武矫健,活泼热烈。近年"麻雀蹦"常在大型庆典中演出,深受群众喜爱。

【花香鼓】

花香鼓,民间歌舞。流行于南京、扬州地区。相传始于明代,清末为鼎盛时期。因舞者手执花香鼓,故名。又因原为奉祀祈祷娘娘,求子求福,故又名"跳娘娘",还因为主要动作以凤鸟动态取名,亦名"凤舞"。舞蹈以锣、鼓、铙、钹等打击乐伴奏,夹唱"鼓词"。主要动作有"凤凰朝拜"、"凤凰点头"、"丹凤朝阳"、"凤凰展翅"、"凤凰抖毛"、"飞凤盘龙"等。1949年后,花香鼓经过加工改编,成为观众喜爱的民间舞蹈,并被吸收到著名民族舞剧《小刀会》、《雷峰塔》中。所唱"鼓词"曲调,成为扬剧的曲调。

【跳当当】

跳当当,民间舞蹈。又名"龙凤胜会"。流行于南京溧水县,相传始自明代。过去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六日演出。舞蹈动作基本保持两腿半蹲的"马步"状,上身略前倾,两臂始终伸直,动作舒展,跨步大,有静有动,明显地保留了中国武术的韵味。主要动作有"三星相会"、"过坝"、"百鸟朝凤"、"凤凰三点头"、"犀牛望月"、"枯树盘根"、"童子拜观音"等。整个演出阵容呈八卦形排列,敲击大锣大鼓伴奏,无演唱,酷似锣鼓助威的习武场面。

【金陵鸭馔】

金陵鸭馔,自古以来,金陵人素以喜食鸭馔而著称,南京有"鸭都"之称和"金陵鸭馔甲天下"之誉。早在六朝时期,南京不仅有了鸭馔的制作,而且盐水鸭已是南京享有盛名的食品。宋代,南京城盛行用鸭制菜,并有"无鸭不成席"之说。"金陵盐水鸭"被誉为"六朝风味,白门佳品"。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烤鸭能手,便是南宋建康的王立。明代,南京的板鸭已很出名。明代初年,南京流传一首民谣:"古书院,琉璃塔,玄色缎子,咸板鸭。"同时,烤鸭也已闻名遐迩,成为明代宫中宴席上不可缺少的名菜。后来,烤鸭的烹饪技艺随着明都的迁移而传至北京,20世纪30年代,北京著名的烤鸭店--便宜坊,还挂着"金陵烤鸭"的牌子。清代,南京鸭馔品种很多,《调鼎集》中"鸭"一节收录的80多种鸭馔中,有几十种属金陵风味。当时,除了各大菜馆烹制鸭馔外,还有众多的专门加工鸭馔的鸭子铺,其中,有名的有"刘天兴"、"金恒兴"、"濮恒兴"、"韩复兴"等八大家。他们烹制的板鸭常用作"贡鸭"和"官礼板鸭"。清末,金陵烤鸭技术又传到了广东。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后,刺激了鸭馔业的发展,除大小菜馆烹制鸭馔外,还形成了鸭铺行业,最高时全市有156家,鸭馔的年销量高达51万只,并又出现了"濮恒兴"、"刘天兴"、"马恒兴"、"韩复兴"等新的八大家。特别是马恒兴菜馆的著名鸭馔"美人肝"和韩复兴板鸭店的板鸭,尤为精美。20世纪90年代的南京鸭馔,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超过了历史最好记录。全市1 万多户饮食企业中,鸭子铺约有4000户,年销量1500万只以上。烹饪鸭馔的技艺,达到了精湛的程度,鸭子身上的东西,几乎无一废弃,都用来烹制鸭馔,共有上百个品种。名店有"韩复兴"、"魏洪兴"、"江苏酒家"、"东郊宾馆"等几十家。南京鸭馔屡获殊荣,先后有13家企业的15种鸭馔,荣获各种奖励或称号30次。

【高淳阳腔目连戏】

高淳阳腔目连戏,古老的戏曲剧种。以南京市高淳县为中心,流传于江苏的溧水、溧阳、宜兴、江宁、句容和安徽的郎溪、广德、宣城、当涂等地。被称为"戏娘"的目连戏,遍布于大江南北。相传始于元代的高淳阳腔目连戏,是一个只演目连戏的独特剧种。这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从来没有专业演员和职业戏班,所有演员和乐手,都是临时集合的农民和工人。高淳阳腔目连戏剧目,包括《台城》、《九世图》、《目连》,都是演目连的故事。《台城》演梁武帝故事,称为"目连前传",《九世图》演目连九世轮回故事,称为"目连后传",现在仅存三本《目连》剧本,其他均已散失。目连戏是表现人、神、鬼并演给人、神、鬼共看的一种宗教剧,又叫"太平戏"或"平安神戏"。高淳阳腔目连戏多在室外演出,演出前后及过程中穿插"祀神"、"驱鬼"等活动,是一种古老的戏剧形式,没有严格的表演程式。1949年后高淳阳腔目连戏即辍演。为继承戏曲传统,保留文化遗产,已将剧本编辑出版。50年代末,江苏省戏剧学校曾举办过目连班。阳腔中保存着多种古老戏曲声腔,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洪山戏】

洪山戏,地方戏曲。起源于南京市六合县,流传于江苏的仪征、江宁、句容和安徽的天长、来安、盱眙。又名香火戏、童子戏,由洪山香火神会发展演变而成。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有专业戏班。抗日战争时期,洪山戏受到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重视和扶植,创作演出过许多反映抗日斗争的现代戏。"文化大革命"期间洪山戏的专业剧团被撤销,后未能恢复,现在仅有业余演出。洪山戏剧目分为三部分。早期将香火神会中所唱的神话故事改编成一批剧目,如《魏征斩龙》、《唐王游地府》、《秦始皇赶山塞海》等。后来改编了一批别的剧种的剧目和民间传说故事。抗日战争以后创作演出了一批现代戏。洪山戏的曲调,由基本调(七字、十字)、神曲、联弹和杂曲组成,多为一字一腔的说唱型曲调。唱腔为无管弦伴奏的徒歌,以锣鼓击节,间或有一唱众和的帮腔,属板腔体。洪山戏的表演粗犷、朴实、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具有鲜明浓郁的地方风格。

【沙洲圩水八鲜】

沙洲圩水八鲜,水八鲜是鱼、菱、藕、茭瓜、茨菰、鸡头果、莲蓬、水芹的总称,南京民间一直有"桂花飘香水八鲜"之说。每逢中秋佳节,是水八鲜大量上市之际,成为南京节日一份特有的情趣。水八鲜尤以南京南郊雨花台区沙洲圩出产的最负盛名。沙洲圩是古白鹭洲之所在,河网密布,水质清纯,因而这里出产的水八鲜较之其它地方更为鲜嫩可口,水八鲜之名实则应为沙洲圩独享。

【夫子庙风味小吃】

夫子庙风味小吃,夫子庙地区是南京小吃的发源地,早在六朝时期,就成了全市的小吃中心。明清及至民国政府时期,随着秦淮灯船的兴起而更加繁华,小小的夫子庙地区,大大小小有20家小吃店,成了南京小吃集大成之地。名店有" 奎光阁"、"新奇芳阁"、"蒋有记"、"雪园"、"永和园"、"六凤居"、"五凤居"、"德顺居"、"龙门居"等。还有一家风味独特的"月来阁",是泊在秦淮河上的一条画舫。"雪园"、"永和园"的小笼包子,皮薄、馅大、卤多,每只折纹20多道,蟹黄包子更加鲜美。"新奇芳阁"供应的菜包、酥油烧饼、甜豆沙包、鸡面、干丝、春卷,风味独特。抗战胜利后,"蒋有记"、"六凤居"和"小巴黎",合称为"夫子庙三家"。"蒋有记"以善制牛肉锅贴名噪金陵;"六凤居"以豆腐脑、葱油饼著称;"小巴黎"以女侍招客,颇有洋风。80年代以来,夫子庙小吃空前繁荣兴旺,昔日的老字号"永和园"、"奇芳阁"(即原"新奇芳阁")、"蒋有记"、"奎光阁"、"六凤居"、"包顺兴"(今瞻园面馆)等,得到发扬光大。几十户个体小吃店,身手也不凡。1987年8月成立了秦淮食品研究会,研究秦淮食品,指导所属企业提高菜肴质量,挖掘和创制菜点。从1987年12月起,在全市每年举办一次美食月,后发展为一年举办两次食品节。这种食品节,有组织,有计划,力量集中,声势浩大,美食成批,风味独特,吸引了众多的食客。食品节期间,实行开放式经营,邀请北京、天津、南京、成都、昆山、无锡、扬州、镇江等地的名师,来夫子庙献艺。夫子庙风味小吃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有19个品种获得了省级和部级奖励或荣誉称号。国家主席江泽民游览夫子庙、品尝夫子庙小吃后欣然题词"十里秦淮,千年流淌,六朝胜地,今更辉煌。"

核心内容: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六代豪华”。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以“应天”为“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南京都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

3.南京名人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幼名重八,改名兴宗,字国瑞。安徽凤阳人。元末参加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取集庆路(今南京),改为应天府,自称吴国公。为平定天下,他注意选用才将,搜罗谋士,秦从龙、刘基、朱升、宋濂、章溢、叶琛等儒士、学者尽入他的帐下。他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以集庆路为根据地,为统一全国积蓄力量。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初,朱元璋在旧王府内接受群臣跪拜,登上吴王位。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派徐达、常遇春率兵北伐,攻克元大都(今北京)。次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明",建元洪武。八月,下诏设南北两京,以金陵为南京,大梁(今开封)为北京。自1366年起,他下令建造皇宫和扩建应天府城作为都城,至1386年完工。都城周长33.676公里,为世界现存第一大城。都城外又筑有外郭,长60公里。他重视兴修水利,开通胭脂河。为造就人才,洪武十四年(1381)在鸡笼山下建国子监,到永乐二十年(1422)已有学生9972人,供读书和住宿的"号房"1000多间,供外国留学生用的"王子书房"和"光哲堂"100多间。将元末建于鸡笼山上的观象台扩建成国家天文台--钦天台。他制定了各项制度,维护封建秩序,诸如严刑律以整肃吏治,造鱼鳞册以防豪猾兼并。又下令承认农民开垦的荒地归农民所有,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和其它经济作物,发展手工业,振兴经济,为明王朝近 300的基业奠定了基础。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逝,与马皇后合葬于明孝陵。

【谢安】

谢安,(320~385)东晋丞相、政治家。字安石。河南太康人。年轻时曾隐居会稽东山,以山水文籍自娱,无出仕之意,然却胸怀韬略,留心时政,人喻之为诸葛孔明。"安石不出,如苍生何!"都希望他出来主持政局。简文帝时,国运每况愈下,已过不惑之年的谢安慨然叹曰:"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为晚",于是由会稽赴建康接任丞相。他性格沉静,临危不乱,温雅有儒将风度,常与大书法家王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谢安历任侍中、尚书仆射、中护军、骠骑将军、司徒等职。在建康20多年的宰辅生涯中,做了两件名垂青史的大事:一是巧妙地阻止了桓温的篡位活动,避免了内战的爆发;二是指挥了著名的淝水之战。他用诱敌移动之计,以8万北府精兵,一举击溃苻坚90 万大军,使前秦之兵一蹶不振,保住了东晋政权,奠定了南朝300多年安定局面的基础。谢安执政期间,对建康宫城作过大规模整修,以原成贤街四牌楼为中心,建成了有大小殿堂3500间的"建康宫",成为1600年前金陵地区最大的建筑群。在建康南郊东山建有豪华别墅。"东山秋月"在清代为金陵的四十八景之一。病逝后葬于建康梅岗。

【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南朝科学家。字文远。祖籍河北涞水县,生于建康(南京)。其先祖、父亲先后在东晋时期的朝廷做官。在宋、齐两朝,祖冲之曾任地方小吏。他在前人刘徽创造的用割圆术求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基础上,运用开密法,推算出圆周率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数值。近千年后,到1427年,才被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更精确的推算所替代。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祖冲之完成了大明历。"大明历"中首次运用岁差测定每一回归年的天数,结果跟现代科学测定的只相差50秒。祖冲之还有许多发明创造,如齐永明六年(488)在覆舟山下的"乐游苑"中装置的水碓磨,用机械开动的千里船,改造的古代指南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和中国长城科技工业园有祖冲之塑像。

【陶弘景】

陶弘景,(452或 456~536)南朝齐梁间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南京人。出身士族,平生好学。10岁时读《神仙传》即有养生之志。南朝宋末曾为诸王侍读,入齐任左卫殿中将军。29岁时师事孙游岳,遍历名山,寻访仙药,并受符图经法。33岁初游茅山。齐武帝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归隐茅山。梁武帝萧衍非常敬重陶弘景,常去山中咨询朝廷大事,因而有"山中宰相"之称。陶弘景是上清经道派主要代表,茅山宗的创立者。其思想源于老庄,并杂有儒家观念,主张佛道儒三教合流。他佛道双修,在茅山道观中设佛道二堂,隔日朝礼。在其他方面也颇有成就,善书法,尤精行书,长医药、历算与地理,其所撰《本草经集注》对后世本草影响颇大。原书虽佚(在敦煌发现残本),但历代本草均予收录。博学能文,著述颇多,总计有80余种,主要有《真灵位业图》、《真诰》、《登真隐诀》、《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和《药总诀》等。

【萧衍】

萧衍, (464~549)南朝梁的建立者。字叔达,小字练儿。祖籍江苏常州,出生在秣陵(南京)。自幼勤奋,博学多通,才华横溢。年轻时常与社会贤达交往,与文坛新秀沈约等7人共游,号称"竟陵八友"。曾任雍州刺史,举兵攻克建康,平定齐内乱,被封为梁王。齐中兴二年(502),齐和帝禅位于萧衍。即帝位,国号梁,是为梁武帝。在位48年,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都有发展,百姓安居乐业,都城建康发展成为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并涌现了一批卓越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出现一个"花团锦簇"的"文化盛世"。他提倡尊儒崇佛。天监四年(505),建国学,开五经馆,培养大批士族子弟和一些来自寒门的子弟;制定礼乐,在宫城之西设士林馆招收学者;立佛教为国教,大建寺庙。注重兴修水利,奖励农耕。他颁布法令,禁止向官吏献礼行贿,积极倡导纳谏,在皇宫门前立谤木肺石,旁置一箱,让百姓投放书写官吏的善恶是非的材料,对官吏进行监督。晚年政治渐趋腐朽,后因"侯景之乱",宫城被困,饿死于台城,葬于修陵 (今江苏丹阳市陵口)。著作多佚,今存有明人所辑《梁武帝御制集》。

【徐熙】

徐熙,生卒年待考。五代南唐画家。南京人。世代南唐为官。擅花木水鸟、虫鱼蔬果,所画禽鸟,形骨十分清秀脱俗,写花木落笔颇重,浓墨粗笔,稍施杂彩,一气呵成,人称为"落墨花"。这种重墨轻彩的画法与当时极负盛名的黄荃"钩勒填彩,旨趣浓艳"的画风恰好相反,所画又多为汀花野竹、水鸟渊鱼,与黄荃多画珍禽瑞鸟、奇花怪石也是不同。两人风格成为五代花鸟画两大流派,时人评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曾为宫廷画"铺殿花"、"装堂花",深为南唐后主爱重。宋太祖见其作品以为花果精妙,曰:"吾独知熙,其余皆不观。"

【李煜】

李煜,(937~978)南唐国君,文学家。字重光,号钟隐。祖籍徐州。世称李后主。嗣位后,怠于朝政,纵情声色,填词作文,高谈佛理。在清凉寺内建德庆堂为避暑行宫。宋开宝八年(975)宋兵攻破金陵后被俘,封违命侯。3年后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擅长诗文、音乐、书画,尤工词。词多以白描手法和贴切的比喻,直接抒发情感,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早期作品反映宫中奢华的生活,风格绮靡,后期作品多亡国之君的哀痛和对昔日生活的怀念。留下的诗词虽仅50余首,但多为名篇,传诵至今。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的作品,合刊成《南唐二主词》。

【王导】

王导,(276~339)东晋丞相、政治家。字茂弘。山东临沂人。与琅琊王司马睿交往甚密。南渡来建业后,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土著,协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王导历三朝为宰辅,以"镇之以静,群情自安"为方针,保持东晋的安定局面。由于战乱扩大,北方士族和中原百姓大批南渡,他们占土地,要特权,与土著的矛盾日益尖锐。为缓和矛盾,王导一方面积极拉拢土著豪门,许以高官厚禄,保证他们的财产身家安全;另一方面又在南方豪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立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士族和移民,使土著与侨民各得其所,使晋室转危为安。王导提倡勤俭建国,曾指牛首山双峰为天阙,婉转地使晋元帝放弃在都城正南门立双阙、摆威风的主张。因他扶持晋室功勋卓著,所以朝野倾心,号为仲父。晋元帝把他比作管夷吾,亲自对他说:"卿,吾之萧何也。"死后赐葬幕府山西南麓。王导与稍后于他的谢安都住在青溪与秦淮间的乌衣巷。唐人刘禹锡游南京,曾感慨赋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因曾被封为荆国公,死后谥文公,故又称王荆公、王文公。出生在江西临川,17岁随父王益迁居江宁,一生先后在南京居住近20年。庆历二年 (1042)中进士,曾任鄞县知县、常州知府等职。嘉三年(1058)向宋仁宗上《言事书》,提出改革政治、富国强兵的主张,未被采纳。神宗继位后,熙宁三年(1070)晋升为同平章事(宰相),大力开展变法运动。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新法受阻,熙宁七年(1074)被迫辞去宰相职务,再任江宁知府。熙宁八年(1075)奏请神宗批准,泄玄武湖水,得田200余顷,分给贫民耕种。此年他第二次拜相,继续推行新法,因遭保守势力抵制及变法派内部矛盾,于熙宁九年(1076)十月再次辞相,三任江宁知府。那期间,他在城东门与钟山的半道上建半山园而居,后来舍宅为报宁禅寺(即半山寺)。元丰九年(1086) 去世,葬于金陵钟山。王安石反对因循守旧,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著名论点。他的诗词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著作颇丰,所著《字说》和《钟山日录》等已散佚。现存《王临川集》、《三经新义》中的《周礼新义》残卷及《临川集拾遗》等。

【单宗肃】

单宗肃,(1910~1990)中国电子管制造业创始人之一。江苏南通人。1935年毕业于南京交通大学,同年到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电气室从事电子管研究与制造工作。1941年赴美国进修和工作,1948年回国。1951年任南京电工厂(现南京电子管厂)厂长、总工程师。后历任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科协主席,江苏省科协副主席,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高级工程师。1936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只电子管--30型直热式放大管,1945年设计并试制成功25千瓦电视发射管。50年代起研制或主持研制了866A和872充汞整流管、101F和104F功率放大管及2E22电子管等。还指导研制了国内第一只脉冲磁控管CKM-26,以及KF-115多腔速调管,为实现从普通电子管向微波管的飞跃,为发展中国的卫星通信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又字粒民,号秦淮寓家,晚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雍正十一年(1733)移居南京。出身名门贵族,其父去世后,家道衰落。乾隆初,安徽巡抚赵国麟举荐他应博学鸿词科试,他以病谢辞。晚年生活贫困,仅靠卖文和友人周济为生。性情豪爽,广交文人学士,被四方"文酒之士"推为盟主。吴敬梓能文善诗,尤以小说著称。传世之作为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小说以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为中心,展开社会批判,以讽刺的笔法刻画了上至进士、翰林,下至市井无赖的生动形象。在结构方法上,没有一线到底的人物和情节,而以同一主题贯串全书,因而鲁迅说它"虽云长篇,颇同短制"。后世称其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奠基之作。诗文有《文木山房集》。

【邓廷桢】

邓廷桢,(约1775~1846) 清朝大臣。字维周。南京人。嘉庆进士,先后任延安知府、湖北按察使、江西布政使、安徽巡抚。在任期间颇有政名,尤善断冤狱,常为时人称道。道光十五年 (1835)升任两广总督,其时正值鸦片泛滥之际,目睹鸦片之危害,邓廷桢逐步由主张弛禁转为严禁。1839年春,林则徐奉旨抵广州禁烟,他通力予以协作,取得虎门销烟的胜利。并加紧海防,多次击退英舰挑衅。1840年1月,调任闽浙总督,继续加强缉私与海防,同年10月,遭诬陷而与林则徐同被革职,充军伊犁。1843年释还,旋即授甘肃布政使,期间勘察荒地招民开垦,成效显著。1845年升任陕西巡抚,1846年卒于任上,归葬南京。诗文颇有成就,尤精音韵,著有《双砚斋诗钞》。

【张简斋】

张简斋,(1880~1950)名医。祖籍安徽桐城,生于南京中医世家。30~40年代末,曾任中国国医学会理事长,南京、重庆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南京中医学校校长,行政院卫生署中医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幼承家学,20余岁医术已崭露头角,50岁以后在医学界负有盛名,有"南张北施"(施今墨)之称。张简斋精通中医理论,临床经验丰富,尤擅妇科、儿科,诊断正确,用药大胆,敢于创新。他以治病救人与爱国爱人为心志,受到各方面的敬重。1948年12月迁居南京继续挂牌行医。次年5月,迁居香港。1950年夏病逝。学生王祖雄曾将当年传诊时所得部分临证处方,汇编成《南京名医张简斋经验处方集》出版。

【周琪】

周琪,(1897~1973)书法家。字仁廉,号瑶仙,笔名周琪。世居南京。从小随父习字,六七岁时就写得一笔好字,16岁开始写大招牌,即闻名于南京。终身以写字为职业,潜心研究古今书法作品。从甲骨文、金文到篆、隶、楷、草、行书、仿宋体无一不精,尤擅长写颜、柳字体。周琪写的字,法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能取百家之长,深得世人倾慕。旧时曾在南京开字馆,凭街开窗,当众挥毫,求写客户纷至沓来。

【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国画家、金石家、美术教育家。原名瑞麟。原籍江西新余,生于南昌,晚年客居南京。早年毕业于江西第一师范学校。1933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美术学校专攻东方美术史及雕刻。1936年归国,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其后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筹委会委员兼审查委员、全国美术会理事。1940年后,相继在重庆、昆明、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与齐白石有北石南石之称。1949年后,仍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1952年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1957年负责筹建江苏省国画院,1960年任院长。先后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美协江苏省分会主席。傅抱石毕生从事绘画艺术和美术教育,创作了许多艺术珍品,撰写过许多理论著作,培养出一大批青年画家。1960年亲自率领画家从南京出发旅行写生,走了六省十几个城市,行程1万多公里,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引起了艺术界的极大关注。主要著作有《中国的绘画》、《基本图案学》、《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中国的山水画和人物画》、《中国绘画理论》、《国画源流概述》、《壮游万里话丹青》等。印有《傅抱石画册》、《傅抱石写生画集》、《傅抱石关山月东北写生画集》等。其艺术作品世界各国争相收藏。与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为当代名画。

南京(3人)  秦桧(南宋):  南宋权口,中国历史头号卖国贼

A曹雪芹(清):  文学家,著《红楼梦》

林散之(近代):书法家,近代草圣

苏州(25)  A孙武(春秋): 军事家,著《孙子兵法》

A伍子胥(战国):军事家

陆绩(汉):   天文学家,著《混天图》

张旭(唐):   书法家,草圣

韦应物(唐):诗人,并称王孟韦柳,著《韦苏州集》

张籍(唐):   诗人,著《张文昌集》

陆龟蒙(唐): 文学家

A范仲淹(宋): 学者,诗人,政治家,著《范文正公集》

范成大(宋): 诗人,南宋四大家之一

A沈括(宋):   文学家,科学家,(一说杭州人)

黄公望(元): 画家,元四家之一

陆机(晋):   文赋家

顾恺之(晋): 画家,著《画论》

祖冲之(南北朝): 数学家,著《九章算术》

柳如是(明):文化名人,文学家,著《柳如是诗》

沈周(明):   画家,明四大家之一

祝枝山(明):画家,吴中四才子之一

唐寅(明):   画家,吴中四才子之一

文征明(明):画家,吴中四才子之一

仇英(明):   画家,与文征名齐名

冯梦龙(明):文学家,著《春秋衡库》

归有光(明):散文家,著《归震川先生集》

A顾炎武(明):思想家,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启蒙者

曾朴(清):   文学家,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孽海花》作者

叶圣陶(近代):文学家

柳亚子(近代):文学家

无锡(6人)    刘半农(近代):文学家,五四文学先驱之一

A徐悲鸿(近代):画家,

荣毅仁(近代):政治家,近代民族工业开拓者之一

刘天华(近代):音乐家,近代民族音乐开拓者之一

钱钟书(近代):文学家,国学大师

薛福成(近代):思想家,外交家

常州(4人)    瞿秋白(近代):革命先驱

刘海栗(近代):画家

华罗庚(近代):数学家

李公仆(近代):革命烈士

镇江(4人)   刘义庆(晋):文学家,著《世说新语》

刘勰(南朝):文学家,著《文心雕龙》

萧统(南朝):文学家著《文论》

刘鹗(清):文学家,著《老残游记》

南通(1人)   张謇(近代):实业家

扬州(3人)   鉴真(唐):东渡和尚

秦观(宋):诗人,婉约派词人

朱自清(近代):文学家,散文家(连云港人,自称扬州人,那没办法)

淮安(6人)  A韩信(汉):军事家

枚乘(汉):汉赋大家,汉赋的开拓者之一

梁红玉(宋):巾帼英雄

吴承恩(清):文学家,著《西游记》

关天培(清):军事家,民族英雄

A周恩来(近代):共和国开国总理

宿迁(2人)  A项羽(秦): 军事家,西楚霸王

鲁肃(三国):军事家

徐州(8人)  A刘邦(汉):汉代开国君主,军事家

萧何(汉):军事家

刘秀(汉):东汉的开国君主,军事家

张道陵(汉):道教创始人

刘备(吴):军事家

A李煜(南唐):文学家,南唐后主

A 朱元璋(元):元朝开国君主

李可染(近代):画家

连云港(1人):  朱自清(近代):文学家,散文家

盐城(1人):  柳敬亭(明):说书艺人

泰州(2人)  A梅兰芳(近代):京剧表演艺术家

郑板桥(清):文学家,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十代古都-南京的历史大事与文化名人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1-11-15 18:43:49  点击:55 核心内容: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六代豪华”。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以“应天”为“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南京都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

南京历史沿革

远古人类的足迹,随着时代推移而遍及今日的南京。东郊汤山出土了距今约30万~50万年的“南京猿人”完整的头骨化石;溧水县神仙洞发现了距今l万年以前的“溧水人”遗址。

距今6000多年前,南京鼓楼岗西北侧的北阴阳营和玄武湖畔、长江岸边开始出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聚居着南京的初民。3000多年前,沿江河地带,已经相当密集地分布着青铜时代的居民聚落,以秦淮河中游的湖熟镇一带较为集中,称为“湖熟文化”。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于石头山筑城置金陵邑,金陵之称亦因此而得名。秦汉时期,南京地区随经济发展而建县渐多。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以建康(今南京)为国都,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此后,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六代豪华”,南京由此有“六朝古都”的美称。公元937年,南京成为南唐的首都,称为江宁府,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以“应天”为“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由此,南京城市发展进入又一高峰期,南京都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

“金陵自古帝王州”,从中古到近现代,继孙吴之后,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共455年,史称“十代故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文化遗产。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2年 9月,南京为江苏省省辖市。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为江苏省省会。1994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1.南京历史大事

【范蠡筑越城】

范蠡筑越城,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命范蠡在南京秦淮河之南约830米处筑城,城周长约1.2公里,面积约0.94平方公里。后称越城,又名范蠡城。它是南京历史上第一座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军事性质的古城,被公认为南京城市的开端。

【孙权定都建业】

孙权定都建业,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将政治中心由京口 (今江苏镇江)迁至秣陵(今南京秣陵关一带),次年在楚国金陵邑城址修建石头城,以资守御,并取"建功立业"之意改称秣陵为建业。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在朝野"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的呼声中,迁都建业,开创了南京建都的历史。孙权以其兄孙策的长沙桓王故府为皇宫,规划并建造了周长约11公里的建业都城。

【南唐立国金陵】

南唐立国金陵,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割据。金陵最初隶属建都广陵的杨吴政权的势力范围。徐温死后,徐知诰继任金陵府尹,操纵杨吴朝政。933年,徐知诰采纳谋士宋齐丘建议,欲将杨吴迁都金陵,于是修缮金陵府治为皇宫。935 年,杨吴皇帝封徐知诰为齐王,次年,以金陵府为西都,广陵为东都。937年,徐知诰废杨吴皇帝自立,建立齐国,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 939年,复姓李,更名?,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南唐都城周长约19.35公里,贯秦淮河于城中。西据石头牵锇紫虑?今大中桥),南接长干山岗(今中华门),北止玄武桥(今北门桥)。历3代共39年,975年南唐国亡。

【明初建都南京】

明初建都南京,1368年,元末红巾军领袖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奠都南京。在此之前,他作了一系列的准备。1356年朱元璋攻入集庆路,改名应天府,并多次听取谋士陶安、冯国用、叶兑等人关于建都的建议。1361年朱元璋被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吴国公,1364年自立为吴王,吴王府便设在应天。1366年,改筑应天府城,作新宫于钟山之阳。洪武元年 (1368)秋八月,正式下诏,以应天府为南京,大梁(开封)为北京,实行南北两京制。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以南京为京师,正式定都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南京,为留都。

【建筑世界第一大城】

建筑世界第一大城,明太祖朱元璋接受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而筑成的南京城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至1386年筑成。周长约33676米,连同瓮城全长37140米,开13个城门,上设垛口13000余个、窝铺200余座。明南京城墙的长度大大超过周长29500米的法国巴黎城,成为世界第一大城。虽遭600多年的风雨兵火,现尚存21351米,仍为国内城市中最长的城墙。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1839年6月 3~25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在两广总督邓廷桢的协助下,在虎门海滩销毁英、美等国商人上缴的鸦片2万余箱,震动了全世界。为了保护臭名远扬的鸦片走私贸易,1840年2月20日,英国派遣义律等率领由40余艘舰船和4000名士兵组成的远征军,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将战火引向中国沿海。1841 年4月30日,英国内阁不满足义律与清朝钦差大臣琦善谈判所取得的成果,作出停止广州谈判、扩大侵略战争的决议,改派富有殖民侵略经验的璞鼎查接替义律。 1842年6月,英国由印度增派的援军抵达中国沿海后,璞鼎查率领的英军避实击虚,发动"扬子江战役"。6月16日,英军攻占吴淞;19日,攻取南京;21日,攻陷镇江。8月4日,英舰进逼南京下关江面,随后英军从燕子矶登陆,察看地形,扬言进攻南京城。在英军坚船利炮的威慑之下,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和两江总督牛鉴,妥协退让,委曲求全,被迫在静海寺、上江考棚等处与英军议和,并于1842年8月29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康华丽"号战舰上,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共13款,其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使香港沦为英国殖民统治,并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及远东的基地;补偿鸦片烟费与水陆军费,数目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3,中国人民从此所受压迫更甚;丧失关税自主权;允许英国人寄居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南京五大港口城市。《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大门开始被打开,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定鼎天京】

太平天国定鼎天京,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决定挥戈金陵。3月8日洪秀全率50万水陆大军兵临金陵城下。3月19日,攻陷金陵城,从而完成了据金陵为根本、进而完成进军江南的战略任务。3月29日,洪秀全在杨秀清和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的跪迎欢呼声中,进入金陵城,暂住藩习衙署,不久修缮两江总督衙门,改作天王府,并宣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太平天国农民政权。随即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1864年7月9日,清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孙中山创建民国】

孙中山创建民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各地普遍响应,有24个省宣布独立。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来领导全国的革命运动。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在经历了 16年的海外流亡生活后回到南京,受到各界热烈欢迎。12月27日,黄兴乘专车去南京,当晚在江苏咨议局召开各省代表会议,提出3项议案,即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元、政府组织形式采用总统制,获得会议通过。12月29日上午9时,17省代表开会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选举以每省1票为原则,孙中山得16 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上午10时,孙中山乘坐专车离开南京,前往南京临时大总统府。当晚10时,在总统府内举行了庄严简朴的就职典礼,由徐绍桢担任司仪。典礼开始时,鸣礼炮21响。17省代表公推山西代表景耀月致颂词。孙中山宣读《临时大总统誓词》,并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提出,临时政府任务是"尽扫专制之流毒,确立共和",实现民族统一,领土统一,军政统一,内治统一,财政统一。临时政府通告全国采用阳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的覆灭与延续2000余年帝制的终结。但政权遭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联合进攻,很快夭折。袁世凯于2月12日迫使清帝退位,要挟孙中山于13日提出辞呈,并迫使临时参议院于15日选举他为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职,许多同盟会领导人"下野",政权落入军阀袁世凯手中。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于4月15日在南京召开了"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蒋介石、胡汉民、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陈果夫等参加会议,因武汉方面无人参加,到会委员不足半数,故只作为预备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国民政府",于4月18日在南京正式成立。新政府以胡汉民为主席,伍朝枢为外交部长,王宠惠为司法部长,并于次日公布"清党令",通缉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其他革命活动家共10079人。专门组织清党委员会,以进行大规模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清党"。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形成武汉、南京、北京三个政权鼎立的局面。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1937年 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在长达6周的时间里,对南京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其中遭日军集体屠杀并毁尸灭迹者15万人以上,被害总人数达30万人以上。在疯狂屠杀的同时,日军对中国妇女进行了野兽般的奸淫,很多妇女被蹂躏后又惨遭枪杀、刀戳和毁尸。在占领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在南京市内,发生了两万起左右的强奸事件。日军到处纵火焚烧,被毁房屋达全城1/3以上。无数的住宅、商店、仓库被日军劫掠一空后,再付之一炬。外侨财产也未幸免。1947年3月10日,日本战犯谷寿夫被中国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处死刑,4月26日枪决;1948年11月4日,日本战犯松井石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12月22日执行。罪魁祸首虽然受到了应有惩罚,但日本政府至今不肯向中国人民认罪。

【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被国民政府拒绝,国共和谈破裂。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召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当天夜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按预定部署,在上自九江、下至江阴的千里江防线上,发动渡江战役。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先自安徽芜湖西面荻港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由西南向东南迂回到南京的侧背;同日,突破江阴要塞,对南京形成钳形攻势。4月21日,占领了南京江北的江浦县城,次日又攻占浦口、浦镇。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国22年的首都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执政地位。

核心内容: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六代豪华”。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以“应天”为“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南京都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

2.南京文化

【解表】

解表,祭祀性舞蹈,又名"跳表"。流传于南京六合县及其毗邻地区。此舞为香火神会的组成部分,为独舞。由香火童子扮演王灵官将表(即公文)解送交付诸神。舞者手执花香鼓边唱边击鼓起舞。舞蹈步法跳动性强,自始至终跳动不止,步法灵活矫健,富于弹性。舞蹈中举手投足要求直线运动,动作古朴刚健,干净利落,灵活流畅。每完成一个动作时,都有明显的短暂的亮相,这些都突出了此舞独具的气质。

【金陵八家】

金陵八家,明末清初绘画流派。八家为龚贤、樊圻、高岑、邹吉吉、吴宏、叶欣、胡忄造和谢荪。他们都住在南京,隐居不仕,以书画为生,有时聚在一起,以诗酒自娱,且以"师造物"为主张,多取材于南京、江淮一带的实景,因而形成画派。8人之中,龚贤最著名。龚贤(1618~1689)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半亩、柴丈人。江苏昆山人,寓居南京清凉山扫叶楼,名居处为"半亩园",栽花种竹,悠然自得。其画法宗董(源)、巨(然),工山水画,善用积墨,常有奇趣,以韵胜,不以力雄。主张绘画与"造化同根,阴阳同候",其作品给人以祖国山河的亲切感。其代表作品是《木叶丹黄图》、《春山高阁图》、《江天帆影图》、《水墨山水图》等。

【芥子园画传】

芥子园画传,亦称《芥子园画谱》,为中国画图谱。介绍中国画基本技法,较为系统,浅显明了,便于初学参考,所以至今仍被广泛采用。此书由李渔女婿沈心友请王概、王质兄弟等人编绘。分山水谱、兰竹梅菊谱、花卉草虫禽鸟谱三集。每集首列画法浅说和歌诀;次摹诸家画式,附简要说明;最后为名家画谱的仿作。后人又补充了第四集人物画谱。前三集先后于康熙十八年(1679)、四十年 (1701),刻印于芥子园,因以为名。芥子园是清初戏曲家李渔之别墅,位于南京周处台门楼附近,为李渔自原籍浙江迁居金陵后建筑。因"地止一丘",故名"芥子"。此园设计精巧,新奇雅致。每逢年节生辰喜庆,或宾朋宴集聚会,必在园中演戏为乐。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民间曲艺。始自明代织锦工人用南京方言演唱俗曲、小调、民歌以自娱,逐步发展成为曲艺曲种。因演唱者不取报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南京白局常用曲牌主要有:《满江红》、《银纽丝》、《穿心调》、《数板》、《梳妆台》、《剪剪花》、《下河调》、《汉阳调》等,形成曲牌联缀体。曲目近百个,内容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如《机房苦》是织锦工人对自身苦难的控诉,《抢官米》和《打议员》则反映了光绪二十四年和民国8年南京发生的抢官米和打议员两起风潮。清末民初后,"南京白局"随着织锦业一起衰落。1949年后,曾成立专业剧团,现在只有少数业余演唱者。

【南京白话】

南京白话,民间曲艺。用南京方言说相声,所以又名"南京相声"。流行于南京及其毗邻地区,相传始于20世纪30年代。起初只是简单模仿相声,后来逐渐有所发展。相声用第三人称,南京白话则用第一人称,演员便成为剧中人,所以演重于说。代表性曲目有《老相识》、《包您满意》、《人情债》、《庙上风情》、《商业新风》等。现在常有"南京白话"节目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和播出,颇受读者、听众和观众欢迎。

【南京评话】

南京评话,民间曲艺。南京有记载的评话历史很长。明末著名评话艺术家柳敬亭曾长期寓居南京。"南京评话"又称"讲评词"。相传始于明末清初的"说善书",清末民初为鼎盛时期,流行于南京及其毗邻地区,并曾流入南京。"南京评话"以长篇讲史为主,主要剧目有《三国》、《隋唐》、《水浒》、《岳飞传》等,"说""演"并重,常于书中穿插许多南京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名胜古迹,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南京评话近年日渐衰落,但尚有专业演员坚持演出。

【麻雀蹦】

麻雀蹦(方山大鼓),民间舞蹈。因以模拟麻雀蹦跳为主要动作,故名麻雀蹦。又因为开始流行于南京市江宁县方山乡一带,故又名方山大鼓。相传明末时由河南移民带来。太平天国时期是"麻雀蹦"发展的鼎盛期。《天朝田亩制度》使农民有了土地,每年秋收后跳"麻雀蹦"以庆丰收。而舞蹈中所摆阵势,也与太平军作战时的某些阵法相似。大锣大鼓在舞蹈中既是道具,又是伴奏乐器。此舞的基本动作和鼓点有"七五三"、展翅、啄稻、亮翅、抱窝等5种。舞蹈时,双膝始终贴鼓成半蹲,学麻雀蹦跳状,膝部屈伸,带动身体上下起伏,围鼓作上下左右前后大幅度蹦跳。整个舞蹈节奏鲜明,动作形象生动,英武矫健,活泼热烈。近年"麻雀蹦"常在大型庆典中演出,深受群众喜爱。

【花香鼓】

花香鼓,民间歌舞。流行于南京、扬州地区。相传始于明代,清末为鼎盛时期。因舞者手执花香鼓,故名。又因原为奉祀祈祷娘娘,求子求福,故又名"跳娘娘",还因为主要动作以凤鸟动态取名,亦名"凤舞"。舞蹈以锣、鼓、铙、钹等打击乐伴奏,夹唱"鼓词"。主要动作有"凤凰朝拜"、"凤凰点头"、"丹凤朝阳"、"凤凰展翅"、"凤凰抖毛"、"飞凤盘龙"等。1949年后,花香鼓经过加工改编,成为观众喜爱的民间舞蹈,并被吸收到著名民族舞剧《小刀会》、《雷峰塔》中。所唱"鼓词"曲调,成为扬剧的曲调。

【跳当当】

跳当当,民间舞蹈。又名"龙凤胜会"。流行于南京溧水县,相传始自明代。过去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六日演出。舞蹈动作基本保持两腿半蹲的"马步"状,上身略前倾,两臂始终伸直,动作舒展,跨步大,有静有动,明显地保留了中国武术的韵味。主要动作有"三星相会"、"过坝"、"百鸟朝凤"、"凤凰三点头"、"犀牛望月"、"枯树盘根"、"童子拜观音"等。整个演出阵容呈八卦形排列,敲击大锣大鼓伴奏,无演唱,酷似锣鼓助威的习武场面。

【金陵鸭馔】

金陵鸭馔,自古以来,金陵人素以喜食鸭馔而著称,南京有"鸭都"之称和"金陵鸭馔甲天下"之誉。早在六朝时期,南京不仅有了鸭馔的制作,而且盐水鸭已是南京享有盛名的食品。宋代,南京城盛行用鸭制菜,并有"无鸭不成席"之说。"金陵盐水鸭"被誉为"六朝风味,白门佳品"。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烤鸭能手,便是南宋建康的王立。明代,南京的板鸭已很出名。明代初年,南京流传一首民谣:"古书院,琉璃塔,玄色缎子,咸板鸭。"同时,烤鸭也已闻名遐迩,成为明代宫中宴席上不可缺少的名菜。后来,烤鸭的烹饪技艺随着明都的迁移而传至北京,20世纪30年代,北京著名的烤鸭店--便宜坊,还挂着"金陵烤鸭"的牌子。清代,南京鸭馔品种很多,《调鼎集》中"鸭"一节收录的80多种鸭馔中,有几十种属金陵风味。当时,除了各大菜馆烹制鸭馔外,还有众多的专门加工鸭馔的鸭子铺,其中,有名的有"刘天兴"、"金恒兴"、"濮恒兴"、"韩复兴"等八大家。他们烹制的板鸭常用作"贡鸭"和"官礼板鸭"。清末,金陵烤鸭技术又传到了广东。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后,刺激了鸭馔业的发展,除大小菜馆烹制鸭馔外,还形成了鸭铺行业,最高时全市有156家,鸭馔的年销量高达51万只,并又出现了"濮恒兴"、"刘天兴"、"马恒兴"、"韩复兴"等新的八大家。特别是马恒兴菜馆的著名鸭馔"美人肝"和韩复兴板鸭店的板鸭,尤为精美。20世纪90年代的南京鸭馔,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超过了历史最好记录。全市1 万多户饮食企业中,鸭子铺约有4000户,年销量1500万只以上。烹饪鸭馔的技艺,达到了精湛的程度,鸭子身上的东西,几乎无一废弃,都用来烹制鸭馔,共有上百个品种。名店有"韩复兴"、"魏洪兴"、"江苏酒家"、"东郊宾馆"等几十家。南京鸭馔屡获殊荣,先后有13家企业的15种鸭馔,荣获各种奖励或称号30次。

【高淳阳腔目连戏】

高淳阳腔目连戏,古老的戏曲剧种。以南京市高淳县为中心,流传于江苏的溧水、溧阳、宜兴、江宁、句容和安徽的郎溪、广德、宣城、当涂等地。被称为"戏娘"的目连戏,遍布于大江南北。相传始于元代的高淳阳腔目连戏,是一个只演目连戏的独特剧种。这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从来没有专业演员和职业戏班,所有演员和乐手,都是临时集合的农民和工人。高淳阳腔目连戏剧目,包括《台城》、《九世图》、《目连》,都是演目连的故事。《台城》演梁武帝故事,称为"目连前传",《九世图》演目连九世轮回故事,称为"目连后传",现在仅存三本《目连》剧本,其他均已散失。目连戏是表现人、神、鬼并演给人、神、鬼共看的一种宗教剧,又叫"太平戏"或"平安神戏"。高淳阳腔目连戏多在室外演出,演出前后及过程中穿插"祀神"、"驱鬼"等活动,是一种古老的戏剧形式,没有严格的表演程式。1949年后高淳阳腔目连戏即辍演。为继承戏曲传统,保留文化遗产,已将剧本编辑出版。50年代末,江苏省戏剧学校曾举办过目连班。阳腔中保存着多种古老戏曲声腔,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洪山戏】

洪山戏,地方戏曲。起源于南京市六合县,流传于江苏的仪征、江宁、句容和安徽的天长、来安、盱眙。又名香火戏、童子戏,由洪山香火神会发展演变而成。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有专业戏班。抗日战争时期,洪山戏受到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重视和扶植,创作演出过许多反映抗日斗争的现代戏。"文化大革命"期间洪山戏的专业剧团被撤销,后未能恢复,现在仅有业余演出。洪山戏剧目分为三部分。早期将香火神会中所唱的神话故事改编成一批剧目,如《魏征斩龙》、《唐王游地府》、《秦始皇赶山塞海》等。后来改编了一批别的剧种的剧目和民间传说故事。抗日战争以后创作演出了一批现代戏。洪山戏的曲调,由基本调(七字、十字)、神曲、联弹和杂曲组成,多为一字一腔的说唱型曲调。唱腔为无管弦伴奏的徒歌,以锣鼓击节,间或有一唱众和的帮腔,属板腔体。洪山戏的表演粗犷、朴实、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具有鲜明浓郁的地方风格。

【沙洲圩水八鲜】

沙洲圩水八鲜,水八鲜是鱼、菱、藕、茭瓜、茨菰、鸡头果、莲蓬、水芹的总称,南京民间一直有"桂花飘香水八鲜"之说。每逢中秋佳节,是水八鲜大量上市之际,成为南京节日一份特有的情趣。水八鲜尤以南京南郊雨花台区沙洲圩出产的最负盛名。沙洲圩是古白鹭洲之所在,河网密布,水质清纯,因而这里出产的水八鲜较之其它地方更为鲜嫩可口,水八鲜之名实则应为沙洲圩独享。

【夫子庙风味小吃】

夫子庙风味小吃,夫子庙地区是南京小吃的发源地,早在六朝时期,就成了全市的小吃中心。明清及至民国政府时期,随着秦淮灯船的兴起而更加繁华,小小的夫子庙地区,大大小小有20家小吃店,成了南京小吃集大成之地。名店有" 奎光阁"、"新奇芳阁"、"蒋有记"、"雪园"、"永和园"、"六凤居"、"五凤居"、"德顺居"、"龙门居"等。还有一家风味独特的"月来阁",是泊在秦淮河上的一条画舫。"雪园"、"永和园"的小笼包子,皮薄、馅大、卤多,每只折纹20多道,蟹黄包子更加鲜美。"新奇芳阁"供应的菜包、酥油烧饼、甜豆沙包、鸡面、干丝、春卷,风味独特。抗战胜利后,"蒋有记"、"六凤居"和"小巴黎",合称为"夫子庙三家"。"蒋有记"以善制牛肉锅贴名噪金陵;"六凤居"以豆腐脑、葱油饼著称;"小巴黎"以女侍招客,颇有洋风。80年代以来,夫子庙小吃空前繁荣兴旺,昔日的老字号"永和园"、"奇芳阁"(即原"新奇芳阁")、"蒋有记"、"奎光阁"、"六凤居"、"包顺兴"(今瞻园面馆)等,得到发扬光大。几十户个体小吃店,身手也不凡。1987年8月成立了秦淮食品研究会,研究秦淮食品,指导所属企业提高菜肴质量,挖掘和创制菜点。从1987年12月起,在全市每年举办一次美食月,后发展为一年举办两次食品节。这种食品节,有组织,有计划,力量集中,声势浩大,美食成批,风味独特,吸引了众多的食客。食品节期间,实行开放式经营,邀请北京、天津、南京、成都、昆山、无锡、扬州、镇江等地的名师,来夫子庙献艺。夫子庙风味小吃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有19个品种获得了省级和部级奖励或荣誉称号。国家主席江泽民游览夫子庙、品尝夫子庙小吃后欣然题词"十里秦淮,千年流淌,六朝胜地,今更辉煌。"

核心内容: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六代豪华”。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以“应天”为“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南京都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

3.南京名人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幼名重八,改名兴宗,字国瑞。安徽凤阳人。元末参加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取集庆路(今南京),改为应天府,自称吴国公。为平定天下,他注意选用才将,搜罗谋士,秦从龙、刘基、朱升、宋濂、章溢、叶琛等儒士、学者尽入他的帐下。他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以集庆路为根据地,为统一全国积蓄力量。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初,朱元璋在旧王府内接受群臣跪拜,登上吴王位。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派徐达、常遇春率兵北伐,攻克元大都(今北京)。次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明",建元洪武。八月,下诏设南北两京,以金陵为南京,大梁(今开封)为北京。自1366年起,他下令建造皇宫和扩建应天府城作为都城,至1386年完工。都城周长33.676公里,为世界现存第一大城。都城外又筑有外郭,长60公里。他重视兴修水利,开通胭脂河。为造就人才,洪武十四年(1381)在鸡笼山下建国子监,到永乐二十年(1422)已有学生9972人,供读书和住宿的"号房"1000多间,供外国留学生用的"王子书房"和"光哲堂"100多间。将元末建于鸡笼山上的观象台扩建成国家天文台--钦天台。他制定了各项制度,维护封建秩序,诸如严刑律以整肃吏治,造鱼鳞册以防豪猾兼并。又下令承认农民开垦的荒地归农民所有,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和其它经济作物,发展手工业,振兴经济,为明王朝近 300的基业奠定了基础。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逝,与马皇后合葬于明孝陵。

【谢安】

谢安,(320~385)东晋丞相、政治家。字安石。河南太康人。年轻时曾隐居会稽东山,以山水文籍自娱,无出仕之意,然却胸怀韬略,留心时政,人喻之为诸葛孔明。"安石不出,如苍生何!"都希望他出来主持政局。简文帝时,国运每况愈下,已过不惑之年的谢安慨然叹曰:"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为晚",于是由会稽赴建康接任丞相。他性格沉静,临危不乱,温雅有儒将风度,常与大书法家王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谢安历任侍中、尚书仆射、中护军、骠骑将军、司徒等职。在建康20多年的宰辅生涯中,做了两件名垂青史的大事:一是巧妙地阻止了桓温的篡位活动,避免了内战的爆发;二是指挥了著名的淝水之战。他用诱敌移动之计,以8万北府精兵,一举击溃苻坚90 万大军,使前秦之兵一蹶不振,保住了东晋政权,奠定了南朝300多年安定局面的基础。谢安执政期间,对建康宫城作过大规模整修,以原成贤街四牌楼为中心,建成了有大小殿堂3500间的"建康宫",成为1600年前金陵地区最大的建筑群。在建康南郊东山建有豪华别墅。"东山秋月"在清代为金陵的四十八景之一。病逝后葬于建康梅岗。

【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南朝科学家。字文远。祖籍河北涞水县,生于建康(南京)。其先祖、父亲先后在东晋时期的朝廷做官。在宋、齐两朝,祖冲之曾任地方小吏。他在前人刘徽创造的用割圆术求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基础上,运用开密法,推算出圆周率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数值。近千年后,到1427年,才被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更精确的推算所替代。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祖冲之完成了大明历。"大明历"中首次运用岁差测定每一回归年的天数,结果跟现代科学测定的只相差50秒。祖冲之还有许多发明创造,如齐永明六年(488)在覆舟山下的"乐游苑"中装置的水碓磨,用机械开动的千里船,改造的古代指南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和中国长城科技工业园有祖冲之塑像。

【陶弘景】

陶弘景,(452或 456~536)南朝齐梁间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南京人。出身士族,平生好学。10岁时读《神仙传》即有养生之志。南朝宋末曾为诸王侍读,入齐任左卫殿中将军。29岁时师事孙游岳,遍历名山,寻访仙药,并受符图经法。33岁初游茅山。齐武帝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归隐茅山。梁武帝萧衍非常敬重陶弘景,常去山中咨询朝廷大事,因而有"山中宰相"之称。陶弘景是上清经道派主要代表,茅山宗的创立者。其思想源于老庄,并杂有儒家观念,主张佛道儒三教合流。他佛道双修,在茅山道观中设佛道二堂,隔日朝礼。在其他方面也颇有成就,善书法,尤精行书,长医药、历算与地理,其所撰《本草经集注》对后世本草影响颇大。原书虽佚(在敦煌发现残本),但历代本草均予收录。博学能文,著述颇多,总计有80余种,主要有《真灵位业图》、《真诰》、《登真隐诀》、《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和《药总诀》等。

【萧衍】

萧衍, (464~549)南朝梁的建立者。字叔达,小字练儿。祖籍江苏常州,出生在秣陵(南京)。自幼勤奋,博学多通,才华横溢。年轻时常与社会贤达交往,与文坛新秀沈约等7人共游,号称"竟陵八友"。曾任雍州刺史,举兵攻克建康,平定齐内乱,被封为梁王。齐中兴二年(502),齐和帝禅位于萧衍。即帝位,国号梁,是为梁武帝。在位48年,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都有发展,百姓安居乐业,都城建康发展成为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并涌现了一批卓越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出现一个"花团锦簇"的"文化盛世"。他提倡尊儒崇佛。天监四年(505),建国学,开五经馆,培养大批士族子弟和一些来自寒门的子弟;制定礼乐,在宫城之西设士林馆招收学者;立佛教为国教,大建寺庙。注重兴修水利,奖励农耕。他颁布法令,禁止向官吏献礼行贿,积极倡导纳谏,在皇宫门前立谤木肺石,旁置一箱,让百姓投放书写官吏的善恶是非的材料,对官吏进行监督。晚年政治渐趋腐朽,后因"侯景之乱",宫城被困,饿死于台城,葬于修陵 (今江苏丹阳市陵口)。著作多佚,今存有明人所辑《梁武帝御制集》。

【徐熙】

徐熙,生卒年待考。五代南唐画家。南京人。世代南唐为官。擅花木水鸟、虫鱼蔬果,所画禽鸟,形骨十分清秀脱俗,写花木落笔颇重,浓墨粗笔,稍施杂彩,一气呵成,人称为"落墨花"。这种重墨轻彩的画法与当时极负盛名的黄荃"钩勒填彩,旨趣浓艳"的画风恰好相反,所画又多为汀花野竹、水鸟渊鱼,与黄荃多画珍禽瑞鸟、奇花怪石也是不同。两人风格成为五代花鸟画两大流派,时人评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曾为宫廷画"铺殿花"、"装堂花",深为南唐后主爱重。宋太祖见其作品以为花果精妙,曰:"吾独知熙,其余皆不观。"

【李煜】

李煜,(937~978)南唐国君,文学家。字重光,号钟隐。祖籍徐州。世称李后主。嗣位后,怠于朝政,纵情声色,填词作文,高谈佛理。在清凉寺内建德庆堂为避暑行宫。宋开宝八年(975)宋兵攻破金陵后被俘,封违命侯。3年后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擅长诗文、音乐、书画,尤工词。词多以白描手法和贴切的比喻,直接抒发情感,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早期作品反映宫中奢华的生活,风格绮靡,后期作品多亡国之君的哀痛和对昔日生活的怀念。留下的诗词虽仅50余首,但多为名篇,传诵至今。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的作品,合刊成《南唐二主词》。

【王导】

王导,(276~339)东晋丞相、政治家。字茂弘。山东临沂人。与琅琊王司马睿交往甚密。南渡来建业后,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土著,协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王导历三朝为宰辅,以"镇之以静,群情自安"为方针,保持东晋的安定局面。由于战乱扩大,北方士族和中原百姓大批南渡,他们占土地,要特权,与土著的矛盾日益尖锐。为缓和矛盾,王导一方面积极拉拢土著豪门,许以高官厚禄,保证他们的财产身家安全;另一方面又在南方豪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立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士族和移民,使土著与侨民各得其所,使晋室转危为安。王导提倡勤俭建国,曾指牛首山双峰为天阙,婉转地使晋元帝放弃在都城正南门立双阙、摆威风的主张。因他扶持晋室功勋卓著,所以朝野倾心,号为仲父。晋元帝把他比作管夷吾,亲自对他说:"卿,吾之萧何也。"死后赐葬幕府山西南麓。王导与稍后于他的谢安都住在青溪与秦淮间的乌衣巷。唐人刘禹锡游南京,曾感慨赋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因曾被封为荆国公,死后谥文公,故又称王荆公、王文公。出生在江西临川,17岁随父王益迁居江宁,一生先后在南京居住近20年。庆历二年 (1042)中进士,曾任鄞县知县、常州知府等职。嘉三年(1058)向宋仁宗上《言事书》,提出改革政治、富国强兵的主张,未被采纳。神宗继位后,熙宁三年(1070)晋升为同平章事(宰相),大力开展变法运动。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新法受阻,熙宁七年(1074)被迫辞去宰相职务,再任江宁知府。熙宁八年(1075)奏请神宗批准,泄玄武湖水,得田200余顷,分给贫民耕种。此年他第二次拜相,继续推行新法,因遭保守势力抵制及变法派内部矛盾,于熙宁九年(1076)十月再次辞相,三任江宁知府。那期间,他在城东门与钟山的半道上建半山园而居,后来舍宅为报宁禅寺(即半山寺)。元丰九年(1086) 去世,葬于金陵钟山。王安石反对因循守旧,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著名论点。他的诗词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著作颇丰,所著《字说》和《钟山日录》等已散佚。现存《王临川集》、《三经新义》中的《周礼新义》残卷及《临川集拾遗》等。

【单宗肃】

单宗肃,(1910~1990)中国电子管制造业创始人之一。江苏南通人。1935年毕业于南京交通大学,同年到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电气室从事电子管研究与制造工作。1941年赴美国进修和工作,1948年回国。1951年任南京电工厂(现南京电子管厂)厂长、总工程师。后历任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科协主席,江苏省科协副主席,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高级工程师。1936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只电子管--30型直热式放大管,1945年设计并试制成功25千瓦电视发射管。50年代起研制或主持研制了866A和872充汞整流管、101F和104F功率放大管及2E22电子管等。还指导研制了国内第一只脉冲磁控管CKM-26,以及KF-115多腔速调管,为实现从普通电子管向微波管的飞跃,为发展中国的卫星通信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又字粒民,号秦淮寓家,晚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雍正十一年(1733)移居南京。出身名门贵族,其父去世后,家道衰落。乾隆初,安徽巡抚赵国麟举荐他应博学鸿词科试,他以病谢辞。晚年生活贫困,仅靠卖文和友人周济为生。性情豪爽,广交文人学士,被四方"文酒之士"推为盟主。吴敬梓能文善诗,尤以小说著称。传世之作为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小说以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为中心,展开社会批判,以讽刺的笔法刻画了上至进士、翰林,下至市井无赖的生动形象。在结构方法上,没有一线到底的人物和情节,而以同一主题贯串全书,因而鲁迅说它"虽云长篇,颇同短制"。后世称其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奠基之作。诗文有《文木山房集》。

【邓廷桢】

邓廷桢,(约1775~1846) 清朝大臣。字维周。南京人。嘉庆进士,先后任延安知府、湖北按察使、江西布政使、安徽巡抚。在任期间颇有政名,尤善断冤狱,常为时人称道。道光十五年 (1835)升任两广总督,其时正值鸦片泛滥之际,目睹鸦片之危害,邓廷桢逐步由主张弛禁转为严禁。1839年春,林则徐奉旨抵广州禁烟,他通力予以协作,取得虎门销烟的胜利。并加紧海防,多次击退英舰挑衅。1840年1月,调任闽浙总督,继续加强缉私与海防,同年10月,遭诬陷而与林则徐同被革职,充军伊犁。1843年释还,旋即授甘肃布政使,期间勘察荒地招民开垦,成效显著。1845年升任陕西巡抚,1846年卒于任上,归葬南京。诗文颇有成就,尤精音韵,著有《双砚斋诗钞》。

【张简斋】

张简斋,(1880~1950)名医。祖籍安徽桐城,生于南京中医世家。30~40年代末,曾任中国国医学会理事长,南京、重庆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南京中医学校校长,行政院卫生署中医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幼承家学,20余岁医术已崭露头角,50岁以后在医学界负有盛名,有"南张北施"(施今墨)之称。张简斋精通中医理论,临床经验丰富,尤擅妇科、儿科,诊断正确,用药大胆,敢于创新。他以治病救人与爱国爱人为心志,受到各方面的敬重。1948年12月迁居南京继续挂牌行医。次年5月,迁居香港。1950年夏病逝。学生王祖雄曾将当年传诊时所得部分临证处方,汇编成《南京名医张简斋经验处方集》出版。

【周琪】

周琪,(1897~1973)书法家。字仁廉,号瑶仙,笔名周琪。世居南京。从小随父习字,六七岁时就写得一笔好字,16岁开始写大招牌,即闻名于南京。终身以写字为职业,潜心研究古今书法作品。从甲骨文、金文到篆、隶、楷、草、行书、仿宋体无一不精,尤擅长写颜、柳字体。周琪写的字,法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能取百家之长,深得世人倾慕。旧时曾在南京开字馆,凭街开窗,当众挥毫,求写客户纷至沓来。

【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国画家、金石家、美术教育家。原名瑞麟。原籍江西新余,生于南昌,晚年客居南京。早年毕业于江西第一师范学校。1933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美术学校专攻东方美术史及雕刻。1936年归国,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其后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筹委会委员兼审查委员、全国美术会理事。1940年后,相继在重庆、昆明、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与齐白石有北石南石之称。1949年后,仍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1952年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1957年负责筹建江苏省国画院,1960年任院长。先后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美协江苏省分会主席。傅抱石毕生从事绘画艺术和美术教育,创作了许多艺术珍品,撰写过许多理论著作,培养出一大批青年画家。1960年亲自率领画家从南京出发旅行写生,走了六省十几个城市,行程1万多公里,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引起了艺术界的极大关注。主要著作有《中国的绘画》、《基本图案学》、《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中国的山水画和人物画》、《中国绘画理论》、《国画源流概述》、《壮游万里话丹青》等。印有《傅抱石画册》、《傅抱石写生画集》、《傅抱石关山月东北写生画集》等。其艺术作品世界各国争相收藏。与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为当代名画。

南京(3人)  秦桧(南宋):  南宋权口,中国历史头号卖国贼

A曹雪芹(清):  文学家,著《红楼梦》

林散之(近代):书法家,近代草圣

苏州(25)  A孙武(春秋): 军事家,著《孙子兵法》

A伍子胥(战国):军事家

陆绩(汉):   天文学家,著《混天图》

张旭(唐):   书法家,草圣

韦应物(唐):诗人,并称王孟韦柳,著《韦苏州集》

张籍(唐):   诗人,著《张文昌集》

陆龟蒙(唐): 文学家

A范仲淹(宋): 学者,诗人,政治家,著《范文正公集》

范成大(宋): 诗人,南宋四大家之一

A沈括(宋):   文学家,科学家,(一说杭州人)

黄公望(元): 画家,元四家之一

陆机(晋):   文赋家

顾恺之(晋): 画家,著《画论》

祖冲之(南北朝): 数学家,著《九章算术》

柳如是(明):文化名人,文学家,著《柳如是诗》

沈周(明):   画家,明四大家之一

祝枝山(明):画家,吴中四才子之一

唐寅(明):   画家,吴中四才子之一

文征明(明):画家,吴中四才子之一

仇英(明):   画家,与文征名齐名

冯梦龙(明):文学家,著《春秋衡库》

归有光(明):散文家,著《归震川先生集》

A顾炎武(明):思想家,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启蒙者

曾朴(清):   文学家,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孽海花》作者

叶圣陶(近代):文学家

柳亚子(近代):文学家

无锡(6人)    刘半农(近代):文学家,五四文学先驱之一

A徐悲鸿(近代):画家,

荣毅仁(近代):政治家,近代民族工业开拓者之一

刘天华(近代):音乐家,近代民族音乐开拓者之一

钱钟书(近代):文学家,国学大师

薛福成(近代):思想家,外交家

常州(4人)    瞿秋白(近代):革命先驱

刘海栗(近代):画家

华罗庚(近代):数学家

李公仆(近代):革命烈士

镇江(4人)   刘义庆(晋):文学家,著《世说新语》

刘勰(南朝):文学家,著《文心雕龙》

萧统(南朝):文学家著《文论》

刘鹗(清):文学家,著《老残游记》

南通(1人)   张謇(近代):实业家

扬州(3人)   鉴真(唐):东渡和尚

秦观(宋):诗人,婉约派词人

朱自清(近代):文学家,散文家(连云港人,自称扬州人,那没办法)

淮安(6人)  A韩信(汉):军事家

枚乘(汉):汉赋大家,汉赋的开拓者之一

梁红玉(宋):巾帼英雄

吴承恩(清):文学家,著《西游记》

关天培(清):军事家,民族英雄

A周恩来(近代):共和国开国总理

宿迁(2人)  A项羽(秦): 军事家,西楚霸王

鲁肃(三国):军事家

徐州(8人)  A刘邦(汉):汉代开国君主,军事家

萧何(汉):军事家

刘秀(汉):东汉的开国君主,军事家

张道陵(汉):道教创始人

刘备(吴):军事家

A李煜(南唐):文学家,南唐后主

A 朱元璋(元):元朝开国君主

李可染(近代):画家

连云港(1人):  朱自清(近代):文学家,散文家

盐城(1人):  柳敬亭(明):说书艺人

泰州(2人)  A梅兰芳(近代):京剧表演艺术家

郑板桥(清):文学家,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相关文章

  • 宋美龄的户口本你见过吗,"第一夫人"身份证号码不要太摆哦!
  • 每户人家都有个户口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户籍卡,民国时也是如此. 南京出版社曾推出<民国珍档·民国名人户籍>一书,披露了大量难得一见的民国户籍卡."石头史记"为你梳理其中一批户籍卡,讲述这些名人户籍卡背后的 ...查看


  • 关于橘子洲潇湘名人会所的调查报告
  • 1关于橘子洲潇湘名人会所 的调查报告--民国将军的是与非调研对象:橘子洲潇湘名人会所 学院名称:湖南大学法学院 指导老师: 调研小组: 组长:1组员:2目录一.调查时间及地点· · · · · · · · · · · · · · · · · ...查看


  • 南京名人墓--阮籍墓
  • 本文所指阮籍墓,为"南京阮籍墓",今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双塘街道花露岗社区花露北岗21号,南京市第四十三中校内操场东端高台上,旧名"七贤坊",此墓推测为阮籍衣冠冢.这又是一处成功寻访后却搁置在一边许 ...查看


  •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清官 宋璟.包拯.海瑞
  • 周晖其人 一生不追求功名,被称为南京"隐士之杰" 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千里海防告急,出现了严重的倭患记载,"丛说乙卯年,倭贼从浙江严衢过饶州,历徽州.宁国.太平而至南京,才七十二人耳.南京兵与之相对两阵, ...查看


  • 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
  • 作者:岳晓东 青年研究 1999年05期 一.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主要理论和研究 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个人对其喜好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Freud(1925)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性发展的标准方向, 因为青少年增强的欲望行动不能只 ...查看


  • 中国历史朝代及皇帝简介(表格形式)
  • 中国历史朝代及皇帝简介 一 .原始社会(约 170 万年前到约公元前 21 世纪) 原始社会( 世纪) 约 170 万年前 约 70-20 万年前 约 1.8 万年前 约 0.5-0.7 万年前 约 0.4-0.5 万年前 约 4000 多 ...查看


  • 不能承受之重,失联航班上的中国艺术家
  • 2014-03-10 国馆收藏 2014年3月8日凌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39人的航班在飞往北京的途中失去联系.其中有24位中国书画艺术家组成的代表团,该代表团是参加在马来西亚举办的国际书画交流笔会--如果真有不测风云,不仅对他们的 ...查看


  • 北京鲁迅故居的旅游析
  • 北京鲁迅故居的旅游价值与保护对策探析 [摘 要]:鲁迅先生的著作大部分是在北京完成的,研究北京鲁迅故居很有代表性.据考证其在北京的故居有四处,具有巨大的旅游价值,本文以这四处故居为例,对其的旅游价值从厚重的历史积淀感,直观的展现形式,多方的 ...查看


  • 2015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1
  • 2015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 病句标点综合专题 [玄武]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这一句诗抒发了李白送别友人时的寂寞之情. B.电视剧<情深深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