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霞
(石首市高基庙镇小学,湖北 石首 434412)
[摘 要] 通过对过程写作教学的研究,以及对过程写作教室模式在小学阶段的实践探索,证实了过程写作教学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解决当前学生写作中出现的不知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笔者从实施过程写作教室的必要因素、实施过程写作教室应该考虑的问题及实施过程写作教室的优势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语文老师或教育研究者在写作教学及研究中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写作;过程写作;过程写作教室
中图分类号: H 1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2-0077-02 近20年来,西方教育学界、语言学界,多层次、多角度对写作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先后提出过一些新的写作教学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过程写作法。近十年来,它的写作理念,逐渐影响到我国的语文写作教学。笔者近三年将“过程写作法”教学理念以及模式运用到我校高段语文写作教学中,进行了几轮的行动研究,逐渐总结优化了这种写作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探索出一种操作性强的创新的写作方法——过程写作教室,希望能为语文写作教学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上的启示。
一、过程写作法的定义
许多年来,“一次性成稿”写作法占据了传统的中国写作课堂,遵循着教师给学生布置写作——批阅学生的写作——发还给学生这种单一的模式。教师的书面反馈是学生获得对自己作品评价的唯一来源,它标志着整个写作活动的结束。教师的精力则主要集中在对学生的“成品”的批改上,而忽略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需的种种指导。过程写作法在此背景下产生,在过程写作法中强调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关注,满足于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需求。
过程写作法重视学生的写作过程活动,不仅关注学生写作结果,还强调学生和教师在写作过程中思考什么,做了什么,写作从以语言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活动、思考、创造和反复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弹性的、动态的循环过程。通过过程写作法的过程阶段,我们首先可以找到交际教学理念的烙印,其次可以发现自主学习的痕迹,再次可以感受到合作学习的课堂特征。合作型过程写作法颠覆了教师无法掌控学生写作过程这一魔咒。
二、过程写作的主要阶段
过程写作中学生经历预写准备、打草稿、修改、校对、发表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是循环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直线的过程,它允许学生在写作过程的不同阶段,在写作中与同伴,老师合作,不断修改完善,而非一次性成稿的写作教学法。
“预写准备”就是做好写作的准备,做好了写作的预备,才能保证写作过程的顺利完成,这是最关键的一阶段,但最容易被忽视。在这个阶段,学生要:
1.确定话题。一些学生总是苦于不知道写什么,师生可以用头脑风暴列出所有相关的话题,他们就可以确定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
2.确定目的、形式、读者。预写时,学生必须思考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无目的作文不可能有突出的观点。这还影响到确定读者和写作形式。读者包括父母、同学、朋友、亲戚或笔友等。形式可以有咨询信息、本地报社投稿、创作诗歌或小说投稿给杂志等。
3.完成写作提纲或画写作思路图。
第二阶段:打草稿(Drafting)。重在把想法写下来,一气呵成,不必纠结于某个细节、标点符号等。
第三阶段:修改(Revising)。根据同伴或教师的反馈,修改自己的初稿。
第四阶段:校对(Editing)。侧重修改文中存在的书写、语法、标点等细节性错误。
第五阶段:发表(Publish)。在班上或小组内朗读或传阅彼此的作文定稿,或向相关部门、杂志社投稿或朗读给家长听等各种形式。
三、过程写作教室的描述
对于过程写作教室,笔者暂不能查阅到相关文献,因此根据笔者的实践,仅对过程写作教室进行具体场景的描述如下:
在教室里,各个小组忙碌。有的小组正在讨论交流组内成员的作品;有的同学独自在教室的角落设计准备发表作品的封面;有的小组正忙着张贴并且解释他们的写作过程。此时,老师或在指导小组活动,或单独与某个学生交谈他的故事情节。学生的写作过程非常明显。教室的角落备有必需用品,如:铅笔、纸张、词典、字典。整个教室里学生们有目的地交谈,自由而有序。
四、过程写作教室的实践运用
1.过程写作教室基本要素
学生确定自己写作主题和形式。
每个学生有笔记本电脑或档案袋记录整理自己写作的进展情况。
老师的角色是服务者、监督者、鼓励者、讨论者,提供必要的指导。
学生在任何阶段都可以且应该从同伴或小组中得到建议完善自己的写作。
老师的指导根据不同小组的需要而不同。
给学生至少口头分享他们的作品。
老师决定好是否根据需要跟踪学生的写作过程。
教师根据需要与某些学生个别探讨或指导他们的写作。
写作需要一定的写作策略的指导与培训,比如小组如何分工,同伴如何扮演高水平的反应者。允许学生保持在不同的写作阶段,有的在预写过程时,有的可能已经进入了校对阶段。写作过程是循环的,允许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往复来回。
有些学生可能会在这种组织活动中浪费时间。由于活动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间,有些学生可能会无纪律。
有些学生需要教师直接的形式或内容或技巧的指导。
教师使用“状态”之类的图表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并确定老师讨论是必要的。 通过同伴和教师讨论建立合作氛围。
教师满足与个别学生讨论在他的整个写作过程中。
随身准备一个笔记本,为你的每个学生设计页面,每一次讨论之后记录简要说明。你走动时,便笺或标签可以用来记录想法,把标签贴到相应学生的讨论页上。
2.过程写作教室操作途径应考虑的问题
写作教室提供了自由和一些合组活动,可能变得不守规矩。
一些学生需要在形式和写作技巧实质上的直接指令。
如果所有的写作任务都是自发的,一些学生不会经历各样的写作,进行过程写作时哪些决策必须是老师决定的,在这些问题的质量决定将帮助预防或减少可能出现的问题。 多少纯写作技术的指导该使用?
如何建立反馈小组?使用多少合作伙伴,小组和全班反馈是可能的?
写作如何储存?文件夹?笔记本?
在写作过程中,电脑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课文课本如何支撑写作教学的方法?
每一种体裁的模式,一本手册的风格和形式,反馈问题和校对建议的模式,每组写作单元完成所有写作的过程写作,学生实践的模式与机会如何?
如何直接指导?教师用迷你课程形式或更多的直接指导课程服务于写作。
班级调动需要什么样的指导方针?
3.迷你课程
迷你课程——一个简短的教学指导,指出了一些写作元素是针对当前的范围或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它可能是指导学生使用生动动词或如何强调对话。它也可能是用一个时间来谈论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技术。如何使用文件夹,怎样讨论困境等等,迷你课程通常持续5~10分钟,就足够长的时间来触及一个及时的主题。
五、过程写作教室优势
节约时间,不必等其他同伴完成而浪费时间,每个学生继续到下一个主题和形式。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培养的动机是作家。
学生通过写作学会写作,当学生努力完成他们的写作任务时,这个阶段写(写作前构思、起草、反馈、校对和发表)自然发生。
更多的学生写关于他们真正重要的,更大的机会成为思想家。
过程写作对学生写作行为、写作兴趣有积极的影响,教师从关注语言结构,内容,转向关注学生想什么、做什么,教师的角色从一个主导者转向服务者、监督者、鼓励者、讨论者,提供必要的指导。这些无不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更大的挑战。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预写阶段会考虑到读者的需求,提高了写作表达的明晰度。
写作过程中,教室公告栏张贴学生的写作过程阶段,每个学生进行的过程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教师掌控学生写作过程,也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展。
○张华霞
(石首市高基庙镇小学,湖北 石首 434412)
[摘 要] 通过对过程写作教学的研究,以及对过程写作教室模式在小学阶段的实践探索,证实了过程写作教学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解决当前学生写作中出现的不知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笔者从实施过程写作教室的必要因素、实施过程写作教室应该考虑的问题及实施过程写作教室的优势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语文老师或教育研究者在写作教学及研究中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写作;过程写作;过程写作教室
中图分类号: H 1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2-0077-02 近20年来,西方教育学界、语言学界,多层次、多角度对写作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先后提出过一些新的写作教学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过程写作法。近十年来,它的写作理念,逐渐影响到我国的语文写作教学。笔者近三年将“过程写作法”教学理念以及模式运用到我校高段语文写作教学中,进行了几轮的行动研究,逐渐总结优化了这种写作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探索出一种操作性强的创新的写作方法——过程写作教室,希望能为语文写作教学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上的启示。
一、过程写作法的定义
许多年来,“一次性成稿”写作法占据了传统的中国写作课堂,遵循着教师给学生布置写作——批阅学生的写作——发还给学生这种单一的模式。教师的书面反馈是学生获得对自己作品评价的唯一来源,它标志着整个写作活动的结束。教师的精力则主要集中在对学生的“成品”的批改上,而忽略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需的种种指导。过程写作法在此背景下产生,在过程写作法中强调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关注,满足于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需求。
过程写作法重视学生的写作过程活动,不仅关注学生写作结果,还强调学生和教师在写作过程中思考什么,做了什么,写作从以语言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活动、思考、创造和反复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弹性的、动态的循环过程。通过过程写作法的过程阶段,我们首先可以找到交际教学理念的烙印,其次可以发现自主学习的痕迹,再次可以感受到合作学习的课堂特征。合作型过程写作法颠覆了教师无法掌控学生写作过程这一魔咒。
二、过程写作的主要阶段
过程写作中学生经历预写准备、打草稿、修改、校对、发表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是循环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直线的过程,它允许学生在写作过程的不同阶段,在写作中与同伴,老师合作,不断修改完善,而非一次性成稿的写作教学法。
“预写准备”就是做好写作的准备,做好了写作的预备,才能保证写作过程的顺利完成,这是最关键的一阶段,但最容易被忽视。在这个阶段,学生要:
1.确定话题。一些学生总是苦于不知道写什么,师生可以用头脑风暴列出所有相关的话题,他们就可以确定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
2.确定目的、形式、读者。预写时,学生必须思考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无目的作文不可能有突出的观点。这还影响到确定读者和写作形式。读者包括父母、同学、朋友、亲戚或笔友等。形式可以有咨询信息、本地报社投稿、创作诗歌或小说投稿给杂志等。
3.完成写作提纲或画写作思路图。
第二阶段:打草稿(Drafting)。重在把想法写下来,一气呵成,不必纠结于某个细节、标点符号等。
第三阶段:修改(Revising)。根据同伴或教师的反馈,修改自己的初稿。
第四阶段:校对(Editing)。侧重修改文中存在的书写、语法、标点等细节性错误。
第五阶段:发表(Publish)。在班上或小组内朗读或传阅彼此的作文定稿,或向相关部门、杂志社投稿或朗读给家长听等各种形式。
三、过程写作教室的描述
对于过程写作教室,笔者暂不能查阅到相关文献,因此根据笔者的实践,仅对过程写作教室进行具体场景的描述如下:
在教室里,各个小组忙碌。有的小组正在讨论交流组内成员的作品;有的同学独自在教室的角落设计准备发表作品的封面;有的小组正忙着张贴并且解释他们的写作过程。此时,老师或在指导小组活动,或单独与某个学生交谈他的故事情节。学生的写作过程非常明显。教室的角落备有必需用品,如:铅笔、纸张、词典、字典。整个教室里学生们有目的地交谈,自由而有序。
四、过程写作教室的实践运用
1.过程写作教室基本要素
学生确定自己写作主题和形式。
每个学生有笔记本电脑或档案袋记录整理自己写作的进展情况。
老师的角色是服务者、监督者、鼓励者、讨论者,提供必要的指导。
学生在任何阶段都可以且应该从同伴或小组中得到建议完善自己的写作。
老师的指导根据不同小组的需要而不同。
给学生至少口头分享他们的作品。
老师决定好是否根据需要跟踪学生的写作过程。
教师根据需要与某些学生个别探讨或指导他们的写作。
写作需要一定的写作策略的指导与培训,比如小组如何分工,同伴如何扮演高水平的反应者。允许学生保持在不同的写作阶段,有的在预写过程时,有的可能已经进入了校对阶段。写作过程是循环的,允许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往复来回。
有些学生可能会在这种组织活动中浪费时间。由于活动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间,有些学生可能会无纪律。
有些学生需要教师直接的形式或内容或技巧的指导。
教师使用“状态”之类的图表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并确定老师讨论是必要的。 通过同伴和教师讨论建立合作氛围。
教师满足与个别学生讨论在他的整个写作过程中。
随身准备一个笔记本,为你的每个学生设计页面,每一次讨论之后记录简要说明。你走动时,便笺或标签可以用来记录想法,把标签贴到相应学生的讨论页上。
2.过程写作教室操作途径应考虑的问题
写作教室提供了自由和一些合组活动,可能变得不守规矩。
一些学生需要在形式和写作技巧实质上的直接指令。
如果所有的写作任务都是自发的,一些学生不会经历各样的写作,进行过程写作时哪些决策必须是老师决定的,在这些问题的质量决定将帮助预防或减少可能出现的问题。 多少纯写作技术的指导该使用?
如何建立反馈小组?使用多少合作伙伴,小组和全班反馈是可能的?
写作如何储存?文件夹?笔记本?
在写作过程中,电脑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课文课本如何支撑写作教学的方法?
每一种体裁的模式,一本手册的风格和形式,反馈问题和校对建议的模式,每组写作单元完成所有写作的过程写作,学生实践的模式与机会如何?
如何直接指导?教师用迷你课程形式或更多的直接指导课程服务于写作。
班级调动需要什么样的指导方针?
3.迷你课程
迷你课程——一个简短的教学指导,指出了一些写作元素是针对当前的范围或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它可能是指导学生使用生动动词或如何强调对话。它也可能是用一个时间来谈论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技术。如何使用文件夹,怎样讨论困境等等,迷你课程通常持续5~10分钟,就足够长的时间来触及一个及时的主题。
五、过程写作教室优势
节约时间,不必等其他同伴完成而浪费时间,每个学生继续到下一个主题和形式。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培养的动机是作家。
学生通过写作学会写作,当学生努力完成他们的写作任务时,这个阶段写(写作前构思、起草、反馈、校对和发表)自然发生。
更多的学生写关于他们真正重要的,更大的机会成为思想家。
过程写作对学生写作行为、写作兴趣有积极的影响,教师从关注语言结构,内容,转向关注学生想什么、做什么,教师的角色从一个主导者转向服务者、监督者、鼓励者、讨论者,提供必要的指导。这些无不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更大的挑战。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预写阶段会考虑到读者的需求,提高了写作表达的明晰度。
写作过程中,教室公告栏张贴学生的写作过程阶段,每个学生进行的过程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教师掌控学生写作过程,也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