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历史学习过程的规律

中学生掌握历史适应的认识规律,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从感性到理性感性,指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物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知和表象等直观形式的认识。就历史课而言,感性主要指感知具体史实以形成历史表象,它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基础,以及进行抽象思维的前提。据观察,中学生尤其是初中低年级学生,其形象思维占据优势,往往要依赖大量具体生动的史实,借以想象和思维,才能形成历史概念,接受抽象的史学观点,从而系统掌握历史知识。譬如,如果中学教材没有对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生产、生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具体介绍,学生是难以形成“母系氏族公社”这一概念的。但是,感性只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丰富的史实现象中包含着复杂性和多样性。学生在感性阶段,其认识常常是零碎、肤浅和非本质的,还有待于向理性阶段发展。也就是在感性的基础上,从史实现象中抽出共同点。抽出本质的、必然的东西,使感性具体升华到抽象规定,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然后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以获得规律性的知识。

如学生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分别接触了五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及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具体史实,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抽象思维,就逐步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历史概念,从而可认识到:中外反动派相勾结,将中国一步步地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要挽救中国,必须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在这里,以大量的感知为基础,从具体到抽象,从零碎和表面到系统和抓住本质,形成了概念,得出了结论,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算是学懂了历史。从实践看,中学生不但对具体生动的史实感兴趣,而且也对抽象思维的过程感兴趣。可以说,假如对史实的感知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之源的话,理性知识的获得则是其兴趣之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或把历史课等同于讲故事的教法是应避免的。2.从已知到未知学生初步获得历史知识后,这部分“获得”就成为他们认识新知识的基础。史实和史实之间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联系的。这就决定了历史课新旧知识间密切的联系性和制约性。这种联系和制约,又决定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须遵循从已知到未知(包括从少知到多知和从浅知到深知)这一认识规律。

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过程表现为:(1)通过已知历史概念了解未知历史概念和规律。如学生已知西周和东周两个概念划分之由来,通过分析和比较,对此后课文中的两汉、两晋和北、南宋等的划分就知其所以然了。在已知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和贞观之治等概念后,经过比较和概括,就可知这些所谓“治”或“兴”,是由于大规模农民战争的打击,封建地主阶级在建立新王朝后,不得不采取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以维护其统治。这样,在客观上调整了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学生从这一认识出发,便可获得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这一重要的规律性认识。(2)通过已知历史规律认识未知历史规律。人们对规律的认识总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的,学习历史也是如此。在掌握新史实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已知历史规律可作出规律性的判断。如通过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展状况的了解,学生已认识到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规律,当接触到中国近代史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遭到可耻失败的史实时,就可以认识到这样一条规律:凡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者,都没有好下场。

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其根本特点是“循序渐进”。教师联系旧知识讲授新知识,既可使对新知识的讲授“顺理成章”,又可使学生对新旧知识融会贯通。3.从理解到记忆在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认识过程中,记忆是极其重要一环。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我们往往以意义识记为主。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理解。但是学生要达到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除了千变万化的具体史实外,要理解的还有历史概念、历史规律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等等。这些都是理性知识,由教师死灌,学生死背,是无法掌握的。那么,理解的关键何在呢?是思考。思考,指的是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理解就是这个思维过程的成果。由于通过思考,即思维的紧张劳动,加上有意识记,被记忆的对象就易于贮存和保持。4.从认识到运用上述三个规律作用的结果,完成的是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在于能够运用。同时,运用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认识的深化发展。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常表现为:(1)在新的知识情境中运用。完成“从已知到未知”这一过程的决定因素就是运用。运用的结果才造成学生头脑中“已知到未知”的变化。如运用已知的中国历代文化知识,通过比较和归类,就可认识古代世界各国文化状况及其特点。解答历史习题,搜集史料等,都是对历史知识的运用。通过运用,消化和巩固了旧知识,获得了新知识,也形成了某些方面的智能。(2)在文科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运用。这种运用,往往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如在政治课中讨论对“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认识时,能从历史发展规律着眼,运用历史知识,来说明现行一国两制决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使抽象的政治概念变得生动具体。(3)用以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运用史实和历史规律,来阐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合理性和必然性。此外,学生日常看影视书刊和言谈,都经常包含着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至此,学生算是完成了学习历史的一个认识循环过程。上述四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和渗透,构成认识过程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循环往复地向前发展。

中学生掌握历史适应的认识规律,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从感性到理性感性,指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物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知和表象等直观形式的认识。就历史课而言,感性主要指感知具体史实以形成历史表象,它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基础,以及进行抽象思维的前提。据观察,中学生尤其是初中低年级学生,其形象思维占据优势,往往要依赖大量具体生动的史实,借以想象和思维,才能形成历史概念,接受抽象的史学观点,从而系统掌握历史知识。譬如,如果中学教材没有对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生产、生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具体介绍,学生是难以形成“母系氏族公社”这一概念的。但是,感性只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丰富的史实现象中包含着复杂性和多样性。学生在感性阶段,其认识常常是零碎、肤浅和非本质的,还有待于向理性阶段发展。也就是在感性的基础上,从史实现象中抽出共同点。抽出本质的、必然的东西,使感性具体升华到抽象规定,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然后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以获得规律性的知识。

如学生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分别接触了五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及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具体史实,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抽象思维,就逐步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历史概念,从而可认识到:中外反动派相勾结,将中国一步步地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要挽救中国,必须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在这里,以大量的感知为基础,从具体到抽象,从零碎和表面到系统和抓住本质,形成了概念,得出了结论,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算是学懂了历史。从实践看,中学生不但对具体生动的史实感兴趣,而且也对抽象思维的过程感兴趣。可以说,假如对史实的感知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之源的话,理性知识的获得则是其兴趣之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或把历史课等同于讲故事的教法是应避免的。2.从已知到未知学生初步获得历史知识后,这部分“获得”就成为他们认识新知识的基础。史实和史实之间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联系的。这就决定了历史课新旧知识间密切的联系性和制约性。这种联系和制约,又决定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须遵循从已知到未知(包括从少知到多知和从浅知到深知)这一认识规律。

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过程表现为:(1)通过已知历史概念了解未知历史概念和规律。如学生已知西周和东周两个概念划分之由来,通过分析和比较,对此后课文中的两汉、两晋和北、南宋等的划分就知其所以然了。在已知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和贞观之治等概念后,经过比较和概括,就可知这些所谓“治”或“兴”,是由于大规模农民战争的打击,封建地主阶级在建立新王朝后,不得不采取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以维护其统治。这样,在客观上调整了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学生从这一认识出发,便可获得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这一重要的规律性认识。(2)通过已知历史规律认识未知历史规律。人们对规律的认识总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的,学习历史也是如此。在掌握新史实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已知历史规律可作出规律性的判断。如通过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展状况的了解,学生已认识到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规律,当接触到中国近代史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遭到可耻失败的史实时,就可以认识到这样一条规律:凡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者,都没有好下场。

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其根本特点是“循序渐进”。教师联系旧知识讲授新知识,既可使对新知识的讲授“顺理成章”,又可使学生对新旧知识融会贯通。3.从理解到记忆在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的认识过程中,记忆是极其重要一环。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我们往往以意义识记为主。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理解。但是学生要达到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除了千变万化的具体史实外,要理解的还有历史概念、历史规律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等等。这些都是理性知识,由教师死灌,学生死背,是无法掌握的。那么,理解的关键何在呢?是思考。思考,指的是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理解就是这个思维过程的成果。由于通过思考,即思维的紧张劳动,加上有意识记,被记忆的对象就易于贮存和保持。4.从认识到运用上述三个规律作用的结果,完成的是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在于能够运用。同时,运用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认识的深化发展。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常表现为:(1)在新的知识情境中运用。完成“从已知到未知”这一过程的决定因素就是运用。运用的结果才造成学生头脑中“已知到未知”的变化。如运用已知的中国历代文化知识,通过比较和归类,就可认识古代世界各国文化状况及其特点。解答历史习题,搜集史料等,都是对历史知识的运用。通过运用,消化和巩固了旧知识,获得了新知识,也形成了某些方面的智能。(2)在文科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运用。这种运用,往往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如在政治课中讨论对“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认识时,能从历史发展规律着眼,运用历史知识,来说明现行一国两制决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使抽象的政治概念变得生动具体。(3)用以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运用史实和历史规律,来阐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合理性和必然性。此外,学生日常看影视书刊和言谈,都经常包含着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至此,学生算是完成了学习历史的一个认识循环过程。上述四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和渗透,构成认识过程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循环往复地向前发展。


相关文章

  • 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
  • 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 ...查看


  •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说课稿
  •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本课来自高教出版社编写的职业中学德育教材<哲学与人生>中第四单元<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人生理想 ...查看


  •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
  • 教材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载体.我们常说:"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要求教师既要潜心走进教材,又要善于走出教材.走出教材,是指在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和创造性的加工,使数学教材本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课程 教学大纲 广东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部 2003.11 目 录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授课大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教学重点 (二 ...查看


  • 学习历史概念教学的心得体会
  • 学习历史概念教学的心得体会 王丽梅 此次教师继续教育,我获益良多,特别是历史概念教学的学习,收获特别大,感觉自己有了进步.我担任高中历史教师几年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通过此次学习,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以下是本人学习后的一点心得体会 ...查看


  • 规律客观性
  • 最佳答案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蔑视规律,违背规律,必然遭到失败.我们应当吸取"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的教训,不夸大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查看


  • 高三历史三轮复习策略作者
  • 高三历史三轮复习策略作者:高中堂 在高三历史备考复习过程中,我们习惯上将复习分成三轮:一轮,梳理课本内容,巩固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训练基本技能:二轮,重点专题选讲:三轮,综合训练.其中一轮是整个总复习的基础性工程,时间较长.二轮和三轮时 ...查看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说课稿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美国的诞生>说课稿 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 刘段霞 2010年9月27号 各位评为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美国的诞生>.本 课为一课时.下面我对本课题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查看


  • 现代教育对学生的看法
  • 现代教育对学生的看法 教育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自觉实践.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学生观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树立一种正确的学生观是教育活动取得理想效果的根本保证.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上所出现过的几种典型学生观的分析,来探索一种适合当代的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