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综合国力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如何看待综合国力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一、 什么是综合国力及文化软实力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

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根本上说依靠其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文化作为综合国力,是影响政治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前提,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有力杠杆,在综合国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实力的建设。 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文化越来越成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推动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二、 文化软实力对综合国力的重要性

1、文化软实力首先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感召力,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凝聚在一种文化的氛围当中,形成伟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更为震撼人心的是它令其他的民族也向往也撼动也景仰。因此,各种肤色的人画着中国的脸谱,穿着鲜艳的中国戏服咿咿呀呀有板有眼地唱起了我们的国粹--京剧;许多来自五大洲的人们到"孔圣人"像前磕头作揖,甚至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典、肯尼亚等很多国家都建起了"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汉话,比起国人当年的学高潮是有过之无不及 ,"汉文化"热在全世界方兴未艾;少林武术、太极拳等中国功夫也风靡全球。

2、文化软实力是生产力,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主要载体,既是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领域的一个重要产业,体现为强大的生产力。

3、文化通过为经济提供人才、技术、创意、创新的支撑,促进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在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中的渗透无处不在。企业文化的塑造、文化人才的复杂劳动、技术创新的价值增值、产品的文化创意设计、品牌的文化构思、地方特色经济与文化的结合等等,无不在使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促进着经济价值的倍增、经济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竞争力的增强。 4、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及其结构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近十几年的事情。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推动

文化产业发展,这是在党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报告这一新提法,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

5、文化消费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作为一种内需拉动经济发展。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和国民收入的提高,我国文化消费近年来呈现迅速增长态势。根据有关部门测算,2010年我国文化消费总量在1万亿元左右,到“十二五”末将达到1.5万亿元。文化消费既是一种生活享受,也是一种经济贡献。扩大文化消费,充分发掘我国文化消费的能力和潜力,既可以让人民享有越来越丰富的文化生活,又可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带动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

1、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文化因素也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作用,“和’咬化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中国一贯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和’,为基础,强调同周边国家和谐相处,不仅为中

国的硬实力发展提供了和平的周边环境,而且为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提供了文化基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强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被中国文化所吸引。截至2005年,中国接受的海外留学人员己达到884315人。同时,中国不遗余力的加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共同促进文化的繁荣。到2006年底,中国己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议,其中在46个国家设立了108所孔子学院和12所孔子学堂,增进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为中国正面国家形象的树立做出了贡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于2009年1月17日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依据2005年世界各国的各项指标数据,认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己跻身全球第7位,排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由此可见,中国文化软实力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强。

2、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足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不足,优良传统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巫需完成。在吸收国外优秀飞文化的同时,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质,不能被吸收的文化所同化,只有在立足于本国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发掘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之处,才能形成国家强大的软实力。其次发扬中国文化离不开现代化的传播途径,建设现代化的文化传播途径意义重大。近代以来,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发展史,文化软实力建设起步晚,文化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影响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相对于美国

美联社、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和俄罗斯俄塔社,中国新华社的世界话语权相对不足:中国的电影等传媒产业发展也不健全,中国文化的现代传媒手段需要进一步发展。

三、 怎样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1、发掘传统文化,构筑普世主义文化体系

文化转化为软实力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这种文化要具有吸引力,二是该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精神能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效仿、追随并转化为他们的价值、精神。正如李光耀指出:“只有在其他国家羡慕并期望模仿一国文化时,其软实力才得以实现。’所以,进行国家软实力建设,我们不能只是单纯的弘扬传统文化,更要深度挖掘其精髓,对原有的制度性文化进行必要的调整或发展,寻求具有普世意义的东西,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在延续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使中国优秀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通过文化开放,使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结合,提升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发掘同源文化、地缘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作用,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维护多元文化交融的有益性,建构一种更具生命力的良性循环的文化环境,建构一个普世主义的文化思维框架,向世界展示中国富有感染力和包容性、能被世界普遍接受和理解并取得共识的文化体系,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2、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加速向着以现代经济和现代科技为先导的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模式跨进,面向全球社会,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研究应当立足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之路,确立全球视野。我们应坚持文化独立和文化主权,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可在全球化进程中迷失自我,与传统隔离、脱节,“不能进入文化自恋和自我自足化的误区,要重新发现、探索、阐释东方思想”,“中国文化不仅应该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代表,而且应成为新世纪世界文化中的强音”;确立全球视野,谋求文化对话的对等地位,重新寻找自己的世界文化秩序中的位置,同时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点,用以治理和调整我们的社会生活,使之不断趋向公正、合理、繁荣与昌盛;立足东亚,推动东亚传统的当代重构;秉持“和谐”观念,参与全球伦理的构建,寻求不同国家间的互助合作与和谐发展,以及不同文化的核心价值与人类共存之间的平衡,为全人类的福社而努力。

3、扩大汉语国际影响,增强文化传播能力

我们应该抓住“汉语热”不断升温的契机,提高汉语的国际声望。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很多国家都在有计划的实施自己的语言战略。法国努力协调有34个国家和3个地区构成的法语区的语言问题;西班牙利用“西班牙语世界”这一概念向世界进行语言传播;日本、韩国建立基金会不遗余力地推进日本语、韩国语的国际传播。中国政府应进行长远规划,制定符合国情的汉语推广政策,大力推动汉语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用,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

目标;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以此来加强汉语的国际影响力,维护中国的语言文化利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传播机制,扩大在国际传播中的份额,实现中文信息的全球性传播与分享,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介绍和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提高中国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4、加快文化产业化发展,打破‘文化逆差”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先后出台了(冷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这对于中国文化产业化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化的当务之急是发展跨国文化企业。其次要完善产业运作机制,改革文化产业投资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投资政策。再次要打造响亮的中国品牌。国家应制定扶持政策,扶持文化支柱产业的启动,支持重点项目的开发。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加速文化产业实现两个转变的步伐,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品牌。此外,还应注重发展非物质文化的产业化。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要进一步创新传承方式,对面向市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作为文化产业予以支持;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发掘传统技艺,再现传统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要广泛深入地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人物,支持他们以各种方式培养传承人,完善对他们的激励机制。最后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产业理念,逐步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差距,迅速建

立起自身的文化产业体系并据此实现文化产品的升级换代。国家应对那些投资文化产业的个人或实体采取免税、减税、贴息贷款、税利返还、差别税率等经济手段,鼓励向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使得有逐利性的资本转向文化产业,从而从总体上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 结束语

文化竞争是21世纪国际竞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提高文化软实力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文化需要积极应对回归传统和实现现代化之间的巨大张力,一方面通过自身建设增强自己的软实力,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与现代高科技和信息传媒手段相结合,形成世界上最具优势的文化竞争力之一;另一方面加大对外交流力度,抵御文化霸权主义,维护国家文化主权,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在提倡文明多样性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中推动国际文化新局面。

如何看待综合国力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一、 什么是综合国力及文化软实力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

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根本上说依靠其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文化作为综合国力,是影响政治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前提,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有力杠杆,在综合国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实力的建设。 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文化越来越成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推动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二、 文化软实力对综合国力的重要性

1、文化软实力首先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感召力,它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凝聚在一种文化的氛围当中,形成伟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更为震撼人心的是它令其他的民族也向往也撼动也景仰。因此,各种肤色的人画着中国的脸谱,穿着鲜艳的中国戏服咿咿呀呀有板有眼地唱起了我们的国粹--京剧;许多来自五大洲的人们到"孔圣人"像前磕头作揖,甚至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典、肯尼亚等很多国家都建起了"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汉话,比起国人当年的学高潮是有过之无不及 ,"汉文化"热在全世界方兴未艾;少林武术、太极拳等中国功夫也风靡全球。

2、文化软实力是生产力,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主要载体,既是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领域的一个重要产业,体现为强大的生产力。

3、文化通过为经济提供人才、技术、创意、创新的支撑,促进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在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中的渗透无处不在。企业文化的塑造、文化人才的复杂劳动、技术创新的价值增值、产品的文化创意设计、品牌的文化构思、地方特色经济与文化的结合等等,无不在使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促进着经济价值的倍增、经济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竞争力的增强。 4、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及其结构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近十几年的事情。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推动

文化产业发展,这是在党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报告这一新提法,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

5、文化消费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作为一种内需拉动经济发展。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和国民收入的提高,我国文化消费近年来呈现迅速增长态势。根据有关部门测算,2010年我国文化消费总量在1万亿元左右,到“十二五”末将达到1.5万亿元。文化消费既是一种生活享受,也是一种经济贡献。扩大文化消费,充分发掘我国文化消费的能力和潜力,既可以让人民享有越来越丰富的文化生活,又可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带动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

1、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文化因素也发挥出了其应有的作用,“和’咬化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中国一贯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和’,为基础,强调同周边国家和谐相处,不仅为中

国的硬实力发展提供了和平的周边环境,而且为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提供了文化基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强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被中国文化所吸引。截至2005年,中国接受的海外留学人员己达到884315人。同时,中国不遗余力的加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共同促进文化的繁荣。到2006年底,中国己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议,其中在46个国家设立了108所孔子学院和12所孔子学堂,增进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为中国正面国家形象的树立做出了贡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于2009年1月17日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依据2005年世界各国的各项指标数据,认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己跻身全球第7位,排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由此可见,中国文化软实力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强。

2、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足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不足,优良传统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巫需完成。在吸收国外优秀飞文化的同时,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质,不能被吸收的文化所同化,只有在立足于本国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发掘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之处,才能形成国家强大的软实力。其次发扬中国文化离不开现代化的传播途径,建设现代化的文化传播途径意义重大。近代以来,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发展史,文化软实力建设起步晚,文化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影响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相对于美国

美联社、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和俄罗斯俄塔社,中国新华社的世界话语权相对不足:中国的电影等传媒产业发展也不健全,中国文化的现代传媒手段需要进一步发展。

三、 怎样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1、发掘传统文化,构筑普世主义文化体系

文化转化为软实力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这种文化要具有吸引力,二是该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精神能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效仿、追随并转化为他们的价值、精神。正如李光耀指出:“只有在其他国家羡慕并期望模仿一国文化时,其软实力才得以实现。’所以,进行国家软实力建设,我们不能只是单纯的弘扬传统文化,更要深度挖掘其精髓,对原有的制度性文化进行必要的调整或发展,寻求具有普世意义的东西,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在延续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使中国优秀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通过文化开放,使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结合,提升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发掘同源文化、地缘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作用,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维护多元文化交融的有益性,建构一种更具生命力的良性循环的文化环境,建构一个普世主义的文化思维框架,向世界展示中国富有感染力和包容性、能被世界普遍接受和理解并取得共识的文化体系,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2、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加速向着以现代经济和现代科技为先导的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模式跨进,面向全球社会,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研究应当立足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之路,确立全球视野。我们应坚持文化独立和文化主权,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可在全球化进程中迷失自我,与传统隔离、脱节,“不能进入文化自恋和自我自足化的误区,要重新发现、探索、阐释东方思想”,“中国文化不仅应该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代表,而且应成为新世纪世界文化中的强音”;确立全球视野,谋求文化对话的对等地位,重新寻找自己的世界文化秩序中的位置,同时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点,用以治理和调整我们的社会生活,使之不断趋向公正、合理、繁荣与昌盛;立足东亚,推动东亚传统的当代重构;秉持“和谐”观念,参与全球伦理的构建,寻求不同国家间的互助合作与和谐发展,以及不同文化的核心价值与人类共存之间的平衡,为全人类的福社而努力。

3、扩大汉语国际影响,增强文化传播能力

我们应该抓住“汉语热”不断升温的契机,提高汉语的国际声望。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很多国家都在有计划的实施自己的语言战略。法国努力协调有34个国家和3个地区构成的法语区的语言问题;西班牙利用“西班牙语世界”这一概念向世界进行语言传播;日本、韩国建立基金会不遗余力地推进日本语、韩国语的国际传播。中国政府应进行长远规划,制定符合国情的汉语推广政策,大力推动汉语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用,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

目标;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以此来加强汉语的国际影响力,维护中国的语言文化利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传播机制,扩大在国际传播中的份额,实现中文信息的全球性传播与分享,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介绍和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提高中国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4、加快文化产业化发展,打破‘文化逆差”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先后出台了(冷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这对于中国文化产业化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化的当务之急是发展跨国文化企业。其次要完善产业运作机制,改革文化产业投资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投资政策。再次要打造响亮的中国品牌。国家应制定扶持政策,扶持文化支柱产业的启动,支持重点项目的开发。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加速文化产业实现两个转变的步伐,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品牌。此外,还应注重发展非物质文化的产业化。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要进一步创新传承方式,对面向市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作为文化产业予以支持;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发掘传统技艺,再现传统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要广泛深入地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人物,支持他们以各种方式培养传承人,完善对他们的激励机制。最后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产业理念,逐步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差距,迅速建

立起自身的文化产业体系并据此实现文化产品的升级换代。国家应对那些投资文化产业的个人或实体采取免税、减税、贴息贷款、税利返还、差别税率等经济手段,鼓励向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使得有逐利性的资本转向文化产业,从而从总体上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 结束语

文化竞争是21世纪国际竞争的一个战略制高点,提高文化软实力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文化需要积极应对回归传统和实现现代化之间的巨大张力,一方面通过自身建设增强自己的软实力,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与现代高科技和信息传媒手段相结合,形成世界上最具优势的文化竞争力之一;另一方面加大对外交流力度,抵御文化霸权主义,维护国家文化主权,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在提倡文明多样性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中推动国际文化新局面。


相关文章

  • 如何看待综合国力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1
  • 河南工业大学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如何看待综合国力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院系班级: 土木建筑学院工管1102 姓 名: 马体奔 学 号: [1**********]0 完成日期: 2012-04-28 如何看待综合国力中文化软实力 ...查看


  • 如何看待现在的主要矛盾
  • 如何看待现在的主要矛盾(以及怎么做) 有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转变,①体现了我们党在过去"砥砺奋进的五年"中,总揽全局.继往开来的奋斗精神和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治党理念. 何立峰:②这个矛盾变化 ...查看


  • 如何看待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 议题:如何看待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发言提纲如下: 一.开场叙述(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叙述): 在西方列强来扩张到东方前,中国与周边地区和民族形成了一个和谐共处的关系,史称华裔秩序.在西方列强到达东方以后,先是以坚船利炮打开了周边国家的大 ...查看


  •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周边形势梁诗文
  •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期末论文 课程名称论文题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如何看待我国周边安全存在的挑战 摘要: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的连续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4中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复 ...查看


  •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查看


  • 如何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
  • 如何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 李耀光 如果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企业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查看


  • 当前有哪些理论和现实热点问题
  • 当前有哪些理论和现实热点问题 (2011-01-06 22:42:46) 今天( 1月6日)下午,教育部社科中心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五所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长.主任举行座谈,围绕当前理论和现 ...查看


  • 两岸的未来统一路
  • 摘 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现在以"一国两制"的模式处理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可是,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未来如何发展,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基于目前很敏感的钓鱼岛问题等,统一势在必行!在统一过程中,大陆方面不应该操 ...查看


  • 战后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国
  • 随着经济实力的崛起,中国对国家形象越来越重视,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变成了一个紧迫的课题.只有在他者的论述中,我们才能看清自己的形象,这是自我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但是为何两国之间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呢?比如历史认识的问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