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品德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评价

试谈品德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评价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小学品德课堂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可喜局面,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改变了以往品德课堂的沉闷。但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品德课程的活动性特征,注重安排不同形式的活动,关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却忽略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这种偏差已经导致一些品德课堂走入了误区。

诚然,“活动性”是品德课程的特点之一,但活动的选择和设计是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的。因此,在评价品德课堂教学时,不能只看表面的热闹,而应关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遭遇问题

一位品德教研员在听课调研中,发现课堂上存在着与课程理念“形似而神异”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了他的关注和忧虑。

有两位教师执教《合作真愉快》这一内容,为了体现品德课程的活动性特征,都设计了一组活动,以下是课例片段:

[课例一]

师:小朋友们,我这儿有一些豆子,但是黑豆和黄豆混在了一起。怎样才能把它们很快地分开呢?

生:大家一起分。

(学生你争我抢,豆子撒了一地。终于,在闹哄哄中,学生把豆子分开了……) 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吧。

……

(游戏一直持续到下课。)

师(总结):大家今天玩得高兴吗?

生:高兴。

(课堂结束)

[课例二]

整堂课,教师设计安排了五个分组竞赛的游戏:

一、快乐大本营——学生合作用长勺吃红果;

二、好歌送给你——学生学唱《五指兄弟歌》;

三、快乐大体验——学生合作用背部运球;

四、学生合作拼图;

五、鲤鱼跳龙门——学生合作把彩球从瓶子里顺利取出。

……

思考&对话

在课后的评课交流中,这位教研员忧心忡忡地评价到:两节课,从活动开始,在活动中结束,看似十足地体现了品德课程的活动性特征,但活动的有效性却非常低,除了看到学生玩得满头大汗和激烈的竞争及失败后的垂头丧气、相互埋怨之外,看不出孩子们体验到了合

作的愉快。这样的活动,在热闹之后,又有多少价值可言呢?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都能认识到,品德与生活课程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它具有活动性、生活化、开放性的特征,它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实践活动为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的课程,是一门活动性综合课程,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活动化的教学。但任何的活动都是一种教学手段,设计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整体实现课程目标,活动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有效性是品德课程的生命力所在。这里所说的“效”,是指是否真正让儿童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是否经历了过程,训练了方法和行为。要实现活动的有效性,就应强调活动的针对性、主体参与性以及活动过程的最优化,避免为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实效的情况出现。

当前,虽然品德新课程的活动性已被大家普遍接受,活动化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们在品德课上安排了大量的活动,活动内容精彩,形式新颖,但实质上,有的活动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缺乏真实性;有的活动只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为活动而活动,缺乏针对性;有的活动只有部分学生参与,参与面不够广,缺乏参与性„„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很难真正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因此也不可能得到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上面的两个课例,就存在着这样的偏差。

《合作真愉快》一课,教学目标应当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并在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快乐”。但以上课例中,第一位教师好像在实施活动教学,课堂显得也很热闹。但细看起来,教师关注的只是“大家喜欢做游戏吗”、“大家玩得高兴吗”,而“学会合作”、“体验合作的愉快”的目标已经偏离,仅仅是为活动而活动,为游戏而游戏。孩子们在活动中虽然显得兴奋,但缺少真情的投入和静心的思考,一场玩闹之后,留给学生的东西很少,因而这样的活动就显得毫无意义。第二位教师,设计的活动形式多样,非常有趣,孩子们在合作中紧张而积极地游戏玩耍。但是由于设计的活动大都是分组竞赛性的,孩子们整堂课都处在激烈的竞赛中,有的孩子因为竞赛失败而垂头丧气,互相埋怨,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是无法体验到愉快的,因而也没能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追根问底,是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出了问题。

因此,我们说,课堂教学活动不是越多越好,设计的活动不仅要有场面的热闹,学生开心的笑声,更要有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心灵的共鸣,更重要的是在设计活动前应该对课程目标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每一个主题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都必须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活动的形式和过程应该服务于活动的内容和目标,这也是我们评价品德课程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

李季湄教授说:“我们的活动应该怎样去组织?有人说,活动应该有‘趣’、有‘序’、有‘效’。其实,有‘效’更重要。没有‘效’,有‘趣’、有‘序’有什么用?我们应追求活动的实效。”毋庸置疑,我们评价品德课时,就是要看在开放的活动时空中,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是否得以充分地体现,也就是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要建立师生和谐的活动氛围,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评价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我们要做到四个结合:

1.形式与内容结合。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活动是教学的组织形式,而不是教学的目的。因此,无论我们选择哪种活动形式,都必须把趣味性和知识性、教育性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通过设计小品表演、知识竞赛、课堂辩论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活动的内涵,将教育内容寓于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实践磨炼中感悟道德要求,从中受到启迪,最终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评价品德课堂教学活动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结合,杜绝带有作秀之嫌而价值缺失的“假活动”。

2.动与静结合。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模仿力强、表现欲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等特点。因此在活动教学中,通过参与游戏、小品、辩论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

生眼、耳、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活动,这样,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就活起来了。然而,如果让学生在40分钟里动个不停就不可取了。一方面,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导致学生的思维发生混乱,从而影响课堂秩序;另一方面,学生在频繁的活动中由于没有真正思考的时间,也就没有真正体验的过程,更没有实施创新的机会,最终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评价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要注意学生在活动中是否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正如音乐中有停顿休止,电影中有“空镜头”一样,活动教学中适度的“休止”和“空白”,也能产生“不教而教”的美学价值。学生的暂时凝神静思绝不是沉寂、冷场,恰是为形成新的高潮而酝酿、蓄势,外虽静,内则动,更富有奔腾不息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适时地说“请大家独立思考几分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由深入地思考,学生的认识就会更成熟,更有个性,相信一旦参与讨论,便会层浪迭起。为此,教师只有创设“主线简明、细节饱满”的课堂,有效地调控活动节奏与活动频率,将每个活动潜在的教育资源挖掘出来,做透、做足一到两个活动,使课堂动静相谐、有张有弛、动得有序、动而不乱,才能展现活动教学的节奏美,从而更好地防止“浅活动”现象的发生。

3.点与面的结合。品德新课程对于学生个体差异的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个体差异是由于每个个体自身的生活历程不同而形成的,而道德学习的特点就是每个人都只能基于自己的体验才能去建构其道德生活。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正确处理点与面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最大程度地认同、接纳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认识到这种差异往往是活动的动力,是可以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也往往能成为课堂活动的亮点。其次,要在整个活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既考虑“面”,又照顾“点”。在课前准备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做好分层预设;提供活动材料要尽可能丰富多样,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在选择活动形式时,更要尊重孩子独特的感受和表达方式。在学生活动时,尤其是在小组活动时,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都参与,避免一个或几个人参与做或说,其余的当观众或听众的现象出现。总之,我们只有将个别差异作为课堂资源认真开发,才能很好地赋予每个学生自由参与的权利,从而使品德课程真正成为每个孩子的精神家园。这也是我们评价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4.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活动的主体。评价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是要看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领悟、探索、创新,让学生自主活动和发展。诚然,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尊重不能演化成放纵。我们在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活动教学就会成为“自由”式、放羊式的游戏课。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要看教师在活动中是否注意点拨思路,启发学生活动的创新思维,通过活动方式、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自觉地参与活动和学习,保证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案例&场景

一位专职品德教师在执教《伸出爱的手》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切身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痛苦,唤起内心的同情,组织学生开展了“假如我是他”的模拟活动。这一活动,先后在两个平行班进行。第一次,老师让学生扮演盲人,要求每个学生使用一条大方巾,站在自己的座位前,蒙住双眼,顺着桌子慢慢走一圈。可能是觉得很好玩,有些学生蒙上眼睛后嘻嘻哈哈地走了一圈;有些在半路中间扯掉了方巾偷看前面的道路;有些故意在半路上推来推去,整个教室都是闹哄哄的。

第一次组织学生开展“假如我是他”模拟活动失败后,这位教师及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在第二次教学中,为保证换位体验活动有序开展,提高活动效益,教师对活动过程进行了调控:让学生每人使用一条大方巾,蒙上自己的双眼,看看眼前是否一片漆黑。这时个别学生

笑了,教师立即创设情境:请盲人小朋友将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回书包,我们放学了,请大家背上书包。接着,教师将学生带入设有障碍的操场,而后又在一旁引导:往前走,前面可是马路,要注意听汽车的声音,千万别撞上,这可危险了……过了大马路,现在要穿过一条小巷,这条路可窄了,可滑了……小心,别摔跤……好,慢慢来……现在该扶楼梯上楼回家了。就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中,一个个小心翼翼地前进着。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非常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状况,当有同学动作过大,碰到了桌椅,有的觉得好玩,边笑边胡乱做动作时,教师马上用形象的语言对他们进行引导说:“哎呀,你这么不小心,可要出危险的。”于是,这几位同学逐渐用心投入了活动。教师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加强了对活动过程的组织调控,使活动的开展井然有序,保证了活动的质量。

评析&感悟

同样的活动,前后两次教学,为什么第一次会以失败结束,而第二次能较好地有序开展,较好地达成预期目标呢?

粗略一看,第一次教学时,学生都在自由活动着,很活跃,可仔细观察,却发现学生中有的漫不经心地参与活动,有的不按照要求自顾自地活动,根本没达到教师所希望的活动目的,显然是一次无效体验。究其原因,是老师的放任自流,没有处理好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没有在活动中作有效的引领所致,从而导致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第二次教学时,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教师注意了在活动中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结合,既让学生蒙上双眼体验跨越障碍的艰难,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又加强了活动的组织调控,加强了点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分享、交流,启发学生对活动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提炼和深刻理解活动内在及深层的意义,整个活动紧扣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痛苦,唤醒学生内心最为真挚的同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边就生活着这样特殊的人,我们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呢?”有了活动中的真切体验,相信孩子们都会真诚地伸出他们“爱的手”。这样,教学中,活动的实效性得到真正的体现。

试谈品德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评价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小学品德课堂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可喜局面,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改变了以往品德课堂的沉闷。但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品德课程的活动性特征,注重安排不同形式的活动,关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却忽略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这种偏差已经导致一些品德课堂走入了误区。

诚然,“活动性”是品德课程的特点之一,但活动的选择和设计是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的。因此,在评价品德课堂教学时,不能只看表面的热闹,而应关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遭遇问题

一位品德教研员在听课调研中,发现课堂上存在着与课程理念“形似而神异”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了他的关注和忧虑。

有两位教师执教《合作真愉快》这一内容,为了体现品德课程的活动性特征,都设计了一组活动,以下是课例片段:

[课例一]

师:小朋友们,我这儿有一些豆子,但是黑豆和黄豆混在了一起。怎样才能把它们很快地分开呢?

生:大家一起分。

(学生你争我抢,豆子撒了一地。终于,在闹哄哄中,学生把豆子分开了……) 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吧。

……

(游戏一直持续到下课。)

师(总结):大家今天玩得高兴吗?

生:高兴。

(课堂结束)

[课例二]

整堂课,教师设计安排了五个分组竞赛的游戏:

一、快乐大本营——学生合作用长勺吃红果;

二、好歌送给你——学生学唱《五指兄弟歌》;

三、快乐大体验——学生合作用背部运球;

四、学生合作拼图;

五、鲤鱼跳龙门——学生合作把彩球从瓶子里顺利取出。

……

思考&对话

在课后的评课交流中,这位教研员忧心忡忡地评价到:两节课,从活动开始,在活动中结束,看似十足地体现了品德课程的活动性特征,但活动的有效性却非常低,除了看到学生玩得满头大汗和激烈的竞争及失败后的垂头丧气、相互埋怨之外,看不出孩子们体验到了合

作的愉快。这样的活动,在热闹之后,又有多少价值可言呢?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都能认识到,品德与生活课程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它具有活动性、生活化、开放性的特征,它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实践活动为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的课程,是一门活动性综合课程,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活动化的教学。但任何的活动都是一种教学手段,设计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整体实现课程目标,活动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有效性是品德课程的生命力所在。这里所说的“效”,是指是否真正让儿童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是否经历了过程,训练了方法和行为。要实现活动的有效性,就应强调活动的针对性、主体参与性以及活动过程的最优化,避免为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实效的情况出现。

当前,虽然品德新课程的活动性已被大家普遍接受,活动化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们在品德课上安排了大量的活动,活动内容精彩,形式新颖,但实质上,有的活动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缺乏真实性;有的活动只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为活动而活动,缺乏针对性;有的活动只有部分学生参与,参与面不够广,缺乏参与性„„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很难真正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因此也不可能得到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上面的两个课例,就存在着这样的偏差。

《合作真愉快》一课,教学目标应当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并在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快乐”。但以上课例中,第一位教师好像在实施活动教学,课堂显得也很热闹。但细看起来,教师关注的只是“大家喜欢做游戏吗”、“大家玩得高兴吗”,而“学会合作”、“体验合作的愉快”的目标已经偏离,仅仅是为活动而活动,为游戏而游戏。孩子们在活动中虽然显得兴奋,但缺少真情的投入和静心的思考,一场玩闹之后,留给学生的东西很少,因而这样的活动就显得毫无意义。第二位教师,设计的活动形式多样,非常有趣,孩子们在合作中紧张而积极地游戏玩耍。但是由于设计的活动大都是分组竞赛性的,孩子们整堂课都处在激烈的竞赛中,有的孩子因为竞赛失败而垂头丧气,互相埋怨,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是无法体验到愉快的,因而也没能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追根问底,是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出了问题。

因此,我们说,课堂教学活动不是越多越好,设计的活动不仅要有场面的热闹,学生开心的笑声,更要有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心灵的共鸣,更重要的是在设计活动前应该对课程目标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每一个主题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都必须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活动的形式和过程应该服务于活动的内容和目标,这也是我们评价品德课程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

李季湄教授说:“我们的活动应该怎样去组织?有人说,活动应该有‘趣’、有‘序’、有‘效’。其实,有‘效’更重要。没有‘效’,有‘趣’、有‘序’有什么用?我们应追求活动的实效。”毋庸置疑,我们评价品德课时,就是要看在开放的活动时空中,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是否得以充分地体现,也就是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要建立师生和谐的活动氛围,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评价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我们要做到四个结合:

1.形式与内容结合。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活动是教学的组织形式,而不是教学的目的。因此,无论我们选择哪种活动形式,都必须把趣味性和知识性、教育性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通过设计小品表演、知识竞赛、课堂辩论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活动的内涵,将教育内容寓于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实践磨炼中感悟道德要求,从中受到启迪,最终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评价品德课堂教学活动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结合,杜绝带有作秀之嫌而价值缺失的“假活动”。

2.动与静结合。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模仿力强、表现欲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等特点。因此在活动教学中,通过参与游戏、小品、辩论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

生眼、耳、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活动,这样,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就活起来了。然而,如果让学生在40分钟里动个不停就不可取了。一方面,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导致学生的思维发生混乱,从而影响课堂秩序;另一方面,学生在频繁的活动中由于没有真正思考的时间,也就没有真正体验的过程,更没有实施创新的机会,最终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评价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要注意学生在活动中是否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正如音乐中有停顿休止,电影中有“空镜头”一样,活动教学中适度的“休止”和“空白”,也能产生“不教而教”的美学价值。学生的暂时凝神静思绝不是沉寂、冷场,恰是为形成新的高潮而酝酿、蓄势,外虽静,内则动,更富有奔腾不息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适时地说“请大家独立思考几分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由深入地思考,学生的认识就会更成熟,更有个性,相信一旦参与讨论,便会层浪迭起。为此,教师只有创设“主线简明、细节饱满”的课堂,有效地调控活动节奏与活动频率,将每个活动潜在的教育资源挖掘出来,做透、做足一到两个活动,使课堂动静相谐、有张有弛、动得有序、动而不乱,才能展现活动教学的节奏美,从而更好地防止“浅活动”现象的发生。

3.点与面的结合。品德新课程对于学生个体差异的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个体差异是由于每个个体自身的生活历程不同而形成的,而道德学习的特点就是每个人都只能基于自己的体验才能去建构其道德生活。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正确处理点与面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最大程度地认同、接纳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认识到这种差异往往是活动的动力,是可以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也往往能成为课堂活动的亮点。其次,要在整个活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既考虑“面”,又照顾“点”。在课前准备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做好分层预设;提供活动材料要尽可能丰富多样,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在选择活动形式时,更要尊重孩子独特的感受和表达方式。在学生活动时,尤其是在小组活动时,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都参与,避免一个或几个人参与做或说,其余的当观众或听众的现象出现。总之,我们只有将个别差异作为课堂资源认真开发,才能很好地赋予每个学生自由参与的权利,从而使品德课程真正成为每个孩子的精神家园。这也是我们评价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4.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活动的主体。评价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是要看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领悟、探索、创新,让学生自主活动和发展。诚然,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尊重不能演化成放纵。我们在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活动教学就会成为“自由”式、放羊式的游戏课。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要看教师在活动中是否注意点拨思路,启发学生活动的创新思维,通过活动方式、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自觉地参与活动和学习,保证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案例&场景

一位专职品德教师在执教《伸出爱的手》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切身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痛苦,唤起内心的同情,组织学生开展了“假如我是他”的模拟活动。这一活动,先后在两个平行班进行。第一次,老师让学生扮演盲人,要求每个学生使用一条大方巾,站在自己的座位前,蒙住双眼,顺着桌子慢慢走一圈。可能是觉得很好玩,有些学生蒙上眼睛后嘻嘻哈哈地走了一圈;有些在半路中间扯掉了方巾偷看前面的道路;有些故意在半路上推来推去,整个教室都是闹哄哄的。

第一次组织学生开展“假如我是他”模拟活动失败后,这位教师及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在第二次教学中,为保证换位体验活动有序开展,提高活动效益,教师对活动过程进行了调控:让学生每人使用一条大方巾,蒙上自己的双眼,看看眼前是否一片漆黑。这时个别学生

笑了,教师立即创设情境:请盲人小朋友将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回书包,我们放学了,请大家背上书包。接着,教师将学生带入设有障碍的操场,而后又在一旁引导:往前走,前面可是马路,要注意听汽车的声音,千万别撞上,这可危险了……过了大马路,现在要穿过一条小巷,这条路可窄了,可滑了……小心,别摔跤……好,慢慢来……现在该扶楼梯上楼回家了。就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中,一个个小心翼翼地前进着。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非常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状况,当有同学动作过大,碰到了桌椅,有的觉得好玩,边笑边胡乱做动作时,教师马上用形象的语言对他们进行引导说:“哎呀,你这么不小心,可要出危险的。”于是,这几位同学逐渐用心投入了活动。教师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加强了对活动过程的组织调控,使活动的开展井然有序,保证了活动的质量。

评析&感悟

同样的活动,前后两次教学,为什么第一次会以失败结束,而第二次能较好地有序开展,较好地达成预期目标呢?

粗略一看,第一次教学时,学生都在自由活动着,很活跃,可仔细观察,却发现学生中有的漫不经心地参与活动,有的不按照要求自顾自地活动,根本没达到教师所希望的活动目的,显然是一次无效体验。究其原因,是老师的放任自流,没有处理好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没有在活动中作有效的引领所致,从而导致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第二次教学时,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教师注意了在活动中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结合,既让学生蒙上双眼体验跨越障碍的艰难,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又加强了活动的组织调控,加强了点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分享、交流,启发学生对活动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提炼和深刻理解活动内在及深层的意义,整个活动紧扣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痛苦,唤醒学生内心最为真挚的同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身边就生活着这样特殊的人,我们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呢?”有了活动中的真切体验,相信孩子们都会真诚地伸出他们“爱的手”。这样,教学中,活动的实效性得到真正的体现。


相关文章

  •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4版) 来源:本站 点击数:5687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第一部分 前 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 ...查看


  •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第一部分 前 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 ...查看


  • 科品计教研组计划
  • 科学.品德与生活.信息技术教研组 工作计划 小学 2015年 8月 科学.品德与生活.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要更进一步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围绕课程实施中的显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专 ...查看


  • 品德课程标准
  • 转载]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2012-04-18 20:40:43) 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作者:思品工作室 写在前面的话:亲爱的老师们,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我把小学品德与生活.品 ...查看


  • 专题四思想品德学科的教与学的评价和教师的教学反思
  • 专题四 思想品德学科的教与学的评价和教师的教学反思 一.专题讲座 第一讲 如何确定学生评价的内容与方式 (一)学生评价的理念和原则 评价的理念: (1)品想品德课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选拔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评价受有限的教育资源,不 ...查看


  • 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的基本特点
  • 第一部分 前 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 ...查看


  • 小学思品新课程标准
  • 第一部分 前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 ...查看


  • 义务教育品社课程标准
  • 义务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 ...查看


  • 2014年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试题
  •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测试题 姓名一.选择题(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我们学习并即将使用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指 A.实验稿 B.2011年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