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的基本特点

第一部分 前 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

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

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

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内容标准”说明

1.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有所拓展。

2.各项内容标准及排列顺序与教材、课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各年级内容的分布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的示意图。

3.根据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精神,表中所列教学活动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这些建议仅是提示性的,供编写教材和教学时参考。

4.教学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育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

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 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

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三)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四) 充实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

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五) 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评价建议

(一) 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1. 目的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2. 功能

诊断与调节功能:通过评价了解课程实施的情况,判断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水平,了解学习的成就、问题与需要,并对课程下一步的实

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强化与教育功能: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和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 评价内容

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如下:

1.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三) 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1. 评价方式

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休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2. 平价方法

本课程式倡导的评价方法有:

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

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腰三角形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使用以上方式、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创新,使其不断完善。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

·图书(包括教材及教副辅)、报刊、图片、地图、图表等文本资源。

·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 、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 ·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

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

(二)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四、课程管理建议

1.各学校都应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与社会课,不得随意减少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并按照班级数额和课时要求配齐教师。

2.各学样应安排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相关专业知识和较强教学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支持教师参加学习培训,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革进取、不断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各学校领导应注意本课程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各科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德育主导渠道的作用。

4.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在教学资源的配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有关的政府机构也要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校教学活动场所安排等方面做出统筹协调,提供便利条件。

五、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要准确、完整地反映、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但是,内容标准的条目、顺序与课文的安排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教材编写要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要突破按学科体系构建的传统模式,统整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通过设置若干学习主题,展现不同的学习视角,使之有得学生形成认识社会的整体视野,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

3.教材编写要注意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要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采用体验、探究和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为学生的尝试表现和实践活动留有空间。

4.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真产反映社会,使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要精选教材内容。

5.教材的呈现方式要适合儿童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

6.教材编写可以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适当拓展相关内容,选择贴近当地生活的素材;教材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应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方案,供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

第一部分 前 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

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

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

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内容标准”说明

1.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有所拓展。

2.各项内容标准及排列顺序与教材、课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各年级内容的分布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的示意图。

3.根据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精神,表中所列教学活动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这些建议仅是提示性的,供编写教材和教学时参考。

4.教学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育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

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 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

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三)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四) 充实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

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五) 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评价建议

(一) 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1. 目的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2. 功能

诊断与调节功能:通过评价了解课程实施的情况,判断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水平,了解学习的成就、问题与需要,并对课程下一步的实

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强化与教育功能: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和交流的过程。利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 评价内容

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如下:

1.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2.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三) 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1. 评价方式

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休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2. 平价方法

本课程式倡导的评价方法有:

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

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腰三角形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使用以上方式、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创新,使其不断完善。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

·图书(包括教材及教副辅)、报刊、图片、地图、图表等文本资源。

·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 、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 ·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

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

(二)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四、课程管理建议

1.各学校都应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与社会课,不得随意减少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并按照班级数额和课时要求配齐教师。

2.各学样应安排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相关专业知识和较强教学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支持教师参加学习培训,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革进取、不断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各学校领导应注意本课程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各科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德育主导渠道的作用。

4.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在教学资源的配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有关的政府机构也要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校教学活动场所安排等方面做出统筹协调,提供便利条件。

五、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要准确、完整地反映、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但是,内容标准的条目、顺序与课文的安排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教材编写要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要突破按学科体系构建的传统模式,统整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通过设置若干学习主题,展现不同的学习视角,使之有得学生形成认识社会的整体视野,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

3.教材编写要注意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要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采用体验、探究和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为学生的尝试表现和实践活动留有空间。

4.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真产反映社会,使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要精选教材内容。

5.教材的呈现方式要适合儿童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

6.教材编写可以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适当拓展相关内容,选择贴近当地生活的素材;教材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应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方案,供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


相关文章

  •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特点与教学策略
  • 第 9::;年 中国教育学刊 ! 4 陈光全! &湖北宜都市教学研究室!湖北宜都 !摘 要 ##$$%%'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新教材具有呈现方式的交往性特点'应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 生之间多元(多维式对话 ...查看


  • 新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黄琛琛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最后一年 ...查看


  • 2012年思想品德中考备考策略
  • 上传: 辛锋     更新时间:2012-2-29     阅读: 128 一.2011年中考试题分析 1. 回归教材,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关注了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冷点" 3.试题中七.八年级教 ...查看


  • 小学四年级品社教学工作总结学科质量分析大全
  • 四年级品社教学工作总结 本人承担了四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本门课程是新编教程,上起来较难,但还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育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课标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工作计划.做到 ...查看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计划下册
  • --教学计划(五下) 樱桃园小学 张瑾 2011.3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品德与社会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 ...查看


  • 小学品社课标测试题
  • 小学品社课标测试题 填空:[每空1分 共20分] .1.品德与社会是小学中--年级开设的一门以--社会生活为--,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综合课程. 2.课程要--每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体现以--的现代教 ...查看


  • 小学一年级计划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 ...查看


  •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解析
  •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解析 根据2003年5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和要求,人教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教材,是在发扬多年来人教版教材科学.严谨.规范等优点的基础上,用新的教 ...查看


  •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 下册 教学计划
  •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姓名:学科:年级:学校:坊上明德小学时间: 王 帅 社会与品德 一 年 级 2015年3月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共有学生65人,其中女生27人,男生38人.大多数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