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腔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第23卷 第1期V o l 123, N o 11

α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Journal of Guangxi A gric . and B i o l . Science 2004年3月 

M ar . , 2004 

文章编号:10083464(2004) 01003104

蛇口腔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黄尚彪1, 2, 罗廷荣1, 吴文德1

(1 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广西南宁530005; 2 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 广西南宁530031)

摘要:从眼镜蛇、榕蛇、水律蛇和广蛇的口腔溃烂处以及肝、肺分离到两种细菌, 经致病性试验, 证实这两种细菌都具有致病性。根据形态、生长特征和生化特性, 8株被鉴定为变形菌属的普通变形杆菌, 6株被定为摩根氏菌属的摩根氏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普通变形杆菌和摩根氏菌均对菌必治、呋喃妥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敏感。采取以菌必治为主, 配合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治疗方案, 总的治愈率达7016%。

关键词:蛇; 口腔炎; 变形杆菌; 摩根氏菌中图分类号:S [1**********]   文献标识码:A

Isola tion and iden tif ica tion of pa thogen ic snake

, 1, de 1

(1 Co llege of A n i m al , n iv 1, N ann ing 530005, Ch ina ; 2 L N ing 530031, Ch ina )

HUAN G Shang

b iao

:is e had iso lated tw o typ e bacteria from o ral cavity , liver and lung of cob ra , p tyasko rro p and elaphe radiata 1B y infecting exp eri m en tally rats , these bacteria cau sed rats died 1F rom the fo r m s , grow th and b i ochem ical characteristics , w e iden tified 8iso lates as P roteus vu lg a ris , and

6iso lates as M org anella m org an ii 1T he an tib i o tics sen sitivity test show ed that these iso lates are sen sitive to Roceph in , N itrofu ran to in (N FT ) , Ceftazidi m e (CEF ) and C i p rofloxacin 1T he cu re rate reached 7016%by u sing Roceph in m ain ly , com b in ing w ith N FT and CEF 1

Key words :snake ; stom atitis ; P roteus vu lg a ris ; M org anella m org an ii

1, 2

据报道, 75%的蛇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 这些细菌为假单胞菌、气单胞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肺炎双球菌、分枝结核菌[1]。潘若男等[2]从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和大王蛇分离到沙门氏菌; 王金才等[3]从黑眉锦蛇分离到沙门氏菌和变形杆菌; 何伟成[4]从蟒蛇分离到气单胞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部分人通过养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蛇毒、蛇胆可作药用, 蛇肉可供食用, 蛇皮可作其他用途。但有关蛇类疾病的研究却较少, 探讨蛇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因地制宜创造一个最佳养殖自然环境是蛇类养殖业刻不容缓的问题。本试验, 笔者在动物园从几种发生口腔炎的蛇的各种器官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 并进行药敏试验, 以寻找防治蛇口腔炎的有效药物, 为控制该病的发生并减少蛇的死亡率提供依据。同时, 本试验对了解蛇类口腔炎发病的病原及其流行病学, 以及对食品卫生监督和进出口贸易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α

收稿日期:20030418

作者简介:黄尚彪(1975) , 男, 广西巴马人, 良风江国家森林公园助理兽医师; 罗廷荣为通讯联系人。

32广西农业生物科学第23卷 

1 材料与方法

111 发病情况

动物园于1999年12月3日引进一批蛇, 到2000年3月21日开始出现死亡, 经检查发现发病率高达100%, 主要症状为蛇口腔粘膜溃烂坏死, 有脓性分泌物, 肺充血, 肝有出血点, 胃粘膜弥漫性出血坏死且部分粘膜脱落。死亡率高达50%以上。112 病原的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

无菌条件下采取患病的水律蛇、广蛇口腔脓性分泌物和刚死的眼镜蛇、榕蛇的口腔脓性分泌物及肝、肺的病料, 划线于普通琼脂平板、兔血平板和S -S 琼脂平板上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 并置于35℃恒温箱培养24h , 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取优势菌落移接到普通琼脂平板作纯培养后供以下试验用, 并对纯培养物作革兰氏染色, 镜检, 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纯度。同时取病料抹片, 革兰氏染色, 镜检。

113 致病性试验

将各细菌纯培养物分别接种于普通营养肉汤, 35℃培养18h , 取各培养物012mL 分别腹腔接种小白鼠, 每个菌株接种3只小白鼠, 对照组腹腔注射012mL 无菌肉汤, 观察2d , 状的小白鼠进行解剖, 取病料进行涂片镜检, 。114 生化鉴定

、尿素酶、氧化酶、苯丙氨酸脱氢酶、硝酸盐还原、、甲基红试验等。115, 用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纸片为, , 判断标准为:抑菌圈的直径大于30mm 2030mm 为中度敏感, 10~20mm 为低度敏感, 小于10mm 为耐药。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2 结 果

211 病料涂片观察

经革兰氏染色镜检, 在口腔分泌物、肝、肺中发现有较多的革兰氏染色阴性、两端钝圆的小杆菌, 有球杆状, 也有长丝状, 多数单个存在, 形态不一, 无荚膜, 无芽孢。212 病原分离培养

在35℃培养的兔血平板上长有溶血菌落; 普通琼脂平板上长有呈灰色薄膜状的菌落, 膜间有分界线; S —S 琼脂平板上长有呈圆形, 半透明, 微隆起, 光滑湿润, 边缘整齐的小菌落; 普通营养肉汤变为浑浊。取优势菌落进行纯培养, 淘汰不纯培养物, 共获得14株细菌, 观察其形态、菌落特征。从水律蛇口腔分离的1、2号菌株, 革兰氏染色阴性, 两端钝圆的小杆菌, 有球杆状, 也有长丝状, 多数单个存在, 无荚膜, 无芽孢。菌落特征为灰白色, 湿润, 薄膜状菌落, 1号菌株完全溶血, 2号菌株不完全溶血。从广蛇口腔分离的3、4号菌株形态与1、2号菌株相似, 菌落特征为圆形, 无色透明, 微隆起, 光滑湿润, 菌落周围有薄层的波纹状生长物, 3号完全溶血, 4号不完全溶血。从眼镜蛇口腔分离的5号、9号和由肝脏分离的6号3个菌株的菌落为灰白色, 湿润, 薄膜状菌落, 完全溶血。而从眼镜蛇肺脏分离的7、8号菌株, 菌落扁平, 光滑湿润, 无色透明, 不完全溶血。从榕蛇肝、肺和口腔分离的共5个菌株的菌落形态基本一致, 扁平, 光滑, 湿润, 无色透明, 除13号菌株完全溶血外, 其他4个菌株为不完全溶血。213 致病性试验

经挑选出的14株细菌的肉汤培养物接种小白鼠, 均在接种后16~18h 间死亡。对死亡或症状明显

第1期黄尚彪等:蛇口腔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33

的小白鼠进行剖检, 并取肝、肺、脾抹片, 革兰氏染色, 镜检, 发现与接种菌相似, 其结果如下:每个菌株接种3只小白鼠, 14个菌株中, 4、6、7、11号菌株仅引起2只小白鼠死亡, 其他各菌株接种的3只小白鼠均死亡。除1、7、8、12、14号菌株致死的小白鼠未见明显症状和病理变化外, 其他病死的小白鼠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肝、肺淤血变黑, 心、肺有出血点, 肠内充满黄色或褐色液体。214 生化特性测定

对14株病原菌接种各种生化培养基后, 在37℃培养24h 观察, 根据细菌形态、菌落特征和生化测定结果, 初步确定1、4、5、6、9、13号菌为普通变形杆菌; 2、3、7、8、10、11、12、14号菌为摩根氏菌。14株细菌的主要生化特性及与普通变形杆菌和摩根氏菌的标准模式的特征比较见表1。

表1 各分离菌株的生化特性

Table 1 B ioche m ical character istics of the isolates

鉴定项目

运动力M o ti on 氧化酶O xydase 尿素酶U rease

苯丙氨酸脱氢酶Phenylalanine dehydrogenase 葡萄糖Gluco se 蔗糖Sucro se 木糖Xylo se 乳糖L acto se 麦芽糖M alto se 阿拉伯糖A rabino se 肌醇Ino sito l 甘露醇M anito l

V -P 试验吲哚Indo l 硫化氢H 2S

甲基红M ethyl red 液化明胶Gelatin lysis

菌株

12345678++++++++--------+++++++++++++++++++++++---+-+---++------++---------------------++++++++--------+++++++++--+++--+++++++++--+++--

Iso lates 9+-+++-------+-++++

10+-+++++---+-+-+-11+-+++-------+-+-+-12+-+------+-+-+-13+-++-------+-++++

14+-+++-+---+-+-+-+-+++-------+-++++

+-+++++-+---+-+-+-

  注:A 1普通变形杆菌标准株; B 1摩根氏菌标准株; “+”1阳性; “-’1表示阴性

N o te :A 1Standard P roteus vu lg aris ; B 1Standard M org anella m org anii ; “+”1Po sitive ; “-”1N egative

215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对14株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 中度敏感的药物有菌必治、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呋喃妥因, 低度敏感的有先锋5号, 无效的药物有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表2) 。

表2 抗菌素药物敏感性试验

Table 2 An tibiotics sen sitiv ity of the isolates

mm   

[1**********]3----[1**********]08---[1**********]16---[1**********]18---[1**********]27---

抗菌素A ntibi o tics

环丙沙星C i p rofloxacin 头孢他啶Ceftazidi m e 菌必治Roceph in

呋喃妥因N itrofuranto in 先锋5号Cefazo lin 氨苄西林Amp icilin 复新诺明S M ZCO 庆大霉素Gentam icin 替卡西林T icarcillin    注:平均抑菌圈直径。

[1**********]8---

[1**********]9---

[1**********]7---

[1**********]9---

[1**********]6---

[1**********]8---

菌株Iso lates [***********][**************]7-----------

 N o te :M ean diam eter of restraint co lony ring .

34广西农业生物科学第23卷 

216 治疗结果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菌必治、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和呋喃妥因对分离的细菌敏感, 但考虑到呋喃妥因的毒性较大, 因此采取以菌必治为主, 配合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治疗方案, 对已发病的蛇进行治疗。其中, 对176条广蛇、86条眼镜蛇、221条榕蛇和126条水律蛇共609条蛇, 用菌必治进行治疗, 灌服, 每天2次, 治疗3d , 3d 后均改用环丙沙星或头孢他啶治疗。同时对笼舍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用双氧水清洗蛇口腔后, 涂上龙胆紫药液, 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好的辅助作用。经过7d 的综合治疗措施后, 96条广蛇、67条眼镜蛇、176条榕蛇和91条水律蛇明显康复, 总的治愈率达7016%, 死亡率为2914%。

3 小结与讨论

从患病和死亡的眼镜蛇、广蛇、榕蛇、水律蛇的各器官中分离到的14株细菌中, 根据菌落形态、

[5][6]

菌体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动物接种试验, 按《伯杰氏细菌分类学鉴定手册》、《临床细菌学》、

[7]

《兽医微生物学》, 确定这14株细菌为肠杆菌群中的两种, 即1、4、5、6、9、13号为普通变形杆菌; 2、3、7、8、10、11、12、14号菌为摩根氏菌。通过致病性试验表明, 这14株细菌对小白鼠都有较强的致病力, 而且从死亡的小白鼠取肝、肾等抹片, 革兰氏染色, 故而笔者认为普通变形杆菌和摩根氏菌是引起蛇发生口腔炎的病原菌遭受广泛侵袭而产生毒素, 导致口腔溃烂影响吞食, 。。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 菌必治、, 因此治疗本病时应用菌必治、环丙沙星, 、消毒, 用双氧水清洗蛇口腔, 再涂上龙胆紫, , 使总的治愈率达7016%。

, 、土壤及各种腐败物中广泛存在, 特别是腐败动物尸体中。据报道[8], 食物过6~, 这两种菌就有可能在食物中生长繁殖, 产生毒素, 从而引起食物中毒。因此, 要求饲养员在饲喂肉食食物过后, 要及时清理剩余饲料。本次蛇群发生口腔炎并导致死亡是发生在冬眠期刚过之时, 这可能是由于蛇在冬眠过程中不吃不动, 整个机体处于休眠状态, 这样有利于细菌在口腔生长繁殖, 再加上冬眠时蛇的抵抗力下降, 细菌便乘虚而入, 侵害口腔。又据报道[3], 在夏季因气温长期过高, 运动场所狭小通风不良和没有及时清理、消毒运动场时, 也同样会引起蛇感染或继发感染这两种菌。故而, 在蛇的养殖过程中必须加强饲养管理。

参考文献:

[1] 闫振贵, 王春. 蛇病防治研究进展[J ].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0, 2:49~50.

[2] 潘若男, 胡红丁. 从蛇体内分离72株沙门氏菌的菌型鉴定[J ]. 中国人畜共患病杂志, 1990, 6(1) :36~38. [3] 王金才, 叶仁福, 邝洁茹. 黑眉锦蛇感染沙门氏菌变形杆菌[J ]. 中国动物检疫, 1997, 14(5) :20~22. [4] 何伟成. 蟒蛇气单孢菌病的病原鉴定[J ]. 广西畜牧兽医, 1999, 15(6) :26~28.

[5] [美]布坎南R E , 吉本所N E , 等. 伯杰氏细菌分类学鉴定手册(第8版) [M ]. 科学出版社, 1984. 454~457. [6] 郑家齐, 李家宝. 临床细菌学[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7] 甘肃农业大学. 兽医微生物学(第2版) [M ].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8. [8] 马龙江. 摩根氏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调查[J ]. 肉品卫生, 1993, 1:17~19. [9] 包毅, 叶树珠. 猪变形杆菌肠毒素的研究[J ]. 中国兽医杂志, 1991, 9:15~16. [10][11]

徐建锋, 李国春. 从进口冰冻海鱼中分离出摩根氏菌[J ]. 动物检疫, 1992, 9(4) :12~13.

徐春厚, 卫广森, 李殿凯. 水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J ]. 中国兽医科技, 1994, 24(12) :33~34.

(责任编辑 裴润梅)

第23卷 第1期V o l 123, N o 11

α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Journal of Guangxi A gric . and B i o l . Science 2004年3月 

M ar . , 2004 

文章编号:10083464(2004) 01003104

蛇口腔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黄尚彪1, 2, 罗廷荣1, 吴文德1

(1 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广西南宁530005; 2 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 广西南宁530031)

摘要:从眼镜蛇、榕蛇、水律蛇和广蛇的口腔溃烂处以及肝、肺分离到两种细菌, 经致病性试验, 证实这两种细菌都具有致病性。根据形态、生长特征和生化特性, 8株被鉴定为变形菌属的普通变形杆菌, 6株被定为摩根氏菌属的摩根氏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普通变形杆菌和摩根氏菌均对菌必治、呋喃妥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敏感。采取以菌必治为主, 配合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治疗方案, 总的治愈率达7016%。

关键词:蛇; 口腔炎; 变形杆菌; 摩根氏菌中图分类号:S [1**********]   文献标识码:A

Isola tion and iden tif ica tion of pa thogen ic snake

, 1, de 1

(1 Co llege of A n i m al , n iv 1, N ann ing 530005, Ch ina ; 2 L N ing 530031, Ch ina )

HUAN G Shang

b iao

:is e had iso lated tw o typ e bacteria from o ral cavity , liver and lung of cob ra , p tyasko rro p and elaphe radiata 1B y infecting exp eri m en tally rats , these bacteria cau sed rats died 1F rom the fo r m s , grow th and b i ochem ical characteristics , w e iden tified 8iso lates as P roteus vu lg a ris , and

6iso lates as M org anella m org an ii 1T he an tib i o tics sen sitivity test show ed that these iso lates are sen sitive to Roceph in , N itrofu ran to in (N FT ) , Ceftazidi m e (CEF ) and C i p rofloxacin 1T he cu re rate reached 7016%by u sing Roceph in m ain ly , com b in ing w ith N FT and CEF 1

Key words :snake ; stom atitis ; P roteus vu lg a ris ; M org anella m org an ii

1, 2

据报道, 75%的蛇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 这些细菌为假单胞菌、气单胞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肺炎双球菌、分枝结核菌[1]。潘若男等[2]从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和大王蛇分离到沙门氏菌; 王金才等[3]从黑眉锦蛇分离到沙门氏菌和变形杆菌; 何伟成[4]从蟒蛇分离到气单胞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部分人通过养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蛇毒、蛇胆可作药用, 蛇肉可供食用, 蛇皮可作其他用途。但有关蛇类疾病的研究却较少, 探讨蛇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因地制宜创造一个最佳养殖自然环境是蛇类养殖业刻不容缓的问题。本试验, 笔者在动物园从几种发生口腔炎的蛇的各种器官进行细菌分离和鉴定, 并进行药敏试验, 以寻找防治蛇口腔炎的有效药物, 为控制该病的发生并减少蛇的死亡率提供依据。同时, 本试验对了解蛇类口腔炎发病的病原及其流行病学, 以及对食品卫生监督和进出口贸易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α

收稿日期:20030418

作者简介:黄尚彪(1975) , 男, 广西巴马人, 良风江国家森林公园助理兽医师; 罗廷荣为通讯联系人。

32广西农业生物科学第23卷 

1 材料与方法

111 发病情况

动物园于1999年12月3日引进一批蛇, 到2000年3月21日开始出现死亡, 经检查发现发病率高达100%, 主要症状为蛇口腔粘膜溃烂坏死, 有脓性分泌物, 肺充血, 肝有出血点, 胃粘膜弥漫性出血坏死且部分粘膜脱落。死亡率高达50%以上。112 病原的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

无菌条件下采取患病的水律蛇、广蛇口腔脓性分泌物和刚死的眼镜蛇、榕蛇的口腔脓性分泌物及肝、肺的病料, 划线于普通琼脂平板、兔血平板和S -S 琼脂平板上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 并置于35℃恒温箱培养24h , 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取优势菌落移接到普通琼脂平板作纯培养后供以下试验用, 并对纯培养物作革兰氏染色, 镜检, 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纯度。同时取病料抹片, 革兰氏染色, 镜检。

113 致病性试验

将各细菌纯培养物分别接种于普通营养肉汤, 35℃培养18h , 取各培养物012mL 分别腹腔接种小白鼠, 每个菌株接种3只小白鼠, 对照组腹腔注射012mL 无菌肉汤, 观察2d , 状的小白鼠进行解剖, 取病料进行涂片镜检, 。114 生化鉴定

、尿素酶、氧化酶、苯丙氨酸脱氢酶、硝酸盐还原、、甲基红试验等。115, 用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纸片为, , 判断标准为:抑菌圈的直径大于30mm 2030mm 为中度敏感, 10~20mm 为低度敏感, 小于10mm 为耐药。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2 结 果

211 病料涂片观察

经革兰氏染色镜检, 在口腔分泌物、肝、肺中发现有较多的革兰氏染色阴性、两端钝圆的小杆菌, 有球杆状, 也有长丝状, 多数单个存在, 形态不一, 无荚膜, 无芽孢。212 病原分离培养

在35℃培养的兔血平板上长有溶血菌落; 普通琼脂平板上长有呈灰色薄膜状的菌落, 膜间有分界线; S —S 琼脂平板上长有呈圆形, 半透明, 微隆起, 光滑湿润, 边缘整齐的小菌落; 普通营养肉汤变为浑浊。取优势菌落进行纯培养, 淘汰不纯培养物, 共获得14株细菌, 观察其形态、菌落特征。从水律蛇口腔分离的1、2号菌株, 革兰氏染色阴性, 两端钝圆的小杆菌, 有球杆状, 也有长丝状, 多数单个存在, 无荚膜, 无芽孢。菌落特征为灰白色, 湿润, 薄膜状菌落, 1号菌株完全溶血, 2号菌株不完全溶血。从广蛇口腔分离的3、4号菌株形态与1、2号菌株相似, 菌落特征为圆形, 无色透明, 微隆起, 光滑湿润, 菌落周围有薄层的波纹状生长物, 3号完全溶血, 4号不完全溶血。从眼镜蛇口腔分离的5号、9号和由肝脏分离的6号3个菌株的菌落为灰白色, 湿润, 薄膜状菌落, 完全溶血。而从眼镜蛇肺脏分离的7、8号菌株, 菌落扁平, 光滑湿润, 无色透明, 不完全溶血。从榕蛇肝、肺和口腔分离的共5个菌株的菌落形态基本一致, 扁平, 光滑, 湿润, 无色透明, 除13号菌株完全溶血外, 其他4个菌株为不完全溶血。213 致病性试验

经挑选出的14株细菌的肉汤培养物接种小白鼠, 均在接种后16~18h 间死亡。对死亡或症状明显

第1期黄尚彪等:蛇口腔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33

的小白鼠进行剖检, 并取肝、肺、脾抹片, 革兰氏染色, 镜检, 发现与接种菌相似, 其结果如下:每个菌株接种3只小白鼠, 14个菌株中, 4、6、7、11号菌株仅引起2只小白鼠死亡, 其他各菌株接种的3只小白鼠均死亡。除1、7、8、12、14号菌株致死的小白鼠未见明显症状和病理变化外, 其他病死的小白鼠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肝、肺淤血变黑, 心、肺有出血点, 肠内充满黄色或褐色液体。214 生化特性测定

对14株病原菌接种各种生化培养基后, 在37℃培养24h 观察, 根据细菌形态、菌落特征和生化测定结果, 初步确定1、4、5、6、9、13号菌为普通变形杆菌; 2、3、7、8、10、11、12、14号菌为摩根氏菌。14株细菌的主要生化特性及与普通变形杆菌和摩根氏菌的标准模式的特征比较见表1。

表1 各分离菌株的生化特性

Table 1 B ioche m ical character istics of the isolates

鉴定项目

运动力M o ti on 氧化酶O xydase 尿素酶U rease

苯丙氨酸脱氢酶Phenylalanine dehydrogenase 葡萄糖Gluco se 蔗糖Sucro se 木糖Xylo se 乳糖L acto se 麦芽糖M alto se 阿拉伯糖A rabino se 肌醇Ino sito l 甘露醇M anito l

V -P 试验吲哚Indo l 硫化氢H 2S

甲基红M ethyl red 液化明胶Gelatin lysis

菌株

12345678++++++++--------+++++++++++++++++++++++---+-+---++------++---------------------++++++++--------+++++++++--+++--+++++++++--+++--

Iso lates 9+-+++-------+-++++

10+-+++++---+-+-+-11+-+++-------+-+-+-12+-+------+-+-+-13+-++-------+-++++

14+-+++-+---+-+-+-+-+++-------+-++++

+-+++++-+---+-+-+-

  注:A 1普通变形杆菌标准株; B 1摩根氏菌标准株; “+”1阳性; “-’1表示阴性

N o te :A 1Standard P roteus vu lg aris ; B 1Standard M org anella m org anii ; “+”1Po sitive ; “-”1N egative

215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对14株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 中度敏感的药物有菌必治、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呋喃妥因, 低度敏感的有先锋5号, 无效的药物有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表2) 。

表2 抗菌素药物敏感性试验

Table 2 An tibiotics sen sitiv ity of the isolates

mm   

[1**********]3----[1**********]08---[1**********]16---[1**********]18---[1**********]27---

抗菌素A ntibi o tics

环丙沙星C i p rofloxacin 头孢他啶Ceftazidi m e 菌必治Roceph in

呋喃妥因N itrofuranto in 先锋5号Cefazo lin 氨苄西林Amp icilin 复新诺明S M ZCO 庆大霉素Gentam icin 替卡西林T icarcillin    注:平均抑菌圈直径。

[1**********]8---

[1**********]9---

[1**********]7---

[1**********]9---

[1**********]6---

[1**********]8---

菌株Iso lates [***********][**************]7-----------

 N o te :M ean diam eter of restraint co lony ring .

34广西农业生物科学第23卷 

216 治疗结果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菌必治、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和呋喃妥因对分离的细菌敏感, 但考虑到呋喃妥因的毒性较大, 因此采取以菌必治为主, 配合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治疗方案, 对已发病的蛇进行治疗。其中, 对176条广蛇、86条眼镜蛇、221条榕蛇和126条水律蛇共609条蛇, 用菌必治进行治疗, 灌服, 每天2次, 治疗3d , 3d 后均改用环丙沙星或头孢他啶治疗。同时对笼舍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用双氧水清洗蛇口腔后, 涂上龙胆紫药液, 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好的辅助作用。经过7d 的综合治疗措施后, 96条广蛇、67条眼镜蛇、176条榕蛇和91条水律蛇明显康复, 总的治愈率达7016%, 死亡率为2914%。

3 小结与讨论

从患病和死亡的眼镜蛇、广蛇、榕蛇、水律蛇的各器官中分离到的14株细菌中, 根据菌落形态、

[5][6]

菌体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动物接种试验, 按《伯杰氏细菌分类学鉴定手册》、《临床细菌学》、

[7]

《兽医微生物学》, 确定这14株细菌为肠杆菌群中的两种, 即1、4、5、6、9、13号为普通变形杆菌; 2、3、7、8、10、11、12、14号菌为摩根氏菌。通过致病性试验表明, 这14株细菌对小白鼠都有较强的致病力, 而且从死亡的小白鼠取肝、肾等抹片, 革兰氏染色, 故而笔者认为普通变形杆菌和摩根氏菌是引起蛇发生口腔炎的病原菌遭受广泛侵袭而产生毒素, 导致口腔溃烂影响吞食, 。。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 菌必治、, 因此治疗本病时应用菌必治、环丙沙星, 、消毒, 用双氧水清洗蛇口腔, 再涂上龙胆紫, , 使总的治愈率达7016%。

, 、土壤及各种腐败物中广泛存在, 特别是腐败动物尸体中。据报道[8], 食物过6~, 这两种菌就有可能在食物中生长繁殖, 产生毒素, 从而引起食物中毒。因此, 要求饲养员在饲喂肉食食物过后, 要及时清理剩余饲料。本次蛇群发生口腔炎并导致死亡是发生在冬眠期刚过之时, 这可能是由于蛇在冬眠过程中不吃不动, 整个机体处于休眠状态, 这样有利于细菌在口腔生长繁殖, 再加上冬眠时蛇的抵抗力下降, 细菌便乘虚而入, 侵害口腔。又据报道[3], 在夏季因气温长期过高, 运动场所狭小通风不良和没有及时清理、消毒运动场时, 也同样会引起蛇感染或继发感染这两种菌。故而, 在蛇的养殖过程中必须加强饲养管理。

参考文献:

[1] 闫振贵, 王春. 蛇病防治研究进展[J ].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0, 2:49~50.

[2] 潘若男, 胡红丁. 从蛇体内分离72株沙门氏菌的菌型鉴定[J ]. 中国人畜共患病杂志, 1990, 6(1) :36~38. [3] 王金才, 叶仁福, 邝洁茹. 黑眉锦蛇感染沙门氏菌变形杆菌[J ]. 中国动物检疫, 1997, 14(5) :20~22. [4] 何伟成. 蟒蛇气单孢菌病的病原鉴定[J ]. 广西畜牧兽医, 1999, 15(6) :26~28.

[5] [美]布坎南R E , 吉本所N E , 等. 伯杰氏细菌分类学鉴定手册(第8版) [M ]. 科学出版社, 1984. 454~457. [6] 郑家齐, 李家宝. 临床细菌学[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7] 甘肃农业大学. 兽医微生物学(第2版) [M ].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8. [8] 马龙江. 摩根氏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调查[J ]. 肉品卫生, 1993, 1:17~19. [9] 包毅, 叶树珠. 猪变形杆菌肠毒素的研究[J ]. 中国兽医杂志, 1991, 9:15~16. [10][11]

徐建锋, 李国春. 从进口冰冻海鱼中分离出摩根氏菌[J ]. 动物检疫, 1992, 9(4) :12~13.

徐春厚, 卫广森, 李殿凯. 水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J ]. 中国兽医科技, 1994, 24(12) :33~34.

(责任编辑 裴润梅)


相关文章

  • 草鱼肠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草鱼肠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摘要:根据患病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的临床症状,解剖分析,初步判断为草鱼肠炎病.为确诊该病,从患病草鱼采集组织进行实验室检查,分离得到病原菌CQWL001,按常规方法进行形态特 ...查看


  • 微生物学检查的方法
  •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立即进行微生物学检验.主要包括直接镜检.检测特异性抗原或病原体成分.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体外药敏试验等. (一)直接镜检 标本经涂片染色或制备湿片镜检,有些标本如尿液.脑脊液等经过离心浓缩后镜检出其初步结果对有 ...查看


  • 奶牛绿脓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 奶牛绿脓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摘要:应用细菌学培养分离技术,从产后死于出血性.败血性坏死肺炎及子宫炎的奶牛肺.子宫子叶组织中分离出一株病原菌:通过细菌形态.染色特性及培养特性观察结合生化实验确定该病原分离株为绿脓杆菌,并通过药敏实验筛选出了环丙 ...查看


  • 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离
  • 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1实验目的及意义 植物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是植物病理学实验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通过本实验,要求掌握植物病原菌分离培养.纯化鉴定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实验材料及准备 2.1 实验材料:新发病的植物组织 2.2 ...查看


  • 细菌的分离与鉴定题目
  • 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一.名词解释 1.细菌分离及鉴定:使用人工的方法使细菌在适当的环境和营养基质中生长繁殖,获取纯种.进行鉴定与研究等. 2.培养基:人工配置的供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用人工方法将多种营养物质按照各种细菌的需要而组合成的混 ...查看


  • 乳酸杆菌的研究进展
  • 乳酸杆菌的研究进展 摘要 乳酸杆菌是一类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益生素,大量试验结果表明, 乳酸杆菌中的一部分菌种对人和动物的保健和疾病治疗有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乳酸杆菌的分离与鉴定,菌种的保藏, 代谢产物,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是一种前景广阔的微生 ...查看


  • 09-06-12三甲实验室考核_临床微生物
  •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实验室考核检查表(临床微生物学部分) 序号 1 <管理办法>条款 检查详细内容 检查方式 查阅文件或现场观察 现场观察 现场观察 查看记录.证明文件 查阅文件.记录 查阅 ...查看


  •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试验
  • 试验报告 组稿\Email:[email protected] HusbandryAnimalModern 业殖养禽畜 代当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试验 郝永正 李广香 山西省太谷县畜牧兽医中心 030800 摘要:对太谷县 ...查看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 1.潜伏感染:若宿主与病原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病原体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内,一般不排出体外,称为潜伏感染. 2常菌群破坏后艰难梭菌异常增长并分泌肠毒素,则可损伤肠粘膜引起伪膜性肠炎. 3.病原菌的毒力包括侵袭力和毒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