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思考

观点评述

MARKETING

RESEARCH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思考

◇张媛媛

而选择在农村务农的人员仅为12.1%。在外出务工人员中,选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及特征

择在地级市以及大中城市务工的人员占到57.2%,比上一代农民工高出20.6个百分点;选择省外务工的占22.6%,比上一代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具有农村户口的务工人员,这些务工人员又分乡镇以内务工和乡镇以外务工,乡镇以外务工人员称之为外出农民工。以下分析范围是指外出新生代农民工。

据最新发表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6.3%,21~30岁占32.7%,31~40岁占22.7%,

农民工省外务工比例高出10.2个百分点。

(二)文化层次提高,接受新生事物较快。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层次较高,思想开放,学习技术能力较强,对网络、传媒、娱乐等现代事物接受较快。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七八十年代的农民工普便接受过初中及以上文化教育,普便会使用电脑、手机等登陆网络,依靠网络获得更快更多的资讯,新生代农民工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10.9%,随着技术进步和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企业对知识性、技能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通过更高的教育和更多的个人努力,成为企业管理及技术方面的人才,农民工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只能参与体力劳动的群体了。

在农民工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0.5%,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6.2%,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68.8%。青年农民工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要高于年长的农民工;与此相反,年长的农民工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要高于青年农民工,年龄层次越低,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也越低,这说明青年农民工正逐渐丧失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

从农业劳动技能的角度看,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没有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经验和技能,60%的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其中更有24%的新生代农民工从来就没有干过农活。因此,即使经济形势波动,就业形势恶化,新生代农民工也很少会返乡务农。新生代农民工脱离农业生产和向城市流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

(三)就业范围较广,从事制造业较多。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活跃,技能掌握较多,就业范围相对较广,从事建筑业人

41~50岁占24.0%,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4.3%。从这组数据

可以看出4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到全部农民工人数的61.7%,这个比例虽然大,但与以往的调查资料相比,可以看出,4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30.0%上升到

2011年的38.3%,三年中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6

岁。尽管每年农村新增劳动力主要加入到农民工的行列中,但农民工年龄结构的变化,也说明农民工的“无限供给”状况在改变。新生代农民由于受过更高的教育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在就业时有了更多的选择。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在35岁以内,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他们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来蓬勃发展的过程,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以及生活的环境完全不同于他们的父辈,他们更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对生活的全新追求。外出务工不再仅仅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而是力图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对就业选择上更加注重工作条件和工作地区的选择。他们的就业条件、工作收入、就业现状等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外出就业意愿较强,从农观念淡薄。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是从学校走出或是在城镇中长大,他们务农观念比较淡薄,城市认同感较强,渴望像城里人一样生存。所以,他们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且选择大中城市的比例较高。有调查显示,在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中,选择外出务工的人员高达58.5%,

4

观点评述

MARKETING

RESEARCH

员减少,而从事交通运输业、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教育、居民服务、批发零售等服务行业的人员增多。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获得的就业信息扩大,就业途径也有所增加。他们除了依靠亲朋好友介绍和自发外出务工外,更加注重政府组织外出和中介组织介绍的方式获取工作信息,通过这两种外出务工的比例有所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行业时,不仅看重岗位的工资水平,也很看重企业提供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较体面、较安全和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岗位。

(四)收入水平较低,但消费倾向较高。尽管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比他们上辈较高的知识文化,但因他们工作经验少、工作年限短等原因,其工资收入并不太高。在我们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水平为2060元,比上一代外出农民工工资低100元。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水平不高,但其消费倾向较高。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月生活消费449元,比上一代农民工多支出212元;居住消费支出

质量和家庭幸福。

新生代农民工目前有子女的虽然不多,而且大多是学龄前儿童,但是从现实性和前瞻性的角度看,由新生代农民工外出所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流入地政府不仅需要考虑农民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问题,还需要考虑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龄前教育即幼儿园入园的问题。

(三)上网和看电视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业余活动。上网和看电视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业余活动。在业余时间经常上网和看电视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分别占到46.9%和52.1%。网络已经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将更多地受到网络的影响。另外,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选择了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充电,业余时间主要用于学习培训和读书看报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分别为5.5%和10.1%。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176元,比上一代农民工多支出102元。最新一次的全国调查

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寄回、带回的金额为5564元,占外出从业总收入的37.2%;而上一代农民工平均寄回带回的金额为8218元,占外出从业总收入的51.1%。按照月收入水平对外出农民工进行分组,我们发现对于每一个收入组,新生代农民工寄回带回的金额都要明显少于上一代农民工,这表明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外的平均消费倾向会更高一些。

新生代农民工在外生活状况

(一)合同签订率低、部分岗位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社会保障参保率低等权益保障的缺失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有54.4%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与单位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而在上一代农民工中,没有与单位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61.6%。在新生代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中,有32%的岗位不需要安全防护措施。但是,在需要防护措施的工作岗位上,防护措施较为齐全的仅占35%,有一些防护措施的占到53%,而完全没有防护措施的比例为

12%。

(一)新生代农民工主要居住在单位宿舍。由于行业分布的特点,新生代农民工和上一代农民工在居住情况上也有所差异。新生代农民工居住在单位宿舍的比例高达43.9%,居住在工地工棚和生产经营场所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6.5%和

如果遇到劳动纠纷,新生代农民工最倾向于通过“劳资双方协商”、“法律途径”和“政府”来解决问题。最倾向于通过“劳资双方协商”来解决劳动纠纷的新生代农民工占39.9%,倾向于通过“法律途径”和“政府”来解决劳动纠纷的新生代农民工分别占25.1%和19.8%。可以看到,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依靠自己和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

总体来说,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很低,与其他年龄段的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情况没有显著差异。从全国看,单位或雇主为新生代农民工缴纳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21.8%、12.9%和4.1%。

新生代农民工不仅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很低,而且分区域和分行业的差异较大。

(二)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有较大工作压力、对收入的满意度较低。由于平时工作的强度比较大,约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需要经常加班,使得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承受了较大的工作压力。感觉“工作压力很大”和“工作压力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分别占到7.2%和28.1%。也就是说,超过1/3的新生代

8.2%。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与人合租住房的比

例相对较高,但独立租赁住房的比例较低,租房的比例合计为

36.8%。另外,新生代农民工中在务工地自购房的比例为0.7%。可以看到,如果新生代农民工想在城市定居下来,住房

将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二)已成家的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是夫妻一起外出,但是将子女留在老家。调查结果显示,在已婚的新生代农民工中,59.4%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夫妻一起外出的。在有子女的新生代农民工中,62.9%的新生代农民工将子女留在老家。对于夫妻一起外出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一地务工,但是由于租不起房子,很多夫妇仍然是各自住在集体宿舍和工作地。夫妻一起外出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虽然独立租赁住房的比例提高到32.7%,但是仍然有超过40%的比例是居住在单位宿舍、工地工棚和生产经营场所,严重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

5

观点评述

MARKETING

RESEARCH

农民工感到有较大的工作压力。

相较于工作环境,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当前收入水平的满意度更低。对于当前的工作环境,感到“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分别占到24.1%和1.4%。而对于当前的收入水平,感到“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分别占到41.3%和3.3%。也就是说,有接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当前的收入水平不满意。

实际上,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本身知识技能的现实水平和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较高预期之间的矛盾。调查显示,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都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比较看重自己未来的发展。对于职业发展目标,有

“住房问题”、“社会保障不完善”、“老人无法照料”、“子女教育问题”等。

67.2%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收入太低”是制约在城市定

居的重要困难和障碍,63.2%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住房问题”是制约在城市定居的重要困难和障碍。可见,收入问题和住房问题是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定居下来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障碍。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户籍制度是问题的根源。自从1958年国家颁布了《户口登记条例》以及配套制度以后,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从此诞生。它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以至于这种制度在以后50年中,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始终没有被有效打破,尽管个别地方也进行了一些有关户籍方面的改革,但作为国家层面真正开始户籍制度破冰之旅的却是在今年2月份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一文为起点的。该通知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了分类户口迁移政策,虽然对户籍迁移并没有完全彻地放开,但它正式打破了以往《户口登记条例》的严禁迁移的束缚。而在这之前,无论是第一代农民工,还是新生代农民工,都没有摆脱户籍制度的羁绊,使他们游走于城乡之间,始终处于社会边缘和城乡边缘,从而导致他们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工作的不稳定性。

(二)自身条件不足增加就业难度。由于长期以来的二元结构的存在,广大农村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教育服务方面都与城市有着很大差别,这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所接受的文化教育虽然比他们的父辈有所提高,但与同期城市生长的就业人员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直接导致他们就业竞争能力明显不足,就业难度加大。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流转于城乡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只接受初中及以下文化教育的比例高达57.1%。而同期流转于城市与城市之间以及城市本地的新生代人群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比例却高达70%左右。其中,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比例占到30%以上,比新生代农民工大中专文化比例高出18个以上的百分点。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条件不足还在于他们大多数家庭经济实力较差,创业资本不足,创业更加困难。

(三)产业结构优化滞后压缩劳动力转移空间。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意味着这个国家达到了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行列迈进。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以后,三次产业结构中以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房地产等为支柱的服务业,以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等为内核的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起来。以台湾地区为例,1987年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是

25.8%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掌握专业技术,有一技傍身”,还

有26.3%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自主创业当老板”。因此,政府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不仅能满足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也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职业发展和收入问题。

(三)在身份认同上处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尴尬境地,缺乏幸福感,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健康和心理疏导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在身份认同上,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尴尬境地。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自己是老家的人”这一说法“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的比例分别为46.3%和

41.6%;对于“自己是农民“这一说法“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

的比例分别为23%和45.5%;对于“自己是城里人”这一说法“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的比例分别为4.3%和18.5%。从城市融入的角度看,这显示出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并不认为自己是城里人,在身份认同上更倾向于自己是“老家的人”甚至是“农民”。

但是,在选择“如果要比较生活状况,您会和什么人比”时,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城市居民、城里的农民工、农村的亲戚、老家村里的人、老家乡里的人、老家县里的人和说不清的比例分别为23.4%、23.6%、6.8%、19.3%、6.7%、3.6%和16.7%。可以看到,在选择生活的参照系时,新生代农民工明显地更倾向于与城里人相比较。这意味着,当新生代农民工感受到与城市人群生活和地位有差距时,逆反心理和苦闷情绪会更加强烈。

(四)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在城市定居的打算,但是收入太低和住房问题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最主要的困难和障碍。在未来的打算上,接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在城市定居的打算。“坚决不回农村”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

8.1%,“尽量留在城市,实在不行再回农村”的占到37%。从婚

姻状况看,未婚的新生代农民工打算将来在城市定居的比例更高。

但是,从现实的角度看,新生代农民工要想在城市定居下来还存在诸多困难。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认为,在城市定居下来的最主要的困难和障碍依次是“收入太低”、

5∶47∶48,到1992年进入高收入地区行列时三次产业结构为4∶

6

观点评述

MARKETING

RESEARCH

40∶56。可见GDP的增长模式与三次产业发展模式是有一定内

在对应和联系的,根据现在公布的各省市2011年人均GDP推算,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达5000美元以上,但是三次产业结构则为10.1:46.8:43.1,第三产业明显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和就业比例极不均衡。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二产业GDP份额过大,第三产业所占份额在这一阶段相对过小,从劳动力结构上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非常庞大,第三产业从业劳动力所占份额较小,由此可见,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第三产业不发达,压缩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从而使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选择余地缩小。

(四)民营企业发展困难无力改善就业条件。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极大地改善了农民工的生活。然而,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民营企业发展遇到了困难,尤其在实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民营企业更是举步维艰,许多企业面临着出口受阻、融资困难、生产成本提高、税赋过重等问题,出现利润骤减或亏损的企业不在小数,甚至有的停产或倒闭,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困难,利润下降,无法满足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需求。而这些企业大多又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选择单位,而现实中许多企业提高工资后,已经处于一种勉强维持之中,已无力再对农民工的就业条件进行改善。

(五)就业期望值过高与现实产生矛盾。近年来,“用工荒”、“新工荒”等现象愈演愈烈,但同时又存在着大批新生代农民工找工作困难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本地吸纳就业能力增强、区域间争抢劳动力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条件差难以留住人员的原因,更有新生代农民工期望值过高与现实需求产生矛盾的原因。目前,许多企业经营困难,利润处于一个下降通道,而现实生活中的高成本又促使新生代农民工对工资收入产生过高的渴望,其对工资收入增长的诉求处于一个上升的通道。同时,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本身素质不高,经验不足,却希望找个待遇好的单位,而用人单位条件不是多好却希望能够招到大量懂技术、有经验的人员,这种结构上的供需矛盾直接导致了一方面招工困难,另一方面又大量待工的现象出现,表现为新生代农民工多为“短工化”或漂泊不定,而许多企业又因招工不足而停工或开工不足。

政策建议

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一)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发展上的诉求,最终改善他们的收入状况。政府可建立新生代农民工专项培训资金,加大支持力度。根据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更强的职业技能培训,可通过培训券、报销部分学费等多种方式给予补助。另外,为有创业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精心安排培训计划,帮助他们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成功创办自己的企业。

(二)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定居下来的户口登记制度。在中小城市、小城镇实现稳定就业或创业而又放弃农村责任地的新生代农民工,应取消准入门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应放宽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相关政策,采取积分制落户办法,将教育、技术资格、工龄、社保缴纳年限等作为积分内容,逐步转变为市民。

(三)从制度上和规划上整体考虑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农民工群体的住房问题。城市政府要把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纳入城市住房保障目标责任,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整体考虑农民工住房的需要。针对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运用政府支持、市场融资和农民工集资等多种手段来建造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逐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问题。

(四)进一步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所有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保障部门要对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加大依法纠正和行政处罚的力度。重点加强对危险行业、工种和职业危害严重的作业场所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依法保障受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得到医治和赔偿。

(五)积极推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保率。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社会保障不仅是权益保障的问题,同时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能否在城市定居下来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制度设计上,要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低交费、低水平、广覆盖、可接转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按照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六)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将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和学龄前教育都纳入城市教育规划和管理中,逐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就读幼儿园的实际困难,适当扩大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建园数量,并且给予经费支持。农民工子女在居住地就地接受义务教育,建立更加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规范收费标准,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管理和入学转学提供便利。凡是留守在输出地的农民工子女,输出地政府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上学和受教育的权利。

(作者单位:洛阳市统计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随着外出农民工群体内部出现的结构性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了农民工的主体,并且出现一些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新问题和新诉求,这将对中国整个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需要相应的体制安排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社会,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社会保障、获得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切实解决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

7

观点评述

MARKETING

RESEARCH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思考

◇张媛媛

而选择在农村务农的人员仅为12.1%。在外出务工人员中,选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及特征

择在地级市以及大中城市务工的人员占到57.2%,比上一代农民工高出20.6个百分点;选择省外务工的占22.6%,比上一代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具有农村户口的务工人员,这些务工人员又分乡镇以内务工和乡镇以外务工,乡镇以外务工人员称之为外出农民工。以下分析范围是指外出新生代农民工。

据最新发表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6.3%,21~30岁占32.7%,31~40岁占22.7%,

农民工省外务工比例高出10.2个百分点。

(二)文化层次提高,接受新生事物较快。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层次较高,思想开放,学习技术能力较强,对网络、传媒、娱乐等现代事物接受较快。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七八十年代的农民工普便接受过初中及以上文化教育,普便会使用电脑、手机等登陆网络,依靠网络获得更快更多的资讯,新生代农民工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10.9%,随着技术进步和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企业对知识性、技能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通过更高的教育和更多的个人努力,成为企业管理及技术方面的人才,农民工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只能参与体力劳动的群体了。

在农民工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0.5%,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6.2%,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68.8%。青年农民工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要高于年长的农民工;与此相反,年长的农民工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要高于青年农民工,年龄层次越低,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也越低,这说明青年农民工正逐渐丧失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

从农业劳动技能的角度看,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没有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经验和技能,60%的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其中更有24%的新生代农民工从来就没有干过农活。因此,即使经济形势波动,就业形势恶化,新生代农民工也很少会返乡务农。新生代农民工脱离农业生产和向城市流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

(三)就业范围较广,从事制造业较多。由于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活跃,技能掌握较多,就业范围相对较广,从事建筑业人

41~50岁占24.0%,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4.3%。从这组数据

可以看出4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到全部农民工人数的61.7%,这个比例虽然大,但与以往的调查资料相比,可以看出,4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由2008年的30.0%上升到

2011年的38.3%,三年中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6

岁。尽管每年农村新增劳动力主要加入到农民工的行列中,但农民工年龄结构的变化,也说明农民工的“无限供给”状况在改变。新生代农民由于受过更高的教育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在就业时有了更多的选择。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在35岁以内,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他们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来蓬勃发展的过程,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以及生活的环境完全不同于他们的父辈,他们更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对生活的全新追求。外出务工不再仅仅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而是力图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对就业选择上更加注重工作条件和工作地区的选择。他们的就业条件、工作收入、就业现状等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外出就业意愿较强,从农观念淡薄。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是从学校走出或是在城镇中长大,他们务农观念比较淡薄,城市认同感较强,渴望像城里人一样生存。所以,他们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且选择大中城市的比例较高。有调查显示,在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中,选择外出务工的人员高达58.5%,

4

观点评述

MARKETING

RESEARCH

员减少,而从事交通运输业、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教育、居民服务、批发零售等服务行业的人员增多。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获得的就业信息扩大,就业途径也有所增加。他们除了依靠亲朋好友介绍和自发外出务工外,更加注重政府组织外出和中介组织介绍的方式获取工作信息,通过这两种外出务工的比例有所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在选择行业时,不仅看重岗位的工资水平,也很看重企业提供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较体面、较安全和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岗位。

(四)收入水平较低,但消费倾向较高。尽管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比他们上辈较高的知识文化,但因他们工作经验少、工作年限短等原因,其工资收入并不太高。在我们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水平为2060元,比上一代外出农民工工资低100元。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水平不高,但其消费倾向较高。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月生活消费449元,比上一代农民工多支出212元;居住消费支出

质量和家庭幸福。

新生代农民工目前有子女的虽然不多,而且大多是学龄前儿童,但是从现实性和前瞻性的角度看,由新生代农民工外出所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流入地政府不仅需要考虑农民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问题,还需要考虑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龄前教育即幼儿园入园的问题。

(三)上网和看电视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业余活动。上网和看电视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业余活动。在业余时间经常上网和看电视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分别占到46.9%和52.1%。网络已经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将更多地受到网络的影响。另外,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选择了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充电,业余时间主要用于学习培训和读书看报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分别为5.5%和10.1%。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176元,比上一代农民工多支出102元。最新一次的全国调查

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寄回、带回的金额为5564元,占外出从业总收入的37.2%;而上一代农民工平均寄回带回的金额为8218元,占外出从业总收入的51.1%。按照月收入水平对外出农民工进行分组,我们发现对于每一个收入组,新生代农民工寄回带回的金额都要明显少于上一代农民工,这表明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外的平均消费倾向会更高一些。

新生代农民工在外生活状况

(一)合同签订率低、部分岗位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社会保障参保率低等权益保障的缺失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有54.4%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与单位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而在上一代农民工中,没有与单位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61.6%。在新生代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中,有32%的岗位不需要安全防护措施。但是,在需要防护措施的工作岗位上,防护措施较为齐全的仅占35%,有一些防护措施的占到53%,而完全没有防护措施的比例为

12%。

(一)新生代农民工主要居住在单位宿舍。由于行业分布的特点,新生代农民工和上一代农民工在居住情况上也有所差异。新生代农民工居住在单位宿舍的比例高达43.9%,居住在工地工棚和生产经营场所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6.5%和

如果遇到劳动纠纷,新生代农民工最倾向于通过“劳资双方协商”、“法律途径”和“政府”来解决问题。最倾向于通过“劳资双方协商”来解决劳动纠纷的新生代农民工占39.9%,倾向于通过“法律途径”和“政府”来解决劳动纠纷的新生代农民工分别占25.1%和19.8%。可以看到,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依靠自己和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

总体来说,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很低,与其他年龄段的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情况没有显著差异。从全国看,单位或雇主为新生代农民工缴纳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21.8%、12.9%和4.1%。

新生代农民工不仅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很低,而且分区域和分行业的差异较大。

(二)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有较大工作压力、对收入的满意度较低。由于平时工作的强度比较大,约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需要经常加班,使得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承受了较大的工作压力。感觉“工作压力很大”和“工作压力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分别占到7.2%和28.1%。也就是说,超过1/3的新生代

8.2%。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与人合租住房的比

例相对较高,但独立租赁住房的比例较低,租房的比例合计为

36.8%。另外,新生代农民工中在务工地自购房的比例为0.7%。可以看到,如果新生代农民工想在城市定居下来,住房

将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二)已成家的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是夫妻一起外出,但是将子女留在老家。调查结果显示,在已婚的新生代农民工中,59.4%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夫妻一起外出的。在有子女的新生代农民工中,62.9%的新生代农民工将子女留在老家。对于夫妻一起外出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一地务工,但是由于租不起房子,很多夫妇仍然是各自住在集体宿舍和工作地。夫妻一起外出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虽然独立租赁住房的比例提高到32.7%,但是仍然有超过40%的比例是居住在单位宿舍、工地工棚和生产经营场所,严重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

5

观点评述

MARKETING

RESEARCH

农民工感到有较大的工作压力。

相较于工作环境,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当前收入水平的满意度更低。对于当前的工作环境,感到“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分别占到24.1%和1.4%。而对于当前的收入水平,感到“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分别占到41.3%和3.3%。也就是说,有接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当前的收入水平不满意。

实际上,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本身知识技能的现实水平和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较高预期之间的矛盾。调查显示,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都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比较看重自己未来的发展。对于职业发展目标,有

“住房问题”、“社会保障不完善”、“老人无法照料”、“子女教育问题”等。

67.2%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收入太低”是制约在城市定

居的重要困难和障碍,63.2%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住房问题”是制约在城市定居的重要困难和障碍。可见,收入问题和住房问题是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定居下来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障碍。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户籍制度是问题的根源。自从1958年国家颁布了《户口登记条例》以及配套制度以后,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从此诞生。它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以至于这种制度在以后50年中,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始终没有被有效打破,尽管个别地方也进行了一些有关户籍方面的改革,但作为国家层面真正开始户籍制度破冰之旅的却是在今年2月份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一文为起点的。该通知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了分类户口迁移政策,虽然对户籍迁移并没有完全彻地放开,但它正式打破了以往《户口登记条例》的严禁迁移的束缚。而在这之前,无论是第一代农民工,还是新生代农民工,都没有摆脱户籍制度的羁绊,使他们游走于城乡之间,始终处于社会边缘和城乡边缘,从而导致他们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工作的不稳定性。

(二)自身条件不足增加就业难度。由于长期以来的二元结构的存在,广大农村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教育服务方面都与城市有着很大差别,这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所接受的文化教育虽然比他们的父辈有所提高,但与同期城市生长的就业人员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直接导致他们就业竞争能力明显不足,就业难度加大。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流转于城乡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只接受初中及以下文化教育的比例高达57.1%。而同期流转于城市与城市之间以及城市本地的新生代人群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比例却高达70%左右。其中,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比例占到30%以上,比新生代农民工大中专文化比例高出18个以上的百分点。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条件不足还在于他们大多数家庭经济实力较差,创业资本不足,创业更加困难。

(三)产业结构优化滞后压缩劳动力转移空间。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意味着这个国家达到了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行列迈进。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以后,三次产业结构中以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房地产等为支柱的服务业,以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等为内核的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起来。以台湾地区为例,1987年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是

25.8%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掌握专业技术,有一技傍身”,还

有26.3%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自主创业当老板”。因此,政府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不仅能满足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也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职业发展和收入问题。

(三)在身份认同上处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尴尬境地,缺乏幸福感,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健康和心理疏导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在身份认同上,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尴尬境地。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自己是老家的人”这一说法“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的比例分别为46.3%和

41.6%;对于“自己是农民“这一说法“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

的比例分别为23%和45.5%;对于“自己是城里人”这一说法“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的比例分别为4.3%和18.5%。从城市融入的角度看,这显示出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并不认为自己是城里人,在身份认同上更倾向于自己是“老家的人”甚至是“农民”。

但是,在选择“如果要比较生活状况,您会和什么人比”时,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城市居民、城里的农民工、农村的亲戚、老家村里的人、老家乡里的人、老家县里的人和说不清的比例分别为23.4%、23.6%、6.8%、19.3%、6.7%、3.6%和16.7%。可以看到,在选择生活的参照系时,新生代农民工明显地更倾向于与城里人相比较。这意味着,当新生代农民工感受到与城市人群生活和地位有差距时,逆反心理和苦闷情绪会更加强烈。

(四)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在城市定居的打算,但是收入太低和住房问题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最主要的困难和障碍。在未来的打算上,接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在城市定居的打算。“坚决不回农村”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

8.1%,“尽量留在城市,实在不行再回农村”的占到37%。从婚

姻状况看,未婚的新生代农民工打算将来在城市定居的比例更高。

但是,从现实的角度看,新生代农民工要想在城市定居下来还存在诸多困难。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认为,在城市定居下来的最主要的困难和障碍依次是“收入太低”、

5∶47∶48,到1992年进入高收入地区行列时三次产业结构为4∶

6

观点评述

MARKETING

RESEARCH

40∶56。可见GDP的增长模式与三次产业发展模式是有一定内

在对应和联系的,根据现在公布的各省市2011年人均GDP推算,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达5000美元以上,但是三次产业结构则为10.1:46.8:43.1,第三产业明显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和就业比例极不均衡。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二产业GDP份额过大,第三产业所占份额在这一阶段相对过小,从劳动力结构上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非常庞大,第三产业从业劳动力所占份额较小,由此可见,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第三产业不发达,压缩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从而使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选择余地缩小。

(四)民营企业发展困难无力改善就业条件。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民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极大地改善了农民工的生活。然而,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民营企业发展遇到了困难,尤其在实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民营企业更是举步维艰,许多企业面临着出口受阻、融资困难、生产成本提高、税赋过重等问题,出现利润骤减或亏损的企业不在小数,甚至有的停产或倒闭,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困难,利润下降,无法满足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需求。而这些企业大多又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选择单位,而现实中许多企业提高工资后,已经处于一种勉强维持之中,已无力再对农民工的就业条件进行改善。

(五)就业期望值过高与现实产生矛盾。近年来,“用工荒”、“新工荒”等现象愈演愈烈,但同时又存在着大批新生代农民工找工作困难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本地吸纳就业能力增强、区域间争抢劳动力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条件差难以留住人员的原因,更有新生代农民工期望值过高与现实需求产生矛盾的原因。目前,许多企业经营困难,利润处于一个下降通道,而现实生活中的高成本又促使新生代农民工对工资收入产生过高的渴望,其对工资收入增长的诉求处于一个上升的通道。同时,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本身素质不高,经验不足,却希望找个待遇好的单位,而用人单位条件不是多好却希望能够招到大量懂技术、有经验的人员,这种结构上的供需矛盾直接导致了一方面招工困难,另一方面又大量待工的现象出现,表现为新生代农民工多为“短工化”或漂泊不定,而许多企业又因招工不足而停工或开工不足。

政策建议

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一)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发展上的诉求,最终改善他们的收入状况。政府可建立新生代农民工专项培训资金,加大支持力度。根据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更强的职业技能培训,可通过培训券、报销部分学费等多种方式给予补助。另外,为有创业意愿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精心安排培训计划,帮助他们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成功创办自己的企业。

(二)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定居下来的户口登记制度。在中小城市、小城镇实现稳定就业或创业而又放弃农村责任地的新生代农民工,应取消准入门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应放宽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相关政策,采取积分制落户办法,将教育、技术资格、工龄、社保缴纳年限等作为积分内容,逐步转变为市民。

(三)从制度上和规划上整体考虑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农民工群体的住房问题。城市政府要把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纳入城市住房保障目标责任,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整体考虑农民工住房的需要。针对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运用政府支持、市场融资和农民工集资等多种手段来建造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逐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问题。

(四)进一步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所有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保障部门要对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加大依法纠正和行政处罚的力度。重点加强对危险行业、工种和职业危害严重的作业场所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依法保障受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得到医治和赔偿。

(五)积极推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保率。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社会保障不仅是权益保障的问题,同时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能否在城市定居下来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制度设计上,要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低交费、低水平、广覆盖、可接转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按照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六)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将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和学龄前教育都纳入城市教育规划和管理中,逐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就读幼儿园的实际困难,适当扩大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建园数量,并且给予经费支持。农民工子女在居住地就地接受义务教育,建立更加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规范收费标准,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管理和入学转学提供便利。凡是留守在输出地的农民工子女,输出地政府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上学和受教育的权利。

(作者单位:洛阳市统计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随着外出农民工群体内部出现的结构性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了农民工的主体,并且出现一些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新问题和新诉求,这将对中国整个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需要相应的体制安排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社会,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社会保障、获得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切实解决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

7


相关文章

  • 着力提升新生代产业工人就业质量的思考
  • 着力提升新生代产业工人就业质量的思考 张林,昂永生 (1. 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 安徽行政学院 公共管理系,安徽 合肥 230051)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产业化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向纵深 ...查看


  • 对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 对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特有的现象,其社会保障问题也日益凸显,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也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分析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说明了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提出了解决我国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对策. ...查看


  • 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思考
  • 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思考 摘 要 农民工教育培训不仅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加收入,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也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素质,促进其市民化.目前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地方政府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管理服务不 ...查看


  • 读书报告[对劳工及相关问题的再认识]
  • 读书报告 2013年5月14日 对劳工及相关问题的再认识 为了加深对农民工群体的认识,补充有关劳工研究的理论知识,也为参加讲习班做充分的准备,自己对这些有关劳工的文章进行了很认真地阅读. 学者们以中国深刻的社会转型为背景,从阶级分析的视角出 ...查看


  • 农民工问题的理论与制度思考
  • 随着今年第一.二季度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触底前后,农民工失业待业的人数还会进一步攀升,估计在农民工失业峰值期,将可能高达3500万-4000万.如此庞大的农民工失业返乡后无地可种又无活可干,势必成为新闲民或新游民,而再回流城市又无工可做,势必 ...查看


  •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
  •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浅议 近年来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中国.这次"民工荒"具有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一是"荒"在全国.缺工最严重的还是电子.农民工集中于农村 ...查看


  • 农民的命运--终结与开始
  • ● 赵树凯 晚近以来,"终结"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不同领域的学者宣称历史的终结.民族国家的终结.意识形态的终结.政治的终结等.但正如英国学者安德鲁·甘布尔(Andrew Gamble)指出的,"那些终结 ...查看


  • 湖北省农民工回乡创业影响因素研究3
  • 摘要: 依据湖北黄冈.荆州.仙桃.恩施农民工的224份有效调查问卷,以SPSS17.0为分析工具,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家庭人口较多的其户主创业的意愿较小,另外打工年收入高的农民工回家创业的意愿 ...查看


  • 共青团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 共青团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共青团十六届五中全会1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党中央书记处在专题听取共青团工作汇报时的重要指示和王兆国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了2011年全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