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化学2015

1东城33.(6分)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气泡放出。为探究生成的气体成分,该小组同学进行了下述实验。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分析,生成的气体可能是SO 2、H 2。

【查阅资料】(1)SO 2与CO 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化学方程式是 。

(2)H 2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写出H 2与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方案。(1)甲同学验证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SO 2,其方案是将放出的气体 ,结论是没有SO 2。

(2)乙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验证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 H 2,实验前应将气体从a 处通入一段时间,原因是 ,之后再点燃酒精灯,则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说明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2西城33.(7分)化学小组同学发现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加入了一些白色粉末,使面包变得松软。同学们对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

② 氨气(NH3) ③ 2NaHCO3

Na △ 2

CO 3+H2

O+CO2↑;

NH 4HCO 3 NH 3↑+H2O+CO2↑;2NH 3+H2SO 4 = (NH4) 2SO 4

【实验准备】同学们选用下列实验装置,经组合进行实验:

A B C D E

【实验分析】根据上述实验,甲同学认为该粉末的主要成分为食臭粉,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能确定(1)实验3中装置B 的作用是 。

(2)实验3中测得装置D 增重a g ,a 的范围是

(3)若测得a 为92.4,该碱性膨松剂中NaHCO 3与NH 4HCO 3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

整数比表示)。

3海淀33. (8分)小明见妈妈买了些取暖袋,他很好奇,打开了一袋,发现里面是黑色的粉末。那么,取暖袋里是什么物质在发生反应、释放热量呢? 【查找资料】①取暖袋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三部分组成。原料层中的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活性炭、蛭石、可溶性无机盐、吸水性树脂(含水)。

②蛭石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保温材料,起保温作用;吸水性树脂可反复释水、吸水,起吸水、保水的作用;二者均不参加反应。

③使用时应注意:不使用产品时请勿拆开密封包装。 【提出猜想】

①可溶性无机盐可能是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中一种或几种。

②取暖袋发热时,可能是铁粉、氧气、无机盐、水、活性炭几种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准备】 用NaCl 溶液、Na 2SO 4溶液、Na 2CO 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确定无机盐的成

(1)现象I 是

(2)BaCl 2溶液与Na 2SO 4溶液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则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实验过程】

分别取没有使用的取暖袋和失效后的取暖袋中的黑色粉末完成以下实验,探究无机盐的成分及参加

(3)实验V 中,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和浅绿色溶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取暖袋中无机盐的成分是

②取暖袋发热时,原料层中一定参加反应的物质是 (5)利用右图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氧气是否参加了反应:

,则氧气参加了反应。

弹簧夹

【反思与评价】(6)小明根据IV 中的现象判定无机盐未参加反应。他的

结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

4丰台33.(11分)某地在对下水管道清淤的过程中有环卫工人不慎被管道中的毒气熏倒,这一消息引起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下水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I. 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 、CO 2、H 2S 、CH 4等。Ⅱ. CuSO 4溶液能吸收H 2S 气体,并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 、CO 2、H 2S ; 猜想2:有CO 、CO 2、CH 4; 猜想3:有CO 、H 2S 、CH 4; 猜想4:有; 猜想5:有CO 、CO 2、H 2S 、CH 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

【问题讨论】

(1)如果A 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如果B 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 (2)装置C 中NaOH 溶液的作用是;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入,振荡。

(3)要验证气体中是否有CH 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 与D 之间加一个 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 装置内壁出现,则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 4。

(4) 在验证过气体中含有CH 4后,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 ,可以通过应用质量守恒分析元素组成的方法。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装置E 和F ,完成表格:

数据处理及结论:如果燃烧产物中H 2O 、CO 2的质量比小于气体中含有CO 。 5、朝阳33.(8分) 化学小组用生石灰

制取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将生石灰放入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洗涤得

到固体A 和溶液B 。请完成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NaOH 、Ca(OH)

的溶解度

(1)固体A 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

乙同学:CaCO 3,Ca(OH)2

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的Ca(OH)2理由是 。 【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实验: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固体A 的成分,理由是

结合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因此确定了固体A 的成分。 (2)溶液B 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丙同学:NaOH 、Na 2CO 3 丁同学:NaOH 、Ca(OH)2 戊同学:NaOH 【表达与交流】

①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

是 。

②同学们欲将溶液B 加热浓缩,加热不久,溶液出现浑浊,只好停止加热,请解释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 。

③同学们立即变换方案,向B 溶液中加入

,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 、过滤、洗涤、烘干得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6昌平33.(8分)化学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产生兴趣,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摩擦剂中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的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① 该牙膏摩擦剂由氢氧化铝、碳酸钙粉末组成。

② 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氢氧化钠不溶解,遇到稀硫酸时无气体生成。 ③ 氢氧化铝[Al(OH)3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偏铝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

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表

④ Ba(OH)2 + CO2 BaCO 3↓ + H2O

【猜想与实验】实验I :验证中摩擦剂中含有氢氧化铝。

同学们先在少量牙膏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再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此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根据该现象可以判断摩擦剂中含有氢氧化铝。

实验II :验证摩擦剂中含有碳酸钙,并测定其含量。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空气

稀硫

足量 Ba(OH)2 溶液

氢氧化钠 浓溶液

牙膏 样品碱石灰

B C D

(1)实验步骤① 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准确称取牙膏样品的质量8.00g ,并在各仪器中加入相应试剂; ③ 打开弹簧夹甲,缓缓通入空气,然后接上C 和D ;

④ 打开B 的分液漏斗滴加稀硫酸反应,同时再次持续缓缓通入空气; ⑤ 待B 中不再产生气体后停止滴加稀硫酸; ⑥ 将C 中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BaCO 3固体。

(2)数据处理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 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 3平均质量为3.94g 。则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实验反思】(1)A 中放NaOH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 、C 中的反应物外,

还有_______。

(3)有同学认为不必测定装置C 中生成BaCO 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 在吸收CO 2

前后质量差,一样可以准确测定碳酸钙质量分数。请说明是否可以及理由_____。

7房山33.(8分)课外小组的同学上网查阅有关金属资料时,看到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

一种无色气体和一种白色不溶物。于是产生疑问:产生的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二: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1. 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2. 部分碱盐的溶解性表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

【猜想与假设】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OH)2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 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 (OH)2和MgCO 3的混合物 【实验反思】

1. 实验小组的同学得出上述结论之后,认为对于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还有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该问题可能是。

2. 通过上述实验说明,对于未知物成分的确定,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这两种方法分别是

8、通州(9分)某合作学习小组欲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将少量生石灰放入烧杯中,再向其

中加入一定量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冷却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 和溶液B 。请你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2

【提出问题1】固体A 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1】

甲同学:只有CaCO 3 乙同学:CaCO 3,Ca (OH )2

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的Ca (OH )2理由是 。 【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实验: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 结合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因此小组同学确定了固体A 的成分。 【提出问题2】溶液B 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2】

丙同学:NaOH ,Na 2CO 3 丁同学:NaOH ,Ca (OH )2 戊同学:NaOH 【表达与交流】

(1)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 。

(2)该小组同学欲将溶液B 加热浓缩,加热不久,溶液出现浑浊,只好停止加热,请解释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 。

(3)该小组同学立即变换方案,向溶液B 中 。(2分) 。

9、门头沟33. (8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保管不当,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且标签破损,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 ”和“10%”字样。已知该溶液中的溶质是一种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相关资料】

Ⅰ. 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Ⅱ. 碱性的Na 2CO 3溶液与中性的CaCl 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Ⅲ.

【验证溶液的成分】 (1)根据资料判断:该溶液不是溶液。

老师指出该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老师提示,不需另取样,只要在实验Ⅰ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 现象,即可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1东城33.(6分)

【查阅资料】(1)SO 2 + Ca(OH)2 = CaSO3↓+ H2O (2)H 2 + CuO ===== Cu + H2O 【方案设计】(1)通入澄清石灰水,没有出现白色浑浊(2)排净管中的空气 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2西城33.(7分)【实验记录】实验1 CO 2 + Ca(OH)

2

CaCO 3↓ + H2O 实验2 D 蓝

【实验分析】(1)除尽水蒸气和氨气 (2)> 4.4(3)3360︰79(2分)

3海淀33.(8分)(1 (2)BaSO 4 (3)Fe + 2HCl === FeCl2 + H2↑(4)① NaCl ② Fe

(5)将未使用取暖袋中的黑色粉末加入广口瓶中,塞紧塞子,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1分),若

观察到试管中水到吸入导管中(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得分,共2分)

(6)不合理,若无机盐参与反应但有剩余,也可观察到IV 中现象(其他合理答案可得分) 4丰台33.(11分)【提出猜想】CO 2、H 2S 、CH 4

【问题讨论】 (1) 2 3 (2) 吸收CO 2 澄清石灰水 (3) 干燥 水雾 (4)

数据处理及结论:如果燃烧产物中H 2O 、CO 2的质量比小于 9:CO 。

5朝阳33. (8分)

(1)【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只有CaCO 3、常温下Ca(OH)2 微溶于水,可能会有Ca(OH)2不能溶解

【实验与探究】无色酚酞溶液

【反思与评价】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CaCO 3,不能证明有无Ca(OH)2(合理给分) (2)【表达与交流】 ①因为固体中有Ca(OH)2 ,说明溶液为Ca(OH)2的饱和溶液(合理给分)

②B 溶液为Ca(OH)2的饱和溶液,加热,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析出Ca(OH)2 ③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降温结晶 6昌平33. (8分,每空l 分,第2空2分)

【猜想与实验】实验I :牙膏样品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清液中滴加稀硫酸先有固体产生,后固体溶解。 实验II :(1)实验步骤 ①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数据处理 25% 【实验反思】(1(2)使样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O 2都吹入C 中,全部与Ba(OH)2反应生成BaCO 3。 (3) 不可以,因为A 、B 装置中的水蒸气也会进入C 装置,引起测量结果偏大。 7房山33.(8分)

探究一:实验Ⅱ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生成 2H2 +O探究二:实验Ⅲ 盐酸(或稀硫酸) 碳酸镁 氢氧化镁5.8g 碳酸镁16.8g „(2分) 【实验反思】

1.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答案合理给分)2. 定性和定量

点燃

8通州43. (8分)CaO + H2O = Ca(OH)2 Ca(OH)2 + Na2CO 3= CaCO3↓+ 2NaOH 【猜想与假设1】常温下Ca(OH)2 微溶于水,可能会有Ca(OH)2不能溶解 【实验与探究】酚酞溶液

【反思与评价】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CaCO 3,不能证明有无Ca(OH)2[或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CaCO 3,不能证明只有CaCO 3;或甲同学的实验设计错误,CaCO 3为生成物,一定有,不用证明,应该证明有无Ca(OH)2] 【表达与交流】

(1)溶于水的生成物NaOH 一定有,而固体中有Ca(OH)2 ,说明溶液为Ca(OH)2的饱和溶液[或Ca(OH)2

微溶于水],所以一定有Ca(OH)2 或固体中有Ca(OH)2 即Ca(OH) 2过量,故不会有Na 2CO 3。 (2)取滤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至溶液中不再出现沉淀后,过滤,蒸发所得溶液。(2分) 9门头沟33.(8分)(1)3 (2)Ⅰ: Ⅱ:稀盐酸(或稀硫酸) Na2CO 3+2HCl=2NaCl+H2O+CO2↑

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敞开放置,发生变质,能产生与实验Ⅰ和Ⅱ相同现象 CaCl2 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红色不褪去(回答不完全,不给分)

1东城33.(6分)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气泡放出。为探究生成的气体成分,该小组同学进行了下述实验。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分析,生成的气体可能是SO 2、H 2。

【查阅资料】(1)SO 2与CO 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化学方程式是 。

(2)H 2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写出H 2与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方案。(1)甲同学验证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SO 2,其方案是将放出的气体 ,结论是没有SO 2。

(2)乙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验证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 H 2,实验前应将气体从a 处通入一段时间,原因是 ,之后再点燃酒精灯,则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说明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2西城33.(7分)化学小组同学发现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加入了一些白色粉末,使面包变得松软。同学们对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

② 氨气(NH3) ③ 2NaHCO3

Na △ 2

CO 3+H2

O+CO2↑;

NH 4HCO 3 NH 3↑+H2O+CO2↑;2NH 3+H2SO 4 = (NH4) 2SO 4

【实验准备】同学们选用下列实验装置,经组合进行实验:

A B C D E

【实验分析】根据上述实验,甲同学认为该粉末的主要成分为食臭粉,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能确定(1)实验3中装置B 的作用是 。

(2)实验3中测得装置D 增重a g ,a 的范围是

(3)若测得a 为92.4,该碱性膨松剂中NaHCO 3与NH 4HCO 3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

整数比表示)。

3海淀33. (8分)小明见妈妈买了些取暖袋,他很好奇,打开了一袋,发现里面是黑色的粉末。那么,取暖袋里是什么物质在发生反应、释放热量呢? 【查找资料】①取暖袋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三部分组成。原料层中的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活性炭、蛭石、可溶性无机盐、吸水性树脂(含水)。

②蛭石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保温材料,起保温作用;吸水性树脂可反复释水、吸水,起吸水、保水的作用;二者均不参加反应。

③使用时应注意:不使用产品时请勿拆开密封包装。 【提出猜想】

①可溶性无机盐可能是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中一种或几种。

②取暖袋发热时,可能是铁粉、氧气、无机盐、水、活性炭几种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准备】 用NaCl 溶液、Na 2SO 4溶液、Na 2CO 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确定无机盐的成

(1)现象I 是

(2)BaCl 2溶液与Na 2SO 4溶液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则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实验过程】

分别取没有使用的取暖袋和失效后的取暖袋中的黑色粉末完成以下实验,探究无机盐的成分及参加

(3)实验V 中,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和浅绿色溶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取暖袋中无机盐的成分是

②取暖袋发热时,原料层中一定参加反应的物质是 (5)利用右图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氧气是否参加了反应:

,则氧气参加了反应。

弹簧夹

【反思与评价】(6)小明根据IV 中的现象判定无机盐未参加反应。他的

结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

4丰台33.(11分)某地在对下水管道清淤的过程中有环卫工人不慎被管道中的毒气熏倒,这一消息引起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下水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I. 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 、CO 2、H 2S 、CH 4等。Ⅱ. CuSO 4溶液能吸收H 2S 气体,并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 、CO 2、H 2S ; 猜想2:有CO 、CO 2、CH 4; 猜想3:有CO 、H 2S 、CH 4; 猜想4:有; 猜想5:有CO 、CO 2、H 2S 、CH 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

【问题讨论】

(1)如果A 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如果B 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 (2)装置C 中NaOH 溶液的作用是;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入,振荡。

(3)要验证气体中是否有CH 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 与D 之间加一个 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 装置内壁出现,则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 4。

(4) 在验证过气体中含有CH 4后,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 ,可以通过应用质量守恒分析元素组成的方法。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装置E 和F ,完成表格:

数据处理及结论:如果燃烧产物中H 2O 、CO 2的质量比小于气体中含有CO 。 5、朝阳33.(8分) 化学小组用生石灰

制取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将生石灰放入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洗涤得

到固体A 和溶液B 。请完成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NaOH 、Ca(OH)

的溶解度

(1)固体A 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

乙同学:CaCO 3,Ca(OH)2

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的Ca(OH)2理由是 。 【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实验: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固体A 的成分,理由是

结合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因此确定了固体A 的成分。 (2)溶液B 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丙同学:NaOH 、Na 2CO 3 丁同学:NaOH 、Ca(OH)2 戊同学:NaOH 【表达与交流】

①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

是 。

②同学们欲将溶液B 加热浓缩,加热不久,溶液出现浑浊,只好停止加热,请解释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 。

③同学们立即变换方案,向B 溶液中加入

,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 、过滤、洗涤、烘干得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6昌平33.(8分)化学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产生兴趣,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摩擦剂中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的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① 该牙膏摩擦剂由氢氧化铝、碳酸钙粉末组成。

② 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氢氧化钠不溶解,遇到稀硫酸时无气体生成。 ③ 氢氧化铝[Al(OH)3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偏铝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

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表

④ Ba(OH)2 + CO2 BaCO 3↓ + H2O

【猜想与实验】实验I :验证中摩擦剂中含有氢氧化铝。

同学们先在少量牙膏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再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此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根据该现象可以判断摩擦剂中含有氢氧化铝。

实验II :验证摩擦剂中含有碳酸钙,并测定其含量。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空气

稀硫

足量 Ba(OH)2 溶液

氢氧化钠 浓溶液

牙膏 样品碱石灰

B C D

(1)实验步骤① 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准确称取牙膏样品的质量8.00g ,并在各仪器中加入相应试剂; ③ 打开弹簧夹甲,缓缓通入空气,然后接上C 和D ;

④ 打开B 的分液漏斗滴加稀硫酸反应,同时再次持续缓缓通入空气; ⑤ 待B 中不再产生气体后停止滴加稀硫酸; ⑥ 将C 中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BaCO 3固体。

(2)数据处理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 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 3平均质量为3.94g 。则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实验反思】(1)A 中放NaOH 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 、C 中的反应物外,

还有_______。

(3)有同学认为不必测定装置C 中生成BaCO 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 在吸收CO 2

前后质量差,一样可以准确测定碳酸钙质量分数。请说明是否可以及理由_____。

7房山33.(8分)课外小组的同学上网查阅有关金属资料时,看到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

一种无色气体和一种白色不溶物。于是产生疑问:产生的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二: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1. 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2. 部分碱盐的溶解性表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

【猜想与假设】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OH)2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 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 (OH)2和MgCO 3的混合物 【实验反思】

1. 实验小组的同学得出上述结论之后,认为对于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还有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该问题可能是。

2. 通过上述实验说明,对于未知物成分的确定,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这两种方法分别是

8、通州(9分)某合作学习小组欲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将少量生石灰放入烧杯中,再向其

中加入一定量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冷却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 和溶液B 。请你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2

【提出问题1】固体A 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1】

甲同学:只有CaCO 3 乙同学:CaCO 3,Ca (OH )2

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的Ca (OH )2理由是 。 【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实验: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 结合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因此小组同学确定了固体A 的成分。 【提出问题2】溶液B 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2】

丙同学:NaOH ,Na 2CO 3 丁同学:NaOH ,Ca (OH )2 戊同学:NaOH 【表达与交流】

(1)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 。

(2)该小组同学欲将溶液B 加热浓缩,加热不久,溶液出现浑浊,只好停止加热,请解释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 。

(3)该小组同学立即变换方案,向溶液B 中 。(2分) 。

9、门头沟33. (8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保管不当,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且标签破损,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 ”和“10%”字样。已知该溶液中的溶质是一种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相关资料】

Ⅰ. 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Ⅱ. 碱性的Na 2CO 3溶液与中性的CaCl 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Ⅲ.

【验证溶液的成分】 (1)根据资料判断:该溶液不是溶液。

老师指出该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老师提示,不需另取样,只要在实验Ⅰ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 现象,即可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1东城33.(6分)

【查阅资料】(1)SO 2 + Ca(OH)2 = CaSO3↓+ H2O (2)H 2 + CuO ===== Cu + H2O 【方案设计】(1)通入澄清石灰水,没有出现白色浑浊(2)排净管中的空气 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2西城33.(7分)【实验记录】实验1 CO 2 + Ca(OH)

2

CaCO 3↓ + H2O 实验2 D 蓝

【实验分析】(1)除尽水蒸气和氨气 (2)> 4.4(3)3360︰79(2分)

3海淀33.(8分)(1 (2)BaSO 4 (3)Fe + 2HCl === FeCl2 + H2↑(4)① NaCl ② Fe

(5)将未使用取暖袋中的黑色粉末加入广口瓶中,塞紧塞子,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1分),若

观察到试管中水到吸入导管中(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得分,共2分)

(6)不合理,若无机盐参与反应但有剩余,也可观察到IV 中现象(其他合理答案可得分) 4丰台33.(11分)【提出猜想】CO 2、H 2S 、CH 4

【问题讨论】 (1) 2 3 (2) 吸收CO 2 澄清石灰水 (3) 干燥 水雾 (4)

数据处理及结论:如果燃烧产物中H 2O 、CO 2的质量比小于 9:CO 。

5朝阳33. (8分)

(1)【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只有CaCO 3、常温下Ca(OH)2 微溶于水,可能会有Ca(OH)2不能溶解

【实验与探究】无色酚酞溶液

【反思与评价】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CaCO 3,不能证明有无Ca(OH)2(合理给分) (2)【表达与交流】 ①因为固体中有Ca(OH)2 ,说明溶液为Ca(OH)2的饱和溶液(合理给分)

②B 溶液为Ca(OH)2的饱和溶液,加热,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析出Ca(OH)2 ③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降温结晶 6昌平33. (8分,每空l 分,第2空2分)

【猜想与实验】实验I :牙膏样品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清液中滴加稀硫酸先有固体产生,后固体溶解。 实验II :(1)实验步骤 ①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数据处理 25% 【实验反思】(1(2)使样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O 2都吹入C 中,全部与Ba(OH)2反应生成BaCO 3。 (3) 不可以,因为A 、B 装置中的水蒸气也会进入C 装置,引起测量结果偏大。 7房山33.(8分)

探究一:实验Ⅱ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生成 2H2 +O探究二:实验Ⅲ 盐酸(或稀硫酸) 碳酸镁 氢氧化镁5.8g 碳酸镁16.8g „(2分) 【实验反思】

1.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答案合理给分)2. 定性和定量

点燃

8通州43. (8分)CaO + H2O = Ca(OH)2 Ca(OH)2 + Na2CO 3= CaCO3↓+ 2NaOH 【猜想与假设1】常温下Ca(OH)2 微溶于水,可能会有Ca(OH)2不能溶解 【实验与探究】酚酞溶液

【反思与评价】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CaCO 3,不能证明有无Ca(OH)2[或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有CaCO 3,不能证明只有CaCO 3;或甲同学的实验设计错误,CaCO 3为生成物,一定有,不用证明,应该证明有无Ca(OH)2] 【表达与交流】

(1)溶于水的生成物NaOH 一定有,而固体中有Ca(OH)2 ,说明溶液为Ca(OH)2的饱和溶液[或Ca(OH)2

微溶于水],所以一定有Ca(OH)2 或固体中有Ca(OH)2 即Ca(OH) 2过量,故不会有Na 2CO 3。 (2)取滤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至溶液中不再出现沉淀后,过滤,蒸发所得溶液。(2分) 9门头沟33.(8分)(1)3 (2)Ⅰ: Ⅱ:稀盐酸(或稀硫酸) Na2CO 3+2HCl=2NaCl+H2O+CO2↑

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敞开放置,发生变质,能产生与实验Ⅰ和Ⅱ相同现象 CaCl2 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红色不褪去(回答不完全,不给分)


相关文章

  • 2015年下半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面试试讲教案
  • 2015年下半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面试试讲教案 离子反应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 ...查看


  • 2015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 福建省厦门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25分)本卷第1-5题各2分,第6-10题各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 铅笔将该选项涂黑. 1.夏天防雷电,远离金属.这是因为金属具有( ) A .导电 ...查看


  • 2015年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
  • 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20分.) 1.水是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一种常用溶剂 C .雨水的pH 一定为7 专题: 空气与水. ...查看


  • 2015年高考理综备考策略
  • 2015年理综高考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物理部分 一.2015年全国课标卷的特点: (1)知识覆盖面广:试题几乎覆盖了考试大纲中所有知识内容,考试大纲中列出的必修及选修3--4部分的知识点有----80--个,2015物理试题中涉及的知识点有 ...查看


  • 2014-2015化学中考备考方案
  • 2014-2015学年下学期化学教学计划 及学业水平考试备考方案 新安镇学校:张志杰 本学期初三新课将在4月中旬结束,其余时间将转入复习,复习将占据本学期大部分时间,约为2个半月,现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颁布的<全日 ...查看


  • 2015年北京中考化学题型及分数分配变化
  • 2015年北京中考化学题型及分数分配变化 大家先看,2015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及样卷中关于试卷提醒和分数分配的整理: 整体上看,2015年北京中考化学试卷结构整体发生变化.2014年之前,化学试卷有4大题型.单选题,填空题第1~25题,填空 ...查看


  •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中和反应.doc
  •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中和反应 一.选择题 1.(2015•广东)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判断下列说法 的是( ) 4.(2015•佛山)下列4个图形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6.(2015•吉林)根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查看


  • 2015四川省-攀枝花市
  • 四川省攀枝花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40分) pH 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13.(2.5分)(2015•攀枝花)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 所选试剂及操作都 ...查看


  • 2015-2016学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训练试卷(1)
  • 2015-2016学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训练试卷(1)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 1.(3分)下列物质中,不可能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 ①单质 ②氧化物 ③化合物 ④混合物. A .①② B .①③ C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