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探讨

  摘要:目的 探究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后的凝血功能影响及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共35例,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6月~2015年4月,35例患者均接受大量输血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以及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严重创伤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功能有明显的减弱,P

  关键词:大量输血;严重创伤;凝血功能;防治对策

  Effect of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on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and It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WANG Gui-xiang

  (Clinical Laboratory,Fuyu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Fuyun 835100,Xin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unction of blood clotting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after massive transfusion and countermeasures.Methods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a total of 35 cases were treated life in June 2013~April 2015,35 patients underwent massive transfusion therapy,the patient's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platelet cou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s well as the coagulation parameters were compared.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severe trauma patients with elevated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platelet count,coagula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  Key words:Massive transfusion;Severe trauma;Coagulation;Countermeasures

  严重创伤患者在临床最主要的表现即是大量失血,需要通过大量输血对其进行生命体征的稳定治疗,但不当的大量输血治疗会增加患者临床的感染率以及病死率[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共35例,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6月~2015年4月,35例患者均接受大量输血治疗。35例患者中有19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腰部损伤,5例盆骨损伤,7例多发伤,9例四肢损伤,35例严重损伤患者的年龄跨度为24~67岁,平均年龄为(42.53±3.16)岁。

  1.2方法 严重创伤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有创动脉血压以及常规心电图的监测。在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确认后,对其静脉通道进行开放,并通过乳酸钠林溶液对患者的血容量进行维持[2]。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主要是对严重贫血以及失血进行就诊,避免休克现象的出现,因此医护人员应快速为患者进行配血以及合血[3]。当患者出血量≥1000 ml时,需及时给予新鲜冰冻血浆以及浓缩红细胞的输注,并将患者的血红蛋白指标维持在80~100 g/L;当患者有100%的出血量时,需及时给予5~10 U冷沉淀以及1.5~2 U/10 kg血小板的输注,将患者的中心静脉压维持在12~15 mmH2O,并转入ICU病房[4-5]。

  1.3评价指标 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以及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其中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Fig)[6]。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以及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的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组间t检验比较,当有P  2 结果

  2.1治疗后严重创伤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经由统计学软件包的处理,P  2.2治疗后严重创伤患者的血浆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高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经由统计学软件包的处理,P  3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人们生活结构的改变,临床上出现了更多的严重创伤患者,对其进行治疗的主要手段即是通过大量输血,从而达到维持患者生理功能以及挽救生命的目的[7]。

  由于患者受到严重创伤,会导致其凝血因子的大量流失,在此时对患者进行大量库血的输注,会进一步对患者体内仅存的凝血因子进行稀释,从而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8]。在另一方面,患者所输注的库血温度会明显低于其本身体温,在血液输注的过程中,不仅促使患者体温的降低,还会减弱凝血因子的活性,从而延缓血浆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临床表现为较低的凝血功能[9-10]。

  简而言之,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治疗,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凝血功能进行降低,可以通过输注热血浆以及针对补充血小板的方式,避免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曹建明.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防治对策[D].河北医科大学,2010.

  [2]叶一冰,秦杰,李方顺,等.大量成分输血在抢救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0):66-67.

  [3]马丽.创伤患者大量输血的策略及新理念[J].医学综述,2010,16(22):3463-3465.

  [4]梁卫东,彭晨,孙艳杰,等.大量成分输血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创伤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0,50(46):91-92.

  [5]孔福珠,孔福仙,蒋小燕等.大量输血后病理性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33):3039-3040.

  [6]刘世豫,尹宁,孙玉清,等.创伤骨科病人大量输注红细胞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24):2105-2106.

  [7]罗涛,杨军.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对创伤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0,24(2):51-53.

  [8]金平,李子龙,张德峰,等.紧急大量输血程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影响的治疗体会[J].创伤外科杂志,2013,15(2):104-107.

  [9]赖俊浩,张�,胡斌,等.大量输血程序对腹部外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29(9):715-718.

  [10]孙玲玲,方卫平,汪萍,等.围术期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大量输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2015,31(6):553-556.

  编辑/肖慧

  摘要:目的 探究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后的凝血功能影响及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共35例,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6月~2015年4月,35例患者均接受大量输血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以及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严重创伤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功能有明显的减弱,P

  关键词:大量输血;严重创伤;凝血功能;防治对策

  Effect of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on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and It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WANG Gui-xiang

  (Clinical Laboratory,Fuyu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Fuyun 835100,Xin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unction of blood clotting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after massive transfusion and countermeasures.Methods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a total of 35 cases were treated life in June 2013~April 2015,35 patients underwent massive transfusion therapy,the patient's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platelet cou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s well as the coagulation parameters were compared.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severe trauma patients with elevated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platelet count,coagula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  Key words:Massive transfusion;Severe trauma;Coagulation;Countermeasures

  严重创伤患者在临床最主要的表现即是大量失血,需要通过大量输血对其进行生命体征的稳定治疗,但不当的大量输血治疗会增加患者临床的感染率以及病死率[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共35例,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6月~2015年4月,35例患者均接受大量输血治疗。35例患者中有19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腰部损伤,5例盆骨损伤,7例多发伤,9例四肢损伤,35例严重损伤患者的年龄跨度为24~67岁,平均年龄为(42.53±3.16)岁。

  1.2方法 严重创伤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有创动脉血压以及常规心电图的监测。在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确认后,对其静脉通道进行开放,并通过乳酸钠林溶液对患者的血容量进行维持[2]。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主要是对严重贫血以及失血进行就诊,避免休克现象的出现,因此医护人员应快速为患者进行配血以及合血[3]。当患者出血量≥1000 ml时,需及时给予新鲜冰冻血浆以及浓缩红细胞的输注,并将患者的血红蛋白指标维持在80~100 g/L;当患者有100%的出血量时,需及时给予5~10 U冷沉淀以及1.5~2 U/10 kg血小板的输注,将患者的中心静脉压维持在12~15 mmH2O,并转入ICU病房[4-5]。

  1.3评价指标 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以及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其中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Fig)[6]。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以及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的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组间t检验比较,当有P  2 结果

  2.1治疗后严重创伤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经由统计学软件包的处理,P  2.2治疗后严重创伤患者的血浆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高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经由统计学软件包的处理,P  3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人们生活结构的改变,临床上出现了更多的严重创伤患者,对其进行治疗的主要手段即是通过大量输血,从而达到维持患者生理功能以及挽救生命的目的[7]。

  由于患者受到严重创伤,会导致其凝血因子的大量流失,在此时对患者进行大量库血的输注,会进一步对患者体内仅存的凝血因子进行稀释,从而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8]。在另一方面,患者所输注的库血温度会明显低于其本身体温,在血液输注的过程中,不仅促使患者体温的降低,还会减弱凝血因子的活性,从而延缓血浆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临床表现为较低的凝血功能[9-10]。

  简而言之,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治疗,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凝血功能进行降低,可以通过输注热血浆以及针对补充血小板的方式,避免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曹建明.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防治对策[D].河北医科大学,2010.

  [2]叶一冰,秦杰,李方顺,等.大量成分输血在抢救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0):66-67.

  [3]马丽.创伤患者大量输血的策略及新理念[J].医学综述,2010,16(22):3463-3465.

  [4]梁卫东,彭晨,孙艳杰,等.大量成分输血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创伤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0,50(46):91-92.

  [5]孔福珠,孔福仙,蒋小燕等.大量输血后病理性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33):3039-3040.

  [6]刘世豫,尹宁,孙玉清,等.创伤骨科病人大量输注红细胞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24):2105-2106.

  [7]罗涛,杨军.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对创伤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0,24(2):51-53.

  [8]金平,李子龙,张德峰,等.紧急大量输血程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影响的治疗体会[J].创伤外科杂志,2013,15(2):104-107.

  [9]赖俊浩,张�,胡斌,等.大量输血程序对腹部外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29(9):715-718.

  [10]孙玲玲,方卫平,汪萍,等.围术期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大量输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2015,31(6):553-556.

  编辑/肖慧


相关文章

  • 2013创伤后输血专家共识
  • 2013 严重创伤输血专家共识 1定义 1.1 大量失血(massive bloodloss)指24 h内丢失一个自身血容量:或3 h内丢失50%自身血容量:或成年人出血速度达到150 ml/min:或出血速度达到1.5 m1/kg/min ...查看


  • 创伤大量输血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 创伤外科杂志2013 年第15 卷第1 期 J Trauma Surg ,2013 ,Vol. 15 ,No. 1 ·7 9 · ·综 述· 文章编号:1009 - 4237 (2013 )01 - 0079 - 04 创伤大量输血治疗方案 ...查看


  • 重度烧伤患者心率增快的常见原因分析及对策
  •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患者心率增快的原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的总结了近十年来我科的TBSA>30%以上的225例烧伤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率增快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结果 225例TBSA>30%的烧伤患者心率均增快,其中休 ...查看


  • 骨盆骨折伴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液体复苏
  • ・28・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骨盆骨折伴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09-2012-10我院急诊创伤外科收治的骨盆骨折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20例,其中有70例按常规液体复苏(A组),有50例采用的 ...查看


  •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
  •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 目前在西方国家,创伤已成为儿童和青壮年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所有年龄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在我国创伤为所有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创伤多发于年轻人,但同样程度创伤的老年人受伤后死亡率是年轻人的5倍. 创伤死亡分三个阶段:50%的病人死 ...查看


  • 静脉输血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 [摘要] 输血作为多种疾病的挽救生命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输血过程存在风险.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和文献资料,对静脉输血进行风险评估和现状分析,并提出减少输血风险的护理对策,为安全输血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输血风险:现状 ...查看


  •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救治研究
  • 申_国医药指南2010年7月第8卷第20期Guide ofChinaMedicine,July2010,V01.8,No.20 文献综述l 221 部位,实验室检查如痰.切口分泌物,尿液.阴道分泌物及血等的需氧和(或)厌氧菌培养(如为阳性, ...查看


  • 封志纯-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是由 不同原因引起的,以低血压.低蛋白血症和全身水肿为主要 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通常病情危重,临床表现复杂,病期之间 的界限模糊, 严重时引起心.肺.肾等器官功能衰竭 ...查看


  • 骨科手术同意书大全
  • 脊柱手术同意书(一至四) 一. 脊柱手术同意书: 1.麻醉意外 2损伤周围血管神经硬膜囊.脊髓.马尾.神经根致截瘫 3术中大出血 4术后感染 (包括切口.肺部.泌尿系.骨感染) .皮瓣坏死 5术中骨折复位固定困难,位置不佳 6术后假体松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