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轻量化]汽车重量与尺寸与安全性的关系

在聊到什么样的车更安全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大块头的SUV最安全,因为体积大而且重量沉。不过也有人认为不能单以大小论英雄,车身溃缩技术和全面的主被动安全防护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看起来大家似乎都说的在理,那么车身尺寸和重量到底对安全性能有多大的影响呢?别着急,今天就是要给大家一个确切的说法。

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近日在网站上发布了有关车身尺寸以及重量对于安全性的影响的报道,详细说明了这两个因素在意外事故发生时的影响和作用。在此与广大朋友们分享一下,相信阅读完之后就能解答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了。

点击图片可查看原文章链接

阅读铺垫:IIHS是什么?

IIHS是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的缩写,是世界安全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IIHS评测项目包括:前端侧角碰撞,侧面撞击、车顶强度测试和追尾对颈椎的影响。除了基本的测试之外,IIS还时常会进行一些特殊的碰撞,比如会进行车辆的对撞来评测安全性能,以及128Km/h的时速撞向不可移动固体墙,这都让我们看起来非常过瘾,但这也遭到了部分厂商的不满。

与国内碰撞测试(如 C-NCAP)不同的是,IIHS只会选择最低配车型进行测试,如果厂家有要求,可以对选装后的高配车重新测试,但是成绩必须与低配车型一起公布。

车身尺寸以及重量如何影响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尺寸更大重量更沉的车在碰撞时对乘客的保护更到位

很多人总认为汽车在安全性方面,重量以及尺寸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一般来说,尺寸更大、重量更重的车辆相比尺寸小一些、重量轻一些的车辆有着更好的乘员防护性。特别是在产生碰撞的时候,这样的保护有着更直观的反应。

车头长的车型在正面碰撞时拥有更大的缓冲区域

其实,从一些方面来看,就知道这样的推论是很容易理解的,一般来说车辆尺寸越长,那么其车头部分也就越长,这样如果发生正面碰撞的时候,前部有更大的缓冲区域,能够对乘员有更有效的保护。从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数据来看,在发生普通乘用车发生死亡的事故中有41%左右来自正面碰撞,因此更大车车身尺寸相比小车身尺寸的车辆发生碰撞后思网络显著降低。

两车碰撞的话重量更高的车型更不容易产生车体变形

而在两车相碰撞的时候,那么车身重量就成为安全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了,根据力学定力,在类似尺寸的情况下,两车碰撞的话重量更高的车型更不容易产生车体变形,由于产生的撞击力会大部分被车辆的吸能结构所吸收,这时候重量更轻的车辆会更多的吸收撞击力的,从而造成更大的破坏。

当小车与体积更大的车发生碰撞时,车体变形更为严重

根据IIHS的在2009年的测试中,Smart的Fortwo、本田飞度以及丰田雅力士在碰撞测试中均有不错的得分,但是三款车型如果碰撞一台尺寸更大、重量更重的汽车的时候,其车体变形更为严重,甚至对于乘员来说有更大的伤害威胁。

更大、更重的车发生事故之后,伤亡率更低?

确实如此,在IIHS统计的数据来看,2011年的时候以上牌行驶1-3年的车辆为样本计算,大型车辆平均每100万台车中发生时候会有24人死亡,而微型车的死亡人数则高达65人。

车辆事故致死率图表,X轴为车辆尺寸和重量比,Y轴为每百万人的死亡率

而IIHS整理了比较典型的车辆事故致死率的图标,其中X轴为车辆尺寸和重量比、Y轴则为每百万人的死亡率。很显然,车辆的整体安全性确实在稳步的提升,间隔十年之间的数据有着非常显著的进步,特别是小型车和微型车的安全性进步是明显的,但是从绝对死亡数量来看,尺寸更大、重量更大的车型事故死亡率依旧要远低于小型车和微型车。

究竟是车辆尺寸还是车身重量对于安全性的影响更大?

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看待,而且两个方面影响都很大。举例来说,以最近的一份HLDI(美国公路事故医疗损失数据协会)的分析报告指出,同样的一款车型,混合动力版本相比纯燃油动力版本在碰撞的时候会更加安全,乘员受伤的比率降低了25%,而在完全相同车身尺寸的情况下,混合动力版本由于拥有电池组、电机等额外部件,重量比传统版本要更重,而正是这更重的车重带来了更好的安全性。

相同体型下混动车型的重量比传统汽车要重,而这可以带来更好的安全性。

抛开质量问题,那么车身尺寸对安全性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同样来自IIHS的数据,以2005-2008年上路的3000-3500磅(1360公斤-1587公斤)SUV和轿车为对比,在这些类似车身重量的车型中,每100万台车中的死亡率SUV组为39人,而轿车组则为51人。

SUV有着较高的坐姿,在碰撞时乘客的头部和胸部受到严重损伤的几率更低。

之所以SUV车型会比同重量的轿车有更好的安全性,一方面是由于SUV普遍车体较高,发生碰撞的时候不容易钻入其他大型车辆的车底,因此重大死亡事故较少;另一方面来看,在碰撞测试中表明,由于拥有较高的坐姿,SUV在碰撞的时候一般头部和胸部受到严重损伤的几率更低。

逐渐成熟的防侧翻技术让SUV变得越来越安全

过去,SUV一直不被人所看好,因为多年前的SUV车型由于重心较高,遇到碰撞的时候容易发生侧翻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SUV的设计越来越合理,通过电子稳定系统以及承载式车身系统的引入,其翻车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其与生俱来的高车身优势就被展现出来了。

大型车会对小型车有致命的威胁吗?

轿车很容易会钻入SUV或者皮卡的底部,从而造成致命的损伤

确实,较轻的车辆永远在同较重的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处于劣势,这也就是历史上SUV和皮卡被称之为轿车的杀手,由于当时这些车型普遍没有吸能结构,如果在同车身低矮的轿车相碰撞的时候,轿车很容易就会钻入SUV或者皮卡的底部,从而造成致命的损伤,因此这类事故中轿车的伤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新款的SUV和皮卡已经加入了吸能结构,轿车钻入车底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好在,不过随着法规对于车厂的制约(一般都是行业自约规定),新款的SUV和皮卡已经加入了吸能结构,而同普通低车身的轿车发生碰撞的时候,可以通过吸能装置来降低碰撞的损伤,同时由于这类车型的底盘也已经大幅度降低,轿车钻入车底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低。

小型车同大型车碰撞虽然占不到便宜,但是也不至于那么容易出现伤亡

至少从现在掌握的数据来看,2005年以后生产的皮卡和SUV在同轿车碰撞的时候,轿车成员的乘员伤亡比例已经比2000年之前制造的车型低了接近3成,而这种趋势还在提升。至少目前来看,小型车同大型车碰撞虽然占不到便宜,但是也不至于那么容易出现伤亡,当然前提是车速不高的情况下。

怎样的车型设计可以在不牺牲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燃油经济性呢?

刚刚前面谈到的几点都是车辆更大、更重也就更安全,但是这样的代价就是燃油经济性无法进一步提升,而随着燃油枯竭的压力,汽车还是需要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来降低油耗或者能力。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型以及高效的发动机层出不穷,而这样的改进将更好的提升燃油经济性。

混动车型在车重和油耗的矛盾之间取得了更佳的平衡

不过综合此前提到的观点,电动车以及混合动力车型确实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因为这类车型由于电池组、电动机部件的重量将提升整体的车重,这样可以提供额外的安全性,而且由于是节能型的动力,这样的重量增加并不会影响最终的燃油经济性。

质量更轻但是刚度更高的合金材料也被大量的使用

当然了,降低燃油经济性最直接的办法还是降低车身重量,而这也是目前各大厂商所集中探索的一个发展方向,因此新的合金材料的引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这些材料重量比传统钢材更轻,但是却可以带来更好的刚度,同样可以对车辆的安全性提升提供帮助。

老生常谈的安全意识

每次聊汽车安全性的时候,我都会借这个机会在最后呼吁一下行车的安全性。相对于汽车硬件和软件的提升,主观的安全意识才是最重要的。很多恶性交通事故都是因为驾驶员的疏忽大意才最终酿成了惨剧,价值几百万的豪车在高速碰撞时也不一定能保住你的性命,而10几万元的车也能保证你在公路上平平安安,全凭自己的安全意识。其实,少一些小聪明往往能避免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千万别当马路上最聪明的人。

在聊到什么样的车更安全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大块头的SUV最安全,因为体积大而且重量沉。不过也有人认为不能单以大小论英雄,车身溃缩技术和全面的主被动安全防护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看起来大家似乎都说的在理,那么车身尺寸和重量到底对安全性能有多大的影响呢?别着急,今天就是要给大家一个确切的说法。

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近日在网站上发布了有关车身尺寸以及重量对于安全性的影响的报道,详细说明了这两个因素在意外事故发生时的影响和作用。在此与广大朋友们分享一下,相信阅读完之后就能解答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了。

点击图片可查看原文章链接

阅读铺垫:IIHS是什么?

IIHS是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的缩写,是世界安全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IIHS评测项目包括:前端侧角碰撞,侧面撞击、车顶强度测试和追尾对颈椎的影响。除了基本的测试之外,IIS还时常会进行一些特殊的碰撞,比如会进行车辆的对撞来评测安全性能,以及128Km/h的时速撞向不可移动固体墙,这都让我们看起来非常过瘾,但这也遭到了部分厂商的不满。

与国内碰撞测试(如 C-NCAP)不同的是,IIHS只会选择最低配车型进行测试,如果厂家有要求,可以对选装后的高配车重新测试,但是成绩必须与低配车型一起公布。

车身尺寸以及重量如何影响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尺寸更大重量更沉的车在碰撞时对乘客的保护更到位

很多人总认为汽车在安全性方面,重量以及尺寸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一般来说,尺寸更大、重量更重的车辆相比尺寸小一些、重量轻一些的车辆有着更好的乘员防护性。特别是在产生碰撞的时候,这样的保护有着更直观的反应。

车头长的车型在正面碰撞时拥有更大的缓冲区域

其实,从一些方面来看,就知道这样的推论是很容易理解的,一般来说车辆尺寸越长,那么其车头部分也就越长,这样如果发生正面碰撞的时候,前部有更大的缓冲区域,能够对乘员有更有效的保护。从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数据来看,在发生普通乘用车发生死亡的事故中有41%左右来自正面碰撞,因此更大车车身尺寸相比小车身尺寸的车辆发生碰撞后思网络显著降低。

两车碰撞的话重量更高的车型更不容易产生车体变形

而在两车相碰撞的时候,那么车身重量就成为安全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了,根据力学定力,在类似尺寸的情况下,两车碰撞的话重量更高的车型更不容易产生车体变形,由于产生的撞击力会大部分被车辆的吸能结构所吸收,这时候重量更轻的车辆会更多的吸收撞击力的,从而造成更大的破坏。

当小车与体积更大的车发生碰撞时,车体变形更为严重

根据IIHS的在2009年的测试中,Smart的Fortwo、本田飞度以及丰田雅力士在碰撞测试中均有不错的得分,但是三款车型如果碰撞一台尺寸更大、重量更重的汽车的时候,其车体变形更为严重,甚至对于乘员来说有更大的伤害威胁。

更大、更重的车发生事故之后,伤亡率更低?

确实如此,在IIHS统计的数据来看,2011年的时候以上牌行驶1-3年的车辆为样本计算,大型车辆平均每100万台车中发生时候会有24人死亡,而微型车的死亡人数则高达65人。

车辆事故致死率图表,X轴为车辆尺寸和重量比,Y轴为每百万人的死亡率

而IIHS整理了比较典型的车辆事故致死率的图标,其中X轴为车辆尺寸和重量比、Y轴则为每百万人的死亡率。很显然,车辆的整体安全性确实在稳步的提升,间隔十年之间的数据有着非常显著的进步,特别是小型车和微型车的安全性进步是明显的,但是从绝对死亡数量来看,尺寸更大、重量更大的车型事故死亡率依旧要远低于小型车和微型车。

究竟是车辆尺寸还是车身重量对于安全性的影响更大?

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看待,而且两个方面影响都很大。举例来说,以最近的一份HLDI(美国公路事故医疗损失数据协会)的分析报告指出,同样的一款车型,混合动力版本相比纯燃油动力版本在碰撞的时候会更加安全,乘员受伤的比率降低了25%,而在完全相同车身尺寸的情况下,混合动力版本由于拥有电池组、电机等额外部件,重量比传统版本要更重,而正是这更重的车重带来了更好的安全性。

相同体型下混动车型的重量比传统汽车要重,而这可以带来更好的安全性。

抛开质量问题,那么车身尺寸对安全性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同样来自IIHS的数据,以2005-2008年上路的3000-3500磅(1360公斤-1587公斤)SUV和轿车为对比,在这些类似车身重量的车型中,每100万台车中的死亡率SUV组为39人,而轿车组则为51人。

SUV有着较高的坐姿,在碰撞时乘客的头部和胸部受到严重损伤的几率更低。

之所以SUV车型会比同重量的轿车有更好的安全性,一方面是由于SUV普遍车体较高,发生碰撞的时候不容易钻入其他大型车辆的车底,因此重大死亡事故较少;另一方面来看,在碰撞测试中表明,由于拥有较高的坐姿,SUV在碰撞的时候一般头部和胸部受到严重损伤的几率更低。

逐渐成熟的防侧翻技术让SUV变得越来越安全

过去,SUV一直不被人所看好,因为多年前的SUV车型由于重心较高,遇到碰撞的时候容易发生侧翻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SUV的设计越来越合理,通过电子稳定系统以及承载式车身系统的引入,其翻车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其与生俱来的高车身优势就被展现出来了。

大型车会对小型车有致命的威胁吗?

轿车很容易会钻入SUV或者皮卡的底部,从而造成致命的损伤

确实,较轻的车辆永远在同较重的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处于劣势,这也就是历史上SUV和皮卡被称之为轿车的杀手,由于当时这些车型普遍没有吸能结构,如果在同车身低矮的轿车相碰撞的时候,轿车很容易就会钻入SUV或者皮卡的底部,从而造成致命的损伤,因此这类事故中轿车的伤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新款的SUV和皮卡已经加入了吸能结构,轿车钻入车底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好在,不过随着法规对于车厂的制约(一般都是行业自约规定),新款的SUV和皮卡已经加入了吸能结构,而同普通低车身的轿车发生碰撞的时候,可以通过吸能装置来降低碰撞的损伤,同时由于这类车型的底盘也已经大幅度降低,轿车钻入车底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低。

小型车同大型车碰撞虽然占不到便宜,但是也不至于那么容易出现伤亡

至少从现在掌握的数据来看,2005年以后生产的皮卡和SUV在同轿车碰撞的时候,轿车成员的乘员伤亡比例已经比2000年之前制造的车型低了接近3成,而这种趋势还在提升。至少目前来看,小型车同大型车碰撞虽然占不到便宜,但是也不至于那么容易出现伤亡,当然前提是车速不高的情况下。

怎样的车型设计可以在不牺牲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燃油经济性呢?

刚刚前面谈到的几点都是车辆更大、更重也就更安全,但是这样的代价就是燃油经济性无法进一步提升,而随着燃油枯竭的压力,汽车还是需要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来降低油耗或者能力。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型以及高效的发动机层出不穷,而这样的改进将更好的提升燃油经济性。

混动车型在车重和油耗的矛盾之间取得了更佳的平衡

不过综合此前提到的观点,电动车以及混合动力车型确实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因为这类车型由于电池组、电动机部件的重量将提升整体的车重,这样可以提供额外的安全性,而且由于是节能型的动力,这样的重量增加并不会影响最终的燃油经济性。

质量更轻但是刚度更高的合金材料也被大量的使用

当然了,降低燃油经济性最直接的办法还是降低车身重量,而这也是目前各大厂商所集中探索的一个发展方向,因此新的合金材料的引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这些材料重量比传统钢材更轻,但是却可以带来更好的刚度,同样可以对车辆的安全性提升提供帮助。

老生常谈的安全意识

每次聊汽车安全性的时候,我都会借这个机会在最后呼吁一下行车的安全性。相对于汽车硬件和软件的提升,主观的安全意识才是最重要的。很多恶性交通事故都是因为驾驶员的疏忽大意才最终酿成了惨剧,价值几百万的豪车在高速碰撞时也不一定能保住你的性命,而10几万元的车也能保证你在公路上平平安安,全凭自己的安全意识。其实,少一些小聪明往往能避免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千万别当马路上最聪明的人。


相关文章

  • [汽车材料分析]2014年欧洲车身会议(ECB)奔驰新C级车身用材及工艺解析
  • 1一.奔驰新C级车型概况 第一代奔驰C-glass为2014年欧洲白车身会议亚军车型 图1 2014年ECB会议车型评分结果 第一代奔驰C-glass于1982年上市,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经W201.W202.W203.W204车型,现已 ...查看


  • 汽车结构的轻量化设计方法综述
  • ValueEn舒neering ・29・ 汽车结构的轻量化设计方法综述 TheReviewofD幅ign Methods for Ligll细ei曲t ofAutomobneSt珈ctIlm Lin 李传博①LiChuanbo:谢然②Xie ...查看


  • 论汽车轻量化
  • 论汽车的轻量化 在已经结束的2011上海国际车展上,以绿色.低碳为主题的新能源车成为本届车展最大的亮点.各种电动,混合动力的车型的出现代表着汽车工业上新的革命时代的到来. 作为有效的节能手段,汽车轻量化技术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查看


  • 浅谈高强度钢板的冲压应用
  • Equipment Manufactring Technology No.11,2011 浅谈高强度钢板的冲压应用 冯静,马春华,王威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7) 摘要:介绍了高强度钢板在汽车白车身结构上的应用及 ...查看


  • 汽车变速器箱体轻量化设计
  • 汽车变速器箱体强度分析 关键词: 变速器箱体; 静力分析; 有限元分析; 1. 绪论 1.1 引言 变速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关键组成部分,主要由各档齿轮.轴系和变速器箱体组成,发动机输出的动力经离合器传到变速器输入轴,再通过齿轮系啮合传动将动 ...查看


  • 汽车科技未来的发展趋势
  • 2005年第4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andTeclnOIOgyManagementResearcl 2005NO.4 文章编号:1000-7695(2005)04-0046-03 汽车科技未来的发展趋势 唐智峰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 ...查看


  • 深度解析动力电池提升能量密度的三大路径
  • 2017年,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较2016年下降幅度较大.曾有知情人士透露,一些规模较小的新能源整车企业由于补贴退坡而被迫转行,留下来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在提高产品性能.质量上也开始下大力气.但这些坚守阵地的企业该如何生存,新能源汽 ...查看


  • 详解3D打印技术在汽车制造与维修领域应用
  •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常见交通工具,因此汽车维修工作将变得大众化.汽车维修企业存在的基础在于快速.高效的开展汽车维修服务,同时这也是增加市场竞争力的要素.我国很多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性能.安全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很多用户 ...查看


  • 汽车轻量化设计
  • 汽车轻量化设计 "低碳"经济如今成为全球最热话题,随着上海世博会出行普通采用纯电动. 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实施,汽车行 业也燃起了一股"低碳"经济热潮.不过大家关注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