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_话语_和_话语研究_施旭

社会科学报/2008年/2月/14日/第005版

学科探讨

究竟什么是“话语”和“话语研究”?

浙江大学 施旭

随着话语研究的不断深化和扩展,不少人对“话语”和“话语研究”的含义与定义往往或感到困惑、或产生歧义。因此,首先要澄清这些关键术语和概念。

“话语”含义产生歧义

在当今的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里,话语研究工作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因而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话语”和“话语研究”(或“语篇分析”) 的术语以及它们直接或间接表达的概念。然而,不少学生和学者对作为研究对象的“话语”和“话语研究”的含义与定义往往或感到困惑、或产生歧义。究其原因,至少有五个:(1)话语研究莫属中国文化,而是起源于西洋学术;(2)即使在西方,它们也不是百姓生活中的用语和概念,而是学术界里的事物;(3)学者由于不同的背景和兴趣,对话语有不同的理解;(4)话语的概念包含“语境”;后者的边界是不确定的,是随着分析者的志趣和要求而变化的;(5)学者滥用“话语”一词,去描述不含语言活动的社会、文化现象,如“建筑话语”、“舞蹈话语”、“音乐话语”。“话语研究”在中国和世界的学术界表现出了巨大的学术与社会潜力及活力;因此,为了解和开展话语研究工作,我们应该首先澄清这些关键术语和概念。

不同于传统的西方语言学,话语研究的目的不是要知道一个字、词、句、篇章或一个语音单位的形式或内容,或者其生成的原因、规则、历史。换言之,它关心的不是那些从生活事件抽象化了的范畴以及其中的奥妙。它的目的是要关注、揭示、反思或批评那些借助语言所构建的或与语言使用相关的实际发生的、特别是那些具有现实社会文化意义的事件,甚至寻求言说方式的创新。

“话语”是“实际生活中的语言活动”

那么,究竟什么是话语? 话语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下的具体的语言交际事件。换句话说,“话语”是与语境或“实际生活”相关的语言活动,或者更简单地说一是“实际生活中的语言活动”。可以说话语研究既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同时也关注其中的语言活动。在日常用语中,意义上比较接近“话语”的词语应该是:“某人在某情况下对某事的某种说法和看法”。比如,目前我国社会领域中有关和谐的思想和言说,易中天的三国故事及其社会的反响,网络中的各类语言交际活动,布什政府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称为“魔鬼”,都属于话语现象。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上述的定义并认识其中的内涵,有以下十点说明:

(1)话语有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语言交际活动,另一方面是与其相关联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或者简单地说“语境”;话语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体。(2)话语的意义与语言形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是两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3)话语往往是具体的语言生活事实。它可以是单一的言语事例:有具体的说话者、对象、话题、表述形态以及语境;但也可以是一类相似的事例的集合体:有一组具体的说话群体和对象,一套言说的内容和方式,以及一系列相识的语境等。所以,话语又体现在这样一系列具体的话语成分的体系中。(4)在上一点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指出:对于“相同的”事物,人们可能有不同的说法、做法和看法,因而也反映出不同的概念和态度。所以,话语也包括相关联的、有排斥性的另类话语。(5)(话语) 意义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符号(如眼神、手势、媒体手段) 来实现,它们与语言符号相辅相成,因此这些相关的符号活动也是话语研究的一部分,尽管不是主要部分。(6)话语并不仅仅指某一特殊的描述或表现世界的方式,它同时也指伴随这些方式的社会行为或行动。在语言学、符号学和文化学研究中,重点经常放在“建构”

和“表现”上。然而,话语不仅仅是人们言说的过程和结果,更是人们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由此可推知,话语是一种有特定目的和结果的社会实践形式。(7)与上一点相关联的,既然话语不仅是表说方式也是行为方式,那么它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言说、行为和思维方式还不断地保持、创造和改变现实。(8)应该强调,话语是我们在语言研究中某种特殊“敏感”视角的产物:这里,语言活动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其它相关的事物都是背景或者说语境。(9)从这一点和上一点上,我们可以得知,不同于自然科学常常预设的事物,话语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不能脱离人的主观因素(如个人和文化的视角、价值观、世界观) 而独立存在的事物,因而是主客交融的产物。正因如此,它的分界线往往不像自然科学家眼里的事物所具有的。话语和话语研究不是完全中立的,而是反映了研究者的志趣。(10)话语是构成我们社会生活的主要部分,甚至是核心部分。我们日常生活大部分是通过语言交际来实现的,大部分社会生活实际上就是语言生活。

“话语”可分成“社群话语”、“行业话语”、“问题话语”三大类

根据话语研究的不同目的或侧重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话语分成三大类。(1)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有不同的“社群话语”:私人话语、公众话语;个人交际话语、群体交际话语等;(2)从社会行业范畴的角度来看有不同的“行业话语”:政治、经济、外交、教育、新闻、媒体、大众文化、法律等;(3)从具体事件、具体话题或具体社会文化问题来看有各种“问题话语”:城市市民对农民工所表达的看法,台湾当局为“去中国化”而制造的语言游戏,美国政府通过各种媒体提出的反恐言辞,第三世界表达的反霸权、求发展的主张和心声等。话语学者所关注的问题经常是:谁(不) 在说话,(没) 说什么,如何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等等。而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艘包括文献或访谈资料的收集,历史、文化语境的观察,语言使用的形式和内容的分析,等等。

社会科学报/2008年/2月/14日/第005版

学科探讨

究竟什么是“话语”和“话语研究”?

浙江大学 施旭

随着话语研究的不断深化和扩展,不少人对“话语”和“话语研究”的含义与定义往往或感到困惑、或产生歧义。因此,首先要澄清这些关键术语和概念。

“话语”含义产生歧义

在当今的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里,话语研究工作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因而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话语”和“话语研究”(或“语篇分析”) 的术语以及它们直接或间接表达的概念。然而,不少学生和学者对作为研究对象的“话语”和“话语研究”的含义与定义往往或感到困惑、或产生歧义。究其原因,至少有五个:(1)话语研究莫属中国文化,而是起源于西洋学术;(2)即使在西方,它们也不是百姓生活中的用语和概念,而是学术界里的事物;(3)学者由于不同的背景和兴趣,对话语有不同的理解;(4)话语的概念包含“语境”;后者的边界是不确定的,是随着分析者的志趣和要求而变化的;(5)学者滥用“话语”一词,去描述不含语言活动的社会、文化现象,如“建筑话语”、“舞蹈话语”、“音乐话语”。“话语研究”在中国和世界的学术界表现出了巨大的学术与社会潜力及活力;因此,为了解和开展话语研究工作,我们应该首先澄清这些关键术语和概念。

不同于传统的西方语言学,话语研究的目的不是要知道一个字、词、句、篇章或一个语音单位的形式或内容,或者其生成的原因、规则、历史。换言之,它关心的不是那些从生活事件抽象化了的范畴以及其中的奥妙。它的目的是要关注、揭示、反思或批评那些借助语言所构建的或与语言使用相关的实际发生的、特别是那些具有现实社会文化意义的事件,甚至寻求言说方式的创新。

“话语”是“实际生活中的语言活动”

那么,究竟什么是话语? 话语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下的具体的语言交际事件。换句话说,“话语”是与语境或“实际生活”相关的语言活动,或者更简单地说一是“实际生活中的语言活动”。可以说话语研究既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同时也关注其中的语言活动。在日常用语中,意义上比较接近“话语”的词语应该是:“某人在某情况下对某事的某种说法和看法”。比如,目前我国社会领域中有关和谐的思想和言说,易中天的三国故事及其社会的反响,网络中的各类语言交际活动,布什政府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称为“魔鬼”,都属于话语现象。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上述的定义并认识其中的内涵,有以下十点说明:

(1)话语有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语言交际活动,另一方面是与其相关联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或者简单地说“语境”;话语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体。(2)话语的意义与语言形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是两者有机结合的统一体。(3)话语往往是具体的语言生活事实。它可以是单一的言语事例:有具体的说话者、对象、话题、表述形态以及语境;但也可以是一类相似的事例的集合体:有一组具体的说话群体和对象,一套言说的内容和方式,以及一系列相识的语境等。所以,话语又体现在这样一系列具体的话语成分的体系中。(4)在上一点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指出:对于“相同的”事物,人们可能有不同的说法、做法和看法,因而也反映出不同的概念和态度。所以,话语也包括相关联的、有排斥性的另类话语。(5)(话语) 意义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符号(如眼神、手势、媒体手段) 来实现,它们与语言符号相辅相成,因此这些相关的符号活动也是话语研究的一部分,尽管不是主要部分。(6)话语并不仅仅指某一特殊的描述或表现世界的方式,它同时也指伴随这些方式的社会行为或行动。在语言学、符号学和文化学研究中,重点经常放在“建构”

和“表现”上。然而,话语不仅仅是人们言说的过程和结果,更是人们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由此可推知,话语是一种有特定目的和结果的社会实践形式。(7)与上一点相关联的,既然话语不仅是表说方式也是行为方式,那么它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言说、行为和思维方式还不断地保持、创造和改变现实。(8)应该强调,话语是我们在语言研究中某种特殊“敏感”视角的产物:这里,语言活动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其它相关的事物都是背景或者说语境。(9)从这一点和上一点上,我们可以得知,不同于自然科学常常预设的事物,话语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不能脱离人的主观因素(如个人和文化的视角、价值观、世界观) 而独立存在的事物,因而是主客交融的产物。正因如此,它的分界线往往不像自然科学家眼里的事物所具有的。话语和话语研究不是完全中立的,而是反映了研究者的志趣。(10)话语是构成我们社会生活的主要部分,甚至是核心部分。我们日常生活大部分是通过语言交际来实现的,大部分社会生活实际上就是语言生活。

“话语”可分成“社群话语”、“行业话语”、“问题话语”三大类

根据话语研究的不同目的或侧重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话语分成三大类。(1)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有不同的“社群话语”:私人话语、公众话语;个人交际话语、群体交际话语等;(2)从社会行业范畴的角度来看有不同的“行业话语”:政治、经济、外交、教育、新闻、媒体、大众文化、法律等;(3)从具体事件、具体话题或具体社会文化问题来看有各种“问题话语”:城市市民对农民工所表达的看法,台湾当局为“去中国化”而制造的语言游戏,美国政府通过各种媒体提出的反恐言辞,第三世界表达的反霸权、求发展的主张和心声等。话语学者所关注的问题经常是:谁(不) 在说话,(没) 说什么,如何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等等。而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艘包括文献或访谈资料的收集,历史、文化语境的观察,语言使用的形式和内容的分析,等等。


相关文章

  • 研究"石头剪刀布"策略究竟有何意义
  • [媒目]研究"石头剪刀布"策略究竟有何意义 2014-05-06 10:19:48 来源:新京报(北京)有0人参与 分享到网易微博 0 易信 新浪微博 腾讯空间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本文首发自新京报官方微信,您可以在微 ...查看


  • 论福柯[知识考古学]中的知识问题
  • Y9睨27专 学校代码: 学10246号:032045011 多七擎 硕.士学位论文 论福柯<知识考古学>中的知识问题 院 专系:1.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一,业: 名i社会学沈 于姓恺海教授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t2006璋 ...查看


  • 揭秘:中国政府如何作出重大决策
  • 近年来,中国政府的决策模式引起海内外学界.政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式共识型决策模式揭秘 樊 鹏 <中国式共识型决策>,王绍光.樊鹏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今年6月份,我与王绍光教授合著的<中国式共识型决策:" ...查看


  • 中国伦理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作者:陶涛李季璇申巍詹莹莹 伦理学研究 2010年08期 万俊人,男,1958年7月生,湖南岳阳人.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伦理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7年.1990年.1992年分别破格晋升为讲师.副教授. ...查看


  • 我们今天怎样看神话?
  • 参照接受了荣格的观点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推想:既然我们可以经由个体的梦境来解读一个人隐秘的内心,那么可否通过读取神话――这种特定群体的梦境――来寻找群体生存的信息乃至校正其走向呢? 2010年夏秋之交,好莱坞巨制<盗梦空间>(Inc ...查看


  • 上帝的声音
  • 上帝的声音 我们阅读和研究<圣经>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聆听上帝的声音.因为<圣经>是上帝的启示,所以我们研究<圣经>是为了侧耳倾听上帝对我们所说的是什么.但无论是那些不相信<圣经>为上 ...查看


  •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现实表达
  • 作者:王延超 理论探索 2013年12期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5-0010-08 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现实表达的含义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现实表达,主要是指党员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 ...查看


  • "新历史主义"读书报告
  • 读书报告 --"新历史主义"理论 通过阅读格林布拉特和海登怀特的几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对新历史主义有了大致的.粗浅的了解,以下是对其的简单概括. 新历史主义是诞生于80年代的英美文化界和文学界的"新" ...查看


  • 刘擎:中国崛起与文化自主
  • 标签: 中国文明 学术自主 ● 刘擎 [作者题注]本文成形于笔者在复旦大学"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科学"高级论坛(2008年12月)的一次发言,在邓正来教授的敦促下,进一步拓展.修改而成.其繁体字版刊载于<思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