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 3

信仰的力量

——《苦难辉煌》观后感

战略问题专家金一南教授长达52万字的《苦难辉煌》,

记录了一场舍生忘死的激烈残酷较量。这场较量有三个主角,分别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国民党人和日本昭和军阀集团。历史选择他们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主义,用对过往的感触和对未来的憧憬,在中华大地上用一场又一场生死拼杀演出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和永恒的记忆。整本书如展现熔岩般运行奔腾的地火,对这段恢弘的中国现代史进程进行了全景式解读,展望了中华民族依旧前仆后继的伟大复兴事业。

中国从不缺乏英雄,但是没有哪个时代像二十世纪中前

期那样英杰辈出。无数的英烈豪杰,无数的志士仁人,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主义殊死拼搏,全然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1949年全国解放时党员人数为300万,有名可查的党员烈士就有370万,绝大多数共产党员没有看到五星红旗升起这一天。他们没有赶上评功、授勋、授衔,没有来得及让后人树碑立传,没有机会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无数在今天许多人已不知晓的英雄,只是穿着褴褛的军装,随着战火硝烟消失在历史帷幕的后面。

他们没有来得及谢幕。但我想,这就是民族脊梁之所在。

这本关于辉煌的万言书,记录了许多我们已然非常陌生

但却顶天立地、丝毫不输名将的英雄,他们跟我们所熟悉的董存瑞、黄继光们一样,为结束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奉献出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全身心的信仰,直至宝贵的生命。祖国今日之伟岸,正是源于他们所打造的辉煌。辉煌无一不是诞生于苦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苦难都可以顺理成章地造就辉煌。历史长河大浪淘沙留下的,是无数英烈豪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铸就的丰碑,而这丰碑背后,有横尸遍野亦有血流成河,有彷徨动摇亦有背信叛逃。《苦难辉煌》一如一本苦难的沉思录,向我们全面而真实地展现了我党迅速却又漫长、曲折却又不挠的成长史,留给我们的,是对今日以及未来党建工作的沉思。

“四一二”“清党”,“宁可错杀,不可错放”,我们

看到了无数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却也看到了许多苟且偷生背信弃义。陈延年被手下的交通员出卖而被捕;赵世炎被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带领包探上门抓获;朱德的原夫人何芝华仅为一笔美金和两张出国护照,将罗亦农出卖。时至今日我们缅怀革命先烈的牺牲史,“因叛徒出卖被捕,英勇就义”的字样并不陌生。不难想象,这些曾经掌握着党内机密的叛逃者,在当时信息极为稀缺的环境中对共产党人的生命安全及革命工作的正常开展构成了多么大的威胁。

大无畏的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而献身,面

对敌人的屠刀坚贞不渝、矢志不移;而一部分共产党人的信仰,却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物质诱惑之下变得廉价,造成了

很大一批革命勇士的无谓牺牲。这就是缺失信仰的可怕。人无信仰不立,一个人没有了信仰,就相当于肉体没有了灵魂,只能行尸走肉般在巨大异己的物质世界中无根流放,在空虚迷惘的精神世界里无端徘徊。于是这样的人,目无组织,腐化堕落,当外界的反革命力量找到他们时,他们已经腐烂得脆弱不堪的防线迅速溃败,还谈何革命,谈何抵抗?

能让苦难造就辉煌的,只有信仰的力量。

回忆历史,人们惊叹于中国共产党号召力如此之巨大,战斗力如此之坚韧,生命力如此之顽强。可曾想,这亦是经过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所留下的信仰最为坚固的一批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所打造出来的神话。他们造就的,是一个无坚不摧的政治集团。

没有人生来是神,没有信仰生来就坚韧不拔。革命先烈

在战争的炮火中读懂了所谓信仰二字,而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站在历史这面镜子前,是否更加应该意识到信仰薄弱的可怖?

如果说战争年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体现在为中华民族的

解放义无反顾舍生忘死,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共产党人的信仰应该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日常工作当中,尤其应该体现在面对自我欲望和人民利益相冲突的时候能够坚定地为人民利益做出自我欲望的牺牲。共产党人的信仰在民族解放的战斗中使得他们的个人价值得以升华,而一旦失去信仰,他们也就失去了人生价值,失去了自我存

在的意义;而这种信仰,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是一样。

在当今中国社会,人们心中的信仰逐渐被价值追求上的世俗化倾向所动摇。在一系列反腐倡廉的反面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动摇具体表现在人民利益和自我欲求孰重孰轻的判断不清、把握不准上,进而造成对道德伦理的冷漠,仅将道德视为外在的约束规范,在内心深处丧失了对道德崇高的敬重之情,乃至怀疑和漠视道德的存在,进而对待人民群众没有道德义务感,甚至将党和国家交给自己的工作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立起来,完全丧失了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道德感情,忽略了我党的一切工作皆是为了人民群众谋福祉这一根本宗旨,彻底忘记了一个共产党人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

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我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作为一个拥有近7800万党员的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光明、走向复兴、走向辉煌的征途中,必须牢记曾经经历的苦难、曾经付出的代价、曾经受到的教训,要通过反腐倡廉工作的常抓不懈和提高党员素质修养的落到实处,巩固每一个共产党人心中勤政为民、情为民系的信仰。如马克思所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民将洒下热泪。”

回望过去,昔日的战场已然硝烟散尽;品味苦难,前人业已造就耀眼的辉煌。今日的我们,如若能够一如既往地传承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仰并将之发扬将之光大,那么未来我们所完成的,定将是中华民族又一页新的辉煌!

张彦博

信息技术部

信仰的力量

——《苦难辉煌》观后感

战略问题专家金一南教授长达52万字的《苦难辉煌》,

记录了一场舍生忘死的激烈残酷较量。这场较量有三个主角,分别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国民党人和日本昭和军阀集团。历史选择他们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主义,用对过往的感触和对未来的憧憬,在中华大地上用一场又一场生死拼杀演出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和永恒的记忆。整本书如展现熔岩般运行奔腾的地火,对这段恢弘的中国现代史进程进行了全景式解读,展望了中华民族依旧前仆后继的伟大复兴事业。

中国从不缺乏英雄,但是没有哪个时代像二十世纪中前

期那样英杰辈出。无数的英烈豪杰,无数的志士仁人,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主义殊死拼搏,全然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1949年全国解放时党员人数为300万,有名可查的党员烈士就有370万,绝大多数共产党员没有看到五星红旗升起这一天。他们没有赶上评功、授勋、授衔,没有来得及让后人树碑立传,没有机会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无数在今天许多人已不知晓的英雄,只是穿着褴褛的军装,随着战火硝烟消失在历史帷幕的后面。

他们没有来得及谢幕。但我想,这就是民族脊梁之所在。

这本关于辉煌的万言书,记录了许多我们已然非常陌生

但却顶天立地、丝毫不输名将的英雄,他们跟我们所熟悉的董存瑞、黄继光们一样,为结束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奉献出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全身心的信仰,直至宝贵的生命。祖国今日之伟岸,正是源于他们所打造的辉煌。辉煌无一不是诞生于苦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苦难都可以顺理成章地造就辉煌。历史长河大浪淘沙留下的,是无数英烈豪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铸就的丰碑,而这丰碑背后,有横尸遍野亦有血流成河,有彷徨动摇亦有背信叛逃。《苦难辉煌》一如一本苦难的沉思录,向我们全面而真实地展现了我党迅速却又漫长、曲折却又不挠的成长史,留给我们的,是对今日以及未来党建工作的沉思。

“四一二”“清党”,“宁可错杀,不可错放”,我们

看到了无数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却也看到了许多苟且偷生背信弃义。陈延年被手下的交通员出卖而被捕;赵世炎被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带领包探上门抓获;朱德的原夫人何芝华仅为一笔美金和两张出国护照,将罗亦农出卖。时至今日我们缅怀革命先烈的牺牲史,“因叛徒出卖被捕,英勇就义”的字样并不陌生。不难想象,这些曾经掌握着党内机密的叛逃者,在当时信息极为稀缺的环境中对共产党人的生命安全及革命工作的正常开展构成了多么大的威胁。

大无畏的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而献身,面

对敌人的屠刀坚贞不渝、矢志不移;而一部分共产党人的信仰,却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物质诱惑之下变得廉价,造成了

很大一批革命勇士的无谓牺牲。这就是缺失信仰的可怕。人无信仰不立,一个人没有了信仰,就相当于肉体没有了灵魂,只能行尸走肉般在巨大异己的物质世界中无根流放,在空虚迷惘的精神世界里无端徘徊。于是这样的人,目无组织,腐化堕落,当外界的反革命力量找到他们时,他们已经腐烂得脆弱不堪的防线迅速溃败,还谈何革命,谈何抵抗?

能让苦难造就辉煌的,只有信仰的力量。

回忆历史,人们惊叹于中国共产党号召力如此之巨大,战斗力如此之坚韧,生命力如此之顽强。可曾想,这亦是经过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所留下的信仰最为坚固的一批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所打造出来的神话。他们造就的,是一个无坚不摧的政治集团。

没有人生来是神,没有信仰生来就坚韧不拔。革命先烈

在战争的炮火中读懂了所谓信仰二字,而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站在历史这面镜子前,是否更加应该意识到信仰薄弱的可怖?

如果说战争年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体现在为中华民族的

解放义无反顾舍生忘死,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共产党人的信仰应该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日常工作当中,尤其应该体现在面对自我欲望和人民利益相冲突的时候能够坚定地为人民利益做出自我欲望的牺牲。共产党人的信仰在民族解放的战斗中使得他们的个人价值得以升华,而一旦失去信仰,他们也就失去了人生价值,失去了自我存

在的意义;而这种信仰,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是一样。

在当今中国社会,人们心中的信仰逐渐被价值追求上的世俗化倾向所动摇。在一系列反腐倡廉的反面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动摇具体表现在人民利益和自我欲求孰重孰轻的判断不清、把握不准上,进而造成对道德伦理的冷漠,仅将道德视为外在的约束规范,在内心深处丧失了对道德崇高的敬重之情,乃至怀疑和漠视道德的存在,进而对待人民群众没有道德义务感,甚至将党和国家交给自己的工作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立起来,完全丧失了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道德感情,忽略了我党的一切工作皆是为了人民群众谋福祉这一根本宗旨,彻底忘记了一个共产党人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

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我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作为一个拥有近7800万党员的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光明、走向复兴、走向辉煌的征途中,必须牢记曾经经历的苦难、曾经付出的代价、曾经受到的教训,要通过反腐倡廉工作的常抓不懈和提高党员素质修养的落到实处,巩固每一个共产党人心中勤政为民、情为民系的信仰。如马克思所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民将洒下热泪。”

回望过去,昔日的战场已然硝烟散尽;品味苦难,前人业已造就耀眼的辉煌。今日的我们,如若能够一如既往地传承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仰并将之发扬将之光大,那么未来我们所完成的,定将是中华民族又一页新的辉煌!

张彦博

信息技术部


相关文章

  • 信仰的力量 1
  • 信仰的力量 江苏省青联散文诗会 活动阐述: 江苏省青联年会将于2013年12月上旬召开,会议期间,将举办一次新老青联委员活动,这次活动以"信仰的力量"为主题.诗歌散文品评为载体,围绕信仰之于青年--忠诚.使命.责任.追求 ...查看


  • 信仰就是力量
  • 信仰就是力量 有人说,信仰就像指引人前进的明灯:有人说,信仰又像是一个人的灵魂.没有明灯指引,人甚至会迷失方向:没有灵魂依托,人甚至会变成行尸走肉.信仰,片刻都不能走远. 信仰是一种力量,可以使人坚定,也可以使人做事从容.有人把信仰比作&q ...查看


  •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信仰的力量
  •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信仰的力量 大型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 ...查看


  • 党员征文-信仰的力量
  • 信仰的力量 -------永远跟党走 古语有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又是一季春来,草原上的春天像一位腼腆少女,总是那样姗姗来迟.但太阳毕竟不可阻挡的北移,给呼伦贝尔,这座美丽的小城带来温暖 ...查看


  • 坚守信仰的力量
  • 坚守信仰的力量 --读<苦难辉煌>有感 <苦难辉煌>是国防大学教授.战略问题专家金一南的经典之作.第一次读这本书还是在高三毕业的前夕,而今已经5年多了.前些天,在整理旧书时又翻出了这本书,利用工作之余,又将这本书细细 ...查看


  • 榜样与信仰
  • 榜样与信仰 作者:贾海峰 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02期 摘 要: 德育的终极目标是良好的道德意识的养成和道德行为的出现.其根本途径在于通过挖掘道德榜样来树立道德信仰,从而促使道德行为的出现.本文主要以道德榜样的挖掘.道 ...查看


  • 信仰的力量
  • 信仰的力量 我们伫立于时代的街角,任由白驹过隙的时间匆匆流过.在这数亿年的光景里,人类看似在不断地进步着进化着,然而我们的内心却变得愈发匮乏与空洞.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对生命,民族乃至国家的信仰正在不断地衰弱,我们的道德底线也在不断地下放 ...查看


  • 关于信仰的议论文
  • 篇一: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是支撑人坚定走下去的动力源泉.<人间正道是沧桑>就是这样一部关于信仰的电视剧,它如一宏伟博大的历史长诗,向我们呈现那峥嵘岁月里的纷繁浩荡.沧桑巨变以及那奔向自由与光明的热忱勇气. 置身于 ...查看


  •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青年朋友: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工作学习中的点滴收获和体会.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几天前,读到了这样一篇文章<信仰的味道>,讲得是 ...查看


  • 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习近平,正在启动信仰的力量!
  • 习近平,正在启动信仰的力量 -------十二五期间完成中华民族信仰现代化刻不容缓 中华民族的信仰现代化,不同于儒释道耶回的宗教信仰,更不是迷信,而是对天道(宇宙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真理的哲学信仰和理性信仰,其理论基础是儒释道+马列主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