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的客家情结

第18卷 第4期       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0年8月   Vol.18 No.4   JOURNALOFJIAYING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s)     August2000

丘逢甲的客家情结

○周建新

(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广东梅州514015)

[摘 要]1895年抗日保台的兵败,是丘逢甲一生的重大转折。丘逢甲从台湾内渡后回粤十余

年生涯中,乐于乡土,关心乡情,热爱家乡名胜,敬仰家乡先贤,同情百姓疾苦,兴学育才,他的所见所闻、所交所往,都是与客家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作诗文以及行踪活动,无不洋溢着他对客家祖籍地的热爱、对客家人的情愫,反映了丘逢甲作为一个客家人的真实的内心世界,一种纯朴自然的客家情结。

[关键词]丘逢甲;客家;乡土;情结αα

[中图分类号]K81 [文献标识码]A []05

有关丘逢甲的研究,,而这三个方面又,,他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地地、。,,在他心目中是第一位的,然而内渡后,他的所见所闻,,这难免会勾起他内心深处的那种对原乡、对祖籍地的情感。如何认识原乡,如何认识客家人,诸如此类的问题构成了他人生特别是后半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试从客家情结、乡土情结这一角度入手,剖析丘逢甲作为一个客家人的内心世界的真实的一面、感人的一面,也是人们所不熟悉的一面。

一、丘逢甲生平及其家世渊源

丘逢甲(1864—1912),出生于台湾淡水厅铜锣湾(今台湾苗栗县铜锣镇)一个私塾先生家里。父亲丘龙章,学问渊博,刚正清朴,一生从事教育。他从小对丘逢甲悉心指导,教育有方。丘逢甲自幼聪颖异常,尤其在其家学的熏陶和他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进步神速。他3岁时就会写字习字,4岁始入私塾读书,6岁即能吟诗作对,7岁即能属文。光绪三年(1877),14岁的丘逢甲参加院试,以年龄最小、学识最佳、答卷最早受到主考官、福建省巡抚丁日昌的赏识,亲赠“东宁才子”印。从此“东宁才子”在台湾声名日隆。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爆发,台湾基隆、澎湖相继沦陷,丘逢甲深感国家民族之患,于是“益留心中外事故,西方文化,慨然有维新之志。”光绪十五年(1889),26岁的丘逢甲赴京会试,中进士,但无意仕途,告假回乡,后任台中衡文书院和台南书院主讲。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丘逢甲请建义军,亲任统领,防守台中及新竹等地。次年7月,兵败离台,内渡归广东镇平县(今蕉岭县),从此,开始了他由抗日护国到教育救国,由原来拥护维新变法而转向赞同、支持革命的伟大转变与跨越。

广东镇平县为丘逢甲的祖籍地。在清乾隆中叶,其曾祖父丘仕俊始从镇平东渡台湾彰化县(今台中县)东势角,成为丘逢甲家族的开台祖。祖父丘学祥(1800—1872)在戴潮春之乱后,避乱垅堡铜锣湾庄。镇平县客家人大量移民台湾是在清康熙年间,为什么镇平客家人会那么多人流入台湾呢?据清乾隆《镇平县志・名宦》记载:“康熙六十年,邑令魏公(燕超)请于上官,并移咨闽省,准镇人赴台湾耕作。”丘仕俊是清初特别是康熙二十年(1683)后粤闽人大规模迁台洪流中的一分子,至丘逢甲曾祖父丘仕俊迁台时,丘氏家族已在广东镇平县客家地区传承了18代,生活了近500年的时间,是名副其实、地地道道的客家人。而丘逢甲家族迁台所居地与丘α

α[收稿日期]2000-06-

08[作者简介]周建新(1973-),男,江西萍乡人,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历史学硕士。

—109—

逢甲的出生地又都是在客家地区,是台湾客家人聚居地之一。

对此,丘逢甲从不否认,他在诗文、札记中多次提到自己是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并对客家的源流有一些自

[1]己的看法。认为其祖籍是河南南阳镇平县。他在《东山感春诗次己亥感秋韵》诗六首中,其二云:“歌残汾水雁

秋飞,北望胡尘泪满衣。秋对春风吟水调,六龙西幸不曾归。”其四云:“衣冠南渡避胡来,凭仗双轮碾海开。应有

[2](P195)田横客相笑,春帆叶叶过登莱。”在这里,丘逢甲点出了作为避胡南渡的中原人客居他乡、思念家乡的情

[3](P25)怀,道出了他身为客家人的身世。他还常说:“祖先是属于中原南迁的客家族系。”光绪二十一年(1895),

丘逢甲第一次回到镇平时,就自认定自己是客家人,他在《还乡书感》一诗中写道:“南渡衣冠尊旧族,东山丝竹负中年。”并为之注解曰:“予族由宋迁闽。”丘逢甲还曾于1907年春特意到福建省上杭县龙文乡黄坑村居住,寻探族源、祭拜祖坟,兼访族人与寻幽,作《上杭旧游七绝》十五首。抛开丘逢甲对客家民系的族属及源流的认识姑且不论,可看出丘逢甲对自己是客家人是毫不讳言的,从不掩饰,十分肯定。由此可见,丘逢甲对身为客家人也是感到很自豪、很光荣的。

二、丘逢甲内渡后的行踪史迹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丘逢甲抗日保台兵败,被迫离台内渡回国,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也是他回乡、知乡、恋乡的这样一种客家乡土情结的开始。

丘逢甲内渡后回到广东的行踪与活动,丘晨波《丘逢甲年谱》、蕉岭县文化局、博物馆合编《丘逢甲生平大事记》等有记载。丘逢甲内渡后到病逝前后共17年,从活动时间上看,地区生活的时间并不长。概而言之,:年7,1900年6月—1901年春,1904年4月—1906年夏,1907年春,1908年、1910,19112年2月。其活动地点主要是镇平县的淡定村、)、武平等县。活动内容主要有三个:,;(如拜访族人)、访友(如黄遵宪等)、结,,,互相勉励;三是游历故乡山水名胜,吟诗作记,记录客家,具体而言,就是结交客籍人士,爱客家人;寄情山水,咏物游记,爱客家山水,且诗文具有浓厚的客家味;创办族学、新学,兴客家人才。下面将就上述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与分析。

三、结交客籍人士

纵观丘逢甲的一生,交游广泛,朋友知己多,而其中对他的思想具有重大影响、引之为至交的主要有黄遵宪、温仲和、梁诗五、王晓沧、丘菽园、丘复、谢逸桥、邹鲁等人,这些人大多是客家人。因而可以说是丘逢甲的一个最重要的活动圈子,所交往人物是客家人,这原因大概主要是丘逢甲身为客家人,与客家人“同气相吸“的缘故。

与丘逢甲交往最深、友情最挚的是温仲和。温仲和(1837—1904),晚清著名学者、教育家,广东梅县松口堡(今梅县松口镇)人,名柳介,一字慕柳。与丘氏为同科进士,钦点为翰林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检讨。丘、温于1889年在北京初识。丘逢甲内渡后,受朝廷冷落,“奉旨归籍海阳”,1896年冬率家寓居潮州,闲居无事,心情郁闷。而温仲和在京任职四年后,回到故里。因学识渊博,任潮州金山书院主讲兼院长。潮州重逢温仲和,这给丘氏很大安慰与鼓舞。丘逢甲特作《潮州喜晤温慕柳同年,别后再却》诗四首,表达了他重逢温仲和的喜悦心情以及对他的感激之情。尔后两人过从日密,志同道合,引为知己。1896年,丘逢甲在镇平县淡定村建起心太平草庐,堂号为“培远堂”,由温仲和亲自题匾贺赠,此匾至今保存,不仅成为一件珍贵的文物,而且也是温、丘两人浓厚友谊的历史见证。

在温仲和的大力推荐下,丘逢甲得以在潮州讲学。利用温仲和的声望与海外华侨的关系,丘逢甲认识谢逸桥等人,筹集资金,开始先后在潮州、汕头筹办岭东同文学堂。光绪二十七年(1901),岭东同文学堂正式创办,丘逢甲自任监督,温仲和出任学堂总教习。因而可以说,有了温仲和的帮助,丘逢甲的岭东办学才有可能。光绪三十年(1904)温仲和在家乡病逝,丘逢甲甚为哀痛,亲往吊唁,为其撰写《墓志铭》、《温慕柳先生像赞》、《温柳介先生言来》等,追述其生平事绩与他俩的交往过程,感怀他们之间的深情挚意。深切表明了他们的浓厚交往和诚挚友情。

黄遵宪是丘逢甲结识的另一个客家同乡与挚友。黄丘之所以能交流并引为至交,笔者认为,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都被朝廷冷落,未受重用,可以说是同为天涯沦落人。同为客家人,是他们成为挚友的前提或铺垫。正因为有了这层同乡、老乡关系,他俩才从最初的相遇、相识到后来的相知,最后发展成至友。当他们天涯—1

10—

异处、各在一方时,他们相互诗文和酬;当他们相见时,互相拜访晤面,畅谈家事、国事。

丘逢甲认识黄遵宪始于光绪十五年(1889),该年丘逢甲由台赴京参加会试,寓京期间,结识黄遵宪、温仲和等人,从此开始常有书信及诗文来往。他俩第二次见面是在丘逢甲内渡后的第三年即光绪二十四年(1898),

[4]黄遵宪因参加戊戌变法被黜归里。丘逢甲前往探视,赠书一联曰:“陆沉尤借舟权往,天问翻无壁受呵。”光绪

二十六年(1900)冬,丘逢甲访黄遵宪于人境庐,是为丘黄第三次见面。两人诗兴大发,互相唱和数章。光绪三十一年(1905)3月,黄遵宪病故。丘逢甲闻讯十分悲痛,撰文挽之。其文曰:“论文章经济,均足千秋,从今凭吊孤城,落日登楼,岂第骑箕哀铁汉;合公义私情,来伸一恸,剩我眷怀祖国,临风洒泪,更同钩党哭林宗。”此联言辞悲切,情意深长,它既表明丘逢甲痛失良师益友的悲恸之情,又道出了自己的孤苦与寂寞。由此可见,丘黄两人情谊之厚、感情之深,不仅因为他们是客家同乡人,更是志同道合者。

与丘逢甲相交友善的客家人还有其同宗、福建上杭人丘复。据《丘荷公先生传略》载:“先生名复,谱名柰芳,字果园。以荷花诞辰出生,别号荷生,或署荷仙。”“诞生于福建省上杭县蓝溪镇曹田村,时为一八七四年七月七日(农历同治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一八九八年前后,与同宗逢甲先生交谊最契,诗文唱和至多。”“辛

①除亥革命前夕,为革命文坛‘南社’成员。时与柳亚子、叶楚伦、丘仓海、高天梅、陈去病等,藉诗文鼓吹革命。”

此之外,嘉应州白土堡(今梅县白渡,一说为今梅江区三角镇)人梁诗五、梅县鹧鸪凹人王晓沧等人,他们或与丘逢甲相交甚笃,志同道合,提倡新学;有的以诗文会友,唱和之作颇多。而对于那些即使从未谋面的客籍名士,丘逢甲也是心仪已久,目不识而心识久矣。如清末著名岭南新诗派诗人、,丘逢甲对其推崇备至,评价很高。

,,这些人绝大多数是他的学生,(),(今松口镇)。谢逸桥是在温仲,,即在温仲和的举荐下,拜丘逢甲为师,师生。谢逸桥后来成为一位革命志士,,孙中山曾亲自到梅县松口看望谢逸桥、谢良牧兄弟等人。谢逸桥的革命言行反过来又影响了丘逢甲,促使他的思想由维新转变革命。丘、谢两人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邹鲁也是丘逢甲的学生并深受他的影响。邹鲁(1885—1954),广东大埔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冬拜丘逢

[5](P178-甲为师,从此丘逢甲“对邹鲁的教诲、提携、庇护备至。”179)丘逢甲曾于1906年和1907年在危急时刻暗

中保护邹鲁。此外,北伐革命军总司令、广东平远人姚雨平、抗日革命志士、镇平县高思乡人罗福星、谢逸桥的弟弟谢良牧等众多客籍革命志士都是丘逢甲的门人弟子,且都是受他的影响,思想逐渐升华发展,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四、在客区兴学、劝学、助学

丘逢甲很早就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1889年他考中进士后,钦点为工部虞衡司主事,他寓京期间使他亲眼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于是无意仕途,告假归台。讲学书院,“专意于养士讲学,或为民间仗义兴革,反

[6](P509)有意义。”丘逢甲兵败离台内渡,痛定思痛,更加感到教育的重要与急切。故“内渡后,锐意于兴学启民

[6](P509)[7]智”。而“欲开民智,强民权,非主张精神教育不为功”。丘逢甲归返祖籍镇平县文福乡淡定村的第二年,筑居室“培远堂”,并自题门联曰:“培载后进,远继先芬”,又一联曰:“培成国器,远大家声”。门联嵌入“培远”二字,可见丘逢甲把希望寄托在培育后代,培育家乡学子身上。

丘逢甲的教育活动最著名者为在汕头创办岭东同文学堂,此校为岭东第一所新式学校。

缘何丘逢甲将该校建于汕头而不建于家乡镇平呢?其实,丘逢甲并不是不爱家乡,不爱客家,相反,他心中有着强烈的客家情、乡土恋,他这样做的目的正是利用汕头岭东同文学堂的创办为契机,带动整个粤东客家地区乃至全省的教育的发展。故1904年丘逢甲见岭东同文学堂已步上正轨,而自己在汕头的办学活动遭到当地守旧势力的破坏,便辞去学堂监督的职务,回到家乡镇平,“以内忧外患日亟,益积极办学”。在家乡设立自强社课,为族中子弟

[6](P505)削笔课艺,常鸡鸣不寐。不一载,“社中子弟在县科考中均崭露头角”。同年冬,他又以族田的收入为经

费,在家乡创办员山、东山两所族学,以其镇平县二世祖文兴公的讳号“创兆”为校名。利用乡间族田收入兴办族学,这种办法大大减轻了贫苦农家子弟入学的经济负担,有助于发展农村新式小学教育,这在当时是一种十分高明的办法。此后粤东各地纷纷仿效,成效显著。

①丘琼华、丘其宪编译《丘荷公诗文选》,1999年3月印行。

—111—

丘逢甲重视族学教育,特别惟恐幼少年子弟于沿海城市中易染上各种陋习,所以,对于他的子弟,如五弟兆甲、三男丘琮、五男丘琳、侄儿丘琨等人,直到12岁才允许他们就读于县城的新学堂或族学,不让他们“随侍

[6](P505)至省垣”读书。在丘氏看来,“未成年者,山乡社读书为佳,大都市耳目繁侈,多外诱,易失纯朴之性。”为

解决兴学所引起的师资不足问题,丘逢甲十分重视师范教育。于1904年和1906年先后创办镇平师范学堂和员山创兆学堂附设师范传习所。师范传习所本为解决本地师资不足而设立,没想到其学生毕业后,分派到各地后,竟成为各地办学的骨干,使整个粤闽赣三省毗邻客家地区办学风气大盛。

1906年,丘逢甲倡议将镇平县桂岭书院改立为镇平中学堂,到1911年,经过6年的努力,共有甲、乙、丙、丁、戊5个班。其成绩之显著,盖首功应归于丘逢甲。丘逢甲在客家地区举办学校、发展教育的活动不仅限于自己家乡所在地的镇平一县,而是将眼光扩大到整个粤东、闽西、赣南地区,乐于帮助其他客家地区民间办学活动。1903年,兴宁县的贤达人士肖惠长等人得风气之先,在兴宁倡办兴民小学。为了站稳脚跟,扩大影响,希望有一位既有声望又有经验的人担当校长。众人属意丘逢甲,派人专程致意,丘逢甲慨然应聘为兴民小学第一任校长,给了兴宁学界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兴宁县教育界人士至今对此事津津乐道。1905年,丘逢甲派族中子弟往平远、梅县、兴宁、五华以及江西省寻乌县、福建省武平、上杭等县为同宗或异姓筹办族学,皆得先后成

①立。1906年元月丘逢甲在上杭城厢“丘氏总祠”,设立“师范传习所”。“单以创兆名校之丘氏学校,闽粤之间

[8]不下十数,他族踵之。”如,广东平远县仁居镇创兆小学(今改为井下小学)于1906年6月由丘逢甲创办,并

②亲题对联曰:“创新学界,兆大人文”。几年间,丘逢甲先后自办或劝办学校100多间,[8]育特发达,公与有力焉。”

1905年,丘逢甲在《去岁往长乐劝学,,、兴办新式教育的喜悦心情。诗云:,,驱车忆上越王台。山

[9]多赤土无林学,,。”

五1895,,抗日护台的失败、丧土丧国之耻,使他痛断肝肠,寝食难安,。积愤难遣之下,他只能是通过游览山水、吟诗作文来发泄内心的悲痛与愤懑,而原乡的青山绿水,一草一木,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人土风情,无不勾起他的思念与无限憧憬,使他暂时忘却了兵败离台的忧伤。光绪二十一年(1895)和光绪二十二年(1896)间,在亲友们的陪同下,丘逢甲游览了长潭、镇山楼、仙人楼、兴福寺、杨子宫等镇平县境的许多名胜古迹,后来又游览位于博罗、兴宁两县边境的罗浮山。光绪三十二年(1907)四月,又亲访福建上杭县,寻访族人。这类题材的诗作数量不少,其内容主要集中于描写客家人文自然景观、客家风情民俗、咏怀客籍名人事迹等。

1.描写客家人文自然景观。

丘逢甲乘船取道潮州溯梅江而上返回镇平,船还没有进入梅州境地,那高耸入云、林木苍翠的阴那山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丘逢甲的目光,他顿时诗兴大发,挥毫写下了《舟中望阴那山》诗一首,“独溯梅江上,舟轻喜得

[9]风。奇峰得横翠。愁客正推篷。绝出群山表,惊逢旧梦中。前因待相证,惭愧与师同。”当行船一入梅州境,丘

逢甲的心情十分复杂矛盾,又悲又喜。悲的是恨别台湾故土,壮志未酬;喜的是平生第一次回来到祖籍地,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与欣慰。

丘逢甲的咏物诗、山水游记诗中还运用了不少当地的人名、地名与典故,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熟悉与热爱。例如,光绪二十一年(1895),他在回到祖籍地后写的第一首客家题材的《舟中望阴那山》诗文云:“独溯梅江

[9]上,舟轻喜得风。奇峰得横翠,愁客正推篷。绝出群山表,惊逢旧梦中。前因待相证,惭愧与师同。”再如《还山

书感》“仙踪桃熟寻杨子,禅梦茶香证了拳。”诗中的“惭愧”与“了拳”均为人名,皆指惭愧祖师,俗名潘了拳,唐代始在阴那山坐禅,为灵光寺开寺祖师。“杨子”即杨子仙师,是镇平县东山杨子宫的主神。据统计,丘逢甲仅以杨子仙师、杨子宫为题的诗作就有9首,其它涉及杨子仙师的诗文尚不计在内。他在《题东山杨子仙庙》诗文的按语中详述了杨子仙师的来历及与丘氏家族的关系与灵应,反映了丘逢甲对乡土历史以及家族历史的熟稔。

2.记述客家民情风土,关注民生疾苦。

作为一个祖籍粤东的客家人,内渡后又长期生活在客家聚居地的诗人,丘逢甲深受客家文化尤其是客家①丘琼华、丘其宪编译《丘荷公诗文选》,1999年3月印行

②丘文衍:《丘逢甲为创兆小学题对联》,《平远文史》第五辑,《仁居专辑》。

—112—

山歌、客家民谚、童谣等的熏陶与影响。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丘逢甲在诗文中大胆地、大量地使用客家山歌、客家民谚、童谣等许多客家的方言土语。丘逢甲“渐习土风思载笔,欲将盘古起编年”。丘逢甲对山歌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沧海歌》一诗中写道:“粤调歌成字字珠,曼声长引不模糊。诗坛多少油腔笔,有此淫思古意无?”表达了他对山歌的深厚感情,同时他对善于写“山歌诗体”的诗人给予很高评价。他在写给潘兰史的信中认为“过问者稀”、“人穷而介”的兴宁胡晓岑在诗文创作中仅次于黄遵宪,是“岭东第二诗人”。这实际上表明他对客家同乡的赞赏和用山歌创作诗境的兴趣。大量引用山歌也为他的诗歌增添了新鲜的内容。内渡后,丘逢甲还从客家民间文学中的民谚、童谣吸取丰富的营养,写了不少具有乡土风情的作品。如《游姜畲题山人壁》诗云:“春山草浅畜宜羊,山半开畲合种姜。比较生涯姜更好,儿童都唱月光光。春风吹暖好年光,正月蟾蜍已落塘。更乞天公三日雨,山田高下有新秧。”在这首诗中,作者将客家农谚、童谣与俗语综合运用于诗篇。这类诗作以民间口语、农谚、童谣入诗,妇孺琅琅上口,易于传诵,且生动形象,通俗流畅,富有客家乡村情趣。正因为如此,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高度评价丘逢甲:“盖以民间流行最俗之不经之语入诗,而能雅驯温厚乃尔,得不谓诗界革命一巨子乎?”作为客家人,丘逢甲还深切关心人民疾苦,了解客家勤劳古朴的民风民俗。例如,他写道:“鸡犬声喧官牒下,农忙时节来逼租”,深刻揭露了剥削阶级在农民刚开镰收割的时候,就派人到农民家里催租逼税的情景。《游姜畲题山人壁》中的“更乞天公三日雨,山田高下有新秧”的诗句,反映了他对客家平民百姓的生活、生产的关心与重视。

3.追忆客籍名士,缅怀丰功伟绩。

客家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声名遐尔、,,他们有抗清义士,有著名诗人,他们的伟大人格均使丘逢甲为之景仰、著名诗人黄香铁,称他是“嘉道以还论粤派,。七字鼓旗雄后劲,一官革召铎老天涯。景忠祠位于镇平县西北长潭胜景一线天附近,时破烂不堪,诗,大发议论:“嗟乎,上雨旁风,祠宇之颓败实甚!此邑贤有司之责,亦乡贤士大夫之责,,其地去此数万里,其人去今数千年,尚为议修其寺庙,况近如先生之贤、之祠乎?”丘逢甲在这里气愤地指出人不如佛,义士之祠宇不如佛教之寺庙。无独有偶,丘逢甲对他家乡的另一个志士赖若夫(镇平县白马乡人,今蕉岭县蕉城镇陂角村人)也是推崇备至,他在《白马乡有怀明义士赖若夫先生》一文中详述了赖若夫的抗清事迹。特别要指出的是,丘逢甲针对明代碑史、《通鉴辑要》等史书误把赖若夫当成潮阳人,予以考核纠正,指出赖若夫是镇平客家人,而非潮州潮阳人。丘逢甲爱客家、爱家乡、爱邑人,由此可见一斑。

丘逢甲长期生活在客家地区,他的所交所往主要是客家人,对他思想、生活、活动起重要影响的也是客家人,特别是内渡回到祖籍地后,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几乎无不与客家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他笔下的客家自然人文风光,对客籍人士的缅怀追忆,还是他在岭东尤其是客家地区的办学、兴学、助学活动,以及大量具有浓郁客家味、客家情的诗文,无一不体现了丘逢甲内心的那种深邃的客家情结,乡土情恋。

[参考文献]

[1]李鸿生.丘逢甲祖籍不在商丘[J].学术研究,1985,(1).

[2]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丘念台.我的奋斗史[M].中华日报社,1981.

[4]钱萼孙仲联笺.人境庐诗草・年谱[M].台湾:商务印书人民出版社,1984.[7]丘复.仓海先生墓志铭[A].岭云海日楼诗钞:附录[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8]丘琮.仓海先生丘公逢甲年谱[A].岭云海日楼诗钞:附

馆,1965.

[5]陈哲三.邹鲁研究专集[M].台湾:华世出版社,1980.

[6]丘琮.怙怀录[A].岭云海日楼诗钞:

附录[C].合肥:安徽录[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9]丘晨波.丘逢甲文集:上篇[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责任编辑:陈火祥

TheStudyonQiuFengjia’sSentimenttotheHakkas

ZHOUJian2xin

(InstituteofHakkaResearch,JiayingUniversity,Meizhou514015,China)

Abstract:ThedefeatofprotectingTaiwangin1895wasanimportantturningpointinQiuFengjia’swholelife.AfterhecamebacktoGuangdongfromTaiwang,helikesnativesoilandscenery,commiseratescommonpeople,setsupschoolsetc.AdeepaffactiontotheHakkascanbefoundfrequentlyinthepoemswrittenandinhisactivitieswhichreflectedthereelinnerworldofQiuFengjiaasagreatmanoftheHakkas-asimpleandnaturalfeelingtotheHakkas.

Keywords:QiuFengjia;theHakkas;nativesoil;sentiment

—113—

第18卷 第4期       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0年8月   Vol.18 No.4   JOURNALOFJIAYING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s)     August2000

丘逢甲的客家情结

○周建新

(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广东梅州514015)

[摘 要]1895年抗日保台的兵败,是丘逢甲一生的重大转折。丘逢甲从台湾内渡后回粤十余

年生涯中,乐于乡土,关心乡情,热爱家乡名胜,敬仰家乡先贤,同情百姓疾苦,兴学育才,他的所见所闻、所交所往,都是与客家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作诗文以及行踪活动,无不洋溢着他对客家祖籍地的热爱、对客家人的情愫,反映了丘逢甲作为一个客家人的真实的内心世界,一种纯朴自然的客家情结。

[关键词]丘逢甲;客家;乡土;情结αα

[中图分类号]K81 [文献标识码]A []05

有关丘逢甲的研究,,而这三个方面又,,他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地地、。,,在他心目中是第一位的,然而内渡后,他的所见所闻,,这难免会勾起他内心深处的那种对原乡、对祖籍地的情感。如何认识原乡,如何认识客家人,诸如此类的问题构成了他人生特别是后半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试从客家情结、乡土情结这一角度入手,剖析丘逢甲作为一个客家人的内心世界的真实的一面、感人的一面,也是人们所不熟悉的一面。

一、丘逢甲生平及其家世渊源

丘逢甲(1864—1912),出生于台湾淡水厅铜锣湾(今台湾苗栗县铜锣镇)一个私塾先生家里。父亲丘龙章,学问渊博,刚正清朴,一生从事教育。他从小对丘逢甲悉心指导,教育有方。丘逢甲自幼聪颖异常,尤其在其家学的熏陶和他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进步神速。他3岁时就会写字习字,4岁始入私塾读书,6岁即能吟诗作对,7岁即能属文。光绪三年(1877),14岁的丘逢甲参加院试,以年龄最小、学识最佳、答卷最早受到主考官、福建省巡抚丁日昌的赏识,亲赠“东宁才子”印。从此“东宁才子”在台湾声名日隆。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爆发,台湾基隆、澎湖相继沦陷,丘逢甲深感国家民族之患,于是“益留心中外事故,西方文化,慨然有维新之志。”光绪十五年(1889),26岁的丘逢甲赴京会试,中进士,但无意仕途,告假回乡,后任台中衡文书院和台南书院主讲。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丘逢甲请建义军,亲任统领,防守台中及新竹等地。次年7月,兵败离台,内渡归广东镇平县(今蕉岭县),从此,开始了他由抗日护国到教育救国,由原来拥护维新变法而转向赞同、支持革命的伟大转变与跨越。

广东镇平县为丘逢甲的祖籍地。在清乾隆中叶,其曾祖父丘仕俊始从镇平东渡台湾彰化县(今台中县)东势角,成为丘逢甲家族的开台祖。祖父丘学祥(1800—1872)在戴潮春之乱后,避乱垅堡铜锣湾庄。镇平县客家人大量移民台湾是在清康熙年间,为什么镇平客家人会那么多人流入台湾呢?据清乾隆《镇平县志・名宦》记载:“康熙六十年,邑令魏公(燕超)请于上官,并移咨闽省,准镇人赴台湾耕作。”丘仕俊是清初特别是康熙二十年(1683)后粤闽人大规模迁台洪流中的一分子,至丘逢甲曾祖父丘仕俊迁台时,丘氏家族已在广东镇平县客家地区传承了18代,生活了近500年的时间,是名副其实、地地道道的客家人。而丘逢甲家族迁台所居地与丘α

α[收稿日期]2000-06-

08[作者简介]周建新(1973-),男,江西萍乡人,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历史学硕士。

—109—

逢甲的出生地又都是在客家地区,是台湾客家人聚居地之一。

对此,丘逢甲从不否认,他在诗文、札记中多次提到自己是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并对客家的源流有一些自

[1]己的看法。认为其祖籍是河南南阳镇平县。他在《东山感春诗次己亥感秋韵》诗六首中,其二云:“歌残汾水雁

秋飞,北望胡尘泪满衣。秋对春风吟水调,六龙西幸不曾归。”其四云:“衣冠南渡避胡来,凭仗双轮碾海开。应有

[2](P195)田横客相笑,春帆叶叶过登莱。”在这里,丘逢甲点出了作为避胡南渡的中原人客居他乡、思念家乡的情

[3](P25)怀,道出了他身为客家人的身世。他还常说:“祖先是属于中原南迁的客家族系。”光绪二十一年(1895),

丘逢甲第一次回到镇平时,就自认定自己是客家人,他在《还乡书感》一诗中写道:“南渡衣冠尊旧族,东山丝竹负中年。”并为之注解曰:“予族由宋迁闽。”丘逢甲还曾于1907年春特意到福建省上杭县龙文乡黄坑村居住,寻探族源、祭拜祖坟,兼访族人与寻幽,作《上杭旧游七绝》十五首。抛开丘逢甲对客家民系的族属及源流的认识姑且不论,可看出丘逢甲对自己是客家人是毫不讳言的,从不掩饰,十分肯定。由此可见,丘逢甲对身为客家人也是感到很自豪、很光荣的。

二、丘逢甲内渡后的行踪史迹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丘逢甲抗日保台兵败,被迫离台内渡回国,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也是他回乡、知乡、恋乡的这样一种客家乡土情结的开始。

丘逢甲内渡后回到广东的行踪与活动,丘晨波《丘逢甲年谱》、蕉岭县文化局、博物馆合编《丘逢甲生平大事记》等有记载。丘逢甲内渡后到病逝前后共17年,从活动时间上看,地区生活的时间并不长。概而言之,:年7,1900年6月—1901年春,1904年4月—1906年夏,1907年春,1908年、1910,19112年2月。其活动地点主要是镇平县的淡定村、)、武平等县。活动内容主要有三个:,;(如拜访族人)、访友(如黄遵宪等)、结,,,互相勉励;三是游历故乡山水名胜,吟诗作记,记录客家,具体而言,就是结交客籍人士,爱客家人;寄情山水,咏物游记,爱客家山水,且诗文具有浓厚的客家味;创办族学、新学,兴客家人才。下面将就上述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与分析。

三、结交客籍人士

纵观丘逢甲的一生,交游广泛,朋友知己多,而其中对他的思想具有重大影响、引之为至交的主要有黄遵宪、温仲和、梁诗五、王晓沧、丘菽园、丘复、谢逸桥、邹鲁等人,这些人大多是客家人。因而可以说是丘逢甲的一个最重要的活动圈子,所交往人物是客家人,这原因大概主要是丘逢甲身为客家人,与客家人“同气相吸“的缘故。

与丘逢甲交往最深、友情最挚的是温仲和。温仲和(1837—1904),晚清著名学者、教育家,广东梅县松口堡(今梅县松口镇)人,名柳介,一字慕柳。与丘氏为同科进士,钦点为翰林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检讨。丘、温于1889年在北京初识。丘逢甲内渡后,受朝廷冷落,“奉旨归籍海阳”,1896年冬率家寓居潮州,闲居无事,心情郁闷。而温仲和在京任职四年后,回到故里。因学识渊博,任潮州金山书院主讲兼院长。潮州重逢温仲和,这给丘氏很大安慰与鼓舞。丘逢甲特作《潮州喜晤温慕柳同年,别后再却》诗四首,表达了他重逢温仲和的喜悦心情以及对他的感激之情。尔后两人过从日密,志同道合,引为知己。1896年,丘逢甲在镇平县淡定村建起心太平草庐,堂号为“培远堂”,由温仲和亲自题匾贺赠,此匾至今保存,不仅成为一件珍贵的文物,而且也是温、丘两人浓厚友谊的历史见证。

在温仲和的大力推荐下,丘逢甲得以在潮州讲学。利用温仲和的声望与海外华侨的关系,丘逢甲认识谢逸桥等人,筹集资金,开始先后在潮州、汕头筹办岭东同文学堂。光绪二十七年(1901),岭东同文学堂正式创办,丘逢甲自任监督,温仲和出任学堂总教习。因而可以说,有了温仲和的帮助,丘逢甲的岭东办学才有可能。光绪三十年(1904)温仲和在家乡病逝,丘逢甲甚为哀痛,亲往吊唁,为其撰写《墓志铭》、《温慕柳先生像赞》、《温柳介先生言来》等,追述其生平事绩与他俩的交往过程,感怀他们之间的深情挚意。深切表明了他们的浓厚交往和诚挚友情。

黄遵宪是丘逢甲结识的另一个客家同乡与挚友。黄丘之所以能交流并引为至交,笔者认为,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都被朝廷冷落,未受重用,可以说是同为天涯沦落人。同为客家人,是他们成为挚友的前提或铺垫。正因为有了这层同乡、老乡关系,他俩才从最初的相遇、相识到后来的相知,最后发展成至友。当他们天涯—1

10—

异处、各在一方时,他们相互诗文和酬;当他们相见时,互相拜访晤面,畅谈家事、国事。

丘逢甲认识黄遵宪始于光绪十五年(1889),该年丘逢甲由台赴京参加会试,寓京期间,结识黄遵宪、温仲和等人,从此开始常有书信及诗文来往。他俩第二次见面是在丘逢甲内渡后的第三年即光绪二十四年(1898),

[4]黄遵宪因参加戊戌变法被黜归里。丘逢甲前往探视,赠书一联曰:“陆沉尤借舟权往,天问翻无壁受呵。”光绪

二十六年(1900)冬,丘逢甲访黄遵宪于人境庐,是为丘黄第三次见面。两人诗兴大发,互相唱和数章。光绪三十一年(1905)3月,黄遵宪病故。丘逢甲闻讯十分悲痛,撰文挽之。其文曰:“论文章经济,均足千秋,从今凭吊孤城,落日登楼,岂第骑箕哀铁汉;合公义私情,来伸一恸,剩我眷怀祖国,临风洒泪,更同钩党哭林宗。”此联言辞悲切,情意深长,它既表明丘逢甲痛失良师益友的悲恸之情,又道出了自己的孤苦与寂寞。由此可见,丘黄两人情谊之厚、感情之深,不仅因为他们是客家同乡人,更是志同道合者。

与丘逢甲相交友善的客家人还有其同宗、福建上杭人丘复。据《丘荷公先生传略》载:“先生名复,谱名柰芳,字果园。以荷花诞辰出生,别号荷生,或署荷仙。”“诞生于福建省上杭县蓝溪镇曹田村,时为一八七四年七月七日(农历同治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一八九八年前后,与同宗逢甲先生交谊最契,诗文唱和至多。”“辛

①除亥革命前夕,为革命文坛‘南社’成员。时与柳亚子、叶楚伦、丘仓海、高天梅、陈去病等,藉诗文鼓吹革命。”

此之外,嘉应州白土堡(今梅县白渡,一说为今梅江区三角镇)人梁诗五、梅县鹧鸪凹人王晓沧等人,他们或与丘逢甲相交甚笃,志同道合,提倡新学;有的以诗文会友,唱和之作颇多。而对于那些即使从未谋面的客籍名士,丘逢甲也是心仪已久,目不识而心识久矣。如清末著名岭南新诗派诗人、,丘逢甲对其推崇备至,评价很高。

,,这些人绝大多数是他的学生,(),(今松口镇)。谢逸桥是在温仲,,即在温仲和的举荐下,拜丘逢甲为师,师生。谢逸桥后来成为一位革命志士,,孙中山曾亲自到梅县松口看望谢逸桥、谢良牧兄弟等人。谢逸桥的革命言行反过来又影响了丘逢甲,促使他的思想由维新转变革命。丘、谢两人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邹鲁也是丘逢甲的学生并深受他的影响。邹鲁(1885—1954),广东大埔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冬拜丘逢

[5](P178-甲为师,从此丘逢甲“对邹鲁的教诲、提携、庇护备至。”179)丘逢甲曾于1906年和1907年在危急时刻暗

中保护邹鲁。此外,北伐革命军总司令、广东平远人姚雨平、抗日革命志士、镇平县高思乡人罗福星、谢逸桥的弟弟谢良牧等众多客籍革命志士都是丘逢甲的门人弟子,且都是受他的影响,思想逐渐升华发展,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四、在客区兴学、劝学、助学

丘逢甲很早就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1889年他考中进士后,钦点为工部虞衡司主事,他寓京期间使他亲眼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于是无意仕途,告假归台。讲学书院,“专意于养士讲学,或为民间仗义兴革,反

[6](P509)有意义。”丘逢甲兵败离台内渡,痛定思痛,更加感到教育的重要与急切。故“内渡后,锐意于兴学启民

[6](P509)[7]智”。而“欲开民智,强民权,非主张精神教育不为功”。丘逢甲归返祖籍镇平县文福乡淡定村的第二年,筑居室“培远堂”,并自题门联曰:“培载后进,远继先芬”,又一联曰:“培成国器,远大家声”。门联嵌入“培远”二字,可见丘逢甲把希望寄托在培育后代,培育家乡学子身上。

丘逢甲的教育活动最著名者为在汕头创办岭东同文学堂,此校为岭东第一所新式学校。

缘何丘逢甲将该校建于汕头而不建于家乡镇平呢?其实,丘逢甲并不是不爱家乡,不爱客家,相反,他心中有着强烈的客家情、乡土恋,他这样做的目的正是利用汕头岭东同文学堂的创办为契机,带动整个粤东客家地区乃至全省的教育的发展。故1904年丘逢甲见岭东同文学堂已步上正轨,而自己在汕头的办学活动遭到当地守旧势力的破坏,便辞去学堂监督的职务,回到家乡镇平,“以内忧外患日亟,益积极办学”。在家乡设立自强社课,为族中子弟

[6](P505)削笔课艺,常鸡鸣不寐。不一载,“社中子弟在县科考中均崭露头角”。同年冬,他又以族田的收入为经

费,在家乡创办员山、东山两所族学,以其镇平县二世祖文兴公的讳号“创兆”为校名。利用乡间族田收入兴办族学,这种办法大大减轻了贫苦农家子弟入学的经济负担,有助于发展农村新式小学教育,这在当时是一种十分高明的办法。此后粤东各地纷纷仿效,成效显著。

①丘琼华、丘其宪编译《丘荷公诗文选》,1999年3月印行。

—111—

丘逢甲重视族学教育,特别惟恐幼少年子弟于沿海城市中易染上各种陋习,所以,对于他的子弟,如五弟兆甲、三男丘琮、五男丘琳、侄儿丘琨等人,直到12岁才允许他们就读于县城的新学堂或族学,不让他们“随侍

[6](P505)至省垣”读书。在丘氏看来,“未成年者,山乡社读书为佳,大都市耳目繁侈,多外诱,易失纯朴之性。”为

解决兴学所引起的师资不足问题,丘逢甲十分重视师范教育。于1904年和1906年先后创办镇平师范学堂和员山创兆学堂附设师范传习所。师范传习所本为解决本地师资不足而设立,没想到其学生毕业后,分派到各地后,竟成为各地办学的骨干,使整个粤闽赣三省毗邻客家地区办学风气大盛。

1906年,丘逢甲倡议将镇平县桂岭书院改立为镇平中学堂,到1911年,经过6年的努力,共有甲、乙、丙、丁、戊5个班。其成绩之显著,盖首功应归于丘逢甲。丘逢甲在客家地区举办学校、发展教育的活动不仅限于自己家乡所在地的镇平一县,而是将眼光扩大到整个粤东、闽西、赣南地区,乐于帮助其他客家地区民间办学活动。1903年,兴宁县的贤达人士肖惠长等人得风气之先,在兴宁倡办兴民小学。为了站稳脚跟,扩大影响,希望有一位既有声望又有经验的人担当校长。众人属意丘逢甲,派人专程致意,丘逢甲慨然应聘为兴民小学第一任校长,给了兴宁学界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兴宁县教育界人士至今对此事津津乐道。1905年,丘逢甲派族中子弟往平远、梅县、兴宁、五华以及江西省寻乌县、福建省武平、上杭等县为同宗或异姓筹办族学,皆得先后成

①立。1906年元月丘逢甲在上杭城厢“丘氏总祠”,设立“师范传习所”。“单以创兆名校之丘氏学校,闽粤之间

[8]不下十数,他族踵之。”如,广东平远县仁居镇创兆小学(今改为井下小学)于1906年6月由丘逢甲创办,并

②亲题对联曰:“创新学界,兆大人文”。几年间,丘逢甲先后自办或劝办学校100多间,[8]育特发达,公与有力焉。”

1905年,丘逢甲在《去岁往长乐劝学,,、兴办新式教育的喜悦心情。诗云:,,驱车忆上越王台。山

[9]多赤土无林学,,。”

五1895,,抗日护台的失败、丧土丧国之耻,使他痛断肝肠,寝食难安,。积愤难遣之下,他只能是通过游览山水、吟诗作文来发泄内心的悲痛与愤懑,而原乡的青山绿水,一草一木,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人土风情,无不勾起他的思念与无限憧憬,使他暂时忘却了兵败离台的忧伤。光绪二十一年(1895)和光绪二十二年(1896)间,在亲友们的陪同下,丘逢甲游览了长潭、镇山楼、仙人楼、兴福寺、杨子宫等镇平县境的许多名胜古迹,后来又游览位于博罗、兴宁两县边境的罗浮山。光绪三十二年(1907)四月,又亲访福建上杭县,寻访族人。这类题材的诗作数量不少,其内容主要集中于描写客家人文自然景观、客家风情民俗、咏怀客籍名人事迹等。

1.描写客家人文自然景观。

丘逢甲乘船取道潮州溯梅江而上返回镇平,船还没有进入梅州境地,那高耸入云、林木苍翠的阴那山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丘逢甲的目光,他顿时诗兴大发,挥毫写下了《舟中望阴那山》诗一首,“独溯梅江上,舟轻喜得

[9]风。奇峰得横翠。愁客正推篷。绝出群山表,惊逢旧梦中。前因待相证,惭愧与师同。”当行船一入梅州境,丘

逢甲的心情十分复杂矛盾,又悲又喜。悲的是恨别台湾故土,壮志未酬;喜的是平生第一次回来到祖籍地,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与欣慰。

丘逢甲的咏物诗、山水游记诗中还运用了不少当地的人名、地名与典故,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熟悉与热爱。例如,光绪二十一年(1895),他在回到祖籍地后写的第一首客家题材的《舟中望阴那山》诗文云:“独溯梅江

[9]上,舟轻喜得风。奇峰得横翠,愁客正推篷。绝出群山表,惊逢旧梦中。前因待相证,惭愧与师同。”再如《还山

书感》“仙踪桃熟寻杨子,禅梦茶香证了拳。”诗中的“惭愧”与“了拳”均为人名,皆指惭愧祖师,俗名潘了拳,唐代始在阴那山坐禅,为灵光寺开寺祖师。“杨子”即杨子仙师,是镇平县东山杨子宫的主神。据统计,丘逢甲仅以杨子仙师、杨子宫为题的诗作就有9首,其它涉及杨子仙师的诗文尚不计在内。他在《题东山杨子仙庙》诗文的按语中详述了杨子仙师的来历及与丘氏家族的关系与灵应,反映了丘逢甲对乡土历史以及家族历史的熟稔。

2.记述客家民情风土,关注民生疾苦。

作为一个祖籍粤东的客家人,内渡后又长期生活在客家聚居地的诗人,丘逢甲深受客家文化尤其是客家①丘琼华、丘其宪编译《丘荷公诗文选》,1999年3月印行

②丘文衍:《丘逢甲为创兆小学题对联》,《平远文史》第五辑,《仁居专辑》。

—112—

山歌、客家民谚、童谣等的熏陶与影响。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丘逢甲在诗文中大胆地、大量地使用客家山歌、客家民谚、童谣等许多客家的方言土语。丘逢甲“渐习土风思载笔,欲将盘古起编年”。丘逢甲对山歌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沧海歌》一诗中写道:“粤调歌成字字珠,曼声长引不模糊。诗坛多少油腔笔,有此淫思古意无?”表达了他对山歌的深厚感情,同时他对善于写“山歌诗体”的诗人给予很高评价。他在写给潘兰史的信中认为“过问者稀”、“人穷而介”的兴宁胡晓岑在诗文创作中仅次于黄遵宪,是“岭东第二诗人”。这实际上表明他对客家同乡的赞赏和用山歌创作诗境的兴趣。大量引用山歌也为他的诗歌增添了新鲜的内容。内渡后,丘逢甲还从客家民间文学中的民谚、童谣吸取丰富的营养,写了不少具有乡土风情的作品。如《游姜畲题山人壁》诗云:“春山草浅畜宜羊,山半开畲合种姜。比较生涯姜更好,儿童都唱月光光。春风吹暖好年光,正月蟾蜍已落塘。更乞天公三日雨,山田高下有新秧。”在这首诗中,作者将客家农谚、童谣与俗语综合运用于诗篇。这类诗作以民间口语、农谚、童谣入诗,妇孺琅琅上口,易于传诵,且生动形象,通俗流畅,富有客家乡村情趣。正因为如此,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高度评价丘逢甲:“盖以民间流行最俗之不经之语入诗,而能雅驯温厚乃尔,得不谓诗界革命一巨子乎?”作为客家人,丘逢甲还深切关心人民疾苦,了解客家勤劳古朴的民风民俗。例如,他写道:“鸡犬声喧官牒下,农忙时节来逼租”,深刻揭露了剥削阶级在农民刚开镰收割的时候,就派人到农民家里催租逼税的情景。《游姜畲题山人壁》中的“更乞天公三日雨,山田高下有新秧”的诗句,反映了他对客家平民百姓的生活、生产的关心与重视。

3.追忆客籍名士,缅怀丰功伟绩。

客家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声名遐尔、,,他们有抗清义士,有著名诗人,他们的伟大人格均使丘逢甲为之景仰、著名诗人黄香铁,称他是“嘉道以还论粤派,。七字鼓旗雄后劲,一官革召铎老天涯。景忠祠位于镇平县西北长潭胜景一线天附近,时破烂不堪,诗,大发议论:“嗟乎,上雨旁风,祠宇之颓败实甚!此邑贤有司之责,亦乡贤士大夫之责,,其地去此数万里,其人去今数千年,尚为议修其寺庙,况近如先生之贤、之祠乎?”丘逢甲在这里气愤地指出人不如佛,义士之祠宇不如佛教之寺庙。无独有偶,丘逢甲对他家乡的另一个志士赖若夫(镇平县白马乡人,今蕉岭县蕉城镇陂角村人)也是推崇备至,他在《白马乡有怀明义士赖若夫先生》一文中详述了赖若夫的抗清事迹。特别要指出的是,丘逢甲针对明代碑史、《通鉴辑要》等史书误把赖若夫当成潮阳人,予以考核纠正,指出赖若夫是镇平客家人,而非潮州潮阳人。丘逢甲爱客家、爱家乡、爱邑人,由此可见一斑。

丘逢甲长期生活在客家地区,他的所交所往主要是客家人,对他思想、生活、活动起重要影响的也是客家人,特别是内渡回到祖籍地后,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几乎无不与客家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他笔下的客家自然人文风光,对客籍人士的缅怀追忆,还是他在岭东尤其是客家地区的办学、兴学、助学活动,以及大量具有浓郁客家味、客家情的诗文,无一不体现了丘逢甲内心的那种深邃的客家情结,乡土情恋。

[参考文献]

[1]李鸿生.丘逢甲祖籍不在商丘[J].学术研究,1985,(1).

[2]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丘念台.我的奋斗史[M].中华日报社,1981.

[4]钱萼孙仲联笺.人境庐诗草・年谱[M].台湾:商务印书人民出版社,1984.[7]丘复.仓海先生墓志铭[A].岭云海日楼诗钞:附录[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8]丘琮.仓海先生丘公逢甲年谱[A].岭云海日楼诗钞:附

馆,1965.

[5]陈哲三.邹鲁研究专集[M].台湾:华世出版社,1980.

[6]丘琮.怙怀录[A].岭云海日楼诗钞:

附录[C].合肥:安徽录[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9]丘晨波.丘逢甲文集:上篇[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责任编辑:陈火祥

TheStudyonQiuFengjia’sSentimenttotheHakkas

ZHOUJian2xin

(InstituteofHakkaResearch,JiayingUniversity,Meizhou514015,China)

Abstract:ThedefeatofprotectingTaiwangin1895wasanimportantturningpointinQiuFengjia’swholelife.AfterhecamebacktoGuangdongfromTaiwang,helikesnativesoilandscenery,commiseratescommonpeople,setsupschoolsetc.AdeepaffactiontotheHakkascanbefoundfrequentlyinthepoemswrittenandinhisactivitieswhichreflectedthereelinnerworldofQiuFengjiaasagreatmanoftheHakkas-asimpleandnaturalfeelingtotheHakkas.

Keywords:QiuFengjia;theHakkas;nativesoil;sentiment

—113—


相关文章

  • 论客家精神与客家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 黄杰明 内容提要:笔者在庞朴的"物质-制度-心理"文化层次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 "物质-制度心理-精神"的文化层次结构,对客家精神进行文化结构层面上的分析.笔者认为,精神才是文化的最深层,是文化的核心 ...查看


  • 关于弘扬客家文化的思考
  • 如何弘扬客家文化 李天辉 政法学院074班 2070722162 摘要:客家人的历史,是一部充满颠沛流离.辛酸苦难的历史,也是一部披荆斩棘.自强不息.可歌可泣的历史,所以决定了客家文化具有充满开拓进取精神与爱国爱乡.反侵略.反压迫的民族意识 ...查看


  • 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教育的创新
  • 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教育的创新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梅县石坑镇中心小学 罗苑平 摘要: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精神特质和内在价值对一个人的影响很重要.传承和弘 ...查看


  • 客家母亲河
  • 第 1 期 编辑:李莹斌 2011.10.25 汀江的过去 长汀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和大本营,从西晋"永嘉之乱"起, 中原汉人几度大规模南迁,在汀江 两岸发育成为汉民族的一支优秀民 系-客家,长汀作为客家繁衍生息壮 大发 ...查看


  • 客家知识竞赛试题
  • 客家知识竞赛试题 一.必答题 1.请问梅州在哪一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94 2.清末诗人黄遵宪的故居在哪里?梅州 3.元宵节客家人要吃哪种应节食品?汤圆 4.客家衣着最突出的特点是质朴无华 5.曾任 ...查看


  • 岭南文化作业答案
  • 作业 1 一.填空题 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 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 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 ...查看


  •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 粤东北家围龙屋客筑建的风中水 水是风我国有特一种文化的现象它起,于源老的占古术卜后,渐逐术数中脱胎从而,出为一支独成立的说.风水文学观念浸化中华透统各传种筑建景中观风,水化成为中华文筑文化的有机建组和分独特现.表为作粤北东家民客居典的围龙屋 ...查看


  • 客家乡村古民居景观的开发利用
  • 2002年6月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tonTeachers Colle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un.2002 Vol118,No.2 第18卷第2期 客家乡村古民居景 ...查看


  • 罗浮山漫记
  • 今年我和爸爸.妈妈.舅舅去罗浮山了,那里是惠州市博罗县的一个旅游景点.苏东坡的"罗浮山下四时春"是最好的写照,那里风景优美,四季鸟语花香,一个令人神往的好地方. 下午两点左右,我们进了罗浮山大门.这个时候爬山怕是已经来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