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老子]和帛-今本五千言关系

郭店《老子》和帛-今本五千言关系

之我见

——从文本对勘上检验早于郭店时代的“全本”《老子》存在的可能性及条件

发表于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 助理研究员 李畅然

提 要

从文本对勘上很难看出郭店《老子》摘抄的痕迹,而只能看到《老子》文句上的原始风貌。因为这种原始风貌往往是以文句较少为特征的,所以我们认为帛书本-今本系统的“五千..................

言”的《老子》很可能是在与郭店诸本类似的传本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文字敷演形成的。

在材料不足的条件下不必得出非此即彼的结论,因此本文并未排除郭店《老子》(的某个本子或全部)是摘抄自某个单纯从篇章规模上可以称为“全本”而文字上却比帛书本-今本系统少很多的原始的全本《老子》的可能性。但假如大规模的文字敷演恰恰发生在汇编诸本的过程中,那么,那样的全本就是不存在的。

1. 前言

1.1现有的摘抄说服务于论证存在全本《老子》的需要

大约是由于马王堆帛书本《老子》与今本《老子》比起来出人意料地完整,也没有太大的差异(基于这个原因,我们把帛书本和今传本合称为“帛书本-今本”),所以当面对郭店新发现的三种竹简本《老子》同帛书本-今本《老子》在内容多少上的巨大差距时,一些学者惋惜、指责郭店诸本的不完整性,进而认为它们仅仅是摘抄本。1

其实既然今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先秦古书往往是散篇别行的,后世所习见的篇章规模,多数是经过后人对各种传本的汇编——尤其是经历了西汉末年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的汇编和校勘的工程——才有了这么大的部头;那么,我们就不必期待考古发现的古书总会具有今天所习见的规模2,郭店《老子》诸本的内容不够“五千言”,本来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3。也就是说,是不是全本,一般是从今天的眼光出发所提的问题。与今天习见的“全本”相比,出土的传抄本大都看起来像是摘抄本。 1 例如高明先生《读郭店〈老子〉》(中国文物报,1998年10月28日)就流露出这种心理。

2 例如马王堆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其篇幅远远不能和《战国策》相比。

3 如果说发现《老子》全本的几率相对较大的话,那是多半是因为《老子》的篇幅较小的缘故。先秦古籍除《老子》外,大约只有《周易》发现了全本,后者的篇幅也比较小。

不过,从版本的形成过程看,先秦传抄本的确大都会多多少少地具有摘抄的性质。例如某个本子原先是“全本”抄录,但后来从别处看到相关的内容,又摘录了进来,那么,它相对于该新的来源而言就有了摘抄的性质。正因为如此,“同一部”古书在刘向校书时才会面对许许多多的版本;也正因为如此,“不同”古书之间内容相互重出的情况才会相当地多。所以本文并不一般地反对关于郭店《老子》是摘抄本的说法。不过那样的摘抄说——对于具体的《老子》研究而言——没有太大的讨论意义。4

现有的关于郭店《老子》是摘抄本的说法,显然是服务于关于在郭店《老子》时代或更早就已存在一个——或多或少以帛-今本为目标的——全本《老子》的论证的。例如力倡摘抄说的王博先生认为“在郭店《老子》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不同的《老子》传本”,其中甲本代表了“一个与通行本有较大差异,却比较符合《老子》原貌的传本”5。但他最后还是要把郭店三本的祖本往帛书本-今本上靠:

首先一点,郭店《老子》所依据的三个传本与通行本之间的差别不会很大。尤其在整

体的结构(包括字数、顺序等)上,应该是非常类似的。在这方面,马王堆帛书《老子》可以作为参考……(帛书甲本、乙本和通行本之间都大同小异)这应该是代表了《老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顺序和结构。郭店《老子》所依据的传本……其顺序应更接近帛书本,而不会是像目前看到的抄在竹简上的那样。因为后者的顺序有编者特殊的用意,其结构并不能代表它所依据的传本本身的结构。6

这仅仅是类比帛书二本的猜测。

当然帛书本的发现,使所谓《老子》“五千言”的历史上推到了秦汉之际,距郭店楚墓下葬的时间仅有一百年。于是讨论我们今天所习见的“五千言”的全本在郭店《老子》的时代或是更早,是否就已存在,就成为比较有把握的追问。

此外,国际上依然盛行《老子》晚于《庄子》的说法。郭店诸本虽然在篇幅上总共只及今本的三分之一,7但已经颇能提供《老子》不晚于《庄子》的证据了。8然而许多学者试图以郭店诸本的发现为契机,找到“五千言”的全本在郭店《老子》的时代或是更早就已存在的证据。这样,郭店诸本的篇幅就无法直接满足学者的需要了。如果能证明它们是摘抄本,就可以大大提高“五千言”的全本早出的可能性。

但是现有的证据是否足以支持这一说法并且同时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呢? 4 鉴于先秦的版本关系如此的复杂(这种复杂的关系甚至适用于口耳相传的情况),所谓的“摘抄本”未必就和某一个特定的“全本”相对。这就加剧了把出土的古书截然划分为全本和摘抄本的不可行性。当然性质上单纯属于摘抄本或单纯属于全本的情况从理论上讲无疑还是存在的。

5王博,《关于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结构与性质——兼论其与通行本《老子》的关系》,《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三联书店,1999年,155页。

6 同上,162页。

7 此据裘锡圭先生《郭店〈老子〉简初探》(《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三联书店,1999年)的算法。 8 这其中最为学者津津乐道的就是,帛-今本《老子》反儒家的言论不见于郭店《老子》的对文。

1.2现有的摘抄说在论证上存在的问题

裘锡圭先生《郭店〈老子〉简初探》(27-28页)在王博先生的意见的基础上,为摘抄本的说法举出了两点理由,既有很大的代表性,又有自己的创见。我们不妨先看看他的说法。

1.2.1对裘先生的两点理由的分析

一、郭店诸本的内容没有溢出“今传《老子》中”。这恐怕是摘抄说唯一有力的证据。但这除了解释为摘抄自一个所谓的“全本”之外,同样也可以解释为“五千言”就是由与郭店诸本类似的本子汇编而成的。9即便有一个全本在老子身后“及时”地出现了,这既不能保证后世的本子永远不出其范围,也不能保证这个本子的内容永远没有流失。二、三种本子几乎没有重复,应看作是有计划地录出的三种摘抄本。这比第一点进了一步。但三个本子的形制都不一样10,而且甲本和丙本有一处重复,由对勘可知是祖本不同11。

1.2.2给所谓的摘抄本定主题的方法不可靠

在把郭店本定性为摘抄本时,具体的文本对勘的工作理应是必不可少的。但我目前所见到的利用文本对勘来论证“五千言”早出的最大努力,见于王博《关于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结构与性质——兼论其与通行本《老子》的关系》(159-160页),只有两个例子,而且都是以摘抄本整个的主题作为判断依据的。

王博和裘锡圭两先生都试图从内容、主题上对郭店三本的存在作出解释。12我们认为,虽然先秦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天人之分,但是很少有人把二者割裂开来——各种主题从来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发明的。当然,一个本子有相对集中的主题还是可能的,但单纯从这方面考9 比较全面的汇编(未必只经历过一次汇编)始于何时,根据现有的材料,我们仍然只能断言不晚于帛书..

本。裘先生《郭店〈老子〉简初探》认为全本《老子》“是离宗师的时代不远的人所编成的”(29页),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10 见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111页)的说明。假如是有计划地摘出的,那么三本的形制似乎应该是一样的。

11 参彭浩《郭店一号墓的年代与简本〈老子〉的结构》(《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三联书店,1999年,17页)、赵建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同上,260页),以及张立文《论简本〈老子〉与儒家思想的互补互济》(同上,133页)、池田知久《尚处形成阶段的〈老子〉最古文本》(同上,176-177页)。赞同摘抄说的雷敦龢《郭店〈老子〉:一些前提的讨论》(同上,129页)也认为“丙本与甲、乙本有不一样的来源”。以上两个问题皆可参见罗浩《郭店〈老子〉对文中的一些方法论问题》(同上,201页)。

12 王博明确以道论、修道、治国等范畴直接区分(《美国达慕思大学郭店〈老子〉国际学术讨论会纪要》,《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三联书店,1999年,6页;《关于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结构与性质——兼论其与通行本《老子》的关系》, 155页),裘先生《郭店〈老子〉简初探》(28页)则只是肯定了这一方向,同时指出王博的意见“是否完全合乎事实尚待研究”。

虑,主观性很大。比如王博先生在分析第一个文本对勘的证据时说:

究竟是通行本在竹简本的基础之上加了这句话,还是竹简本在一个类似于通行本的底

本基础上去掉了这句话?两种可能性都存在。但若考虑到乙本的内容全部是关于修道的话,那么,后一种情形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按,乙本所存文字很少,所谓其内容“全部是关于修道的话”,究竟能有多大的指导意义?正因为如此,王博的第二个对勘的证据,在裘锡圭《郭店〈老子〉简初探》(36-7页)那里则认为可能本来就是三章。可见从整个抄本的虚拟的主题出发,来推测其中某一段文字的版本序列,难以服人。

1.3我们由具体的文本对勘得来的推测

只有经过细致的文本对勘,才能使我们的立论有一个坚实的基础。13一旦进行具体的文本对勘,郭店《老子》就突出地表现出其原始性14;而这种原始风貌的一个突出表现是,郭店《老.................子》的文句往往比帛-今本少。这一点,无论是谁都无法回避。15 ...........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赵建伟先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的态度过分谨慎了。他强调郭本删剔帛-今本与帛-今本增扩郭本的可能性“兼而有之”(260页)。然而其所谓“章句的重复”只是表面现象。当我们从文义、音韵上细细琢磨,我们就会发现,“章句的重复”往往是帛书本-今本对原始《老子》加以敷演、甚至是画蛇添足的痕迹。16假定郭本是从目前唯...一所能确证的全本系统——即帛-今本系统——摘抄出来的,我们就难以解释为什么“全本”...

17比郭本多出来的文句在意义上存在那么多的问题;我们也难以解释为什么在押韵上,郭本比

“全本”更加整齐自然。18

由此我们进一步推测,帛-今本“五千言”的规模很可能是凑出来的。这种拼凑或许发生在汇编诸传本之后,或许即发生在汇编诸本的过程之中。至迟在帛书甲本出现以前,这种敷演、拼凑的工作已基本完成。 13 当然前引裘先生的两点理由也是以宏观上的文本对勘为出发点的。

14 池田知久《尚处形成阶段的〈老子〉最古文本》(173,176,180页)所说的“古朴自然性”,是个非常好的提法。

15 裘锡圭《郭店〈老子〉简初探》就多次指出过后人增益、改窜的现象,并且认为它们发生在简本与帛书.....本之间(44,50,58页)。 ...

16 本文例11以“不祥之器”补足郭本,参考了帛-今本所有而郭本所无的“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欲/道者弗居/不处”一句。但我们不敢由此推断这一句就一定是被郭本删节掉的,这句话仍有可能是后加的。虽然在这一具体问题上,我们的确不敢说得很死。(参看例4)但无论如何,这种情况是非常少的。

17 见下文例3、例4、例5、例7、例8、例10、例11、例12和例13(其中例5和例12是和文字错讹相关的),此外例1、例2也有可疑之处,彭浩《郭店一号墓的年代与简本〈老子〉的结构》就说,帛书本“语言欠精炼,有时造成文义的停顿” (20页)。

18 见下文例4、例5、例6、例7和例9。

如果大规模的敷演是在汇编诸本的过程中发生的,那么就不存在单纯可以从篇章规模上称为“全本”——而在字数上还达不到“五千言”——的本子,这样,帛-今本系统很可能就是《老子》历史上唯一的全本系统;如果发生在汇编之后,则郭本仍然可能是从一个原始的全本摘抄出来的。因此,我们并未完全排除郭本(的某个本子或全部)是从某个全本摘抄出来的可能性19。我们想要强调的是,与其现在就断言这批战国中期的《老子》传本是从某种面貌的全本摘抄出来的,不如现在较为肯定地说,目前唯一所能确证的《老子》的全本系统——帛书本-今本系统是由与郭店诸本类似的本子整理、加工而成的。20

下面我们把目前所搜罗到的在相应的章节里帛-今本有而郭本没有的句子做一个排比、分析。至于其他文字上的细微差别,由于不好把握且暂付阙如。

2. 帛-今本特别喜欢把刚说过的话重复一遍21

我们可以体味一下,重复的句子正如彭浩先生《郭店一号墓的年代与简本〈老子〉的结构》(20页)所说,“使上下文造成了不必要的停顿”。

例1 今本15章:

郭甲本:古之善为士者22,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 是以 为之容„„

帛书本:古之善为道者 , 微妙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

王弼本:古之善为士者 ,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例2 今本37章:

郭甲本:化而欲作, 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夫亦将知足,„„

帛书本: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王弼本: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按:易顺鼎据《经典释文》认为“今本重‘无名之朴’四字,乃涉上文而衍。”高亨先生早年的说法相同。高明先生《帛书老子校注》则依据帛书本,只同意高亨后来的“转写脱去19 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充分讨论各种可能性及其各自成立所需要的条件,比一定要得到唯一的、确定不.....................

二的结论更为实事求是。

20 除了文本对勘之外,篇章的分合也能支持这一点。假如郭本的祖本真的与帛-今本类似,那么郭本的章序合于帛-今本的概率应该是比较大的,而不应该像彭浩先生《郭店一号墓的年代与简本〈老子〉的结构》(20页)和裘先生《郭店〈老子〉简初探》(32页)所指出的那样少。摘抄对于打乱章序的作用恐怕被夸大了。也正因为如此,从郭本(诸系统)直接发展成帛-今本(系统)的概率极小。汇编“大全集”时所用的基础底本,其章序应与郭店诸本差距较大。

21 除了下面的例子以外,又见于例10。

22 “古”前原有“长”字,一般认为应当上属今本第30章,故删去。参高明《读郭店〈老子〉》、王博《美国达慕思大学郭店〈老子〉国际学术讨论会纪要》(4-5页,8页)、魏启鹏《楚简〈老子〉柬释》(《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三联书店,1999年,213页)以及赵建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273页)。

又,为便于阅读和比较,用字未尽依原文。

‘镇之’二字”的说法。今据郭本,则帛-今本的“(镇之以)无名之朴”虽然不必叫作衍文,但恐怕的确并非从来就有。 23

3. 帛-今本各章之间文句的重复率较高24

帛-今本不但喜欢简单重复一章之内的句子,也经常借用、仿用他章的成句。

例3 今本30章:

郭店甲本较帛-今本少“物壮而/则老,谓之/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一句。姚鼐云:“‘物壮则老’十二字衍,以在下篇《含德章》‘心使气曰强’下,诵者误入此‘勿强’句下。”高明《帛书老子校注》(386页)据帛书本非之。今据郭本的情况看,姚说恐怕是成立的。这句话的确更切合今本55章。25

例4 今本31章:

帛-今本较之郭店丙本,于章首多出“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欲/道者弗居/不处”几句。其中“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朱谦之先生《老子校释》云:“陈象《古道德真经解》无此二句。”26此二句又见于今本24章:“其在道(也),曰馀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道者弗居/不处。”“物或恶之”是接着“馀食赘行”说的,似比接在“不祥之器”后为切。27

从押韵上讲,24章前面“彰”“明”“功”“长”为韵,所以“恶”“处”为韵是合理的。31章却是无韵的。28

如果“物或恶之,故有欲/道者不处”两句原属今本24章成立的话,那么它前面的“夫兵者,不祥之器”也是添上去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不过这一点我们把握不大。29

23 中华书局,1996年,426页。

24 除了下面的例子之外,还可参第11页例13的末段所引奚侗的意见。

25 彭浩《郭店一号墓的年代与简本〈老子〉的结构》(19页)和裘锡圭《郭店〈老子〉简初探》(58页)都有这个意见。

26 中华书局,1954年(1984年重印本),125页。

27 赵建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274页)说同。

28 朱谦之《老子校释》在大段删去31章郭本、帛-今本都有的文句之后谓:“者、器、恶、处为韵(《鱼部》),右、之、之为韵(《之部》)„„知文多相协,只中间所插入注语可删。”(129页)按,“器”乃质部,非韵。而所谓的两组韵语皆虚词和实词相押,是散文用韵不太可能的情况。汉初的帛书本已经证明朱谦之先生把不可删的正文删掉了,而战国中期的竹简本不但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提示我们,很可能应该删汰的正文文字朱先生反而没有删。(附带说一句,高明先生的《帛书老子校注》(396页)误把朱谦之所拟之注文当作所删之经文来统计字数,是不对的)

29 请参看第4页注16。

例5 今本16章:

郭甲本:致虚,恒也;守中,笃也。万物并作,居以须复也。 天道员员,各复其根。

帛书本: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

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王弼本: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 夫物云云,各复归

其根。 归根曰静; 是谓复命。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按:是不是郭本把这么玄妙幽深的一段韵文丢掉或者节略掉了呢?我们稍有一点怀疑。

30帛书乙本和今本的55章有“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的话,与帛-今本本章“复命,..

常也/曰常;知常,明也/曰明”相似,都是第二句以第一句的后半为话题。该句郭店甲本和帛...

书甲本作“和曰常,知和曰明”,较为合理;从形式上看,则是第二句以第一句的前半句为话..

题。既然帛-今本本章的这段文字近似于帛书乙本和今本55章的文字,那么,似是在后者——而不是在郭店甲本和帛书甲本55章——的基础上形成的。31类似的句子又见于今本52章:“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无遗身殃;是谓/为袭常。”而郭店乙本恰恰也无此句。

至于“知常容”诸句或许有所本。不过这段话繁冗,而意义却不是太大;从押韵的角度看好像也不太整齐。

4. 郭本铺陈的地方,帛-今本往往变得更铺陈

下一个例子,帛-今本较郭本多出来的句子破坏了押韵上原有的格局。

例6 今本15章:

郭甲本:豫乎如冬涉川, 犹乎其如畏四邻;严乎其如客,涣乎其如释;

敦乎其如朴,混乎其如浊。

帛书本:豫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释; 敦呵其若朴,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

王弼本:豫焉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按:帛-今本有“旷呵其若谷”一句,在音韵上适成赘余。本来是“川”和“邻”(文真合韵32)、“客”和“释”(铎部)、“朴”和“浊”(屋部)两两为韵,“谷”(屋部)的加入,破坏30 帛书乙本的文字乃依今本补足,未必可靠。

31 当然,这样猜测会为解释帛书甲本的情况带来麻烦,但也并非毫无办法解释。

32 按,郭本、帛乙本“邻”作“X”,当属文部,是不是“邻”字可以怀疑。又,“水”和“川”不但形近,而且可能就是同源词。

了这一格局。

下一个例子,帛-今本较郭本多出来的句子在文意上似是而非。

例7 今本18章:

郭丙本:故大道废,安有仁义;→ 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

帛书本:故大道废,安有仁义;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贞臣。

王弼本: 大道废, 有仁义;慧智出, 有大伪;六亲不和, 有孝慈;国家昏乱, 有忠臣。

按:“智慧出,(安)有大伪”一句插在诸句之间,粗看起来依然很顺畅。仔细一品味,一边是“(大道)废”、“(六亲)不和”、“(邦家)昏乱”,另一边却是“(智慧)出”;一边是“(有)仁义”、“(有)孝慈”、“(有)正臣”,另一边却是“(有)大伪”。34由此可以肯定,这一句是画蛇添足。35

又,从押韵上看,“智慧出”一句与“大道废”一句勉强可成交韵。36郭本没有这句话,无韵可谈。

下一个例子,帛-今本较郭本多出来的句子造成了文意的混乱。

例8 今本30章:

郭甲本: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 是谓果而不强。

帛甲本:果而毋骄,果而勿伐,果而勿矜。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

帛乙本:果而毋骄,果而勿伐,果而勿矜。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 强。

王弼本: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 果而勿强。

王弼于“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下注云:“言用兵虽趣功果济难,然时故不得已,当复用者,但当以除曰乱37,不遂用果以为强也。”王弼之所以这么注,是因为他的本子没有郭本和帛书本的“是谓”二字。如果末句是“是谓果而不强”,那么“果而毋得已”只能是顺着上文讲的,而并非像王注那样讲什么特殊的情况。《老子》上一句云“善者(有)果而已(矣),不以取强”,所以本句连续三个“弗/毋/勿”都是顺着“不以取强”说的,然后就回过来照应说:“是谓果而不强”。而帛-今本有“果而毋/不得已(居)”夹在中间,和“(善者)果而已”

38在形式上根本就是冲突的。帛书乙本末句无“不”字,或许就是因为注意到这一冲突而删去33 赵建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266页)也讲到这个问题。

34 池田知久《尚处形成阶段的〈老子〉最古文本》(180-181页)也注意到这个问题。

35 一般都认为这是有意识的改动。即便是这样,这一有意改动也还是留有破绽的。

36 “废”、“出”一月一物,“义”、“伪”皆歌。参朱谦之《老子校释》(73-74页)。

37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1987年重印本])本“曰”作“暴”。

38 参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疑王注“功”字为“以”字之误的理由(第80页注9)。帛书本较今本多一“居”字,但无论依高明《帛书老子校注》(384-385页)的意见解为“语助词”(附带说一句,他论证王弼本也有“居”字的证据完全靠不住),还是把“居”解释为今本第二章“功成而弗居”的“居”,都不能解决这33

的;但这样一改,“毋得已居”就不那么好解释了。 ...

5. 帛-今本特别喜欢画蛇添足39

其实前述三节都可以看作本节的特殊形式,因为形式特征明显,所以单列出来放到了前面。正因为如此,彭浩先生《郭店一号墓的年代与简本〈老子〉的结构》(20页)在举出他发现的一个例子时是把它们混在一起讲的:

帛书本形成时对《老子》作了很大的改动、整理。首先,对各章文字作了整理、增删,

多数情况下是增加语助词和承接上文的重复句,给人的感觉是语句欠精炼,有时造成文意的停顿。例如在相当于通行本第二章“先后相随”句下增加“恒也”。从上文看,“恒也”是总结之语,强调前列现象是永恒不变的。但这种常人皆知之理是无须强调的。“恒也”的插入使上下文造成了不必要的停顿。王弼本或因此不保留“恒也”,而与简本一致。 以下举的例子与彭浩先生所举的例子类似,其形式特征均不如前述三种情况那么明显,但是都运用了一定的道理,尤其是《老子》本书的义理。不难发现,常常运用得不怎么样,使文义复杂而费解——从而可称为“画蛇添足”。

例9 今本55章:

郭甲本: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帛书本: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王弼本: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按:在章末加了一句“不道早已”,意义不大。且前文“常”“明”“祥”“强”皆以阳部开口三等为韵,“老”“道”皆以幽部开口一等为韵;“已”字(之部开口三等)虽然可以和幽部..

字通押,但很显然损害了整体的效果。

例10 今本15章:

郭甲本: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帛甲本:保此道, 不欲 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蔽而不 成。

帛乙本:保此道, 不欲 盈。 是以能蔽而不 成。

王弼本:保此道, 不欲 盈。夫唯不 盈,故 能蔽 不新成。

按:这也是在一章之末画了一足。帛书乙本只加了“是以能蔽而不成”一句40,“盈”、“成”为韵。帛店甲本还把上一句重复了一遍,41与今本基本一致。“蔽”,王注:“覆盖也。”而多数一冲突。类似的形式冲突又见于例13。

39 除了下面的例子外,例13是最复杂的一例。

40 彭浩《郭店一号墓的年代与简本〈老子〉的结构》(19页)也认为这句话“有可能是后加入的”。 41 参第2节“帛-今本特别喜欢把刚说过的话重复一遍”。

42人如洪颐煊、俞樾、易顺鼎等读为“敝”,与“成”义反。那么整句话就成了:“正因为不(欲)...

‘盈’,所以能够‘敝’而不‘(新)成’”近乎同语反复,似乎不存在能够强调的因果关系。.....

43因此,易顺鼎和朱谦之都从《老子》全书出发,认为“不”字不当有。到目前为止,对这句话的解释仍是全段的难点。

例11 今本31章:

郭丙本:故曰兵者→ [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帛书本:故 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王弼本: 兵者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

按:郭本“不祥之器也,不”乃参考帛-今本补。44纪昀、刘师培、马叙伦皆疑此句有注文混入。马叙伦谓《老子》本文作“夫唯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高明《帛书老子校注》(391页)据帛书本非之,然马说适与郭本合。只是“非君子之器”也非注文,而是后人发挥的话。45刘师培谓“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都是注文,也有合理的因素。 ..

例12 今本30章:

郭甲本: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其事好长。

帛书本:以道佐人主, 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处,楚棘生之。→ 善者果而已矣„„

王弼本: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师之所处, 荆棘生焉。大

/处,楚/荆棘生之/焉”一句,今本进一步多出“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一句。郭本意思比较连贯、集中,帛-今本插入这么一个意思,也通,但很可能是在“其事好长”变为“其事好还”后,由“其事好还”一句生发出来的。46

42 见朱谦之《老子校释》(62-63页)。

43 刘师培把“能”解为“宁”,“言宁损蔽而不欲清新廉成”(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298页),句子略为通顺,但同语反复的问题仍然存在。不过应该指出,帛书甲本有“欲”字,较今本更能逃避同语反复的责难。

44 之所以不补作“非君子之器,不”,是因为帛-今本章首尚有“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欲/道者弗居/不处”一句(关于这一句的问题,详第3节“帛-今本各章之间文句的重复率较高”之例4)。魏启鹏《楚简〈老子〉柬释》(256页)也倾向于这种补法。而赵建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275页)适反。即便赵是对的,也不影响这个例子的意义。

45 这句话大概是受上文“君子居则贵左”的影响。我们这么猜测,是受赵建伟先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275页)的启发,但我们仍然认为赵把郭本的阙文补为“非君子之器”并不好。

46 “其事好还”的问题参见第5页注22。

6. 帛-今本极端繁冗混乱的一例

例13 今本63章:

郭甲本: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帛书本: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 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

王弼本: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

按:郭本“大小之多易必多难”费解。我们姑且采用赵建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293页)的说法47,读为“大小之多,易必多难”,48并参合马叙伦和朱谦之的理解,把这段话解释为:

“为”起于“无为”49,“事”起于“无事”,“味”起于“无味”:诸多大大小小的事

物,只要容易做,就一定会生出很多难题。所以圣人[干脆]还是从难的一头开始,最终就没有难了。

意思简单明了。

帛-今本则拖泥带水,显得玄而又玄。首先是一句“报怨以德”。姚鼐云:“‘大小多少’下有脱字,不可强解。”马叙伦然之。高明先生《帛书老子校注》(132页)则把“报怨以德”和“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连读,作为对前面五对矛盾的处理方式,但“图难乎其易47 魏启鹏《楚简〈老子〉柬释》(218页)略同。

48 此外,一种可能是“之”字下属“多易必多难”,用法与“其”类似(梅祖麟《跟见系字谐声的照三系字》[中国语言学报,第一期,商务印书馆,1983年]认为“之”“其”同源),“大小”与前面三句并列;一种可能是“大小之多”为句,当作“大小多少”或者“大小之多少”(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54年(1965年重印),183页])认为“之”有“与”的意思,存疑于此),“大小”和“多少”都与前面三句并列。我们注意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和“大小”(或者还有“多少”)在结构上不完全一致,所以还是取赵建伟先生的说法。另外,王博《美国达慕思大学郭店〈老子〉国际学术讨论会纪要》(7页)以“大小之”为句,是“以大为小,以难为易”的意思。但在文义上与“多易必多难”承接得很不顺畅,所以我不太相信。

49 这(“X[于]非X ”)是沿用了《韩非子》的讲法。帛-今本“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虽然在文字上不可靠,但也是这样理解的。如果理解为“X[而发展成]非X ”,亦通。如果干脆理解为简单的并列结构(“X[和]非X ”),或许最为可靠而合理。

也,为大乎其细也”是排偶句式,与“报怨以德”一句明显地存在着差距。

其次,“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一句,明显是采取“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的做法的原因50,却置于其后,作为“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的原因。 随后的两句似乎是前两句的翻版:因为“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我们详审这两对因果句,前一个“是以”只照应了“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后一个“是以”只照应了“多易必多难”,却又客观上遥相照应了前一个“是以”的第一个理由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诚然《老子》不必是老子本人所著,但一个意思颠三倒四地讲来讲去,委实不怎么高明。

更何况,“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乃至“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

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在表层取向上和“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是矛盾的!奚侗.......

认为:[“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二句乃三十四章文,复出于此。”很有见地。高明《帛书老子校注》驳曰:“前者谓圣人不自为大,故能成大。此谓圣人不作大事,故能成大事。彼此经义不同,奚说非。(134页)”反而更加证明了奚说的合理性。51朱谦之《老子校释》引武内义雄曰:“敦、遂二本无此二句。(257页)”

7. 结论

我们绝不认为郭店《老子》就是代帛书本而起的新的标准答案。52我们更不能保证具体的分析个个正确。我们也仍然不敢断言,在郭店诸本的同时或更早,一定没有篇章规模上接近“全本”乃至文字面貌上也近似帛-今本的本子。这一点,郭店《老子》内部刚好能提供一条线索。今本64章,郭店甲本无“恒于几成而败之”一句,然已见于丙本,只是文句次序与帛-今本不同。53

然而即便当时或更早已有文字面貌上也近似帛-今本的本子,其版本序列也还是比郭店本靠后54。我们认为,郭本与帛-今本之间在文字多少上的差异,基本不是摘抄造成的,而是敷演文字造成的结果。在敷演过程中扭曲、弄错文义是不可避免的,忽视原来的声韵特点也是非常可能的事。

这种敷演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55。但是如果把各种现象综合起来看,有意敷演的可能性或比重似乎要大一点56。 50 《韩非子·喻老》“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正在“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之前,可见其逻辑顺序。

51 参第3节“帛-今本各章之间文句的重复率较高”。

52 今本54章,郭乙本较帛-今本少“以身观身”一句,我们就倾向于看作脱文,而不是因为行文不讲究,或另有深意什么的。

53 这个问题参见第3页注11,尤其是罗浩《郭店〈老子〉对文中的一些方法论问题》(201页)。

54 至少对郭店甲本而言,这是没有疑问的。

55 无意的情况比如。

56 我们这样一种倾向似乎支持了郭沂先生的太史儋将老聃的作品全部纳入并加以改造成为后世习见的《老子》的说法,但那样的立说实在无法证实,我们不去管它。

力主摘抄说的王博先生认为郭店三本的差异反映了历时的差别,57这是很高明的提法。至于乙本、丙本是否真的更接近帛-今本系统,目前我们仍抱怀疑态度。58无论如何,断言早于郭本的(可以认为是全本的)“全本”的存在,目前还为时过早,难以成为定论;而郭本体现了《老子》的原始面貌,则是毫无疑问的。由于这种原始面貌往往是以字数少为鲜明特征的,所以进一步讲,“五千言”的篇幅是凑出来的,也是很可能的事。

本文99年1月初稿,00年1月修改扩充,6月在北京大学人文学部第一届研究生五四学术讨论会上宣读过,01年5月定稿。

最后定稿时蒙裘锡圭先生和李家浩先生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特此致谢!

补记:现在又出现一派意见,认为郭店诸本就是当时《老子》的全部,甚或说是什么“全本”。这

59种可能性显然是极小的。与这种意见相比,摘抄说立说的根基无疑要牢稳得多了。但笔者认为,

除了这两大阵营以外,应该允许存在第三种、第四种道路,何况这种道路并未排斥其他(有成立..

的可能性)的道路。

联系方式:

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儒藏工作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5693宅

010-6276 7810办

138 1131 7392

email: lcrn @163.com

57 见王博《关于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结构与性质——兼论其与通行本《老子》的关系》(155页)。 58 本文于例4·例11、例5和例7都有涉及郭店丙本的内容,例5又有涉及郭店乙本的内容。 59 例如郭店三本的形制都不一样,就是很不利于此说的一个现实。

郭店《老子》和帛-今本五千言关系

之我见

——从文本对勘上检验早于郭店时代的“全本”《老子》存在的可能性及条件

发表于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 助理研究员 李畅然

提 要

从文本对勘上很难看出郭店《老子》摘抄的痕迹,而只能看到《老子》文句上的原始风貌。因为这种原始风貌往往是以文句较少为特征的,所以我们认为帛书本-今本系统的“五千..................

言”的《老子》很可能是在与郭店诸本类似的传本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文字敷演形成的。

在材料不足的条件下不必得出非此即彼的结论,因此本文并未排除郭店《老子》(的某个本子或全部)是摘抄自某个单纯从篇章规模上可以称为“全本”而文字上却比帛书本-今本系统少很多的原始的全本《老子》的可能性。但假如大规模的文字敷演恰恰发生在汇编诸本的过程中,那么,那样的全本就是不存在的。

1. 前言

1.1现有的摘抄说服务于论证存在全本《老子》的需要

大约是由于马王堆帛书本《老子》与今本《老子》比起来出人意料地完整,也没有太大的差异(基于这个原因,我们把帛书本和今传本合称为“帛书本-今本”),所以当面对郭店新发现的三种竹简本《老子》同帛书本-今本《老子》在内容多少上的巨大差距时,一些学者惋惜、指责郭店诸本的不完整性,进而认为它们仅仅是摘抄本。1

其实既然今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先秦古书往往是散篇别行的,后世所习见的篇章规模,多数是经过后人对各种传本的汇编——尤其是经历了西汉末年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的汇编和校勘的工程——才有了这么大的部头;那么,我们就不必期待考古发现的古书总会具有今天所习见的规模2,郭店《老子》诸本的内容不够“五千言”,本来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3。也就是说,是不是全本,一般是从今天的眼光出发所提的问题。与今天习见的“全本”相比,出土的传抄本大都看起来像是摘抄本。 1 例如高明先生《读郭店〈老子〉》(中国文物报,1998年10月28日)就流露出这种心理。

2 例如马王堆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其篇幅远远不能和《战国策》相比。

3 如果说发现《老子》全本的几率相对较大的话,那是多半是因为《老子》的篇幅较小的缘故。先秦古籍除《老子》外,大约只有《周易》发现了全本,后者的篇幅也比较小。

不过,从版本的形成过程看,先秦传抄本的确大都会多多少少地具有摘抄的性质。例如某个本子原先是“全本”抄录,但后来从别处看到相关的内容,又摘录了进来,那么,它相对于该新的来源而言就有了摘抄的性质。正因为如此,“同一部”古书在刘向校书时才会面对许许多多的版本;也正因为如此,“不同”古书之间内容相互重出的情况才会相当地多。所以本文并不一般地反对关于郭店《老子》是摘抄本的说法。不过那样的摘抄说——对于具体的《老子》研究而言——没有太大的讨论意义。4

现有的关于郭店《老子》是摘抄本的说法,显然是服务于关于在郭店《老子》时代或更早就已存在一个——或多或少以帛-今本为目标的——全本《老子》的论证的。例如力倡摘抄说的王博先生认为“在郭店《老子》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不同的《老子》传本”,其中甲本代表了“一个与通行本有较大差异,却比较符合《老子》原貌的传本”5。但他最后还是要把郭店三本的祖本往帛书本-今本上靠:

首先一点,郭店《老子》所依据的三个传本与通行本之间的差别不会很大。尤其在整

体的结构(包括字数、顺序等)上,应该是非常类似的。在这方面,马王堆帛书《老子》可以作为参考……(帛书甲本、乙本和通行本之间都大同小异)这应该是代表了《老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顺序和结构。郭店《老子》所依据的传本……其顺序应更接近帛书本,而不会是像目前看到的抄在竹简上的那样。因为后者的顺序有编者特殊的用意,其结构并不能代表它所依据的传本本身的结构。6

这仅仅是类比帛书二本的猜测。

当然帛书本的发现,使所谓《老子》“五千言”的历史上推到了秦汉之际,距郭店楚墓下葬的时间仅有一百年。于是讨论我们今天所习见的“五千言”的全本在郭店《老子》的时代或是更早,是否就已存在,就成为比较有把握的追问。

此外,国际上依然盛行《老子》晚于《庄子》的说法。郭店诸本虽然在篇幅上总共只及今本的三分之一,7但已经颇能提供《老子》不晚于《庄子》的证据了。8然而许多学者试图以郭店诸本的发现为契机,找到“五千言”的全本在郭店《老子》的时代或是更早就已存在的证据。这样,郭店诸本的篇幅就无法直接满足学者的需要了。如果能证明它们是摘抄本,就可以大大提高“五千言”的全本早出的可能性。

但是现有的证据是否足以支持这一说法并且同时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呢? 4 鉴于先秦的版本关系如此的复杂(这种复杂的关系甚至适用于口耳相传的情况),所谓的“摘抄本”未必就和某一个特定的“全本”相对。这就加剧了把出土的古书截然划分为全本和摘抄本的不可行性。当然性质上单纯属于摘抄本或单纯属于全本的情况从理论上讲无疑还是存在的。

5王博,《关于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结构与性质——兼论其与通行本《老子》的关系》,《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三联书店,1999年,155页。

6 同上,162页。

7 此据裘锡圭先生《郭店〈老子〉简初探》(《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三联书店,1999年)的算法。 8 这其中最为学者津津乐道的就是,帛-今本《老子》反儒家的言论不见于郭店《老子》的对文。

1.2现有的摘抄说在论证上存在的问题

裘锡圭先生《郭店〈老子〉简初探》(27-28页)在王博先生的意见的基础上,为摘抄本的说法举出了两点理由,既有很大的代表性,又有自己的创见。我们不妨先看看他的说法。

1.2.1对裘先生的两点理由的分析

一、郭店诸本的内容没有溢出“今传《老子》中”。这恐怕是摘抄说唯一有力的证据。但这除了解释为摘抄自一个所谓的“全本”之外,同样也可以解释为“五千言”就是由与郭店诸本类似的本子汇编而成的。9即便有一个全本在老子身后“及时”地出现了,这既不能保证后世的本子永远不出其范围,也不能保证这个本子的内容永远没有流失。二、三种本子几乎没有重复,应看作是有计划地录出的三种摘抄本。这比第一点进了一步。但三个本子的形制都不一样10,而且甲本和丙本有一处重复,由对勘可知是祖本不同11。

1.2.2给所谓的摘抄本定主题的方法不可靠

在把郭店本定性为摘抄本时,具体的文本对勘的工作理应是必不可少的。但我目前所见到的利用文本对勘来论证“五千言”早出的最大努力,见于王博《关于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结构与性质——兼论其与通行本《老子》的关系》(159-160页),只有两个例子,而且都是以摘抄本整个的主题作为判断依据的。

王博和裘锡圭两先生都试图从内容、主题上对郭店三本的存在作出解释。12我们认为,虽然先秦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天人之分,但是很少有人把二者割裂开来——各种主题从来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发明的。当然,一个本子有相对集中的主题还是可能的,但单纯从这方面考9 比较全面的汇编(未必只经历过一次汇编)始于何时,根据现有的材料,我们仍然只能断言不晚于帛书..

本。裘先生《郭店〈老子〉简初探》认为全本《老子》“是离宗师的时代不远的人所编成的”(29页),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10 见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111页)的说明。假如是有计划地摘出的,那么三本的形制似乎应该是一样的。

11 参彭浩《郭店一号墓的年代与简本〈老子〉的结构》(《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三联书店,1999年,17页)、赵建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同上,260页),以及张立文《论简本〈老子〉与儒家思想的互补互济》(同上,133页)、池田知久《尚处形成阶段的〈老子〉最古文本》(同上,176-177页)。赞同摘抄说的雷敦龢《郭店〈老子〉:一些前提的讨论》(同上,129页)也认为“丙本与甲、乙本有不一样的来源”。以上两个问题皆可参见罗浩《郭店〈老子〉对文中的一些方法论问题》(同上,201页)。

12 王博明确以道论、修道、治国等范畴直接区分(《美国达慕思大学郭店〈老子〉国际学术讨论会纪要》,《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三联书店,1999年,6页;《关于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结构与性质——兼论其与通行本《老子》的关系》, 155页),裘先生《郭店〈老子〉简初探》(28页)则只是肯定了这一方向,同时指出王博的意见“是否完全合乎事实尚待研究”。

虑,主观性很大。比如王博先生在分析第一个文本对勘的证据时说:

究竟是通行本在竹简本的基础之上加了这句话,还是竹简本在一个类似于通行本的底

本基础上去掉了这句话?两种可能性都存在。但若考虑到乙本的内容全部是关于修道的话,那么,后一种情形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按,乙本所存文字很少,所谓其内容“全部是关于修道的话”,究竟能有多大的指导意义?正因为如此,王博的第二个对勘的证据,在裘锡圭《郭店〈老子〉简初探》(36-7页)那里则认为可能本来就是三章。可见从整个抄本的虚拟的主题出发,来推测其中某一段文字的版本序列,难以服人。

1.3我们由具体的文本对勘得来的推测

只有经过细致的文本对勘,才能使我们的立论有一个坚实的基础。13一旦进行具体的文本对勘,郭店《老子》就突出地表现出其原始性14;而这种原始风貌的一个突出表现是,郭店《老.................子》的文句往往比帛-今本少。这一点,无论是谁都无法回避。15 ...........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赵建伟先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的态度过分谨慎了。他强调郭本删剔帛-今本与帛-今本增扩郭本的可能性“兼而有之”(260页)。然而其所谓“章句的重复”只是表面现象。当我们从文义、音韵上细细琢磨,我们就会发现,“章句的重复”往往是帛书本-今本对原始《老子》加以敷演、甚至是画蛇添足的痕迹。16假定郭本是从目前唯...一所能确证的全本系统——即帛-今本系统——摘抄出来的,我们就难以解释为什么“全本”...

17比郭本多出来的文句在意义上存在那么多的问题;我们也难以解释为什么在押韵上,郭本比

“全本”更加整齐自然。18

由此我们进一步推测,帛-今本“五千言”的规模很可能是凑出来的。这种拼凑或许发生在汇编诸传本之后,或许即发生在汇编诸本的过程之中。至迟在帛书甲本出现以前,这种敷演、拼凑的工作已基本完成。 13 当然前引裘先生的两点理由也是以宏观上的文本对勘为出发点的。

14 池田知久《尚处形成阶段的〈老子〉最古文本》(173,176,180页)所说的“古朴自然性”,是个非常好的提法。

15 裘锡圭《郭店〈老子〉简初探》就多次指出过后人增益、改窜的现象,并且认为它们发生在简本与帛书.....本之间(44,50,58页)。 ...

16 本文例11以“不祥之器”补足郭本,参考了帛-今本所有而郭本所无的“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欲/道者弗居/不处”一句。但我们不敢由此推断这一句就一定是被郭本删节掉的,这句话仍有可能是后加的。虽然在这一具体问题上,我们的确不敢说得很死。(参看例4)但无论如何,这种情况是非常少的。

17 见下文例3、例4、例5、例7、例8、例10、例11、例12和例13(其中例5和例12是和文字错讹相关的),此外例1、例2也有可疑之处,彭浩《郭店一号墓的年代与简本〈老子〉的结构》就说,帛书本“语言欠精炼,有时造成文义的停顿” (20页)。

18 见下文例4、例5、例6、例7和例9。

如果大规模的敷演是在汇编诸本的过程中发生的,那么就不存在单纯可以从篇章规模上称为“全本”——而在字数上还达不到“五千言”——的本子,这样,帛-今本系统很可能就是《老子》历史上唯一的全本系统;如果发生在汇编之后,则郭本仍然可能是从一个原始的全本摘抄出来的。因此,我们并未完全排除郭本(的某个本子或全部)是从某个全本摘抄出来的可能性19。我们想要强调的是,与其现在就断言这批战国中期的《老子》传本是从某种面貌的全本摘抄出来的,不如现在较为肯定地说,目前唯一所能确证的《老子》的全本系统——帛书本-今本系统是由与郭店诸本类似的本子整理、加工而成的。20

下面我们把目前所搜罗到的在相应的章节里帛-今本有而郭本没有的句子做一个排比、分析。至于其他文字上的细微差别,由于不好把握且暂付阙如。

2. 帛-今本特别喜欢把刚说过的话重复一遍21

我们可以体味一下,重复的句子正如彭浩先生《郭店一号墓的年代与简本〈老子〉的结构》(20页)所说,“使上下文造成了不必要的停顿”。

例1 今本15章:

郭甲本:古之善为士者22,必微妙玄达,深不可志,→ 是以 为之容„„

帛书本:古之善为道者 , 微妙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

王弼本:古之善为士者 ,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例2 今本37章:

郭甲本:化而欲作, 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夫亦将知足,„„

帛书本: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王弼本: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按:易顺鼎据《经典释文》认为“今本重‘无名之朴’四字,乃涉上文而衍。”高亨先生早年的说法相同。高明先生《帛书老子校注》则依据帛书本,只同意高亨后来的“转写脱去19 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充分讨论各种可能性及其各自成立所需要的条件,比一定要得到唯一的、确定不.....................

二的结论更为实事求是。

20 除了文本对勘之外,篇章的分合也能支持这一点。假如郭本的祖本真的与帛-今本类似,那么郭本的章序合于帛-今本的概率应该是比较大的,而不应该像彭浩先生《郭店一号墓的年代与简本〈老子〉的结构》(20页)和裘先生《郭店〈老子〉简初探》(32页)所指出的那样少。摘抄对于打乱章序的作用恐怕被夸大了。也正因为如此,从郭本(诸系统)直接发展成帛-今本(系统)的概率极小。汇编“大全集”时所用的基础底本,其章序应与郭店诸本差距较大。

21 除了下面的例子以外,又见于例10。

22 “古”前原有“长”字,一般认为应当上属今本第30章,故删去。参高明《读郭店〈老子〉》、王博《美国达慕思大学郭店〈老子〉国际学术讨论会纪要》(4-5页,8页)、魏启鹏《楚简〈老子〉柬释》(《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三联书店,1999年,213页)以及赵建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273页)。

又,为便于阅读和比较,用字未尽依原文。

‘镇之’二字”的说法。今据郭本,则帛-今本的“(镇之以)无名之朴”虽然不必叫作衍文,但恐怕的确并非从来就有。 23

3. 帛-今本各章之间文句的重复率较高24

帛-今本不但喜欢简单重复一章之内的句子,也经常借用、仿用他章的成句。

例3 今本30章:

郭店甲本较帛-今本少“物壮而/则老,谓之/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一句。姚鼐云:“‘物壮则老’十二字衍,以在下篇《含德章》‘心使气曰强’下,诵者误入此‘勿强’句下。”高明《帛书老子校注》(386页)据帛书本非之。今据郭本的情况看,姚说恐怕是成立的。这句话的确更切合今本55章。25

例4 今本31章:

帛-今本较之郭店丙本,于章首多出“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欲/道者弗居/不处”几句。其中“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朱谦之先生《老子校释》云:“陈象《古道德真经解》无此二句。”26此二句又见于今本24章:“其在道(也),曰馀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道者弗居/不处。”“物或恶之”是接着“馀食赘行”说的,似比接在“不祥之器”后为切。27

从押韵上讲,24章前面“彰”“明”“功”“长”为韵,所以“恶”“处”为韵是合理的。31章却是无韵的。28

如果“物或恶之,故有欲/道者不处”两句原属今本24章成立的话,那么它前面的“夫兵者,不祥之器”也是添上去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不过这一点我们把握不大。29

23 中华书局,1996年,426页。

24 除了下面的例子之外,还可参第11页例13的末段所引奚侗的意见。

25 彭浩《郭店一号墓的年代与简本〈老子〉的结构》(19页)和裘锡圭《郭店〈老子〉简初探》(58页)都有这个意见。

26 中华书局,1954年(1984年重印本),125页。

27 赵建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274页)说同。

28 朱谦之《老子校释》在大段删去31章郭本、帛-今本都有的文句之后谓:“者、器、恶、处为韵(《鱼部》),右、之、之为韵(《之部》)„„知文多相协,只中间所插入注语可删。”(129页)按,“器”乃质部,非韵。而所谓的两组韵语皆虚词和实词相押,是散文用韵不太可能的情况。汉初的帛书本已经证明朱谦之先生把不可删的正文删掉了,而战国中期的竹简本不但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提示我们,很可能应该删汰的正文文字朱先生反而没有删。(附带说一句,高明先生的《帛书老子校注》(396页)误把朱谦之所拟之注文当作所删之经文来统计字数,是不对的)

29 请参看第4页注16。

例5 今本16章:

郭甲本:致虚,恒也;守中,笃也。万物并作,居以须复也。 天道员员,各复其根。

帛书本: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

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王弼本: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 夫物云云,各复归

其根。 归根曰静; 是谓复命。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 不知常, 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按:是不是郭本把这么玄妙幽深的一段韵文丢掉或者节略掉了呢?我们稍有一点怀疑。

30帛书乙本和今本的55章有“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的话,与帛-今本本章“复命,..

常也/曰常;知常,明也/曰明”相似,都是第二句以第一句的后半为话题。该句郭店甲本和帛...

书甲本作“和曰常,知和曰明”,较为合理;从形式上看,则是第二句以第一句的前半句为话..

题。既然帛-今本本章的这段文字近似于帛书乙本和今本55章的文字,那么,似是在后者——而不是在郭店甲本和帛书甲本55章——的基础上形成的。31类似的句子又见于今本52章:“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无遗身殃;是谓/为袭常。”而郭店乙本恰恰也无此句。

至于“知常容”诸句或许有所本。不过这段话繁冗,而意义却不是太大;从押韵的角度看好像也不太整齐。

4. 郭本铺陈的地方,帛-今本往往变得更铺陈

下一个例子,帛-今本较郭本多出来的句子破坏了押韵上原有的格局。

例6 今本15章:

郭甲本:豫乎如冬涉川, 犹乎其如畏四邻;严乎其如客,涣乎其如释;

敦乎其如朴,混乎其如浊。

帛书本:豫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释; 敦呵其若朴,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

王弼本:豫焉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按:帛-今本有“旷呵其若谷”一句,在音韵上适成赘余。本来是“川”和“邻”(文真合韵32)、“客”和“释”(铎部)、“朴”和“浊”(屋部)两两为韵,“谷”(屋部)的加入,破坏30 帛书乙本的文字乃依今本补足,未必可靠。

31 当然,这样猜测会为解释帛书甲本的情况带来麻烦,但也并非毫无办法解释。

32 按,郭本、帛乙本“邻”作“X”,当属文部,是不是“邻”字可以怀疑。又,“水”和“川”不但形近,而且可能就是同源词。

了这一格局。

下一个例子,帛-今本较郭本多出来的句子在文意上似是而非。

例7 今本18章:

郭丙本:故大道废,安有仁义;→ 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

帛书本:故大道废,安有仁义;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贞臣。

王弼本: 大道废, 有仁义;慧智出, 有大伪;六亲不和, 有孝慈;国家昏乱, 有忠臣。

按:“智慧出,(安)有大伪”一句插在诸句之间,粗看起来依然很顺畅。仔细一品味,一边是“(大道)废”、“(六亲)不和”、“(邦家)昏乱”,另一边却是“(智慧)出”;一边是“(有)仁义”、“(有)孝慈”、“(有)正臣”,另一边却是“(有)大伪”。34由此可以肯定,这一句是画蛇添足。35

又,从押韵上看,“智慧出”一句与“大道废”一句勉强可成交韵。36郭本没有这句话,无韵可谈。

下一个例子,帛-今本较郭本多出来的句子造成了文意的混乱。

例8 今本30章:

郭甲本: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 是谓果而不强。

帛甲本:果而毋骄,果而勿伐,果而勿矜。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

帛乙本:果而毋骄,果而勿伐,果而勿矜。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 强。

王弼本: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 果而勿强。

王弼于“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下注云:“言用兵虽趣功果济难,然时故不得已,当复用者,但当以除曰乱37,不遂用果以为强也。”王弼之所以这么注,是因为他的本子没有郭本和帛书本的“是谓”二字。如果末句是“是谓果而不强”,那么“果而毋得已”只能是顺着上文讲的,而并非像王注那样讲什么特殊的情况。《老子》上一句云“善者(有)果而已(矣),不以取强”,所以本句连续三个“弗/毋/勿”都是顺着“不以取强”说的,然后就回过来照应说:“是谓果而不强”。而帛-今本有“果而毋/不得已(居)”夹在中间,和“(善者)果而已”

38在形式上根本就是冲突的。帛书乙本末句无“不”字,或许就是因为注意到这一冲突而删去33 赵建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266页)也讲到这个问题。

34 池田知久《尚处形成阶段的〈老子〉最古文本》(180-181页)也注意到这个问题。

35 一般都认为这是有意识的改动。即便是这样,这一有意改动也还是留有破绽的。

36 “废”、“出”一月一物,“义”、“伪”皆歌。参朱谦之《老子校释》(73-74页)。

37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1987年重印本])本“曰”作“暴”。

38 参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疑王注“功”字为“以”字之误的理由(第80页注9)。帛书本较今本多一“居”字,但无论依高明《帛书老子校注》(384-385页)的意见解为“语助词”(附带说一句,他论证王弼本也有“居”字的证据完全靠不住),还是把“居”解释为今本第二章“功成而弗居”的“居”,都不能解决这33

的;但这样一改,“毋得已居”就不那么好解释了。 ...

5. 帛-今本特别喜欢画蛇添足39

其实前述三节都可以看作本节的特殊形式,因为形式特征明显,所以单列出来放到了前面。正因为如此,彭浩先生《郭店一号墓的年代与简本〈老子〉的结构》(20页)在举出他发现的一个例子时是把它们混在一起讲的:

帛书本形成时对《老子》作了很大的改动、整理。首先,对各章文字作了整理、增删,

多数情况下是增加语助词和承接上文的重复句,给人的感觉是语句欠精炼,有时造成文意的停顿。例如在相当于通行本第二章“先后相随”句下增加“恒也”。从上文看,“恒也”是总结之语,强调前列现象是永恒不变的。但这种常人皆知之理是无须强调的。“恒也”的插入使上下文造成了不必要的停顿。王弼本或因此不保留“恒也”,而与简本一致。 以下举的例子与彭浩先生所举的例子类似,其形式特征均不如前述三种情况那么明显,但是都运用了一定的道理,尤其是《老子》本书的义理。不难发现,常常运用得不怎么样,使文义复杂而费解——从而可称为“画蛇添足”。

例9 今本55章:

郭甲本: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帛书本: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王弼本: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按:在章末加了一句“不道早已”,意义不大。且前文“常”“明”“祥”“强”皆以阳部开口三等为韵,“老”“道”皆以幽部开口一等为韵;“已”字(之部开口三等)虽然可以和幽部..

字通押,但很显然损害了整体的效果。

例10 今本15章:

郭甲本: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帛甲本:保此道, 不欲 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蔽而不 成。

帛乙本:保此道, 不欲 盈。 是以能蔽而不 成。

王弼本:保此道, 不欲 盈。夫唯不 盈,故 能蔽 不新成。

按:这也是在一章之末画了一足。帛书乙本只加了“是以能蔽而不成”一句40,“盈”、“成”为韵。帛店甲本还把上一句重复了一遍,41与今本基本一致。“蔽”,王注:“覆盖也。”而多数一冲突。类似的形式冲突又见于例13。

39 除了下面的例子外,例13是最复杂的一例。

40 彭浩《郭店一号墓的年代与简本〈老子〉的结构》(19页)也认为这句话“有可能是后加入的”。 41 参第2节“帛-今本特别喜欢把刚说过的话重复一遍”。

42人如洪颐煊、俞樾、易顺鼎等读为“敝”,与“成”义反。那么整句话就成了:“正因为不(欲)...

‘盈’,所以能够‘敝’而不‘(新)成’”近乎同语反复,似乎不存在能够强调的因果关系。.....

43因此,易顺鼎和朱谦之都从《老子》全书出发,认为“不”字不当有。到目前为止,对这句话的解释仍是全段的难点。

例11 今本31章:

郭丙本:故曰兵者→ [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帛书本:故 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王弼本: 兵者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

按:郭本“不祥之器也,不”乃参考帛-今本补。44纪昀、刘师培、马叙伦皆疑此句有注文混入。马叙伦谓《老子》本文作“夫唯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高明《帛书老子校注》(391页)据帛书本非之,然马说适与郭本合。只是“非君子之器”也非注文,而是后人发挥的话。45刘师培谓“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都是注文,也有合理的因素。 ..

例12 今本30章:

郭甲本: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其事好长。

帛书本:以道佐人主, 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处,楚棘生之。→ 善者果而已矣„„

王弼本: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师之所处, 荆棘生焉。大

/处,楚/荆棘生之/焉”一句,今本进一步多出“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一句。郭本意思比较连贯、集中,帛-今本插入这么一个意思,也通,但很可能是在“其事好长”变为“其事好还”后,由“其事好还”一句生发出来的。46

42 见朱谦之《老子校释》(62-63页)。

43 刘师培把“能”解为“宁”,“言宁损蔽而不欲清新廉成”(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298页),句子略为通顺,但同语反复的问题仍然存在。不过应该指出,帛书甲本有“欲”字,较今本更能逃避同语反复的责难。

44 之所以不补作“非君子之器,不”,是因为帛-今本章首尚有“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欲/道者弗居/不处”一句(关于这一句的问题,详第3节“帛-今本各章之间文句的重复率较高”之例4)。魏启鹏《楚简〈老子〉柬释》(256页)也倾向于这种补法。而赵建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275页)适反。即便赵是对的,也不影响这个例子的意义。

45 这句话大概是受上文“君子居则贵左”的影响。我们这么猜测,是受赵建伟先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275页)的启发,但我们仍然认为赵把郭本的阙文补为“非君子之器”并不好。

46 “其事好还”的问题参见第5页注22。

6. 帛-今本极端繁冗混乱的一例

例13 今本63章:

郭甲本: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帛书本: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 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

王弼本: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

按:郭本“大小之多易必多难”费解。我们姑且采用赵建伟《郭店竹简〈老子〉校释》(293页)的说法47,读为“大小之多,易必多难”,48并参合马叙伦和朱谦之的理解,把这段话解释为:

“为”起于“无为”49,“事”起于“无事”,“味”起于“无味”:诸多大大小小的事

物,只要容易做,就一定会生出很多难题。所以圣人[干脆]还是从难的一头开始,最终就没有难了。

意思简单明了。

帛-今本则拖泥带水,显得玄而又玄。首先是一句“报怨以德”。姚鼐云:“‘大小多少’下有脱字,不可强解。”马叙伦然之。高明先生《帛书老子校注》(132页)则把“报怨以德”和“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连读,作为对前面五对矛盾的处理方式,但“图难乎其易47 魏启鹏《楚简〈老子〉柬释》(218页)略同。

48 此外,一种可能是“之”字下属“多易必多难”,用法与“其”类似(梅祖麟《跟见系字谐声的照三系字》[中国语言学报,第一期,商务印书馆,1983年]认为“之”“其”同源),“大小”与前面三句并列;一种可能是“大小之多”为句,当作“大小多少”或者“大小之多少”(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54年(1965年重印),183页])认为“之”有“与”的意思,存疑于此),“大小”和“多少”都与前面三句并列。我们注意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和“大小”(或者还有“多少”)在结构上不完全一致,所以还是取赵建伟先生的说法。另外,王博《美国达慕思大学郭店〈老子〉国际学术讨论会纪要》(7页)以“大小之”为句,是“以大为小,以难为易”的意思。但在文义上与“多易必多难”承接得很不顺畅,所以我不太相信。

49 这(“X[于]非X ”)是沿用了《韩非子》的讲法。帛-今本“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虽然在文字上不可靠,但也是这样理解的。如果理解为“X[而发展成]非X ”,亦通。如果干脆理解为简单的并列结构(“X[和]非X ”),或许最为可靠而合理。

也,为大乎其细也”是排偶句式,与“报怨以德”一句明显地存在着差距。

其次,“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一句,明显是采取“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的做法的原因50,却置于其后,作为“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的原因。 随后的两句似乎是前两句的翻版:因为“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我们详审这两对因果句,前一个“是以”只照应了“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后一个“是以”只照应了“多易必多难”,却又客观上遥相照应了前一个“是以”的第一个理由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诚然《老子》不必是老子本人所著,但一个意思颠三倒四地讲来讲去,委实不怎么高明。

更何况,“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乃至“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

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在表层取向上和“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是矛盾的!奚侗.......

认为:[“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二句乃三十四章文,复出于此。”很有见地。高明《帛书老子校注》驳曰:“前者谓圣人不自为大,故能成大。此谓圣人不作大事,故能成大事。彼此经义不同,奚说非。(134页)”反而更加证明了奚说的合理性。51朱谦之《老子校释》引武内义雄曰:“敦、遂二本无此二句。(257页)”

7. 结论

我们绝不认为郭店《老子》就是代帛书本而起的新的标准答案。52我们更不能保证具体的分析个个正确。我们也仍然不敢断言,在郭店诸本的同时或更早,一定没有篇章规模上接近“全本”乃至文字面貌上也近似帛-今本的本子。这一点,郭店《老子》内部刚好能提供一条线索。今本64章,郭店甲本无“恒于几成而败之”一句,然已见于丙本,只是文句次序与帛-今本不同。53

然而即便当时或更早已有文字面貌上也近似帛-今本的本子,其版本序列也还是比郭店本靠后54。我们认为,郭本与帛-今本之间在文字多少上的差异,基本不是摘抄造成的,而是敷演文字造成的结果。在敷演过程中扭曲、弄错文义是不可避免的,忽视原来的声韵特点也是非常可能的事。

这种敷演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55。但是如果把各种现象综合起来看,有意敷演的可能性或比重似乎要大一点56。 50 《韩非子·喻老》“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正在“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之前,可见其逻辑顺序。

51 参第3节“帛-今本各章之间文句的重复率较高”。

52 今本54章,郭乙本较帛-今本少“以身观身”一句,我们就倾向于看作脱文,而不是因为行文不讲究,或另有深意什么的。

53 这个问题参见第3页注11,尤其是罗浩《郭店〈老子〉对文中的一些方法论问题》(201页)。

54 至少对郭店甲本而言,这是没有疑问的。

55 无意的情况比如。

56 我们这样一种倾向似乎支持了郭沂先生的太史儋将老聃的作品全部纳入并加以改造成为后世习见的《老子》的说法,但那样的立说实在无法证实,我们不去管它。

力主摘抄说的王博先生认为郭店三本的差异反映了历时的差别,57这是很高明的提法。至于乙本、丙本是否真的更接近帛-今本系统,目前我们仍抱怀疑态度。58无论如何,断言早于郭本的(可以认为是全本的)“全本”的存在,目前还为时过早,难以成为定论;而郭本体现了《老子》的原始面貌,则是毫无疑问的。由于这种原始面貌往往是以字数少为鲜明特征的,所以进一步讲,“五千言”的篇幅是凑出来的,也是很可能的事。

本文99年1月初稿,00年1月修改扩充,6月在北京大学人文学部第一届研究生五四学术讨论会上宣读过,01年5月定稿。

最后定稿时蒙裘锡圭先生和李家浩先生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特此致谢!

补记:现在又出现一派意见,认为郭店诸本就是当时《老子》的全部,甚或说是什么“全本”。这

59种可能性显然是极小的。与这种意见相比,摘抄说立说的根基无疑要牢稳得多了。但笔者认为,

除了这两大阵营以外,应该允许存在第三种、第四种道路,何况这种道路并未排斥其他(有成立..

的可能性)的道路。

联系方式:

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儒藏工作室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 5693宅

010-6276 7810办

138 1131 7392

email: lcrn @163.com

57 见王博《关于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结构与性质——兼论其与通行本《老子》的关系》(155页)。 58 本文于例4·例11、例5和例7都有涉及郭店丙本的内容,例5又有涉及郭店乙本的内容。 59 例如郭店三本的形制都不一样,就是很不利于此说的一个现实。


相关文章

  • 郭店楚墓竹简
  • 郭店楚墓竹简于一九九三年冬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慕,虽数经盗扰,仍幸存有八百余枚.其中有一少部分无字简:有字简据整理后的数字统计,共存七三O枚,大部分完整,未拚合的小碎片数量不多.郭店一号楚墓位于纪山楚墓群中.历年的考古资料证明,这裹 ...查看


  • 郭店楚简甲本老子影印版 楚简老子甲乙丙三本对照
  • <郭店> <楚简老子甲> 1 楚简老子甲: 绝声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诈,民复季子.三言以为文不足,或令之或乎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2 楚简老子甲: 江海所以为百浴王,以其能为百浴下,是以能为 ...查看


  • 对老子之_礼_周公之_礼_和孔子之_礼_关系的再认识
  • 2010年第1期第12卷(总第59期)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HUAINANNORMALUNIVERSITY No.1,2010 GeneralNo.59,Vol.12 对老子之"礼".周公之"礼 ...查看


  • 庄子与老子关系的新审视
  • 作者:廖群 理论学刊 2006年01期 在涉及庄子与老子关系时,"庄子"一词应析为"庄子"和"<庄子>"两个概念,因为<庄子>还有内.外杂篇之分,乃庄子及其 ...查看


  • 读[论语]见孔子人格魅力
  • 武锋 细读<论语>,我们就会发现,孔子是一位具有多彩多姿性格的人,有时还很可爱.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能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里产生重要影响,当然是源于它博大精深的思想,但与孔子本人的人格魅力也有莫大的关系. 孔 ...查看


  • 道家法思想的_大和_本质
  • 2012年1月 总第177期)(第1期, [哲学与当今世界] 社会科学家 SOCIAL SCIENTIST Jan.,2012 (No.1,General No.177) 道家法思想的"大和"本质 马 腾,马作武 (中山 ...查看


  • 论_老子_的处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_周建强
  • 论<老子>的处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周 建 强 1,2 (1.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2. 河西学院河西史地与文化研究中心,甘肃张掖734000) "道"摘要:<老子>的处世 ...查看


  • 国际形势紧张,看看老子是怎么评价战争的 | 道德经语音文字版(145)
  • 原创 2017-01-11 罗大伦 罗大伦频道 第三十章  第1讲 文.罗大伦    图.网络    编.云少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我们看看老子带给我们什么样新的智慧了.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第三十章的学习, ...查看


  • 李健: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 老子哲学里充满辩证法(对立统一)思想,老子用"反"这个范畴来表达事物总是向相反方面(对立面)转化且是统一的. 一."反"是道的四性之一("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需要体悟,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