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卷第11期2012年4月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11-0029-02
SHANXI
山西
ARCHITECTURE
建筑
Vol.38No.11Apr.2012
·29·
对当前旧城改造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孙力如
(郑州市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勘测中心,河南郑州450000)
要:结合郑州市旧城改造情况对当前国内旧城改造普遍存在的开发模式单一化、开发强度偏高、改造项目分布不科学等问题
从合理制定改造标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对今后的旧城改造提供更好的思路。进行了分析,摘
关键词:旧城改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为了避免由开发商完全主导城市旧城改造所带来的问题,各
在对旧城区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旧地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
城改造项目的认定标准,针对申请旧改项目进行评估,对房屋质
量差、确实需要改造的项目进行确认,同时明确改造范围,避免大拆大建造成的资源浪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城改造建设,达到真正提升旧城居民生活质量、改善旧城城市形象的目的。
0引言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旧城更新改造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是
目前国内各城市的旧城改造中普遍存在开发模式由于种种原因,
单一化、开发强度较高、不尊重城市文脉的问题,最终难以达到改善旧城区居民生活的目的。
11.1
当前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
开发模式单一化、对城市文脉破坏严重
2.2加强规划引导
“旧城区”由于保护认识局限,目前社会普遍认为就是过去留
“烂摊子”,是破坏城市形象的主要因素。同时,为了降低改下的
追求商业利益,大部分城市均采用一律整平土地、重新建造难度、
设的改造模式。这样的做法见效明显、产生效益较快,但不仅拆除了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树木等景观,同时将原住民全部疏解,瓦解了原有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原有社会网络,使老城区丧失了文化传承的主体,破坏了城市文脉。
另外,此类改造模式将导致地区用途简单分隔,居住小区住着同质性很高的居民,中小型商店因失去经济效益而被大型商场代替,大量居民以私人汽车代步。如此不仅造成中心城区交通拥还使复杂多元的城市空间生活变得单调化,使城市空间和城堵,
市形象趋同。
建议各地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及功能更新等问题深入研究,制定详细可行的改造计划和改造规划,在满足道路交通、城市绿化等方面提升的基础上,从基础设施用地功能、
布局等多方面合理引导旧城改造项目详细规划的编制。同时编制旧城改造规划要与城市经营的理念挂钩,对每个旧城改造项目都要进行详细的经济收益分析,使旧城改造规划具备较强的可实施性。
在旧城改造规划有效引导的基础上,改变现行由拆建比(或
改为由基础设施承载力者经济收益分析)确定开发强度的模式,
分析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统筹确定开发强度。以合理控制中心城
区居住人口、提升区域居住品质为原则,控制改造项目中住宅开发量,增加商业、公共服务设施的比例,使旧城更新改造与总体规划确定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承载力相配套,真正达到建设宜居城市的目的。
1.2改造强度普遍偏高
由于旧城改造的拆迁成本高,运作周期长,按照现行就地块
平衡收益的改造模式,为保证经济收益,改造项目必然会过度追求高容积率。以笔者所在的郑州市为例,在2007年以来建设的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项目中,大部分项目容积率超过居住区规由此将导致旧城区人口规模超过总体规划控制,使范划定的3.5,
同时给电中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规模难以满足市民入学要求,力、供热、供气、通信和污水排放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承载力带来较
大压力。高容积率的旧城改造虽然改善了城市形象,但由此带来的交通、生活等问题却使旧城区居民生活无法得到真正改善。
2.3制定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捆绑开发的政策
老城区改造与新区开发和谐共生、综合互济的关系是城市整
体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的重要基础。
目前旧城区改造中就项目论项目、所有技术经济指标全部就地平衡的改造模式使老城区密度越来越高,人口不断增加,新旧建筑混杂拥塞,老城区特色正在改造中日益消逝,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色难以找到具有代表性的空间载体。如果能采取旧城区既能有效带动新城建设,又改造与新城区建设捆绑开发的模式,
能有效解决目前旧城区改造中存在的经济可行性等问题。
1.3开发项目局限于黄金地段
国内大部分城市(包括郑州在内)的旧城改造主要由开发商
由于受经济利益、拆迁难度等问题制约,开发商多倾向主导推进,
中心区开发利益较大的地块,位于城市边缘及开发利益较小的地
块则无人问津,最终剩下难以改造的边角地,政府只有无奈的通过提高地块容积率的方式确保其开发可行性,无形中又破坏了城市协调发展。
2.4加强公众参与、有效平衡各方利益
由于旧城改造直接涉及市民的切身权益,为使旧城改造的效
果更突出、更人性化,建议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公众参与,把一般市民、拆迁居民的意见充分纳入旧城改造规划,改变由政府和开发商完全主导旧城改造的模式,有效平衡商业利润和公众利益之间的矛盾。参考文献:[1]王
.重庆:重庆大淇.旧城改造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
2009.学,
22.1
关于旧城改造的对策和建议明确旧城改造标准
·30·
第38卷第11期2012年4月
SHANXI
山西
ARCHITECTURE
建筑
Vol.38No.11Apr.2012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11-0030-02
废墟上的乐园
周
摘
璐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系,北京100083)
要:对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进行综合分析,关注其中体现出的生态的设计理念,阐述国内对工业景观重视度不够的现状,希望
引起更多设计者对生态理念的思考。
文献标识码:A
手段处理这片破碎地段上的工业遗迹而非彻底摧毁它们。工程
所造就的场地肌理,所塑造的结构形式,技术建造所应用的材料,与如画的风景一样能打动人。
设计思想主要表现钢铁的制造加工过程,包括它的熔化、硬
化状态。设计方法是重新诠释和改造,通过生态设计和视觉设计改变工业设施的功能和应用,让它转型而不是毁掉它。公园中的各个系统独立存在,只在某些特定点利用视觉、功能或仅仅是象征性的要素将各层连接起来。顶层是结合高架散步道的铁路园,底层是低标高的水园。其他独立的系统包括以田野、林地为主的其中散步道系统将长期使用区和与街道同一水平的散步道系统,
[2]
破碎的城区重新连接起来。
拉茨将混乱的工业用地经整合后分为四个部分:公园道路系统、铁路公园、公共使用区和水公园。
关键词:景观公园,生态,工业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1
0引言
对于一个公园的理解,不能脱离它的设计背景。一个好的景
应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北杜伊观公园应顺应当时社会的发展,
斯堡景观公园恰恰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杰作,它的出现,引起了更
加广泛的对逆工业化产物的思考。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DuisburgNorthLandscapepark)建在原钢铁厂与炼炉厂所在地,反映出景观和自然方面新思路的探讨,成为工业地更新与改造的经典设计案例。经德国著名景观设计
2
师彼得·拉茨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占地200hm的综合休闲娱乐公园
[1]
。
在设计之初设计师面临的最关键的和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工厂各种遗留物,像庞大的建筑和货棚、矿渣堆、烟囱、鼓风机、
铁路、桥梁、沉淀池、水渠、起重机等能否成为公园改造的基础。是将这些构筑物视为包袱或者垃圾,花费大量金钱去处理,还是1将其视为一种可利用的元素,有效应用。传统的美学观点认为废弃地上的工业景观是丑陋可怕的,没有什么保留价值,于是在进要么将那些工业景象消除殆尽,要么将那些“丑行景观设计时,陋”的东西掩藏起来。而今天,艺术的概念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现代艺术的思
废弃想影响了对工业景观的理解。在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看来,是工业生产在大地上留下的艺地上的工业遗迹就如同大地艺术,
术品。
在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中,生锈的高炉、废旧的工业厂房、生产设备、机械不再是肮脏的、丑陋的、破败的、消极的,相反,它们是人类历史上遗留的文化景观,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见证。这些工
饱含着技术之美。于是拉茨的业遗迹作为一种工业活动的结果,
设计方案选择了后者。他突破了传统美学的设计理念,用生态的
铁路公园
铁路公园与高架步行道系统相结合,是园区标高最高的层
次,高出地面约12m,通过楼梯、台阶等与其他空间层次相连接。旧铁路筑堤被视为地形艺术的一种模式,发展成草坪区域,游览者可以在此漫游徘徊,放眼四处,铁路人行道是由原来的悬空铁路改建而成,人们可以从此处跨过料仓,俯瞰花园和水槽。该层次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视野,而且作为水平线元素将各个庞大的独立工业设施连接起来,铁路公园层在东西方向上穿越整个园
“铁区,并在中部偏西的位置呈编组形式放大,设计者将其命名为。路竖琴”
2公共使用区
公共使用区包括金属广场、考珀活动场地、熔渣公园、料仓花
园、开放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
金属广场位于厂区中心的位置,在1号高炉铸造车间的北侧。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2]张伊娜,.城市问题,J].规划师,2004(8):45-46.王桂新.旧城改造的社会性思考[J]案研究[
2007(7):83-84.[4]高宇波,.山西建筑,王东东.走旧房改造精细化之路[J]
[3]王浪,——武汉同丰社区个2010,36(2):16-17.李保峰.旧城改造的公众参与—
Considerationonexisting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currentoldcityrenovation
SUNLi-ru
(LandPlanningandSurveyingCenterofNewZhengdongDistrictinZhengzhouCity,Zhengzhou450000,China)
Abstract:CombiningwitholdZhengzhoucityrenovationcondition,thepaperanalyzescommonproblemsofdomesticoldcityrenovation,suchassingledevelopmentmode,ratherhighdevelopmentstrength,andunscientificrenovationprojectandsoon,andputsforwardcorrespondingsuggestionsfromaspectofrationallyformulatingrenovationstandards,withaviewtoprovidebetterthoughtforoldcityrenovationinfuture.Keywords:oldcityrenov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第38卷第11期2012年4月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11-0029-02
SHANXI
山西
ARCHITECTURE
建筑
Vol.38No.11Apr.2012
·29·
对当前旧城改造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孙力如
(郑州市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勘测中心,河南郑州450000)
要:结合郑州市旧城改造情况对当前国内旧城改造普遍存在的开发模式单一化、开发强度偏高、改造项目分布不科学等问题
从合理制定改造标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对今后的旧城改造提供更好的思路。进行了分析,摘
关键词:旧城改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为了避免由开发商完全主导城市旧城改造所带来的问题,各
在对旧城区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旧地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
城改造项目的认定标准,针对申请旧改项目进行评估,对房屋质
量差、确实需要改造的项目进行确认,同时明确改造范围,避免大拆大建造成的资源浪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城改造建设,达到真正提升旧城居民生活质量、改善旧城城市形象的目的。
0引言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旧城更新改造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但是
目前国内各城市的旧城改造中普遍存在开发模式由于种种原因,
单一化、开发强度较高、不尊重城市文脉的问题,最终难以达到改善旧城区居民生活的目的。
11.1
当前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
开发模式单一化、对城市文脉破坏严重
2.2加强规划引导
“旧城区”由于保护认识局限,目前社会普遍认为就是过去留
“烂摊子”,是破坏城市形象的主要因素。同时,为了降低改下的
追求商业利益,大部分城市均采用一律整平土地、重新建造难度、
设的改造模式。这样的做法见效明显、产生效益较快,但不仅拆除了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树木等景观,同时将原住民全部疏解,瓦解了原有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原有社会网络,使老城区丧失了文化传承的主体,破坏了城市文脉。
另外,此类改造模式将导致地区用途简单分隔,居住小区住着同质性很高的居民,中小型商店因失去经济效益而被大型商场代替,大量居民以私人汽车代步。如此不仅造成中心城区交通拥还使复杂多元的城市空间生活变得单调化,使城市空间和城堵,
市形象趋同。
建议各地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及功能更新等问题深入研究,制定详细可行的改造计划和改造规划,在满足道路交通、城市绿化等方面提升的基础上,从基础设施用地功能、
布局等多方面合理引导旧城改造项目详细规划的编制。同时编制旧城改造规划要与城市经营的理念挂钩,对每个旧城改造项目都要进行详细的经济收益分析,使旧城改造规划具备较强的可实施性。
在旧城改造规划有效引导的基础上,改变现行由拆建比(或
改为由基础设施承载力者经济收益分析)确定开发强度的模式,
分析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统筹确定开发强度。以合理控制中心城
区居住人口、提升区域居住品质为原则,控制改造项目中住宅开发量,增加商业、公共服务设施的比例,使旧城更新改造与总体规划确定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承载力相配套,真正达到建设宜居城市的目的。
1.2改造强度普遍偏高
由于旧城改造的拆迁成本高,运作周期长,按照现行就地块
平衡收益的改造模式,为保证经济收益,改造项目必然会过度追求高容积率。以笔者所在的郑州市为例,在2007年以来建设的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项目中,大部分项目容积率超过居住区规由此将导致旧城区人口规模超过总体规划控制,使范划定的3.5,
同时给电中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规模难以满足市民入学要求,力、供热、供气、通信和污水排放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承载力带来较
大压力。高容积率的旧城改造虽然改善了城市形象,但由此带来的交通、生活等问题却使旧城区居民生活无法得到真正改善。
2.3制定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捆绑开发的政策
老城区改造与新区开发和谐共生、综合互济的关系是城市整
体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的重要基础。
目前旧城区改造中就项目论项目、所有技术经济指标全部就地平衡的改造模式使老城区密度越来越高,人口不断增加,新旧建筑混杂拥塞,老城区特色正在改造中日益消逝,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色难以找到具有代表性的空间载体。如果能采取旧城区既能有效带动新城建设,又改造与新城区建设捆绑开发的模式,
能有效解决目前旧城区改造中存在的经济可行性等问题。
1.3开发项目局限于黄金地段
国内大部分城市(包括郑州在内)的旧城改造主要由开发商
由于受经济利益、拆迁难度等问题制约,开发商多倾向主导推进,
中心区开发利益较大的地块,位于城市边缘及开发利益较小的地
块则无人问津,最终剩下难以改造的边角地,政府只有无奈的通过提高地块容积率的方式确保其开发可行性,无形中又破坏了城市协调发展。
2.4加强公众参与、有效平衡各方利益
由于旧城改造直接涉及市民的切身权益,为使旧城改造的效
果更突出、更人性化,建议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公众参与,把一般市民、拆迁居民的意见充分纳入旧城改造规划,改变由政府和开发商完全主导旧城改造的模式,有效平衡商业利润和公众利益之间的矛盾。参考文献:[1]王
.重庆:重庆大淇.旧城改造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
2009.学,
22.1
关于旧城改造的对策和建议明确旧城改造标准
·30·
第38卷第11期2012年4月
SHANXI
山西
ARCHITECTURE
建筑
Vol.38No.11Apr.2012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11-0030-02
废墟上的乐园
周
摘
璐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系,北京100083)
要:对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进行综合分析,关注其中体现出的生态的设计理念,阐述国内对工业景观重视度不够的现状,希望
引起更多设计者对生态理念的思考。
文献标识码:A
手段处理这片破碎地段上的工业遗迹而非彻底摧毁它们。工程
所造就的场地肌理,所塑造的结构形式,技术建造所应用的材料,与如画的风景一样能打动人。
设计思想主要表现钢铁的制造加工过程,包括它的熔化、硬
化状态。设计方法是重新诠释和改造,通过生态设计和视觉设计改变工业设施的功能和应用,让它转型而不是毁掉它。公园中的各个系统独立存在,只在某些特定点利用视觉、功能或仅仅是象征性的要素将各层连接起来。顶层是结合高架散步道的铁路园,底层是低标高的水园。其他独立的系统包括以田野、林地为主的其中散步道系统将长期使用区和与街道同一水平的散步道系统,
[2]
破碎的城区重新连接起来。
拉茨将混乱的工业用地经整合后分为四个部分:公园道路系统、铁路公园、公共使用区和水公园。
关键词:景观公园,生态,工业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1
0引言
对于一个公园的理解,不能脱离它的设计背景。一个好的景
应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北杜伊观公园应顺应当时社会的发展,
斯堡景观公园恰恰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杰作,它的出现,引起了更
加广泛的对逆工业化产物的思考。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DuisburgNorthLandscapepark)建在原钢铁厂与炼炉厂所在地,反映出景观和自然方面新思路的探讨,成为工业地更新与改造的经典设计案例。经德国著名景观设计
2
师彼得·拉茨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占地200hm的综合休闲娱乐公园
[1]
。
在设计之初设计师面临的最关键的和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工厂各种遗留物,像庞大的建筑和货棚、矿渣堆、烟囱、鼓风机、
铁路、桥梁、沉淀池、水渠、起重机等能否成为公园改造的基础。是将这些构筑物视为包袱或者垃圾,花费大量金钱去处理,还是1将其视为一种可利用的元素,有效应用。传统的美学观点认为废弃地上的工业景观是丑陋可怕的,没有什么保留价值,于是在进要么将那些工业景象消除殆尽,要么将那些“丑行景观设计时,陋”的东西掩藏起来。而今天,艺术的概念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现代艺术的思
废弃想影响了对工业景观的理解。在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看来,是工业生产在大地上留下的艺地上的工业遗迹就如同大地艺术,
术品。
在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中,生锈的高炉、废旧的工业厂房、生产设备、机械不再是肮脏的、丑陋的、破败的、消极的,相反,它们是人类历史上遗留的文化景观,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见证。这些工
饱含着技术之美。于是拉茨的业遗迹作为一种工业活动的结果,
设计方案选择了后者。他突破了传统美学的设计理念,用生态的
铁路公园
铁路公园与高架步行道系统相结合,是园区标高最高的层
次,高出地面约12m,通过楼梯、台阶等与其他空间层次相连接。旧铁路筑堤被视为地形艺术的一种模式,发展成草坪区域,游览者可以在此漫游徘徊,放眼四处,铁路人行道是由原来的悬空铁路改建而成,人们可以从此处跨过料仓,俯瞰花园和水槽。该层次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视野,而且作为水平线元素将各个庞大的独立工业设施连接起来,铁路公园层在东西方向上穿越整个园
“铁区,并在中部偏西的位置呈编组形式放大,设计者将其命名为。路竖琴”
2公共使用区
公共使用区包括金属广场、考珀活动场地、熔渣公园、料仓花
园、开放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
金属广场位于厂区中心的位置,在1号高炉铸造车间的北侧。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2]张伊娜,.城市问题,J].规划师,2004(8):45-46.王桂新.旧城改造的社会性思考[J]案研究[
2007(7):83-84.[4]高宇波,.山西建筑,王东东.走旧房改造精细化之路[J]
[3]王浪,——武汉同丰社区个2010,36(2):16-17.李保峰.旧城改造的公众参与—
Considerationonexisting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currentoldcityrenovation
SUNLi-ru
(LandPlanningandSurveyingCenterofNewZhengdongDistrictinZhengzhouCity,Zhengzhou450000,China)
Abstract:CombiningwitholdZhengzhoucityrenovationcondition,thepaperanalyzescommonproblemsofdomesticoldcityrenovation,suchassingledevelopmentmode,ratherhighdevelopmentstrength,andunscientificrenovationprojectandsoon,andputsforwardcorrespondingsuggestionsfromaspectofrationallyformulatingrenovationstandards,withaviewtoprovidebetterthoughtforoldcityrenovationinfuture.Keywords:oldcityrenov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