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哲学

1 你认为科学是西方对世界的独特贡献吗?为什么?

人对某问题的见解之所以谓“观点”,皆因其取决于持该观点之人看世界的立足点。科学是否西方对世界独特贡献”的判断必然与理解科学的特征有关。 而对于“科学是什么”,我赞同吴国盛教授提出的从宽到窄三个定义:最宽者,把科学定义为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其最原始形态为博物学;其次,把科学定义成由希腊思想发端的西方人对待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理论态度;最窄者,把科学定义成“近代科学”,即在近代欧洲诞生的那样一种看待自然、处理自然的知识形式和社会建制——这是人们最常用的一个定义。介于最宽与最窄之间的第二种科学,特征是以逻辑、理智而非直觉、反理智的方式进行论证。其范围比近代科学广,如包括西方传统哲学。而最宽意义上的科学,不要说中国有,每一个成形的文明都有。而且这种意义上的中国科学并不比西方科学逊色,例如中国有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国异常天象记录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中医或许是世界上采用人数第二多的医学形式,中国的农业知识也非常丰富,等等。 因此,科学是否西方对世界的独特贡献,确实取决于对科学特征的理解。

2、牛顿是靠哪些方法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如何评价近代科学?对我们有何启示?

(1)牛顿是依靠哪些方法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

首先,牛顿的成功是基于此前无数科学先驱的重建工作基础上的。正如他本身所言,“我之所以比前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其他巨人们的肩上”。牛顿的许多重大科学成就,受益于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发现和论证。正如《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样,是一系列伟大思想家共同智慧的结晶。其次,牛顿通过另外一些概念重新区分物质与空间来进行自己的重建工作。例如对于运动概念的转变,即用实体化了的数学概念来取代经验概念,而且数学自身也发生了转变。再次,牛顿巧妙的将不同的倾向或观点综合了起来。例如,在牛顿的世界里,物质、运动、空间以及创造性提出的虚空引力,对于构建其重大科学成就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最后,牛顿思想和工作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把高超的实验能力和过人的数学天赋结合了起来,并且不做无谓的未知假设。

(2)如何评价近代科学

一方面,近代科学更加强调其实用性的成分,并转向了行动的科学。正如培根所言,这是一种行动的或操作的知识;笛卡尔也曾描述为,这是一种使人变成自然的拥有者和主宰者的科学。近代科学是一种工匠与技师的科学,一种使用的、富有创业精神并且精于策略的商人的科学。说到底,它是一种近代社会新兴资产阶级科学。另一方面,近代科学打破了天与地的界限,把宇宙统一成了一个整体。这两个世界,意味着两种真理或根本没有真理。可以说它“解决了宇宙之谜”,却只是代之以另一个谜“谜本身之谜”。

(3)对我们有何启示

首先,科学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特定的基础之上的。正如牛顿的成功,是基于前人对于科学的理论和认识重建的基础上的,可以说个人的科学成就是要受到整个时代的局限性的;其次,科学成就的取得是需要数学思维和哲学思维来支撑的。数学思维模式具有严密性和与纯粹性,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对于真理探求的新奇;哲学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客观的认识和思考科学问题本身所蕴含的内在规律和启发新观念;再次,真正科学精神的养成尤为重要。在为解之谜中发现答案,在答案中洞察新的未解之谜。既要保持抽象与具体的区分,又要回归理论与现实的融合。

3、 观察与实验是否有区别?如果有,区别是什么?

答:二者是既有共性,又有区别的。(1)从实验的推理观点看,二者的抽象意义为:

前者为单纯的事实察看,而后者则是用事实检验思想,代表着实验推理的两个方面。从哲学方法的观点看,观察的科学和实验的科学并无重要区别,实验只是一种以检验观念为目的而“引用的”观察。这表明:实验实际上只是促成的观察。而在有些情况下,实验是一种“以产生观念为目的而促成的观察”,从这两点上讲,二者是具有共性、没有根本差别的。(2)从人类实际收获的观点与他们利用手段达到相对的能力来看,二者又区别明显。其一,相对于观察而言,实验所要察看的事实不是自然的呈现在面前,而是使事实表现出来,其二,观察的现象取决于观察者,易导致虚假的观察,其结果一般不可靠、不可重复,而实验的方法和工具一般误差较小且结果能够再现,复合科学知识的普遍观念。其三,观察的科学强调研究者观察并作实验性的推理,是消极的科学;实验的科学则是研究者观察,并动手探索研究的对象、分析其性质,按照自己的要求促成现象的产生,是积极的科学;其四,观察室用于搜集事实的研究方法,而实验室一种获得知识的手段,它应用事实并使事实成为试验方法的依据和标准。从这上述四点上讲,二者又是有一定区别的。因此,观察与实验二者间既有共性,又有区别的。正如实验者必须同时又是高超的观察者,就实验方法说,观察与实验永远并列前进。4.实验有什么功能?实验的起点是观察还是假设抑或理论?还是两者兼有?为什么?在实验过程中如何看待科学家们的“先入之见”对实验的影响?(先入之见指什么?) 这与培养自由、独立的科学精神有何关系?

实验是对事实进行的推理、比较和查考,并从中得出答案,对它们逐个加以检验,实验是我们了解外界事物的性质需要掌握的一种方法。实验是人类认知的唯一源泉,思想本身只是对事物必然关系的感觉,而它只能通过实验认知这种关系的形式。实验的起点是两者兼有。实验观念可以由一件事实的偶然观察,也可以由既成的理论的必然结果来产生。实验的观念不是先天的,必须由外界的激发或偶然性触动,要对于事物产生第一个观念,必须先观察这个事物;完成一个观察后,思想中就有了与观察到的现象的原因有关的观念,顺着这个观念再加以推理,形成假设,或从现有的理论上寻求解释,便成为了实验的起点。先入之见指在对某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前就形成或接受的看法。先入之见对实验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从正面影响而言,我们知识掌握得越多,修养的条件就愈加适宜完成重大发现。但是我们也不能过于相信先入之见,过于相信先入之见的人不只是不适于发现新的真理,而且还会进行十分错误的观察。他们总是带着一种预想的观念从事观察,当他们动手去作某种试验时,只愿意看见证实自己理论已面的结果。这样,他们歪曲了观察,而且常常忽略了很重要的事实,这些都将严重妨碍实验的科学性。所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并保持自由、独立的科学精神,警惕自己的先入之见影响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④一个从事自然现象研究的科学家应当具备的第一条件就是建立在哲学怀疑态度上的保持完全的精神自由。自由、独立的科学精神要求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事物之间绝对而必然的联系,但是同时应当确信,我们掌握的理论不能代表不变的真理。只有在经得起实验证明的条件下,才可以相信我们的先入之见。如果我们太相信先入之见,精神就很容易与他自己推理的结果相联,而受到限制;研究者就会失去了行动自由,失去了独立思维的能力。

5.什么是归纳?什么是演绎?二者具有什么关系?

所谓归纳,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的结论,演绎是从一般性到个别性的推理过程。

区别:1思维进程不同。归纳推理的思维进程是从个别性到一般,而演绎推理的思想

进程不是从个别到一般,是一个必然地得出的思维进程。演绎推理不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但也不仅仅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2对前提真实性的要求不同。演绎推理不要求前提必须真实,归纳推理则要求前提必须真实。

3 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不同。演绎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归纳推理除了完全归纳推理,结论都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

4 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程度不同。演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正确,结论就必然是真的。归纳推理前提和结论间是或然的,即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正确,但不能必然推出真实结论。

联系:1 演绎推理如果要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演绎推理未必都要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则通常要依赖归纳性推理来提供一般性知识。

2 归纳推理离不开演绎推理。(1)为了提高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需要运用自己已有的理论知识,对归纳推理的个别性前提进行分析,把握其中因果性与必然性,这就要用到演绎推理。(2)归纳推理依靠演绎推理来验证自己的结论。3收集经验材料的方法。归纳推理要以个别性知识为前提,为了获得个别性知识,就必须收集经验材料,收集经验材料的方法有观察、实验等。

6. 价值是什么?如何理解价值中立?科学是否价值中立?为什么? 为人类一切实践要素本体,之间一种特殊的符合、适应关系。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四个特征。

意味着与价值的分离,采取立场、态度要客观中立。所在:(1)把科学视为纯粹求真的事业,并把实验实证的科学方法与政治、伦理等区分开来,以保持科学的纯洁和独立。这便是科学“价值中立”的起因。现在科学过程仍然是追求客观性的真理的过程,这是与价值分离的。(2)科学的思维方式要求所用到的概念‘不表达什么情感’。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价值、善、恶,也没有什么目标。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象清教徒那样的约束,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现在真正的科学家进入科研活动后,就会主动将个人情感放一边,专心学术。

的活动渗透着价值导向、评价、选择等,这就决定着与活动相关的事实、知识、真理等浸染着价值。

(1)为了建构科学理论,人们必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或承诺某些为数不多的基本假定,这就是科学预设(作为科学信念起作用)和科学传统(作为研究纲领起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的信念和看法向自然界的投射(projection),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文化环境和社会价值决定的,当然包含价值成分。

(2)科学总是时代的产物,是科学家的精神产品,时代的价值观念和科学家的价值倾向总要以这样那样的方式体现出来。

A 任何真正的、生机勃勃的科学,必然是符合人类主体需要的。

B 科学活动的主体往往是具有共同价值规范和思维方式的科学共同体。科学家们作为

社会存在物、文化存在物,总是处于某种社会文化环境中,其思想、行为及科学实践无不总是打上各自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烙印。

(3)科学理论的取舍、修正、协调等都以评价为先决条件。科学评价就会蕴含人的价值因素。

(4)科学对象本身,总是包含、渗透、负荷着人的价值因素。

(5)对科学陈述表达的知识进行辨析,如:吸烟有害健康,存在一定价值取向。“安全、风险”本身就具有价值倾向。

7. 哲学、宗教是否与科学有关系?如果有,你认为具有什么关系?谈谈你的体会。 答:1、哲学与科学是有关系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结。哲学告诉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人类探索发现的无限性;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迷信科学,要承认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的局限性。哲学是人类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反思的一门学问,而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正如波恩在《科学与哲学》中提到的,他认为每一个现代科学,特别是理论物理学是真正的哲学,它革新了一些基本概念,她交给人们新的思想方法,使用范围已经超出了物理学,有成就的物理学家都会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一个科学家只有对哲学文献有深刻的认识,他的工作才是有成效的,他认为科学家是不能和人文学科的思想割裂的,同样作为一个受纯粹人文教育的人,如果没有科学思想,那他只能简单地了解科学事实,却不能知道科学方法的根源,也不能掌握科学思索的要点,所以哲学与科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

科学与宗教是既有关系又有区别的。他们之间的联系是:正如爱因斯坦在《科学与宗教》中提到的,宗教可以决定目标,它从最广义的科学中学到了用什么手段巩固自己建立的目标,同样,科学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向往理解事物的人来创造,而这种感情来源于宗教的领域。宗教的目标是将人们从自私自利的要求,欲望,恐惧中解放出来,科学除了发现规律,人们探索科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个人欲望和愿望的枷锁中彻底解放出来,对科学理性的庄严抱有谦恭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就是宗教态度,帮助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达到宗教的精神境界,所以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它们的区别是:正如卡普纳的《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两者的观察对象是不同的,宗教在不同的层次上观察内观和探究自己的思想意识,并且把身体当作有形的体现包括在内,而科学从物质世界着手探索事物的本质,它们代表了人类思想的两大体系,科学之争不会引起人们的互相残杀,科学通过技术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宗教相比,宗教史建立在其实和人公认的只会基础上的,所包含的不可更改的宗教信条难以做出修正以适应变化。

8.要素构成及其内在结构演变构成, 某项生物医药技术的诞生、成长和发展机制?(不同时期技术要素构成是什么?发生了那些结构性变化?诱因是什么?)

要素构成:从实物形态上说,技术要素包括装置,工具,机械;从知识形态上说,技术包括技能,规则,理论;从经验形态上说,技术包括经验技能

各因素之间关系:1.要素间彼此独立,相互替代不了。2.要素间互补,相互关联,一个改变会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各要素发展不平衡,某时期有些要素占主导。3.技术要素之间是稳定性和变异性的统一。技术要素间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内部结构,古代社会是以经验要素占主导;近代社会是以经验要素和工具要素占主导,现代社会是经验要素 工具要素 知识要素相结合 缺一不可。在特定时期,一系列彼此相关的技术

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技术结构体系,技术结构会发生显著变革。

技术体系演变的动力是1.技术要素和技术结构的矛盾2.技术结构和社会技术基础之间的矛盾3.社会技术基础与社会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举例 干细胞研究,由于胚胎干细胞受伦理谴责,科学家不断实验实践,用了四个很熟悉的基因:Oct3/4,Sox2,c—Myc and Klf4。这些基因被克隆入病毒载体,然后简单的将这些载体加入到皮肤细胞的培养基里,在合适的条件下就会成为重组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的功能。结合三要素扩展一下。

9.举例说明,限制生物医药研发或者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研发:阶段包括确立疾病机理、作用靶标、筛选评价化合物、先导物发现和优化等环节,最终得到候选药物。

1.投资渠道单一,基本依靠政府拨款,民间投入不多,科研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缺乏高水平科研人员。药品的整个研发周期长达10-12年,其中大部分花费在昂贵繁琐的测试阶段,而且通过率极低,大约只有0.02%的先导物最终能成为合格药物。低通过率、昂贵的合规测试等造成新药研发花费巨大,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2.国外新药研发的主体是各大制药企业,大学、研究所则注重基础研究,研究主体的不同使新药研发更加学术化,忽视了科研成果的应用性,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需要

3.相关科学原理成熟度

4.技术的局限性

5. 监管制度不完善,各部门职责不清,甚至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各个监管部门之间功能重叠,缺乏监管次序,遇事部门利益优先,无视监管效果是造成制药企业无所适从的根本原因。

6.产品仍以仿制药和原料药为主,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只追求的“短平快“的研发项目,只能迫使研究人员将项目尽快变现,将关注重点集中在仿制药领域,缺乏新药研发的耐心和长远眼光

扩散 :1.技术上本身的新颖性,独占性差,相比外国科研环境,领先我们很多,在创新性方面也做的比我们好,所以我们有时很难超越。我们的产品仍以仿制药和原料药为主,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只追求的“短平快“的研发项目,只能迫使研究人员将项目尽快变现,将关注重点集中在仿制药领域,缺乏新药研发的耐心和长远眼光2.社会需求量低,新的科学技术面市后,如若没有好的社会需求量,也会限制其生产销售,影响社会需求的方面很多,以价格为主,若不在医保范围内,且价格昂贵,就难以被百姓接受。3.技术使用的复杂性,操作过于复杂的仪器很难被医生和护士接受,就难以推广。4.社会偏见,一些患者由于保守或其他诸多因素,对一些药品或者治疗方法持拒绝态度也会导致其扩散受阻。5.市场竞争方面,目前医疗市场上传统经典的治疗方法相对成熟,如在肿瘤治疗上,手术及放疗化疗已被大众接受,而基因治疗还无法预知抗衡,制约其推广6.国家政策方面,基于对新兴技术的安全性及伦理性考虑,我国政府引导于扶持新兴技术还跟不上,制约了推广。

10.结合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及影响因素,分析一个技术的生命周期

技术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1.技术构思阶段:技术萌芽、雏形,研发投入没有回报、失败率高;2.成长阶段:技术基本成形,进入市场。3.成熟阶段:回报高且稳定,

在市场上逐渐达到饱和;4.衰退阶段:被新技术所取代或因自身缺陷明显,退出市场。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A:技术发明期:市场交易量为0,所投入的成本也最大。B:开始应用期 C:应用成长期,技术的市场渗透度依赖创新的速度与市场对此信技术的需求D技术成熟期E替代技术期F技术衰退期:此阶段技术已经几乎没有什么价值了。 影响技术生命周期的因素:1.科学原理的掌握程度2 相关技术的成熟状况3 技术本身的局限性 4投入资金的量(风险投资状况) 5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6 国家或公司的制度

举例:1999年,默克公司推出治疗关节炎和急性疼痛的药物“万络”,其在2003年全球销售额高达25.5亿美元,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抗关节炎COX-2抑制剂。然而,FDA通过安全监测与评价,对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安全性产生警觉,此后研究表明,“万络”可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包括心梗和卒中)。2004年9月,“万络”被默克公司撤时,其在全球市场上仅生存了5年。

1 你认为科学是西方对世界的独特贡献吗?为什么?

人对某问题的见解之所以谓“观点”,皆因其取决于持该观点之人看世界的立足点。科学是否西方对世界独特贡献”的判断必然与理解科学的特征有关。 而对于“科学是什么”,我赞同吴国盛教授提出的从宽到窄三个定义:最宽者,把科学定义为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其最原始形态为博物学;其次,把科学定义成由希腊思想发端的西方人对待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理论态度;最窄者,把科学定义成“近代科学”,即在近代欧洲诞生的那样一种看待自然、处理自然的知识形式和社会建制——这是人们最常用的一个定义。介于最宽与最窄之间的第二种科学,特征是以逻辑、理智而非直觉、反理智的方式进行论证。其范围比近代科学广,如包括西方传统哲学。而最宽意义上的科学,不要说中国有,每一个成形的文明都有。而且这种意义上的中国科学并不比西方科学逊色,例如中国有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国异常天象记录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中医或许是世界上采用人数第二多的医学形式,中国的农业知识也非常丰富,等等。 因此,科学是否西方对世界的独特贡献,确实取决于对科学特征的理解。

2、牛顿是靠哪些方法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如何评价近代科学?对我们有何启示?

(1)牛顿是依靠哪些方法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

首先,牛顿的成功是基于此前无数科学先驱的重建工作基础上的。正如他本身所言,“我之所以比前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其他巨人们的肩上”。牛顿的许多重大科学成就,受益于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发现和论证。正如《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样,是一系列伟大思想家共同智慧的结晶。其次,牛顿通过另外一些概念重新区分物质与空间来进行自己的重建工作。例如对于运动概念的转变,即用实体化了的数学概念来取代经验概念,而且数学自身也发生了转变。再次,牛顿巧妙的将不同的倾向或观点综合了起来。例如,在牛顿的世界里,物质、运动、空间以及创造性提出的虚空引力,对于构建其重大科学成就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最后,牛顿思想和工作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把高超的实验能力和过人的数学天赋结合了起来,并且不做无谓的未知假设。

(2)如何评价近代科学

一方面,近代科学更加强调其实用性的成分,并转向了行动的科学。正如培根所言,这是一种行动的或操作的知识;笛卡尔也曾描述为,这是一种使人变成自然的拥有者和主宰者的科学。近代科学是一种工匠与技师的科学,一种使用的、富有创业精神并且精于策略的商人的科学。说到底,它是一种近代社会新兴资产阶级科学。另一方面,近代科学打破了天与地的界限,把宇宙统一成了一个整体。这两个世界,意味着两种真理或根本没有真理。可以说它“解决了宇宙之谜”,却只是代之以另一个谜“谜本身之谜”。

(3)对我们有何启示

首先,科学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特定的基础之上的。正如牛顿的成功,是基于前人对于科学的理论和认识重建的基础上的,可以说个人的科学成就是要受到整个时代的局限性的;其次,科学成就的取得是需要数学思维和哲学思维来支撑的。数学思维模式具有严密性和与纯粹性,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对于真理探求的新奇;哲学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客观的认识和思考科学问题本身所蕴含的内在规律和启发新观念;再次,真正科学精神的养成尤为重要。在为解之谜中发现答案,在答案中洞察新的未解之谜。既要保持抽象与具体的区分,又要回归理论与现实的融合。

3、 观察与实验是否有区别?如果有,区别是什么?

答:二者是既有共性,又有区别的。(1)从实验的推理观点看,二者的抽象意义为:

前者为单纯的事实察看,而后者则是用事实检验思想,代表着实验推理的两个方面。从哲学方法的观点看,观察的科学和实验的科学并无重要区别,实验只是一种以检验观念为目的而“引用的”观察。这表明:实验实际上只是促成的观察。而在有些情况下,实验是一种“以产生观念为目的而促成的观察”,从这两点上讲,二者是具有共性、没有根本差别的。(2)从人类实际收获的观点与他们利用手段达到相对的能力来看,二者又区别明显。其一,相对于观察而言,实验所要察看的事实不是自然的呈现在面前,而是使事实表现出来,其二,观察的现象取决于观察者,易导致虚假的观察,其结果一般不可靠、不可重复,而实验的方法和工具一般误差较小且结果能够再现,复合科学知识的普遍观念。其三,观察的科学强调研究者观察并作实验性的推理,是消极的科学;实验的科学则是研究者观察,并动手探索研究的对象、分析其性质,按照自己的要求促成现象的产生,是积极的科学;其四,观察室用于搜集事实的研究方法,而实验室一种获得知识的手段,它应用事实并使事实成为试验方法的依据和标准。从这上述四点上讲,二者又是有一定区别的。因此,观察与实验二者间既有共性,又有区别的。正如实验者必须同时又是高超的观察者,就实验方法说,观察与实验永远并列前进。4.实验有什么功能?实验的起点是观察还是假设抑或理论?还是两者兼有?为什么?在实验过程中如何看待科学家们的“先入之见”对实验的影响?(先入之见指什么?) 这与培养自由、独立的科学精神有何关系?

实验是对事实进行的推理、比较和查考,并从中得出答案,对它们逐个加以检验,实验是我们了解外界事物的性质需要掌握的一种方法。实验是人类认知的唯一源泉,思想本身只是对事物必然关系的感觉,而它只能通过实验认知这种关系的形式。实验的起点是两者兼有。实验观念可以由一件事实的偶然观察,也可以由既成的理论的必然结果来产生。实验的观念不是先天的,必须由外界的激发或偶然性触动,要对于事物产生第一个观念,必须先观察这个事物;完成一个观察后,思想中就有了与观察到的现象的原因有关的观念,顺着这个观念再加以推理,形成假设,或从现有的理论上寻求解释,便成为了实验的起点。先入之见指在对某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前就形成或接受的看法。先入之见对实验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从正面影响而言,我们知识掌握得越多,修养的条件就愈加适宜完成重大发现。但是我们也不能过于相信先入之见,过于相信先入之见的人不只是不适于发现新的真理,而且还会进行十分错误的观察。他们总是带着一种预想的观念从事观察,当他们动手去作某种试验时,只愿意看见证实自己理论已面的结果。这样,他们歪曲了观察,而且常常忽略了很重要的事实,这些都将严重妨碍实验的科学性。所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并保持自由、独立的科学精神,警惕自己的先入之见影响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④一个从事自然现象研究的科学家应当具备的第一条件就是建立在哲学怀疑态度上的保持完全的精神自由。自由、独立的科学精神要求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事物之间绝对而必然的联系,但是同时应当确信,我们掌握的理论不能代表不变的真理。只有在经得起实验证明的条件下,才可以相信我们的先入之见。如果我们太相信先入之见,精神就很容易与他自己推理的结果相联,而受到限制;研究者就会失去了行动自由,失去了独立思维的能力。

5.什么是归纳?什么是演绎?二者具有什么关系?

所谓归纳,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的结论,演绎是从一般性到个别性的推理过程。

区别:1思维进程不同。归纳推理的思维进程是从个别性到一般,而演绎推理的思想

进程不是从个别到一般,是一个必然地得出的思维进程。演绎推理不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但也不仅仅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2对前提真实性的要求不同。演绎推理不要求前提必须真实,归纳推理则要求前提必须真实。

3 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不同。演绎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归纳推理除了完全归纳推理,结论都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

4 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程度不同。演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间的联系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正确,结论就必然是真的。归纳推理前提和结论间是或然的,即前提真实,推理形式正确,但不能必然推出真实结论。

联系:1 演绎推理如果要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演绎推理未必都要以一般性知识为前提)则通常要依赖归纳性推理来提供一般性知识。

2 归纳推理离不开演绎推理。(1)为了提高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需要运用自己已有的理论知识,对归纳推理的个别性前提进行分析,把握其中因果性与必然性,这就要用到演绎推理。(2)归纳推理依靠演绎推理来验证自己的结论。3收集经验材料的方法。归纳推理要以个别性知识为前提,为了获得个别性知识,就必须收集经验材料,收集经验材料的方法有观察、实验等。

6. 价值是什么?如何理解价值中立?科学是否价值中立?为什么? 为人类一切实践要素本体,之间一种特殊的符合、适应关系。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四个特征。

意味着与价值的分离,采取立场、态度要客观中立。所在:(1)把科学视为纯粹求真的事业,并把实验实证的科学方法与政治、伦理等区分开来,以保持科学的纯洁和独立。这便是科学“价值中立”的起因。现在科学过程仍然是追求客观性的真理的过程,这是与价值分离的。(2)科学的思维方式要求所用到的概念‘不表达什么情感’。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价值、善、恶,也没有什么目标。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象清教徒那样的约束,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现在真正的科学家进入科研活动后,就会主动将个人情感放一边,专心学术。

的活动渗透着价值导向、评价、选择等,这就决定着与活动相关的事实、知识、真理等浸染着价值。

(1)为了建构科学理论,人们必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或承诺某些为数不多的基本假定,这就是科学预设(作为科学信念起作用)和科学传统(作为研究纲领起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的信念和看法向自然界的投射(projection),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文化环境和社会价值决定的,当然包含价值成分。

(2)科学总是时代的产物,是科学家的精神产品,时代的价值观念和科学家的价值倾向总要以这样那样的方式体现出来。

A 任何真正的、生机勃勃的科学,必然是符合人类主体需要的。

B 科学活动的主体往往是具有共同价值规范和思维方式的科学共同体。科学家们作为

社会存在物、文化存在物,总是处于某种社会文化环境中,其思想、行为及科学实践无不总是打上各自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烙印。

(3)科学理论的取舍、修正、协调等都以评价为先决条件。科学评价就会蕴含人的价值因素。

(4)科学对象本身,总是包含、渗透、负荷着人的价值因素。

(5)对科学陈述表达的知识进行辨析,如:吸烟有害健康,存在一定价值取向。“安全、风险”本身就具有价值倾向。

7. 哲学、宗教是否与科学有关系?如果有,你认为具有什么关系?谈谈你的体会。 答:1、哲学与科学是有关系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结。哲学告诉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人类探索发现的无限性;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迷信科学,要承认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的局限性。哲学是人类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反思的一门学问,而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正如波恩在《科学与哲学》中提到的,他认为每一个现代科学,特别是理论物理学是真正的哲学,它革新了一些基本概念,她交给人们新的思想方法,使用范围已经超出了物理学,有成就的物理学家都会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一个科学家只有对哲学文献有深刻的认识,他的工作才是有成效的,他认为科学家是不能和人文学科的思想割裂的,同样作为一个受纯粹人文教育的人,如果没有科学思想,那他只能简单地了解科学事实,却不能知道科学方法的根源,也不能掌握科学思索的要点,所以哲学与科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

科学与宗教是既有关系又有区别的。他们之间的联系是:正如爱因斯坦在《科学与宗教》中提到的,宗教可以决定目标,它从最广义的科学中学到了用什么手段巩固自己建立的目标,同样,科学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向往理解事物的人来创造,而这种感情来源于宗教的领域。宗教的目标是将人们从自私自利的要求,欲望,恐惧中解放出来,科学除了发现规律,人们探索科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个人欲望和愿望的枷锁中彻底解放出来,对科学理性的庄严抱有谦恭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就是宗教态度,帮助我们对生活的理解达到宗教的精神境界,所以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它们的区别是:正如卡普纳的《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两者的观察对象是不同的,宗教在不同的层次上观察内观和探究自己的思想意识,并且把身体当作有形的体现包括在内,而科学从物质世界着手探索事物的本质,它们代表了人类思想的两大体系,科学之争不会引起人们的互相残杀,科学通过技术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宗教相比,宗教史建立在其实和人公认的只会基础上的,所包含的不可更改的宗教信条难以做出修正以适应变化。

8.要素构成及其内在结构演变构成, 某项生物医药技术的诞生、成长和发展机制?(不同时期技术要素构成是什么?发生了那些结构性变化?诱因是什么?)

要素构成:从实物形态上说,技术要素包括装置,工具,机械;从知识形态上说,技术包括技能,规则,理论;从经验形态上说,技术包括经验技能

各因素之间关系:1.要素间彼此独立,相互替代不了。2.要素间互补,相互关联,一个改变会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各要素发展不平衡,某时期有些要素占主导。3.技术要素之间是稳定性和变异性的统一。技术要素间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内部结构,古代社会是以经验要素占主导;近代社会是以经验要素和工具要素占主导,现代社会是经验要素 工具要素 知识要素相结合 缺一不可。在特定时期,一系列彼此相关的技术

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技术结构体系,技术结构会发生显著变革。

技术体系演变的动力是1.技术要素和技术结构的矛盾2.技术结构和社会技术基础之间的矛盾3.社会技术基础与社会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举例 干细胞研究,由于胚胎干细胞受伦理谴责,科学家不断实验实践,用了四个很熟悉的基因:Oct3/4,Sox2,c—Myc and Klf4。这些基因被克隆入病毒载体,然后简单的将这些载体加入到皮肤细胞的培养基里,在合适的条件下就会成为重组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的功能。结合三要素扩展一下。

9.举例说明,限制生物医药研发或者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研发:阶段包括确立疾病机理、作用靶标、筛选评价化合物、先导物发现和优化等环节,最终得到候选药物。

1.投资渠道单一,基本依靠政府拨款,民间投入不多,科研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缺乏高水平科研人员。药品的整个研发周期长达10-12年,其中大部分花费在昂贵繁琐的测试阶段,而且通过率极低,大约只有0.02%的先导物最终能成为合格药物。低通过率、昂贵的合规测试等造成新药研发花费巨大,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2.国外新药研发的主体是各大制药企业,大学、研究所则注重基础研究,研究主体的不同使新药研发更加学术化,忽视了科研成果的应用性,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需要

3.相关科学原理成熟度

4.技术的局限性

5. 监管制度不完善,各部门职责不清,甚至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各个监管部门之间功能重叠,缺乏监管次序,遇事部门利益优先,无视监管效果是造成制药企业无所适从的根本原因。

6.产品仍以仿制药和原料药为主,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只追求的“短平快“的研发项目,只能迫使研究人员将项目尽快变现,将关注重点集中在仿制药领域,缺乏新药研发的耐心和长远眼光

扩散 :1.技术上本身的新颖性,独占性差,相比外国科研环境,领先我们很多,在创新性方面也做的比我们好,所以我们有时很难超越。我们的产品仍以仿制药和原料药为主,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只追求的“短平快“的研发项目,只能迫使研究人员将项目尽快变现,将关注重点集中在仿制药领域,缺乏新药研发的耐心和长远眼光2.社会需求量低,新的科学技术面市后,如若没有好的社会需求量,也会限制其生产销售,影响社会需求的方面很多,以价格为主,若不在医保范围内,且价格昂贵,就难以被百姓接受。3.技术使用的复杂性,操作过于复杂的仪器很难被医生和护士接受,就难以推广。4.社会偏见,一些患者由于保守或其他诸多因素,对一些药品或者治疗方法持拒绝态度也会导致其扩散受阻。5.市场竞争方面,目前医疗市场上传统经典的治疗方法相对成熟,如在肿瘤治疗上,手术及放疗化疗已被大众接受,而基因治疗还无法预知抗衡,制约其推广6.国家政策方面,基于对新兴技术的安全性及伦理性考虑,我国政府引导于扶持新兴技术还跟不上,制约了推广。

10.结合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及影响因素,分析一个技术的生命周期

技术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1.技术构思阶段:技术萌芽、雏形,研发投入没有回报、失败率高;2.成长阶段:技术基本成形,进入市场。3.成熟阶段:回报高且稳定,

在市场上逐渐达到饱和;4.衰退阶段:被新技术所取代或因自身缺陷明显,退出市场。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A:技术发明期:市场交易量为0,所投入的成本也最大。B:开始应用期 C:应用成长期,技术的市场渗透度依赖创新的速度与市场对此信技术的需求D技术成熟期E替代技术期F技术衰退期:此阶段技术已经几乎没有什么价值了。 影响技术生命周期的因素:1.科学原理的掌握程度2 相关技术的成熟状况3 技术本身的局限性 4投入资金的量(风险投资状况) 5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6 国家或公司的制度

举例:1999年,默克公司推出治疗关节炎和急性疼痛的药物“万络”,其在2003年全球销售额高达25.5亿美元,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抗关节炎COX-2抑制剂。然而,FDA通过安全监测与评价,对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安全性产生警觉,此后研究表明,“万络”可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包括心梗和卒中)。2004年9月,“万络”被默克公司撤时,其在全球市场上仅生存了5年。


相关文章

  • 哲学通论第五节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 第五节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一. 科学主义的概念解析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在现代哲学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两个概念.人们普遍认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是现代哲学中双峰对峙的两大哲学思潮,并以科学主义 ...查看


  • 时代·哲学的功能·哲学史
  •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一命题,在今天获得了新的意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往人们仅仅是从"它"看历史,今天,人们则不仅从历史来看"它",而且还要求从社会当代的进步和未来的发展来 ...查看


  • 美好生活的向导练习题(带答案)
  •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关于哲学的产生,正确的观点是( ) 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的产生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 ...查看


  •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
  • 高二<生活与哲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1):生活处处有哲学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 哲学的含义: 理解:(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哲学的本 义和任务: 运用:(1)联系身边的 ...查看


  •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测试题(附答案)
  •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 ...查看


  • 哲学的当代境界
  • 作者:丛大川 哈尔滨师专学报 2000年03期 哲学还能生存下去吗?哲学真的该终结了吗?当代哲人们在自我拷问. 其实,在时代的转折点上,这个"哲学危机"或"哲学终结"问题总要被人们提出,但哲学不仅生存 ...查看


  • 科技哲学30年
  • 段伟文 发布时间: 2008-11-25 07:38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的科技哲学可上溯至20世纪初从西方引入的有关逻辑.科学方法和科学文化的讨论,学科建制化的科技哲学则由自然辩证法研究发展而来,经过至少50余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自然哲学 ...查看


  • 2015年成人高考[政治]马哲第一章考点及试题
  • 2015年成人高考<政治>马哲第一章考点及试题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 ...查看


  •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班级: 姓名: [教师寄语]高三不再有,劝君珍惜之.一次难忘的经历,一生宝贵的财富. 学法指导 自学法 讨论法 探究法 讲授法 [自主预习]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观是指人们对 以及 的 和 .世界观人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这是从哲学研究的对象上概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对象的深刻变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由于生产和科学水平的限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