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之三要素

高考小说阅读之三要素

提到小说,学生们一般都会知道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对高三的学生们来说,在经过了之前5年的学习和考试之后,他们对于小说三要素及相关的考察题目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却还是会有学生这样问我:“老师,小说三要素中每一个要素的作用我都背下来了,可是为什么做题的时候还是不会

写?”通过了解,笔者发现原因在于他们孤立地记住了知识点,却没有认清三者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总结和分析了04-13年全国39套高考小说阅读之后,对于小说三要素的考察方向及相关题型的作答方法我得到了一些结论,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进行阐释。

一、人物

与散文的中心是抒发感情不同,小说的中心是刻画人物形象。而在2004-2013年这10年全国(XX)套高考语文试题中,共考察了39篇小说,其中考察人物这一要素的有32篇,由此可见人物这一要素在小说中的重要性。

对人物的考察有两个方面,一是概括人物形象,也就是对于人物本身进行考察,这主要考察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二是分析人物作用,即考察人物要素和其他要素的关系。

1.概括人物形象。

我们在生活中与他人相处时,通常会通过那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和心理状态来判断他的性格。有时候我们没有见过一个人,却能够知道他的性格作风,是因为我们从第三个人那里获知了关于他的信息。同时,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的经历教养会培养出不同的气质,生活在不同年代的人身上也都会印着自己年代的烙印,这些都是我们判断一个人脾气秉性的依据。那么综上所述,我们在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通常从一下四个层面来思考:

①人物的正面描写,即外貌、语言、行动、心理和神态描写; ②人物的侧面描写,即作者或他人对该人物的介绍、评价和态度。

③该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④该人物所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

如2010年山东卷考察的《骆驼祥子》(节选)的21题,让我们根据选文内容,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那我们首先要回到文章,寻找描写祥子的句子,然后根据相关语句概括出祥子的性格。

这段关于祥子经历(属于人物经历)的叙述,表明他不愿意一直给别人打工,而是要自己当老板,揭示了他性格中的上进。

这是作者对于祥子的介绍和评价(属于侧面描写),可看出他性格中的憨厚老实。

这是关于祥子的一串动作描写,(属于正面描写)显示了他性格中的勤劳。

综合以上五点,答案便可得出,即祥子的性格特点为:①上进;②憨厚老实;③勤劳;④真诚自然;⑤脾气温和。

2.分析人物作用

在迄今为止的高考题中,从未考察过主人公的作用,都是对非主人公进行考察。那我们来想一想,在韩剧中,那些美丽温柔善良的女主角总是会遇到一个同样美丽但是阴险恶毒的女配角,

那这个配角的作用是什么呢?是为了衬托主角的美好。同时,配角的存在可以干扰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发展,也就是说可以制造悬念,使故事更加曲折。最后,男女主人公在历经了种种磨难后终于能够相守相依,这告诉我们幸福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那小说中也是一样,非主人公的作用之一是衬托主人公,维系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这点是人物要素对于人物本身的作用。同时,非主人公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这是人物要素对于情节要素的作用。最后是突显深化文章主旨。即:

人物(非主人公)作用==衬托主人公(人物本身)--推动情节--深化主旨

这里要注意,为了便于我们答题,除了男女配角那样的人物之外,我们也可以把作者在小说中塑造出来的其他艺术形象视作是非主人公。

如2013年新课标I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中第二题:

这道题是在考查文中

①通过影子逼真神妙的表演,表现衬托主人公幻术技艺的高超。(衬托主人公)

②通过制造故事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推动后文情节的发展,为后文提示事实真相埋下伏笔。(推动情节)

③通过影子奇特形象的塑造,和主人公的平淡生活形成对比,凸显了小说的悲剧性。(深化主旨)

二、情节

对情节这一要素的考察也是两个方面:一是概括小说的情节,考察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二是小说情节的作用,考察情节要素和其他要素的关系。

1.概括小说情节

学过历史的孩子们都知道一个王朝要经历建立、发展、兴盛和灭亡这四个阶段,我们的小说也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部分,即情节的四要素。在概括情节的时候,找到这四个部分,并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就是我们要的答案。如2010年广东卷考察的《面包》一文中的16题,就要求我们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根据上述方法即可得到答案:

①妻子发现了丈夫的面包。(开端)

②丈夫撒谎掩饰。(发展)

③妻子替丈夫圆谎。(高潮)

④第二天晚上,妻子多分了面包给丈夫。(结局)

同样,2013年重庆卷《枪口下的人格》16题和2011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11题等都可以得到解决。

当小说情节比较简单,没有特别突出的起伏或者题目分值较低时,我们可以使用另外一种回答方式,即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简化为:人+地点+事件。如2009年安徽卷《董师

傅游湖》,这篇小说情节本身就很单一,叙事也相对平缓,故11题可以得到的答案是:董师傅领小翠(人)在湖边(地点)游玩(事件)。

2.分析情节作用

回顾一下人物要素的作用,是对人物要素本身、情节要素和主旨的作用这三部分。情节要素的作用也是按照这种思路分析,即:

情节作用==情节本身--人物--环境--主旨

如2011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14题: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那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目的答案:

角度一: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已曲折生动;

角度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人物)

角度三: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

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移到社会空间,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环境)

角度四: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来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主旨)

需要注意的是,情节对于环境要素的作用一般较少出现,而其他三部分是在思考时一定要考虑到的因素。如2012年江西卷《报复》16题,2012年辽宁卷《最后的黄豆》第(3)题,2011年课表卷《血的故事》第(3)题等等。

三、环境

在分析了前两个要素之后,大家应该能够根据上述思路得到环境要素的考察方向和答题思路,那不妨来比对一下,看看自己所想的和我接下来所表达的是否一样。

环境要素一样考察两个方面:一是环境的描述,即考察学生对于环境的提炼概括能力;二是环境的作用,即考察环境要素和其他要素的关系。

1.描述小说环境

这种题目类似于诗歌鉴赏中用语言表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在小说中不会单独列出,一般是和环境的作用放在一起进行考察。

2.分析环境作用

这里不再赘述,直接得到以下结论:

环境作用==环境本身--人物--情节--主旨

如2011年浙江卷《第9节车厢》14题: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

根据以上思路,我们得到如下答案:

②凸显人物心情,烘托了人物内心的无助感。(人物)

③推动情节发展,与结尾中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相对照。(情节)

④用月之

那可能有同学会问了:

家记忆,我把上述文字浓缩在了如下的图表中:

即在作答关于小说三要素的作用的题目时,我们首先考虑该要素对于自身的作用,其次分别指向其他相关要素,最后指向小说的主旨层面,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记住这张图来破解高考小说三要素的秘密。

高考小说阅读之三要素

提到小说,学生们一般都会知道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对高三的学生们来说,在经过了之前5年的学习和考试之后,他们对于小说三要素及相关的考察题目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却还是会有学生这样问我:“老师,小说三要素中每一个要素的作用我都背下来了,可是为什么做题的时候还是不会

写?”通过了解,笔者发现原因在于他们孤立地记住了知识点,却没有认清三者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总结和分析了04-13年全国39套高考小说阅读之后,对于小说三要素的考察方向及相关题型的作答方法我得到了一些结论,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进行阐释。

一、人物

与散文的中心是抒发感情不同,小说的中心是刻画人物形象。而在2004-2013年这10年全国(XX)套高考语文试题中,共考察了39篇小说,其中考察人物这一要素的有32篇,由此可见人物这一要素在小说中的重要性。

对人物的考察有两个方面,一是概括人物形象,也就是对于人物本身进行考察,这主要考察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二是分析人物作用,即考察人物要素和其他要素的关系。

1.概括人物形象。

我们在生活中与他人相处时,通常会通过那个人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和心理状态来判断他的性格。有时候我们没有见过一个人,却能够知道他的性格作风,是因为我们从第三个人那里获知了关于他的信息。同时,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的经历教养会培养出不同的气质,生活在不同年代的人身上也都会印着自己年代的烙印,这些都是我们判断一个人脾气秉性的依据。那么综上所述,我们在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时,通常从一下四个层面来思考:

①人物的正面描写,即外貌、语言、行动、心理和神态描写; ②人物的侧面描写,即作者或他人对该人物的介绍、评价和态度。

③该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④该人物所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

如2010年山东卷考察的《骆驼祥子》(节选)的21题,让我们根据选文内容,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那我们首先要回到文章,寻找描写祥子的句子,然后根据相关语句概括出祥子的性格。

这段关于祥子经历(属于人物经历)的叙述,表明他不愿意一直给别人打工,而是要自己当老板,揭示了他性格中的上进。

这是作者对于祥子的介绍和评价(属于侧面描写),可看出他性格中的憨厚老实。

这是关于祥子的一串动作描写,(属于正面描写)显示了他性格中的勤劳。

综合以上五点,答案便可得出,即祥子的性格特点为:①上进;②憨厚老实;③勤劳;④真诚自然;⑤脾气温和。

2.分析人物作用

在迄今为止的高考题中,从未考察过主人公的作用,都是对非主人公进行考察。那我们来想一想,在韩剧中,那些美丽温柔善良的女主角总是会遇到一个同样美丽但是阴险恶毒的女配角,

那这个配角的作用是什么呢?是为了衬托主角的美好。同时,配角的存在可以干扰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发展,也就是说可以制造悬念,使故事更加曲折。最后,男女主人公在历经了种种磨难后终于能够相守相依,这告诉我们幸福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那小说中也是一样,非主人公的作用之一是衬托主人公,维系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这点是人物要素对于人物本身的作用。同时,非主人公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这是人物要素对于情节要素的作用。最后是突显深化文章主旨。即:

人物(非主人公)作用==衬托主人公(人物本身)--推动情节--深化主旨

这里要注意,为了便于我们答题,除了男女配角那样的人物之外,我们也可以把作者在小说中塑造出来的其他艺术形象视作是非主人公。

如2013年新课标I卷《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中第二题:

这道题是在考查文中

①通过影子逼真神妙的表演,表现衬托主人公幻术技艺的高超。(衬托主人公)

②通过制造故事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推动后文情节的发展,为后文提示事实真相埋下伏笔。(推动情节)

③通过影子奇特形象的塑造,和主人公的平淡生活形成对比,凸显了小说的悲剧性。(深化主旨)

二、情节

对情节这一要素的考察也是两个方面:一是概括小说的情节,考察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二是小说情节的作用,考察情节要素和其他要素的关系。

1.概括小说情节

学过历史的孩子们都知道一个王朝要经历建立、发展、兴盛和灭亡这四个阶段,我们的小说也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部分,即情节的四要素。在概括情节的时候,找到这四个部分,并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就是我们要的答案。如2010年广东卷考察的《面包》一文中的16题,就要求我们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根据上述方法即可得到答案:

①妻子发现了丈夫的面包。(开端)

②丈夫撒谎掩饰。(发展)

③妻子替丈夫圆谎。(高潮)

④第二天晚上,妻子多分了面包给丈夫。(结局)

同样,2013年重庆卷《枪口下的人格》16题和2011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11题等都可以得到解决。

当小说情节比较简单,没有特别突出的起伏或者题目分值较低时,我们可以使用另外一种回答方式,即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简化为:人+地点+事件。如2009年安徽卷《董师

傅游湖》,这篇小说情节本身就很单一,叙事也相对平缓,故11题可以得到的答案是:董师傅领小翠(人)在湖边(地点)游玩(事件)。

2.分析情节作用

回顾一下人物要素的作用,是对人物要素本身、情节要素和主旨的作用这三部分。情节要素的作用也是按照这种思路分析,即:

情节作用==情节本身--人物--环境--主旨

如2011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14题: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那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目的答案:

角度一: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已曲折生动;

角度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人物)

角度三: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

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移到社会空间,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环境)

角度四: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来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主旨)

需要注意的是,情节对于环境要素的作用一般较少出现,而其他三部分是在思考时一定要考虑到的因素。如2012年江西卷《报复》16题,2012年辽宁卷《最后的黄豆》第(3)题,2011年课表卷《血的故事》第(3)题等等。

三、环境

在分析了前两个要素之后,大家应该能够根据上述思路得到环境要素的考察方向和答题思路,那不妨来比对一下,看看自己所想的和我接下来所表达的是否一样。

环境要素一样考察两个方面:一是环境的描述,即考察学生对于环境的提炼概括能力;二是环境的作用,即考察环境要素和其他要素的关系。

1.描述小说环境

这种题目类似于诗歌鉴赏中用语言表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在小说中不会单独列出,一般是和环境的作用放在一起进行考察。

2.分析环境作用

这里不再赘述,直接得到以下结论:

环境作用==环境本身--人物--情节--主旨

如2011年浙江卷《第9节车厢》14题: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

根据以上思路,我们得到如下答案:

②凸显人物心情,烘托了人物内心的无助感。(人物)

③推动情节发展,与结尾中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相对照。(情节)

④用月之

那可能有同学会问了:

家记忆,我把上述文字浓缩在了如下的图表中:

即在作答关于小说三要素的作用的题目时,我们首先考虑该要素对于自身的作用,其次分别指向其他相关要素,最后指向小说的主旨层面,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记住这张图来破解高考小说三要素的秘密。


相关文章

  • 2018届高考全国卷冲刺语文考点知识.答题技巧
  • 2018届高考全国卷冲刺语文考点知识.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35分,用时40分钟) (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题型单选+双选+主观)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3小题,选择题型],文本更倾向于议论,如学术论文等. (12分钟,阅读 ...查看


  • 高考小说情节设置题型答题技巧
  • 最新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规定是: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等. 从08年开始,考试大纲将几种文体的表述顺序进行了调整,把小说放在最前面.顺序的调整无论是从文学史地位还是从受众面的 ...查看


  • 怎样写出高考优秀作文
  • 怎样写出高考优秀作文 高考作文在试卷中占分最多,用时间最长,主观性最强,影响面最大.它注重创新,却又不同于文学创作,也不同于征文比赛中的参赛作品.它注重选拔与淘汰,却又不同于竞技比赛中的竞争与淘汰,最终只有一个冠军.高考作文的目的是能力和水 ...查看


  •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试题分析 高三语文组 王巍 2015年高考结束,在对高考试卷认真仔细地研究后,做些许梳理和分析,纵观2015年的高考课标二试卷,在命题形式上继续沿承了以往的命题顺序和结构模式,即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词鉴赏,名句默 ...查看


  • 高考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常见题型档
  • 高考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常见题型 及规范答题模式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释义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在文中有何含义? 答题模式:(1)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是(根据字面意思解释)(2)它的深层含义是(联系上下文,文章的主旨及该句在文中的位置作答) ...查看


  •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 艺术手法
  • 高考复习 小说阅读之艺术手法 1.<考试说明>对赏析小说艺术手法有何要求?如何理解这一要求? 赏析作品艺术表达技巧是小说阅读考查不可或缺的内容.<考试说明>对此分别在"分析综合""鉴赏评 ...查看


  • 高考现代文诗歌作文答题分析
  • 高考现代文诗歌作文答题分析 博文收藏 03-05 1305 现代文(各类文本)阅读与答题基本知识 (一)答题基本知识: 1. 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 ...查看


  • 小说阅读知识点详析
  • 小说阅读知识点详析 小说三要素 1.人物2.情节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考点分析: 小说考查着重从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情节.高潮.结尾等方面设题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 ...查看


  • 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06--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
  •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06 现代文(各类文本)阅读与答题基本知识 小说.传记类 第二部分(选做题):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 高分口诀:读懂文章审准题眼规范作答 现代文(各类文本)阅读与答题基本知识 (一)答题基本知识: 1.阅读: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