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讲 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一、知识梳理(预习任务,请在课前完成)背诵签字:

(一)十月革命的胜利 (1)年11月7日,列宁在领导了武装起义(2)意义(最简版):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激励了各国革命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的开端。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提出的一处战后经济恢复政策,1921年提出,

主要内容:农业方面:用取代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

企业;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意义: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

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2、苏联的成立:年成立,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经济上:到二五计划完成时(1937年)苏联成为欧洲第

一、世界第的工业强国。政治上: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

建立,也标志着苏联的形成。

4、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积极的作

用;但经济上否定了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计划经济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

极性的发挥;政治上,民主法制被忽视,形成了。

(四)1929——1933年经济危机

在国首先爆发。影响:(1)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引起政治危机,工农运动高

涨,加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五)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2)目的:消除经济危机,恢复经济发展,巩固资产阶级统治。(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和指导(4)主要内容: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是新政的中心措施,通过《国

家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整顿农业;,增加就业

机会。(注意关注民生的措施)

(5)意义:增强了国家对经济的;重振了,稳定了;维护了。

(6)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先例,也成为今天许多国

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在美国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

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经典习题

1、(2006年株洲)《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性质的会议的是①

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给日本 ②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

法、日等国瓜分 ④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2006年株洲)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交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交换工业

品和农产品。 ——选自《世界现代史

资料选辑》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政府与农场主签订合同,犁掉小麦、棉花各1000多万英亩,以及玉

米900多万英亩。政府购买和屠宰了2300万头牛、600多万头生猪,将其当肥料。

材料三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

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

材料四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安徽凤阳农民这样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

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1)材料一表明苏俄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政府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2分)这一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

的什么特点?(2分)

(3)材料一、三、四所述政策的实行有何共同作用?(4分)

3、(2007年株洲)下列条约、协定的内容中涉及中国的有 ①《九国公约》 ②《凡尔赛和

约》 ③《慕尼黑协定》 ④《联合国家宣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2009年株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高龄了。„„当30年代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

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见证了一个国家战胜自身恐惧,重新崛起。是的,我们能。„„ ——摘自奥巴马的就职演说

材料二 国会的政策是:要消除妨害州际贸易和国内外贸易自由流通、势将减少州际贸易和

国内外贸易的障碍;要通过发展产业组织,促进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通福

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

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

需要的除外);要提高购买力以增加工农业产品的消费量;要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要改进

劳动标准,并要在其他方面复兴产业和保存自然资源。 ——《工业复兴法》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经济大萧条”指的是什么?(2分)当时领导美国人民“战胜自

身恐惧,重新崛起”的总统是谁?(2分)

(2)美国政府为“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采取的措施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美国国会的政策体现了什么特点?(2分)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国的政治

产生了什么影响?

三、新题速递

2010年10月3日,德国在一战战败后的第92个年头,终于还清最后一笔赔款。德国此

项赔款的依据是( )

A 、《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联合国宣言》

第一讲 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一、知识梳理(预习任务,请在课前完成)背诵签字:

(一)十月革命的胜利 (1)年11月7日,列宁在领导了武装起义(2)意义(最简版):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激励了各国革命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的开端。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提出的一处战后经济恢复政策,1921年提出,

主要内容:农业方面:用取代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

企业;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意义: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

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2、苏联的成立:年成立,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经济上:到二五计划完成时(1937年)苏联成为欧洲第

一、世界第的工业强国。政治上: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

建立,也标志着苏联的形成。

4、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积极的作

用;但经济上否定了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计划经济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

极性的发挥;政治上,民主法制被忽视,形成了。

(四)1929——1933年经济危机

在国首先爆发。影响:(1)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引起政治危机,工农运动高

涨,加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五)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2)目的:消除经济危机,恢复经济发展,巩固资产阶级统治。(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和指导(4)主要内容: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是新政的中心措施,通过《国

家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整顿农业;,增加就业

机会。(注意关注民生的措施)

(5)意义:增强了国家对经济的;重振了,稳定了;维护了。

(6)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先例,也成为今天许多国

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在美国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

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经典习题

1、(2006年株洲)《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性质的会议的是①

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给日本 ②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

法、日等国瓜分 ④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2006年株洲)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交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交换工业

品和农产品。 ——选自《世界现代史

资料选辑》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政府与农场主签订合同,犁掉小麦、棉花各1000多万英亩,以及玉

米900多万英亩。政府购买和屠宰了2300万头牛、600多万头生猪,将其当肥料。

材料三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

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

材料四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安徽凤阳农民这样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

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1)材料一表明苏俄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政府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2分)这一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

的什么特点?(2分)

(3)材料一、三、四所述政策的实行有何共同作用?(4分)

3、(2007年株洲)下列条约、协定的内容中涉及中国的有 ①《九国公约》 ②《凡尔赛和

约》 ③《慕尼黑协定》 ④《联合国家宣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2009年株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高龄了。„„当30年代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

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见证了一个国家战胜自身恐惧,重新崛起。是的,我们能。„„ ——摘自奥巴马的就职演说

材料二 国会的政策是:要消除妨害州际贸易和国内外贸易自由流通、势将减少州际贸易和

国内外贸易的障碍;要通过发展产业组织,促进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通福

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

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

需要的除外);要提高购买力以增加工农业产品的消费量;要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要改进

劳动标准,并要在其他方面复兴产业和保存自然资源。 ——《工业复兴法》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经济大萧条”指的是什么?(2分)当时领导美国人民“战胜自

身恐惧,重新崛起”的总统是谁?(2分)

(2)美国政府为“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采取的措施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美国国会的政策体现了什么特点?(2分)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国的政治

产生了什么影响?

三、新题速递

2010年10月3日,德国在一战战败后的第92个年头,终于还清最后一笔赔款。德国此

项赔款的依据是( )

A 、《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联合国宣言》


相关文章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3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70年代的"滞胀".80年代的经济复苏.90年代的经济繁荣: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原 ...查看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马塘中学 朱霞 一.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考点: 1.了解美欧等国推行的福利政策 2.了解美国的"新经济" 3.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 ...查看


  • _冷战_起源研究的历史回顾
  • 第25卷第3期Vol.25No.3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ZhoukouNormalUniversity2008年5月May2008 "冷战"起源研究的历史回顾 苗 杨 (周口师范学院政法系,河南周口4660 ...查看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答案.重点.思考题.
  •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的充当主角的国际政治行为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和态势. 2. 雅 ...查看


  • 二战后初期美国对苏联的外交政策
  •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两个最重要的反法西斯盟国,美国和苏联之间就爆发了冷战.当然,美苏由战时的合作盟友发展到以后的全面对抗并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有一段较长的过渡时期,即战后初期(1945--1949),这是一个新旧交替的过渡 ...查看


  •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第一,新科技革命的作用.第二,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第三,相互依存的加深和经济协调的加强.第四,对第三世界廉价原料材料的掠夺.第五,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 ...查看


  • 美国经济的发展新
  • 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从容说课 本课讲的是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 ...查看


  • 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1
  • 一..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进程大致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2)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趋 ...查看


  • 第二次世界大战(1)
  •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 王德宏 ★高考考点及应试对策: 1.掌握二战爆发.扩大.转折和胜利的重大事件,正确认识二战反法西斯的性质,分析其胜利原因及影响,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必要性及意义: 2.分析大战后期四次重大国际会议对打败法西斯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