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一、知识梳理(预习任务,请在课前完成)背诵签字:
(一)十月革命的胜利 (1)年11月7日,列宁在领导了武装起义(2)意义(最简版):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激励了各国革命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的开端。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提出的一处战后经济恢复政策,1921年提出,
主要内容:农业方面:用取代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
企业;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意义: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
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2、苏联的成立:年成立,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经济上:到二五计划完成时(1937年)苏联成为欧洲第
一、世界第的工业强国。政治上: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
建立,也标志着苏联的形成。
4、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积极的作
用;但经济上否定了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计划经济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
极性的发挥;政治上,民主法制被忽视,形成了。
(四)1929——1933年经济危机
在国首先爆发。影响:(1)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引起政治危机,工农运动高
涨,加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五)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2)目的:消除经济危机,恢复经济发展,巩固资产阶级统治。(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和指导(4)主要内容: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是新政的中心措施,通过《国
家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整顿农业;,增加就业
机会。(注意关注民生的措施)
(5)意义:增强了国家对经济的;重振了,稳定了;维护了。
(6)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先例,也成为今天许多国
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在美国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
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经典习题
1、(2006年株洲)《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性质的会议的是①
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给日本 ②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
法、日等国瓜分 ④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2006年株洲)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交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交换工业
品和农产品。 ——选自《世界现代史
资料选辑》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政府与农场主签订合同,犁掉小麦、棉花各1000多万英亩,以及玉
米900多万英亩。政府购买和屠宰了2300万头牛、600多万头生猪,将其当肥料。
材料三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
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
材料四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安徽凤阳农民这样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
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1)材料一表明苏俄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政府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2分)这一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
的什么特点?(2分)
(3)材料一、三、四所述政策的实行有何共同作用?(4分)
3、(2007年株洲)下列条约、协定的内容中涉及中国的有 ①《九国公约》 ②《凡尔赛和
约》 ③《慕尼黑协定》 ④《联合国家宣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2009年株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高龄了。„„当30年代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
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见证了一个国家战胜自身恐惧,重新崛起。是的,我们能。„„ ——摘自奥巴马的就职演说
材料二 国会的政策是:要消除妨害州际贸易和国内外贸易自由流通、势将减少州际贸易和
国内外贸易的障碍;要通过发展产业组织,促进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通福
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
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
需要的除外);要提高购买力以增加工农业产品的消费量;要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要改进
劳动标准,并要在其他方面复兴产业和保存自然资源。 ——《工业复兴法》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经济大萧条”指的是什么?(2分)当时领导美国人民“战胜自
身恐惧,重新崛起”的总统是谁?(2分)
(2)美国政府为“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采取的措施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美国国会的政策体现了什么特点?(2分)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国的政治
产生了什么影响?
三、新题速递
2010年10月3日,德国在一战战败后的第92个年头,终于还清最后一笔赔款。德国此
项赔款的依据是( )
A 、《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联合国宣言》
第一讲 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一、知识梳理(预习任务,请在课前完成)背诵签字:
(一)十月革命的胜利 (1)年11月7日,列宁在领导了武装起义(2)意义(最简版):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激励了各国革命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的开端。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提出的一处战后经济恢复政策,1921年提出,
主要内容:农业方面:用取代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
企业;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意义: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
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2、苏联的成立:年成立,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经济上:到二五计划完成时(1937年)苏联成为欧洲第
一、世界第的工业强国。政治上: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
建立,也标志着苏联的形成。
4、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积极的作
用;但经济上否定了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计划经济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
极性的发挥;政治上,民主法制被忽视,形成了。
(四)1929——1933年经济危机
在国首先爆发。影响:(1)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引起政治危机,工农运动高
涨,加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五)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2)目的:消除经济危机,恢复经济发展,巩固资产阶级统治。(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和指导(4)主要内容: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是新政的中心措施,通过《国
家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整顿农业;,增加就业
机会。(注意关注民生的措施)
(5)意义:增强了国家对经济的;重振了,稳定了;维护了。
(6)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先例,也成为今天许多国
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在美国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
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经典习题
1、(2006年株洲)《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性质的会议的是①
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给日本 ②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
法、日等国瓜分 ④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2006年株洲)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交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交换工业
品和农产品。 ——选自《世界现代史
资料选辑》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政府与农场主签订合同,犁掉小麦、棉花各1000多万英亩,以及玉
米900多万英亩。政府购买和屠宰了2300万头牛、600多万头生猪,将其当肥料。
材料三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
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
材料四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安徽凤阳农民这样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
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1)材料一表明苏俄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政府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2分)这一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
的什么特点?(2分)
(3)材料一、三、四所述政策的实行有何共同作用?(4分)
3、(2007年株洲)下列条约、协定的内容中涉及中国的有 ①《九国公约》 ②《凡尔赛和
约》 ③《慕尼黑协定》 ④《联合国家宣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2009年株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高龄了。„„当30年代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
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见证了一个国家战胜自身恐惧,重新崛起。是的,我们能。„„ ——摘自奥巴马的就职演说
材料二 国会的政策是:要消除妨害州际贸易和国内外贸易自由流通、势将减少州际贸易和
国内外贸易的障碍;要通过发展产业组织,促进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通福
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
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
需要的除外);要提高购买力以增加工农业产品的消费量;要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要改进
劳动标准,并要在其他方面复兴产业和保存自然资源。 ——《工业复兴法》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经济大萧条”指的是什么?(2分)当时领导美国人民“战胜自
身恐惧,重新崛起”的总统是谁?(2分)
(2)美国政府为“减少失业和救济失业”采取的措施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美国国会的政策体现了什么特点?(2分)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国的政治
产生了什么影响?
三、新题速递
2010年10月3日,德国在一战战败后的第92个年头,终于还清最后一笔赔款。德国此
项赔款的依据是( )
A 、《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联合国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