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出卷人:谢丽华

一|、文言文阅读(共25分)

(一)、默写(6)

1、————————————,入云深处亦沾衣。

2、————————————,病树前头万木春。

4、周公恐惧流言日,————————————。

5、可怜身上衣正单,———————————。

7、——————————,百年多病独登台。

8、———————————,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1 ) 2 )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伤仲永(8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

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

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课文选自〈〈 〉〉,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1)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天才少年方仲永日后“泯然众人矣”的主要原因:(用原文回答也可)

(二)、文征明习字(7分)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①书遂大进( ) ②平生于书 ( ) ③或答人简札( )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 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

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的连山,仿佛是 B 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

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

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

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

子看着喝采起来。(20分)

1、引文选自《是,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思想家、文

学家、革命家。

2、选词填空: 起伏 踊跃 A处应填B处应填

3、甲、乙两段景物描写,哪一段是写夜航去看社戏的?哪段是写看完戏归航?在文中找出

两处根据。

写夜航去看戏的是( )段, 写看完戏归航的是( )段。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段都描写了船行很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两处是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船语句: 。

(2)

5、两段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分别写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甲段:本体________________ 喻体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本体________________ 喻体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 命 , 生 命 (15分)

有一个夏天的下午,我一连在山上割了几小时的柴草,最后决定坐下来弄点吃的。我

坐在一根圆木上,拿出一块三明治,眺望那美丽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

要不是一只围着我嗡嗡直转的蜜蜂,我的闲适心情不会被打扰。那是一只普普通通的,

但却能使野餐者感到厌烦的蜜蜂。不用说,我立刻把它赶走了。

蜜蜂一点儿也没有被吓住,它很快飞了回来,又围着我嗡嗡直叫。这下,我可失去了

耐心。我一下将它拍打在地,随后一脚踩进沙土里。

要不是一只围着我嗡嗡直转的蜜蜂,我的闲适心情不会被打扰。那是一只普普通通的,

但却能使野餐者感到厌烦的蜜蜂。不用说,我立刻把它赶走了。

蜜蜂一点儿也没有被吓住,它很快飞了回来,又围着我嗡嗡直叫。这下,我可失去了

耐心。我一下将它拍打在地,随后一脚踩进沙土里。

没多久,那一堆沙土鼓了起来。我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个受我报复的小东西顽强地抖

着翅膀出现了。我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又一次把它踩进沙土里。

我再一次坐下来吃晚餐。几分钟后,我发现脚边上的那堆沙土又动了起来。一只受了伤,但还没有死的蜜蜂虚弱地从沙土里钻了出来。

重新出现的蜜蜂引起了我的内疚和关注,我弯下身子察看它的伤势。它右翅还比较完整,但左翅却褶皱得像一团纸。然而,它仍慢慢地一上一下抖动着翅膀,仿佛在估测自己的伤势。它又开始梳理那沾满沙土的胸部和腹部。

这蜜蜂很快就把目标集中在褶皱的左翅。它伸出腿来,飞快地捋着翅膀。每捋一次,它就拍打几下翅膀,似乎在估量自己的飞翔能力。哦,这可怜的瘸手瘸脚的小东西以为自己还能飞起来。

我垂下双手,跪在地上,以便能更清晰地观察它那注定是徒劳的努力。我凑近看了看,心中想到,这蜜蜂想必完了----它肯定完了。作为一个飞行员,我对翅膀太了解了。

然而,蜜蜂毫不理会我对它的小生命做出的自以为是超级智慧的判断。它继续整理着翅膀,并似乎慢慢恢复了体力。它振翅的速度加快了,那薄纱似的、因褶皱而不灵活的翅膀,现在几乎被抚平。

蜜蜂终于感到自己恢复了体力,可以试着飞一飞了。随着一声嗡嗡的声响,它离开了困住它的地面,从沙地上飞了起来,但还没能飞3英寸远。这个生灵A 得那么可怜,它在地上挣扎着。然而,接下来的是更有力的捋翅和扑翅。

蜜蜂再一次飞起来,这一次飞出6英寸远,最后 B 在一个小土堆上。很显然,这蜜蜂已经能够起飞,但还没能恢复控制方向的能力,它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每一次坠落后,它都努力去纠正那新发现的失误。

蜜蜂又起飞了。这一次,它飞过了几个沙堆,笔直地向一棵树飞去。它仔细地避开了树身,控制着飞行,然后,慢慢飞向明镜似的湖面,仿佛去欣赏自己的英姿。当这蜜蜂消失后,我才发现,自己还跪在地上,已经跪了好久好久。

1、从“碰、撞、栽、摔”中选出适当的词填在A、B两处,A处应为 B处应为

2、“我可失去了耐心”一句中的“耐心”指的是

3、“我”认为蜜蜂“肯定完了”的理由是什么?

答:

4、若将文章题目《生命,生命》改为《生命》好不好,为什么?

答:

5、对这篇文章,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为什么?(可从构思、语言等任意一个角度来谈,50字左右)

答: 三、作文(40分)

题目:假如我是 。在横线上填上你想象的内容。

要求:1、写成一片发挥想象的文章。想象要大胆,情节要合理,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

2、表达上要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字数600左右。

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略)

(二)、希望 驻扎

(三)、(一)1、《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2、翻译句子(略)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二)、1①书法 ②写字 ③有时

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二现代文阅读

(一)、1.社戏 鲁迅 2、起伏 踊跃 3、甲 乙 根据:甲段中“但我还以为船慢”、“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 乙段中“可知已经到了深夜”“我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找出其中两处即可。4.正面:航船就像大白鱼在浪花里蹿;侧面:

(1)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向船尾跑去;(2)老渔父的喝彩。甲:连山 兽脊 把连山比作兽脊,再加之“跑”,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船行速度快。乙:航船 大白鱼 把航船比作大白鱼,既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船行速度快,又从侧面表现了小伙伴们高超的架船技术。

(二)、1、摔 撞 2、赶走蜜蜂的耐心 3、蜜蜂的左翅褶皱得像一团纸,不能飞行了 4、不好。原题突出强调了对顽强生命的敬畏之情 5 、(略)

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出卷人:谢丽华

一|、文言文阅读(共25分)

(一)、默写(6)

1、————————————,入云深处亦沾衣。

2、————————————,病树前头万木春。

4、周公恐惧流言日,————————————。

5、可怜身上衣正单,———————————。

7、——————————,百年多病独登台。

8、———————————,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

1 ) 2 )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伤仲永(8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

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

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课文选自〈〈 〉〉,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1) 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天才少年方仲永日后“泯然众人矣”的主要原因:(用原文回答也可)

(二)、文征明习字(7分)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①书遂大进( ) ②平生于书 ( ) ③或答人简札( )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 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

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的连山,仿佛是 B 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

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

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

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

子看着喝采起来。(20分)

1、引文选自《是,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思想家、文

学家、革命家。

2、选词填空: 起伏 踊跃 A处应填B处应填

3、甲、乙两段景物描写,哪一段是写夜航去看社戏的?哪段是写看完戏归航?在文中找出

两处根据。

写夜航去看戏的是( )段, 写看完戏归航的是( )段。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段都描写了船行很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两处是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船语句: 。

(2)

5、两段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分别写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甲段:本体________________ 喻体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本体________________ 喻体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 命 , 生 命 (15分)

有一个夏天的下午,我一连在山上割了几小时的柴草,最后决定坐下来弄点吃的。我

坐在一根圆木上,拿出一块三明治,眺望那美丽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

要不是一只围着我嗡嗡直转的蜜蜂,我的闲适心情不会被打扰。那是一只普普通通的,

但却能使野餐者感到厌烦的蜜蜂。不用说,我立刻把它赶走了。

蜜蜂一点儿也没有被吓住,它很快飞了回来,又围着我嗡嗡直叫。这下,我可失去了

耐心。我一下将它拍打在地,随后一脚踩进沙土里。

要不是一只围着我嗡嗡直转的蜜蜂,我的闲适心情不会被打扰。那是一只普普通通的,

但却能使野餐者感到厌烦的蜜蜂。不用说,我立刻把它赶走了。

蜜蜂一点儿也没有被吓住,它很快飞了回来,又围着我嗡嗡直叫。这下,我可失去了

耐心。我一下将它拍打在地,随后一脚踩进沙土里。

没多久,那一堆沙土鼓了起来。我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个受我报复的小东西顽强地抖

着翅膀出现了。我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又一次把它踩进沙土里。

我再一次坐下来吃晚餐。几分钟后,我发现脚边上的那堆沙土又动了起来。一只受了伤,但还没有死的蜜蜂虚弱地从沙土里钻了出来。

重新出现的蜜蜂引起了我的内疚和关注,我弯下身子察看它的伤势。它右翅还比较完整,但左翅却褶皱得像一团纸。然而,它仍慢慢地一上一下抖动着翅膀,仿佛在估测自己的伤势。它又开始梳理那沾满沙土的胸部和腹部。

这蜜蜂很快就把目标集中在褶皱的左翅。它伸出腿来,飞快地捋着翅膀。每捋一次,它就拍打几下翅膀,似乎在估量自己的飞翔能力。哦,这可怜的瘸手瘸脚的小东西以为自己还能飞起来。

我垂下双手,跪在地上,以便能更清晰地观察它那注定是徒劳的努力。我凑近看了看,心中想到,这蜜蜂想必完了----它肯定完了。作为一个飞行员,我对翅膀太了解了。

然而,蜜蜂毫不理会我对它的小生命做出的自以为是超级智慧的判断。它继续整理着翅膀,并似乎慢慢恢复了体力。它振翅的速度加快了,那薄纱似的、因褶皱而不灵活的翅膀,现在几乎被抚平。

蜜蜂终于感到自己恢复了体力,可以试着飞一飞了。随着一声嗡嗡的声响,它离开了困住它的地面,从沙地上飞了起来,但还没能飞3英寸远。这个生灵A 得那么可怜,它在地上挣扎着。然而,接下来的是更有力的捋翅和扑翅。

蜜蜂再一次飞起来,这一次飞出6英寸远,最后 B 在一个小土堆上。很显然,这蜜蜂已经能够起飞,但还没能恢复控制方向的能力,它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每一次坠落后,它都努力去纠正那新发现的失误。

蜜蜂又起飞了。这一次,它飞过了几个沙堆,笔直地向一棵树飞去。它仔细地避开了树身,控制着飞行,然后,慢慢飞向明镜似的湖面,仿佛去欣赏自己的英姿。当这蜜蜂消失后,我才发现,自己还跪在地上,已经跪了好久好久。

1、从“碰、撞、栽、摔”中选出适当的词填在A、B两处,A处应为 B处应为

2、“我可失去了耐心”一句中的“耐心”指的是

3、“我”认为蜜蜂“肯定完了”的理由是什么?

答:

4、若将文章题目《生命,生命》改为《生命》好不好,为什么?

答:

5、对这篇文章,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为什么?(可从构思、语言等任意一个角度来谈,50字左右)

答: 三、作文(40分)

题目:假如我是 。在横线上填上你想象的内容。

要求:1、写成一片发挥想象的文章。想象要大胆,情节要合理,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

2、表达上要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字数600左右。

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略)

(二)、希望 驻扎

(三)、(一)1、《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2、翻译句子(略)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二)、1①书法 ②写字 ③有时

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二现代文阅读

(一)、1.社戏 鲁迅 2、起伏 踊跃 3、甲 乙 根据:甲段中“但我还以为船慢”、“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 乙段中“可知已经到了深夜”“我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找出其中两处即可。4.正面:航船就像大白鱼在浪花里蹿;侧面:

(1)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向船尾跑去;(2)老渔父的喝彩。甲:连山 兽脊 把连山比作兽脊,再加之“跑”,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船行速度快。乙:航船 大白鱼 把航船比作大白鱼,既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船行速度快,又从侧面表现了小伙伴们高超的架船技术。

(二)、1、摔 撞 2、赶走蜜蜂的耐心 3、蜜蜂的左翅褶皱得像一团纸,不能飞行了 4、不好。原题突出强调了对顽强生命的敬畏之情 5 、(略)


相关文章

  •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1
  •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语文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今后更加扎实地开展语文教学,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教学意识,作为七年级语文教师我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之上,以七年级的期中语文考试成绩,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现分析如下: 本次试卷考 ...查看


  •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2011-2012下 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已经尘埃落定,后半学期的教学任务已井然展开.教育专 家们认为考试评价是武器.科学分析考试的得与失,进而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的学习.这就是召开试卷分析会的意义所在. ...查看


  • 期中考试分析
  •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分析 常坟中学 方丽 一.命题分析 本次语文试卷共分为四大题:第一部分是语言积累和运用,具体包括拼音.字形.古诗文默写.句子仿写以及修改病句.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等.第二部分是阅读,包括两 ...查看


  • 初一语文试卷分析
  •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 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这次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有较大帮助,也为我调 ...查看


  • 武夷山市2014-2015(上)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
  •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武夷山市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2分) ⒈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镶( ) 贮( )蓄 枯涸( ) 应和( ) 徘徊( ) ..... ⒉根据拼音写汉字( ...查看


  • 苏教版初一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
  • 北师大初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检测题2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加黑字拼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延宕(dàng) 踌躇(chóu chú) 颓(tuí)唐 萦(yíng)系 B.龌龊(wò chuò) 斑蝥(máo) 殷(yān)红 胆怯(q ...查看


  • 初一年级发言稿
  •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总结表彰会议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下午好! 今天,我们初一年级全体师生聚集在一起,隆重召开期中总结表彰大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校长室,对在本次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或者有进步的同 ...查看


  •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 观文中学2015年秋季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班级 学号 姓 名 成 绩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让我们起航,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仔细审题,冷静作答,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愿你们在答题中有一种快乐 ...查看


  • 08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情况简报 (2)
  • 08-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情况简报 本次期中考试做的好的方面: 2.学生都能按时进入考场参加考试,考场秩序井然: 3.考场卫生维持情况较好: 4.发卷.补卷.巡考及时.到位: 5.大多数监考教师能严格按照监考要求,按时领卷.认真监考.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