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优化施肥技术

1、施氮时期的确定

氮肥施用时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不同年份同一日期施氮,气候差异可能使效果相反,同时不同品种的生育期有着明显的特殊性,确切掌握水稻的施氮时期是一个技术难点。在优化施肥技术中,根据水稻叶龄确定其生育进程,克服了以往无法找准水稻生育期的问题。水稻叶龄的确定及标记方法如下: 水稻叶龄是以主茎上长出的叶数来表示的。除掉芽鞘外,与稻壳同侧的叶片为第1叶。当第1片叶完全抽出,第2叶露尖时,叶龄值为1;如第2片叶已出完,第3叶正在抽出时,则将第3叶的长度和第2叶长比较,如果第3叶长度是第2叶长的10%,叶龄值为2.1,如果是第2叶长的50%,则叶龄值为2.5,其余叶龄计算以此类推。叶龄期,是指某叶抽出期,上述2.5叶龄恰处于第3叶抽出期,叶龄期是3。 在插秧时,查20株稻苗的叶龄,计算平均值。选10株具有平均叶龄的稻苗,用记号笔或墨水在最上面展平的叶片上做好标记,将这些秧苗插在从池埂数第4行的6~15穴中。因穗分化期前,5天左右长1片叶,其后7天长1片叶,因此每隔5~7天观察1次叶龄,并每隔1片叶做1个标记(如插秧时标的是第3叶,下次标的为第5叶),并记在记录本上。标

记方法由标记者自定,以能确切辨认每一叶的具体叶位为原则。按照下表确定水稻生育期。

表1 水稻叶龄对应的主要生育期

如果农户不会或没标记叶龄,可以按移栽后天数确定生育期。表2列出了移栽后天数和水稻生育期的对应

关系。

表2 移栽后天数与水稻生育期

2、通过叶色卡确定追氮量

选择最上面完全抽出的水稻主茎叶片,将叶片的中间部分放在叶色卡上(如右图所示),用身体挡住阳光,仔细比较叶片和叶色卡的颜色,找到与叶片颜色相近的叶色级(叶色卡上颜色共分4级,颜色由浅到深分别为2、3、4、5色级)。如果叶片颜色处在色卡3~4色级中间,读作3.5,如果叶色接近于3并比3稍深读3.2,接近于4并比4稍浅读3.8,其余读数以此类推。在每次测量时,最好都由同一个人

在同一时间(例如上午10点)读数。

在每个地块里选有代表性的1个点,随机选取10株水稻,将水稻叶片与叶色卡比较,记下叶色值,求10株水稻叶色卡值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与3.5、

4.0和3.5~4.0比较,依据“施肥模式图”确定氮肥

的用量。

3 、注意事项

移栽时,秧龄为3.5叶(35天苗)为宜,5天内返青。如遇低温等不利因素,秧苗不能正常返青,施

肥时期应适当推迟。

可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选用3次追肥或2次追肥模式。如果土壤肥力较低,穗分化期测定的叶色卡值接近或低于3,选用3次追肥模式;如果土壤肥力较高,穗分化期测定的叶色卡值接近或高于4,选用2次追

肥模式.

1、施氮时期的确定

氮肥施用时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不同年份同一日期施氮,气候差异可能使效果相反,同时不同品种的生育期有着明显的特殊性,确切掌握水稻的施氮时期是一个技术难点。在优化施肥技术中,根据水稻叶龄确定其生育进程,克服了以往无法找准水稻生育期的问题。水稻叶龄的确定及标记方法如下: 水稻叶龄是以主茎上长出的叶数来表示的。除掉芽鞘外,与稻壳同侧的叶片为第1叶。当第1片叶完全抽出,第2叶露尖时,叶龄值为1;如第2片叶已出完,第3叶正在抽出时,则将第3叶的长度和第2叶长比较,如果第3叶长度是第2叶长的10%,叶龄值为2.1,如果是第2叶长的50%,则叶龄值为2.5,其余叶龄计算以此类推。叶龄期,是指某叶抽出期,上述2.5叶龄恰处于第3叶抽出期,叶龄期是3。 在插秧时,查20株稻苗的叶龄,计算平均值。选10株具有平均叶龄的稻苗,用记号笔或墨水在最上面展平的叶片上做好标记,将这些秧苗插在从池埂数第4行的6~15穴中。因穗分化期前,5天左右长1片叶,其后7天长1片叶,因此每隔5~7天观察1次叶龄,并每隔1片叶做1个标记(如插秧时标的是第3叶,下次标的为第5叶),并记在记录本上。标

记方法由标记者自定,以能确切辨认每一叶的具体叶位为原则。按照下表确定水稻生育期。

表1 水稻叶龄对应的主要生育期

如果农户不会或没标记叶龄,可以按移栽后天数确定生育期。表2列出了移栽后天数和水稻生育期的对应

关系。

表2 移栽后天数与水稻生育期

2、通过叶色卡确定追氮量

选择最上面完全抽出的水稻主茎叶片,将叶片的中间部分放在叶色卡上(如右图所示),用身体挡住阳光,仔细比较叶片和叶色卡的颜色,找到与叶片颜色相近的叶色级(叶色卡上颜色共分4级,颜色由浅到深分别为2、3、4、5色级)。如果叶片颜色处在色卡3~4色级中间,读作3.5,如果叶色接近于3并比3稍深读3.2,接近于4并比4稍浅读3.8,其余读数以此类推。在每次测量时,最好都由同一个人

在同一时间(例如上午10点)读数。

在每个地块里选有代表性的1个点,随机选取10株水稻,将水稻叶片与叶色卡比较,记下叶色值,求10株水稻叶色卡值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与3.5、

4.0和3.5~4.0比较,依据“施肥模式图”确定氮肥

的用量。

3 、注意事项

移栽时,秧龄为3.5叶(35天苗)为宜,5天内返青。如遇低温等不利因素,秧苗不能正常返青,施

肥时期应适当推迟。

可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选用3次追肥或2次追肥模式。如果土壤肥力较低,穗分化期测定的叶色卡值接近或低于3,选用3次追肥模式;如果土壤肥力较高,穗分化期测定的叶色卡值接近或高于4,选用2次追

肥模式.


相关文章

  • 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简介
  • 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简介 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单产和总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民施肥中还存在着许多误区,这使得水稻生产中存在单产波动大,稻瘟病和倒伏严重.结实率低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氮肥用量过高,施氮时期不合理,氮 ...查看


  • 2010年度1-4月工作情况汇报
  • 2010年度1-4月工作情况汇报 芷江侗族自治县农业局 2010年以来,我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以及省.市.县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工作重点.强化工作举措,扎实开展"三农"服务工作,夯实农 ...查看


  •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
  • 摘要 在南江县水稻土类下湿紫泥田土种上进行水稻"3414"肥料效应小区试验和示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配方施肥示范试验,可以改善水稻的生物.经济性状,水稻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水稻施测土配方肥比常规施肥增产12.67 ...查看


  • 2006年我场水稻出米率低的调研结果分析
  • 来源:青龙山 作者:青龙山 日期:2009年03月31日今年我场种植的23万亩水稻取得了有史以来的大丰收,然而种植户却无法高兴起来,原因是水稻出米率普遍较低,一般出米率在61-65%左右,针对这一现象农场领导委派生产技术人员下到管理区和作业 ...查看


  • 2013年部级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工作总结
  • XX县2013年部级水稻高产创建项目 工 作 总 结 为贯彻落实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行动.XX省百亿斤粮食增产行动和XX省委.省政府科技增粮精神,2013年我县组织实施了"XX县2013年部级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在省州财政 ...查看


  • 水稻高产创建技术措施及成效_陈云
  • 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20期农艺学 水稻高产创建技术措施及成效 陈云1 陈梅2 2 (1云南省石屏县哨冲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石屏662207:石屏县新城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石屏县哨冲镇实施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 ...查看


  • 机插秧管理
  • 机插水稻的大田管理原理与技术 经过多年的发展,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并形成了系统的新理论体系,即"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包括水稻高产优质群体生长发展的动态定量指标和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这些新的理论体系促进了机 ...查看


  • 作物栽培学试题库
  • 一.名词解释 1.安全齐穗期:生产中常将秋季连续2天或3天低于20-23℃的始日定为安全齐花期,向前推5天为安全齐穗期. 2.拔节:水稻基部节间开始显著伸长,株高开始迅速增加的现象. 3.拔节长穗期: 长穗期从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需要3 ...查看


  • 潜江市几种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的初步研究
  • 潜江市几种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的初步研究 摘要:利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湖北省潜江市中稻.棉花.油菜.小麦对土壤和肥料有效养分表观利用率和作物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养分当季相对利用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