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安全齐穗期:生产中常将秋季连续2天或3天低于20-23℃的始日定为安全齐花期,向前推5天为安全齐穗期。

2、拔节:水稻基部节间开始显著伸长,株高开始迅速增加的现象。

3、拔节长穗期: 长穗期从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需要30d左右,生产上也常称拔节长穗期。

4、保花肥:防止颖花退化的肥料称为保花肥,一般雌雄形成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施肥。

5、超重期:指种子出苗后经过一定的生长,植株总干重超过原有种子干重的时期。

6、抽穗::穗顶即露出剑叶鞘,即为抽穗。

7、出叶间隔: 相邻两片叶伸出的时间间隔,称为出叶间隔。

8、促花肥:在第一苞分化至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时追肥,有促进颖花数增多的效果,称“促花肥”。

9、稻谷催芽:是根据种子发芽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和空气的要求,利用人为措施,创造良好发芽条件,使发芽达到“快、齐、匀、壮”。

10、生态需水:生态需水:生态需水是指利用水作为生态因子,造成一个适于水稻生育的良好环境而需要的水。主要包括棵间蒸发和稻田渗漏两部分。

11、稻米品质:稻米在加工、外观、食用、营养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特性,它既反映稻米内在自然属性,又体现其社会属性的一组综合性状。

13、断奶肥:幼苗在1叶1心时,胚乳中贮藏的氮已经用完,是氮断奶期,为了满足这时幼苗生长对氮的需要而施用肥料,一般生产上1叶1心时施用。

14、垩白度:垩白米率与垩白面积的乘积为垩白度。

15、垩白米率:是整精米中垩白米粒的百分比

16、垩白面积是垩白占整粒米投影面积百分比。

17、发根率:单位时间或单位地上部干重的必根能力,如发根重对地上部干重的百分重表示。

18、发芽势: 表示种子的发芽的整齐度,以规定的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数来衡量。

19、发育特性:指影响稻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若干特性。

20、返青分蘖期:是指移栽到幼穗分化以前的时期。

21、返青期: 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有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和萌发新根的过程,约需5d左右才恢复正常生长,称返青期。

22、分蘖:稻株分蘖节上各叶的腋芽生长形成的分枝。

23、分蘖节:水稻在拔节之前,基部节间并不伸长而聚集在一起,分蘖着生在基部群集的节上,统称为分蘖节。

24、分蘖期:从4叶出生开始萌发分蘖直到拔节为止为分蘖期。

25、感光性: 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26、感温性: 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27、高峰苗期:生产上把分蘖增加,至拔节或稍前分蘖不再增加,全田茎蘖苗最多的时期称最高茎蘖数期(或高峰苗期)。

28、高效叶面积:指有效茎上部三张叶片的面积。

29、高效叶面积率:高效叶在群体叶面积中所占的比例称高效叶面积率。

30、搁田:又称为晒田、烤田。中期搁田是指分蘖末拔节穗分化初进行的脱水露

田。

31、够苗期: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时期或叶龄期。

32、灌溉定额: 稻田需水量减去能够有效利用的天然降水量,单位面积稻田需要人工补给的水量称为灌溉定额。

33、糊化温度:稻米淀粉在热水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不可逆膨胀形成淀粉糊时的温度。

34、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性)。

35、加工品质:它反映稻米对加工的适应性,又称碾磨品质。

36、胶稠度:米粉充分糊化形成米胶特性。

37、结实率:饱满谷粒占总粒数的比例。

38、经济产量:指单位面积经济产品器官(稻谷或糙米)的收获量。

39、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在生物产量中的比重,称为经济系数。

40、库限制型品种:颖花形成能力较弱,颖花量小,出穗期单位叶面积和出穗后积累的单位干物质负担的颖花量小,结实率较高且稳定,茎鞘的物质输出率低的品种。这类品种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增库就能增产。在栽培策略上,以增加群体的总颖花量为主攻目标。

41、源限制型品种:颖花形成能力强,库容量大且相对过剩,结实率偏低且不稳定,茎、鞘物质的输出率(茎、鞘输出干重占出穗期干重的%)与转换率(茎、鞘输出干重占籽粒增重的%)高,成熟期茎、鞘残留的可用性碳水化合物少的品种。在库容一定的情况下,产量随源的增加而增加,在栽培策略上,以增加抽穗前的茎、鞘贮存物和出穗后的光合生产为主攻目标。

42源库互作型:库源特性介于源限制型品种和库限制型品种之间或库容量虽大,但结实率也高,源库共同制约其产量形成,增源或增库均可增产。这类品种源、库的自身调节能力较强,措施的回旋余地也较大,栽培策略上应根据具体条件而定。

43、离乳期:水稻幼苗生长至3叶期前后,胚乳养分基本耗尽,幼苗生长不再依赖于胚乳养分,完全从异养转至自养的生长时期。

44、粒叶比:最大叶面积期的叶面积和该群体的总颖花数、总粒数和总粒种(产量)的比值。

45、全生育期:水稻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46、群体质量:反映群体发育优劣的多项性状指标的优化值的综合状况。

47、晒田:又名烤田或搁田,是指水稻分蘖盛期后到幼穗分花前的排水晒田,是我国水稻灌溉技术中的一项独特的措施。

48、生理需水:直接用于水稻正常生理活动以及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分为生理需水.

49、生物产量:指生育期间生产、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一般指地上部植株所有干物质的收获量。

50、生殖生长期: 是结实器官的生长,包括稻穗的分化形成和开花结实,分长穗期和结实期。

51、水稻标准化栽培:是指以稻作生产全过程为对象,以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合理地运用 “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标准化原则,对水稻生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生产,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相应的技术标准,促进先进的稻作生产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水稻的产品安全与质量,达到水稻

生产的增产、降耗、增效的目的

52、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指能不断优化群体结构,实现优质高产的各项形态、生理指标.

53、水稻旱种:就是选用耐旱性较强、丰产性能好的水稻品种,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和辅之以必要的灌溉,满足其生理需水,达到丰产的一种最佳节水型种稻方式。

54、水稻抛秧:是指用塑料软盘或常规育秧等方法培育带土且分丛的秧苗,以人工或机械将秧苗往空中定向抛撒,利用带土秧苗自身重力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水稻秧苗移植方式。

55、水稻直播栽培:是指直接将稻种播于本田而省去育秧和移栽环节的种植方式。

56、腾发比:蒸腾量与科间蒸发量与自由水面蒸发量之比。

57、腾发量:叶面蒸腾和棵间蒸发称腾发量。

58、脱氮损失:在淹水条件下施入的氮素经消化与反硝化作用造成的氮素损失。

59、外观品质,或称市场(商品)品质,它体现吸引消费者的能力,评价指标主要有垩白米率、垩白面积、垩白度、透明度、粒形,裂纹等。

60、卫生品质:主要是稻米中农药及重金属元素(如砷、镉、汞、铅) 等有害成分的残留状况等。

61、营养品质:指精米中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等养分的含量与组成,以及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含量等。

62、无效分蘖: 一部分出生较迟或生长量小的小分蘖,生长逐渐停滞至枯死,称无效分蘖。

63、无效分蘖期: 发生无效分蘖的期间称无效分蘖期。

64、无效叶面积:抽穗期存活的无效分蘖的叶面积。

65、心白:在籽粒充实过程中,米粒中心部因距离背部疏导组织和周边运输组织较远,易导致充实不良,在籽粒失水后淀粉粒间产生空隙,形成对光线的折射,从而形成中心不透明的白色部分,成为心白。

66、秧龄: 一般指水稻从播种到拔秧的秧田日数或叶龄。

67、叶龄模式: 以叶龄为基准,对水稻生育进程进行综合分析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包括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的叶龄模式、高产群体叶龄模式和栽培技术叶龄模式。

68、叶龄余数: 为稻单茎待出的叶数。

69、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上承载的绿色叶面积,是一个比值。

70、叶蘖同伸规则:n叶抽出,n-3叶腋分蘖抽出,分蘖的分蘖与主茎相似。

71、叶枕距:指稻麦类作物倒1叶和倒2叶叶枕上下间的距离,倒1叶未抽出时为负,抽出后以正值表示。

72、营养生长期: 指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包括种子发芽和根、茎、叶、蘖的增长,并为过渡到生殖生长期积累必要的养分,分幼苗期和分蘖期。

73、颖花根活量:抽穗期单位根活量(根量与活力)承载的籽粒数(重)。

74、有效分蘖: 分蘖在拔节后向两极分化,一部分出生较早的分蘖继续生长,能抽穗结实,称有效分蘖。

75、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在该叶龄前发生的分蘖一般成为有效分蘖,在该叶龄期后发生的分蘖为无效分蘖,这个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的转换叶龄期称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一般为N-n。

76、有效分蘖期:在分蘖期内发生有效分蘖的时期称有效分蘖期。

77、有效叶面积:指有效茎蘖的叶面积.

78、有效叶面积率:有效叶面积在总叶面积中的比例,称有效叶面积率。

79、有效总茎蘖数决定期: 生产上把从见蘖(起始分蘖)开始,总茎蘖数增加到与最后穗数相等的时期,称有效总茎蘖数(有效穗数)决定期.

80、幼苗期: 从稻种萌动开始到3叶期称幼苗期。

81、源:是生产和输出同化产物的器官或组织,库是接受和贮藏同化物质的器官或组织。

82、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稻桩上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苗并抽穗结实再次收获的稻,农民称之为“秧荪稻”、“二道谷子”、“抱荪谷”、“二抽稻”等。

83、蒸腾比:蒸腾量与自由水面蒸发量之比。

84、整精米率:整粒精米重量与稻谷重量的百分率。

85、总茎蘖数:生产上把单位面积上主茎和分蘖总数合称总茎蘖数。

86、库容量: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颖花数的乘积,即单位面积产量的“容纳能力”。

87、重叠生育型: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的水稻类型。

88、衔接生育型:拔节和幼穗分化基本同时进行的水稻类型。

89、分离生育型: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的水稻类型。

90、拔节期:田间50%的植株主茎拔节的时期

91、孕穗期:幼穗发育由分化形成期转入生殖细胞形成期。

92、抽穗期:全田有50%穗抽出的时期。

93、生理需水:用水作为生态因子,造成一个有利于水稻生育的良好环境所需要的水分。

94、发芽率:水稻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概率。

95、水稻三性: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96、生物产量:指生育期间生产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即地上部植株所有干物质的收获量。

97、蒸煮与食味品质:米饭的色、香、味及其适口性(如粘弹性、柔软性等),反映稻米的食用特性。

98、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就是指能不断优化群体结构,实现优质高产的各项形态、生理指标。

99、营养生长期:指水稻营养体增长的时期。包括种子发芽和根、茎、叶、蘖的增长,并为过渡到生殖生长期积累必要的养分,分幼苗期和分蘖期。

100、秧苗类型:小苗、中苗、大苗。小苗是指3叶期以内的带土移栽的秧苗;中苗是指3.0-4.5叶内移栽的秧苗;大苗可分两类,一类一般是指4.5-6.5叶移栽的秧苗,另一类为6.5叶以上移栽的秧苗

101、稻田需水量:又叫稻田耗水量,包括叶面积蒸腾量、棵间蒸发量和稻田渗透量。

102、水稻清洁生产:指把环境污染物综合控制与环境保护的策略,持续地应用于水稻生产过程、不品加工、贮藏与销售等环节,通过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友好的农用品(如肥料、农药、地膜等),改进水稻生产技术,减少稻田污染物的产生,减少稻作生产和加工等过程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

103、无公害栽培:指按照无公害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无公害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104、绿色栽培:指按照绿色农业生产体系,根据绿色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105、有机栽培:指按照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

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106、库:接受和贮藏同化物质的器官或组织。

107、流:养分等由源向库运移情况,涉及源与库相联接的器官或组织。 108、高效叶面积:有效茎上部三张叶片的面积。

109、颖花根活量:水稻结实期根活量(根量与活力的乘积)与颖花量的比值。 110、颖花根流量:基部节间的伤流量,按每朵颖花、每颗籽粒和单位粒重占有的数量来表示,分别是mg/(朵?h)、mg/(粒?h)、mg/【粒重(g)?h】

111、标准化栽培:是指以稻作生产安全过程为对象,以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合理地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标准化原则,对水稻生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生产,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相应的技术标准,促进先进的稻作生产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水稻的产品安全与质量,达到水稻生产的增产、降耗、增效的目的。

112、超高产栽培: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以具超高产潜力品种的利用为前提,充分发挥生产区自然资源优势,综合运用各地栽培措施的叠加效应,努力塑造水稻理想的株型与结构,全面提高水稻群体的动态质量,从而获得超高产的目的。

113、强化栽培:分析与利用水稻区域生产最有利措施,协调好水稻生长发育与生产环境的关系,以促进水稻根系和分蘖强健生长为中心,最大化地促进穗、粒、重的提高,进而获得超高产。

114、智能化栽培:指依靠现代的科学理论与知识、先进的管理观念、快捷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稻作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为基础,运用智能化的农业信息技术来指导水稻生产全过程。

115、成穗率:(成熟期)有效穗数占最高茎蘖数的百分率。

116、抽穗:指穗顶露出剑叶叶鞘。

117、强势花与弱势花:早开的颖花受精后获得灌浆物质的能力强,称为强势花;迟开的颖花受精后获得灌浆物质的能力弱,称为弱势花。

118、同步灌浆:稻穗上的强势粒、弱势粒启动灌浆时间上相差较少,或同时启动。

119、异步灌浆:稻穗上的强势粒、弱势粒启动灌浆时间上相差较大。

120、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性)。

121、活动积温:≥10℃的日平均温度为活动温度,而其持续生育日数活动积温累计的总和,即为活动积温。

122、发育特性:指影响稻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若干特性。

123、感光性: 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124、感温性: 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125、有效温度:活动积温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

126、有效积温:将逐日的有效积温累加起来的总数,称之为有效积温。

二.选择题

1、从输导组织的走向看,水稻心叶(n叶)与 叶的输导组织联系最为密切,

(1)n叶;(2)n-1叶;(3)n-2叶;(4)n-4叶。 ( 3 )

2、当母茎开始拔节时,分蘖必须有①2张;②3张;③3张以上时才有较高的成穗可能性。 (3 )

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106、库:接受和贮藏同化物质的器官或组织。

107、流:养分等由源向库运移情况,涉及源与库相联接的器官或组织。 108、高效叶面积:有效茎上部三张叶片的面积。

109、颖花根活量:水稻结实期根活量(根量与活力的乘积)与颖花量的比值。 110、颖花根流量:基部节间的伤流量,按每朵颖花、每颗籽粒和单位粒重占有的数量来表示,分别是mg/(朵?h)、mg/(粒?h)、mg/【粒重(g)?h】

111、标准化栽培:是指以稻作生产安全过程为对象,以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合理地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标准化原则,对水稻生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生产,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相应的技术标准,促进先进的稻作生产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水稻的产品安全与质量,达到水稻生产的增产、降耗、增效的目的。

112、超高产栽培: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以具超高产潜力品种的利用为前提,充分发挥生产区自然资源优势,综合运用各地栽培措施的叠加效应,努力塑造水稻理想的株型与结构,全面提高水稻群体的动态质量,从而获得超高产的目的。

113、强化栽培:分析与利用水稻区域生产最有利措施,协调好水稻生长发育与生产环境的关系,以促进水稻根系和分蘖强健生长为中心,最大化地促进穗、粒、重的提高,进而获得超高产。

114、智能化栽培:指依靠现代的科学理论与知识、先进的管理观念、快捷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稻作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为基础,运用智能化的农业信息技术来指导水稻生产全过程。

115、成穗率:(成熟期)有效穗数占最高茎蘖数的百分率。

116、抽穗:指穗顶露出剑叶叶鞘。

117、强势花与弱势花:早开的颖花受精后获得灌浆物质的能力强,称为强势花;迟开的颖花受精后获得灌浆物质的能力弱,称为弱势花。

118、同步灌浆:稻穗上的强势粒、弱势粒启动灌浆时间上相差较少,或同时启动。

119、异步灌浆:稻穗上的强势粒、弱势粒启动灌浆时间上相差较大。

120、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性)。

121、活动积温:≥10℃的日平均温度为活动温度,而其持续生育日数活动积温累计的总和,即为活动积温。

122、发育特性:指影响稻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若干特性。

123、感光性: 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124、感温性: 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125、有效温度:活动积温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

126、有效积温:将逐日的有效积温累加起来的总数,称之为有效积温。

二.选择题

1、从输导组织的走向看,水稻心叶(n叶)与 叶的输导组织联系最为密切,

(1)n叶;(2)n-1叶;(3)n-2叶;(4)n-4叶。 ( 3 )

2、当母茎开始拔节时,分蘖必须有①2张;②3张;③3张以上时才有较高的成穗可能性。 (3 )

3、稻谷在催芽时,为了促使其萌发整齐,在种谷破胸前种子堆的温度宜保持 ①40℃以上;②25℃左右;③20℃左右;④35~38℃。( 4 )

4、根据水稻品种的“三性”,一般讲来,南种北引,宜选用什么类型的品种,容易获得成功。

1、早熟早稻组;2、晚熟晚稻组;3、中熟中稻组;4、晚熟中稻组。( 1 )

5、江苏的晚粳稻品种、中粳稻品种中籼稻品种到海南岛的三亚(最南端)冬繁,11月中旬播种,出穗最迟的是①晚粳稻品种;②中粳品种;③中籼稻品种。( 3 )

6、伸长节间数为5的品种,基部第2节间伸长时,幼穗分化处于____C___。

A、苞分化期; B. 枝梗分化期; C. 颖花分化期; D. 减数分裂期

7、伸长节间数为5的品种,基部第一节间伸长时,幼穗分化处于___B__。

A、苞分化期; B. 枝梗分化期; C. 颖花分化期; D. 减数分裂期

8、伸长节间数为6的品种,基部第一节间伸长时,幼穗分化处于___A___。

A.苞分化期; B. 枝梗分化期; C. 颖花分化期; D. 减数分裂期

9、伸长节间数为7的品种,基部第4节间伸长时,幼穗分化处于__C____。

A.苞分化期 B. 枝梗分化期 C. 颖花分化期; D. 减数分裂期

10、水稻出苗后,(1)在芽鞘现出时;(2)在不完全叶抽出时;(3)在第1完全叶抽出时芽鞘上陆续长出5条不定根。(3)

11、水稻发根与出叶保持着一定的同生关系。当第5叶抽出时,第几叶节上开始发根。

A、不完全叶节;B、第2叶节;C、第3叶节;D、第1叶节。(B)

12、水稻发育的“三性”指稻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过程中,品种的(2、3、4)

1、向地性;2、感温性;3、基本营养生长性;4、感光性;5、向肥性,

13、水稻一生中吸收的矿质营养一部分来自土壤释放,另一部分来自当季的施用,一般来自土壤的占稻株吸收总量的 (3)

1、 40%;2、50-60%;3、65-70%;4、80%以上

14、水稻移栽时期受许多因素制约, 其中温度是主要的制约因子,一般以当地温度连续5天日均气温达到多少,可作为粳稻适期早栽的指标 (3)

1、16℃; 2、15℃;3、14℃;4、13℃ 。

15、一般情况下,水稻主茎开始拔节时,分蘖应具有几张叶片,才能成为有效穗。

A、2张;B、3张;C、4张;D、5张。( B )

16、一般认为我国的高产稻田适宜的日渗漏量(减水深度)在

(1)35mm以上;(2)30~35mm;(3)10~15mm;(4)5mm以上。( 3 )

17、大面积生产上表明,每生产500kg稻谷及相应的稻草,需吸收N素约为 (3 ) 1、4.05-5.10kg;2、9.15-19.1kg ; 3、7.5-9.55kg; 4、4.5-7.01kg

18、中苗一般指①3叶期内;②3-4.5叶;③4.5-6.5叶;④6.5-9叶的秧苗。( 3 )

19、大苗一般指①3叶期内;②3-4.5叶;③4.5-6.5叶;④6.5-9叶的秧苗。( 4 )

20、从输导组织的走向看,与心叶联系最为紧密的是:( 3 )

(1)n叶;(2)n-1叶;(3)n-2叶;(4)n-4叶

21、根据叶龄模式理论水稻第n叶抽出,与第n叶同时生长的器官是 (1、2、3、4、5 )

1、n叶鞘;2、(n-1)—(n-2)节间;3、(n-3)叶分蘖抽出;n-3节根发根;

5、n+1叶片伸长

22、水稻促花肥的施用期一般在叶龄余数①3.5;②2.5;③1.5;④0.5。( 2 )

23、在水稻大田生产上,理论上的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指(N指主茎总叶片数,n 指主茎节间数)(2)

1、叶龄余数为n-2的时期;2、叶龄N-n时期;3、叶龄N-n-1时期; 4、叶龄N-n+1时期

24、水稻籽粒谷壳大小主要决定于(1)减数分裂盛期;(2)穗轴分化期(3)花粉充实完成期(4)抽穗期。(1)

25、我国的野生稻有几种?(2、3、5 )。

1、粳型野生稻;2、药用野生稻;3、疣粒野生稻;4、籼型野生稻;5 、普通野生稻。

26、我省稻田的主体复种方式是 ( 1 )

1、稻麦两熟2、麦=大豆-晚稻,三熟制3、麦—稻—稻;4、油—稻—稻。

27、主茎16叶的水稻品种,穗分化开始时的叶龄是:(4)。

(1)12 ;(2)12.5;(3)13;(4)13.5

28、水稻保花肥的施用期一般在叶龄余数:(3 )。(1)3.3;(2)2.3;(3)1.3;

(4)0.3

29、粳稻稻谷发芽良好的饱和含水量为其谷重的____B_____。

A. 25%; B. 30%;C. 35%;D. 40%

30、籼稻稻谷发芽良好的饱和含水量为其谷重的____A_____。

A. 25%;B. 30%; C. 35%; D. 40%。

31、生产上水稻安全开花期温度指标为:秋季连续2~3天日均温小于①15℃;②20~23℃;③30℃。( 2 )

32、水稻的产量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的(1、3、4、5 )。

1、有效穗数; 2、亩茎蘖数;3、结实率;4、千粒重;5、每穗颖花数。

33、一般说来,晚稻组的感光性与早稻相比( 2 )

1、一样;2、比早稻强;3、比早稻弱;4、相差不大。

34、主茎15叶,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基部节间开始伸长的叶龄是:( 2)。

(1)12;(2)13 ;(3)14 ;(4)15

35、水稻出苗后芽鞘节上陆续长出5条不定根的时间为:

①在芽鞘现出时;②在不完全叶抽出时;③至第1完全叶抽出时。( 3 )

36、一个稻穗从穗顶露出到穗基节抽出一般需

(1)5~7天;(2)2~4天;(3)8~10天;(4)10天以上。( 3 )

37、一般认为,大田分蘖期苗体的含氮率必须大于__D__,分蘖才能正常发生。

A. 2.0%; B. 2.5%;C. 3.0%;D. 3.5%

38、促花肥的施用期一般在叶龄余数

(1)3.3;(2)2.3;(3)1.3;(4)0.3。( 2 )

39、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其最上3个发根节位的发根期处于__C___。

A.倒6叶至倒2叶期; B. 倒5叶至倒1叶期; C. 倒4叶至孕穗期; D. 倒3叶至抽穗期。

40、在我国,丁颖是最早系统观察研究稻穗分化的,他把整个幼穗发育划分为几个时期。(4) 1、6个时期;2、7个时期;3、9个时期;4、8个时期 41、6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最上3个发根节位的发根期处于__B__。

A.倒6叶至倒2叶期; B. 倒5叶至倒1叶期; C. 倒4叶至孕穗期; D. 倒3叶至抽穗期;

42、糊化温度是指稻米淀粉粒在热水中吸水并发生不可逆的膨胀时的温度,优质

粳米糊化温度的要求是 (4)1、80℃; 2、74—80℃;3、70—74℃;4、55—69℃

43、稻米品质是个综合概念,通常包括(1、3、4、5)

1、碾米品质; 2、商业品质;3、蒸煮及食用品质;4、营养及卫生品质; 5、外观品质,

44、单季晚稻出现“一黄”的最佳时期是( 3 )

1、分蘖盛期 ;2、分蘖末期;3、拔节期; 4、幼穗分化期

45、当颖花(小穗)的长度生长至最终长度的__A_时,其花药内大量的花粉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期。 A. 45%, B. 60%; C. 75%;D. 90%

46、稻茎的功能(1、3、5 )A、支持;2、吸收;3、贮藏; 4、保护; 5、输导。稻穗为 (4)。1、肉穗状花序 2、复穗状花序 3、总状花穗 4、圆锥状花序。

47、水稻的种子根有: (1 )。

(1)1条 ; (2) 2条;(3) 3条 ;(4) 4条

48、当颖花(小穗)的长度生长至最终长度的__C____时,减数分裂达到盛期。

A. 45%, B. 60%; C. 75%; D. 90%

49、当主茎第12叶抽出时,最多有___D__个1次分蘖。

A.6; B.7; C. 8; D. 9

50、一般认为,稻体吸收N、P2O5和K2O的比例大体为____C___。

A. 1:2:3; B. 1:3:2; C. 2:1:3; D. 2:3:1; E. 3:2:1; F. 3:1:2

51、当主茎第10叶抽出时,最多有___C__个1次分蘖。

A.5; B. 6; C. 7; D. 8

52、当主茎第8叶抽出时,最多有____B__个2次分蘖。

A.5; B. 6; C. 7; D. 8

53、感光性强的品种,开始接收光周期诱导的叶龄一般为___A_ 叶期。

A. 4; B. 5; C. 6; D. 7

54、水稻轻型栽培稻谷在催芽时,为了促使其萌发整齐,在种谷破胸前种子堆的温度宜保持在:

(1)40℃以上;(2)25℃左右;(3)20℃左右;(4)35~38℃。(4)

55、一般认为,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低于_A_时,就会阻碍水稻的正常生长。

A. 2~4ppm; B. 3~5ppm; C. 4~6ppm; D. 5~7ppm

56、根据凌启鸿水稻叶龄模式理论,晚稻组(N=18,n=6)其拔节的时龄余数为

(1)

1、倒4叶;2、倒3叶 ;3、倒6叶;4、倒5叶

57、主茎第10叶正处于迅速伸长期,其所需养料主要由 D 叶提供。

A. 5;B. 6;C. 7;D. 8。

58、一般认为,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低于 A 时,就会阻碍水稻正常的生长。

A. 2~4ppm;B. 4~6ppm;C. 6~8ppmm;D. 8~10ppm

59、主茎总叶数为18,伸长节间数为6的品种,其最上第二个发根节位的发根期处____B_____。

A.14叶~16叶期;B. 15叶~17叶期; C. 16叶~18叶期;D. 17叶~孕穗期

60、早稻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 C 时可以栽插。

A. 9 oC;B. 12 oC;C. 15 oC;D. 18 oC

70、一般认为,日均温___B__oC是安全开花授精的温度低限。

A. 18~21; B. 20~23; C. 22~25; D. 24~27

71、自然条件下,籽粒灌浆结实的最适温度为日均温__D__oC。

A. 18~23; B. 19~24; C. 20~25D. 21~26

72、一般高产稻田的成穗率为(1)30-40%;(2)50%;(3)60-85%;(4)90%以上。( 3 )

73、我省稻田的主体复种方式是 (A )

A、稻麦两熟B、麦=大豆-晚稻,三熟制C、麦—稻—稻;D、油—稻—稻。

74、根据水稻品种的“三性”,一般讲来,南种北引,宜选用什么类型的品种,容易获得成功。 A、早熟早稻组;B、晚熟晚稻组;C、中熟中稻组;D、晚熟中稻组。( A )

75、江苏的晚粳稻品种、中粳稻品种中籼稻品种到海南岛的三亚(最南端)冬繁,11月中旬播种,出穗最迟的是①晚粳稻品种;②中粳品种;③中籼稻品种。( 3 )

76、一般说来,晚稻组的感光性与早稻相比( 2 )

1、一样;2、比早稻强;3、比早稻弱;4、相差不大。

77、感光性强的品种,开始接收光周期诱导的叶龄一般为___A_ 叶期。

A. 4; B. 5; C. 6; D. 7

78、水稻发育的“三性”指稻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过程中,品种的(B、

C、D)

A、向地性;B、感温性;C、基本营养生长性;D、感光性;E、向肥性, 79我国的野生稻有几种?(B、C、E )。

A、粳型野生稻;B、药用野生稻;C、疣粒野生稻;D、籼型野生稻;E 、普通野生稻。

三.填空题

1、6叶期的水稻秧苗器官同伸为第叶叶片迅速伸长,第叶叶鞘迅速伸长,第 3 叶节发根和第 3 叶发生分蘖。

2、从全穗看,颖花分化的顺序是,在每一个一次枝梗或二次枝梗上颖花分化的顺序是顶部第1粒先分化,然后由枝梗基部向上。

3、促进颖花数增加的措施必须在减少颖花退化的措施必须在 减数分裂期 发挥作用。

4、稻米的品质包括质、营养及卫生品质。

5、稻田耗水量由 和__等四个部分组成。

6、丁颖把我国栽培稻种分为和两个亚种。

7、丁颖等将水稻穗分化过程分为次枝梗原基及颖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 花粉内容充实期 和 花粉完成期 等8个时期。

8、丁颖根据我国栽培稻种的起源、演变和栽培发展过程,把它们分为5级,其中第一级为 粳稻 和 籼稻 两个亚种。

9、稻米淀粉的性质,可将我国栽培稻品种分为、

10、水稻分布和形态上的特征,人们认为 是我国栽培稻种的祖先。

11、水稻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先后顺序,可将水稻分为生育型和 衔接 生育型等3种类型。

12、水稻产量的基本因素是 、 率 和 (千)粒重 。

13、获得水稻目标产量的需(施)肥量主要取决于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当季供给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14、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是。

15、粒肥的施用期一般在___________。

16、凌启鸿在水稻叶龄模式中将水稻穗分化过程简化期 、 颖花分化期 、 减数分裂期 和 花粉粒充实完成期 五期。

17、水稻的粒重是由

18、水稻的营养生长期一般由秧田期和(大田)分蘖期组成,分蘖期可分为分蘖期_和_无效分蘖期_两期。

19、水稻茎杆的发育和形成,一般可分为_,_,__充实期和_节间物质输出期_4个时期。

20、水稻品种按其穗型特征可分为和两大类。

21、水稻品种按其源库关系类型可分为__、_和__型__三类。

22、水稻品种发育特性包括、和。

水稻吸肥最多的时期是 拔节~抽穗 期。

23、水稻叶、蘖同伸规则指:(1)

(2)分蘖的第l叶抽出后,其出叶速度大体与母茎相同;

(3) 分蘖上可再发生分蘖,其抽出与母茎出叶的关系,同主茎和分蘖的关系。

24、水稻叶鞘在不同生育阶段可分为两种即 和

25、水稻原产于亚热带地区,系短日喜温植物。温度可影响其生育过程,较_低

__的温度可延缓其发育转变,这就是水稻的感温性。

26、水稻原产于亚热带地区,系短日性植物。日照时间缩短,生育期会变____,这就是水稻感光性的表现。

27、水稻种子催芽的过程可分为__段。

28、水稻种子的胚即是稻株的幼体,包括胚芽和胚根两部分。胚芽包括胚芽鞘和

_和茎生长点。

29、水稻种子浸种的目的在于使种子吸收充足的水分,获得种子萌发的适宜水分

条件。其吸水过程可分为__物理吸水__、__生化吸水__和生长吸水三个阶段。

30、水稻籽粒灌浆物质的来源主要有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

31、提高稻田氮肥的利用率,重点应减少__和__损失。

32、同日开花的籼、粳稻,一般籼稻开花__,粳稻开花__。

33、现在世界上栽培的稻种有两个,它们分别为。

34、现在世界上栽培的稻种有两个,我国的所有类型均属_Oryza

astiva L.)。

35、一般而言,同一品种的生育期,在同一区域,随纬度增高, 生育期纬度相近,随海拔增高,生育期 延长 ,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 缩

短 。

36、依据叶龄余数与穗分化的关系,倒4倒3叶抽

出期为 枝梗分化期 ,倒2叶抽出期为 颖花分化期 ,剑叶抽出期为_减数分裂

期 。

27、移栽水稻一生的生育时期可划分为:秧苗期、、、

和 抽穗结实期 。

38、栽培稻有2个种,即__和_____ ,它们的学名分别为__和。

39、早稻“三性”的特点是基本营养性较小,感光性弱,甚至无感,而感温性较强,其生育期长短主要受 温度 高低所制约。

40、主茎总叶数为17,伸长节间数为5的品种,开始拔节的叶龄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_12 _。

41、主茎总叶数为18,伸长节间数为6的品种,开始拔节的叶龄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__12__。

42、主茎总叶数为18,伸长节间数为7的品种,开始拔节的叶龄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__11__。

43GramineaeOryza)植物。目前全球稻属植物有20多个种,栽培稻只有2个种,即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和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

44的直链淀粉,其余为支链淀粉;糯稻胚乳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

45拔增高,生育期延长;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同品种在不同条件下生育期的这种差异,也主要是营养生长期的差异。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异地播,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生育期的变化比生育期短的变化大。

46、水稻品种的“三性“ 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47南种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低,品种的生育期延长,高海拔品种引至低海拔,生育期的变化与北种南引相似;低海拔品种引至高海拔,与南种北引相似。

48、在水稻生育过程中,包括两个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性质互异的生长发育时期,即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一般以稻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期开始的标志。

49、生殖生长期是结实器官的生长,和结实期。

50

513种形态

52

53

54、温度对水稻开花受精的影响最大,温度低于要受到影响。

55、水稻的产量包括2产量中的比重,称为经济系数。

56个因素构成。

57、水稻产量形成可分为3和粒重形成阶段。

58

59

60、

量构成因素来表示。

61、水稻的物质积累量主要取决于2效率。

62、根据水稻产量的源库特征,型三类。

63、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就是指能不断优化群体结构,实现优质高产的各项形态、生理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量形成期较高的光合生产量、适宜的高的根活量、茎蘖成穗率较高且穗数适宜。

64进行评鉴。

65、及栽培因素的显著影响。

66、子。

67、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常发生以下变化,⑴脂肪被水解⑵蛋白质的硫氢基被氧化形成双硫键,⑶米中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B1迅速减少。

68 ③ ④

69、根、生长整齐、适当秧龄等,生理特性包括光合能力强、碳氮比(C/N)适中、束缚水含量相对较高、移栽后发根力和抗逆性强等方面。

70

71、在催芽过程中要求严格掌握温度,防止高温“烂包”。一般催芽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高温破胸②适温齐根芽 ③摊晾炼芽

72、地膜保温育秧盖膜后秧苗管理可分为3揭膜期

73、苗床管理的四个时期 74时吸水不充分,影响了发芽率和发芽势;③催芽时“烧包”或播种后“落泥”过深;④播种过早,或播后无保温措施,特别是胀谷直播时,遇低温发生烂种。

75

76

77死苗;③科学施肥; ④及时揭膜炼苗,防止高温烧苗;⑤高度重视立枯、青枯病以及虫害鼠害。

高产稻田土壤的基本特征 ①土壤整体构造良好;②土壤养分充分协调,不缺微量元素;③适当的保水保肥力;④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生化强度高,保热、保温性能好,升温降温较缓和。

78、根据苗茎穗粒关系,目前水稻高产的密植途径有三种:一是 二是“增粒”途径 三是“穗、粒兼顾”途径

79、目前生产上栽插秧苗方法有以下几种:;;③机插秧 ;④抛秧

80、在理论上施肥量可根据产量指标按下式计算:

81、灌溉定额=+—

82的直链淀粉,其余为支链淀粉;糯稻胚乳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

83、同品种的生育期,在同一地域,随纬度增高,生育期延长;纬度相近,随海拔增高,生育期延长;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同品种在不同条件下生育期的这种差异,也主要是营养生长期的差异。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异地播,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生育期的变化比生育期短的变化大。

84、水稻品种的“三性“

85、北方的品种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短,温度提高,品种的生育期缩短,南种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低,品种的生育期延长,高海拔品种引至低海拔,生育期的变化与北种南引相似;低海拔品种引至高海拔,与南种北引相似。

86、在水稻生育过程中,包括两个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性质互异的生长发育时期,即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一般以稻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期开始的标志。

87、生殖生长期是结实器官的生长,和结实期。

88

89、稻叶分为芽鞘、不完全叶及完全叶的3种形态

90

91、温度对水稻开花受精的影响最大,温度低于要受到影响。

92、根、生长整齐、适当秧龄等,生理特性包括光合能力强、碳氮比(C/N)适中、束缚水含量相对较高、移栽后发根力和抗逆性强等方面。

93、每生产500公斤稻谷需吸收纯N:公斤,公斤,K2O 公斤。

94、露地湿润育秧又称半旱秧田育秧,其技术环节有:(1)(2) (3)落谷稀 (4)秧田管理

95、根据水稻的叶龄模式,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一般为,穗分化开始一般在 倒4叶后半期(-3.5叶)。

96、根据水稻的叶龄模式,水稻的n叶抽出,叶节分蘖开始发生。主茎总叶数为N叶,伸长节间数为n时,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一般为__N-n__、拨节期为 N-n+3或(n-2)倒数叶龄期 。

97、水稻在幼穗分化前的茎叶分化生长过程中,心叶内一般包有张幼叶和 1 个叶原基。

98、水稻主茎第6叶抽出过程中,不包括分蘖鞘分蘖,此时同时生长的茎蘖数有 4 个。

99、根据水稻的叶龄模式,穗分化开始在倒叶期 、颖花分化期为 倒2叶期 。

100、中国的水稻分布南自北纬

101、我国栽培稻的主茎总叶数,多数在叶之间。

102、水稻发芽的最低温度为,最适温度为高温度为40℃

103、水稻发芽的最低温度为,最适温度为高温度为40℃

104、水稻生产上常把主茎拔节前天作为有效分蘖终止期。

105、在水稻栽培上,将常年日平均稳定通过粳稻露地播种的始期。

106、一个主茎18叶,伸长节间6个的品种,分蘖始期叶龄期为 分蘖临界叶龄期为 12 叶期,拔节叶龄期为 15 叶期,穗分化始期为 14 叶期。(务请注意顺数叶龄期与倒数叶龄期之间的关系)

107、一个主茎16叶、伸长节间5个的品种,最大移栽叶龄为蘖临界叶龄期为 11 ,拔节叶龄期为 14 叶,穗分化始期为 13.5 叶。6叶期时,同伸蘖为 III 、发根节位为 III 。(务请注意顺数叶龄期与倒数叶龄期之间的关系)

108、主茎总叶片数16叶,伸长节间数5个的水稻品种,有效分蘖临界期叶龄为 11 ;拔节期叶龄为 14 ;穗分化起始叶期为 13 。

109、 期、拔节始期的叶龄期、倒2叶抽出期。

110、1988年,中国水稻研究所将全国划为6个稻作区和16个稻作亚区(二级区)。

111、一般而言,水稻产量构成中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变化较大,而千粒重相对稳定。

112

113、水稻籽粒中碳水化合物约有20-40%运而来,其它余60-80%是由花后的光合产物直接供应。

114、水稻叶面积系数生长动态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抽穗后逐渐下降。115、水稻生产上常用单位面积上的颖花数(总粒数) 表示库,用叶面积系数(LAI)表示源。 116、粒叶比可用颖花/叶(cm2)、实粒/叶(cm2)、粒重/叶(cm2) 3种方法表示。

117、水稻高产田最高茎蘖数要求在拔节前个叶龄达到,最高茎蘖数为预定穗数1.1-1.3为宜。

118、丁颖根据我国栽培稻种的起源、演变和栽培发展过程,把它们分为5级,其中第一级为 粳稻 和 籼稻 两个亚种。

119、根据稻米淀粉性质的不同,可将我国栽培稻品种分为两个类型。

120、按株型分类 按茎秆长度可分高、中、矮秆品种。粳稻偏矮、籼稻偏高。籼稻以短于100cm的为矮秆品种,高于120cm的为高秆品种,100~120cm的为中秆品种。

121、丁颖把我国栽培稻种分为和两个亚种。

122、根据水稻分布和形态上的特征,人们认为 祖先。

123、水稻品种按其穗型特征可分为和两大类。

124、水稻品种发育特性包括、和 125

南种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低,品种的生育期延长,高海拔品种引至低海拔,生育期的变化与北种南引相似;低海拔品种引至高海拔,与南种北引相似。

126、中国的水稻分布南自北纬

127、1988年,中国水稻研究所将全国划为6个稻作区和16个稻作亚区(二级区)。

128 积温分为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

129、水稻原产于亚热带地区,系短日喜温植物。温度可影响其生育过程,较_低__的温度可

130、现在世界上栽培的稻种有两个,我国的所有类型均属_普通栽培稻__ (Oryza astiva L.)。

131、一般而言,同一品种的生育期,在同一区域,随纬度增高, 生育期纬度相近,随海拔增高,生育期 延长 ,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 缩短 。

132、栽培稻有2个种,即_普通栽培稻_和__非洲栽培稻___ ,它们的学名分别为__和。

133、水稻原产于亚热带地区,系短日性植物。日照时间缩短,生育期会变短____,这就是水稻感光性的表现。

134、现在世界上栽培的稻种有两个,它们分别为早稻“三性”的特点是基本营养性较小,感光性弱,甚至无感,而感温性较强,其生育期长短主要受 温度 高低所制约。

135GramineaeOryza)植物。目前全球稻属植物有20多个种,栽培稻只有2个种,即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和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

136的直链淀粉,其余为支链淀粉;糯稻胚乳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

137海拔增高,生育期延长;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同品种在不同条件下生育期的这种差异,也主要是营养生长期的差异。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异地播,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生育期的变化比生育期短的变化大。

138、水稻品种的“三性“

四.问答题

1、高产水稻栽培在肥料运筹上,按基肥、追肥的比重及其追肥时期、数量配置上,水稻施肥法一般可分为哪四种?每种施肥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底肥“一道清”施肥法 即将全部肥料于整田时一次施下,使土肥充分混合的全层施肥法。适用于粘土、重壤土等保肥力强的稻田。2.“前促”施肥法 在施足底肥基础上,早施、重施分蘖肥,使稻田在水稻生长前期有丰富的速效养分,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确保增蘖增穗。尤其是基本苗较少的情况下更为重要。一般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80%,其余肥料在返青后全部施用。此施肥法多用于栽培生育期短的品种,施肥水平不高或前期温度较低,肥效发挥慢的稻田。3.“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 这种施肥法仍注重肥料的早期施用。其最大特点是强调中期限氮和后期补氮。在施足底肥基础上,前期早攻分蘖肥,促进分蘖确保多穗,

中期晒田控氮,抑制无效分蘖,争取壮杆大穗,后期酌情施穗肥,以达多穗多粒增加粒重的目的。这种施肥法,在生产上应用广泛,尤其在南方一季中稻区,适用于施肥水平较高,生育期较长,分蘖穗比重大的杂交稻。 4.“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 在栽足基本苗的前提下,减少前期施肥量,使水稻稳健生长,主要依靠栽培的基本苗成穗,本田期不要求过多分蘖。中期重施穗肥,促进穗大粒多,后期适当补施粒肥,增加结实率和粒重。适用于生长期较长的品种和肥料不足,土壤保肥力较差田块。 以上几种方法各有其适应条件,不能一概而论。但从水稻的生育特点与对肥料的吸收规律,前期集中施肥与分段施肥,则以分段施肥更有利于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发展,获得较理想的产量。

2、壮秧的一般标准和意义。

答:1.壮秧的标准 壮秧的标准有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两方面。形态特征包括叶宽苗健、扁蒲白根、生长整齐、适当秧龄等,生理特性包括光合能力强、碳氮比(C/N)适中、束缚水含量相对较高、移栽后发根力和抗逆性强等方面。 2.壮秧的意义 在南方稻区,特别是双季稻,水稻秧田期常占全生育期的1/4~1/3,营养生长期则有1/2~2/3在秧田期渡过,所以秧苗好坏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从生产实践看,壮秧移栽后返青快,起发早,生长整齐,容易形成大穗,在同样栽培条件下,壮秧容易高产。从秧苗生理看,壮秧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生长锥粗大,根、茎、蘖原基分化数量多,质量好;大维管束数目多,水分、养分输导能力强,移栽大田后,抗逆性和各器官出生的数量和生理功能都比弱秧好,一次枝梗和每穗粒数明显增加,因而比弱秧增产。杂交水稻为发挥杂种优势和节约种子,更把培育多蘖壮秧,以蘖代苗,作为高产的重要关键。

3、水稻品种南北相互引种后预期的效应。

答:在引种方面的应用 纬度和海拔相近的地区,东西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和温度条件相近,易于成功。北方的品种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短,温度提高,品种的生育期缩短,往往生长量减少,不利产量形成。南种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低,品种的生育期延长,只要种植制度允许,能安全齐穗,即能发挥其增产潜力。高海拔品种引至低海拔,生育期的变化与北种南引相似;低海拔品种引至高海拔,与南种北引相似。

4、简述大穗型、穗粒兼顾型、穗数型三种类型水稻的增产途径。

答:大穗型增产途径: 要求中期群体适当减少,而个体发育健壮,以增加单株的干物质生产,提高群体的总结实率,亩有效穗数15~22万,每穗实粒数70~130粒。杂交水稻栽培和“小群体,壮个体”就属于这一类型。穗粒兼顾型: 群体与个体适当发展,使穗多和粒多能较好地协调统一,每亩有效穗约30万左右,穗实数60粒左右。大多数常规短短矮杆品种多采用这种增产途径。多穗型增产途径:以增加基本苗争取多穗,群体大而个体小, 每亩穗数多在40万左右,每穗实粒数为45-50粒,这种增产途径适宜的季节较紧,大田营养生长期短,利用分蘖穗很少可能的情况下。

5、简述少免耕的优缺点。

答:1、少免耕的优点:(1)利于保持水土,(2)维持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3)争取季节,减少劳动消耗(2)。

2、少免耕的缺点:(1)多年少免耕后土壤变紧,不利于根系发育,(2)耕作层的养分富化,而下层贫化。(3)土肥难以融合,肥料利用率低,(4)杂草、病害多(5)残茬秸秆 盖后,地温有所下降。

6、壮秧的形态指标。

答:1.根多色白,秧苗白根的多少直接关系到移栽后能否迅速返青,所以白根数多是秧苗早发的基础。2.秧苗基部扁蒲粗壮,基部粗壮的秧苗,腋芽发育粗壮,体内维管束数目多,贮藏的养分多,移栽后发根快,分蘖早而旺。3.苗健叶绿。4.秧龄适当。5.生长整齐无病害。

7、抛秧的栽培技术要点。

答:(1)选用适宜的品质,抛栽秧秧龄短,加上抛栽后根系分布浅,所以宜选用生育期中等的矮杆品种。(2)做好秧板田,秧板田应选择在灌排方便,按湿润育秧的要求做好秧板田。(3)摆盘装土,各地因地制宜选择床土,每畦秧板田放秧盘两排,以泥浆作床土的,先用泥浆填满盘孔,待泥浆沉实后播种,播后扫净盘面,塌谷入泥。用肥沃过筛细土作床土,先装土至盘孔的2/3,播后再盖土,然后扫尽盘面的细土和种子,洒足水。(4) 适量播种,播种量应根据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和秧龄的长短及成秧率。一般双季早晚稻以每盘育成2000株左右的秧苗来计算播量,每盘播70—80g干种子;单季晚稻每盘播50—60g。(5)精心管理,合理调节苗床的水分、温度、湿度、养分,注意防治病虫害。(6)提高抛栽质量:抛秧田做到田平、面糊、水薄,使秧苗易于立苗。抛栽密度双季早晚稻每亩抛10~15万,单季晚稻每亩抛6~8万,保证大田抛栽均匀,生长平衡。(7)合理施肥灌水,合理的肥水管理应做到:浅水抛栽,使根系入土深易于活棵;要在每亩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开始搁田。由于抛秧稻入土浅容易造成群体过大,所以前期注意控水控肥,另外抛秧稻特别要注意田间的杂草防除和后期的纹枯病。

8、按施肥(主要是氮肥)对水稻产量形成的作用,以及施肥量在水稻一生中的分配,简述水稻生产上常用的三种施肥法。

答:(1)”前促”施肥法,其特点是将肥料全部施于水稻生长前期,多采用重施基肥,早施攻蘖肥的方式。一般基肥占70~80%,.以增穗作为栽培的主攻目标时多采用此种施肥法。(2)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其最大特点是强调中期限氮和后期补氮。这种施肥法对品种生育期长和施肥水平高的地方,特别是分蘖穗占比重大的杂交稻,多采用此种方法。基、蘖肥占80~90%。(3)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其特点是减少前期的施肥量,在此基础上,中期重施穗肥,后期适当施用粒肥。 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群体的成穗率和塑造高光效的质量群体。一般基、蘖肥占总肥量的]50~60%,穗、粒肥占40~50%。

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请谈谈在大田生上,影响水稻米质的外部环境条件。

答:稻米的品质,既受 传控制,又受环境条件下的影响,影响米质的环境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温度。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的敏感期是抽穗灌浆期。且灌浆结实的不同阶段的日平均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不同,中期日平均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最大,后期次之,前期最小,灌浆期高温,籽粒灌浆速度较快,

淀粉粒积累疏松,使稻米的整精米率下降,透明度变差,恶白增加,同时稻米的糊化温度升高,胶稠变硬食味变劣。不同品种在不同的时期栽培,其稻米品质的优劣间接证明了灌浆结实期的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同一品种在不同的时期栽培一般晚季比早季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等明显的提高。施肥的影响;不同的施肥量、施肥时期、肥料配比对稻米品质均有明显的影响,一般讲来,稻米的加工品质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但N、P、K的配方施肥可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施肥量的增加,稻米的品质有下降的现象,且品质与产量之间有负相关关系。随施N水平的提高,如实施配方施肥可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同步提高。抽穗期施用一定量的氮肥,可提高整精米率,后期追施氮肥可增加蛋白质的含量但直链淀粉随施肥期的推迟呈轻微的下降。总而言之,实施分次少施可综拿手提高稻米的品质。栽培密度,合理稀植有利于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和米粒的透明度,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其他理化性质变化不太大。秧龄,秧龄过长、过短都不利于加工品质的改善,以30-35天的秧龄为宜,这样即可以实现增产又能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收获时期,在最适时期收割,不仅可获高产,而且可提高品质。当稻谷的含水量在20~23%时收获,可获得较高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另外收获时期对稻米和食味品质也有影响。大米品质是一项综合的指标,由于稻米的用途不同,对品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各地应根据本地的地理、气候特征,因地制宜发展本地水稻生产,提高其品质。

10、简述有机肥对土壤作用。

答:有机肥又称农家肥,包括农家的 弃物,人畜粪尿,厩肥、堆肥、沤肥、饼肥,绿肥,沟塘泥等,这些肥料的主要特点是:(1)种类多,来源广,成本低。1’(2)养分含量全面,肥效持久缓慢。(3)所含有机质和人分解过程中形成的腐殖质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CO2有利于光合作用,并释放出热量提高土温。由于有机肥具有上述特点,适于各种作物土壤,一般用作基肥,在土壤耕翻前均匀撒施,耕翻入土,使土肥相融合,供给作物整个生长发育期间所需的养分,腐熟的厩肥和堆肥可用作种肥,但末腐熟的有机肥不宜作肥料施入土壤中。

11、晒田的作用及技术。

答:晒田又称烤田或搁田,是稻田水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稻田的小气侯形成,提高水稻产量。1、晒田的作用:(1)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更新土壤环境。晒田可以减少有毒的还原物质; 另外晒田期,铵态氮及有效磷下降,复水后又上升,这种养分的变化有利于稻株的吸收。(2)晒田又可以抑制分蘖的发生,控制高峰苗。(3)晒田后,叶片受光姿态良好,田间小气 得到明显改善,通风透气。 2 、 晒田的技术:(1)时间以分蘖末至幼穗分化初期较为适宜。(2)标准:“够苗晒田”即当全田和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时开始搁田,现在高产田强调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就开始搁田。3、 晒田的程度,总的原则是烂田、旺苗重搁,1’ 漏田、瘦田轻搁,1’ 重搁的标准是:田;边开大裂,田中开小裂,人立不陷脚,多次轻搁的标准为田边开”鸡爪裂”田中稍紧皮,人立有脚印。

12试述露地湿润育秧的田间管理技术。

答:(1)扎根竖芽期的管理:扎根竖芽期指的是播种至立苗(1叶1心期),这是秧苗生育的第一个转变期。要求播后及时扎根,防止烂芽,提高成苗率。措施是在做好秧板的基础上,坚持湿润灌溉,保证氧气供应。(2)离乳前后的管理:离乳期指的是幼苗3叶前后,胚乳养分已经耗尽,是幼苗由异养到自养的转变期。要求使秧苗过好断奶关,顺利地进入独立生活,增强抗性,防止死苗。措施是早施断奶肥。(3)移栽前后的管理:由秧田移入大田是秧苗生育过程的第3个转变期。这个时期的管理目标是调节好秧苗体内的C/N,提高秧苗的发根力和抗植伤的能力,过好移栽关。 措施是施好接力肥和起身肥。

13、试述穗、粒肥的施用要点。穗肥依其施用时期和作用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答:1.促花肥:在第1苞分化期前后至2次枝梗分化期(叶龄余数3.5—2.5)追施速效氮肥,可使枝梗和颖花分化数增加,一般分化颖花数可增加25—40%,故称为促花肥。但促花肥施用不当对水稻高产形成具有不利的一面。首先是促成茎秆基部节间和中、上位叶片过度伸长,无效分蘖增多,恶化群体结构,同时易造成颖花量过多;此外在高氮水平下分化形成的枝梗,出穗后容易早枯。这些都会导致结实率下降,以至倒伏减产。所以,高产田一般不施用促花肥。只有在群体生长量小,拔节长穗初期又明显"落黄"的田块,以及库限制型品种中期生长又不过旺的田块,适量追施促花肥,不会增加副作用,并有明显增产效果。一般促花肥的施用量每亩硫铵8—15kg。2.保花肥:在雌雄蕊分化期(叶龄余数l.5—1.0)施用,减数分裂期发挥作用,可有效地防止颖花退化。依据器官同伸规律,促花肥的肥效发挥时,顶部叶片及基部节间已经定形,不会恶化株型。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出穗期叶片含氮量和茎鞘内淀粉积累量,对灌浆结实有利。保花肥对不同熟期和库源关系类型品种都有良好增产效果,是高产栽培和大面积栽培中必不可少的一次追肥。保花肥施用量一般每亩硫铵10—15kg,用量大时可分2次施用。施粒肥 稻株出穗以后,穗部籽粒灌浆所需的氮素营养一部分是由绿叶的蛋白质降解供给,另一部分是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如土壤氮素供应不足,叶片含氮量会日益减少,加速叶片衰老,叶面积指数下降,光合产物减少,不利于灌浆结实。在齐穗期施粒肥,能增加穗部氮素输入量,提高米粒蛋白质含量;减缓叶片氮素输出量,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其光合能力和根系活力,增加灌浆物质,提高粒重。据研究,施用粒肥,可显著增加剑叶含氮量,并可使倒2、3叶在齐穗后l周内保持抽穗时的氮素水平,对倒4叶含氮率下降也有明显减缓作用。另一方面粒肥使稻株氮素提高,会相应增加对磷、镁、硅的吸收,茎叶内钾的外渗量也相应减少,有利于维持稻株后期生理功能。但粒肥施用要得当,不宜过多,一般亩施尿素3 -4kg左右。 有缺肥迹象的田块可在始穗期追肥,肥田或生长过旺的田以及土壤还原性强的田少施或不施。

14、试述水稻移栽至成熟的水分管理技术。

答:浅水栽秧;分蘖期保持浅水层或浅水层田间湿润相结合;有效分蘖终止期排水搁田;二次枝梗分化期至抽穗后20天,田间保持浅水层或浅水层与田间湿润相结合;抽穗20天后至收获前7天,田间干湿交替;收获前一周断水。

15、某一水稻地的地力中等,试设计汕优63亩产量600kg以上的氮肥施用方案(即,什么时候施,施多少)。

答:1.在水稻地力中等条件下,汕优63亩产600kg左右的产量的氮素吸收量约为9~10kg。其中约60%来自土壤,40%依靠当季施肥,当季氮肥的利用率约为40%。这样总的施氮量为:(10-6)/0.4=10 kg (N),折合成尿素(含氮量46%)22kg。基肥:分蘖肥:穗肥(保花肥) = 5: 2:3,即:氮肥(尿素)施用时期和施用量为:基肥(移栽前施用)11kg;分蘖肥(移栽后5~8天施用)4.4kg;穗肥(叶龄余数1.2时施用)6.6kg。

壮秧的一般标准及其培育原则。①壮秧分蘖芽发育好,易得足够的穗数;②壮秧给管束发育好,易得大穗;③壮秧叶片发育好,制造的光合产物多,有利于形成饱粒;④壮秧发根力强,抗逆性好,移栽后返青活棵快。

16、搁田的作用效应及其运用原则。

答:晒田作用:①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更新土壤环境。这对控制水稻群体过分发展,促进生长中心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顺利转移,对培育大穗都是十分有利的。②是调整了植抹长相,促进了根系发育。晒田对水稻地上部分营养器官生长有暂时的抑制作用,植株叶色变淡、株型挺直,部分无效分蘖死亡,茎的1、2节间变短,秆壁变厚,机械组织厚度增加,增强了植株的抗倒力,改善了群体结构和光照条件。晒田期间,根系吸收力暂时减弱,促进根系下扎,白根增多,根系的活动范围扩大,根系活力增强。复水后提高了很系的吸收能力,植株生长速度又日趋加强。运用原则:① 晒田时期:一般以分蘖未期至幼穗分化初期较适宜。具体时期主要根据苗数决定。② 晒田程度:因根据苗情和土壤而定。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应早晒、重晒;反之,应迟晒、轻晒或露田(晾田);晾田则只排干水,土壤湿润,人进田陷足。晒田不宜过头或不足,也切忌多次重晒,使分蘖骤然下降。总之,通过晒田后,应使禾苗生长健壮。 壮秧的一般标准及其培育原则。①壮秧分蘖芽发育好,易得足够的穗数;②壮秧给管束发育好,易得大穗;③壮秧叶片发育好,制造的光合产物多,有利于形成饱粒;④壮秧发根力强,抗逆性好,移栽后返青活棵快。

17、简述水稻的穗分化过程。

答:5期:苞分化期:生长锥停止分化叶原基,开始伸长,在基部分化第一苞原基。枝梗分化期:由下而上各苞的腋部长出圆头状小突起,这是一次枝梗原基。一次枝梗原基逐渐长大,其基部出现很浅的苞的横纹和小突起,这小突起就是二次枝梗原基。颖花分化期:幼穗最上部的一次枝梗顶端的颖花原基,首先在外颖的一侧分化出两个浆片原基,随后又分化出6个雄蕊原基和1个雌蕊原基,幼穗开始进入雌雄蕊分化期。减数分裂期:当颖花长度达到最终长度的1/2左右时,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花粉成熟期: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分体,分散成小孢子,经过发育充实,形成功能健全的成熟花粉粒。

18、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加以描述,并简要说明各自的主要决定时期。

答:1. 穗数的决定时期 水稻每亩穗数是由其基本苗和单株有效分蘖率两个因素所决定。要获得足够穗数,必须有适当的基本苗数,并根据不同的增产途径,争取一定比例的有效分蘖。在分蘖前期(N-n叶龄前),尽可能促进有效分蘖,在分蘖后期,应设法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构成优质高产群体。2. 每穗颖花数的决定时期 每穗颖花数是由分化颖花数和退化颖花数决定的。分化颖花数与秧

苗和茎秆的粗状程度密切相关,所以,从秧田开始的营养生长期就有影响,但对颖花分化影响最明显的时期则始于穗轴分化期;颖花退化一般始于雌雄蕊形成期,而以减数分裂期影响最大,过了减数分裂末期,每穗颖花数基本确定.。. 结实率的决定时期 结实粒是指饱满谷粒占总颖花数的百分率。结实率的决定时期是穗轴分化开始到胚乳大体完成增长的时期,而影响最大的时期是花粉发育期(主要在减数分裂后期至小胞子形成初期)、开花期和灌浆盛期。在前两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易致雄性不育或开花受精不良而形成空粒;在后一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则易致灌浆不良而形成秕粒。4. 千粒重的决定时期 粒重是由谷壳的体积和胚乳发育的好坏所决定的。谷壳体积从颖花形成内外颖时即受影响;但以减数分裂期影响最大,为粒重第一次决定期。抽穗后谷壳大小已定,粒重决定于灌浆的充实程度,为第二次粒重决定期。一切有利于减少秕粒形成的条件和措施,都有利于粒重的提高。

19、以湿润育秧为例,简述秧田管理的关键环节与技术。

答:芽期:从播种到第1完全叶展开之前为芽期。此时秧苗耐低温能力强,而对氧气反应敏感,供氧好坏是影响扎根立苗的关键,所以播后秧板不宜上水,只保持土壤充分湿润,保证充足氧气。幼苗期:指1叶展开至3叶期。此时秧苗通气组织尚未健全,根系生长所需氧气主要依靠空气直接供应,故应采取露田与浅灌相结合的管水方法,2叶期前露田为主,2叶后浅灌为主。此期幼苗能否顺利由异养转为自养关键在于早施断奶肥。断奶肥应提早到1叶1心期施用为宜。及时补充氮源,有利幼苗从异养转入自养。 ③成苗期 指3叶期以后至移栽。秧苗体内通气组织已发育健全,根部氧的供应可以由地上部下运,应保持秧田有水层,并利于秧苗吸水、吸肥。因此在3叶期,稀播大秧应浅水灌溉,不断水,带土秧要保持湿润,不留水层,以水控苗,防止徒长。4~5叶时,应施一次接力肥。以后视苗情酌量补施1~2次肥。起身肥(送嫁肥) 一般在移栽前3~5d,叶色褪淡的基础施肥。它的作用在于秧苗吸氮后,造成体内高氮高糖,以增强秧苗的发根力。

20、简述水稻群体动态的发展过程。

答:根据群体发育的动态曲线说明。移栽:适宜基本苗。有效分蘖期:N-n叶龄期前的生长时期,促进分蘖形成和生长,打好足穗基础。无效分蘖期:N-n叶龄期之后,尽可能抑制无效分蘖的生长,同时起到抑制基部节间伸长、促进上层根系生长的作用。一般采用搁田等措施抑制生长。但要注意搁田的时机掌握,不可太晚,以免影响穗分化形成。

21、对水稻产量的形成过程加以简单描述,要求给出若干关键时期的简要说明。 答:产量的形成过程可以分解为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过程。移栽期:基本苗数是获得足够穗数的基础。分蘖期:促进有效分蘖的形成和生长。取得预期穗数。在分蘖后期抑制无效分蘖的形成,改善群体质量,为产量物质形成创造良好条件。穗分化期:每穗颖花数是由分化颖花数和退化颖花数决定,颖花分化影响最明显的时期则始于穗轴分化期。颖花退化一般始于雌雄蕊形成期,而以减数分裂期影响最大,过了减数分裂末期,每穗颖花数基本确定。开花结实期: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重要时期。开花期遇不良条件,易产生空粒;结实期条件不良,易产生

秕粒,并影响千粒重。

22、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给出其大致标准。答案要点:从结果来看,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的关键区别在于能否成穗,严格地讲,能否形成有收获价值的稻穗。从形态上看,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的区别在于母茎拔节时分蘖有无独立的根系,可以独立营养。区别的大致标准:母茎拔节时叶片数不少于3片。

23、请阐述水稻壮秧增产的原因。

答案要点:壮秧分蘖芽发育好,易取得足够的穗数。壮秧维管束发育好,容易得到大穗。壮秧叶片发育好,有利于形成壮个体,利于形成饱粒。壮秧发根力强,抗逆性好

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给出其大致标准。答案要点:主要区别在于能否形成有收获价值的稻穗。大致标准为:亩茎在拔节时,分蘖能否独立营养,形态上即具有独立根系。一般情况下,分蘖有3张叶片以上方形成自己独立根系。

24、简述水稻的耗水构成,给出灌溉定额的计算方法。

答案要点:水稻的耗水构成一般有:生态需水和生理需水,生态需水则主要包括蒸发、渗漏、径流等,生理需水主要有生长需水和蒸腾需水。最主要的消耗在蒸发、蒸腾和渗漏。灌溉定额即是水稻一生的耗水量减去降水量得到的差额即需人工补水的部分。

25、试述提高稻米品质的主要栽培技术。

答:(1) 选择优质高产品种,弄清优质品种的区域分布特点。(2) 安排抽穗期, 在适宜的灌浆温度范围内,结实期安排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时期。(3) 减少小分蘖,穗形整齐,成熟一致。(4) 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减少作为穗肥的的氮肥。(5) 灌浆期湿润灌溉,乳熟期后土壤水势保持在0~-20 kPa。

26、水稻晒田的作用及技术。

答:(1)晒田的生理生态作用 一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更新土壤环境,促进生长中心从蘖向穗的顺序转移,对培育大穗是十分有利的;二是调整植株长相,促进根系发育,促进无效分蘖死亡,叶和节间变短,秆壁变厚,植株抗倒力增强。还能促进根系下扎,白根增多,根系活动范围扩大,根系活力增加。高产栽培中,当全田总苗数达到一定程度时,采取排水晒田,以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和结实率。(2)晒田技术 晒田常因气候、土壤、施肥和秧苗长势不同而掌握不同的晒田时期与晒田程度。晒田一般多在水稻对水分不甚敏感的时期进行,以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较适宜。晒田程度要视苗情和土壤而定。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应早晒、重晒,人立不陷脚,叶片明显落黄;相反则应迟晒、轻晒或露田,田中稍紧皮,叶色略退淡。晒田不宜过头或不足,要灵活掌握。

27、简述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

答:(1)返青期 水稻返青期间稻田保持一定水层,给秧苗创造一个温湿较为稳定的环境,促进早发新根,加速返青。但水层不能超过最上面全出叶的叶耳,否则影响生长的恢复。早栽的秧苗,因气温较低,白天灌浅水,夜间灌深水,寒潮来时适当深灌防寒护苗。返青期遇阴雨应浅水或湿润灌溉。(2)分蘖期 适宜水稻

分蘖的田间水分状况是土壤含水高度饱和到有浅水之间,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随着水层加深分蘖会受到抑制。生产上多采用排水晒田的方法来抑制无效分蘖。

(3)幼穗发育期 稻穗发育过程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的临界期。加之晒田复水后稻田渗漏量有所增大,一般此时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30%~40%。此期一般宜采用水层灌溉,淹水深度不宜超过10cm,维持深水层的时间也不宜过长。(4)出穗开花期 出穗开花期对稻田缺水的敏感程度仅次于孕穗期。受旱时,重则出穗、开花困难,轻则影响花粉和柱头的活力、空秕率增加。一般要求水层灌溉。在中稻出穗开花期常遇高温危害的地区,稻田保持水层,可明显减轻高温的影响。(5)灌浆结实期 后期断水过早,会影响稻株的吸收和运输,秕粒增加。此期最适的水分是间隙灌水,使稻田处于渍水与落水相交替的状态。

28、试述穗肥的作用与施用技术。

答:穗肥依其施用时期和作用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1)促花肥:在第1苞分化期前后至2次枝梗分化期(叶龄余数3.5—2.5)追施速效氮肥,可使枝梗和颖花分化数增加。促花肥使用要看苗看品种:前期生长旺的少施或不施,库限制型品种可多施,对这类品种可施硫铵6~8kg/亩。源限制型品种一般不施促花肥。(2) 保花肥:在雌雄蕊分化期(叶龄余数l.5—1.0)施用,减数分裂期发挥作用,可有效地防止颖花退化。保花肥对不同熟期和库源关系类型品种都有良好增产效果,保花肥施用量一般每亩硫铵10—15kg,用量大时可分2次施用。

试述搁田的效应与技术要领。. (1)搁田的效应: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促进有机质矿化;促进根的生长;改变植株体内的C、N代谢;节间缩短。(2)搁田的要领:掌握搁田时期(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一般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进行搁田);控制搁田程度,轻搁、多次搁田;搁田均匀一致。

29、试分析水稻叶龄余数3.5追施速效N肥,对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答:在叶龄系数3.5时施用,此时为倒4叶抽出的中期,追肥后一般约需1个叶龄期,株体内的氮素水平才会明显提高,叶色转深,进而影响各部器官生长。其时已是倒3叶抽出的中后期。查生育进程叶龄模式表,并依据器官相关生长关系,可知这次追肥对各器官的影响为:叶片:肥效发挥作用时,倒3叶长度、宽度已确定,这次追肥会影响到倒2、1叶叶片的长度、宽度。节间:肥效发挥时,各类品种均为倒5节间伸长期,这次追肥会导致基部节间的伸长。穗:追肥时为枝梗分化期,待肥效发挥的,已至颖花分化期,能促进颖花的分化。根:追肥时,早、中、晚稻组的发根期分别还6个、5个、4个叶龄期。可见,追保花肥对早、中、晚稻组品种不定根的发生的影响。综上所述,追施促花肥,使基部节间和倒1、2叶片伸长,使株型恶化,增加倒伏的危险,但能有效地增加颖花分化数,使穗型变大,在高产栽培中,促花肥要谨慎施用。

30、高产形成的构成因素的调控。

答: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4个因素构成,即

产量(kg/hm2)= (单位面积穗数(hm2)×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1000×1000)

㈠ 单位面积穗数的形成与调控

水稻单位面积穗数是由基本苗和单株有效分蘖率两个因素所决定。1、增穗必须有适当的基本苗数,并根据品种特性及不同的增产途径,争取一定比例的有效分蘖。2、在单位面积的基本苗确定后,穗数的形成主要决定于单株有效分蘖。 ㈡ 每穗颖花数及其调控

每穗颖花数在单位面积上穗数决定后,每穗平均着生的颖花数就决定了单位面积的总谷粒数。每穗颖花数是由分化颖花数和退化颖花数决定的。增加每穗颖花数有两个途径:一是促使颖花多分化,二是减少颖花退化。

㈢ 结实率及其提高

影响结实率的时期是在穗轴分化开始到胚乳大体完成增长的时期,而影响结实率最大的时期,抽穗前是在颖花分化和减数分裂2个时期,在前一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易致雄性不育或开花受精不良而形成空粒;在后一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则因灌浆不良而形成秕粒。

抽穗以后到胚乳大体完成增长期间光合量的多少对结实率有着决定性意义。抽穗后决定光合量的外因主要是光照量,强调后期“养根保叶”(保持顶部3片绿叶,维持一定的氮素水平和保持根系旺盛活力而不早衰)的目的就是增加光合量。顶部3片叶对后期光合量影响最大以剑叶最甚,因此在一定范围内,稻体含氮量高对增加结实率有利。抽穗后叶片中糖分浓度越高,向籽粒的运转越多。 ㈣ 千粒重及其提高

稻谷的粒重是由谷壳的体积和胚乳发育好坏两个因素决定的。谷壳的体积是粒重大小的前提。糙米的形状和体积大多决定于颖壳的形状和体积,受谷壳的机械约束,谷壳越大,糙米也可能越大。谷粒的大小存在一个由遗传性决定的上限,谷壳体积从颖花形成内外颖时即受影响,但以颖花生长最旺盛的减数分裂期影响最大,常常称之为粒重第一次决定期。造成谷壳小的重要原因是由于稻穗内外颖形成期,体内特别是幼穗部分碳水化合物不足。抽穗前的环境条件也影响颖壳的大小,特别在减数分裂期营养供应不足或遇到不良环境条件导致颖花变小。

决定粒重的另一因素是胚乳发育的好坏,即稻谷的充实程度。抽穗以后,谷壳大小已经固定,胚乳充实到什么程度则是第二次决定糙米的体积和重量,因此把抽穗后籽粒的灌浆盛期称之为粒重第二次决定期。此外,决定千粒重的时期也就是决定结实率的时期,也就基本决定了最终的产量。

提高粒重一方面要增大谷壳的体积,同时又要增重谷壳内的米粒。增大谷壳体积除选用大粒品种外,从二次枝梗分化期亦应开始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使颖花分化时稻体的营养状况和生理机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尤其以减数分裂期为中心的颖花生长最快时期,外界条件和营养状况对颖壳大小关系最大。增重谷壳内部的米粒,着重是加强抽穗后的光合作用,同时又要降低呼吸消耗,增加净光合量及其向谷粒的运转。

31、水稻品种南北相互引种后预期的效应。

答:在引种方面的应用 纬度和海拔相近的地区,东西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和温度条件相近,易于成功。北方的品种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短,温度提高,品种的生育期缩短,往往生长量减少,不利产量形成。南种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低,品种的生育期延长,只要种植制度允许,能安全齐穗,

即能发挥其增产潜力。高海拔品种引至低海拔,生育期的变化与北种南引相似;低海拔品种引至高海拔,与南种北引相似。

32、简述我国未来稻作科学发展目标

答:未来的水稻生产,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大力主攻高产优质。要求从目前每公顷6t提高到8t。而且品质符合市场要求,效益符合农民意愿。实现这一目标,大体要分为如下三步。

第一步,从现在起5~8年时间,积极研究与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力争单产早上7吨水平,并初步改善我国稻米品质状况;第二步要用10~15年时间加强技术创新,促进单产上8t水平,在高产的同时基本实现我国稻米的优质化;第三步则是确保单产稳定超8t的基础上,全面实现我国稻米生产的优质化、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使稻米生产保持与人口增长、经济建设、市场需求相适应。

33、列表说明普通野生稻与普通栽培的区别 答:

性状

落粒性

繁殖特性

成熟特性

谷草比

株型

米色 普通野生稻 很强 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 普通栽培稻 较不易落粒 有性繁殖 成熟不整齐, 穗上着粒甚少成熟整齐, 穗上着粒多极低 分蘖散生,茎叶长大 长芒 赤褐 较高(0.3~0.5) 株型较紧凑 短芒或无芒 通常为白色

34、简述我国水稻六个稻作区的主要自然生态条件和种植制度 答:

≥10℃

年日照时年降水量年太阳辐射总稻田种植数 (kcal/cm2制度 天数 (mm) 量(小时)稻作区年积温

代? (℃)

号I 190~120 双季稻为

主的一年

多熟制

50~115 双季稻三

熟制和单

季稻两熟

制并存,双

单比例约

4:6

70~110 单季稻为

110~135 一季稻的

两年三熟

和一年一

V 2000~100~146 一年一熟3700

130~150 一年一熟

为主 50~600

I :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II: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 III: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IV: 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V: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VI: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五.是非题

1、长江中下游早籼、早粳品种的熟期早迟决定于短日高温生育期的长短。( + )

2、蛋白质含量是通过测定稻米的全氮含量(如凯氏法定氮),并乘以5.95的转换系数即得。(+)

3、稻的完全叶由叶鞘和叶片两大部分组成,其交界处还有叶枕、叶耳和叶舌(+)

4、稻谷催芽是根据种子发芽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和空气的要求,利用人为措施,创造良好发芽条件,使发芽达到“快、齐、匀、壮”。(+)

5、稻谷的粒重是由谷壳的体积和胚乳发育好坏两个因素决定的 (+)

6、稻米品质一方面取决于品种的遗传背景,同时还受气候、土壤及栽培措施等多方面的影响(+)

7、稻穗为复总状花序,由穗轴、一次枝梗、二次枝梗、小穗梗和小穗组成(+)

8、稻叶仅有不完全叶及完全叶的2种形态(—)

9、返青分蘖期是指移栽到抽穗以前的时期。(—)

10、高效叶面积指有效茎上部三张叶片的面积,高效叶在群体叶面积中所占的比例称高效叶面积率。(+)

11、环境条件基本上不影响分蘖芽的分化。 (+ )

12、机插水稻插后缓苗期较长,应早施分蘖肥,促进前期早发。(+)

13、据测定,每生产100kg稻谷,需纯N 2.02kg,P0.56kg,K1.68kg,氮∶磷∶钾为4∶1∶3。(—)

14、粒叶比是衡量水稻库源关系是否协调的一个重要指标(+)

15、粒重/叶是源对库的实际贡献,它既反映了源与库的两个方面,又表达了“流”的信息。(+)

16、影响粒重以减数分裂期和乳熟期为关键时期(+)

17、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18、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19、缺锌的僵苗,棕色至褐色的叶斑从下位叶的中部开始出现,逐渐扩展至叶的上部和基部,叶基部和中脉常有失绿现象。 (+ )

20、生育期愈长的品种,主茎最高节位发根的时间就愈早。 ( + )

21、生殖生长期是结实器官的生长,包括稻穗的分化形成和开花结实,分长穗期和结实期。(+)

22、水稻播种前除需要进行晒种和精选种子外,还必须进行浸种与消毒。(+)

23、水稻的根系属于须根系,由种子根和不定根组成,且种子根有多条。(—)

24、水稻的微量必须元素有Fe、Zn、B、Cu、Si、Mn和Mo 7种。 (- )

25、水稻分蘖期田间大于5㎝的深水层对分蘖发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

26、水稻高产群体质量的核心指标是提高抽穗期的群体光合生产积累量(—)

27、水稻库限制型品种应注重粒肥的施用,提高其结实率和粒重。 (─)

28、水稻品种的“三性” 生育期的差异,决定于品种内在的遗传性和外界环境条件(+)

29、水稻品种的发育特性是确定种植制度、品种搭配、栽培措施的重要依据(+)

30、水稻四个产量构成因素,在形成中表现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关系(+)

31、水稻有明显的喜铵性,故称水稻为喜铵性作物。 (─)

32、水稻籽粒胚的重量占水稻糙米重量的90%以上。 (—)

33、提高稻田的氮肥利用率,其重点是减少脱氮损失和氨挥发。 ( + )

34、同品种的生育期,因纬度或海拔的高低,以及播种季节的早迟而异。(+)

35、同日开花的籼粳稻,一般粳稻开花较早,籼稻开花较迟。 (―)

36、海拔相近的地区,南北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和温度条件相近,易于成功(—)

37、我国各地通常以当地常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oC和12 oC的初日,分别作为籼稻和粳稻露地育秧早播的界限。 ( +)

38、籼稻和粳稻的地理分布不同主要是由于它们对日长的反应不同 ( ―)

39、延迟出穗的临界日长愈短的品种,其感光性愈强。 (+ )

40、秧龄一般指从浸种催芽到拔秧的秧田日数。(—)

41、秧苗3叶期为“离乳期”,此时必须施用“断奶肥”。 (– )

42、一般以稻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期开始的标志 (+)

43、有效叶面积在总叶面积中的比例,称有效叶面积率(+)

44、与粳稻相比,一般籼稻的谷粒较狭长,颖毛较长、较浓。 (- )

45、在不同生态条件下,通过改变栽培措施,调控群体的发育方向不能使有些品种的源库关系发生转变(—)

46、早稻和晚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对日长反应的不同。 ( + )

47、早稻和晚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对温度的反应的不同。 (─)

48、早稻是由晚稻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经人工培育选择而形成的变异型。(+)

49、粘稻和糯稻的区别主要在于胚乳淀粉性质的不同,前者主要为直链淀粉,而后者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 (- )

50、直播水稻的全生育期延长,植株变高,主茎叶片数增加。(—)

51、水稻的根从外观上可分为白根、黄根、黑根,其中黄根的活性最强(—)

52、水稻拔节后叶叶鞘的横切面通常呈三角形,其中积累的淀粉也明显高于分蘖期(-)

53、在一定穗数基础上,提高群体的茎蘖成穗率是水稻群体质量的综合指标。 (+)

54、水稻四个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与结实率呈现显著负相关,其它产量构成因素间均呈正相关表现(-)

55、由源和库的定义可知,源库是稳定的、不变的,它们之间也不会发生转化。(-)

56、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57、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58、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差异,决定于品种内在的遗传性和外界环境条件(+)

59、海拔相近的地区,南北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和温度条件相近,易于成功(—)

60、早稻是由晚稻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经人工培育选择而形成的变异型。(+)

61、粘稻和糯稻的区别主要在于胚乳淀粉性质的不同,前者主要为直链淀粉,而后者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 (- )

62、籼稻和粳稻的地理分布不同主要是由于它们对日长的反应不同 ( ―)

63、延迟出穗的临界日长愈短的品种,其感光性愈强。 (+ )

64、与粳稻相比,一般籼稻的谷粒较狭长,颖毛较长、较浓。 (- )

65、水稻品种的发育特性是确定种植制度、品种搭配、栽培措施的重要依据(+)

66、早稻和晚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对温度的反应的不同。 (─)

67、长江中下游早籼、早粳品种的熟期早迟决定于短日高温生育期的长短。( + )

68、同品种的生育期,因纬度或海拔的高低,以及播种季节的早迟而异。(+)

69、早稻和晚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对日长反应的不同。 ( + )

一.名词解释

1、安全齐穗期:生产中常将秋季连续2天或3天低于20-23℃的始日定为安全齐花期,向前推5天为安全齐穗期。

2、拔节:水稻基部节间开始显著伸长,株高开始迅速增加的现象。

3、拔节长穗期: 长穗期从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需要30d左右,生产上也常称拔节长穗期。

4、保花肥:防止颖花退化的肥料称为保花肥,一般雌雄形成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施肥。

5、超重期:指种子出苗后经过一定的生长,植株总干重超过原有种子干重的时期。

6、抽穗::穗顶即露出剑叶鞘,即为抽穗。

7、出叶间隔: 相邻两片叶伸出的时间间隔,称为出叶间隔。

8、促花肥:在第一苞分化至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时追肥,有促进颖花数增多的效果,称“促花肥”。

9、稻谷催芽:是根据种子发芽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和空气的要求,利用人为措施,创造良好发芽条件,使发芽达到“快、齐、匀、壮”。

10、生态需水:生态需水:生态需水是指利用水作为生态因子,造成一个适于水稻生育的良好环境而需要的水。主要包括棵间蒸发和稻田渗漏两部分。

11、稻米品质:稻米在加工、外观、食用、营养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特性,它既反映稻米内在自然属性,又体现其社会属性的一组综合性状。

13、断奶肥:幼苗在1叶1心时,胚乳中贮藏的氮已经用完,是氮断奶期,为了满足这时幼苗生长对氮的需要而施用肥料,一般生产上1叶1心时施用。

14、垩白度:垩白米率与垩白面积的乘积为垩白度。

15、垩白米率:是整精米中垩白米粒的百分比

16、垩白面积是垩白占整粒米投影面积百分比。

17、发根率:单位时间或单位地上部干重的必根能力,如发根重对地上部干重的百分重表示。

18、发芽势: 表示种子的发芽的整齐度,以规定的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数来衡量。

19、发育特性:指影响稻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若干特性。

20、返青分蘖期:是指移栽到幼穗分化以前的时期。

21、返青期: 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有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和萌发新根的过程,约需5d左右才恢复正常生长,称返青期。

22、分蘖:稻株分蘖节上各叶的腋芽生长形成的分枝。

23、分蘖节:水稻在拔节之前,基部节间并不伸长而聚集在一起,分蘖着生在基部群集的节上,统称为分蘖节。

24、分蘖期:从4叶出生开始萌发分蘖直到拔节为止为分蘖期。

25、感光性: 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26、感温性: 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27、高峰苗期:生产上把分蘖增加,至拔节或稍前分蘖不再增加,全田茎蘖苗最多的时期称最高茎蘖数期(或高峰苗期)。

28、高效叶面积:指有效茎上部三张叶片的面积。

29、高效叶面积率:高效叶在群体叶面积中所占的比例称高效叶面积率。

30、搁田:又称为晒田、烤田。中期搁田是指分蘖末拔节穗分化初进行的脱水露

田。

31、够苗期: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时期或叶龄期。

32、灌溉定额: 稻田需水量减去能够有效利用的天然降水量,单位面积稻田需要人工补给的水量称为灌溉定额。

33、糊化温度:稻米淀粉在热水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不可逆膨胀形成淀粉糊时的温度。

34、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性)。

35、加工品质:它反映稻米对加工的适应性,又称碾磨品质。

36、胶稠度:米粉充分糊化形成米胶特性。

37、结实率:饱满谷粒占总粒数的比例。

38、经济产量:指单位面积经济产品器官(稻谷或糙米)的收获量。

39、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在生物产量中的比重,称为经济系数。

40、库限制型品种:颖花形成能力较弱,颖花量小,出穗期单位叶面积和出穗后积累的单位干物质负担的颖花量小,结实率较高且稳定,茎鞘的物质输出率低的品种。这类品种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增库就能增产。在栽培策略上,以增加群体的总颖花量为主攻目标。

41、源限制型品种:颖花形成能力强,库容量大且相对过剩,结实率偏低且不稳定,茎、鞘物质的输出率(茎、鞘输出干重占出穗期干重的%)与转换率(茎、鞘输出干重占籽粒增重的%)高,成熟期茎、鞘残留的可用性碳水化合物少的品种。在库容一定的情况下,产量随源的增加而增加,在栽培策略上,以增加抽穗前的茎、鞘贮存物和出穗后的光合生产为主攻目标。

42源库互作型:库源特性介于源限制型品种和库限制型品种之间或库容量虽大,但结实率也高,源库共同制约其产量形成,增源或增库均可增产。这类品种源、库的自身调节能力较强,措施的回旋余地也较大,栽培策略上应根据具体条件而定。

43、离乳期:水稻幼苗生长至3叶期前后,胚乳养分基本耗尽,幼苗生长不再依赖于胚乳养分,完全从异养转至自养的生长时期。

44、粒叶比:最大叶面积期的叶面积和该群体的总颖花数、总粒数和总粒种(产量)的比值。

45、全生育期:水稻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46、群体质量:反映群体发育优劣的多项性状指标的优化值的综合状况。

47、晒田:又名烤田或搁田,是指水稻分蘖盛期后到幼穗分花前的排水晒田,是我国水稻灌溉技术中的一项独特的措施。

48、生理需水:直接用于水稻正常生理活动以及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分为生理需水.

49、生物产量:指生育期间生产、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一般指地上部植株所有干物质的收获量。

50、生殖生长期: 是结实器官的生长,包括稻穗的分化形成和开花结实,分长穗期和结实期。

51、水稻标准化栽培:是指以稻作生产全过程为对象,以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合理地运用 “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标准化原则,对水稻生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生产,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相应的技术标准,促进先进的稻作生产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水稻的产品安全与质量,达到水稻

生产的增产、降耗、增效的目的

52、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指能不断优化群体结构,实现优质高产的各项形态、生理指标.

53、水稻旱种:就是选用耐旱性较强、丰产性能好的水稻品种,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和辅之以必要的灌溉,满足其生理需水,达到丰产的一种最佳节水型种稻方式。

54、水稻抛秧:是指用塑料软盘或常规育秧等方法培育带土且分丛的秧苗,以人工或机械将秧苗往空中定向抛撒,利用带土秧苗自身重力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水稻秧苗移植方式。

55、水稻直播栽培:是指直接将稻种播于本田而省去育秧和移栽环节的种植方式。

56、腾发比:蒸腾量与科间蒸发量与自由水面蒸发量之比。

57、腾发量:叶面蒸腾和棵间蒸发称腾发量。

58、脱氮损失:在淹水条件下施入的氮素经消化与反硝化作用造成的氮素损失。

59、外观品质,或称市场(商品)品质,它体现吸引消费者的能力,评价指标主要有垩白米率、垩白面积、垩白度、透明度、粒形,裂纹等。

60、卫生品质:主要是稻米中农药及重金属元素(如砷、镉、汞、铅) 等有害成分的残留状况等。

61、营养品质:指精米中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等养分的含量与组成,以及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含量等。

62、无效分蘖: 一部分出生较迟或生长量小的小分蘖,生长逐渐停滞至枯死,称无效分蘖。

63、无效分蘖期: 发生无效分蘖的期间称无效分蘖期。

64、无效叶面积:抽穗期存活的无效分蘖的叶面积。

65、心白:在籽粒充实过程中,米粒中心部因距离背部疏导组织和周边运输组织较远,易导致充实不良,在籽粒失水后淀粉粒间产生空隙,形成对光线的折射,从而形成中心不透明的白色部分,成为心白。

66、秧龄: 一般指水稻从播种到拔秧的秧田日数或叶龄。

67、叶龄模式: 以叶龄为基准,对水稻生育进程进行综合分析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包括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的叶龄模式、高产群体叶龄模式和栽培技术叶龄模式。

68、叶龄余数: 为稻单茎待出的叶数。

69、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上承载的绿色叶面积,是一个比值。

70、叶蘖同伸规则:n叶抽出,n-3叶腋分蘖抽出,分蘖的分蘖与主茎相似。

71、叶枕距:指稻麦类作物倒1叶和倒2叶叶枕上下间的距离,倒1叶未抽出时为负,抽出后以正值表示。

72、营养生长期: 指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包括种子发芽和根、茎、叶、蘖的增长,并为过渡到生殖生长期积累必要的养分,分幼苗期和分蘖期。

73、颖花根活量:抽穗期单位根活量(根量与活力)承载的籽粒数(重)。

74、有效分蘖: 分蘖在拔节后向两极分化,一部分出生较早的分蘖继续生长,能抽穗结实,称有效分蘖。

75、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在该叶龄前发生的分蘖一般成为有效分蘖,在该叶龄期后发生的分蘖为无效分蘖,这个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的转换叶龄期称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一般为N-n。

76、有效分蘖期:在分蘖期内发生有效分蘖的时期称有效分蘖期。

77、有效叶面积:指有效茎蘖的叶面积.

78、有效叶面积率:有效叶面积在总叶面积中的比例,称有效叶面积率。

79、有效总茎蘖数决定期: 生产上把从见蘖(起始分蘖)开始,总茎蘖数增加到与最后穗数相等的时期,称有效总茎蘖数(有效穗数)决定期.

80、幼苗期: 从稻种萌动开始到3叶期称幼苗期。

81、源:是生产和输出同化产物的器官或组织,库是接受和贮藏同化物质的器官或组织。

82、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稻桩上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苗并抽穗结实再次收获的稻,农民称之为“秧荪稻”、“二道谷子”、“抱荪谷”、“二抽稻”等。

83、蒸腾比:蒸腾量与自由水面蒸发量之比。

84、整精米率:整粒精米重量与稻谷重量的百分率。

85、总茎蘖数:生产上把单位面积上主茎和分蘖总数合称总茎蘖数。

86、库容量: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颖花数的乘积,即单位面积产量的“容纳能力”。

87、重叠生育型: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的水稻类型。

88、衔接生育型:拔节和幼穗分化基本同时进行的水稻类型。

89、分离生育型: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的水稻类型。

90、拔节期:田间50%的植株主茎拔节的时期

91、孕穗期:幼穗发育由分化形成期转入生殖细胞形成期。

92、抽穗期:全田有50%穗抽出的时期。

93、生理需水:用水作为生态因子,造成一个有利于水稻生育的良好环境所需要的水分。

94、发芽率:水稻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概率。

95、水稻三性: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96、生物产量:指生育期间生产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即地上部植株所有干物质的收获量。

97、蒸煮与食味品质:米饭的色、香、味及其适口性(如粘弹性、柔软性等),反映稻米的食用特性。

98、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就是指能不断优化群体结构,实现优质高产的各项形态、生理指标。

99、营养生长期:指水稻营养体增长的时期。包括种子发芽和根、茎、叶、蘖的增长,并为过渡到生殖生长期积累必要的养分,分幼苗期和分蘖期。

100、秧苗类型:小苗、中苗、大苗。小苗是指3叶期以内的带土移栽的秧苗;中苗是指3.0-4.5叶内移栽的秧苗;大苗可分两类,一类一般是指4.5-6.5叶移栽的秧苗,另一类为6.5叶以上移栽的秧苗

101、稻田需水量:又叫稻田耗水量,包括叶面积蒸腾量、棵间蒸发量和稻田渗透量。

102、水稻清洁生产:指把环境污染物综合控制与环境保护的策略,持续地应用于水稻生产过程、不品加工、贮藏与销售等环节,通过生产和使用对环境友好的农用品(如肥料、农药、地膜等),改进水稻生产技术,减少稻田污染物的产生,减少稻作生产和加工等过程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

103、无公害栽培:指按照无公害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无公害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104、绿色栽培:指按照绿色农业生产体系,根据绿色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105、有机栽培:指按照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

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106、库:接受和贮藏同化物质的器官或组织。

107、流:养分等由源向库运移情况,涉及源与库相联接的器官或组织。 108、高效叶面积:有效茎上部三张叶片的面积。

109、颖花根活量:水稻结实期根活量(根量与活力的乘积)与颖花量的比值。 110、颖花根流量:基部节间的伤流量,按每朵颖花、每颗籽粒和单位粒重占有的数量来表示,分别是mg/(朵?h)、mg/(粒?h)、mg/【粒重(g)?h】

111、标准化栽培:是指以稻作生产安全过程为对象,以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合理地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标准化原则,对水稻生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生产,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相应的技术标准,促进先进的稻作生产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水稻的产品安全与质量,达到水稻生产的增产、降耗、增效的目的。

112、超高产栽培: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以具超高产潜力品种的利用为前提,充分发挥生产区自然资源优势,综合运用各地栽培措施的叠加效应,努力塑造水稻理想的株型与结构,全面提高水稻群体的动态质量,从而获得超高产的目的。

113、强化栽培:分析与利用水稻区域生产最有利措施,协调好水稻生长发育与生产环境的关系,以促进水稻根系和分蘖强健生长为中心,最大化地促进穗、粒、重的提高,进而获得超高产。

114、智能化栽培:指依靠现代的科学理论与知识、先进的管理观念、快捷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稻作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为基础,运用智能化的农业信息技术来指导水稻生产全过程。

115、成穗率:(成熟期)有效穗数占最高茎蘖数的百分率。

116、抽穗:指穗顶露出剑叶叶鞘。

117、强势花与弱势花:早开的颖花受精后获得灌浆物质的能力强,称为强势花;迟开的颖花受精后获得灌浆物质的能力弱,称为弱势花。

118、同步灌浆:稻穗上的强势粒、弱势粒启动灌浆时间上相差较少,或同时启动。

119、异步灌浆:稻穗上的强势粒、弱势粒启动灌浆时间上相差较大。

120、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性)。

121、活动积温:≥10℃的日平均温度为活动温度,而其持续生育日数活动积温累计的总和,即为活动积温。

122、发育特性:指影响稻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若干特性。

123、感光性: 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124、感温性: 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125、有效温度:活动积温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

126、有效积温:将逐日的有效积温累加起来的总数,称之为有效积温。

二.选择题

1、从输导组织的走向看,水稻心叶(n叶)与 叶的输导组织联系最为密切,

(1)n叶;(2)n-1叶;(3)n-2叶;(4)n-4叶。 ( 3 )

2、当母茎开始拔节时,分蘖必须有①2张;②3张;③3张以上时才有较高的成穗可能性。 (3 )

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106、库:接受和贮藏同化物质的器官或组织。

107、流:养分等由源向库运移情况,涉及源与库相联接的器官或组织。 108、高效叶面积:有效茎上部三张叶片的面积。

109、颖花根活量:水稻结实期根活量(根量与活力的乘积)与颖花量的比值。 110、颖花根流量:基部节间的伤流量,按每朵颖花、每颗籽粒和单位粒重占有的数量来表示,分别是mg/(朵?h)、mg/(粒?h)、mg/【粒重(g)?h】

111、标准化栽培:是指以稻作生产安全过程为对象,以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合理地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的标准化原则,对水稻生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生产,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相应的技术标准,促进先进的稻作生产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水稻的产品安全与质量,达到水稻生产的增产、降耗、增效的目的。

112、超高产栽培: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以具超高产潜力品种的利用为前提,充分发挥生产区自然资源优势,综合运用各地栽培措施的叠加效应,努力塑造水稻理想的株型与结构,全面提高水稻群体的动态质量,从而获得超高产的目的。

113、强化栽培:分析与利用水稻区域生产最有利措施,协调好水稻生长发育与生产环境的关系,以促进水稻根系和分蘖强健生长为中心,最大化地促进穗、粒、重的提高,进而获得超高产。

114、智能化栽培:指依靠现代的科学理论与知识、先进的管理观念、快捷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稻作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为基础,运用智能化的农业信息技术来指导水稻生产全过程。

115、成穗率:(成熟期)有效穗数占最高茎蘖数的百分率。

116、抽穗:指穗顶露出剑叶叶鞘。

117、强势花与弱势花:早开的颖花受精后获得灌浆物质的能力强,称为强势花;迟开的颖花受精后获得灌浆物质的能力弱,称为弱势花。

118、同步灌浆:稻穗上的强势粒、弱势粒启动灌浆时间上相差较少,或同时启动。

119、异步灌浆:稻穗上的强势粒、弱势粒启动灌浆时间上相差较大。

120、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性)。

121、活动积温:≥10℃的日平均温度为活动温度,而其持续生育日数活动积温累计的总和,即为活动积温。

122、发育特性:指影响稻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若干特性。

123、感光性: 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124、感温性: 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125、有效温度:活动积温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

126、有效积温:将逐日的有效积温累加起来的总数,称之为有效积温。

二.选择题

1、从输导组织的走向看,水稻心叶(n叶)与 叶的输导组织联系最为密切,

(1)n叶;(2)n-1叶;(3)n-2叶;(4)n-4叶。 ( 3 )

2、当母茎开始拔节时,分蘖必须有①2张;②3张;③3张以上时才有较高的成穗可能性。 (3 )

3、稻谷在催芽时,为了促使其萌发整齐,在种谷破胸前种子堆的温度宜保持 ①40℃以上;②25℃左右;③20℃左右;④35~38℃。( 4 )

4、根据水稻品种的“三性”,一般讲来,南种北引,宜选用什么类型的品种,容易获得成功。

1、早熟早稻组;2、晚熟晚稻组;3、中熟中稻组;4、晚熟中稻组。( 1 )

5、江苏的晚粳稻品种、中粳稻品种中籼稻品种到海南岛的三亚(最南端)冬繁,11月中旬播种,出穗最迟的是①晚粳稻品种;②中粳品种;③中籼稻品种。( 3 )

6、伸长节间数为5的品种,基部第2节间伸长时,幼穗分化处于____C___。

A、苞分化期; B. 枝梗分化期; C. 颖花分化期; D. 减数分裂期

7、伸长节间数为5的品种,基部第一节间伸长时,幼穗分化处于___B__。

A、苞分化期; B. 枝梗分化期; C. 颖花分化期; D. 减数分裂期

8、伸长节间数为6的品种,基部第一节间伸长时,幼穗分化处于___A___。

A.苞分化期; B. 枝梗分化期; C. 颖花分化期; D. 减数分裂期

9、伸长节间数为7的品种,基部第4节间伸长时,幼穗分化处于__C____。

A.苞分化期 B. 枝梗分化期 C. 颖花分化期; D. 减数分裂期

10、水稻出苗后,(1)在芽鞘现出时;(2)在不完全叶抽出时;(3)在第1完全叶抽出时芽鞘上陆续长出5条不定根。(3)

11、水稻发根与出叶保持着一定的同生关系。当第5叶抽出时,第几叶节上开始发根。

A、不完全叶节;B、第2叶节;C、第3叶节;D、第1叶节。(B)

12、水稻发育的“三性”指稻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过程中,品种的(2、3、4)

1、向地性;2、感温性;3、基本营养生长性;4、感光性;5、向肥性,

13、水稻一生中吸收的矿质营养一部分来自土壤释放,另一部分来自当季的施用,一般来自土壤的占稻株吸收总量的 (3)

1、 40%;2、50-60%;3、65-70%;4、80%以上

14、水稻移栽时期受许多因素制约, 其中温度是主要的制约因子,一般以当地温度连续5天日均气温达到多少,可作为粳稻适期早栽的指标 (3)

1、16℃; 2、15℃;3、14℃;4、13℃ 。

15、一般情况下,水稻主茎开始拔节时,分蘖应具有几张叶片,才能成为有效穗。

A、2张;B、3张;C、4张;D、5张。( B )

16、一般认为我国的高产稻田适宜的日渗漏量(减水深度)在

(1)35mm以上;(2)30~35mm;(3)10~15mm;(4)5mm以上。( 3 )

17、大面积生产上表明,每生产500kg稻谷及相应的稻草,需吸收N素约为 (3 ) 1、4.05-5.10kg;2、9.15-19.1kg ; 3、7.5-9.55kg; 4、4.5-7.01kg

18、中苗一般指①3叶期内;②3-4.5叶;③4.5-6.5叶;④6.5-9叶的秧苗。( 3 )

19、大苗一般指①3叶期内;②3-4.5叶;③4.5-6.5叶;④6.5-9叶的秧苗。( 4 )

20、从输导组织的走向看,与心叶联系最为紧密的是:( 3 )

(1)n叶;(2)n-1叶;(3)n-2叶;(4)n-4叶

21、根据叶龄模式理论水稻第n叶抽出,与第n叶同时生长的器官是 (1、2、3、4、5 )

1、n叶鞘;2、(n-1)—(n-2)节间;3、(n-3)叶分蘖抽出;n-3节根发根;

5、n+1叶片伸长

22、水稻促花肥的施用期一般在叶龄余数①3.5;②2.5;③1.5;④0.5。( 2 )

23、在水稻大田生产上,理论上的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指(N指主茎总叶片数,n 指主茎节间数)(2)

1、叶龄余数为n-2的时期;2、叶龄N-n时期;3、叶龄N-n-1时期; 4、叶龄N-n+1时期

24、水稻籽粒谷壳大小主要决定于(1)减数分裂盛期;(2)穗轴分化期(3)花粉充实完成期(4)抽穗期。(1)

25、我国的野生稻有几种?(2、3、5 )。

1、粳型野生稻;2、药用野生稻;3、疣粒野生稻;4、籼型野生稻;5 、普通野生稻。

26、我省稻田的主体复种方式是 ( 1 )

1、稻麦两熟2、麦=大豆-晚稻,三熟制3、麦—稻—稻;4、油—稻—稻。

27、主茎16叶的水稻品种,穗分化开始时的叶龄是:(4)。

(1)12 ;(2)12.5;(3)13;(4)13.5

28、水稻保花肥的施用期一般在叶龄余数:(3 )。(1)3.3;(2)2.3;(3)1.3;

(4)0.3

29、粳稻稻谷发芽良好的饱和含水量为其谷重的____B_____。

A. 25%; B. 30%;C. 35%;D. 40%

30、籼稻稻谷发芽良好的饱和含水量为其谷重的____A_____。

A. 25%;B. 30%; C. 35%; D. 40%。

31、生产上水稻安全开花期温度指标为:秋季连续2~3天日均温小于①15℃;②20~23℃;③30℃。( 2 )

32、水稻的产量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的(1、3、4、5 )。

1、有效穗数; 2、亩茎蘖数;3、结实率;4、千粒重;5、每穗颖花数。

33、一般说来,晚稻组的感光性与早稻相比( 2 )

1、一样;2、比早稻强;3、比早稻弱;4、相差不大。

34、主茎15叶,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基部节间开始伸长的叶龄是:( 2)。

(1)12;(2)13 ;(3)14 ;(4)15

35、水稻出苗后芽鞘节上陆续长出5条不定根的时间为:

①在芽鞘现出时;②在不完全叶抽出时;③至第1完全叶抽出时。( 3 )

36、一个稻穗从穗顶露出到穗基节抽出一般需

(1)5~7天;(2)2~4天;(3)8~10天;(4)10天以上。( 3 )

37、一般认为,大田分蘖期苗体的含氮率必须大于__D__,分蘖才能正常发生。

A. 2.0%; B. 2.5%;C. 3.0%;D. 3.5%

38、促花肥的施用期一般在叶龄余数

(1)3.3;(2)2.3;(3)1.3;(4)0.3。( 2 )

39、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其最上3个发根节位的发根期处于__C___。

A.倒6叶至倒2叶期; B. 倒5叶至倒1叶期; C. 倒4叶至孕穗期; D. 倒3叶至抽穗期。

40、在我国,丁颖是最早系统观察研究稻穗分化的,他把整个幼穗发育划分为几个时期。(4) 1、6个时期;2、7个时期;3、9个时期;4、8个时期 41、6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最上3个发根节位的发根期处于__B__。

A.倒6叶至倒2叶期; B. 倒5叶至倒1叶期; C. 倒4叶至孕穗期; D. 倒3叶至抽穗期;

42、糊化温度是指稻米淀粉粒在热水中吸水并发生不可逆的膨胀时的温度,优质

粳米糊化温度的要求是 (4)1、80℃; 2、74—80℃;3、70—74℃;4、55—69℃

43、稻米品质是个综合概念,通常包括(1、3、4、5)

1、碾米品质; 2、商业品质;3、蒸煮及食用品质;4、营养及卫生品质; 5、外观品质,

44、单季晚稻出现“一黄”的最佳时期是( 3 )

1、分蘖盛期 ;2、分蘖末期;3、拔节期; 4、幼穗分化期

45、当颖花(小穗)的长度生长至最终长度的__A_时,其花药内大量的花粉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期。 A. 45%, B. 60%; C. 75%;D. 90%

46、稻茎的功能(1、3、5 )A、支持;2、吸收;3、贮藏; 4、保护; 5、输导。稻穗为 (4)。1、肉穗状花序 2、复穗状花序 3、总状花穗 4、圆锥状花序。

47、水稻的种子根有: (1 )。

(1)1条 ; (2) 2条;(3) 3条 ;(4) 4条

48、当颖花(小穗)的长度生长至最终长度的__C____时,减数分裂达到盛期。

A. 45%, B. 60%; C. 75%; D. 90%

49、当主茎第12叶抽出时,最多有___D__个1次分蘖。

A.6; B.7; C. 8; D. 9

50、一般认为,稻体吸收N、P2O5和K2O的比例大体为____C___。

A. 1:2:3; B. 1:3:2; C. 2:1:3; D. 2:3:1; E. 3:2:1; F. 3:1:2

51、当主茎第10叶抽出时,最多有___C__个1次分蘖。

A.5; B. 6; C. 7; D. 8

52、当主茎第8叶抽出时,最多有____B__个2次分蘖。

A.5; B. 6; C. 7; D. 8

53、感光性强的品种,开始接收光周期诱导的叶龄一般为___A_ 叶期。

A. 4; B. 5; C. 6; D. 7

54、水稻轻型栽培稻谷在催芽时,为了促使其萌发整齐,在种谷破胸前种子堆的温度宜保持在:

(1)40℃以上;(2)25℃左右;(3)20℃左右;(4)35~38℃。(4)

55、一般认为,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低于_A_时,就会阻碍水稻的正常生长。

A. 2~4ppm; B. 3~5ppm; C. 4~6ppm; D. 5~7ppm

56、根据凌启鸿水稻叶龄模式理论,晚稻组(N=18,n=6)其拔节的时龄余数为

(1)

1、倒4叶;2、倒3叶 ;3、倒6叶;4、倒5叶

57、主茎第10叶正处于迅速伸长期,其所需养料主要由 D 叶提供。

A. 5;B. 6;C. 7;D. 8。

58、一般认为,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低于 A 时,就会阻碍水稻正常的生长。

A. 2~4ppm;B. 4~6ppm;C. 6~8ppmm;D. 8~10ppm

59、主茎总叶数为18,伸长节间数为6的品种,其最上第二个发根节位的发根期处____B_____。

A.14叶~16叶期;B. 15叶~17叶期; C. 16叶~18叶期;D. 17叶~孕穗期

60、早稻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 C 时可以栽插。

A. 9 oC;B. 12 oC;C. 15 oC;D. 18 oC

70、一般认为,日均温___B__oC是安全开花授精的温度低限。

A. 18~21; B. 20~23; C. 22~25; D. 24~27

71、自然条件下,籽粒灌浆结实的最适温度为日均温__D__oC。

A. 18~23; B. 19~24; C. 20~25D. 21~26

72、一般高产稻田的成穗率为(1)30-40%;(2)50%;(3)60-85%;(4)90%以上。( 3 )

73、我省稻田的主体复种方式是 (A )

A、稻麦两熟B、麦=大豆-晚稻,三熟制C、麦—稻—稻;D、油—稻—稻。

74、根据水稻品种的“三性”,一般讲来,南种北引,宜选用什么类型的品种,容易获得成功。 A、早熟早稻组;B、晚熟晚稻组;C、中熟中稻组;D、晚熟中稻组。( A )

75、江苏的晚粳稻品种、中粳稻品种中籼稻品种到海南岛的三亚(最南端)冬繁,11月中旬播种,出穗最迟的是①晚粳稻品种;②中粳品种;③中籼稻品种。( 3 )

76、一般说来,晚稻组的感光性与早稻相比( 2 )

1、一样;2、比早稻强;3、比早稻弱;4、相差不大。

77、感光性强的品种,开始接收光周期诱导的叶龄一般为___A_ 叶期。

A. 4; B. 5; C. 6; D. 7

78、水稻发育的“三性”指稻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过程中,品种的(B、

C、D)

A、向地性;B、感温性;C、基本营养生长性;D、感光性;E、向肥性, 79我国的野生稻有几种?(B、C、E )。

A、粳型野生稻;B、药用野生稻;C、疣粒野生稻;D、籼型野生稻;E 、普通野生稻。

三.填空题

1、6叶期的水稻秧苗器官同伸为第叶叶片迅速伸长,第叶叶鞘迅速伸长,第 3 叶节发根和第 3 叶发生分蘖。

2、从全穗看,颖花分化的顺序是,在每一个一次枝梗或二次枝梗上颖花分化的顺序是顶部第1粒先分化,然后由枝梗基部向上。

3、促进颖花数增加的措施必须在减少颖花退化的措施必须在 减数分裂期 发挥作用。

4、稻米的品质包括质、营养及卫生品质。

5、稻田耗水量由 和__等四个部分组成。

6、丁颖把我国栽培稻种分为和两个亚种。

7、丁颖等将水稻穗分化过程分为次枝梗原基及颖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 花粉内容充实期 和 花粉完成期 等8个时期。

8、丁颖根据我国栽培稻种的起源、演变和栽培发展过程,把它们分为5级,其中第一级为 粳稻 和 籼稻 两个亚种。

9、稻米淀粉的性质,可将我国栽培稻品种分为、

10、水稻分布和形态上的特征,人们认为 是我国栽培稻种的祖先。

11、水稻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先后顺序,可将水稻分为生育型和 衔接 生育型等3种类型。

12、水稻产量的基本因素是 、 率 和 (千)粒重 。

13、获得水稻目标产量的需(施)肥量主要取决于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当季供给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14、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是。

15、粒肥的施用期一般在___________。

16、凌启鸿在水稻叶龄模式中将水稻穗分化过程简化期 、 颖花分化期 、 减数分裂期 和 花粉粒充实完成期 五期。

17、水稻的粒重是由

18、水稻的营养生长期一般由秧田期和(大田)分蘖期组成,分蘖期可分为分蘖期_和_无效分蘖期_两期。

19、水稻茎杆的发育和形成,一般可分为_,_,__充实期和_节间物质输出期_4个时期。

20、水稻品种按其穗型特征可分为和两大类。

21、水稻品种按其源库关系类型可分为__、_和__型__三类。

22、水稻品种发育特性包括、和。

水稻吸肥最多的时期是 拔节~抽穗 期。

23、水稻叶、蘖同伸规则指:(1)

(2)分蘖的第l叶抽出后,其出叶速度大体与母茎相同;

(3) 分蘖上可再发生分蘖,其抽出与母茎出叶的关系,同主茎和分蘖的关系。

24、水稻叶鞘在不同生育阶段可分为两种即 和

25、水稻原产于亚热带地区,系短日喜温植物。温度可影响其生育过程,较_低

__的温度可延缓其发育转变,这就是水稻的感温性。

26、水稻原产于亚热带地区,系短日性植物。日照时间缩短,生育期会变____,这就是水稻感光性的表现。

27、水稻种子催芽的过程可分为__段。

28、水稻种子的胚即是稻株的幼体,包括胚芽和胚根两部分。胚芽包括胚芽鞘和

_和茎生长点。

29、水稻种子浸种的目的在于使种子吸收充足的水分,获得种子萌发的适宜水分

条件。其吸水过程可分为__物理吸水__、__生化吸水__和生长吸水三个阶段。

30、水稻籽粒灌浆物质的来源主要有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

31、提高稻田氮肥的利用率,重点应减少__和__损失。

32、同日开花的籼、粳稻,一般籼稻开花__,粳稻开花__。

33、现在世界上栽培的稻种有两个,它们分别为。

34、现在世界上栽培的稻种有两个,我国的所有类型均属_Oryza

astiva L.)。

35、一般而言,同一品种的生育期,在同一区域,随纬度增高, 生育期纬度相近,随海拔增高,生育期 延长 ,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 缩

短 。

36、依据叶龄余数与穗分化的关系,倒4倒3叶抽

出期为 枝梗分化期 ,倒2叶抽出期为 颖花分化期 ,剑叶抽出期为_减数分裂

期 。

27、移栽水稻一生的生育时期可划分为:秧苗期、、、

和 抽穗结实期 。

38、栽培稻有2个种,即__和_____ ,它们的学名分别为__和。

39、早稻“三性”的特点是基本营养性较小,感光性弱,甚至无感,而感温性较强,其生育期长短主要受 温度 高低所制约。

40、主茎总叶数为17,伸长节间数为5的品种,开始拔节的叶龄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_12 _。

41、主茎总叶数为18,伸长节间数为6的品种,开始拔节的叶龄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__12__。

42、主茎总叶数为18,伸长节间数为7的品种,开始拔节的叶龄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__11__。

43GramineaeOryza)植物。目前全球稻属植物有20多个种,栽培稻只有2个种,即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和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

44的直链淀粉,其余为支链淀粉;糯稻胚乳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

45拔增高,生育期延长;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同品种在不同条件下生育期的这种差异,也主要是营养生长期的差异。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异地播,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生育期的变化比生育期短的变化大。

46、水稻品种的“三性“ 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47南种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低,品种的生育期延长,高海拔品种引至低海拔,生育期的变化与北种南引相似;低海拔品种引至高海拔,与南种北引相似。

48、在水稻生育过程中,包括两个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性质互异的生长发育时期,即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一般以稻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期开始的标志。

49、生殖生长期是结实器官的生长,和结实期。

50

513种形态

52

53

54、温度对水稻开花受精的影响最大,温度低于要受到影响。

55、水稻的产量包括2产量中的比重,称为经济系数。

56个因素构成。

57、水稻产量形成可分为3和粒重形成阶段。

58

59

60、

量构成因素来表示。

61、水稻的物质积累量主要取决于2效率。

62、根据水稻产量的源库特征,型三类。

63、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就是指能不断优化群体结构,实现优质高产的各项形态、生理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量形成期较高的光合生产量、适宜的高的根活量、茎蘖成穗率较高且穗数适宜。

64进行评鉴。

65、及栽培因素的显著影响。

66、子。

67、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常发生以下变化,⑴脂肪被水解⑵蛋白质的硫氢基被氧化形成双硫键,⑶米中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B1迅速减少。

68 ③ ④

69、根、生长整齐、适当秧龄等,生理特性包括光合能力强、碳氮比(C/N)适中、束缚水含量相对较高、移栽后发根力和抗逆性强等方面。

70

71、在催芽过程中要求严格掌握温度,防止高温“烂包”。一般催芽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高温破胸②适温齐根芽 ③摊晾炼芽

72、地膜保温育秧盖膜后秧苗管理可分为3揭膜期

73、苗床管理的四个时期 74时吸水不充分,影响了发芽率和发芽势;③催芽时“烧包”或播种后“落泥”过深;④播种过早,或播后无保温措施,特别是胀谷直播时,遇低温发生烂种。

75

76

77死苗;③科学施肥; ④及时揭膜炼苗,防止高温烧苗;⑤高度重视立枯、青枯病以及虫害鼠害。

高产稻田土壤的基本特征 ①土壤整体构造良好;②土壤养分充分协调,不缺微量元素;③适当的保水保肥力;④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生化强度高,保热、保温性能好,升温降温较缓和。

78、根据苗茎穗粒关系,目前水稻高产的密植途径有三种:一是 二是“增粒”途径 三是“穗、粒兼顾”途径

79、目前生产上栽插秧苗方法有以下几种:;;③机插秧 ;④抛秧

80、在理论上施肥量可根据产量指标按下式计算:

81、灌溉定额=+—

82的直链淀粉,其余为支链淀粉;糯稻胚乳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

83、同品种的生育期,在同一地域,随纬度增高,生育期延长;纬度相近,随海拔增高,生育期延长;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同品种在不同条件下生育期的这种差异,也主要是营养生长期的差异。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异地播,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生育期的变化比生育期短的变化大。

84、水稻品种的“三性“

85、北方的品种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短,温度提高,品种的生育期缩短,南种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低,品种的生育期延长,高海拔品种引至低海拔,生育期的变化与北种南引相似;低海拔品种引至高海拔,与南种北引相似。

86、在水稻生育过程中,包括两个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性质互异的生长发育时期,即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一般以稻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期开始的标志。

87、生殖生长期是结实器官的生长,和结实期。

88

89、稻叶分为芽鞘、不完全叶及完全叶的3种形态

90

91、温度对水稻开花受精的影响最大,温度低于要受到影响。

92、根、生长整齐、适当秧龄等,生理特性包括光合能力强、碳氮比(C/N)适中、束缚水含量相对较高、移栽后发根力和抗逆性强等方面。

93、每生产500公斤稻谷需吸收纯N:公斤,公斤,K2O 公斤。

94、露地湿润育秧又称半旱秧田育秧,其技术环节有:(1)(2) (3)落谷稀 (4)秧田管理

95、根据水稻的叶龄模式,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一般为,穗分化开始一般在 倒4叶后半期(-3.5叶)。

96、根据水稻的叶龄模式,水稻的n叶抽出,叶节分蘖开始发生。主茎总叶数为N叶,伸长节间数为n时,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一般为__N-n__、拨节期为 N-n+3或(n-2)倒数叶龄期 。

97、水稻在幼穗分化前的茎叶分化生长过程中,心叶内一般包有张幼叶和 1 个叶原基。

98、水稻主茎第6叶抽出过程中,不包括分蘖鞘分蘖,此时同时生长的茎蘖数有 4 个。

99、根据水稻的叶龄模式,穗分化开始在倒叶期 、颖花分化期为 倒2叶期 。

100、中国的水稻分布南自北纬

101、我国栽培稻的主茎总叶数,多数在叶之间。

102、水稻发芽的最低温度为,最适温度为高温度为40℃

103、水稻发芽的最低温度为,最适温度为高温度为40℃

104、水稻生产上常把主茎拔节前天作为有效分蘖终止期。

105、在水稻栽培上,将常年日平均稳定通过粳稻露地播种的始期。

106、一个主茎18叶,伸长节间6个的品种,分蘖始期叶龄期为 分蘖临界叶龄期为 12 叶期,拔节叶龄期为 15 叶期,穗分化始期为 14 叶期。(务请注意顺数叶龄期与倒数叶龄期之间的关系)

107、一个主茎16叶、伸长节间5个的品种,最大移栽叶龄为蘖临界叶龄期为 11 ,拔节叶龄期为 14 叶,穗分化始期为 13.5 叶。6叶期时,同伸蘖为 III 、发根节位为 III 。(务请注意顺数叶龄期与倒数叶龄期之间的关系)

108、主茎总叶片数16叶,伸长节间数5个的水稻品种,有效分蘖临界期叶龄为 11 ;拔节期叶龄为 14 ;穗分化起始叶期为 13 。

109、 期、拔节始期的叶龄期、倒2叶抽出期。

110、1988年,中国水稻研究所将全国划为6个稻作区和16个稻作亚区(二级区)。

111、一般而言,水稻产量构成中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变化较大,而千粒重相对稳定。

112

113、水稻籽粒中碳水化合物约有20-40%运而来,其它余60-80%是由花后的光合产物直接供应。

114、水稻叶面积系数生长动态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抽穗后逐渐下降。115、水稻生产上常用单位面积上的颖花数(总粒数) 表示库,用叶面积系数(LAI)表示源。 116、粒叶比可用颖花/叶(cm2)、实粒/叶(cm2)、粒重/叶(cm2) 3种方法表示。

117、水稻高产田最高茎蘖数要求在拔节前个叶龄达到,最高茎蘖数为预定穗数1.1-1.3为宜。

118、丁颖根据我国栽培稻种的起源、演变和栽培发展过程,把它们分为5级,其中第一级为 粳稻 和 籼稻 两个亚种。

119、根据稻米淀粉性质的不同,可将我国栽培稻品种分为两个类型。

120、按株型分类 按茎秆长度可分高、中、矮秆品种。粳稻偏矮、籼稻偏高。籼稻以短于100cm的为矮秆品种,高于120cm的为高秆品种,100~120cm的为中秆品种。

121、丁颖把我国栽培稻种分为和两个亚种。

122、根据水稻分布和形态上的特征,人们认为 祖先。

123、水稻品种按其穗型特征可分为和两大类。

124、水稻品种发育特性包括、和 125

南种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低,品种的生育期延长,高海拔品种引至低海拔,生育期的变化与北种南引相似;低海拔品种引至高海拔,与南种北引相似。

126、中国的水稻分布南自北纬

127、1988年,中国水稻研究所将全国划为6个稻作区和16个稻作亚区(二级区)。

128 积温分为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

129、水稻原产于亚热带地区,系短日喜温植物。温度可影响其生育过程,较_低__的温度可

130、现在世界上栽培的稻种有两个,我国的所有类型均属_普通栽培稻__ (Oryza astiva L.)。

131、一般而言,同一品种的生育期,在同一区域,随纬度增高, 生育期纬度相近,随海拔增高,生育期 延长 ,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 缩短 。

132、栽培稻有2个种,即_普通栽培稻_和__非洲栽培稻___ ,它们的学名分别为__和。

133、水稻原产于亚热带地区,系短日性植物。日照时间缩短,生育期会变短____,这就是水稻感光性的表现。

134、现在世界上栽培的稻种有两个,它们分别为早稻“三性”的特点是基本营养性较小,感光性弱,甚至无感,而感温性较强,其生育期长短主要受 温度 高低所制约。

135GramineaeOryza)植物。目前全球稻属植物有20多个种,栽培稻只有2个种,即普通栽培稻(Oryza sativa)和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

136的直链淀粉,其余为支链淀粉;糯稻胚乳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

137海拔增高,生育期延长;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同品种在不同条件下生育期的这种差异,也主要是营养生长期的差异。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异地播,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生育期的变化比生育期短的变化大。

138、水稻品种的“三性“

四.问答题

1、高产水稻栽培在肥料运筹上,按基肥、追肥的比重及其追肥时期、数量配置上,水稻施肥法一般可分为哪四种?每种施肥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底肥“一道清”施肥法 即将全部肥料于整田时一次施下,使土肥充分混合的全层施肥法。适用于粘土、重壤土等保肥力强的稻田。2.“前促”施肥法 在施足底肥基础上,早施、重施分蘖肥,使稻田在水稻生长前期有丰富的速效养分,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确保增蘖增穗。尤其是基本苗较少的情况下更为重要。一般基肥占总施肥量的70~80%,其余肥料在返青后全部施用。此施肥法多用于栽培生育期短的品种,施肥水平不高或前期温度较低,肥效发挥慢的稻田。3.“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 这种施肥法仍注重肥料的早期施用。其最大特点是强调中期限氮和后期补氮。在施足底肥基础上,前期早攻分蘖肥,促进分蘖确保多穗,

中期晒田控氮,抑制无效分蘖,争取壮杆大穗,后期酌情施穗肥,以达多穗多粒增加粒重的目的。这种施肥法,在生产上应用广泛,尤其在南方一季中稻区,适用于施肥水平较高,生育期较长,分蘖穗比重大的杂交稻。 4.“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 在栽足基本苗的前提下,减少前期施肥量,使水稻稳健生长,主要依靠栽培的基本苗成穗,本田期不要求过多分蘖。中期重施穗肥,促进穗大粒多,后期适当补施粒肥,增加结实率和粒重。适用于生长期较长的品种和肥料不足,土壤保肥力较差田块。 以上几种方法各有其适应条件,不能一概而论。但从水稻的生育特点与对肥料的吸收规律,前期集中施肥与分段施肥,则以分段施肥更有利于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发展,获得较理想的产量。

2、壮秧的一般标准和意义。

答:1.壮秧的标准 壮秧的标准有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两方面。形态特征包括叶宽苗健、扁蒲白根、生长整齐、适当秧龄等,生理特性包括光合能力强、碳氮比(C/N)适中、束缚水含量相对较高、移栽后发根力和抗逆性强等方面。 2.壮秧的意义 在南方稻区,特别是双季稻,水稻秧田期常占全生育期的1/4~1/3,营养生长期则有1/2~2/3在秧田期渡过,所以秧苗好坏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从生产实践看,壮秧移栽后返青快,起发早,生长整齐,容易形成大穗,在同样栽培条件下,壮秧容易高产。从秧苗生理看,壮秧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生长锥粗大,根、茎、蘖原基分化数量多,质量好;大维管束数目多,水分、养分输导能力强,移栽大田后,抗逆性和各器官出生的数量和生理功能都比弱秧好,一次枝梗和每穗粒数明显增加,因而比弱秧增产。杂交水稻为发挥杂种优势和节约种子,更把培育多蘖壮秧,以蘖代苗,作为高产的重要关键。

3、水稻品种南北相互引种后预期的效应。

答:在引种方面的应用 纬度和海拔相近的地区,东西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和温度条件相近,易于成功。北方的品种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短,温度提高,品种的生育期缩短,往往生长量减少,不利产量形成。南种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低,品种的生育期延长,只要种植制度允许,能安全齐穗,即能发挥其增产潜力。高海拔品种引至低海拔,生育期的变化与北种南引相似;低海拔品种引至高海拔,与南种北引相似。

4、简述大穗型、穗粒兼顾型、穗数型三种类型水稻的增产途径。

答:大穗型增产途径: 要求中期群体适当减少,而个体发育健壮,以增加单株的干物质生产,提高群体的总结实率,亩有效穗数15~22万,每穗实粒数70~130粒。杂交水稻栽培和“小群体,壮个体”就属于这一类型。穗粒兼顾型: 群体与个体适当发展,使穗多和粒多能较好地协调统一,每亩有效穗约30万左右,穗实数60粒左右。大多数常规短短矮杆品种多采用这种增产途径。多穗型增产途径:以增加基本苗争取多穗,群体大而个体小, 每亩穗数多在40万左右,每穗实粒数为45-50粒,这种增产途径适宜的季节较紧,大田营养生长期短,利用分蘖穗很少可能的情况下。

5、简述少免耕的优缺点。

答:1、少免耕的优点:(1)利于保持水土,(2)维持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3)争取季节,减少劳动消耗(2)。

2、少免耕的缺点:(1)多年少免耕后土壤变紧,不利于根系发育,(2)耕作层的养分富化,而下层贫化。(3)土肥难以融合,肥料利用率低,(4)杂草、病害多(5)残茬秸秆 盖后,地温有所下降。

6、壮秧的形态指标。

答:1.根多色白,秧苗白根的多少直接关系到移栽后能否迅速返青,所以白根数多是秧苗早发的基础。2.秧苗基部扁蒲粗壮,基部粗壮的秧苗,腋芽发育粗壮,体内维管束数目多,贮藏的养分多,移栽后发根快,分蘖早而旺。3.苗健叶绿。4.秧龄适当。5.生长整齐无病害。

7、抛秧的栽培技术要点。

答:(1)选用适宜的品质,抛栽秧秧龄短,加上抛栽后根系分布浅,所以宜选用生育期中等的矮杆品种。(2)做好秧板田,秧板田应选择在灌排方便,按湿润育秧的要求做好秧板田。(3)摆盘装土,各地因地制宜选择床土,每畦秧板田放秧盘两排,以泥浆作床土的,先用泥浆填满盘孔,待泥浆沉实后播种,播后扫净盘面,塌谷入泥。用肥沃过筛细土作床土,先装土至盘孔的2/3,播后再盖土,然后扫尽盘面的细土和种子,洒足水。(4) 适量播种,播种量应根据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和秧龄的长短及成秧率。一般双季早晚稻以每盘育成2000株左右的秧苗来计算播量,每盘播70—80g干种子;单季晚稻每盘播50—60g。(5)精心管理,合理调节苗床的水分、温度、湿度、养分,注意防治病虫害。(6)提高抛栽质量:抛秧田做到田平、面糊、水薄,使秧苗易于立苗。抛栽密度双季早晚稻每亩抛10~15万,单季晚稻每亩抛6~8万,保证大田抛栽均匀,生长平衡。(7)合理施肥灌水,合理的肥水管理应做到:浅水抛栽,使根系入土深易于活棵;要在每亩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开始搁田。由于抛秧稻入土浅容易造成群体过大,所以前期注意控水控肥,另外抛秧稻特别要注意田间的杂草防除和后期的纹枯病。

8、按施肥(主要是氮肥)对水稻产量形成的作用,以及施肥量在水稻一生中的分配,简述水稻生产上常用的三种施肥法。

答:(1)”前促”施肥法,其特点是将肥料全部施于水稻生长前期,多采用重施基肥,早施攻蘖肥的方式。一般基肥占70~80%,.以增穗作为栽培的主攻目标时多采用此种施肥法。(2)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其最大特点是强调中期限氮和后期补氮。这种施肥法对品种生育期长和施肥水平高的地方,特别是分蘖穗占比重大的杂交稻,多采用此种方法。基、蘖肥占80~90%。(3)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其特点是减少前期的施肥量,在此基础上,中期重施穗肥,后期适当施用粒肥。 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群体的成穗率和塑造高光效的质量群体。一般基、蘖肥占总肥量的]50~60%,穗、粒肥占40~50%。

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请谈谈在大田生上,影响水稻米质的外部环境条件。

答:稻米的品质,既受 传控制,又受环境条件下的影响,影响米质的环境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温度。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的敏感期是抽穗灌浆期。且灌浆结实的不同阶段的日平均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不同,中期日平均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最大,后期次之,前期最小,灌浆期高温,籽粒灌浆速度较快,

淀粉粒积累疏松,使稻米的整精米率下降,透明度变差,恶白增加,同时稻米的糊化温度升高,胶稠变硬食味变劣。不同品种在不同的时期栽培,其稻米品质的优劣间接证明了灌浆结实期的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同一品种在不同的时期栽培一般晚季比早季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等明显的提高。施肥的影响;不同的施肥量、施肥时期、肥料配比对稻米品质均有明显的影响,一般讲来,稻米的加工品质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但N、P、K的配方施肥可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施肥量的增加,稻米的品质有下降的现象,且品质与产量之间有负相关关系。随施N水平的提高,如实施配方施肥可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同步提高。抽穗期施用一定量的氮肥,可提高整精米率,后期追施氮肥可增加蛋白质的含量但直链淀粉随施肥期的推迟呈轻微的下降。总而言之,实施分次少施可综拿手提高稻米的品质。栽培密度,合理稀植有利于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和米粒的透明度,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其他理化性质变化不太大。秧龄,秧龄过长、过短都不利于加工品质的改善,以30-35天的秧龄为宜,这样即可以实现增产又能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收获时期,在最适时期收割,不仅可获高产,而且可提高品质。当稻谷的含水量在20~23%时收获,可获得较高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另外收获时期对稻米和食味品质也有影响。大米品质是一项综合的指标,由于稻米的用途不同,对品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各地应根据本地的地理、气候特征,因地制宜发展本地水稻生产,提高其品质。

10、简述有机肥对土壤作用。

答:有机肥又称农家肥,包括农家的 弃物,人畜粪尿,厩肥、堆肥、沤肥、饼肥,绿肥,沟塘泥等,这些肥料的主要特点是:(1)种类多,来源广,成本低。1’(2)养分含量全面,肥效持久缓慢。(3)所含有机质和人分解过程中形成的腐殖质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CO2有利于光合作用,并释放出热量提高土温。由于有机肥具有上述特点,适于各种作物土壤,一般用作基肥,在土壤耕翻前均匀撒施,耕翻入土,使土肥相融合,供给作物整个生长发育期间所需的养分,腐熟的厩肥和堆肥可用作种肥,但末腐熟的有机肥不宜作肥料施入土壤中。

11、晒田的作用及技术。

答:晒田又称烤田或搁田,是稻田水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稻田的小气侯形成,提高水稻产量。1、晒田的作用:(1)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更新土壤环境。晒田可以减少有毒的还原物质; 另外晒田期,铵态氮及有效磷下降,复水后又上升,这种养分的变化有利于稻株的吸收。(2)晒田又可以抑制分蘖的发生,控制高峰苗。(3)晒田后,叶片受光姿态良好,田间小气 得到明显改善,通风透气。 2 、 晒田的技术:(1)时间以分蘖末至幼穗分化初期较为适宜。(2)标准:“够苗晒田”即当全田和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时开始搁田,现在高产田强调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就开始搁田。3、 晒田的程度,总的原则是烂田、旺苗重搁,1’ 漏田、瘦田轻搁,1’ 重搁的标准是:田;边开大裂,田中开小裂,人立不陷脚,多次轻搁的标准为田边开”鸡爪裂”田中稍紧皮,人立有脚印。

12试述露地湿润育秧的田间管理技术。

答:(1)扎根竖芽期的管理:扎根竖芽期指的是播种至立苗(1叶1心期),这是秧苗生育的第一个转变期。要求播后及时扎根,防止烂芽,提高成苗率。措施是在做好秧板的基础上,坚持湿润灌溉,保证氧气供应。(2)离乳前后的管理:离乳期指的是幼苗3叶前后,胚乳养分已经耗尽,是幼苗由异养到自养的转变期。要求使秧苗过好断奶关,顺利地进入独立生活,增强抗性,防止死苗。措施是早施断奶肥。(3)移栽前后的管理:由秧田移入大田是秧苗生育过程的第3个转变期。这个时期的管理目标是调节好秧苗体内的C/N,提高秧苗的发根力和抗植伤的能力,过好移栽关。 措施是施好接力肥和起身肥。

13、试述穗、粒肥的施用要点。穗肥依其施用时期和作用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答:1.促花肥:在第1苞分化期前后至2次枝梗分化期(叶龄余数3.5—2.5)追施速效氮肥,可使枝梗和颖花分化数增加,一般分化颖花数可增加25—40%,故称为促花肥。但促花肥施用不当对水稻高产形成具有不利的一面。首先是促成茎秆基部节间和中、上位叶片过度伸长,无效分蘖增多,恶化群体结构,同时易造成颖花量过多;此外在高氮水平下分化形成的枝梗,出穗后容易早枯。这些都会导致结实率下降,以至倒伏减产。所以,高产田一般不施用促花肥。只有在群体生长量小,拔节长穗初期又明显"落黄"的田块,以及库限制型品种中期生长又不过旺的田块,适量追施促花肥,不会增加副作用,并有明显增产效果。一般促花肥的施用量每亩硫铵8—15kg。2.保花肥:在雌雄蕊分化期(叶龄余数l.5—1.0)施用,减数分裂期发挥作用,可有效地防止颖花退化。依据器官同伸规律,促花肥的肥效发挥时,顶部叶片及基部节间已经定形,不会恶化株型。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出穗期叶片含氮量和茎鞘内淀粉积累量,对灌浆结实有利。保花肥对不同熟期和库源关系类型品种都有良好增产效果,是高产栽培和大面积栽培中必不可少的一次追肥。保花肥施用量一般每亩硫铵10—15kg,用量大时可分2次施用。施粒肥 稻株出穗以后,穗部籽粒灌浆所需的氮素营养一部分是由绿叶的蛋白质降解供给,另一部分是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如土壤氮素供应不足,叶片含氮量会日益减少,加速叶片衰老,叶面积指数下降,光合产物减少,不利于灌浆结实。在齐穗期施粒肥,能增加穗部氮素输入量,提高米粒蛋白质含量;减缓叶片氮素输出量,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其光合能力和根系活力,增加灌浆物质,提高粒重。据研究,施用粒肥,可显著增加剑叶含氮量,并可使倒2、3叶在齐穗后l周内保持抽穗时的氮素水平,对倒4叶含氮率下降也有明显减缓作用。另一方面粒肥使稻株氮素提高,会相应增加对磷、镁、硅的吸收,茎叶内钾的外渗量也相应减少,有利于维持稻株后期生理功能。但粒肥施用要得当,不宜过多,一般亩施尿素3 -4kg左右。 有缺肥迹象的田块可在始穗期追肥,肥田或生长过旺的田以及土壤还原性强的田少施或不施。

14、试述水稻移栽至成熟的水分管理技术。

答:浅水栽秧;分蘖期保持浅水层或浅水层田间湿润相结合;有效分蘖终止期排水搁田;二次枝梗分化期至抽穗后20天,田间保持浅水层或浅水层与田间湿润相结合;抽穗20天后至收获前7天,田间干湿交替;收获前一周断水。

15、某一水稻地的地力中等,试设计汕优63亩产量600kg以上的氮肥施用方案(即,什么时候施,施多少)。

答:1.在水稻地力中等条件下,汕优63亩产600kg左右的产量的氮素吸收量约为9~10kg。其中约60%来自土壤,40%依靠当季施肥,当季氮肥的利用率约为40%。这样总的施氮量为:(10-6)/0.4=10 kg (N),折合成尿素(含氮量46%)22kg。基肥:分蘖肥:穗肥(保花肥) = 5: 2:3,即:氮肥(尿素)施用时期和施用量为:基肥(移栽前施用)11kg;分蘖肥(移栽后5~8天施用)4.4kg;穗肥(叶龄余数1.2时施用)6.6kg。

壮秧的一般标准及其培育原则。①壮秧分蘖芽发育好,易得足够的穗数;②壮秧给管束发育好,易得大穗;③壮秧叶片发育好,制造的光合产物多,有利于形成饱粒;④壮秧发根力强,抗逆性好,移栽后返青活棵快。

16、搁田的作用效应及其运用原则。

答:晒田作用:①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更新土壤环境。这对控制水稻群体过分发展,促进生长中心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顺利转移,对培育大穗都是十分有利的。②是调整了植抹长相,促进了根系发育。晒田对水稻地上部分营养器官生长有暂时的抑制作用,植株叶色变淡、株型挺直,部分无效分蘖死亡,茎的1、2节间变短,秆壁变厚,机械组织厚度增加,增强了植株的抗倒力,改善了群体结构和光照条件。晒田期间,根系吸收力暂时减弱,促进根系下扎,白根增多,根系的活动范围扩大,根系活力增强。复水后提高了很系的吸收能力,植株生长速度又日趋加强。运用原则:① 晒田时期:一般以分蘖未期至幼穗分化初期较适宜。具体时期主要根据苗数决定。② 晒田程度:因根据苗情和土壤而定。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应早晒、重晒;反之,应迟晒、轻晒或露田(晾田);晾田则只排干水,土壤湿润,人进田陷足。晒田不宜过头或不足,也切忌多次重晒,使分蘖骤然下降。总之,通过晒田后,应使禾苗生长健壮。 壮秧的一般标准及其培育原则。①壮秧分蘖芽发育好,易得足够的穗数;②壮秧给管束发育好,易得大穗;③壮秧叶片发育好,制造的光合产物多,有利于形成饱粒;④壮秧发根力强,抗逆性好,移栽后返青活棵快。

17、简述水稻的穗分化过程。

答:5期:苞分化期:生长锥停止分化叶原基,开始伸长,在基部分化第一苞原基。枝梗分化期:由下而上各苞的腋部长出圆头状小突起,这是一次枝梗原基。一次枝梗原基逐渐长大,其基部出现很浅的苞的横纹和小突起,这小突起就是二次枝梗原基。颖花分化期:幼穗最上部的一次枝梗顶端的颖花原基,首先在外颖的一侧分化出两个浆片原基,随后又分化出6个雄蕊原基和1个雌蕊原基,幼穗开始进入雌雄蕊分化期。减数分裂期:当颖花长度达到最终长度的1/2左右时,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花粉成熟期: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分体,分散成小孢子,经过发育充实,形成功能健全的成熟花粉粒。

18、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加以描述,并简要说明各自的主要决定时期。

答:1. 穗数的决定时期 水稻每亩穗数是由其基本苗和单株有效分蘖率两个因素所决定。要获得足够穗数,必须有适当的基本苗数,并根据不同的增产途径,争取一定比例的有效分蘖。在分蘖前期(N-n叶龄前),尽可能促进有效分蘖,在分蘖后期,应设法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构成优质高产群体。2. 每穗颖花数的决定时期 每穗颖花数是由分化颖花数和退化颖花数决定的。分化颖花数与秧

苗和茎秆的粗状程度密切相关,所以,从秧田开始的营养生长期就有影响,但对颖花分化影响最明显的时期则始于穗轴分化期;颖花退化一般始于雌雄蕊形成期,而以减数分裂期影响最大,过了减数分裂末期,每穗颖花数基本确定.。. 结实率的决定时期 结实粒是指饱满谷粒占总颖花数的百分率。结实率的决定时期是穗轴分化开始到胚乳大体完成增长的时期,而影响最大的时期是花粉发育期(主要在减数分裂后期至小胞子形成初期)、开花期和灌浆盛期。在前两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易致雄性不育或开花受精不良而形成空粒;在后一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则易致灌浆不良而形成秕粒。4. 千粒重的决定时期 粒重是由谷壳的体积和胚乳发育的好坏所决定的。谷壳体积从颖花形成内外颖时即受影响;但以减数分裂期影响最大,为粒重第一次决定期。抽穗后谷壳大小已定,粒重决定于灌浆的充实程度,为第二次粒重决定期。一切有利于减少秕粒形成的条件和措施,都有利于粒重的提高。

19、以湿润育秧为例,简述秧田管理的关键环节与技术。

答:芽期:从播种到第1完全叶展开之前为芽期。此时秧苗耐低温能力强,而对氧气反应敏感,供氧好坏是影响扎根立苗的关键,所以播后秧板不宜上水,只保持土壤充分湿润,保证充足氧气。幼苗期:指1叶展开至3叶期。此时秧苗通气组织尚未健全,根系生长所需氧气主要依靠空气直接供应,故应采取露田与浅灌相结合的管水方法,2叶期前露田为主,2叶后浅灌为主。此期幼苗能否顺利由异养转为自养关键在于早施断奶肥。断奶肥应提早到1叶1心期施用为宜。及时补充氮源,有利幼苗从异养转入自养。 ③成苗期 指3叶期以后至移栽。秧苗体内通气组织已发育健全,根部氧的供应可以由地上部下运,应保持秧田有水层,并利于秧苗吸水、吸肥。因此在3叶期,稀播大秧应浅水灌溉,不断水,带土秧要保持湿润,不留水层,以水控苗,防止徒长。4~5叶时,应施一次接力肥。以后视苗情酌量补施1~2次肥。起身肥(送嫁肥) 一般在移栽前3~5d,叶色褪淡的基础施肥。它的作用在于秧苗吸氮后,造成体内高氮高糖,以增强秧苗的发根力。

20、简述水稻群体动态的发展过程。

答:根据群体发育的动态曲线说明。移栽:适宜基本苗。有效分蘖期:N-n叶龄期前的生长时期,促进分蘖形成和生长,打好足穗基础。无效分蘖期:N-n叶龄期之后,尽可能抑制无效分蘖的生长,同时起到抑制基部节间伸长、促进上层根系生长的作用。一般采用搁田等措施抑制生长。但要注意搁田的时机掌握,不可太晚,以免影响穗分化形成。

21、对水稻产量的形成过程加以简单描述,要求给出若干关键时期的简要说明。 答:产量的形成过程可以分解为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过程。移栽期:基本苗数是获得足够穗数的基础。分蘖期:促进有效分蘖的形成和生长。取得预期穗数。在分蘖后期抑制无效分蘖的形成,改善群体质量,为产量物质形成创造良好条件。穗分化期:每穗颖花数是由分化颖花数和退化颖花数决定,颖花分化影响最明显的时期则始于穗轴分化期。颖花退化一般始于雌雄蕊形成期,而以减数分裂期影响最大,过了减数分裂末期,每穗颖花数基本确定。开花结实期: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重要时期。开花期遇不良条件,易产生空粒;结实期条件不良,易产生

秕粒,并影响千粒重。

22、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给出其大致标准。答案要点:从结果来看,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的关键区别在于能否成穗,严格地讲,能否形成有收获价值的稻穗。从形态上看,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的区别在于母茎拔节时分蘖有无独立的根系,可以独立营养。区别的大致标准:母茎拔节时叶片数不少于3片。

23、请阐述水稻壮秧增产的原因。

答案要点:壮秧分蘖芽发育好,易取得足够的穗数。壮秧维管束发育好,容易得到大穗。壮秧叶片发育好,有利于形成壮个体,利于形成饱粒。壮秧发根力强,抗逆性好

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给出其大致标准。答案要点:主要区别在于能否形成有收获价值的稻穗。大致标准为:亩茎在拔节时,分蘖能否独立营养,形态上即具有独立根系。一般情况下,分蘖有3张叶片以上方形成自己独立根系。

24、简述水稻的耗水构成,给出灌溉定额的计算方法。

答案要点:水稻的耗水构成一般有:生态需水和生理需水,生态需水则主要包括蒸发、渗漏、径流等,生理需水主要有生长需水和蒸腾需水。最主要的消耗在蒸发、蒸腾和渗漏。灌溉定额即是水稻一生的耗水量减去降水量得到的差额即需人工补水的部分。

25、试述提高稻米品质的主要栽培技术。

答:(1) 选择优质高产品种,弄清优质品种的区域分布特点。(2) 安排抽穗期, 在适宜的灌浆温度范围内,结实期安排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时期。(3) 减少小分蘖,穗形整齐,成熟一致。(4) 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减少作为穗肥的的氮肥。(5) 灌浆期湿润灌溉,乳熟期后土壤水势保持在0~-20 kPa。

26、水稻晒田的作用及技术。

答:(1)晒田的生理生态作用 一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更新土壤环境,促进生长中心从蘖向穗的顺序转移,对培育大穗是十分有利的;二是调整植株长相,促进根系发育,促进无效分蘖死亡,叶和节间变短,秆壁变厚,植株抗倒力增强。还能促进根系下扎,白根增多,根系活动范围扩大,根系活力增加。高产栽培中,当全田总苗数达到一定程度时,采取排水晒田,以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和结实率。(2)晒田技术 晒田常因气候、土壤、施肥和秧苗长势不同而掌握不同的晒田时期与晒田程度。晒田一般多在水稻对水分不甚敏感的时期进行,以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较适宜。晒田程度要视苗情和土壤而定。苗数足,叶色浓、长势旺,肥力高的田应早晒、重晒,人立不陷脚,叶片明显落黄;相反则应迟晒、轻晒或露田,田中稍紧皮,叶色略退淡。晒田不宜过头或不足,要灵活掌握。

27、简述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

答:(1)返青期 水稻返青期间稻田保持一定水层,给秧苗创造一个温湿较为稳定的环境,促进早发新根,加速返青。但水层不能超过最上面全出叶的叶耳,否则影响生长的恢复。早栽的秧苗,因气温较低,白天灌浅水,夜间灌深水,寒潮来时适当深灌防寒护苗。返青期遇阴雨应浅水或湿润灌溉。(2)分蘖期 适宜水稻

分蘖的田间水分状况是土壤含水高度饱和到有浅水之间,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随着水层加深分蘖会受到抑制。生产上多采用排水晒田的方法来抑制无效分蘖。

(3)幼穗发育期 稻穗发育过程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的临界期。加之晒田复水后稻田渗漏量有所增大,一般此时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30%~40%。此期一般宜采用水层灌溉,淹水深度不宜超过10cm,维持深水层的时间也不宜过长。(4)出穗开花期 出穗开花期对稻田缺水的敏感程度仅次于孕穗期。受旱时,重则出穗、开花困难,轻则影响花粉和柱头的活力、空秕率增加。一般要求水层灌溉。在中稻出穗开花期常遇高温危害的地区,稻田保持水层,可明显减轻高温的影响。(5)灌浆结实期 后期断水过早,会影响稻株的吸收和运输,秕粒增加。此期最适的水分是间隙灌水,使稻田处于渍水与落水相交替的状态。

28、试述穗肥的作用与施用技术。

答:穗肥依其施用时期和作用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1)促花肥:在第1苞分化期前后至2次枝梗分化期(叶龄余数3.5—2.5)追施速效氮肥,可使枝梗和颖花分化数增加。促花肥使用要看苗看品种:前期生长旺的少施或不施,库限制型品种可多施,对这类品种可施硫铵6~8kg/亩。源限制型品种一般不施促花肥。(2) 保花肥:在雌雄蕊分化期(叶龄余数l.5—1.0)施用,减数分裂期发挥作用,可有效地防止颖花退化。保花肥对不同熟期和库源关系类型品种都有良好增产效果,保花肥施用量一般每亩硫铵10—15kg,用量大时可分2次施用。

试述搁田的效应与技术要领。. (1)搁田的效应: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促进有机质矿化;促进根的生长;改变植株体内的C、N代谢;节间缩短。(2)搁田的要领:掌握搁田时期(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一般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进行搁田);控制搁田程度,轻搁、多次搁田;搁田均匀一致。

29、试分析水稻叶龄余数3.5追施速效N肥,对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答:在叶龄系数3.5时施用,此时为倒4叶抽出的中期,追肥后一般约需1个叶龄期,株体内的氮素水平才会明显提高,叶色转深,进而影响各部器官生长。其时已是倒3叶抽出的中后期。查生育进程叶龄模式表,并依据器官相关生长关系,可知这次追肥对各器官的影响为:叶片:肥效发挥作用时,倒3叶长度、宽度已确定,这次追肥会影响到倒2、1叶叶片的长度、宽度。节间:肥效发挥时,各类品种均为倒5节间伸长期,这次追肥会导致基部节间的伸长。穗:追肥时为枝梗分化期,待肥效发挥的,已至颖花分化期,能促进颖花的分化。根:追肥时,早、中、晚稻组的发根期分别还6个、5个、4个叶龄期。可见,追保花肥对早、中、晚稻组品种不定根的发生的影响。综上所述,追施促花肥,使基部节间和倒1、2叶片伸长,使株型恶化,增加倒伏的危险,但能有效地增加颖花分化数,使穗型变大,在高产栽培中,促花肥要谨慎施用。

30、高产形成的构成因素的调控。

答: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4个因素构成,即

产量(kg/hm2)= (单位面积穗数(hm2)×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1000×1000)

㈠ 单位面积穗数的形成与调控

水稻单位面积穗数是由基本苗和单株有效分蘖率两个因素所决定。1、增穗必须有适当的基本苗数,并根据品种特性及不同的增产途径,争取一定比例的有效分蘖。2、在单位面积的基本苗确定后,穗数的形成主要决定于单株有效分蘖。 ㈡ 每穗颖花数及其调控

每穗颖花数在单位面积上穗数决定后,每穗平均着生的颖花数就决定了单位面积的总谷粒数。每穗颖花数是由分化颖花数和退化颖花数决定的。增加每穗颖花数有两个途径:一是促使颖花多分化,二是减少颖花退化。

㈢ 结实率及其提高

影响结实率的时期是在穗轴分化开始到胚乳大体完成增长的时期,而影响结实率最大的时期,抽穗前是在颖花分化和减数分裂2个时期,在前一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易致雄性不育或开花受精不良而形成空粒;在后一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则因灌浆不良而形成秕粒。

抽穗以后到胚乳大体完成增长期间光合量的多少对结实率有着决定性意义。抽穗后决定光合量的外因主要是光照量,强调后期“养根保叶”(保持顶部3片绿叶,维持一定的氮素水平和保持根系旺盛活力而不早衰)的目的就是增加光合量。顶部3片叶对后期光合量影响最大以剑叶最甚,因此在一定范围内,稻体含氮量高对增加结实率有利。抽穗后叶片中糖分浓度越高,向籽粒的运转越多。 ㈣ 千粒重及其提高

稻谷的粒重是由谷壳的体积和胚乳发育好坏两个因素决定的。谷壳的体积是粒重大小的前提。糙米的形状和体积大多决定于颖壳的形状和体积,受谷壳的机械约束,谷壳越大,糙米也可能越大。谷粒的大小存在一个由遗传性决定的上限,谷壳体积从颖花形成内外颖时即受影响,但以颖花生长最旺盛的减数分裂期影响最大,常常称之为粒重第一次决定期。造成谷壳小的重要原因是由于稻穗内外颖形成期,体内特别是幼穗部分碳水化合物不足。抽穗前的环境条件也影响颖壳的大小,特别在减数分裂期营养供应不足或遇到不良环境条件导致颖花变小。

决定粒重的另一因素是胚乳发育的好坏,即稻谷的充实程度。抽穗以后,谷壳大小已经固定,胚乳充实到什么程度则是第二次决定糙米的体积和重量,因此把抽穗后籽粒的灌浆盛期称之为粒重第二次决定期。此外,决定千粒重的时期也就是决定结实率的时期,也就基本决定了最终的产量。

提高粒重一方面要增大谷壳的体积,同时又要增重谷壳内的米粒。增大谷壳体积除选用大粒品种外,从二次枝梗分化期亦应开始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使颖花分化时稻体的营养状况和生理机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尤其以减数分裂期为中心的颖花生长最快时期,外界条件和营养状况对颖壳大小关系最大。增重谷壳内部的米粒,着重是加强抽穗后的光合作用,同时又要降低呼吸消耗,增加净光合量及其向谷粒的运转。

31、水稻品种南北相互引种后预期的效应。

答:在引种方面的应用 纬度和海拔相近的地区,东西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和温度条件相近,易于成功。北方的品种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短,温度提高,品种的生育期缩短,往往生长量减少,不利产量形成。南种北引,因生育期间的日长变长,温度降低,品种的生育期延长,只要种植制度允许,能安全齐穗,

即能发挥其增产潜力。高海拔品种引至低海拔,生育期的变化与北种南引相似;低海拔品种引至高海拔,与南种北引相似。

32、简述我国未来稻作科学发展目标

答:未来的水稻生产,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大力主攻高产优质。要求从目前每公顷6t提高到8t。而且品质符合市场要求,效益符合农民意愿。实现这一目标,大体要分为如下三步。

第一步,从现在起5~8年时间,积极研究与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力争单产早上7吨水平,并初步改善我国稻米品质状况;第二步要用10~15年时间加强技术创新,促进单产上8t水平,在高产的同时基本实现我国稻米的优质化;第三步则是确保单产稳定超8t的基础上,全面实现我国稻米生产的优质化、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使稻米生产保持与人口增长、经济建设、市场需求相适应。

33、列表说明普通野生稻与普通栽培的区别 答:

性状

落粒性

繁殖特性

成熟特性

谷草比

株型

米色 普通野生稻 很强 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 普通栽培稻 较不易落粒 有性繁殖 成熟不整齐, 穗上着粒甚少成熟整齐, 穗上着粒多极低 分蘖散生,茎叶长大 长芒 赤褐 较高(0.3~0.5) 株型较紧凑 短芒或无芒 通常为白色

34、简述我国水稻六个稻作区的主要自然生态条件和种植制度 答:

≥10℃

年日照时年降水量年太阳辐射总稻田种植数 (kcal/cm2制度 天数 (mm) 量(小时)稻作区年积温

代? (℃)

号I 190~120 双季稻为

主的一年

多熟制

50~115 双季稻三

熟制和单

季稻两熟

制并存,双

单比例约

4:6

70~110 单季稻为

110~135 一季稻的

两年三熟

和一年一

V 2000~100~146 一年一熟3700

130~150 一年一熟

为主 50~600

I :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II: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 III: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IV: 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V: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VI: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五.是非题

1、长江中下游早籼、早粳品种的熟期早迟决定于短日高温生育期的长短。( + )

2、蛋白质含量是通过测定稻米的全氮含量(如凯氏法定氮),并乘以5.95的转换系数即得。(+)

3、稻的完全叶由叶鞘和叶片两大部分组成,其交界处还有叶枕、叶耳和叶舌(+)

4、稻谷催芽是根据种子发芽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和空气的要求,利用人为措施,创造良好发芽条件,使发芽达到“快、齐、匀、壮”。(+)

5、稻谷的粒重是由谷壳的体积和胚乳发育好坏两个因素决定的 (+)

6、稻米品质一方面取决于品种的遗传背景,同时还受气候、土壤及栽培措施等多方面的影响(+)

7、稻穗为复总状花序,由穗轴、一次枝梗、二次枝梗、小穗梗和小穗组成(+)

8、稻叶仅有不完全叶及完全叶的2种形态(—)

9、返青分蘖期是指移栽到抽穗以前的时期。(—)

10、高效叶面积指有效茎上部三张叶片的面积,高效叶在群体叶面积中所占的比例称高效叶面积率。(+)

11、环境条件基本上不影响分蘖芽的分化。 (+ )

12、机插水稻插后缓苗期较长,应早施分蘖肥,促进前期早发。(+)

13、据测定,每生产100kg稻谷,需纯N 2.02kg,P0.56kg,K1.68kg,氮∶磷∶钾为4∶1∶3。(—)

14、粒叶比是衡量水稻库源关系是否协调的一个重要指标(+)

15、粒重/叶是源对库的实际贡献,它既反映了源与库的两个方面,又表达了“流”的信息。(+)

16、影响粒重以减数分裂期和乳熟期为关键时期(+)

17、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18、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19、缺锌的僵苗,棕色至褐色的叶斑从下位叶的中部开始出现,逐渐扩展至叶的上部和基部,叶基部和中脉常有失绿现象。 (+ )

20、生育期愈长的品种,主茎最高节位发根的时间就愈早。 ( + )

21、生殖生长期是结实器官的生长,包括稻穗的分化形成和开花结实,分长穗期和结实期。(+)

22、水稻播种前除需要进行晒种和精选种子外,还必须进行浸种与消毒。(+)

23、水稻的根系属于须根系,由种子根和不定根组成,且种子根有多条。(—)

24、水稻的微量必须元素有Fe、Zn、B、Cu、Si、Mn和Mo 7种。 (- )

25、水稻分蘖期田间大于5㎝的深水层对分蘖发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

26、水稻高产群体质量的核心指标是提高抽穗期的群体光合生产积累量(—)

27、水稻库限制型品种应注重粒肥的施用,提高其结实率和粒重。 (─)

28、水稻品种的“三性” 生育期的差异,决定于品种内在的遗传性和外界环境条件(+)

29、水稻品种的发育特性是确定种植制度、品种搭配、栽培措施的重要依据(+)

30、水稻四个产量构成因素,在形成中表现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关系(+)

31、水稻有明显的喜铵性,故称水稻为喜铵性作物。 (─)

32、水稻籽粒胚的重量占水稻糙米重量的90%以上。 (—)

33、提高稻田的氮肥利用率,其重点是减少脱氮损失和氨挥发。 ( + )

34、同品种的生育期,因纬度或海拔的高低,以及播种季节的早迟而异。(+)

35、同日开花的籼粳稻,一般粳稻开花较早,籼稻开花较迟。 (―)

36、海拔相近的地区,南北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和温度条件相近,易于成功(—)

37、我国各地通常以当地常年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oC和12 oC的初日,分别作为籼稻和粳稻露地育秧早播的界限。 ( +)

38、籼稻和粳稻的地理分布不同主要是由于它们对日长的反应不同 ( ―)

39、延迟出穗的临界日长愈短的品种,其感光性愈强。 (+ )

40、秧龄一般指从浸种催芽到拔秧的秧田日数。(—)

41、秧苗3叶期为“离乳期”,此时必须施用“断奶肥”。 (– )

42、一般以稻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期开始的标志 (+)

43、有效叶面积在总叶面积中的比例,称有效叶面积率(+)

44、与粳稻相比,一般籼稻的谷粒较狭长,颖毛较长、较浓。 (- )

45、在不同生态条件下,通过改变栽培措施,调控群体的发育方向不能使有些品种的源库关系发生转变(—)

46、早稻和晚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对日长反应的不同。 ( + )

47、早稻和晚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对温度的反应的不同。 (─)

48、早稻是由晚稻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经人工培育选择而形成的变异型。(+)

49、粘稻和糯稻的区别主要在于胚乳淀粉性质的不同,前者主要为直链淀粉,而后者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 (- )

50、直播水稻的全生育期延长,植株变高,主茎叶片数增加。(—)

51、水稻的根从外观上可分为白根、黄根、黑根,其中黄根的活性最强(—)

52、水稻拔节后叶叶鞘的横切面通常呈三角形,其中积累的淀粉也明显高于分蘖期(-)

53、在一定穗数基础上,提高群体的茎蘖成穗率是水稻群体质量的综合指标。 (+)

54、水稻四个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与结实率呈现显著负相关,其它产量构成因素间均呈正相关表现(-)

55、由源和库的定义可知,源库是稳定的、不变的,它们之间也不会发生转化。(-)

56、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57、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58、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差异,决定于品种内在的遗传性和外界环境条件(+)

59、海拔相近的地区,南北方向相互引种,因日长和温度条件相近,易于成功(—)

60、早稻是由晚稻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经人工培育选择而形成的变异型。(+)

61、粘稻和糯稻的区别主要在于胚乳淀粉性质的不同,前者主要为直链淀粉,而后者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 (- )

62、籼稻和粳稻的地理分布不同主要是由于它们对日长的反应不同 ( ―)

63、延迟出穗的临界日长愈短的品种,其感光性愈强。 (+ )

64、与粳稻相比,一般籼稻的谷粒较狭长,颖毛较长、较浓。 (- )

65、水稻品种的发育特性是确定种植制度、品种搭配、栽培措施的重要依据(+)

66、早稻和晚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对温度的反应的不同。 (─)

67、长江中下游早籼、早粳品种的熟期早迟决定于短日高温生育期的长短。( + )

68、同品种的生育期,因纬度或海拔的高低,以及播种季节的早迟而异。(+)

69、早稻和晚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对日长反应的不同。 ( + )


相关文章

  • 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
  • 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2. 持续农业--指既能保证食物安全,又能 ...查看


  • 作物栽培学试题111
  • <作物栽培学>试题第七套 注: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冬小麦:秋冬季播种的小麦. 2.作物的拔节期:50%的植株第一节间伸长0.5-2cm的时期 3.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 ...查看


  • 无土栽培学试题
  • <无土栽培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题0.5分,共160个,80分 ) 1.无土栽培学是研究 无土栽培技术原理 . 栽培方式 和 管理技术 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2.无土栽培的类型依其栽培床是否使用固体基质材料,将其分为非固体 ...查看


  • 农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 农学基础 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机电学院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专业 07级 卷别:A 本试卷共(1)页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作物 2种质资源 3生育期 4自花授粉 5生物产量 6蒸腾系数 7 ...查看


  • 农作物的栽培与管理
  • 黑龙江省安达市育才高中 翟贵君 生物科学的研究与农业生产及其发展密切相关,高中生物课本中许多知识都与农作物的栽培与管理有关,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植物的激素调节.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变异.生物工程等内容.高考大纲中要求学生具有" ...查看


  • 农作物生产技术期末考试题
  • 学 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教室: 2013 - 2014 学年第 一 学期 农学专业<农作物生产技术>期末考试 ...查看


  •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期中试题
  • 2009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二)期中试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计60分) 1.下列哪个日期是"世界60亿人口日"( ) A. 1979年10月12日 B. 1989年10月12日 C. 199 ...查看


  • 土壤肥料学试题题库
  • 土壤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2.土壤耕性:是土壤对耕作的综合放映,包括耕作的难易.耕作质量和宜耕期的 ...查看


  • 七年级上册生物测试题
  • 九年级生物月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不能 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 )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繁殖 C.体小且绿色 D.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