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短缺应急计划

1 目的

为保证公司人员出现短缺时能尽快补充人员,并能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保障,特制定应急计划。

2 范围

适用于比克国际(天津)有限公司

3 职责

3.1人力资源部负责应急计划的启动和组织;

3.2人力资源部招聘培训组负责岗位分析、招聘、培训工作;

3.3人力资源部人事基础组负责人员的绩效考评工作;

3.4用人部门负责人员需求及补充计划的提报;

3.5用人部门负责人员的盘点、储备及人员的落实情况,并提供人员的相关资料;

3.6用人部门负责人员绩效评估及各项技能培训;

4 内容

公司人员短缺应急方案:

4.1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建立人才需求系统。通过建立职位分析系统,对现有人员的盘点,分析人员的素质与数量是否与业务量相匹配,人才供给的内部开发及外部聘用比例。

4.2 建立人员数据库,分析现有员工的技能,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工作能力建立公司人员储备表,具体包括以前的经历、培训背景、技能证书、职业兴趣、主管的评价等内容。反映员工的竞争力,通过它可以判断哪些员工会被提升或调配。这样可以保证空缺的岗位有相应数量的员工来填补,而且有合适的人来填补。

4.3 建立人才预警系统,对流动性较大的岗位及早做好补充计划;针对关键岗位,进行业务分解;同时要建立后备人员,以避免人员流失尤其是关键人员的流失。根据职务分析,确定岗位需求的人数,并把未来的人才流入、晋升、辞职等流动率情况用图表显示出来,然后确定合适的人员补充。

假设本岗位人员定编50人,根据绩效评估和经验预测,称职的有32人,需要培训的10人,3人需要淘汰,而人员流动大约有5人。根据数据,企业就可以确定合适的人员补充,晋升3名优秀人员,对绩效稍差的进行培训,淘汰不合格人员,并通过人才库,选拔内部合适人才6名,然后确定外部招聘人员5人,从而保证本岗位有充足的人员供给。

4.4 建立培训开发系统,进行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工作技能培训、岗位调配、工作丰富化培训,使人员胜任现在及未来的工作要求;同时,建立人员晋升通道,使员工看到努力的方向,提升其工作价值。

4.5 建立人员晋升方案,对各岗位的工作范围、每个关键职位的可能接替人选、接替人选目前

绩效、提升潜力以及需要培训的内容,来决定公司重要职位空缺的人选。优先提拔培养内部人员,使人才有发展的平台。

4.6 通过绩效评估,可以提早发现优秀人才和不合格人员,从而可以确定合理的人员安排,对

优秀人才选拔晋升,对绩效欠佳者及早培训,对不合格员工调岗或辞退。

4.7 建立轮岗轮训机制,培养多面手,多能工的复合型人才,作业员之间各工序轮岗,管理人员基层轮岗学习等方式,特别是关键岗位的人员培养,确保关键岗位的人才储备是其编制的一倍,为人员的流失,特别是关键岗位员工的流动提供后备力量,同时,给予员工多方面技能学习、帮助员工自身成长。

4.8 与大、中院校建立“定单”式人才培养方式。每年从优秀院校中的二年级进行选拔,第三

年的课程加入我公司企业文化、流程、技能学习,同时到公司进行现场实习,实习期间进行评估,选拔优秀人员作为储备干部。

总之,我们要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对想跳槽的预先进行激励,对不称职的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凝聚力,从而避免了临时抱佛脚、慌忙被动的局面。也使人员有了完善的供给渠道。

1 目的

为保证公司人员出现短缺时能尽快补充人员,并能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保障,特制定应急计划。

2 范围

适用于比克国际(天津)有限公司

3 职责

3.1人力资源部负责应急计划的启动和组织;

3.2人力资源部招聘培训组负责岗位分析、招聘、培训工作;

3.3人力资源部人事基础组负责人员的绩效考评工作;

3.4用人部门负责人员需求及补充计划的提报;

3.5用人部门负责人员的盘点、储备及人员的落实情况,并提供人员的相关资料;

3.6用人部门负责人员绩效评估及各项技能培训;

4 内容

公司人员短缺应急方案:

4.1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建立人才需求系统。通过建立职位分析系统,对现有人员的盘点,分析人员的素质与数量是否与业务量相匹配,人才供给的内部开发及外部聘用比例。

4.2 建立人员数据库,分析现有员工的技能,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工作能力建立公司人员储备表,具体包括以前的经历、培训背景、技能证书、职业兴趣、主管的评价等内容。反映员工的竞争力,通过它可以判断哪些员工会被提升或调配。这样可以保证空缺的岗位有相应数量的员工来填补,而且有合适的人来填补。

4.3 建立人才预警系统,对流动性较大的岗位及早做好补充计划;针对关键岗位,进行业务分解;同时要建立后备人员,以避免人员流失尤其是关键人员的流失。根据职务分析,确定岗位需求的人数,并把未来的人才流入、晋升、辞职等流动率情况用图表显示出来,然后确定合适的人员补充。

假设本岗位人员定编50人,根据绩效评估和经验预测,称职的有32人,需要培训的10人,3人需要淘汰,而人员流动大约有5人。根据数据,企业就可以确定合适的人员补充,晋升3名优秀人员,对绩效稍差的进行培训,淘汰不合格人员,并通过人才库,选拔内部合适人才6名,然后确定外部招聘人员5人,从而保证本岗位有充足的人员供给。

4.4 建立培训开发系统,进行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工作技能培训、岗位调配、工作丰富化培训,使人员胜任现在及未来的工作要求;同时,建立人员晋升通道,使员工看到努力的方向,提升其工作价值。

4.5 建立人员晋升方案,对各岗位的工作范围、每个关键职位的可能接替人选、接替人选目前

绩效、提升潜力以及需要培训的内容,来决定公司重要职位空缺的人选。优先提拔培养内部人员,使人才有发展的平台。

4.6 通过绩效评估,可以提早发现优秀人才和不合格人员,从而可以确定合理的人员安排,对

优秀人才选拔晋升,对绩效欠佳者及早培训,对不合格员工调岗或辞退。

4.7 建立轮岗轮训机制,培养多面手,多能工的复合型人才,作业员之间各工序轮岗,管理人员基层轮岗学习等方式,特别是关键岗位的人员培养,确保关键岗位的人才储备是其编制的一倍,为人员的流失,特别是关键岗位员工的流动提供后备力量,同时,给予员工多方面技能学习、帮助员工自身成长。

4.8 与大、中院校建立“定单”式人才培养方式。每年从优秀院校中的二年级进行选拔,第三

年的课程加入我公司企业文化、流程、技能学习,同时到公司进行现场实习,实习期间进行评估,选拔优秀人员作为储备干部。

总之,我们要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对想跳槽的预先进行激励,对不称职的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凝聚力,从而避免了临时抱佛脚、慌忙被动的局面。也使人员有了完善的供给渠道。


相关文章

  • 紧急应变计划程序
  • 1目的版本:A.0页码:第2页/共4 页 本程序制订并规范在生产过程中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仍能保证本公司的产品能够正常生产,并保证市场的需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在公司生产过程中能事先预测到的非自然灾害所产 ...查看


  • 人力资源人员应急预案
  • 人力资源人员应急预案 人力资源人员应急预案是对于岗位人员出现短缺.资质不足.编制过剩.岗位不合理等突发情况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措施,应用激励机制.员工关系等管理手段及其它必要的 ...查看


  • 正宁县地下水应急预案
  • 正宁县地下水应急预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地下水开采的监测.监督工作,防 止地下水过量开采与污染,更好地保护地下水资源,有效预 防.及时控制和减轻突发灾害和事故造成对地下水污染破 坏,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 ...查看


  • 美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的类型及标准
  • 作者:张彦云 中国考试 2007年02期 经过了近两个世纪的发展,美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从不规范到逐渐规范.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师资格证书体系和相对规范的证书标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大体上可以分 ...查看


  • 英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 英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立已有很长的历史.由于英国对于应急准备.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等各项工作做得充分,一旦发生事故能快速作出反应,迅速启动整个应急系统,集结各方面的力量来应对和处理紧急事件. 在英国发生 ...查看


  • 应急体系管理制度
  •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猴子岩水电站色古沟沟水处理施工项目部 应急体系管理制度 批准: 审核: 编制: 二〇一〇年五月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应急体系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 ...查看


  • 原材料采购应急预案
  • 主要原辅材料采购应急预案 1 目的 为了有效确保铝水.硅.镁.精炼剂等主要原辅材料的供应,预防因采购物资的短缺或不当等因素引起的意外损失,保证采购物资供应的及时有序.保质保量,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2 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铝水.硅.镁 ...查看


  • 建设节水型城市建议
  • 建设节水型城市建议 一.建设节水型城市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八条明文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查看


  • [应急管理]预案
  • 1.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组织: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红十字会.教会 志愿者组织 政府组织包括参与公共安全管理的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它们是公共安全管理的权力部门,也是主要的管理实施部门.自下而上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全国各级公共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