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巨大的破坏力与软弱的创造力

文 / 陈振濂

陈振濂,号颐斋,原籍浙江郑县。1979年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师从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获书法学硕士学位,1993年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西伶印社理事。现为国家级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巨大的破坏力与软弱的创造力

对当前书法界要求创新的倾向及其意义,我认为是应当给予高度评价的。在任何意义上的抱残守缺、泥古不化,都将使书法发展前景黯淡。我宁愿看一些不成熟的、也许是并不可取的书法“创新”作品,从中去揣摩作者的立场、观点、思维方式和大致轨迹;而不愿意看陈词滥调、思想懒惰、只是一味“复制”式的书法作品,因为在其中看不到作者的思想,看不到作品本身的生命力。因此,追求新的艺术风格,在其中不倦地探索尝试,即使这些新作品失败也罢,有谁能担保每一次探索都一定成功呢?它在见识上、观念上确乎已远远超出挤辈一头。我称之为是观念上具有领先地位。

但是,纵观目前国内书界的创新作品的实际状况,不觉又痛切地感觉到我们基本上还很难推测目前的创新趋势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引人注目的进展,许多作品的起点太低了。而低层次的起点的表现又反映出低层次的观念支配。统而言之,目前的创新作品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这些作品远无法打动当代书坛人士们的心,要与强大而完整的古典阵营分庭抗礼,并驾齐驱,更显得力量不足。在创新的展览作品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古典主义者的讥笑:“就这样的东西也叫书法?”讥笑本身或许有相当偏激的色彩,但其中也包含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新派书法在审美意识、艺术形式或技巧方面致命的处于绝对劣势位置。

审美意识本身并不一成不变。“可以创造新的审美意识形态来协调于新的艺术追求”。但这样的口号是空洞而不准确的,应该是用新的审美意识来创作新的作品,新的作品又足以证明那新的审美意识的正确性,而不是事后的协调。更不是空洞的议论。然而我们的创新家们常常仅仅满足于站在为新而新的立场从表现形式上去破坏古典主义,要求前无古人的绝对的新,在破坏完后是否建立些新的体格,却很少有过周密的思考。巨大的破坏力和软弱的创造力之间显得很不平衡。用这样的不平衡以及内部所包含的审美意识上的自相矛盾来面对强大的、具有深沉的历史内涵的、在技巧上又十分完美的古典阵营,显然是毫无抵抗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许是新派书法将遭受灭顶之灾的一个不吉之兆。为此我感到无比的担忧。

创造欲望上的领先地位和形式技巧上的大大落后地位,这种不相称确实应该引起有志于创新者的严重注意。在这种现象背后有着社会、历史方面的影响痕迹,但也有创作者主观上的问题。我想,在创造书法的新未来时,应该先从理论上思想上做些准备工作。对书法创新同行而言,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并不是对书法艺术表面形式作简单的改头换面的尝试,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对传统的再认识。应该先取得一些出发点,书法中的恒常规律何在?它的时代痕迹何在?哪些是千古不变的内核?哪些是“因时相沿”的表象?在认同与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力和思辨力。有意在创新作品旁边挂一幅功底扎实的古典风格的作品,以炫耀自己也有传统,不是胡来,这实在大可不必,真正优秀的创新作品,形式本身就足以看出作者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了。

我正在搞一个“关于书法创新问题”的研究,我对当代创新倾向的不足以及其内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个中国书法史上第三期高潮即将来临的预想,和它可能拥有在艺术观念、历史、社会诸方面的基础出发点,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志来从事这一研究工作。

文 / 陈振濂

陈振濂,号颐斋,原籍浙江郑县。1979年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师从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获书法学硕士学位,1993年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西伶印社理事。现为国家级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巨大的破坏力与软弱的创造力

对当前书法界要求创新的倾向及其意义,我认为是应当给予高度评价的。在任何意义上的抱残守缺、泥古不化,都将使书法发展前景黯淡。我宁愿看一些不成熟的、也许是并不可取的书法“创新”作品,从中去揣摩作者的立场、观点、思维方式和大致轨迹;而不愿意看陈词滥调、思想懒惰、只是一味“复制”式的书法作品,因为在其中看不到作者的思想,看不到作品本身的生命力。因此,追求新的艺术风格,在其中不倦地探索尝试,即使这些新作品失败也罢,有谁能担保每一次探索都一定成功呢?它在见识上、观念上确乎已远远超出挤辈一头。我称之为是观念上具有领先地位。

但是,纵观目前国内书界的创新作品的实际状况,不觉又痛切地感觉到我们基本上还很难推测目前的创新趋势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引人注目的进展,许多作品的起点太低了。而低层次的起点的表现又反映出低层次的观念支配。统而言之,目前的创新作品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这些作品远无法打动当代书坛人士们的心,要与强大而完整的古典阵营分庭抗礼,并驾齐驱,更显得力量不足。在创新的展览作品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古典主义者的讥笑:“就这样的东西也叫书法?”讥笑本身或许有相当偏激的色彩,但其中也包含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新派书法在审美意识、艺术形式或技巧方面致命的处于绝对劣势位置。

审美意识本身并不一成不变。“可以创造新的审美意识形态来协调于新的艺术追求”。但这样的口号是空洞而不准确的,应该是用新的审美意识来创作新的作品,新的作品又足以证明那新的审美意识的正确性,而不是事后的协调。更不是空洞的议论。然而我们的创新家们常常仅仅满足于站在为新而新的立场从表现形式上去破坏古典主义,要求前无古人的绝对的新,在破坏完后是否建立些新的体格,却很少有过周密的思考。巨大的破坏力和软弱的创造力之间显得很不平衡。用这样的不平衡以及内部所包含的审美意识上的自相矛盾来面对强大的、具有深沉的历史内涵的、在技巧上又十分完美的古典阵营,显然是毫无抵抗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许是新派书法将遭受灭顶之灾的一个不吉之兆。为此我感到无比的担忧。

创造欲望上的领先地位和形式技巧上的大大落后地位,这种不相称确实应该引起有志于创新者的严重注意。在这种现象背后有着社会、历史方面的影响痕迹,但也有创作者主观上的问题。我想,在创造书法的新未来时,应该先从理论上思想上做些准备工作。对书法创新同行而言,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并不是对书法艺术表面形式作简单的改头换面的尝试,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对传统的再认识。应该先取得一些出发点,书法中的恒常规律何在?它的时代痕迹何在?哪些是千古不变的内核?哪些是“因时相沿”的表象?在认同与反思中,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力和思辨力。有意在创新作品旁边挂一幅功底扎实的古典风格的作品,以炫耀自己也有传统,不是胡来,这实在大可不必,真正优秀的创新作品,形式本身就足以看出作者对书法的认识和理解了。

我正在搞一个“关于书法创新问题”的研究,我对当代创新倾向的不足以及其内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个中国书法史上第三期高潮即将来临的预想,和它可能拥有在艺术观念、历史、社会诸方面的基础出发点,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志来从事这一研究工作。


相关文章

  • 张启华:增强忧患意识
  • 张启华:增强忧患意识 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张启华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发布时间:2011-07-13 13:49 一是要忧激烈 的 国际竞争环境带给我们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在当今 世界 多极化. 经济 全球化深入 发展 ...查看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
  •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4.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5.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6. ...查看


  •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 1
  • 1.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给我们以深刻的历史启迪. 参考答案:第一,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反抗斗争,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能消灭中国的根本原因. 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但因其阶级的局限性, ...查看


  • 近代史考试参考答案 2
  • 近代史复习策略 1.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相互关系 答: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 近代中国的历 ...查看


  •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边坡稳定评价方法
  • 2008年12月 矿业安全与环保 第35卷第6期 阗凰橱崤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边坡稳定评价方法 张 磊,舒继森,彭 竹,彭洪阁,陈树召 (1.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2.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查看


  •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资料
  • 全国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复习资料(终极完整版) 第一章 岩石和地质构造 一.地球的构造分为外部和内部两部分.外部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部则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是岩石.地幔与地壳的分界面为莫霍面,地幔占地球总质量的66% ...查看


  •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之外的经济学著作,是保护主义者的教义基础.该书由四个部分组成--历史.理论.学派和国民经济政治学.我在暑假对这本书进行了研读,并对其中的历史部分进行了 ...查看


  • 近现代史课后习题答案
  • 1. 如何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因为中国由独立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除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对抗阶级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阶级,资产阶级.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及其基本特点? 答:社会性质:半 ...查看


  • 铁道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 石家庄铁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讨 High speed railway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research 2012 届 学 号 铁道工程技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