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是1986年8月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器物坑出土的6件树形的文物,造型为树状,上有神鸟。原树高384cm,3簇树枝,每簇3枝,上有27个果实和9只鸟,可能是“九日居下枝”的意思。

中文名:青铜神树

出土时间:1986年 所属年代:商代晚期 馆藏点:三星堆博物馆 青铜神树简介

文物名称: 青铜神树

时间: 商代晚期

青铜神树,共有八棵,商代晚期青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收藏于四川三星堆博物馆。

其中一号大神树高达3.96米,树干残高3.84米。有三层枝叶,每层有三根树枝,树枝的花果或上翘,或下垂。三根上翘树枝的花果上都站立着一只鸟,鸟共九只(即太阳神鸟)。 神树的下部悬着一条龙,龙的头朝下,尾在上,夭矫多姿。二号大神树的一旁,同样有一条蜿蜒盘桓的龙,神树与神龙的一体形象,使神树显示出非凡的魅力与深厚的象征意义。 青铜神树是什么树

青铜神树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商代晚期文物,国家文物局公布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神树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 ,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干直,树根外露。树干上有三层树枝,每层为三枝丫,枝丫端部长有果实,一果枝上扬,果上站立一鸟,两果枝下垂。在树桠和果托下分别铸有火轮。在树的一侧,有一条龙援树而下,龙身呈辫索状马面头,剑状羽翅。从造型来看,该青铜神树应是代表东方的神木“扶桑”

青铜神树特征

一号铜树

一号青铜神树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 ,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干直,树根外露。树干上有三层树枝,每层为三枝丫,枝丫端部长有果实,一果枝上扬,果上站立一鸟,两果枝下垂。在树桠和果托下分别铸有火轮。在树的一侧,有一条龙援树而下,龙身呈辫索状马面头,剑状羽翅。从造型来看,该青铜神树应是代表东方的神木“扶桑”。

二号铜树

三星堆的二号铜树仅保留着下半段,整体形态不明,下面为一圆盘底座。三条象征树根的斜撑之间的底座上,各跪有一人,人像的双手前伸,似乎原先拿着什么东西。能够复原的树干每层伸出三根树枝。它的枝头有一长一短叶片包裹的花蕾,其后套有小圆圈,与一号大铜树基本相同;但枝条的主体外张并且上翘,鸟歇息在枝头花蕾的叶片上,这却不同于一号大铜树。

青铜神树价值

青铜神树表明它和传说中的扶桑树及太阳神鸟相关。据说在遥远的东方和西方各有一棵巨大的扶桑树,是太阳神鸟升起和栖息的场所,每天早上太阳神鸟从扶桑树上升起,晚上就落在扶桑树上休息。而且远古传说天有十日,每天升起一个太阳,余下的九个太阳神鸟就栖息在树上。

铸造于3000年前的青铜神树,极为壮观,独树一帜世界罕见。

200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青铜神树就位列其中,成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青铜神树历史

1986年7月18日,当地砖厂在取土时挖出玉石器,经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发现祭祀坑(后被命名为一号祭祀坑),先后清理出玉器、青铜人头像、青铜人面像、跪坐人像、铜戈等青铜器,以及石器、陶器、海贝等,另有金杖、金面罩、虎形箔饰、金块等4件。

同年8月14日,距一号祭祀坑东南约30米处发现二号祭祀坑,发现更多文物:高大、繁缛、精美的青铜尊、罍,各不相同的青铜人头像,大大小小的青铜面具,闪闪发光的金面罩、金面人头像,巨大的铜树,以及玉环、玉璧、玉璋、玉戈、玉管、玉珠等。青铜神树便是其中之一。[3]

转至10月,破旧的青铜神树被装进纸箱放入货车,送进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修复,而青铜神树被土层夯实,变形尤为严重。树干断成3截,树枝断成18截,其余的鸟儿、果实碎片多得难以计数。

修复神树的工作一直持续到1996年,杨晓邬和他的团队用了10年。

其中完成神树主要的整体面貌花费了8年,剩下两年是做完善工作。

1997年三星堆博物馆开馆,青铜神树挪至此馆收藏。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两件陶器被震落摔破,月亮湾城墙遗址轻度受损,镇馆之宝青铜神树没被摇倒。查看录像发现青铜神树当时不停地摇晃,但由于神树被一根银色钢丝绳牢牢

地固定在玻璃罩内,底座也用牢固的螺丝钉加固在大理石底座板上,所以没有倒下。但经过检查发现,还是有部分钢丝绳被摇松了。

青铜神树原型

社树

“扶桑树”、“建木”的造型与功能与三星堆青铜神树极其相似,而“扶桑树”、 “建木”的原型很可能是上古时代的“社”树。后世把“社”等同于土地,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但上古时代的“社”,却具有更为广大的意义,人们在社坛上从事测天、祭祀天地神灵以及求雨、祈农等政治及宗教活动,这是一个沟通天人的极其神圣的场所。“社”一般建立在坛上或者山丘之上,这样的坛就称为“社坛”。 “社坛”的中心往往是一棵树,如《论语》里面就讲到鲁哀公向孔子的学生宰我请教关于社的问题,宰我回答说:“社,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古代在建邦立国之初,必首先建社,社的象征,就是一棵树或几棵树或一片丛林。作为社的标志的树,往往硕大无比。

龙树

神树下部悬着一条龙,它的头朝下,尾在上,夭矫多姿。特定的树叫做龙可以肯定是一种古老的传承,在中国的早期时代,将龙与“社树”连接在一起的,是它们共同的“指时”

的特征。一般的树自然只能称为树,但作为测天之用,具有“通天”之功用的神树,才被称为“龙树”和“龙”。由于测天,确定时节对农业社会的重要意义,所以这种通天龙树渐渐被赋予诸如保护庄稼丰收、邦国安全,掌控雨水甚至动植物生殖繁育等多重神性功能。 青铜神树及其解释

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均出自二号祭祀坑,其中大型神树两件以及破碎和无法拼接的小型神树及残段若干。根据《三星堆祭祀坑》一书的介绍,它们的基本特点大致择要如下。

一号大型神树形制最大,通高3%厘米,残高 359厘米,圆形底座圈直径为92.4-93.5厘米,圈上三足呈拱形,状似树根。座上为树身,其上套铸三层树枝,每层出三枝弯曲向下,全树共九枝。第一层树枝靠近根部,第二层树枝在树干中段,第三层树枝靠近树端,端部残缺。每层树枝共分三叉,其中一枝中部又分两叉。各下垂枝端有一花,中部向上短枝花朵上有一立鸟,共九只鸟。在与分两叉的树枝方向相反一侧的底座上嵌铸一龙,龙身呈绳索状蜿蜒顺树干而上,尾巴残缺。

二号大型神树人为损毁比较严重,曾被砸击和焚烧而变形。残留部分为树座和树干两部分,底座为圆形圈座,三个拱形足如同树根。树干通高193.6厘米,残高 142厘米,底座直径54.8厘米。圈座三面正中有一方台,上有一19厘米的跪坐人像。现存的仅二层树枝,有三个分叉,但仅存一枝完好。该枝从中段上下一分为二,上段有一立鸟站在花瓣上,下段端部为一花朵。

小形神树只有一件比较完整,也颇有特色,残高50厘米。该树为三股辫绳状树干,基座无存,但周围有几枝卷曲的枝条外展。树的主干中部有两层树枝向外展出,但端部均残。两个主干顶端分别有一立鸟。特别有意思的是,该两只鸟均为人面,戴着面罩,方脸、大眼、高鼻、大耳,身短翼大,造型更像是长着鸟翼的人。

这些青铜神树和其他前所未见的器物,如青铜立人像和青铜面具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正如英国学者罗森所说的那样,这些惊人的东西构建出一幅异乎寻常的世界图像。三星堆青铜器是一种舞台道具,它们描绘了神灵的世界,对于那些参加这幕剧的人具有极大的意义。然而,对于这些道具的用途和象征意义,学者们仍然众说纷纭。比如对于青铜树,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扶桑若木说 持这样一种观点的学者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中还包括了很多的日本学者。这种观点的依据主要来自中国古代的文献如公元前四世纪的《山海经》和公元前二世纪的《淮南子》。《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三星堆祭祀坑》一书也根据其中“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的记载,认为那棵人面鸟的神树就是司木之神“句芒”。

同时,《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还提及了若木的特征:“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灰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生昆仑西附西极,其华光赤下照地,名曰若木。”《淮南子·地形训》中有若木上居住着十个太阳,树地果实掉落在地上的描述。从以上这些记载中可以知道,扶桑与若木是古代传说中分别生长在东极和西极的两棵太阳树,也就是太阳和

神鸟升起和栖息的场所,每天早上太阳从扶桑树上升起晚上就落在若木树上。远古传说天有十日,每天升起一个太阳,余下的九个太阳神鸟就栖息在树上,这也正好印证了青铜树上有九只青铜鸟这样的一个事实。

建木说 这一观点也是基于古代文献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在《山海经》中,建木被描述为一棵盘根错节及其茂盛的通天神树,它拔地而起,直上九霄,长满了层层叠叠的果实和树叶。在《淮南子·坠地训》中记载:“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建木因此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众神或者仙人以及具有人神交往无穷法力的巫师来往天上人间的通道,也就是说建木是一座神奇的天梯。但由于建木与太阳的关联并不直接,且无法有效解释树上栖息的九只鸟,所以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并不是很多。

图腾说 这种解释主要是对建木的理解上延伸而来。有些学者认为,建木具有图腾柱的特征,并与古人对日影的观察有关。比如闻一多先生认为:“直立如建表,故曰‘建木’,表所以测日影,故曰‘日中无影’。”萧兵认为,原始人生产简陋,知识贫乏,生活单调,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往往用高山、大树等为坐标,测量太阳的相对位置用以计时。陆思贤认为先民重视太阳运动的观察,十日神话就代表了这样的一种观察,因此图腾柱被用作立杆以测日影。但图腾柱并不仅仅为了满足立杆测影的需要,也为了满足一个氏族共同崇拜和信仰上的需要。

摇钱树说 这种观点来自于对考古学材料的推测和研究。根据汉代出土的青铜摇钱树,推论三星堆青铜树也有可能是一种摇钱树。因为祭祀坑出土了许多贝币,他们推测这些贝币有可能被挂在树上。此外,20世纪80年代位于雅砻江下游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川滇走廊上的四川盐源县境内,考古工作者在战国至西汉初的墓葬中征采集到一批人兽纹青铜祭祀枝片,其造型与“摇钱树”酷似,但铸造工艺更为粗狂古朴,有学者认为它就是通天神树的象征,树端立有沟通天地的巫师,枝端的璧形物被认为可能代表太阳。由于这样一种造型的器物出土在四川省境内,因此就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同样出土于此的三星堆青铜神树,因此也被认为是青铜神树的发展形式。

外来传播说 一种观点认为神树是中东地区普遍的装饰物,巴比伦乌尔王陵的出土法器就大致如此,不同的是,那棵巴比伦的神树只有八个分枝,假如能够证明九个果实与叶子属于蔷薇科杏类,则更能肯定它确实来自中东犹太人,因为杏树在古代犹太人中间特别受到青

睐。同时鸟也是中东地区非常普遍的装饰物和神圣的象征,一些民族崇拜鸟,因此很有可能闪米特民族的一些传统会流传到三星堆文化中来。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青铜神树来源于西亚民族对竹的崇拜,这主要是根据青铜神树分节这一形态来进行推断的,但是这种观点受到较大的质疑。 大部分外国学者都附会中国学者的观点来讨论青铜树的象征性,比如德国学者

r.goepper指出神树和立鸟可能和古蜀国的太阳崇拜的习俗有关,神树上立鸟数目一共是十只,正好与中国神话中关于“后羿射日”的故事吻合。他也列举了神树是世界的脐带和连接天地的纽带,和古蜀国的“生命之树”等中国学者的看法,但是对外来说却不以为然,认为对神树的解释从两河流域的发现来推断其象征意义,显然走得太远。

然而,罗森对青铜树的讨论,并没有陷入文献的圈套。她认为,这些树采用了贵重的材料,用青铜来铸造,也许暗示了它所表现的是人世以外的一个非物质的世界,因为人世间的树木是木头的而不是青铜的。树上的鸟在礼仪和宗教世界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鸟可能代表了诸神,是专门保护某些特定人群的神明、或神界的重要角色。罗森还对利用时空和文化背景差异很大的文献和考古发现来解释青铜树涵义的做法表示怀疑。她认为,没有证据表明中原地区早期的人们和晚期的文化享有共同的信仰,更妄论当时的四川先民与中原先民享有共同的语言和信仰了。中国学者用较晚的文献来解释这些树和小鸟,看来是无稽之谈,是相当危险的。我们如想了解这些树和小鸟的含义,恐怕还需要有其他器物来提供一个更充分的背景,并在这种宗教和礼仪的背景之下来进行讨论。罗森女士的看法显然是不无道理的

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是1986年8月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器物坑出土的6件树形的文物,造型为树状,上有神鸟。原树高384cm,3簇树枝,每簇3枝,上有27个果实和9只鸟,可能是“九日居下枝”的意思。

中文名:青铜神树

出土时间:1986年 所属年代:商代晚期 馆藏点:三星堆博物馆 青铜神树简介

文物名称: 青铜神树

时间: 商代晚期

青铜神树,共有八棵,商代晚期青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收藏于四川三星堆博物馆。

其中一号大神树高达3.96米,树干残高3.84米。有三层枝叶,每层有三根树枝,树枝的花果或上翘,或下垂。三根上翘树枝的花果上都站立着一只鸟,鸟共九只(即太阳神鸟)。 神树的下部悬着一条龙,龙的头朝下,尾在上,夭矫多姿。二号大神树的一旁,同样有一条蜿蜒盘桓的龙,神树与神龙的一体形象,使神树显示出非凡的魅力与深厚的象征意义。 青铜神树是什么树

青铜神树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商代晚期文物,国家文物局公布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神树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 ,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干直,树根外露。树干上有三层树枝,每层为三枝丫,枝丫端部长有果实,一果枝上扬,果上站立一鸟,两果枝下垂。在树桠和果托下分别铸有火轮。在树的一侧,有一条龙援树而下,龙身呈辫索状马面头,剑状羽翅。从造型来看,该青铜神树应是代表东方的神木“扶桑”

青铜神树特征

一号铜树

一号青铜神树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 ,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干直,树根外露。树干上有三层树枝,每层为三枝丫,枝丫端部长有果实,一果枝上扬,果上站立一鸟,两果枝下垂。在树桠和果托下分别铸有火轮。在树的一侧,有一条龙援树而下,龙身呈辫索状马面头,剑状羽翅。从造型来看,该青铜神树应是代表东方的神木“扶桑”。

二号铜树

三星堆的二号铜树仅保留着下半段,整体形态不明,下面为一圆盘底座。三条象征树根的斜撑之间的底座上,各跪有一人,人像的双手前伸,似乎原先拿着什么东西。能够复原的树干每层伸出三根树枝。它的枝头有一长一短叶片包裹的花蕾,其后套有小圆圈,与一号大铜树基本相同;但枝条的主体外张并且上翘,鸟歇息在枝头花蕾的叶片上,这却不同于一号大铜树。

青铜神树价值

青铜神树表明它和传说中的扶桑树及太阳神鸟相关。据说在遥远的东方和西方各有一棵巨大的扶桑树,是太阳神鸟升起和栖息的场所,每天早上太阳神鸟从扶桑树上升起,晚上就落在扶桑树上休息。而且远古传说天有十日,每天升起一个太阳,余下的九个太阳神鸟就栖息在树上。

铸造于3000年前的青铜神树,极为壮观,独树一帜世界罕见。

200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青铜神树就位列其中,成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青铜神树历史

1986年7月18日,当地砖厂在取土时挖出玉石器,经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发现祭祀坑(后被命名为一号祭祀坑),先后清理出玉器、青铜人头像、青铜人面像、跪坐人像、铜戈等青铜器,以及石器、陶器、海贝等,另有金杖、金面罩、虎形箔饰、金块等4件。

同年8月14日,距一号祭祀坑东南约30米处发现二号祭祀坑,发现更多文物:高大、繁缛、精美的青铜尊、罍,各不相同的青铜人头像,大大小小的青铜面具,闪闪发光的金面罩、金面人头像,巨大的铜树,以及玉环、玉璧、玉璋、玉戈、玉管、玉珠等。青铜神树便是其中之一。[3]

转至10月,破旧的青铜神树被装进纸箱放入货车,送进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修复,而青铜神树被土层夯实,变形尤为严重。树干断成3截,树枝断成18截,其余的鸟儿、果实碎片多得难以计数。

修复神树的工作一直持续到1996年,杨晓邬和他的团队用了10年。

其中完成神树主要的整体面貌花费了8年,剩下两年是做完善工作。

1997年三星堆博物馆开馆,青铜神树挪至此馆收藏。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两件陶器被震落摔破,月亮湾城墙遗址轻度受损,镇馆之宝青铜神树没被摇倒。查看录像发现青铜神树当时不停地摇晃,但由于神树被一根银色钢丝绳牢牢

地固定在玻璃罩内,底座也用牢固的螺丝钉加固在大理石底座板上,所以没有倒下。但经过检查发现,还是有部分钢丝绳被摇松了。

青铜神树原型

社树

“扶桑树”、“建木”的造型与功能与三星堆青铜神树极其相似,而“扶桑树”、 “建木”的原型很可能是上古时代的“社”树。后世把“社”等同于土地,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但上古时代的“社”,却具有更为广大的意义,人们在社坛上从事测天、祭祀天地神灵以及求雨、祈农等政治及宗教活动,这是一个沟通天人的极其神圣的场所。“社”一般建立在坛上或者山丘之上,这样的坛就称为“社坛”。 “社坛”的中心往往是一棵树,如《论语》里面就讲到鲁哀公向孔子的学生宰我请教关于社的问题,宰我回答说:“社,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古代在建邦立国之初,必首先建社,社的象征,就是一棵树或几棵树或一片丛林。作为社的标志的树,往往硕大无比。

龙树

神树下部悬着一条龙,它的头朝下,尾在上,夭矫多姿。特定的树叫做龙可以肯定是一种古老的传承,在中国的早期时代,将龙与“社树”连接在一起的,是它们共同的“指时”

的特征。一般的树自然只能称为树,但作为测天之用,具有“通天”之功用的神树,才被称为“龙树”和“龙”。由于测天,确定时节对农业社会的重要意义,所以这种通天龙树渐渐被赋予诸如保护庄稼丰收、邦国安全,掌控雨水甚至动植物生殖繁育等多重神性功能。 青铜神树及其解释

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均出自二号祭祀坑,其中大型神树两件以及破碎和无法拼接的小型神树及残段若干。根据《三星堆祭祀坑》一书的介绍,它们的基本特点大致择要如下。

一号大型神树形制最大,通高3%厘米,残高 359厘米,圆形底座圈直径为92.4-93.5厘米,圈上三足呈拱形,状似树根。座上为树身,其上套铸三层树枝,每层出三枝弯曲向下,全树共九枝。第一层树枝靠近根部,第二层树枝在树干中段,第三层树枝靠近树端,端部残缺。每层树枝共分三叉,其中一枝中部又分两叉。各下垂枝端有一花,中部向上短枝花朵上有一立鸟,共九只鸟。在与分两叉的树枝方向相反一侧的底座上嵌铸一龙,龙身呈绳索状蜿蜒顺树干而上,尾巴残缺。

二号大型神树人为损毁比较严重,曾被砸击和焚烧而变形。残留部分为树座和树干两部分,底座为圆形圈座,三个拱形足如同树根。树干通高193.6厘米,残高 142厘米,底座直径54.8厘米。圈座三面正中有一方台,上有一19厘米的跪坐人像。现存的仅二层树枝,有三个分叉,但仅存一枝完好。该枝从中段上下一分为二,上段有一立鸟站在花瓣上,下段端部为一花朵。

小形神树只有一件比较完整,也颇有特色,残高50厘米。该树为三股辫绳状树干,基座无存,但周围有几枝卷曲的枝条外展。树的主干中部有两层树枝向外展出,但端部均残。两个主干顶端分别有一立鸟。特别有意思的是,该两只鸟均为人面,戴着面罩,方脸、大眼、高鼻、大耳,身短翼大,造型更像是长着鸟翼的人。

这些青铜神树和其他前所未见的器物,如青铜立人像和青铜面具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正如英国学者罗森所说的那样,这些惊人的东西构建出一幅异乎寻常的世界图像。三星堆青铜器是一种舞台道具,它们描绘了神灵的世界,对于那些参加这幕剧的人具有极大的意义。然而,对于这些道具的用途和象征意义,学者们仍然众说纷纭。比如对于青铜树,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扶桑若木说 持这样一种观点的学者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中还包括了很多的日本学者。这种观点的依据主要来自中国古代的文献如公元前四世纪的《山海经》和公元前二世纪的《淮南子》。《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三星堆祭祀坑》一书也根据其中“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的记载,认为那棵人面鸟的神树就是司木之神“句芒”。

同时,《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还提及了若木的特征:“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灰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生昆仑西附西极,其华光赤下照地,名曰若木。”《淮南子·地形训》中有若木上居住着十个太阳,树地果实掉落在地上的描述。从以上这些记载中可以知道,扶桑与若木是古代传说中分别生长在东极和西极的两棵太阳树,也就是太阳和

神鸟升起和栖息的场所,每天早上太阳从扶桑树上升起晚上就落在若木树上。远古传说天有十日,每天升起一个太阳,余下的九个太阳神鸟就栖息在树上,这也正好印证了青铜树上有九只青铜鸟这样的一个事实。

建木说 这一观点也是基于古代文献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在《山海经》中,建木被描述为一棵盘根错节及其茂盛的通天神树,它拔地而起,直上九霄,长满了层层叠叠的果实和树叶。在《淮南子·坠地训》中记载:“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建木因此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众神或者仙人以及具有人神交往无穷法力的巫师来往天上人间的通道,也就是说建木是一座神奇的天梯。但由于建木与太阳的关联并不直接,且无法有效解释树上栖息的九只鸟,所以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并不是很多。

图腾说 这种解释主要是对建木的理解上延伸而来。有些学者认为,建木具有图腾柱的特征,并与古人对日影的观察有关。比如闻一多先生认为:“直立如建表,故曰‘建木’,表所以测日影,故曰‘日中无影’。”萧兵认为,原始人生产简陋,知识贫乏,生活单调,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往往用高山、大树等为坐标,测量太阳的相对位置用以计时。陆思贤认为先民重视太阳运动的观察,十日神话就代表了这样的一种观察,因此图腾柱被用作立杆以测日影。但图腾柱并不仅仅为了满足立杆测影的需要,也为了满足一个氏族共同崇拜和信仰上的需要。

摇钱树说 这种观点来自于对考古学材料的推测和研究。根据汉代出土的青铜摇钱树,推论三星堆青铜树也有可能是一种摇钱树。因为祭祀坑出土了许多贝币,他们推测这些贝币有可能被挂在树上。此外,20世纪80年代位于雅砻江下游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川滇走廊上的四川盐源县境内,考古工作者在战国至西汉初的墓葬中征采集到一批人兽纹青铜祭祀枝片,其造型与“摇钱树”酷似,但铸造工艺更为粗狂古朴,有学者认为它就是通天神树的象征,树端立有沟通天地的巫师,枝端的璧形物被认为可能代表太阳。由于这样一种造型的器物出土在四川省境内,因此就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同样出土于此的三星堆青铜神树,因此也被认为是青铜神树的发展形式。

外来传播说 一种观点认为神树是中东地区普遍的装饰物,巴比伦乌尔王陵的出土法器就大致如此,不同的是,那棵巴比伦的神树只有八个分枝,假如能够证明九个果实与叶子属于蔷薇科杏类,则更能肯定它确实来自中东犹太人,因为杏树在古代犹太人中间特别受到青

睐。同时鸟也是中东地区非常普遍的装饰物和神圣的象征,一些民族崇拜鸟,因此很有可能闪米特民族的一些传统会流传到三星堆文化中来。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青铜神树来源于西亚民族对竹的崇拜,这主要是根据青铜神树分节这一形态来进行推断的,但是这种观点受到较大的质疑。 大部分外国学者都附会中国学者的观点来讨论青铜树的象征性,比如德国学者

r.goepper指出神树和立鸟可能和古蜀国的太阳崇拜的习俗有关,神树上立鸟数目一共是十只,正好与中国神话中关于“后羿射日”的故事吻合。他也列举了神树是世界的脐带和连接天地的纽带,和古蜀国的“生命之树”等中国学者的看法,但是对外来说却不以为然,认为对神树的解释从两河流域的发现来推断其象征意义,显然走得太远。

然而,罗森对青铜树的讨论,并没有陷入文献的圈套。她认为,这些树采用了贵重的材料,用青铜来铸造,也许暗示了它所表现的是人世以外的一个非物质的世界,因为人世间的树木是木头的而不是青铜的。树上的鸟在礼仪和宗教世界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鸟可能代表了诸神,是专门保护某些特定人群的神明、或神界的重要角色。罗森还对利用时空和文化背景差异很大的文献和考古发现来解释青铜树涵义的做法表示怀疑。她认为,没有证据表明中原地区早期的人们和晚期的文化享有共同的信仰,更妄论当时的四川先民与中原先民享有共同的语言和信仰了。中国学者用较晚的文献来解释这些树和小鸟,看来是无稽之谈,是相当危险的。我们如想了解这些树和小鸟的含义,恐怕还需要有其他器物来提供一个更充分的背景,并在这种宗教和礼仪的背景之下来进行讨论。罗森女士的看法显然是不无道理的


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最逆天神器[下篇]
  • 中国古代最逆天神器:古人真是太伟大了 10.下水管道.秦国在没统一六国时修的. 西安西郊出土,这一排下水道已经烂掉了. 秦国时期下水道 再来贴个更早的,完整器. 陶制地下水道水管.安阳殷墟出土.欢迎去安阳殷墟博物馆看实物. 11.安吉县天子 ...查看


  • 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十六话,[山海经]杂谈,十日国扶桑树的故事(上)
  • (henry0311001_新浪博客------2010-12-26 21:13:50) 解读山海经的钥匙―――第十六话,<山海经>杂谈,十日国扶桑树的故事(上) 三星堆的扶桑树 下一话我想来试着"讲讲故事" ...查看


  •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
  •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夏.商.周青铜器的特点.代表作品: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及表现:奴隶的悲 惨命运等基础知识.综合归纳:夏.商.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 统治的基础之上. 2.认识夏商周的青铜文明包括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 ...查看


  • 六大禁止出境顶级文物,最后一个疑似穿越者所留
  • 淳化大鼎 鼎身上的主体图案,正是牛头蜴身龙纹.在这一龙头下面,还铸造了一个完全写实.明确无误的牛头.鼎的上口,还分别雕有四条鳄型原龙.其造型高大魁伟,纹饰庄严神奇.国家第一批禁止出境文物. 人物龙凤帛画 是战国中晚期的帛画精品,中华人民共和 ...查看


  • 7-5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
  •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2.认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学习重点] 青 ...查看


  • "树"的意象化内涵
  • "树"的意象化内涵 著名导演郑君里曾说:"艺术质量犹如双手捧水银, 稍不当心就会从指缝里溜掉."谢晋在拍摄<天云山传奇>时也曾言:"让服装和道具讲话, 因为它们也是演员" ...查看


  • 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
  • 第四课 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 1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光辉成就. 2.理解青铜器是如何以其造型纹饰和铭文体现其重大的社会作用. 教学重点 青铜器艺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商代尊神重鬼.西周礼乐制度 ...查看


  • 七年级上册判断题复习
  • 七年级上册判断题复习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 3.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 4.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过着群居生活.( )5.距今 ...查看


  • 七年级历史政治随堂练
  • 历史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它填入对应的答题栏内.每题2分,共30分) 1. 一位心理学家说:"一个人所发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这告诉我们( ) A .人是非常渺小的 B .人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