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姓 名: 李丽

单 位: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永康镇中心完小 联系电话: [1**********]

关于农村课外活动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这里的课外活动时间包括放学后、双休日、寒暑假)。开展课外活动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活动方式和教育方式。小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愉悦身心、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积累经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认知社会等等,其情感和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农村小学因环境条件和硬件设施所限,更加有必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配合课堂教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

现实中,我们农村的小学生课外的时间主要用来做什么呢?哪些活动内容比较热门? 有多少学生参加了有学习内容的课外活动呢?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小学生课余生活的真实情况,近期笔者对本校小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时间:2010年1月——2010年3月

调查对象:1—6年级的学生、部分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 调查方法: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法。 调查地点:经济开发区 学校 正文:

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增长知识的重要阶段。课程改革

要求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由单一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由注重机械的死记硬背的现状,转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实践、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社会是一个无限的信息源,有良好的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也有影响、促使学生走向反面的信息,而处于未成年阶段的义务教育的学生,他们缺少辨别、判断是非的能力,又缺少必要的社会监督的条件。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没有健全的社会教育资源(如少年宫、文化宫、图书馆、兴趣活动班等)、缺少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可供学生锻炼活动的社区环境较差等,致使活动内容不丰富,活动质量不尽人意。学生只能“朝八晚五”在学校活动,其余时间均在校外活动。在校外活动中有多少学生参加了有学习内容的课外活动呢? 哪些活动内容比较普遍?哪些活动内容值得提倡和积极推广呢?为此, 笔者对所在地学校的1—6年级的全部156名学生进行了有关他们课余生活的问卷调查。对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采用了走访和座谈的调查方式。

学校、家里两点一线是学生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做家庭作业、看电视、玩耍”成为我们农村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主流。在“课外时间主要用于做什么?(限选三项)“的问卷调查中,通过统计数据发现,做家庭作业者占78% ,读课外书者占15% ,看电视者占69%,而随意玩者占54%、做家务者23%、上网者占9%。在分析家庭作业占用课外时间的问卷调查的数据发现:放学后在30分钟内完成作业者占10%,在60分钟内完成作业者占55%,在60分钟以上完成作业者占

35%。

农村孩子的课余时间是非常充裕的,他们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做些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调查统计。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农村学生的课外活动存在许多问题。 1.年龄越小的学生,看电视占用的时间越长。特别是双休日和寒暑假,几乎占到活动时间的一半以上。年龄越小的孩子自控能力越差,越容易被动为电视节目所吸引。长此以往,会出现年龄尚小,近视程度已经很高。由于大部分时间为电视节目所占用,用来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被挤占。

2.年龄越大的学生,越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因为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对电脑操作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因为课外活动内容的缺乏,使他们更加迷恋虚拟网络游戏,希望从网络游戏中找到精神的满足。 3.参加兴趣班学生的比例极小,内容单一。因此周边没有类似的资源,要到离家几里以外的地方去学习,学习起来不方便,需要家长接送,因此很多家长都懒于为孩子报名。其实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家长应该适应地引导,对孩子将来人格、情绪、素质、能力的培养都是有一定好处的。

4.家长对子女的课外生活缺乏深层次地了解和合理地安排。调查

显示,家长在是否给子女制定课余生活计划方面,没有制定和很少制定的小学生家长占90%,即便给子女制定了计划,多数学生也没有根据家长的意识去做,仍然沿续着看电视、玩等一贯做法。在每天的课余时间及双休日,希望子女有作业的小学生家长占70%以上,有20%的小学生家长不让学生参加文体娱乐活动,其原因:一是家长希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双休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二是家长担心学生贪玩而变野,影响学习;三是社会上为青少年提供的娱乐场所如体育场地等极少。

据调查,尽管100%的小学生都喜欢有自己的课余时间及双休日,希望拥有学娱兼有、劳逸结合的充实快乐而有意义的课外生活,但实际情况却是:30%的小学生感到课外生活很累、空虚、孤独、苦闷,也还有占20%的小学生感到与平时差不多。众所周知,课外生活应该作为由学生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本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自由支配自己的行动,每个人可以在任何领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可以通过娱乐、求知、人际交往、体育活动、劳动等各种形式丰富个人的生活,调节身心。但目前,学校、家庭乃至社会成员,对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尚缺乏深层次的明确认识,人们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等也没有大的变化,望子成龙、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的知识和智能教育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农村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学校、家庭、社会因对课外生活缺乏科学的安排和应对的措施,而不能有效地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来。

面对农村小学开展课外活动几近于无的情况,不能不让我们为农

村小学生的发展担忧。从表面上看,调查反映的是农村小学开展课外活动存在的问题,实质上则反映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方向、教育目标及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观念问题,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因此,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应努力实践,探索出一条能促进农村小学课外活动开展的新路子。根据调查和分析,结合国家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者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措施:

1、学校高度重视,在学期之初便着手制订全校性的课外活动计划,积极组织相应的课外活动。学校要给学生提供课外活动的场地,帮助、指导学生学会过有意义的课外生活。学校在双休日或假期,应开放图书馆、阅览室,给学生提供活动场地、器材等,使学校在双休日或假期闲置的设备、场地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也正是许多家长所热切期盼的。

2、积极宣传,争取支持与帮助。在新课改形势下,学校不能再将角色定位为“象牙塔”这样一个封闭的形象,而应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必须积极对外宣传,主动与家庭、社会进行沟通交流,寻求合作、支持与帮助,协助学校开展课外活动。

3、 学校成立科研课题小组,专门研究课外活动的组织、实施的策略等,以利于更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少先队活动、课外阅读、参观、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有目的地指导他们的活动内容,有计划引导他们在课改新思路下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实现《纲要》中确定的发展目标。

4、把课外活动的组织实施纳入学校教育评价体系。虽然能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的教师和学生未必是为了得到肯定受到表扬和奖励,但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没有恰当评价机制作保障是难以为继的。因此,制订与课外活动计划相对应的评价制度很有必要。

5、发挥村(街)委会教育的作用,为中小学生双休日生活提供活动场所。村委会可成立 “青少年校外活动站”,组织学生读书、看报、观影,写读书体会、观后感,并评奖,还可开展棋类和球类比赛。这样不但丰富了农村小学生的双休日生活,还可以丰富村民的生活。 总之,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教育工作者及家长们的重视程度不够,社会也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学生被圈定在以校园为中心、以学习大量的“死”的知识为目的的课堂内,将学校和社会无形之中割裂开来,学校学的知识不适合社会,社会上流行的与学校要求相反,使教育落到了事倍功半的境地。而真正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不被人们所重视。

姓 名: 李丽

单 位: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永康镇中心完小 联系电话: [1**********]

关于农村课外活动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这里的课外活动时间包括放学后、双休日、寒暑假)。开展课外活动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活动方式和教育方式。小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愉悦身心、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积累经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认知社会等等,其情感和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农村小学因环境条件和硬件设施所限,更加有必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配合课堂教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

现实中,我们农村的小学生课外的时间主要用来做什么呢?哪些活动内容比较热门? 有多少学生参加了有学习内容的课外活动呢?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小学生课余生活的真实情况,近期笔者对本校小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时间:2010年1月——2010年3月

调查对象:1—6年级的学生、部分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 调查方法: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法。 调查地点:经济开发区 学校 正文:

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增长知识的重要阶段。课程改革

要求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由单一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由注重机械的死记硬背的现状,转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实践、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社会是一个无限的信息源,有良好的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也有影响、促使学生走向反面的信息,而处于未成年阶段的义务教育的学生,他们缺少辨别、判断是非的能力,又缺少必要的社会监督的条件。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没有健全的社会教育资源(如少年宫、文化宫、图书馆、兴趣活动班等)、缺少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可供学生锻炼活动的社区环境较差等,致使活动内容不丰富,活动质量不尽人意。学生只能“朝八晚五”在学校活动,其余时间均在校外活动。在校外活动中有多少学生参加了有学习内容的课外活动呢? 哪些活动内容比较普遍?哪些活动内容值得提倡和积极推广呢?为此, 笔者对所在地学校的1—6年级的全部156名学生进行了有关他们课余生活的问卷调查。对学生家长和学校老师,采用了走访和座谈的调查方式。

学校、家里两点一线是学生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做家庭作业、看电视、玩耍”成为我们农村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主流。在“课外时间主要用于做什么?(限选三项)“的问卷调查中,通过统计数据发现,做家庭作业者占78% ,读课外书者占15% ,看电视者占69%,而随意玩者占54%、做家务者23%、上网者占9%。在分析家庭作业占用课外时间的问卷调查的数据发现:放学后在30分钟内完成作业者占10%,在60分钟内完成作业者占55%,在60分钟以上完成作业者占

35%。

农村孩子的课余时间是非常充裕的,他们在这样长的时间里,做些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调查统计。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农村学生的课外活动存在许多问题。 1.年龄越小的学生,看电视占用的时间越长。特别是双休日和寒暑假,几乎占到活动时间的一半以上。年龄越小的孩子自控能力越差,越容易被动为电视节目所吸引。长此以往,会出现年龄尚小,近视程度已经很高。由于大部分时间为电视节目所占用,用来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被挤占。

2.年龄越大的学生,越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因为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对电脑操作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因为课外活动内容的缺乏,使他们更加迷恋虚拟网络游戏,希望从网络游戏中找到精神的满足。 3.参加兴趣班学生的比例极小,内容单一。因此周边没有类似的资源,要到离家几里以外的地方去学习,学习起来不方便,需要家长接送,因此很多家长都懒于为孩子报名。其实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家长应该适应地引导,对孩子将来人格、情绪、素质、能力的培养都是有一定好处的。

4.家长对子女的课外生活缺乏深层次地了解和合理地安排。调查

显示,家长在是否给子女制定课余生活计划方面,没有制定和很少制定的小学生家长占90%,即便给子女制定了计划,多数学生也没有根据家长的意识去做,仍然沿续着看电视、玩等一贯做法。在每天的课余时间及双休日,希望子女有作业的小学生家长占70%以上,有20%的小学生家长不让学生参加文体娱乐活动,其原因:一是家长希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双休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二是家长担心学生贪玩而变野,影响学习;三是社会上为青少年提供的娱乐场所如体育场地等极少。

据调查,尽管100%的小学生都喜欢有自己的课余时间及双休日,希望拥有学娱兼有、劳逸结合的充实快乐而有意义的课外生活,但实际情况却是:30%的小学生感到课外生活很累、空虚、孤独、苦闷,也还有占20%的小学生感到与平时差不多。众所周知,课外生活应该作为由学生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本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自由支配自己的行动,每个人可以在任何领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可以通过娱乐、求知、人际交往、体育活动、劳动等各种形式丰富个人的生活,调节身心。但目前,学校、家庭乃至社会成员,对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尚缺乏深层次的明确认识,人们的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等也没有大的变化,望子成龙、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的知识和智能教育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农村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学校、家庭、社会因对课外生活缺乏科学的安排和应对的措施,而不能有效地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来。

面对农村小学开展课外活动几近于无的情况,不能不让我们为农

村小学生的发展担忧。从表面上看,调查反映的是农村小学开展课外活动存在的问题,实质上则反映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方向、教育目标及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观念问题,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因此,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应努力实践,探索出一条能促进农村小学课外活动开展的新路子。根据调查和分析,结合国家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者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措施:

1、学校高度重视,在学期之初便着手制订全校性的课外活动计划,积极组织相应的课外活动。学校要给学生提供课外活动的场地,帮助、指导学生学会过有意义的课外生活。学校在双休日或假期,应开放图书馆、阅览室,给学生提供活动场地、器材等,使学校在双休日或假期闲置的设备、场地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也正是许多家长所热切期盼的。

2、积极宣传,争取支持与帮助。在新课改形势下,学校不能再将角色定位为“象牙塔”这样一个封闭的形象,而应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必须积极对外宣传,主动与家庭、社会进行沟通交流,寻求合作、支持与帮助,协助学校开展课外活动。

3、 学校成立科研课题小组,专门研究课外活动的组织、实施的策略等,以利于更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少先队活动、课外阅读、参观、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有目的地指导他们的活动内容,有计划引导他们在课改新思路下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实现《纲要》中确定的发展目标。

4、把课外活动的组织实施纳入学校教育评价体系。虽然能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的教师和学生未必是为了得到肯定受到表扬和奖励,但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没有恰当评价机制作保障是难以为继的。因此,制订与课外活动计划相对应的评价制度很有必要。

5、发挥村(街)委会教育的作用,为中小学生双休日生活提供活动场所。村委会可成立 “青少年校外活动站”,组织学生读书、看报、观影,写读书体会、观后感,并评奖,还可开展棋类和球类比赛。这样不但丰富了农村小学生的双休日生活,还可以丰富村民的生活。 总之,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教育工作者及家长们的重视程度不够,社会也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学生被圈定在以校园为中心、以学习大量的“死”的知识为目的的课堂内,将学校和社会无形之中割裂开来,学校学的知识不适合社会,社会上流行的与学校要求相反,使教育落到了事倍功半的境地。而真正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不被人们所重视。


相关文章

  • 六步教学法
  • 六步教学法 1. 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例如讲<桃花源记>一课,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意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 ...查看


  •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2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 ...查看


  •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上午好!我任教的科目是小学数学.我的抽签号是13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找最大公因数>.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查看


  • 模板设计计算书
  • 墙模板 墙模板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 ...查看


  • 二次函数求最大利润问题的教学设计
  • 二次函数求最大利润问题的教学设计 范亚书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由简单的二次函数y =x 2开始,然后是y =ax 2,y =ax 2+c,最后是y=a(x-h)2,y =a(x-h)2+k,y =ax 2+bx+c,学 ...查看


  • 模板支架方案
  • 目录 一 工程概述 .............................................................................................................. ...查看


  • 基于ANSYS的深沟球轴承接触应力应变分析
  • 基于ANSYS的深沟球轴承接触应力应变分析 牛青波,孙立明,李燕春 (洛阳轴承研究所,河南洛阳,471039) 摘要: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深沟球轴承的接触应力应变.位移.受力状态等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根据仿真分析结果,验证深沟球 ...查看


  • 吊车梁计算书
  • 简支焊接工字型钢吊车梁设计输出文件 ************************************************************************************************* 简支焊接 ...查看


  • 求最大公因数
  • 最大公因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60.第61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五第1~6题. 教学目标:1. 结合问题,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 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 ...查看


  • 剪力墙结构模板计算书
  • 剪力墙结构模板计算书 墙模板的计算参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 墙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