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脉书签的制作

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方案

一、 实验背景

叶脉书签的制作选自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57页的家庭小实验—叶脉书签

的制作。它利用了碱(氢氧化钠)的强腐蚀性,将叶肉细胞表面的细胞膜破坏,并可腐蚀叶肉的多糖物质,留下较坚韧的叶脉,由此来制作美观的书签。通过制作叶脉书签,同学们可以对碱腐蚀性有一个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同时由趣味的叶脉书签制作实验,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叶脉书签的制作具有的趣味性、知识性,而且该实验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及动手能力;通过采集各种形态的植物叶片并制作成精美的叶脉书签,学生能体验到大自然的美,进而提高审美情趣;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选择叶片,碱溶液的浓度、漂洗的工艺,染色剂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总结归纳出一套叶脉书签制作的最佳方案。通过亲自动手,积极参与集体讨论,解决在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学生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加深对相关生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提高各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实验反应原理

1、叶片的构造

叶片外表包围一层表皮细胞,它具有保护叶片的作用;表皮里面是叶肉组织;

贯穿在叶肉组织间的是叶脉。

2、碱解法制作叶脉书签

不少植物的叶茎、叶脉由坚韧的纤维素构成,在碱液中不易煮烂。而叶片的

叶肉中含有大量多糖物质(淀粉)遇到腐蚀性液体就会容易发生腐烂,而一经加热,它会腐烂得更快。叶片的叶肉部分容易腐烂降解,而叶脉非常坚韧,能构成各种形状比如网状、扇形、弧形等结构,以支持叶片。选取具网状脉的植物叶片,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加热煮沸,可以水解掉叶肉等部分,仅剩下网状脉,再利用染色剂将叶脉染色,一件精美的叶脉书签便制作成功了。

三、实验所需药品仪器

1、药品

白玉兰叶、杜英叶、芒果叶、榕树叶、鸡蛋花叶等。

NaOH固体、20%的双氧水或漂白液、颜料(水彩、CuSO4溶液、FeCl3溶液、

Fe(SCN)3溶液等)

2、仪器

烧杯(500mL)、电炉、石棉网、天平、镊子、玻璃棒、牙刷、试管刷、玻璃板、

报纸、滤纸

四、实验步骤及探究

(一)基本步骤

1、选材:选取叶质较厚、大小适中、叶面平整、叶脉丰富的叶片,用清水洗净

备用。

2、配制实验中所需的碱溶液。

3、加热:将碱液置于电炉上加热,近沸时把叶片浸入溶液内,边加热边搅拌,

加热时间长短要根据叶片而定,以叶肉容易被刷掉为度,一般在10分钟左右。

可以过两三分钟取一片子出来观察,直至叶片变成褐色(或叶肉有脱落)即可。

4、漂洗:停止加热,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漂洗干净(一般在

两次以上)

5、刷洗:将叶片放在玻璃板上,加入一层水,把牙刷打斜(与水平面大约成45

度角),顺叶脉轻轻地刷净叶肉,刷时注意:只向一个方向刷(绝对不能来回刷),

以免将叶脉刷坏。刷时先从背面开始,刷净背面再刷正面,主叶脉边沿处可用敲

出法。刷洗干净后放到滤纸(或报纸)上晾干。

6、漂白:用20%的双氧水H2O2(或漂白液)漂白叶脉,约15分钟。

7、染色绘图:可以用各色颜料或化学试剂等对叶脉进行染色。

8、晾干:放在报纸上晾干后夹在书中。

(二)探究内容

1、探究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腐蚀效果

表1 不同浓度下NaOH溶液的腐蚀效果

在实验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浓度的NaOH溶液(1%、4%、6%)对叶子进

行烧煮,发现NaOH浓度愈高,其腐蚀性愈强,经煮沸的叶子被腐蚀的程度越

大。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利用6%的NaOH对叶子进行处理,其腐蚀效果较佳,

烧煮的时间较短,且氢氧化钠固体用量适中,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因此,

6%NaOH为最佳浓度,并据此进行其他方面的探究。

2、探究不同树叶制成的效果

表2 不同树叶的实验效果

附图:

“鸡蛋花叶之死”

漂白:将叶子洗刷去叶肉并放干后,利用20%的双氧水H2O2对叶脉书签进行漂

白,约15分钟,漂白后晾干。

附图如下:

3、探究不同的染色剂

表3 不同染色剂的染色效果

用CuCl2进行染色

4、叶脉书签成品展示:

五、问题探究与讨论

1、本次叶脉书签的制作,所选用的叶子需要具有以下的性质:

(1)叶子脉络较多,较为清晰、明显,且叶脉没有断裂破损;

(2)叶肉易于脱落,能被清除无残留;

(3)叶子大小适宜,韧度硬度较好。

实验中,我们能发现了白玉兰、芒果叶、杜英叶等比较适合用于叶脉书签的制作。

2、在制作书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叶子的洗刷方法。

(1)叶片烧煮的时间要适宜,太长易导致叶脉被刷烂,太短的话叶肉难以刷除;

(2)不能用刷子在叶片上来回移动,而是往一个方向重复地洗刷,耐心刷去叶

肉;

(3)在洗刷叶肉时,用力均匀,不能过猛,避免将叶脉刷烂。

3、在本次实验中,通过不同浓度的碱液进行实验,确定了最佳浓度为6%NaOH

溶液。在实验中,可使用较低浓度的碱液,通过加热较长的时间来对叶子进行腐

蚀,达到同样的效果,减少碱的用量。

4、在实验染色步骤中,采用了化学试剂CuCl2及Fe(SCN)3溶液(也可采用品红

等其他试剂)进行染色,结果效果并不明显,可能因化学试剂的浓度不高,或者

难以吸附在叶脉书签上,因而效果不佳。

六、参考文献

[1] 高明. 叶脉书签[J]. 中学生数理化(初一版), 2002,(Z1)

[2]肖常磊.钱扬义.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98-111

[3]高云混. 制作叶脉书签[J]. 农村新技术, 2009,(20) .

[4] 骆轩. 叶脉书签巧制作[J]. 植物杂志, 2000,(01) .

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方案

一、 实验背景

叶脉书签的制作选自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57页的家庭小实验—叶脉书签

的制作。它利用了碱(氢氧化钠)的强腐蚀性,将叶肉细胞表面的细胞膜破坏,并可腐蚀叶肉的多糖物质,留下较坚韧的叶脉,由此来制作美观的书签。通过制作叶脉书签,同学们可以对碱腐蚀性有一个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同时由趣味的叶脉书签制作实验,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叶脉书签的制作具有的趣味性、知识性,而且该实验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及动手能力;通过采集各种形态的植物叶片并制作成精美的叶脉书签,学生能体验到大自然的美,进而提高审美情趣;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选择叶片,碱溶液的浓度、漂洗的工艺,染色剂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总结归纳出一套叶脉书签制作的最佳方案。通过亲自动手,积极参与集体讨论,解决在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学生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加深对相关生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提高各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实验反应原理

1、叶片的构造

叶片外表包围一层表皮细胞,它具有保护叶片的作用;表皮里面是叶肉组织;

贯穿在叶肉组织间的是叶脉。

2、碱解法制作叶脉书签

不少植物的叶茎、叶脉由坚韧的纤维素构成,在碱液中不易煮烂。而叶片的

叶肉中含有大量多糖物质(淀粉)遇到腐蚀性液体就会容易发生腐烂,而一经加热,它会腐烂得更快。叶片的叶肉部分容易腐烂降解,而叶脉非常坚韧,能构成各种形状比如网状、扇形、弧形等结构,以支持叶片。选取具网状脉的植物叶片,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加热煮沸,可以水解掉叶肉等部分,仅剩下网状脉,再利用染色剂将叶脉染色,一件精美的叶脉书签便制作成功了。

三、实验所需药品仪器

1、药品

白玉兰叶、杜英叶、芒果叶、榕树叶、鸡蛋花叶等。

NaOH固体、20%的双氧水或漂白液、颜料(水彩、CuSO4溶液、FeCl3溶液、

Fe(SCN)3溶液等)

2、仪器

烧杯(500mL)、电炉、石棉网、天平、镊子、玻璃棒、牙刷、试管刷、玻璃板、

报纸、滤纸

四、实验步骤及探究

(一)基本步骤

1、选材:选取叶质较厚、大小适中、叶面平整、叶脉丰富的叶片,用清水洗净

备用。

2、配制实验中所需的碱溶液。

3、加热:将碱液置于电炉上加热,近沸时把叶片浸入溶液内,边加热边搅拌,

加热时间长短要根据叶片而定,以叶肉容易被刷掉为度,一般在10分钟左右。

可以过两三分钟取一片子出来观察,直至叶片变成褐色(或叶肉有脱落)即可。

4、漂洗:停止加热,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漂洗干净(一般在

两次以上)

5、刷洗:将叶片放在玻璃板上,加入一层水,把牙刷打斜(与水平面大约成45

度角),顺叶脉轻轻地刷净叶肉,刷时注意:只向一个方向刷(绝对不能来回刷),

以免将叶脉刷坏。刷时先从背面开始,刷净背面再刷正面,主叶脉边沿处可用敲

出法。刷洗干净后放到滤纸(或报纸)上晾干。

6、漂白:用20%的双氧水H2O2(或漂白液)漂白叶脉,约15分钟。

7、染色绘图:可以用各色颜料或化学试剂等对叶脉进行染色。

8、晾干:放在报纸上晾干后夹在书中。

(二)探究内容

1、探究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腐蚀效果

表1 不同浓度下NaOH溶液的腐蚀效果

在实验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浓度的NaOH溶液(1%、4%、6%)对叶子进

行烧煮,发现NaOH浓度愈高,其腐蚀性愈强,经煮沸的叶子被腐蚀的程度越

大。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利用6%的NaOH对叶子进行处理,其腐蚀效果较佳,

烧煮的时间较短,且氢氧化钠固体用量适中,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因此,

6%NaOH为最佳浓度,并据此进行其他方面的探究。

2、探究不同树叶制成的效果

表2 不同树叶的实验效果

附图:

“鸡蛋花叶之死”

漂白:将叶子洗刷去叶肉并放干后,利用20%的双氧水H2O2对叶脉书签进行漂

白,约15分钟,漂白后晾干。

附图如下:

3、探究不同的染色剂

表3 不同染色剂的染色效果

用CuCl2进行染色

4、叶脉书签成品展示:

五、问题探究与讨论

1、本次叶脉书签的制作,所选用的叶子需要具有以下的性质:

(1)叶子脉络较多,较为清晰、明显,且叶脉没有断裂破损;

(2)叶肉易于脱落,能被清除无残留;

(3)叶子大小适宜,韧度硬度较好。

实验中,我们能发现了白玉兰、芒果叶、杜英叶等比较适合用于叶脉书签的制作。

2、在制作书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叶子的洗刷方法。

(1)叶片烧煮的时间要适宜,太长易导致叶脉被刷烂,太短的话叶肉难以刷除;

(2)不能用刷子在叶片上来回移动,而是往一个方向重复地洗刷,耐心刷去叶

肉;

(3)在洗刷叶肉时,用力均匀,不能过猛,避免将叶脉刷烂。

3、在本次实验中,通过不同浓度的碱液进行实验,确定了最佳浓度为6%NaOH

溶液。在实验中,可使用较低浓度的碱液,通过加热较长的时间来对叶子进行腐

蚀,达到同样的效果,减少碱的用量。

4、在实验染色步骤中,采用了化学试剂CuCl2及Fe(SCN)3溶液(也可采用品红

等其他试剂)进行染色,结果效果并不明显,可能因化学试剂的浓度不高,或者

难以吸附在叶脉书签上,因而效果不佳。

六、参考文献

[1] 高明. 叶脉书签[J]. 中学生数理化(初一版), 2002,(Z1)

[2]肖常磊.钱扬义.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98-111

[3]高云混. 制作叶脉书签[J]. 农村新技术, 2009,(20) .

[4] 骆轩. 叶脉书签巧制作[J]. 植物杂志, 2000,(01) .


相关文章

  • 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
  • 叶脉书签就是除去表皮和叶肉组织,而只由叶脉做成.书签上可以看到中间一条较粗壮的叶脉称主脉,在主脉上分出许多较小的分支称侧脉:侧脉上又分出更细小的分支称细脉.这样一分再分,最后把整个叶脉系统联成网状结构.把这种网状叶脉染成各种颜色,系上丝带, ...查看


  • 叶脉书签实验报告
  • 叶 脉 标 本 制 作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一. 实验目的: 1. 学会制作叶脉标本 2. 培养动手能力和对生物课有兴趣 二.实验原理: 叶片的叶肉部分容易腐烂降解,而叶脉非常坚韧,能构成各种形状比如网状.扇形.弧形等结构, ...查看


  • 怎样制作叶脉书签_林琳
  • · 世 券各 地 · 案 . 花 卉 文化带来 市 民的喜悦 . . 札 幌 市经 过 3 0 余年 的引种 , 现有 丁 香 的 , 札 幌 市丁 香节掠 影 世 界上 丁 香 约 有 3 1 种 , 种 变种和 品 种 8 0 余个 日 ...查看


  • 生物兴趣小组记录
  •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周 次 第一周 24 活动时间 辅导教师 8.28 活动地点 王文娟 生物实验室 活动人数 活动内容 组建兴趣小组,并制定计划 活 动 过 程 记 录 各班上报兴趣小组活动名单,教师统一化分小组,并指导学生制 定计划. ...查看


  • 四年级综合
  • 四年级综合下册教案 活动一:人与环境类 --春天变奏曲 第一课时 活动主题:收集春天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亲近自然,对春天的植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等进行表达 ...查看


  • 叶子上的小血管教案
  •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 观察叶子的外形以及叶脉的造型,能够说出叶脉生长的规律. 2.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片叶子,用蜡笔.水彩结合的方法将它画下来,着重表现美丽的叶脉. 3. 说说自己对叶脉的感受,并尝试着写下来 ...查看


  • 保护环境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二)
  • 走进植物世界,关注环境保护 --太山庙一初中保护环境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一.活动目的 1.了解常见的植物,认识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2.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实验.考察.调查等基本科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 ...查看


  • 圣诞节礼物:把绿色主义实践到底
  • 作为一名实实在在的绿色主义者,生活中低碳.绿色.生态.环保,这些词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环境污染.超标排放.水源紧张等等,对地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负担.不如这个圣诞节也送上一份绿色环保的圣诞节礼物,让这份圣诞节礼物更好地宣扬你的环保思想. 圣 ...查看


  • 如何利用废旧材料培养学生制作手工的兴趣
  • 当今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众多的生活用品.物资层出不穷,纷纷进入千家万户.精美的包装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随之也带来了很多麻烦.在我们的生活中,吃饭.喝水.买东西等等一举一动都会造成很多没用处的东西.我们常常称为垃圾或废旧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