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无字碑上书千言

  从1911年的3月8日到2011年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已经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历程,这是让全球女性自豪的节日;但鲜有人知的是,在1300年前武则天的家乡广元,女人们早已开始庆祝象征男女平等的“女儿节”。   她,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女皇;她,君临天下威仪万方,是中国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      家庭环境塑造强者      武则天的父亲靠做木材生意起家,后结识李渊。在晋阳起兵时,李渊命他为行军府司铠参军,一直为唐军提供军需,直到唐军进入长安,被李渊尊为“太原元从功臣”。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他的家族出身,按当时的门阀观念,所谓名门望族,是在一百多年间一直控制着西魏、北周和隋唐政权的关陇集团,只有出身于这些家族的人,才有资格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官职。   按武则天父亲的经历和官位,可以跻身于士族之列,但其血统出身,却是寒微之族。武则天就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既有着上流社会的荣华富贵,又有着寒门微族的“历史出身”。上流社会的生活刺激了她的权势欲,寒门微族的出身又使她无法实现攫取权势的欲望。武则天自小就在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下长大,逐渐养成了仇视名门士族、不择一切手段地攫取权力的性格特征。   武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年少的武则天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天有不测风云,武则天的幸福童年在她十二岁时因父亲病逝而突然停止了。两个异母家兄武元庆、武元爽对她们母女甚是薄情,在充满矛盾的家庭里生活无疑是很压抑的,武则天不断地寻求向外发展的机遇。   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一般来说,这种年龄的女子都不愿离开父母,况且一入深宫,如同生离死别。而武则天则把这看成是一个机会,并且可以摆脱兄长们的管束和压抑,因此,她很愿意进入宫廷。临别时,母亲杨氏伤心恸哭,武则天反倒笑着劝慰母亲说:我去见天子,怎么能知道不是福缘呢?为什么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悲?这种对家庭生活的厌恶和对深宫生活的无限憧憬,足以说明她与一般妇女的性格、见识截然不同。      历经风雨母仪天下      入宫后,武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唐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时日既久,唐太宗又发现武则天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调入御书房侍候文墨。这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读到许多不易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唐太宗得到一匹烈马,名号“狮子骢”,没有人能够驯服,唐太宗为此叹息不已。当时武则天侍候在一旁,勇敢地提出驯马的要求,说:“我能制服它,但要有三件器物: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用铁锤打它的头,再不服,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唐太宗听了禁不住大为赞赏,这也是日后武则天的一条驭政之道。   武则天入宫之初被册封为才人,10多年过去了,没有得到任何提升,但她从未放弃,时刻在寻找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政治抱负。在太宗病重之际,武则天见太子李治经常出入宫廷探视,灵机一动,希望把自已的终身托付给太子。于是,她就想方设法接近太子,并取得他的好感。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李治接位称为高宗。按当时宫廷常规,武则天出家为尼,两年的尼姑生活使她全面地回顾了宫廷的富贵与艰险,在政治上日趋成熟。   两年后武则天被高宗召入宫中,晋升为昭仪。当时宫中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宠。武则天看准了风向,权衡了利害得失,先站在王皇后一边,共同诋毁萧淑妃,使其很快失宠被废为平民。之后,她又残忍地窒死自己的亲生女儿,以此来诬陷王皇后。勃然大怒的高宗决定废除王皇后,册立武则天为皇后。   登上皇后宝座,是武则天一生成败的关键环节,她的政治生涯也由此开始了。武则天随后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了太子;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武则天开始协助高宗处理政务,她的“建章十二事”深得高宗的赞赏,她的政治才能锋芒毕露。      女皇缔造太平盛世      高宗崩逝后,武则天以一言九鼎的气魄平息了王室内乱。武则天想做皇帝,难度是多倍的。头一个难度,就因为她是女人。在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中,一个女人居然要当皇帝,而不是安于当皇后、太后,这本身就是难上加难的事,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和权谋才能够实现。   但是没有人可以阻止武则天称帝的步伐,可她不想名不正言不顺地来坐上这个皇位。武则天竭力喧染秉承天意的神秘气氛,为登基大造舆论。武承嗣深知武则天有当皇帝的野心,于是请人在一块白玉上凿“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字,说是在洛水之中发现的,恭恭敬敬地献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得到此石后心领神会,称此石为“宝图”。东魏国寺里的僧人法明写了几卷经书,书中说武则天乃是弥勒佛投胎转世,应该代替唐朝做东方之主。随后洛阳百姓上演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请愿活动。   天授元年九月初九,武则天在朝野上下一派劝进请愿的热闹气氛中,从容登上了九五至尊的宝座。67岁的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加冕的女皇,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执政生涯。称帝后,武则天遵从依法治国,并邀来了一批懂法的“北门学士”编写《臣轨》这部法律。她遵照用法律治官为主,用法律治民为辅。她改科举旧制,开创殿试,知人善任,大量吸收新兴地主进入政治舞台,从而打击了豪门世族;她开创武举制,为军队培养有用之才。一时间朝廷上下人才济济,一片生龙活虎的景象。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税轻赋,使百姓安居乐业;她扫静边陲,平息外患,使天下太平昌盛。那时的天下是国运昌隆的太平盛世!   武则天作为古之大忌的“女人执政”,之所以没有引起普遍民怨,反倒颂其功绩,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她了解民生疾苦,很重视民生状况,最终使生产力得到了发展,老百姓也活得舒服些。而她的残酷与血腥,主要体现在争夺最高权力的宫廷争斗,以及对李唐宗室和中枢政要的屠戮。      悠悠千载无字文碑      神龙元年,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在人生的舞台上完美地谢幕了。在武则天和唐高宗合葬的乾陵,立着两块石碑。西边的那块属于唐高宗,上面刻着唐高宗的丰功伟绩。东边的那块属于武则天,八米的石碑高大巍峨,但是上面竟然一个字都没有,这就是著名的武则天无字碑。   武则天在世时就对身后的舆论有着清醒的判断和深深的忧虑。身为帝王,她可以傲视一切蜚短流长,作为女人,她又不可能完全无视风言风语。于是她为自己铸造了一个无字碑。无字碑是她绝顶智慧的彰显,是她宽阔胸怀的展示,是她对自身名誉的保护,更是她对肆意诋毁者的轻视。在无字碑前,任何的诬蔑与谩骂都显得无谓、渺小甚至是可笑。   她是个女子,生活在“出生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男权盛世。在那个宗室软弱的年代,她目光锐如刀翼,傲视着那个封建世俗,男权纵横的时代。她以酷吏的铁拳扼杀对她的质疑,以卓越的治世之道赢得世人的膜拜。   身为女人成为帝王,必定有不可与外人道的苦楚与伤痛,必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与牺牲,然而其中滋味只有她自己才能体味知晓。身为女性成为帝王,这不仅是她个人的成功,更是对自古以来男尊女卑的固有观念强有力的一击,至少在当时因为她一人而使女性们的社会地位有了整体性的提高。在武则天的家乡广元,每年她生日这天,全城妇女将身着艳丽的服装倾城而出,她们移舟江潭,载歌载舞,庆祝家乡出了一位让妇女扬眉吐气的女豪杰。朝代更替,时间流逝,而“正月二十三,妇女游河湾”的习俗却一代一代延续下来。   遗逝的时光不会因为无字的文碑而将她忘却,更迭的历史不会因为无字的文碑而将她没灭。一座无字的丰碑,见证了悠悠万世的兴衰荣辱,评定了古往今来的是非成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倾倒,为之折服,为之惊叹;对她景仰万分,对她钦佩敬重,对她顶礼膜拜。这座永恒的丰碑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光的雕琢定会折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历程评述:   武则天亲身经历过一个君明臣直、彪炳史册的贞观治世,也亲手推动了一个典章焕然、风流富贵的开元盛世。她的时代就在这之间,她的功业也就在这之间。她不是一个世人眼中的好母亲,她不是一个封建等级下的好妻子,好皇后,但她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一个受万民敬仰的好皇帝,被后人称赞的一代伟人。

  从1911年的3月8日到2011年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已经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历程,这是让全球女性自豪的节日;但鲜有人知的是,在1300年前武则天的家乡广元,女人们早已开始庆祝象征男女平等的“女儿节”。   她,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女皇;她,君临天下威仪万方,是中国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      家庭环境塑造强者      武则天的父亲靠做木材生意起家,后结识李渊。在晋阳起兵时,李渊命他为行军府司铠参军,一直为唐军提供军需,直到唐军进入长安,被李渊尊为“太原元从功臣”。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他的家族出身,按当时的门阀观念,所谓名门望族,是在一百多年间一直控制着西魏、北周和隋唐政权的关陇集团,只有出身于这些家族的人,才有资格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官职。   按武则天父亲的经历和官位,可以跻身于士族之列,但其血统出身,却是寒微之族。武则天就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既有着上流社会的荣华富贵,又有着寒门微族的“历史出身”。上流社会的生活刺激了她的权势欲,寒门微族的出身又使她无法实现攫取权势的欲望。武则天自小就在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下长大,逐渐养成了仇视名门士族、不择一切手段地攫取权力的性格特征。   武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年少的武则天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天有不测风云,武则天的幸福童年在她十二岁时因父亲病逝而突然停止了。两个异母家兄武元庆、武元爽对她们母女甚是薄情,在充满矛盾的家庭里生活无疑是很压抑的,武则天不断地寻求向外发展的机遇。   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一般来说,这种年龄的女子都不愿离开父母,况且一入深宫,如同生离死别。而武则天则把这看成是一个机会,并且可以摆脱兄长们的管束和压抑,因此,她很愿意进入宫廷。临别时,母亲杨氏伤心恸哭,武则天反倒笑着劝慰母亲说:我去见天子,怎么能知道不是福缘呢?为什么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悲?这种对家庭生活的厌恶和对深宫生活的无限憧憬,足以说明她与一般妇女的性格、见识截然不同。      历经风雨母仪天下      入宫后,武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唐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时日既久,唐太宗又发现武则天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调入御书房侍候文墨。这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读到许多不易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唐太宗得到一匹烈马,名号“狮子骢”,没有人能够驯服,唐太宗为此叹息不已。当时武则天侍候在一旁,勇敢地提出驯马的要求,说:“我能制服它,但要有三件器物: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用铁锤打它的头,再不服,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唐太宗听了禁不住大为赞赏,这也是日后武则天的一条驭政之道。   武则天入宫之初被册封为才人,10多年过去了,没有得到任何提升,但她从未放弃,时刻在寻找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政治抱负。在太宗病重之际,武则天见太子李治经常出入宫廷探视,灵机一动,希望把自已的终身托付给太子。于是,她就想方设法接近太子,并取得他的好感。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李治接位称为高宗。按当时宫廷常规,武则天出家为尼,两年的尼姑生活使她全面地回顾了宫廷的富贵与艰险,在政治上日趋成熟。   两年后武则天被高宗召入宫中,晋升为昭仪。当时宫中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宠。武则天看准了风向,权衡了利害得失,先站在王皇后一边,共同诋毁萧淑妃,使其很快失宠被废为平民。之后,她又残忍地窒死自己的亲生女儿,以此来诬陷王皇后。勃然大怒的高宗决定废除王皇后,册立武则天为皇后。   登上皇后宝座,是武则天一生成败的关键环节,她的政治生涯也由此开始了。武则天随后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了太子;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武则天开始协助高宗处理政务,她的“建章十二事”深得高宗的赞赏,她的政治才能锋芒毕露。      女皇缔造太平盛世      高宗崩逝后,武则天以一言九鼎的气魄平息了王室内乱。武则天想做皇帝,难度是多倍的。头一个难度,就因为她是女人。在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中,一个女人居然要当皇帝,而不是安于当皇后、太后,这本身就是难上加难的事,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和权谋才能够实现。   但是没有人可以阻止武则天称帝的步伐,可她不想名不正言不顺地来坐上这个皇位。武则天竭力喧染秉承天意的神秘气氛,为登基大造舆论。武承嗣深知武则天有当皇帝的野心,于是请人在一块白玉上凿“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字,说是在洛水之中发现的,恭恭敬敬地献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得到此石后心领神会,称此石为“宝图”。东魏国寺里的僧人法明写了几卷经书,书中说武则天乃是弥勒佛投胎转世,应该代替唐朝做东方之主。随后洛阳百姓上演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请愿活动。   天授元年九月初九,武则天在朝野上下一派劝进请愿的热闹气氛中,从容登上了九五至尊的宝座。67岁的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加冕的女皇,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执政生涯。称帝后,武则天遵从依法治国,并邀来了一批懂法的“北门学士”编写《臣轨》这部法律。她遵照用法律治官为主,用法律治民为辅。她改科举旧制,开创殿试,知人善任,大量吸收新兴地主进入政治舞台,从而打击了豪门世族;她开创武举制,为军队培养有用之才。一时间朝廷上下人才济济,一片生龙活虎的景象。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税轻赋,使百姓安居乐业;她扫静边陲,平息外患,使天下太平昌盛。那时的天下是国运昌隆的太平盛世!   武则天作为古之大忌的“女人执政”,之所以没有引起普遍民怨,反倒颂其功绩,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她了解民生疾苦,很重视民生状况,最终使生产力得到了发展,老百姓也活得舒服些。而她的残酷与血腥,主要体现在争夺最高权力的宫廷争斗,以及对李唐宗室和中枢政要的屠戮。      悠悠千载无字文碑      神龙元年,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在人生的舞台上完美地谢幕了。在武则天和唐高宗合葬的乾陵,立着两块石碑。西边的那块属于唐高宗,上面刻着唐高宗的丰功伟绩。东边的那块属于武则天,八米的石碑高大巍峨,但是上面竟然一个字都没有,这就是著名的武则天无字碑。   武则天在世时就对身后的舆论有着清醒的判断和深深的忧虑。身为帝王,她可以傲视一切蜚短流长,作为女人,她又不可能完全无视风言风语。于是她为自己铸造了一个无字碑。无字碑是她绝顶智慧的彰显,是她宽阔胸怀的展示,是她对自身名誉的保护,更是她对肆意诋毁者的轻视。在无字碑前,任何的诬蔑与谩骂都显得无谓、渺小甚至是可笑。   她是个女子,生活在“出生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男权盛世。在那个宗室软弱的年代,她目光锐如刀翼,傲视着那个封建世俗,男权纵横的时代。她以酷吏的铁拳扼杀对她的质疑,以卓越的治世之道赢得世人的膜拜。   身为女人成为帝王,必定有不可与外人道的苦楚与伤痛,必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与牺牲,然而其中滋味只有她自己才能体味知晓。身为女性成为帝王,这不仅是她个人的成功,更是对自古以来男尊女卑的固有观念强有力的一击,至少在当时因为她一人而使女性们的社会地位有了整体性的提高。在武则天的家乡广元,每年她生日这天,全城妇女将身着艳丽的服装倾城而出,她们移舟江潭,载歌载舞,庆祝家乡出了一位让妇女扬眉吐气的女豪杰。朝代更替,时间流逝,而“正月二十三,妇女游河湾”的习俗却一代一代延续下来。   遗逝的时光不会因为无字的文碑而将她忘却,更迭的历史不会因为无字的文碑而将她没灭。一座无字的丰碑,见证了悠悠万世的兴衰荣辱,评定了古往今来的是非成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倾倒,为之折服,为之惊叹;对她景仰万分,对她钦佩敬重,对她顶礼膜拜。这座永恒的丰碑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光的雕琢定会折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历程评述:   武则天亲身经历过一个君明臣直、彪炳史册的贞观治世,也亲手推动了一个典章焕然、风流富贵的开元盛世。她的时代就在这之间,她的功业也就在这之间。她不是一个世人眼中的好母亲,她不是一个封建等级下的好妻子,好皇后,但她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一个受万民敬仰的好皇帝,被后人称赞的一代伟人。


相关文章

  • 李义府是武则天的人吗谁成功的忽悠了武则天
  • 李义府是武则天的人吗谁成功的忽悠了武则天 李义府是废王立武的大功臣,唐高宗开始也是很照顾很关照,但是李义府自以为功劳大忘乎所以,加上贪婪之心太重,无所顾忌,终于成为皇帝的麻烦制造者遭到抛弃.一切都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李义府在朝执政,大约七 ...查看


  • 唐休璟(文白对译)
  • 唐休璟,京兆始平人也.少以明经擢第.调露中,单于突厥背叛,都督周道务 唐休璟是京兆始平人.年轻时考中明经科.调露年间,单于突厥背叛朝廷,都督周道务 遣休璟将兵击破之于独护山,斩获甚众,超.拜丰州司马. 派遣唐休璟领兵在独护山打败了叛军,斩杀 ...查看


  • 诗歌手抄报资料:陈子昂
  •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 ...查看


  • 关于对武则天的评价
  • 古代对于武则天的评价 武则天以女性身份,先后以皇后.皇太后和女皇帝的名义,参与政治,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特殊现象.在她身前身后,她的功过是非是人们谈论的重要话题.有人说她倒行逆施,荒淫残暴:有人说她知人善任,忧劳天下 ...查看


  • 水煮重庆|唐太宗为什么把太子发配重庆
  • 栏目介绍 水煮重庆 就是把重庆历史中的素材,用传统川菜技法,荤菜素菜一锅烩,追求个麻辣猛.滋味厚.东拉西扯的文字,就图写个开心,读个开心而已,没什么正能量,呵呵. 原创作品 未经授权,其它公众号请勿转载 否则一定会找你麻烦 水煮重庆|唐太宗 ...查看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三位宰相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三位宰相 宰相是中国封建社会辅佐君主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历史很少作为具体官职的名称.宰有主持之意,相有辅佐之意. 宰相连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 ...查看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练习题
  •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唐代第一个创制了自己文字的北方少数民族是 ( ) A.突厥 B.回纥 C.吐蕃 D.靺鞨 2.赢得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的是 ( ) A.唐高祖 ...查看


  • 从狄仁杰的起落看武则天的用人之道
  •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中国历代统治阶层的官员,都对自己识人用人之道信心十足,也就是对人的看法很难发生改变.如果有人不幸被领导看贬,恐怕一辈子也难翻身了.但是中国历史上,确有一些人能够在政坛数落数起,屡建功勋,他们中有一位杰出的人才就是 ...查看


  • 宋代士大夫为何最有风骨
  • 宋代士大夫为何最有风骨? 黄晓峰.吕晓闽 [导读]宋太祖赵匡胤在太庙"誓碑"中,指示子孙"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条一直为后人称道的知识分子政策,宋代究竟执行得如何,宋代士大夫在这把保护伞之下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