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实验改进

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改进

何树苍

摘 要:分别通过演示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经过研究改进表明,可利用一套实验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装置简单、实用、现象明显,且可以重复使用。 关键词: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改进

1 引言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灵魂,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培养实验能力,学习科学方法。因此初中和高中化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课堂演示。然而,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他们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能够无拘无束的发挥,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培养目标,重视审视现行教材中的传统实验装置,大胆地进行改进与创造是非常必要的。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我们知道,二氧化碳气体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供给呼吸,不支持燃烧,易溶于水,水溶液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密度比空气大。在初中化学课本中分别安排了演示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这些物理和化学性质。为了更直观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许多化学工作者对此进行了设计或改进。如黄宝圣设计的装置是用事先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来分别验证灭火性、溶于水生成碳酸,验证二氧化碳的灭火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方法是把二氧化碳通入装有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看到蜡烛从下到上逐渐熄灭,以此来验证二氧化碳的灭火性和密度比空气大。验证二氧化碳水溶液显酸性的方法是直接把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中,看到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以此来验证验证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胡世定[2]首先把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在一个大烧杯中,然后用蘸有肥皂水的导气管在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烧杯中吹气泡,可看到吹的空气肥皂泡向上飘浮,在另一个空烧杯中,用蘸有肥皂水的导气管吹的二氧化碳气体气泡则沉在烧杯底部,以此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郑木木[3]设计验证二氧化碳灭火性和密度空气大的装置是在初中化学教材原有实验器具的基础上,添加一个尖嘴漏斗,在漏斗尖嘴上粘贴一张小薄片;把原先一高一低的两根蜡烛增换成放在不同位置的两对一高一低的小蜡烛,并把烛心剪成同样短,让漏斗尖嘴紧靠杯壁,避免倒入的二氧化碳“溅”落到烛焰上,影响实验,把收集好的二氧化碳从漏斗口倒入,让学生认真观察漏斗尖嘴上小薄片的变化,从原先不动的薄片,在倒入二氧化碳后向下运动这一变化,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二氧化碳象水一样“冲”过小薄片,“流入”杯中了,从而更形象地感受到二氧化碳确实比空气重,能够灭火的性质。周伟芳4}验证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且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的方法是用两个塑料瓶,其中一个瓶中收集满二氧化碳,请两位同学上台:同时打开两塑料瓶盖,向瓶中注入二分之一体积蒸馏水,迅速盖紧,用力震荡,很快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壁发生凹陷,另一瓶无变化。以此来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分别取出两瓶中液体少许于两支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从凹陷瓶中取出的液体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色,另一液体无变化。以此[1]

来说明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将溶液变红色的试管中液体进行加热,溶有二氧化碳的液体在加热过程中,红色慢慢变为紫色,同时有小气泡放出。而另一试管中的溶液仍显红色。以此来说明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有二氧化碳产生。

初中化学教材和以上对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验证都是分离的,没有把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实验连在一起。本文作者通过设计改进,设计了一套能连续用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从整体上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充分比较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并且对其中某些装置作了改进。

2 实验仪器药品及材料

2.1 仪器

250ml烧杯 、集气瓶一根直角玻璃管 、两根T型管、四个橡皮止水夹子 酒精灯、大试管一只、止水夹、长颈漏斗一只

2.2 药品

盐酸(6mol/L)、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1mol/L)、CaCO3(固体)

2.3 材料

三段长为30mm的蜡烛、长为200mm宽为10mm的台阶式薄铁片、青蛙一只 、圆塑料

盖(放碳酸钙)、三个枣粒大小的脱脂棉、一根木条 、火柴、几根橡皮管 3 实验装置

图1. 验证二氧化碳性质装置

4 实验步骤

4.1 按图所示连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2 从图1a漏斗中加入6mol/L盐酸、与瓶中塑料盖上的碳酸钙发生反应,打开止水夹子A和止夹子B,关闭止水夹子C和止水夹子D,观察图b中的现象。

4.3 关闭止水夹子B和止水夹子D,打开止水夹子C和止水夹子A。并点燃图1c中的蜡烛,观察现象。

4.4 当图1c中的蜡烛逐渐熄灭后,把图1d放在图1c位置,观察现象。

4.5 关闭止水夹子B和止水夹子C,打开止水夹子A和止水夹子D,向图1e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实验现象。

4.6 向图1e中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当有颜色发生变化时,对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5 结果与讨论

5.1 二氧化碳的产生

实验中利用碳酸钙与盐酸(6 mol/L)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CO2↑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其反应式是:

Ca(OH)2+CO2=CaCO3↓+H2O

若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则浑浊的石灰水变清亮:

CaCO3+ CO2+H2O =Ca(HCO3)2

为了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速度,实验装置中采用了自制的简易装置,如图1a所示,采用集气瓶、长径漏斗、双孔橡皮塞、一个装固体试剂的内塑料塞来组成装置。在塑料塞中间钻一个孔,使之能较紧地套在长径漏斗的下端,且周围钻有几个小孔,碳酸钙放上面,通过止水夹可以根据需要来控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量,当不需要二氧化碳气体时,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集气瓶中的盐酸就会沿着漏斗上升,而脱离了碳酸钙,反应停止,如果还需要二氧化碳气体,只要把止水夹A打开,盐酸就流回,反应就会继续进行,起到启普发生器的作用。该装置简单实用,材料易找。

5.2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5.2.1 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比较

为了比较二氧化碳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分别向图1c和图1d中利用玻璃导气管通入二氧化碳。实验表明,燃着的蜡烛从下到上依次熄灭,而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小棉团从下到上逐渐变红。实验现象都是从下到上,而二氧化碳气体是从烧杯上方“流入”。由此说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改装置简单实用、有趣,能多次重复,具有教材中二氧化碳能倾倒的原理,并且一套装置可在不同的班级使用,方便了教师进行教学。

通过实验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可以像倒液体那样把二氧化碳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原因,所以它能覆盖在易燃物的表面从而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作用。

5.2.2 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

在图1d烧杯底部放一只小青蛙,在烧杯上方悬挂三个高矮不同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小棉团。向装置1d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看到烧杯中的青蛙不断挣扎,最后死亡。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不供给呼吸。同时也看到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小棉团从下到上逐渐变红,以此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通过设计的实验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会引起学生联想到储存白薯、白菜的地窑 ,因积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冒然入内的人会晕倒的道理,够结合所学联系实际 ,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研究表明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对人就有害处;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4%-5%时,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分数达到10%时,能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至死亡。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窑、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底部,二氧化碳量较多,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必须先做实验,才能保证人生安全,方法是用点燃的蜡烛伸入地窖中,看蜡烛是否熄灭,如果熄灭就不能进入。 [5]

5.3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5.3.1二氧化碳的灭火性

燃烧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在二氧化碳中,碳的化合价已为+4,达到了最高价,所以不能发生氧化反应,即不能燃烧。为说明二氧化碳的灭火性,在图1c装置中放有一台阶式铁片,并在各台阶上分别放一只点燃的蜡烛,用导气管向装置中通入二氧化碳,看到蜡烛从下到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同时也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改进后的实验有吸引力,易控制二氧化碳的量,特别对教师上复习课有很大的帮助,可在多个班级使用。

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用二氧化碳气体来制灭火器例如: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灭火器,当可燃物着火时,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验证二氧化碳的灭火性还可以用事先收集好的二氧化碳直接倒入装有点燃蜡烛的烧杯中,现象也很明显。

5.3.2 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

图4中的试管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烧杯中也盛有紫色石蕊试液,向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看到试管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反应式为:

CO2+H2O=H2CO3

验证二氧化碳水溶液显酸性也可以用pH试纸,现象也一样明显。

5.3.3 碳酸不稳定性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水溶液不稳定性,对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进行加热,溶液颜色从红色变为原来石蕊试液的紫色,说明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反应式为:

H2CO3=H2O+CO2

初中化学中的实验没有颜色的对比,而且对红色溶液受热后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无说服力。为了验证红色溶液受热后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本文作者设计了一个检验装置,如图 1e所示,烧杯中装有澄清的石灰水或紫色石蕊试液,对试管加热,实验中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或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说明分解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a(OH)2+CO2=CaCO3↓+H2O

CO2+H2O=H2CO3

经过改进后的实验有一些优点,例如:同一实验中发生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而引起,物质颜色的互变现象,形象、直观、对比强烈,激发学兴趣加深对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认识,取得较好教学效果。此实验中应注意(1)试管中红色石蕊试液要比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多,这样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才能足够使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明显变红。[6]为了防止倒吸现象,导管外端要用一倒置漏斗。

6 结论

(1)装置简单,仪器易找,易操作,用简易装置来代替启普发生器,现象明显。

(2)一套装置就可以把二氧化碳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全部验证完,这样能培养学生的组合能力。

(3)此实验装置可以多处使用,特别给教师上复习课带来很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 黄宝圣.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改进.山东省惠民师范学校学报. 2002,(2),20-22

[2] 胡世定.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研究.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5)12-14

[3] 郑木木.对检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改进.中国期刊网,2001,(3)10-11

[4] 周伟芳.二氧化碳性质演示实验改进.中国期刊网.2002,(5)3-5

[5]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P85-86

[6] 赵平.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的改进.化学教育.2003,(3)41-42

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改进

何树苍

摘 要:分别通过演示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经过研究改进表明,可利用一套实验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装置简单、实用、现象明显,且可以重复使用。 关键词: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改进

1 引言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灵魂,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培养实验能力,学习科学方法。因此初中和高中化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课堂演示。然而,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他们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能够无拘无束的发挥,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培养目标,重视审视现行教材中的传统实验装置,大胆地进行改进与创造是非常必要的。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我们知道,二氧化碳气体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供给呼吸,不支持燃烧,易溶于水,水溶液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密度比空气大。在初中化学课本中分别安排了演示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这些物理和化学性质。为了更直观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许多化学工作者对此进行了设计或改进。如黄宝圣设计的装置是用事先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来分别验证灭火性、溶于水生成碳酸,验证二氧化碳的灭火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方法是把二氧化碳通入装有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看到蜡烛从下到上逐渐熄灭,以此来验证二氧化碳的灭火性和密度比空气大。验证二氧化碳水溶液显酸性的方法是直接把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中,看到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以此来验证验证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胡世定[2]首先把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在一个大烧杯中,然后用蘸有肥皂水的导气管在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烧杯中吹气泡,可看到吹的空气肥皂泡向上飘浮,在另一个空烧杯中,用蘸有肥皂水的导气管吹的二氧化碳气体气泡则沉在烧杯底部,以此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郑木木[3]设计验证二氧化碳灭火性和密度空气大的装置是在初中化学教材原有实验器具的基础上,添加一个尖嘴漏斗,在漏斗尖嘴上粘贴一张小薄片;把原先一高一低的两根蜡烛增换成放在不同位置的两对一高一低的小蜡烛,并把烛心剪成同样短,让漏斗尖嘴紧靠杯壁,避免倒入的二氧化碳“溅”落到烛焰上,影响实验,把收集好的二氧化碳从漏斗口倒入,让学生认真观察漏斗尖嘴上小薄片的变化,从原先不动的薄片,在倒入二氧化碳后向下运动这一变化,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二氧化碳象水一样“冲”过小薄片,“流入”杯中了,从而更形象地感受到二氧化碳确实比空气重,能够灭火的性质。周伟芳4}验证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且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的方法是用两个塑料瓶,其中一个瓶中收集满二氧化碳,请两位同学上台:同时打开两塑料瓶盖,向瓶中注入二分之一体积蒸馏水,迅速盖紧,用力震荡,很快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壁发生凹陷,另一瓶无变化。以此来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分别取出两瓶中液体少许于两支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从凹陷瓶中取出的液体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色,另一液体无变化。以此[1]

来说明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将溶液变红色的试管中液体进行加热,溶有二氧化碳的液体在加热过程中,红色慢慢变为紫色,同时有小气泡放出。而另一试管中的溶液仍显红色。以此来说明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有二氧化碳产生。

初中化学教材和以上对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验证都是分离的,没有把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实验连在一起。本文作者通过设计改进,设计了一套能连续用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从整体上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充分比较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并且对其中某些装置作了改进。

2 实验仪器药品及材料

2.1 仪器

250ml烧杯 、集气瓶一根直角玻璃管 、两根T型管、四个橡皮止水夹子 酒精灯、大试管一只、止水夹、长颈漏斗一只

2.2 药品

盐酸(6mol/L)、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1mol/L)、CaCO3(固体)

2.3 材料

三段长为30mm的蜡烛、长为200mm宽为10mm的台阶式薄铁片、青蛙一只 、圆塑料

盖(放碳酸钙)、三个枣粒大小的脱脂棉、一根木条 、火柴、几根橡皮管 3 实验装置

图1. 验证二氧化碳性质装置

4 实验步骤

4.1 按图所示连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2 从图1a漏斗中加入6mol/L盐酸、与瓶中塑料盖上的碳酸钙发生反应,打开止水夹子A和止夹子B,关闭止水夹子C和止水夹子D,观察图b中的现象。

4.3 关闭止水夹子B和止水夹子D,打开止水夹子C和止水夹子A。并点燃图1c中的蜡烛,观察现象。

4.4 当图1c中的蜡烛逐渐熄灭后,把图1d放在图1c位置,观察现象。

4.5 关闭止水夹子B和止水夹子C,打开止水夹子A和止水夹子D,向图1e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实验现象。

4.6 向图1e中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当有颜色发生变化时,对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5 结果与讨论

5.1 二氧化碳的产生

实验中利用碳酸钙与盐酸(6 mol/L)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CO2↑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其反应式是:

Ca(OH)2+CO2=CaCO3↓+H2O

若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则浑浊的石灰水变清亮:

CaCO3+ CO2+H2O =Ca(HCO3)2

为了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速度,实验装置中采用了自制的简易装置,如图1a所示,采用集气瓶、长径漏斗、双孔橡皮塞、一个装固体试剂的内塑料塞来组成装置。在塑料塞中间钻一个孔,使之能较紧地套在长径漏斗的下端,且周围钻有几个小孔,碳酸钙放上面,通过止水夹可以根据需要来控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量,当不需要二氧化碳气体时,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集气瓶中的盐酸就会沿着漏斗上升,而脱离了碳酸钙,反应停止,如果还需要二氧化碳气体,只要把止水夹A打开,盐酸就流回,反应就会继续进行,起到启普发生器的作用。该装置简单实用,材料易找。

5.2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5.2.1 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比较

为了比较二氧化碳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分别向图1c和图1d中利用玻璃导气管通入二氧化碳。实验表明,燃着的蜡烛从下到上依次熄灭,而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小棉团从下到上逐渐变红。实验现象都是从下到上,而二氧化碳气体是从烧杯上方“流入”。由此说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改装置简单实用、有趣,能多次重复,具有教材中二氧化碳能倾倒的原理,并且一套装置可在不同的班级使用,方便了教师进行教学。

通过实验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可以像倒液体那样把二氧化碳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原因,所以它能覆盖在易燃物的表面从而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作用。

5.2.2 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

在图1d烧杯底部放一只小青蛙,在烧杯上方悬挂三个高矮不同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小棉团。向装置1d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看到烧杯中的青蛙不断挣扎,最后死亡。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不供给呼吸。同时也看到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小棉团从下到上逐渐变红,以此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通过设计的实验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会引起学生联想到储存白薯、白菜的地窑 ,因积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冒然入内的人会晕倒的道理,够结合所学联系实际 ,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研究表明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对人就有害处;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4%-5%时,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分数达到10%时,能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至死亡。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窑、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底部,二氧化碳量较多,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必须先做实验,才能保证人生安全,方法是用点燃的蜡烛伸入地窖中,看蜡烛是否熄灭,如果熄灭就不能进入。 [5]

5.3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5.3.1二氧化碳的灭火性

燃烧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在二氧化碳中,碳的化合价已为+4,达到了最高价,所以不能发生氧化反应,即不能燃烧。为说明二氧化碳的灭火性,在图1c装置中放有一台阶式铁片,并在各台阶上分别放一只点燃的蜡烛,用导气管向装置中通入二氧化碳,看到蜡烛从下到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同时也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改进后的实验有吸引力,易控制二氧化碳的量,特别对教师上复习课有很大的帮助,可在多个班级使用。

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用二氧化碳气体来制灭火器例如: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灭火器,当可燃物着火时,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验证二氧化碳的灭火性还可以用事先收集好的二氧化碳直接倒入装有点燃蜡烛的烧杯中,现象也很明显。

5.3.2 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

图4中的试管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烧杯中也盛有紫色石蕊试液,向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看到试管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反应式为:

CO2+H2O=H2CO3

验证二氧化碳水溶液显酸性也可以用pH试纸,现象也一样明显。

5.3.3 碳酸不稳定性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水溶液不稳定性,对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进行加热,溶液颜色从红色变为原来石蕊试液的紫色,说明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反应式为:

H2CO3=H2O+CO2

初中化学中的实验没有颜色的对比,而且对红色溶液受热后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无说服力。为了验证红色溶液受热后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本文作者设计了一个检验装置,如图 1e所示,烧杯中装有澄清的石灰水或紫色石蕊试液,对试管加热,实验中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或紫色石蕊试液变成了红,说明分解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a(OH)2+CO2=CaCO3↓+H2O

CO2+H2O=H2CO3

经过改进后的实验有一些优点,例如:同一实验中发生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而引起,物质颜色的互变现象,形象、直观、对比强烈,激发学兴趣加深对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认识,取得较好教学效果。此实验中应注意(1)试管中红色石蕊试液要比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多,这样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才能足够使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明显变红。[6]为了防止倒吸现象,导管外端要用一倒置漏斗。

6 结论

(1)装置简单,仪器易找,易操作,用简易装置来代替启普发生器,现象明显。

(2)一套装置就可以把二氧化碳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全部验证完,这样能培养学生的组合能力。

(3)此实验装置可以多处使用,特别给教师上复习课带来很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 黄宝圣.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改进.山东省惠民师范学校学报. 2002,(2),20-22

[2] 胡世定.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研究.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5)12-14

[3] 郑木木.对检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改进.中国期刊网,2001,(3)10-11

[4] 周伟芳.二氧化碳性质演示实验改进.中国期刊网.2002,(5)3-5

[5]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P85-86

[6] 赵平.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演示实验的改进.化学教育.2003,(3)41-42


相关文章

  • 运用创造发明法改进化学实验的6个案例
  • 摘要:针对浙教版科学教材中6个化学实验中装置.方案的不足,运用发明创造技法中的缺点列举法.逆向发明法.组合发明法.变化发明法.联想发明法等改进实验教学,使实验操作简单明了.实验现象直观明显.实验结论易于揭示化学本质,同时能消除教材经典实验的 ...查看


  • 化学创新实验:硫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改进
  • 化学创新实验: 硫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改进 一.实验名称 硫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改进 二.实验目的 1.认识到"硫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的实验非常重要,但生成的二氧化硫是一种典型的有毒气体,污染空气,危害师生健康,危害人类.& ...查看


  • 黄茂灵-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改进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改进 南宁市三美学校 黄茂灵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南宁市三美学校的化学教师,黄茂灵.今天我改进的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查看


  • 化学创新实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
  • 化学创新实验: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 一.实验名称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 二.实验目的 在初中化学中CO2的性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同学们对它的认识仅仅是知道它是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气体,空气中含CO2,常温下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查看


  • 初中生物几例实验设计的改进与创新
  • 初中生物几例实验设计的改进与创新 保基中学:杨勇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形成学生科学探 ...查看


  • 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改进
  • 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改进 涟源市私立行知中学 张永平 摘 要: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一册>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中,都有关于浓硫酸的脱水性的相关知识.这两本教材上有关<浓硫酸的脱 ...查看


  • 对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实验的改进
  • 对"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实验的改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 碳"中二氧化碳的性质中实验6-4,原教材实验如下: [实验6-4] 如图6-12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 ...查看


  • 改进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
  • ◇ 严昌帝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 科书 <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 六单元课题 干,混合 ,研 磨 ( 越 细越好) .将氧化铜粉和炭 粉两种物质研 磨 1 中木炭 还原 氧化铜 演示实验 ,学生 是从这个 实验 中初次 接触 得很细且 ...查看


  • 铜和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
  • 作者:姚斌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0年03期 一.实验的重要性及要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做好化学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