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创新教育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作用

理论研究

新课程

NEW CURRICULUM

化学创新教育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作用

屈云玲

(江苏省丰县华山中学)

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因此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现在越来越多的

学生开始厌烦高中化学课,为了使化学课程教学效果更加高效,教师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起探讨化学创新教育对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作用。

关键词:化学教育改革;教学方式;化学课堂 一、化学创新可以创造条件、发掘并培养创新意识

化学创新可以给学生一个愉快、开放的教学氛围,同时也会创造一个友爱、平等、互助的环境。在创造的这种环境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拘泥,不断地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不再惧怕老师,敢于质疑,敢于问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不断地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应有的培养和发挥。

二、化学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化学创新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及现象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探索。因此,教师如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化学创新,那么学生的成绩提高就完成了一大步。例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都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如果没有好奇心可能就没有伟大的发明。在化学创新教学中通过实验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化学课中实验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地参加化学实验,自己通过实验获得知识,例如高锰酸钾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以及它放的顺序。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应用的实际科学,化学成果也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被应用到了科学实践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凭借自己的知识又解决不了,这些话题可以激起他们不断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例如,为什么铁容易生锈?怎么样可以保护铁被腐蚀?为什么钢不容易腐蚀?为什么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就会被激起,这样我们就可以说出今天上课的主要内容,因此会更加认真地听教师接下来讲的内容。再比如,为什么酸雨会导致庄稼损失惨重?在讲解时可以插入一些图片,并且解释酸雨到底怎么导致的?它还会对什么造成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去预防酸雨的产生?化学的不断创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化学创新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化学创新的联想和想象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同样在学习中也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氧气的制成需要哪些材料?都有哪些物质可以制成氧气?以及装备的选择,同时也应该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猜测,教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鼓励,并且表扬。

对事物的观察也是化学创新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巧,也是发现科学并探索科学的基础。很多人认为实践是最重要的,但是实践只是将创意和实践综合在一起。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要求学生不断地从试验中观察不同的实验现象和不同的反应结果,从不同的角度去仔细观察,不断地形成习惯。如,氯化铁和氢氧化

-28-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包含一些课内知识,也包含一些课外知识,一些课内知识并不是教学的重点知识,但也和本次章节有关,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先自主阅读,然后进行讨论,如果遇到不懂的可以自行查阅资料,分小组讨论。在不懂的情况下教师进行讲解,使学生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

2. 化学创新可以使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有难度的问题化学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其中充满了很多难的问题,教师不应该马上就告诉学生答案,应该通过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讨论解答。讨论由浅入深,不断深入,一点点解决难题。讨论是开发学生思维、探究能力最好的方法。由于学生可能课前没有预习,因此不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定式,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辅导、整理、总结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问题”,课堂的总结主要是对学生有问题的部分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解决,对学生的惯性思维进行点拨,不断地引导,使他们的知识不断地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总结,学生对学习有一定的了解后需要教师的“画龙点睛之”笔。学生在自己的归纳上教师总结得出结论,说明此次教学目的以及知识的运用范围。教师在总结时做到“收放得度”,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应该留下让学生探求的空间,让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实践—认识—具体实践,不断地获得新知识。

五、化学创新的“收官之笔”———教学效果

考试是检验学生教学效果最重要的体现。学生课后的复习和总结反思,是学习规范不可忽视的。一直应该践行“学而时习之”的教育理念。

1. 细选资料,组编习题

由于不断地教学改革使越来越多的辅导资料混杂在一起。出现很多教材和练习内容不符的,辅导资料难度过大,这也给辅导教师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因此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素养来为学生挑选资料;同时教师每堂课的练习都是有针对性的。

2. 不断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现在很多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因此就会导致很多重难点的遗漏,我们平时应该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记重点,补知识点,记疑难点。同时要求笔记字迹工整,建立错题本,不断地反钠的反应,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动手的方法得出结论。这样一方面能锻炼实验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哪里有不懂的问题,通过自己努力尝到成功的滋味。

四、化学创新可以提高自主能力

1. 化学创新可以培养学生自己查资料,自行解决浅层问题的

新课程

NEW CURRICULUM

理论研究

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沟通艺术

张德佑

(湖南省古丈县坪坝乡九年制学校)

要:沟通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能够让教学活动变得丰富有趣,能够让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融洽,教师的观点可以精确传达,学生的反馈也能够被及时接收,这能够极大地增加教学的有效性。着重探讨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践行沟通的艺术。

关键词:初中数学;师生互动;重要性;方法

沟通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状态。沟通无刻不再,无时不在,虽然如此普遍,却需要讲求一定的技巧。特别是在教学活动当中,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帮助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且有助于知识的准确传达和精准掌握。而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倘若教师不能够洞察学生的反馈, 或者不能够建立有效的反馈途径,很有可能会造成学生知识点混淆,或者一错再错的情况出现;如果学生给出了反馈而教师没有察觉,这会让学生产生疑问,觉得是不是老师不关注他,并且他的假设一旦确立,很有可能造成厌恶数学的连锁反应,从而对数学失去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得到关注,因此教师要能够察觉学生的示意并抓住机会,通过多种多样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初中数学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下几种沟通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独具慧眼,观察学生在课上的表情反馈

表情藏不住秘密。作为一种对事物的本能反应,当教师在课上讲解知识点时,学生会本能地通过他们的面部表情来表现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这就需要教师独具慧眼,能够察觉到不同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反馈。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除了会通过口头提问的方式来获得学生的反馈外,就是通过观察他们的表情来确定这一知识点学生是否掌握。不难看到,有的学生会轻轻点头,表示明白;有的学生则会怔住不动,表示没太懂,还在思考;有的就皱起了眉头,表示没有听懂。这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拥有不同表情的学生的数量确定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二、数学日记,鼓励学生在习题本上留下学习感受

课下作业是与学生沟通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只习惯于用对与错获得学生的反馈,却忽视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的心态变化。直到有一次,我的一个学生在她习题的末尾写

下了自己做题的感受,我发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反馈方法。于是我便开始实践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而不仅仅是观察他们所做题的对与错,这样我就能够合理安排教学规划和教学进度,减少学生囫囵吞枣地学习数学的状况。

三、课余沟通,做学生的大朋友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绝不仅仅局限于课上的教学活动,课余、课间也是与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因为相较于课堂,学生在课间更为放松,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趋向于朋友关系。如果教师把握这段时间与学生交流他们学习和听课的心得,必然会获得很多收获。我在教学中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每节课程结束后,我都会站在讲台边,和出门的学生一一击掌。这样做的意图在于:(1)这是对学生听完一节数学课后的鼓励,以击掌的方式告诉学生他们做得很好;(2)这能够拉近师生关系,告诉他们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农村的孩子会比较腼腆,这就更需要老师主动和学生交流,做他们的大朋友,贴心知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我对我的学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甚至有时有的学生还会主动与我沟通他们遇到的其他问题。这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我成了他们的大朋友。

数学虽然是一门与数字打交道的学科,但教育活动是一门需要讲究交流的艺术。教书育人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在交流中,不仅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还能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成果。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在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中进行双向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观察、多倾听,了解学生的情况,注重学生的反馈,以便更好地安排教学活动。

誗编辑谢尾合

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

思总结等,这对教学成果有重要的作用。

3. 课堂练习和作业

课堂练习是对新学知识的测试,也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在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应该涉及各种题型及一些灵活性的习题。

高中化学不像初中化学涉及的知识那样系统化,高中以实际的实践为主。内容上主要以生活实际为主,并且在生活中得到充分应用;更加注重化学学习方法。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应该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化学课程中遇到的难题。

任何在原先习以为常的课堂进行变化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

会遇到各种问题,不断有新问题产生,这对化学教师来说更是个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及实验课的探究,在改革中提高教学效果最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化学课程标准解读[N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王祖浩,吴昊.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曾德琨.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誗编辑谢尾合

-29-

理论研究

新课程

NEW CURRICULUM

化学创新教育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作用

屈云玲

(江苏省丰县华山中学)

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因此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现在越来越多的

学生开始厌烦高中化学课,为了使化学课程教学效果更加高效,教师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起探讨化学创新教育对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作用。

关键词:化学教育改革;教学方式;化学课堂 一、化学创新可以创造条件、发掘并培养创新意识

化学创新可以给学生一个愉快、开放的教学氛围,同时也会创造一个友爱、平等、互助的环境。在创造的这种环境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拘泥,不断地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不再惧怕老师,敢于质疑,敢于问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不断地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应有的培养和发挥。

二、化学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化学创新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及现象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探索。因此,教师如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化学创新,那么学生的成绩提高就完成了一大步。例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都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如果没有好奇心可能就没有伟大的发明。在化学创新教学中通过实验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化学课中实验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地参加化学实验,自己通过实验获得知识,例如高锰酸钾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以及它放的顺序。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应用的实际科学,化学成果也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被应用到了科学实践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凭借自己的知识又解决不了,这些话题可以激起他们不断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例如,为什么铁容易生锈?怎么样可以保护铁被腐蚀?为什么钢不容易腐蚀?为什么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这样学生的求知欲就会被激起,这样我们就可以说出今天上课的主要内容,因此会更加认真地听教师接下来讲的内容。再比如,为什么酸雨会导致庄稼损失惨重?在讲解时可以插入一些图片,并且解释酸雨到底怎么导致的?它还会对什么造成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去预防酸雨的产生?化学的不断创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化学创新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化学创新的联想和想象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同样在学习中也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氧气的制成需要哪些材料?都有哪些物质可以制成氧气?以及装备的选择,同时也应该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猜测,教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鼓励,并且表扬。

对事物的观察也是化学创新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巧,也是发现科学并探索科学的基础。很多人认为实践是最重要的,但是实践只是将创意和实践综合在一起。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要求学生不断地从试验中观察不同的实验现象和不同的反应结果,从不同的角度去仔细观察,不断地形成习惯。如,氯化铁和氢氧化

-28-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包含一些课内知识,也包含一些课外知识,一些课内知识并不是教学的重点知识,但也和本次章节有关,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先自主阅读,然后进行讨论,如果遇到不懂的可以自行查阅资料,分小组讨论。在不懂的情况下教师进行讲解,使学生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

2. 化学创新可以使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有难度的问题化学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其中充满了很多难的问题,教师不应该马上就告诉学生答案,应该通过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讨论解答。讨论由浅入深,不断深入,一点点解决难题。讨论是开发学生思维、探究能力最好的方法。由于学生可能课前没有预习,因此不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定式,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辅导、整理、总结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问题”,课堂的总结主要是对学生有问题的部分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解决,对学生的惯性思维进行点拨,不断地引导,使他们的知识不断地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总结,学生对学习有一定的了解后需要教师的“画龙点睛之”笔。学生在自己的归纳上教师总结得出结论,说明此次教学目的以及知识的运用范围。教师在总结时做到“收放得度”,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应该留下让学生探求的空间,让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实践—认识—具体实践,不断地获得新知识。

五、化学创新的“收官之笔”———教学效果

考试是检验学生教学效果最重要的体现。学生课后的复习和总结反思,是学习规范不可忽视的。一直应该践行“学而时习之”的教育理念。

1. 细选资料,组编习题

由于不断地教学改革使越来越多的辅导资料混杂在一起。出现很多教材和练习内容不符的,辅导资料难度过大,这也给辅导教师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因此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素养来为学生挑选资料;同时教师每堂课的练习都是有针对性的。

2. 不断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现在很多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因此就会导致很多重难点的遗漏,我们平时应该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记重点,补知识点,记疑难点。同时要求笔记字迹工整,建立错题本,不断地反钠的反应,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动手的方法得出结论。这样一方面能锻炼实验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哪里有不懂的问题,通过自己努力尝到成功的滋味。

四、化学创新可以提高自主能力

1. 化学创新可以培养学生自己查资料,自行解决浅层问题的

新课程

NEW CURRICULUM

理论研究

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沟通艺术

张德佑

(湖南省古丈县坪坝乡九年制学校)

要:沟通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能够让教学活动变得丰富有趣,能够让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融洽,教师的观点可以精确传达,学生的反馈也能够被及时接收,这能够极大地增加教学的有效性。着重探讨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践行沟通的艺术。

关键词:初中数学;师生互动;重要性;方法

沟通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状态。沟通无刻不再,无时不在,虽然如此普遍,却需要讲求一定的技巧。特别是在教学活动当中,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帮助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且有助于知识的准确传达和精准掌握。而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倘若教师不能够洞察学生的反馈, 或者不能够建立有效的反馈途径,很有可能会造成学生知识点混淆,或者一错再错的情况出现;如果学生给出了反馈而教师没有察觉,这会让学生产生疑问,觉得是不是老师不关注他,并且他的假设一旦确立,很有可能造成厌恶数学的连锁反应,从而对数学失去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得到关注,因此教师要能够察觉学生的示意并抓住机会,通过多种多样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初中数学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下几种沟通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独具慧眼,观察学生在课上的表情反馈

表情藏不住秘密。作为一种对事物的本能反应,当教师在课上讲解知识点时,学生会本能地通过他们的面部表情来表现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这就需要教师独具慧眼,能够察觉到不同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反馈。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除了会通过口头提问的方式来获得学生的反馈外,就是通过观察他们的表情来确定这一知识点学生是否掌握。不难看到,有的学生会轻轻点头,表示明白;有的学生则会怔住不动,表示没太懂,还在思考;有的就皱起了眉头,表示没有听懂。这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拥有不同表情的学生的数量确定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二、数学日记,鼓励学生在习题本上留下学习感受

课下作业是与学生沟通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只习惯于用对与错获得学生的反馈,却忽视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的心态变化。直到有一次,我的一个学生在她习题的末尾写

下了自己做题的感受,我发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反馈方法。于是我便开始实践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而不仅仅是观察他们所做题的对与错,这样我就能够合理安排教学规划和教学进度,减少学生囫囵吞枣地学习数学的状况。

三、课余沟通,做学生的大朋友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绝不仅仅局限于课上的教学活动,课余、课间也是与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因为相较于课堂,学生在课间更为放松,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趋向于朋友关系。如果教师把握这段时间与学生交流他们学习和听课的心得,必然会获得很多收获。我在教学中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每节课程结束后,我都会站在讲台边,和出门的学生一一击掌。这样做的意图在于:(1)这是对学生听完一节数学课后的鼓励,以击掌的方式告诉学生他们做得很好;(2)这能够拉近师生关系,告诉他们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农村的孩子会比较腼腆,这就更需要老师主动和学生交流,做他们的大朋友,贴心知己。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我对我的学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甚至有时有的学生还会主动与我沟通他们遇到的其他问题。这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我成了他们的大朋友。

数学虽然是一门与数字打交道的学科,但教育活动是一门需要讲究交流的艺术。教书育人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在交流中,不仅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还能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成果。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能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在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中进行双向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观察、多倾听,了解学生的情况,注重学生的反馈,以便更好地安排教学活动。

誗编辑谢尾合

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

思总结等,这对教学成果有重要的作用。

3. 课堂练习和作业

课堂练习是对新学知识的测试,也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在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应该涉及各种题型及一些灵活性的习题。

高中化学不像初中化学涉及的知识那样系统化,高中以实际的实践为主。内容上主要以生活实际为主,并且在生活中得到充分应用;更加注重化学学习方法。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应该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化学课程中遇到的难题。

任何在原先习以为常的课堂进行变化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

会遇到各种问题,不断有新问题产生,这对化学教师来说更是个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及实验课的探究,在改革中提高教学效果最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化学课程标准解读[N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王祖浩,吴昊.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曾德琨.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誗编辑谢尾合

-29-


相关文章

  • 国内化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及发展趋势研究
  •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2013届) 国内化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及发展趋势研究 院 系 专 业 姓 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等 级 国内化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及发展趋势研究 摘 要 化学课程是中学教学中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查看


  • 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 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本文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化学实验的主要场所在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新课程实施后,现有的实验设备与新 ...查看


  • 化学课程变化的主旋律
  • 作者:李永红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3年05期 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实际,涌现出了许多实施素质教育的好的典型,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由于基础教育的质量及推进素质教育的进展和成效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面对科学技术 ...查看


  • 综合性大学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
  • 摘要:有机化学是理.工.农.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该文总结了近年来我们课程组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所做的改革和创新,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研究等.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 ...查看


  •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 农产品加工 第11期(总第370期)2014年11月 农产品加工 FarmProductsProcessing 2014年第11期 No.11Nov. 文章编号:1671-9646(2014)11a-0086-03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 ...查看


  •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国家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 本科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及实验中心建设 成果完成人: 赵新华 申秀民 赵云岭 张站斌 冯瑞琴 成果完成单位: 推荐等级建议: 化学仍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由于历 ...查看


  • 谈谈研究生创新教育
  • 谈谈研究生创新教育 科技创新活动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由于认识高度.起步时间.资金投入等不同,其质量和效果有显著差异性.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有效.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对活动价值性认识偏差.理论教育与实践环节 ...查看


  • 化学生动课堂实践总结王莉
  • 化学生动课堂实践阶段总结 阳城三中 王莉 在进行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要能够从多个角度对化学教学进行思考,选择出合适的教学模式,并在进行中学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已经成为了中学化学教师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下面是我在平 ...查看


  • 化学学科个人工作总结
  • 个人工作总结 本学期顺利地完成了九年一.二两个班的化学教学,从学生估分情况看,六十分以上的将近十人,甚至有的同学估了满分.成绩比较理想.主要原因如下: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