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局部应用阿托品加速产程进展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宫颈局部应用阿托品加速产程进展的临床效果。方法 单胎头位初产妇365例, 随机选取198例为观察组, 即用阿托品组, 余下167例为对照组, 除宫颈局部不用阿托品外, 其他处理均同观察组。结果 两组产妇活跃期, 第二产程药物副作用及难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阿托品;宫颈局部;产程进展   阿托品应用于产程, 作用效果临床已广泛证实, 促进产程进展效果显著。作者在传统静脉推注用法基础上, 尝试宫颈局部应用阿托品, 自2011年6月~2013年3月, 对365例产妇进行了观察, 收到良好效果:作用更强, 药物副作用更小, 促进宫颈软化效果更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自2011年6月~2013年3月, 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 年龄19~34岁, 孕周37~42周, 宫颈Bishop评分[1]3~5分的待产妇365例, 随机选取198例为观察组, 即用阿托品组, 余下167例为对照组, 除宫颈局部不用阿托品外, 其他处理均同观察组;两组都有规律宫缩, 宫口开大2~3 cm, 先露S=-2~-1, 排除头盆不称、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除等产科并发症, 无内科和其他合并症。   1. 2 方法 产妇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外阴阴道消毒内诊了解先露高低、宫颈评分、胎方位, 排除骨盆等异常因素, 助手取1 ml无菌注射器递给操作者, 抽取阿托品0.5 mg, 去除针头在距1~2 cm处将药液推注在做内诊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的指腹处, 随即放入阴道在宫颈口处旋转, 将药液涂抹宫颈上, 反复按摩1~2 min, 使药液充分吸收;对于宫颈评分在4分以下者, 可将阿托品药液喷撒在一块无菌纱布上, 上述方法涂抹按摩宫颈后, 即将纱布放置在宫颈口处保持2~4 h, 下次内诊检查时取出。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两组活跃期、第二产程及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 2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难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新生儿评分比较 新生儿一评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4 两组药物副作用比较 两组药物副作用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5 两组产后体温比较 两组产后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5。   3 讨论   3. 1 硫酸阿托品能抑制宫颈网状神经纤维和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对宫颈的兴奋作用而使宫颈松弛, 宫颈按摩是一种机械性刺激的神经冲动, 会反射性加强宫缩[2]上述双重作用下, 促使宫颈加速扩张及宫缩反射性增强, 从而加速产程进展。阿托品宫颈局部应用发生作用更快, 一般1 min之内起效, 可维持2~4 h[3]。3 h可重复使用;偶有口干、脉速, 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不需处理。全产程胎心监护证实, 阿托品不影响宫缩强度及频率, 因此不增加产后出血量。   3. 2 应用此方法可明显缩短产程 观察中发现活跃期在20~50 min, 大大减轻了产妇痛苦, 降低母体耗氧量, 保持体力, 同时缩短胎儿在产道的挤压时间, 减少胎儿缺氧、酸中毒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3. 3 产程中通过宫颈局部用药和按摩及时内诊判断胎方位, 及时发现胎头位置异常, 尽早实行产妇体位管制, 从而降低头位难产率。   3. 4 此方法不增加感染率 严格无菌操作, 且与一般处理产程检查一起进行, 不增加检查次数;两组体温在37.5~38.6℃病例, 因奶胀、上感、切口硬结引起, 观察组未发现软产道裂伤病例。   综上所述, 宫颈局部应用阿托品, 明显就加速产程进展, 降低头位难产率, 不增加产后出血量和感染机会, 作用更直接且药物副作用明显减轻, 经济、方便, 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悦.产科掌中宝.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1:102.   [2] 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69.   [3] 南京医学院.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等编临床药物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426.   [收稿日期:2014-04-17]

  【摘要】 目的 观察宫颈局部应用阿托品加速产程进展的临床效果。方法 单胎头位初产妇365例, 随机选取198例为观察组, 即用阿托品组, 余下167例为对照组, 除宫颈局部不用阿托品外, 其他处理均同观察组。结果 两组产妇活跃期, 第二产程药物副作用及难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阿托品;宫颈局部;产程进展   阿托品应用于产程, 作用效果临床已广泛证实, 促进产程进展效果显著。作者在传统静脉推注用法基础上, 尝试宫颈局部应用阿托品, 自2011年6月~2013年3月, 对365例产妇进行了观察, 收到良好效果:作用更强, 药物副作用更小, 促进宫颈软化效果更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自2011年6月~2013年3月, 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 年龄19~34岁, 孕周37~42周, 宫颈Bishop评分[1]3~5分的待产妇365例, 随机选取198例为观察组, 即用阿托品组, 余下167例为对照组, 除宫颈局部不用阿托品外, 其他处理均同观察组;两组都有规律宫缩, 宫口开大2~3 cm, 先露S=-2~-1, 排除头盆不称、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除等产科并发症, 无内科和其他合并症。   1. 2 方法 产妇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外阴阴道消毒内诊了解先露高低、宫颈评分、胎方位, 排除骨盆等异常因素, 助手取1 ml无菌注射器递给操作者, 抽取阿托品0.5 mg, 去除针头在距1~2 cm处将药液推注在做内诊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的指腹处, 随即放入阴道在宫颈口处旋转, 将药液涂抹宫颈上, 反复按摩1~2 min, 使药液充分吸收;对于宫颈评分在4分以下者, 可将阿托品药液喷撒在一块无菌纱布上, 上述方法涂抹按摩宫颈后, 即将纱布放置在宫颈口处保持2~4 h, 下次内诊检查时取出。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两组活跃期、第二产程及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 2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难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新生儿评分比较 新生儿一评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4 两组药物副作用比较 两组药物副作用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5 两组产后体温比较 两组产后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5。   3 讨论   3. 1 硫酸阿托品能抑制宫颈网状神经纤维和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对宫颈的兴奋作用而使宫颈松弛, 宫颈按摩是一种机械性刺激的神经冲动, 会反射性加强宫缩[2]上述双重作用下, 促使宫颈加速扩张及宫缩反射性增强, 从而加速产程进展。阿托品宫颈局部应用发生作用更快, 一般1 min之内起效, 可维持2~4 h[3]。3 h可重复使用;偶有口干、脉速, 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不需处理。全产程胎心监护证实, 阿托品不影响宫缩强度及频率, 因此不增加产后出血量。   3. 2 应用此方法可明显缩短产程 观察中发现活跃期在20~50 min, 大大减轻了产妇痛苦, 降低母体耗氧量, 保持体力, 同时缩短胎儿在产道的挤压时间, 减少胎儿缺氧、酸中毒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3. 3 产程中通过宫颈局部用药和按摩及时内诊判断胎方位, 及时发现胎头位置异常, 尽早实行产妇体位管制, 从而降低头位难产率。   3. 4 此方法不增加感染率 严格无菌操作, 且与一般处理产程检查一起进行, 不增加检查次数;两组体温在37.5~38.6℃病例, 因奶胀、上感、切口硬结引起, 观察组未发现软产道裂伤病例。   综上所述, 宫颈局部应用阿托品, 明显就加速产程进展, 降低头位难产率, 不增加产后出血量和感染机会, 作用更直接且药物副作用明显减轻, 经济、方便, 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悦.产科掌中宝.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1:102.   [2] 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69.   [3] 南京医学院.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等编临床药物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426.   [收稿日期:2014-04-17]


相关文章

  • 间苯三酚活跃期
  • 林明.2005-2009年广西妇幼保健院患儿传染病疫情分析 ・727・ 参考文献: [1] 曾 光,张经坤.中国跨世纪的传染病防治[J].中华流 学.2007.36(9):876-877. [5]丁红旗.王新爝.王爱利.西安市15年儿童传染 ...查看


  • 人流术前发现阴道后穹窿陈旧性裂伤4例报告
  • 我院于2001-2004年妇产科门诊人流量平均每年达100人次左右,仅在4年时间即发现了4例阴道后穹窿裂伤. 1 临床资料 患者22岁,未婚,有性生活史,自述停经45 d,有妊娠反应,平时月经正常,痛经严重,既往体健,要求做人工流产术,半年 ...查看


  • 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促进宫颈利普刀术后创面愈合的观察
  • 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促进宫颈利普刀术后创面愈合的观察 李均 胡辉权 周密(南充市中心医院妇产科) [摘 要] 目的: 观察宫颈利普刀术后应用速敷特壳聚糖抗菌膜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168例宫颈糜烂中.重度患者, 以单纯利普刀治 ...查看


  • 宫颈糜烂临床治疗进展_5959
  • 宫颈糜烂临床治疗进展 作者:黄雪松,许春光,张利芳,裴玉萍 [摘要] 为减少宫颈癌的发病,积极有效地治疗宫颈糜烂是重要措施之一.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很多,诸如物理治疗(红外线.激光.微波.KS 治疗仪).药物治疗(如治糜灵栓.爱宝疗.西瓜霜喷 ...查看


  • 肿瘤内科三基考试习题
  • 医疗机构三基训练肿瘤习题 肿瘤抗原:指肿瘤细胞恶变过程中新出现的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 肿瘤的分化:肿瘤与其起源组织的相似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多药耐药性:是指肿瘤细胞在接触一种抗肿瘤药后,对多种结构不同.作用机制各异的其他抗肿瘤药 ...查看


  • 2011年中级主管护师资格考试必备知识点
  • 2010年中级主管护师资格考试必备知识点 知识点1: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 主动脉瓣狭窄直接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加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左心室前负荷增加,二尖瓣狭窄引起左心房后负荷增加,二尖瓣关闭不全引起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前负荷增加,医学`教 ...查看


  • 妇产科基础知识
  • 妇产科 1. 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小泡,相当于月经周期的 分泌期早期 2.. 妊娠早期羊水的主要来源是母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3. 妊娠中期以后,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重要来源 4. 妊娠20周时约400ml ,妊娠3 ...查看


  • 产科流程图
  • 产后失血性休克抢救流程 1. 根据不同病因采用相应措施:如子宫收缩不良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等. 2. 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 3. 组成抢救小组,人员包括产科大夫.产科护士.麻醉科大夫.持续导尿.记尿量:持续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急查 ...查看


  • 一针致死!?间苯三酚到底是个什么药?
  • 由平滑肌痉挛所致的疼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尤是消化科.泌尿科.妇科.目前治疗该类疼痛的药物主要药物有山莨菪碱(654-2)和间苯三酚等.下面简述间苯三酚与山莨菪碱之间的区别,以及间苯三酚的临床应用进展. 一.间苯三酚与山莨菪碱的区别 二.特别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