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生长速度快的最好环境

1、猪的适宜环境温度为16~23℃,前期为20~23℃,后期为16~20℃。在此范围内,猪的增重最快,饲料转化率最。有试验表明肉猪在21℃时增重最快,饲料利用率较高。

环境温度过低,猪体需要消耗更多能量用于产热,以维持其体温,使日增重降低,采食量增多,从而使饲料利用率下降。实践证明,当温度降到10℃和5℃时,猪的采食量分别增加10%和20%,而日增重则下降;当肉猪处于下限临界温度以下时,每下降1℃,日增重减少11~20克,日耗料增加25~35克。在寒冷环境下,猪的呼吸道、消化道的抗病力降低,常发生气管炎、支气管炎、胃肠炎等。因此,在寒冷季节要做好猪的防寒保暖工作,如关好门窗以防止寒风侵袭、保持圈舍干燥、圈内铺以干燥垫草等。

环境温度过高,猪为了散发体热而呼吸频率加快,新陈代谢受到影响,食欲减退,采食量明显下降,导致生产力降低。若环境温度升高至25℃和30℃,则采食量分别减少10%和35%。据报道,在28~35℃的高温环境下,15~30千克、30~60千克和 66~90千克的肉猪的日增重比预期日增重分别降低6.8%、20%和28%;当猪处于上限临界温度以上时,每升高1℃,日增重减少约30克,日耗料减少 60~70克。因此,夏季要防止猪舍曝晒,保持通风,勤冲洗圈舍和给猪淋浴,多喂凉水和青绿多汁饲料,尽力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猪对湿度的适应力很强,当相对温度从45%升到70%或95%时,对猪的采食量和增重速度影响不大。但是,在低温高湿度情况下,可使肉猪日增重减少36%,每千克增重耗料增加10%;在高温高湿度时,猪的增重更慢,还可能大大提高猪的死亡率。因此,猪舍内相对湿度以50%~70%为宜。

2、圈养密度和圈舍卫生

圈养密度越大,猪呼吸排出的水汽量越多,粪尿量越大,舍内湿度也越高;舍内有害气体、微生物数量增多,空气卫生状况恶化;猪的争斗次数明显增多,休息时间减少,从而影响猪的健康、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降低圈养密度虽可提高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但圈养密度太小也是不经济的。另外,当圈养密度相同而每圈养猪头数不同时,肥育效果也不同,每圈头数越多,猪的增重越慢,饲料利用率越低。实践证明,15~60千克的肉猪每头所需面积为0.6~1.0平方米, 60千克以上的肥育猪每头需0.9~1.2平方米,每圈头数以10~20头为宜。在我国的北方,由于平均气温低,气候较干燥,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在南方的夏季,由于气温较高,湿度大则应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圈舍卫生状况对猪的生长、健康有一定影响。肉猪舍要清洁干燥、空气新鲜。应每天清除被污染的垫草和粪便,在猪躺卧的地方铺上干

燥的垫草。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

3、舍内有害气体、尘埃与微生物

由于猪的呼吸、排泄以及排泄物的腐败分解,不仅使猪舍空气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且产生了氨、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和臭味。高浓度的氨和硫化氢可引起猪的中毒,发生结膜炎、支气管炎、肺炎等,通常情况下,虽然达不到中毒程度,但对猪的健康和生产力有不良影响。舍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氧气含量相对不足时,会使猪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增重缓慢。为此,猪舍中氨浓度的最高限度为26ppm,硫化氢含量以6.6ppm为限,二氧化碳应以0.15%为限,应改善猪舍通风换气条件,及时处理粪尿,保持适宜的圈养密度。尘埃可使猪的皮肤发痒以至发炎、破裂,对鼻腔粘膜有刺激作用;病原微生物附着在灰尘上易于存活,对猪的健康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注意猪场绿化,保持猪舍通风良好,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猪生长速度快的最好环境

2012-02-20 08:53

(来源:畜牧新闻网)

要缩短商品猪的饲养周期,达到快速育肥的目的,对猪场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只有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才能保证生长育肥猪食欲旺盛,增重快,耗料少,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合适的温度。猪是恒温动物,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气温不适,猪体可通过自身的调节来保持体温的基本恒定,但需要消耗能量,以致影响猪的生长速度。

育肥猪生长的适宜气温是:仔猪20-30℃,体重50公斤以前为20-25℃,体重50-90公斤为18-20℃。

2、适宜的湿度。湿度对生长育肥猪的影响小于温度。但湿度过高或过低对生长育肥猪也都是不利的。当高温高湿时,猪体散热困难,猪感到更加闷热;当低温高湿时,猪体散热量显著增加,猪感到更冷,而且高湿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使猪易患疥癣、湿疹等皮肤病。猪舍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5-80%,如果猪舍内启用采暖设备,相对湿度应降低5-8%。

3、光照。在一般情况下,光照对猪的肥育影响不大。育肥猪舍的光线只要不影响猪的采食和便于饲养管理操作即可,强烈的光照会影响育肥猪休息和睡眠。建造育肥猪舍应以保温为主,不必强调采光。

4、注意有害气体的消除。猪舍内由于粪尿、饲料、垫草的发酵或腐败,经常分解出氨气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而且猪的呼吸又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猪舍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会使猪的食欲减退,体质下降,增重缓慢。氨气和硫化氢对人和猪都有害,会严重刺激和破坏黏膜、结膜,会诱发多种疾病。因此,猪舍内要经常注意通风,及时清除猪粪尿和脏物,注意合适的圈养密度。

5、降低噪声的影响。噪声对育肥猪的采食、休息和增重都有不良影响。如果经常受到噪声的干扰,猪的活动量大增,一部分能量被消耗而影响猪增重,噪声还会引起猪惊恐,降低食欲。

6、圈养密度适当。如果圈养密度过高,群体过大,可导致猪群生活环境变劣,猪间冲突增加,食欲下降,采食减少,生长缓慢,猪群发育不整齐,易患各种疾病。在一般情况下,圈养密度以每头育肥猪占0。8-1平方米为宜;猪群规模以每群10-20头为佳。

7、合理组群。不同猪种的生活习性不同,对饲养管理条件的要求也不同。因此组群时应按猪种分圈饲养,以便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另外,组群时还要考虑猪的个体状况,不能把体重、体质参差不齐的仔猪混群饲养,以免强夺弱食,使猪群生长不整齐。组群后要保持猪群的相对稳定,在饲养期尽量不再并群,否则,不同群的猪相互咬斗,会影响生长和育肥。(畜牧兽医局提供)

1、猪的适宜环境温度为16~23℃,前期为20~23℃,后期为16~20℃。在此范围内,猪的增重最快,饲料转化率最。有试验表明肉猪在21℃时增重最快,饲料利用率较高。

环境温度过低,猪体需要消耗更多能量用于产热,以维持其体温,使日增重降低,采食量增多,从而使饲料利用率下降。实践证明,当温度降到10℃和5℃时,猪的采食量分别增加10%和20%,而日增重则下降;当肉猪处于下限临界温度以下时,每下降1℃,日增重减少11~20克,日耗料增加25~35克。在寒冷环境下,猪的呼吸道、消化道的抗病力降低,常发生气管炎、支气管炎、胃肠炎等。因此,在寒冷季节要做好猪的防寒保暖工作,如关好门窗以防止寒风侵袭、保持圈舍干燥、圈内铺以干燥垫草等。

环境温度过高,猪为了散发体热而呼吸频率加快,新陈代谢受到影响,食欲减退,采食量明显下降,导致生产力降低。若环境温度升高至25℃和30℃,则采食量分别减少10%和35%。据报道,在28~35℃的高温环境下,15~30千克、30~60千克和 66~90千克的肉猪的日增重比预期日增重分别降低6.8%、20%和28%;当猪处于上限临界温度以上时,每升高1℃,日增重减少约30克,日耗料减少 60~70克。因此,夏季要防止猪舍曝晒,保持通风,勤冲洗圈舍和给猪淋浴,多喂凉水和青绿多汁饲料,尽力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猪对湿度的适应力很强,当相对温度从45%升到70%或95%时,对猪的采食量和增重速度影响不大。但是,在低温高湿度情况下,可使肉猪日增重减少36%,每千克增重耗料增加10%;在高温高湿度时,猪的增重更慢,还可能大大提高猪的死亡率。因此,猪舍内相对湿度以50%~70%为宜。

2、圈养密度和圈舍卫生

圈养密度越大,猪呼吸排出的水汽量越多,粪尿量越大,舍内湿度也越高;舍内有害气体、微生物数量增多,空气卫生状况恶化;猪的争斗次数明显增多,休息时间减少,从而影响猪的健康、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降低圈养密度虽可提高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但圈养密度太小也是不经济的。另外,当圈养密度相同而每圈养猪头数不同时,肥育效果也不同,每圈头数越多,猪的增重越慢,饲料利用率越低。实践证明,15~60千克的肉猪每头所需面积为0.6~1.0平方米, 60千克以上的肥育猪每头需0.9~1.2平方米,每圈头数以10~20头为宜。在我国的北方,由于平均气温低,气候较干燥,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在南方的夏季,由于气温较高,湿度大则应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圈舍卫生状况对猪的生长、健康有一定影响。肉猪舍要清洁干燥、空气新鲜。应每天清除被污染的垫草和粪便,在猪躺卧的地方铺上干

燥的垫草。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

3、舍内有害气体、尘埃与微生物

由于猪的呼吸、排泄以及排泄物的腐败分解,不仅使猪舍空气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且产生了氨、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和臭味。高浓度的氨和硫化氢可引起猪的中毒,发生结膜炎、支气管炎、肺炎等,通常情况下,虽然达不到中毒程度,但对猪的健康和生产力有不良影响。舍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氧气含量相对不足时,会使猪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增重缓慢。为此,猪舍中氨浓度的最高限度为26ppm,硫化氢含量以6.6ppm为限,二氧化碳应以0.15%为限,应改善猪舍通风换气条件,及时处理粪尿,保持适宜的圈养密度。尘埃可使猪的皮肤发痒以至发炎、破裂,对鼻腔粘膜有刺激作用;病原微生物附着在灰尘上易于存活,对猪的健康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注意猪场绿化,保持猪舍通风良好,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猪生长速度快的最好环境

2012-02-20 08:53

(来源:畜牧新闻网)

要缩短商品猪的饲养周期,达到快速育肥的目的,对猪场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只有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才能保证生长育肥猪食欲旺盛,增重快,耗料少,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合适的温度。猪是恒温动物,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气温不适,猪体可通过自身的调节来保持体温的基本恒定,但需要消耗能量,以致影响猪的生长速度。

育肥猪生长的适宜气温是:仔猪20-30℃,体重50公斤以前为20-25℃,体重50-90公斤为18-20℃。

2、适宜的湿度。湿度对生长育肥猪的影响小于温度。但湿度过高或过低对生长育肥猪也都是不利的。当高温高湿时,猪体散热困难,猪感到更加闷热;当低温高湿时,猪体散热量显著增加,猪感到更冷,而且高湿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使猪易患疥癣、湿疹等皮肤病。猪舍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5-80%,如果猪舍内启用采暖设备,相对湿度应降低5-8%。

3、光照。在一般情况下,光照对猪的肥育影响不大。育肥猪舍的光线只要不影响猪的采食和便于饲养管理操作即可,强烈的光照会影响育肥猪休息和睡眠。建造育肥猪舍应以保温为主,不必强调采光。

4、注意有害气体的消除。猪舍内由于粪尿、饲料、垫草的发酵或腐败,经常分解出氨气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而且猪的呼吸又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猪舍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会使猪的食欲减退,体质下降,增重缓慢。氨气和硫化氢对人和猪都有害,会严重刺激和破坏黏膜、结膜,会诱发多种疾病。因此,猪舍内要经常注意通风,及时清除猪粪尿和脏物,注意合适的圈养密度。

5、降低噪声的影响。噪声对育肥猪的采食、休息和增重都有不良影响。如果经常受到噪声的干扰,猪的活动量大增,一部分能量被消耗而影响猪增重,噪声还会引起猪惊恐,降低食欲。

6、圈养密度适当。如果圈养密度过高,群体过大,可导致猪群生活环境变劣,猪间冲突增加,食欲下降,采食减少,生长缓慢,猪群发育不整齐,易患各种疾病。在一般情况下,圈养密度以每头育肥猪占0。8-1平方米为宜;猪群规模以每群10-20头为佳。

7、合理组群。不同猪种的生活习性不同,对饲养管理条件的要求也不同。因此组群时应按猪种分圈饲养,以便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另外,组群时还要考虑猪的个体状况,不能把体重、体质参差不齐的仔猪混群饲养,以免强夺弱食,使猪群生长不整齐。组群后要保持猪群的相对稳定,在饲养期尽量不再并群,否则,不同群的猪相互咬斗,会影响生长和育肥。(畜牧兽医局提供)


相关文章

  • 家养茶花栽培技术
  • 一.品种简介 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具有观赏价值的几个种类的总称.观赏茶花共分为四大类,即云南山茶.华东山茶和茶梅.金花茶.杜鹃红山茶.在这四大类茶花中,云南山茶在楚雄州广为分布. 不同的茶花品种对环境有不同要求,花期页不同,我们可以根据 ...查看


  • 非洲菊养殖及栽培管理
  • 非洲菊是菊科大丁草属的宿根草本花卉,一般株高50-60cm,花朵较大,周年开花,但以当年10月至次年的4月为盛花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盛花期则是每年的5-6月和10-11月. 养殖 由于非洲菊为异花传粉植物,自交不孕,花序中雄蕊与雌蕊成熟的时 ...查看


  • 锦鲤的繁殖.喂养和日常管理技
  • 锦鲤的繁殖.喂养和日常管理技术 3.1 锦鲤的生活习性 锦鲤是鲤鱼的变种,它性格温和,不象热带鱼那样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锦鲤都能和睦相处.它具有生命力强.繁殖率高.适应性好等特点,其生物学特性与普通鲤鱼基本相同.它的基本 ...查看


  • 草坪学考试答案
  • 一. 名词解释 USGA:美国高尔夫球协会 草坪:草坪即草坪植被,通常是以禾本科草或其它质地纤细的植被为覆盖,并以他们大量 的根或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由草坪草的地上部分及根系和表层土组成的整体 生态草坪:以低矮草本植物为主.具有相对稳 ...查看


  • 组培常见问题
  • 植物组培过程中污染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 污染的原因 污染是指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或培养材料上滋生真菌.细菌等微生物,使培养材料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的现象.组织培养中污染是经常发生的,常见的污染病原是细菌和真菌两大类.细菌污染常在接种1- ...查看


  • 净化空气的花卉室内净化空气的植物汇总
  • 净化空气的花卉室内净化空气的植物汇总及养护 主题包括:室内净化空气的植物能净化空气的植物哪些植物能净化空气什么植物净化空气净化空气的花卉 甲醛超标.电磁辐射.厨房油烟.香烟灰尘.街头噪音„„伴随着现代办公.居室大量豪华装修,室内污染大大增加 ...查看


  • 香菇常见病虫害防治
  • 香菇常见病虫害防治 摘要:在香菇生产的过程中,常受到病虫的危害,如果防治不利,会使香菇栽培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轻则造成减产,重则栽培失败,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在香菇生产的过程中,常受到病虫的危害,如果防治不利,会使香菇栽培陷入恶性循环的 ...查看


  • 花卉无土栽培技术
  • 第11章 花卉无土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技术应用于花卉生产,不仅解决了土壤连作引起的多种花卉病害,而且大大提高了鲜切花的品质,提早开花.如无土栽培的香石竹,不但花大,色彩鲜艳,减少了劈裂,而且提早盛花期2个月,延长发开花期.唐菖蒲切花无土栽培表 ...查看


  • 1食品的腐败变质及其控制
  • 本章主要内容 第1章 食品的腐败变质及其控制 Food Deterioration and Its Control 食品的质量因素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及其特性 控制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途径 栅栏技术的原理 1 食品的质量因素 质量(Q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