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劝告]口语交际教学

作者:何捷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4年05期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组。

  [设计理念]

  口语交际教学应该立足于表达,服务于生活,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本教学中涉及的交际内容为“劝告”,这是高年级学生校园生活中时常能够运用到的言语表达技巧,是口语表达中极具训练意义的内容。本教学注重让学生在交际中做到知“法”善言,合理表达,并力求在模拟的言语交际环境中达到成功劝告的效果。同时,本教学层次分明,逐层递进,在“劝告个人”后练习“劝告自己”,直至最后尝试“劝告大众”。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外观看《诸葛亮舌战群儒》视频,了解相关的历史故事。

  [教学时间]

  60分钟。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畅谈感受

  板书:劝告

  师:今天我们聊的话题就是劝告。请大家回忆下,是否有被劝告的经历。

  生:我作业拖拉的时候,妈妈劝我快一点做。

  生:我吃饭挑食的时候,一家人都劝告我要什么都吃一点,这样营养才能均衡。

  生:我在玩电脑游戏,妈妈劝告我去做作业。

  生:爸爸妈妈都劝告我放学早点回家,不要拐到小卖部去买零食吃。

  师:是啊,当我们的言行不够规范的时候,关心我们的人就会对我们进行劝告,劝告的出发点就是对他人的关爱。(板书:关爱)这么多次的劝告,你是否都接受,并按照劝告人说的去改正呢?

  生:没有接受,妈妈老是催,觉得很烦。

  生:我接受了,那是因为妈妈给我夹菜,逼我吃。我觉得不是劝告,而是要求。

  生:我听话地接受了,因为妈妈的表情很难看。(众笑)

  师:我明白了,不听话就要打屁股啦。看来这不叫劝告,是变相“威胁”“恐吓”啊。劝说不等于命令,不是和别人争吵,百度上对劝告的定义是“拿道理劝人,使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正常的劝告要以理服人,要让人心服口服。(板书:心服口服)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劝告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效果呢?

  生:态度不够好。

  生:老是啰嗦,没有其他办法。

  生:没有讲清楚道理。

  生:我已经习惯了,要改正还真不容易。

  [解析:本环节教学通过对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劝说未果”的联系,引出本案话题。从错误入手,并且由错误中展开思考,从中总结教训。这样的设计使得后续的方法呈现更为自然、有效。]

  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

  师:大家想一想,有效的劝告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体验说一说,怎样才能让自己心服口服呢?

  生:我觉得首先要注意说话的态度,不能像吵架一样。

  (板书:态度)

  师:赞成,态度决定一切!那劝说别人时,态度该怎样呢?

  生:要温和些,不要强硬。

  师:对,不过要提醒一下,温和之外,还要略带严肃,不能嬉皮笑脸。有时候,义正词严也能达到劝说的效果。历史上著名的谏官魏征劝说唐太宗时是非常严肃的,以至于唐太宗一度想杀他,幸好长孙皇后也是同样严肃地劝说太宗,才使太宗皇帝没有酿成千古大错。态度方面,柔中带刚,不争吵,不威胁,坚持以理服人就更好啦。这就叫做真诚。

  师:课前请大家观看《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视频资料,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劝说公案。诸葛亮极有力地回应了江东的谋臣,成功劝说东吴联合西蜀抗击曹魏,言辞极具说服力。(板书:力度)你觉得诸葛亮劝告中的力度来自何处?

  生:劝说每一个人之前,都要先听清楚他说什么。

  师:对,倾听就是劝告的前提。

  生:劝说前要了解对方,例如他直接对陆绩说:你是不是偷橘子的那个小陆同志啊?(众笑)

  师:了解对方,劝说也就成功了一半。

  生:我觉得关键还是要说清楚道理,就像诸葛亮,说清楚抗击曹操和投降曹操的不同结果,劝告也就成功了。

  师:这就是据理力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这样劝告才有力度,才能成功。

  生:还可以笑着说,带着些嘲讽。

  生:拐着弯说话,对方就被绕进来了。

  师:看来,说话表达是有技巧的,古人称之为能言善辩。我告诉大家在劝告中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讲究说话的角度。(板书:角度)劝告别人的时候,要注意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替对方考虑,这样的劝告更能够成功。就像诸葛亮劝告周瑜时知道周瑜很疼爱妻子小乔,于是故意歪解曹操的诗来劝告他投降,这一“激将法”的运用就奏效了。现在请大家根据板书,总结一下劝告的三个“度”。

  生:说话要注意态度,语言要有力度,还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说话。

  师:来看看这三个“度”的关系。要想成功劝告别人,说话需注重哪个度?

  生:注意说话要有力度。

  师:劝告别人,讲究技巧可以多从哪个度入手?

  生:角度。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劝说,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角度。比如说:我是代替你妈妈和你说的;代替老师和你说的;我如果是你,就会怎么样等。

  师:真棒!想得很周到。不过,不管说什么,都要注意说话的态度哦!

  [解析:口语交际不同于生活中的一般性交谈,特别是专项的表达训练,要讲究说话的技巧。本环节教学就是通过集体讨论,历史案例分析,共同得出交际中使用的方法。再次为接下来的课堂模拟仿真交际做好准备。]

  三、得法用法,现场交际

  1.劝告他人

  幻灯出示:

  任务:小明不喜欢记作业要求,完成作业时总有缺漏,请你劝告他。

  说明:小明聪明、机灵,性格比较倔强。课余时间喜欢画画,成绩浮动大,学习有潜力。

  (事先请一个孩子扮演小明)

  师:现在谁来劝告小明每天记好作业,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生:小明,你是个好孩子,学习有潜力,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学习的进步关键在于按时完成作业,可是你的作业却经常丢了那道题忘了这道题。不过我也听老师说,并不是你有意偷懒,是你没有养成记作业的习惯,丢三落四的,造成学习进步缓慢。只要你改正这一点,就能有很大的改观,至少不会像今天这样狼狈,每天为作业所累。更何况,你不是很喜欢画画么?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后,安安心心地去画画,不是一种享受么?你瞧,记作业事情虽小,但让同学老师能改变对你的看法,让你的学习进步,还能让你有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真是一举多得啊!(掌声)

  师:掌声说明了一切,请大家评一评,他的劝告好在哪里?

  生:好在他站在对方的角度说,喜欢画画,学习有潜力,取得进步等,都是替对方着想。

  生:他劝告时,说话很客气,没有咄咄逼人。

  生:他替小明把事情的缘由分析得很透彻,如果我是小明就会觉得:嗯,是这么回事!

  生:他还给小明打气,劝告加鼓励,双重火力啊!

  师:祝贺你成功劝告他人。请大家记住:劝告有时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以失败告终。但是,不论对方是否听你的劝告,你要始终保持温和、严肃、认真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你给他人留下的印象,也许它还能有奇效。你离开后,被劝告人回想起你真诚的态度可能会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你的劝告也将“转败为胜”。

  2.劝告自己

  师:看来大家基本上知道了如何劝告他人。今后遇到实际情况,该出手时就出手,捧着一颗爱心,即使劝告不成情谊还在。不过劝告他人相对容易,劝告自己可就难啦。儒家强调每日要能“三省其身”,因为自己的不良习惯,坏毛病,那可是最难改的。我知道咱们班的同学在学习上有个比较一致的小问题:害怕背诵课文,经常在这道作业面前弄虚作假。今天就请大家来劝劝自己吧。

  生:小杰啊小杰,你怎么能这么懒惰呢?背诵是比较枯燥,但是背诵确实是一项基本功,必须得到锻炼。背诵之后好处很多:考试分数不丢;还能让作文写得更美;学习别人的表达方法,自己的写作水平也能提高;最起码,记忆能力也变得强大些,不会未老先衰哦。再说啦,不背也不行,背诵还是一道作业,老师是要检查的,没完成作业多丢脸呀。我知道你为什么不喜欢背诵了,花时间很多,背不下来是吧?告诉你一个好办法:理解后再背诵,就很快啦。如果是一些不需要理解的内容呢,多读几遍就更好背了。平时你就是心太急,还没读两遍就想背下来,结果就像结巴一样,浪费不少时间。现在知道了吧,赶紧的,别想偷懒啦!(众笑)

  师:真是对自己很了解啊。劝告自己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慰自己如果做到了,好处多多;也告诫自己如若不然,后果很严重!实在是妙。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不如意,或者是想要超越自己需要改正的错误、需要克服的困难,都可以采用这种自我劝告的方式。古人早就掌握了这种方法,叫做“反求诸己”,这是进步的法宝哦!请大家试着归纳,劝告自己有什么方法?

  生:首先要了解自己。比如:自己都做了什么,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做等。

  生:要多给自己出主意,不要在一条路上走到黑。

  生:要从反方向入手,想想如果不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师:大家说得很好,还有一条很重要,劝告自己其实就是和自己的惰性、不良习惯、不正确的想法作斗争,一定要有奋发向上的进取心。有了这颗心,劝告时就能事半功倍了。

  3.劝告大众

  师:有没有想过,今后可以劝告世人,劝告大众?

  生:没有。

  师:请你看看那些名人的演讲,比如马丁·路德·金、林肯、列宁、孙中山、毛泽东……他们的演讲都在宣扬一种信念、理想,也可以看作是对世人的一种劝告,劝告人们和现实中的不公平、非正义说再见,劝告人们要向往民主、公平、正义的新生活。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孔子,周游列国,劝告各国国君施行儒家治国之道。虽然最后他没有成功,但是他的思想成了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不朽的文化瑰宝。劝告也能成就大事业,如果你想成为伟人,就要有劝告世人的勇气。远的不说,当下的你该注意锻炼些什么呢?

  生:大胆说话,不害羞。

  生:多和人交谈,在交谈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生:多阅读,让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今后劝告别人要更善于说道理。

  生:还要有爱心。

  师:对啊,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祝福你们!

  [解析:本环节层次分明,逐层递进,在实际交际中锻炼表达,也在表达中归纳总结方法,还能结合表达的情景激励学生,鼓励其奋发向上,不断进取。教学能做到训练有效,促其身心共同发展。]

  编辑手记: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虽然常常相提并论,实际教学中却并非如此,往往只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何捷老师能用心设计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落实教材单元口语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劝说能力,这是难能可贵的。只是文章有个细节问题值得商榷,何老师给学生讲“劝告”的含义时引用了百度的解释。有疑问找百度,这是我们经常采用的办法,但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否合适?教会学生使用字词典等工具书,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这里如果引用《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无形中就是对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的示范。“劝告”一词在词典和百度两处的解释大同小异,对学生词意理解方面没有太大影响,但是我们知道,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如果是教学或者论文写作需要,最好还是查询工具书及其他正规书籍报刊。

作者介绍:何捷,福建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作者:何捷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4年05期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组。

  [设计理念]

  口语交际教学应该立足于表达,服务于生活,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本教学中涉及的交际内容为“劝告”,这是高年级学生校园生活中时常能够运用到的言语表达技巧,是口语表达中极具训练意义的内容。本教学注重让学生在交际中做到知“法”善言,合理表达,并力求在模拟的言语交际环境中达到成功劝告的效果。同时,本教学层次分明,逐层递进,在“劝告个人”后练习“劝告自己”,直至最后尝试“劝告大众”。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外观看《诸葛亮舌战群儒》视频,了解相关的历史故事。

  [教学时间]

  60分钟。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畅谈感受

  板书:劝告

  师:今天我们聊的话题就是劝告。请大家回忆下,是否有被劝告的经历。

  生:我作业拖拉的时候,妈妈劝我快一点做。

  生:我吃饭挑食的时候,一家人都劝告我要什么都吃一点,这样营养才能均衡。

  生:我在玩电脑游戏,妈妈劝告我去做作业。

  生:爸爸妈妈都劝告我放学早点回家,不要拐到小卖部去买零食吃。

  师:是啊,当我们的言行不够规范的时候,关心我们的人就会对我们进行劝告,劝告的出发点就是对他人的关爱。(板书:关爱)这么多次的劝告,你是否都接受,并按照劝告人说的去改正呢?

  生:没有接受,妈妈老是催,觉得很烦。

  生:我接受了,那是因为妈妈给我夹菜,逼我吃。我觉得不是劝告,而是要求。

  生:我听话地接受了,因为妈妈的表情很难看。(众笑)

  师:我明白了,不听话就要打屁股啦。看来这不叫劝告,是变相“威胁”“恐吓”啊。劝说不等于命令,不是和别人争吵,百度上对劝告的定义是“拿道理劝人,使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正常的劝告要以理服人,要让人心服口服。(板书:心服口服)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劝告没有达到应该有的效果呢?

  生:态度不够好。

  生:老是啰嗦,没有其他办法。

  生:没有讲清楚道理。

  生:我已经习惯了,要改正还真不容易。

  [解析:本环节教学通过对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劝说未果”的联系,引出本案话题。从错误入手,并且由错误中展开思考,从中总结教训。这样的设计使得后续的方法呈现更为自然、有效。]

  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

  师:大家想一想,有效的劝告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体验说一说,怎样才能让自己心服口服呢?

  生:我觉得首先要注意说话的态度,不能像吵架一样。

  (板书:态度)

  师:赞成,态度决定一切!那劝说别人时,态度该怎样呢?

  生:要温和些,不要强硬。

  师:对,不过要提醒一下,温和之外,还要略带严肃,不能嬉皮笑脸。有时候,义正词严也能达到劝说的效果。历史上著名的谏官魏征劝说唐太宗时是非常严肃的,以至于唐太宗一度想杀他,幸好长孙皇后也是同样严肃地劝说太宗,才使太宗皇帝没有酿成千古大错。态度方面,柔中带刚,不争吵,不威胁,坚持以理服人就更好啦。这就叫做真诚。

  师:课前请大家观看《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视频资料,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劝说公案。诸葛亮极有力地回应了江东的谋臣,成功劝说东吴联合西蜀抗击曹魏,言辞极具说服力。(板书:力度)你觉得诸葛亮劝告中的力度来自何处?

  生:劝说每一个人之前,都要先听清楚他说什么。

  师:对,倾听就是劝告的前提。

  生:劝说前要了解对方,例如他直接对陆绩说:你是不是偷橘子的那个小陆同志啊?(众笑)

  师:了解对方,劝说也就成功了一半。

  生:我觉得关键还是要说清楚道理,就像诸葛亮,说清楚抗击曹操和投降曹操的不同结果,劝告也就成功了。

  师:这就是据理力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这样劝告才有力度,才能成功。

  生:还可以笑着说,带着些嘲讽。

  生:拐着弯说话,对方就被绕进来了。

  师:看来,说话表达是有技巧的,古人称之为能言善辩。我告诉大家在劝告中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讲究说话的角度。(板书:角度)劝告别人的时候,要注意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替对方考虑,这样的劝告更能够成功。就像诸葛亮劝告周瑜时知道周瑜很疼爱妻子小乔,于是故意歪解曹操的诗来劝告他投降,这一“激将法”的运用就奏效了。现在请大家根据板书,总结一下劝告的三个“度”。

  生:说话要注意态度,语言要有力度,还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说话。

  师:来看看这三个“度”的关系。要想成功劝告别人,说话需注重哪个度?

  生:注意说话要有力度。

  师:劝告别人,讲究技巧可以多从哪个度入手?

  生:角度。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劝说,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角度。比如说:我是代替你妈妈和你说的;代替老师和你说的;我如果是你,就会怎么样等。

  师:真棒!想得很周到。不过,不管说什么,都要注意说话的态度哦!

  [解析:口语交际不同于生活中的一般性交谈,特别是专项的表达训练,要讲究说话的技巧。本环节教学就是通过集体讨论,历史案例分析,共同得出交际中使用的方法。再次为接下来的课堂模拟仿真交际做好准备。]

  三、得法用法,现场交际

  1.劝告他人

  幻灯出示:

  任务:小明不喜欢记作业要求,完成作业时总有缺漏,请你劝告他。

  说明:小明聪明、机灵,性格比较倔强。课余时间喜欢画画,成绩浮动大,学习有潜力。

  (事先请一个孩子扮演小明)

  师:现在谁来劝告小明每天记好作业,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生:小明,你是个好孩子,学习有潜力,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学习的进步关键在于按时完成作业,可是你的作业却经常丢了那道题忘了这道题。不过我也听老师说,并不是你有意偷懒,是你没有养成记作业的习惯,丢三落四的,造成学习进步缓慢。只要你改正这一点,就能有很大的改观,至少不会像今天这样狼狈,每天为作业所累。更何况,你不是很喜欢画画么?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后,安安心心地去画画,不是一种享受么?你瞧,记作业事情虽小,但让同学老师能改变对你的看法,让你的学习进步,还能让你有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真是一举多得啊!(掌声)

  师:掌声说明了一切,请大家评一评,他的劝告好在哪里?

  生:好在他站在对方的角度说,喜欢画画,学习有潜力,取得进步等,都是替对方着想。

  生:他劝告时,说话很客气,没有咄咄逼人。

  生:他替小明把事情的缘由分析得很透彻,如果我是小明就会觉得:嗯,是这么回事!

  生:他还给小明打气,劝告加鼓励,双重火力啊!

  师:祝贺你成功劝告他人。请大家记住:劝告有时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以失败告终。但是,不论对方是否听你的劝告,你要始终保持温和、严肃、认真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你给他人留下的印象,也许它还能有奇效。你离开后,被劝告人回想起你真诚的态度可能会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你的劝告也将“转败为胜”。

  2.劝告自己

  师:看来大家基本上知道了如何劝告他人。今后遇到实际情况,该出手时就出手,捧着一颗爱心,即使劝告不成情谊还在。不过劝告他人相对容易,劝告自己可就难啦。儒家强调每日要能“三省其身”,因为自己的不良习惯,坏毛病,那可是最难改的。我知道咱们班的同学在学习上有个比较一致的小问题:害怕背诵课文,经常在这道作业面前弄虚作假。今天就请大家来劝劝自己吧。

  生:小杰啊小杰,你怎么能这么懒惰呢?背诵是比较枯燥,但是背诵确实是一项基本功,必须得到锻炼。背诵之后好处很多:考试分数不丢;还能让作文写得更美;学习别人的表达方法,自己的写作水平也能提高;最起码,记忆能力也变得强大些,不会未老先衰哦。再说啦,不背也不行,背诵还是一道作业,老师是要检查的,没完成作业多丢脸呀。我知道你为什么不喜欢背诵了,花时间很多,背不下来是吧?告诉你一个好办法:理解后再背诵,就很快啦。如果是一些不需要理解的内容呢,多读几遍就更好背了。平时你就是心太急,还没读两遍就想背下来,结果就像结巴一样,浪费不少时间。现在知道了吧,赶紧的,别想偷懒啦!(众笑)

  师:真是对自己很了解啊。劝告自己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慰自己如果做到了,好处多多;也告诫自己如若不然,后果很严重!实在是妙。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不如意,或者是想要超越自己需要改正的错误、需要克服的困难,都可以采用这种自我劝告的方式。古人早就掌握了这种方法,叫做“反求诸己”,这是进步的法宝哦!请大家试着归纳,劝告自己有什么方法?

  生:首先要了解自己。比如:自己都做了什么,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做等。

  生:要多给自己出主意,不要在一条路上走到黑。

  生:要从反方向入手,想想如果不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师:大家说得很好,还有一条很重要,劝告自己其实就是和自己的惰性、不良习惯、不正确的想法作斗争,一定要有奋发向上的进取心。有了这颗心,劝告时就能事半功倍了。

  3.劝告大众

  师:有没有想过,今后可以劝告世人,劝告大众?

  生:没有。

  师:请你看看那些名人的演讲,比如马丁·路德·金、林肯、列宁、孙中山、毛泽东……他们的演讲都在宣扬一种信念、理想,也可以看作是对世人的一种劝告,劝告人们和现实中的不公平、非正义说再见,劝告人们要向往民主、公平、正义的新生活。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孔子,周游列国,劝告各国国君施行儒家治国之道。虽然最后他没有成功,但是他的思想成了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不朽的文化瑰宝。劝告也能成就大事业,如果你想成为伟人,就要有劝告世人的勇气。远的不说,当下的你该注意锻炼些什么呢?

  生:大胆说话,不害羞。

  生:多和人交谈,在交谈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生:多阅读,让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今后劝告别人要更善于说道理。

  生:还要有爱心。

  师:对啊,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祝福你们!

  [解析:本环节层次分明,逐层递进,在实际交际中锻炼表达,也在表达中归纳总结方法,还能结合表达的情景激励学生,鼓励其奋发向上,不断进取。教学能做到训练有效,促其身心共同发展。]

  编辑手记: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虽然常常相提并论,实际教学中却并非如此,往往只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何捷老师能用心设计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落实教材单元口语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劝说能力,这是难能可贵的。只是文章有个细节问题值得商榷,何老师给学生讲“劝告”的含义时引用了百度的解释。有疑问找百度,这是我们经常采用的办法,但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否合适?教会学生使用字词典等工具书,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这里如果引用《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无形中就是对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的示范。“劝告”一词在词典和百度两处的解释大同小异,对学生词意理解方面没有太大影响,但是我们知道,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如果是教学或者论文写作需要,最好还是查询工具书及其他正规书籍报刊。

作者介绍:何捷,福建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相关文章

  • 中考语言运用题答题方法指导 1
  • 中考语言运用题答题方法指导 中考语言运用题答题方法指导(一) 语言运用题之口语交际题 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者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纷纷命制了"口语交际"题对考生的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进行考查. ...查看


  • 口语交际--劝说
  • 口语交际--劝说 教学目标: 1.了解劝说的语言特点,掌握劝说的技巧,能得体地劝说他人. 2.学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他人,养成良好的言语习惯.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 了解劝说的语言特点,掌握劝说的技巧,能得体地劝说他 ...查看


  • 什么是口语交际?
  • 口语交际是什么?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其基本特点是听说双向互动,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的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 ...查看


  •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国培)
  •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从以下五方面对7 - 9年级的口语交际课程进行解说: 一.口语交际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口语交际是人们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为完成某项特定的交际使命,针对特定对象,借助于标准的口语(有声语言)和非口 ...查看


  • 中考语言运用题答题方法指导
  • 中考语言运用题答题方法指导 语言运用题(一) (一)口语交际题 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者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纷纷命制了"口语交际"题对考生的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进行考查. 中考口语交际题,除了 ...查看


  •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目标及教案
  • 第四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53个生字,会写5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表演课文. 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4.初步感知成 ...查看


  • [劝说]教学设计
  • <劝说>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教学理念,应创设日常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积极参与讨论,明辨是非,主动.兴味盎然地交 ...查看


  • 高级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
  • 高级口语<各有各的特点>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47个课文生词和理解文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能运用相关其中的部分生词进行对话,能流利地朗读,能把握好语气语调,能较准确地独立完成练习,能以课文为题,编写出简短的 ...查看


  • 假如我是老师 1
  • 篇一:假如我是老师作文400字 假如我是老师作文400字 篇二:假如我是老师 明天的你,将是一位优秀的老师 --一堂口语交际课之感 南川隆化五小:金娅 上课了,我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这个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假如我来当老师.随后我问学生,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