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出版社社科图书】
守望经典,学问弥新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编辑室
微信公共订阅号:ss_book
1.2014年黄金周数据统计
2014年10月8日,国家旅游局发布《2014年国庆节假日旅游统计报告》,对2014年十一“黄金周”的整体情况做了如下统计:(1)2014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75亿人次,比2013年国庆节增长10.9%;实现旅游收入2453亿元,增长15.7%。(2)在全国接待的4.75亿人次游客中,过夜游客(仅限于住在宾馆饭店和旅馆招待所)为9943万人次,比2013年国庆节增长5.9%;一日游游客为3.75亿人次,比2013年国庆节增长12.3%。(3)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124个旅游景区(点),国庆节期间共接待3169万人次,门票收入16.04亿元。(4)游客更加理性,选择错峰出游,以及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兴产品也对传统景区造成了分流。本次黄金周自驾游、家庭游、乡村游、民俗游和城市休闲游受到游客喜爱,近程、散客出行比例进一步上升。(5)九寨沟、故宫、西湖等往年长假期间最热门的国内景区依然人头攒动,但这“热闹”的背后,却是游客人数首次下降的事实。相比2013年黄金周,九寨沟推迟两天才超过最大容量,故宫2日接待游客相比2013年同日少了3万多人次,西湖2013年国庆两天游客接待量接近2014年国庆4天的游客总和。此外,千岛湖、黄山、五台山、峨眉山等知名景区游客人数相比2013年国庆都有2至4成地下降。
2014年“十一”假期旅游市场的总体情况:(1)旅游市场趋向成熟:从7天的市场表现和监测数据来看,游客选择出行时间、目的地更加理性。与此同时,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等产品逐步完善,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为游客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2)出游方式更加多元:一是自驾游成为市场主力军;二是高铁游成为人们主要出游方式;三是水上旅游线路受到游客高度关注。(3)出境旅游持续增长:随着给予我国游客免签和落地签资格国家的增多,游客出境旅游更加便利。“十一”假期作为传统的旅游旺季,出境游客量持续增长。(4)旅游贸易逆差攀新高。在十一黄金周中,最火的当属出境游。携程旅游网的预订数据显示,境外出游人数占到2013年国庆假期总出行人数的一半,创历史新高。
2.2015年春节假日旅游统计
参照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的《黄金周旅游信息统计调查制度》要求,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对辖区内春节假日的接待规模和效益进行了统计调查,结果如下:(1)2014年春节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2.6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9%;实现旅游收入1448.3亿元,增长14.6%。(2)在全国接待的2.61亿人次中,过夜游客(仅限于住在宾馆饭店和旅馆招待所)为6150万人次;一日游游客为2亿人次。
整个春节期间的基本情况:(1)旅游市场繁荣、游客需求旺盛。外出旅游已成为节日不可缺少的内容。(2)民俗祈福、贺年游成为新春主导。春节期间,各地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以散客和家庭为单位的民俗祈福游、贺年休闲游成为市场主流。(3)温泉、冰雪、避寒游依然是节日旅游热点。适于冬季开展的温泉、冰雪旅游项目节日期间吸引大量游客。(4)出境旅游继续高速增长。汇率利好、签证放宽、消费环境改善等有利因素进一步激发了中国游客春节期间出境旅游消费的热情。据统计,春节团队出境游首要目的地仍是泰国,日、韩、东南亚海岛等近程目的地热度不减,赴澳、美的远程线路也现大幅增长。各国纷纷针对“中国春节旅游季”采取措施:西班牙通过调整菜单、接入中国电视台信号、提供中文服务等方式打造一批“中国友好型”酒店;美国部分酒店开办针对中国客人消费习惯的培训班,并推出系列庆祝活动。
3.2014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情况统计
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超过百万人次的目的地(港澳台以外)国家有韩国、泰国、日本、美国、越南和新加坡等六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提升,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精神文化的新追求,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交往达到新的层面。从“请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自有统计数据的1998年的843万人次,到2014年破亿,增长10.8倍,既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分布为:亚洲占89.5%,其中港澳台占70.4%;欧洲占3.5%;非洲占3.0%;美洲占2.7%;大洋洲占1.1%;其他占0.2%。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超过百万人次的目的地(港澳台以外)国家有韩国、泰国、日本、美国、越南和新加坡等六国。2014年赴韩国、日本游客增幅最大,均超过40%。
2014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游目的地分布
4.2014年中国入境旅游情况统计
2014年1-12月期间入境的外国游客总计2636.08万人(不含港澳台):亚洲1636.15万人,占62.1%,其中日本271.76万人,韩国418.17万人;欧洲548.41万人,占20.8%,其中俄罗斯204.58万人;美洲310.65万人,占11.8%,其中美国209.32万人;大洋洲81.01万人,占3.1%;非洲59.69万人,占,2.3%;其他国家0.18万人,约占0%。
2014年1-12月入境旅游外国人人数(按目的分)
与国内旅游持续向前、出境旅游高歌猛进相比,入境旅游仍处在低迷状态。我国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2849.83万人次(含港澳台和外国人人数合计),同比下降0.45%,其中外国人增长 0.27%,香港同胞下降0.98%,澳门同胞下降0.48%,台湾同胞增长3.94%。全年“国际旅游收入”569.13亿美元,同比增长 10.16%,表明整体入境市场在人数上略降,但在外汇收入上大增,增幅高达1成,为2011年以来所未有。如下表:
2014年1-12月 来华旅游入境人数(按入境方式分)
合计(万人)
同比增长(%)
合 计
total
12849.83
-0.45
香港同胞
Hong Kong
7613.17
-0.98
澳门同胞
Macau
2063.99
-0.48
台湾同胞
Taiwan
536.59
3.94
外国人
foreigners
2636.08
0.27
外国人按地区及国别分:by nationality
0.00
0.00
亚洲小计
Asia
1636.15
1.70
日本
Japan
271.76
-5.56
韩国
Korea
418.17
5.36
朝鲜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18.44
-10.77
蒙古
Mongolia
108.27
3.12
菲律宾
Philippines
96.79
-2.88
泰国
Thailand
61.31
-5.92
新加坡
Singapore
97.14
0.49
印尼
Indonesia
56.69
-6.35
马来西亚
Malaysia
112.96
-6.38
巴基斯坦
Pakistan
10.89
2.17
印度
India
70.99
4.91
尼泊尔
Nepal
5.36
-8.83
斯里兰卡
Sri Lanka
5.00
1.10
哈萨克
Kazakhstan
34.36
-12.69
吉尔吉斯
Kyrgyzstan
5.04
0.98
其他
others
262.99
18.28
美洲小计
America
310.65
-0.55
美国
USA
209.32
0.38
加拿大
Canada
66.71
-2.50
墨西哥
Mexico
6.58
9.34
其他
others
28.05
-4.66
欧洲小计
Europe
548.41
-3.11
英国
UK
60.47
-3.25
德国
Germany
66.26
2.05
法国
France
51.70
-3.09
意大利
Italy
25.31
0.78
俄罗斯
Russia
204.58
-6.43
瑞士
Switzerland
7.95
-1.26
瑞典
Sweden
14.20
-10.69
荷兰
Netherlands
18.04
-4.31
挪威
Norway
4.79
-6.96
奥地利
Austria
6.48
-1.35
比利时
Belgium
6.74
-1.50
西班牙
Spain
14.10
6.54
葡萄牙
Portugal
5.23
5.85
其他
others
62.55
0.99
大洋洲小计
Oceania
81.01
-6.18
澳大利亚
Australia
67.21
-7.06
新西兰
New Zealand
12.66
-1.54
其他
others
1.14
-2.80
非洲小计
Africa
59.69
8.00
其他国家
others
0.18
-16.52
游客人数略降,旅游收入大增,表明游客人均花费增幅上升,入境旅游正在从规模型发展向效益型转变;港澳市场略降,外国人市场微增,表示外国游客在入境市场总量的比重稍有上升,入境市场的国际性略有提升;台湾市场增幅达3.94%,为近几年少有,说明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和民众交流仍在前进、没有倒退。
统计表明,在入境旅游人数前18个客源国中,韩国、美国、越南、蒙古、新加坡、印度、德国7个国家呈上升状态,俄罗斯、日本、泰国、哈萨克斯坦等11国下降。其中,韩国增长5.4%、印度增长4.9%还好理解,越南增长25.2%实属意外,俄罗斯下降6.4%是由于其国内经济下滑,泰国下降5.9%主要是其国内局势影响,哈萨克斯坦近3年连续下降,主因也是其国内经济衰退。
5.在线旅游的渗透率进入加速提升阶段
尽管中国目前在线旅游的渗透率相较欧美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但在互联网红利,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红利地催化下,中国在线旅游渗透率将进入加速提升的阶段。在线旅游市场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无外乎三点:一是外部环境,旅游季节性因素带动整体规模的环比增速上升;二是核心企业,在线旅游核心企业移动端预订发力;三是新增模式,在线旅游攻略、旅游社区企业寻求盈利模式,尝试攻略的结构化和产品化,纷纷进入在线旅游产品代理分销市场。
随着国民旅游需求和在线旅游渗透率的提升,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将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预计到2016年交易规模将达到4440亿元,占旅游行业整体收入比例为11.8%,2013年至201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6.7%。也就是说,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在线旅游市场。
智能手机在中小城市的渗透和发展,将带动在线旅游服务加速在全国渗透,这要比传统旅行社的渗透力强得多。目前移动端已经成为获取在线旅游服务的主要媒介。
安信国际在一份专题报告中指出,中国目前在线旅游的渗透率同网购渗透率一起处于接近8%的增长状态,换言之,旅游行业在线化进程地推进,将与零售业保持相同的方向和至少相近的速度。其预计2014年至2016年,在线旅游交易规模将以22%的复合增速成长,即到2016年,国内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而2013年这一数字是2181亿元。
6.2014年邮轮市场火爆
近几年中国邮轮市场一直在火热发展,国内海航旗下“海娜号”、渤海轮渡“中华泰山”号等纷纷出海航行,携程宣布完成对天海邮轮的投资,而在此前,携程早已与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签约购入精致世纪号邮轮。歌诗达、丽星等众多国际邮轮集团亦将更多船期投放中国市场。而邮轮市场的火热也催生了国内邮轮母港建设热潮,除了已有的天津、上海、厦门和海南港外,大连、烟台、青岛、宁波、深圳等地港口也在推进邮轮产业的建设或规划,其中不少是以建设国际邮轮母港为目标。
中国乘坐邮轮出境旅游的人数已经从2005年的几千人增加到2013年的57万人,2014年突破70万人,2015年在中国经营的邮轮数量将翻番,游客将突破百万大关,预计2020年中国将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最大的邮轮市场。2015年,邮轮市场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
7.2014年主题公园投资热
主题公园在文化旅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促进文化旅游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14年,主题公园更是迎来投资热潮,8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对外宣布将正式启动大型综合航空主题乐园项目“航空大世界”,整个计划合计耗资将达1000-1200多亿元,这标志着全球第一个以航空为特色的大型综合航空主题乐园正式拉开建设的序幕;9月,华侨城落户重庆,投资50亿欢乐谷和水公园;同时著名主题乐园品牌“环球影城”也正式宣布落户北京,这是继香港和上海迪士尼乐园之后,落户中国的第三个特大型主题乐园,该主题乐园预计2019年营业;11月,落户安吉的中国首座hellokitty主题乐园正式完工,并将于2015年元旦正式开业。同时,2014年在为即将开业的上海迪士尼乐园不断预热,提高大众对这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乐园的期待;另外,涉足文化旅游产业的万达集团也在主题公园市场发力,据悉,万达建造的都是世界级的主题公园,目前有西双版纳、哈尔滨、青岛、南昌、合肥、桂林6个项目在建,2015年将有西双版纳、南昌两个主题公园开业。(未完待续)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5)。
【北大出版社社科图书】
守望经典,学问弥新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编辑室
微信公共订阅号:ss_book
1.2014年黄金周数据统计
2014年10月8日,国家旅游局发布《2014年国庆节假日旅游统计报告》,对2014年十一“黄金周”的整体情况做了如下统计:(1)2014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75亿人次,比2013年国庆节增长10.9%;实现旅游收入2453亿元,增长15.7%。(2)在全国接待的4.75亿人次游客中,过夜游客(仅限于住在宾馆饭店和旅馆招待所)为9943万人次,比2013年国庆节增长5.9%;一日游游客为3.75亿人次,比2013年国庆节增长12.3%。(3)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124个旅游景区(点),国庆节期间共接待3169万人次,门票收入16.04亿元。(4)游客更加理性,选择错峰出游,以及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兴产品也对传统景区造成了分流。本次黄金周自驾游、家庭游、乡村游、民俗游和城市休闲游受到游客喜爱,近程、散客出行比例进一步上升。(5)九寨沟、故宫、西湖等往年长假期间最热门的国内景区依然人头攒动,但这“热闹”的背后,却是游客人数首次下降的事实。相比2013年黄金周,九寨沟推迟两天才超过最大容量,故宫2日接待游客相比2013年同日少了3万多人次,西湖2013年国庆两天游客接待量接近2014年国庆4天的游客总和。此外,千岛湖、黄山、五台山、峨眉山等知名景区游客人数相比2013年国庆都有2至4成地下降。
2014年“十一”假期旅游市场的总体情况:(1)旅游市场趋向成熟:从7天的市场表现和监测数据来看,游客选择出行时间、目的地更加理性。与此同时,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等产品逐步完善,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为游客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2)出游方式更加多元:一是自驾游成为市场主力军;二是高铁游成为人们主要出游方式;三是水上旅游线路受到游客高度关注。(3)出境旅游持续增长:随着给予我国游客免签和落地签资格国家的增多,游客出境旅游更加便利。“十一”假期作为传统的旅游旺季,出境游客量持续增长。(4)旅游贸易逆差攀新高。在十一黄金周中,最火的当属出境游。携程旅游网的预订数据显示,境外出游人数占到2013年国庆假期总出行人数的一半,创历史新高。
2.2015年春节假日旅游统计
参照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的《黄金周旅游信息统计调查制度》要求,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对辖区内春节假日的接待规模和效益进行了统计调查,结果如下:(1)2014年春节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2.6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9%;实现旅游收入1448.3亿元,增长14.6%。(2)在全国接待的2.61亿人次中,过夜游客(仅限于住在宾馆饭店和旅馆招待所)为6150万人次;一日游游客为2亿人次。
整个春节期间的基本情况:(1)旅游市场繁荣、游客需求旺盛。外出旅游已成为节日不可缺少的内容。(2)民俗祈福、贺年游成为新春主导。春节期间,各地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以散客和家庭为单位的民俗祈福游、贺年休闲游成为市场主流。(3)温泉、冰雪、避寒游依然是节日旅游热点。适于冬季开展的温泉、冰雪旅游项目节日期间吸引大量游客。(4)出境旅游继续高速增长。汇率利好、签证放宽、消费环境改善等有利因素进一步激发了中国游客春节期间出境旅游消费的热情。据统计,春节团队出境游首要目的地仍是泰国,日、韩、东南亚海岛等近程目的地热度不减,赴澳、美的远程线路也现大幅增长。各国纷纷针对“中国春节旅游季”采取措施:西班牙通过调整菜单、接入中国电视台信号、提供中文服务等方式打造一批“中国友好型”酒店;美国部分酒店开办针对中国客人消费习惯的培训班,并推出系列庆祝活动。
3.2014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情况统计
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超过百万人次的目的地(港澳台以外)国家有韩国、泰国、日本、美国、越南和新加坡等六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提升,消费层次的提高以及精神文化的新追求,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交往达到新的层面。从“请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自有统计数据的1998年的843万人次,到2014年破亿,增长10.8倍,既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分布为:亚洲占89.5%,其中港澳台占70.4%;欧洲占3.5%;非洲占3.0%;美洲占2.7%;大洋洲占1.1%;其他占0.2%。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超过百万人次的目的地(港澳台以外)国家有韩国、泰国、日本、美国、越南和新加坡等六国。2014年赴韩国、日本游客增幅最大,均超过40%。
2014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游目的地分布
4.2014年中国入境旅游情况统计
2014年1-12月期间入境的外国游客总计2636.08万人(不含港澳台):亚洲1636.15万人,占62.1%,其中日本271.76万人,韩国418.17万人;欧洲548.41万人,占20.8%,其中俄罗斯204.58万人;美洲310.65万人,占11.8%,其中美国209.32万人;大洋洲81.01万人,占3.1%;非洲59.69万人,占,2.3%;其他国家0.18万人,约占0%。
2014年1-12月入境旅游外国人人数(按目的分)
与国内旅游持续向前、出境旅游高歌猛进相比,入境旅游仍处在低迷状态。我国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2849.83万人次(含港澳台和外国人人数合计),同比下降0.45%,其中外国人增长 0.27%,香港同胞下降0.98%,澳门同胞下降0.48%,台湾同胞增长3.94%。全年“国际旅游收入”569.13亿美元,同比增长 10.16%,表明整体入境市场在人数上略降,但在外汇收入上大增,增幅高达1成,为2011年以来所未有。如下表:
2014年1-12月 来华旅游入境人数(按入境方式分)
合计(万人)
同比增长(%)
合 计
total
12849.83
-0.45
香港同胞
Hong Kong
7613.17
-0.98
澳门同胞
Macau
2063.99
-0.48
台湾同胞
Taiwan
536.59
3.94
外国人
foreigners
2636.08
0.27
外国人按地区及国别分:by nationality
0.00
0.00
亚洲小计
Asia
1636.15
1.70
日本
Japan
271.76
-5.56
韩国
Korea
418.17
5.36
朝鲜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18.44
-10.77
蒙古
Mongolia
108.27
3.12
菲律宾
Philippines
96.79
-2.88
泰国
Thailand
61.31
-5.92
新加坡
Singapore
97.14
0.49
印尼
Indonesia
56.69
-6.35
马来西亚
Malaysia
112.96
-6.38
巴基斯坦
Pakistan
10.89
2.17
印度
India
70.99
4.91
尼泊尔
Nepal
5.36
-8.83
斯里兰卡
Sri Lanka
5.00
1.10
哈萨克
Kazakhstan
34.36
-12.69
吉尔吉斯
Kyrgyzstan
5.04
0.98
其他
others
262.99
18.28
美洲小计
America
310.65
-0.55
美国
USA
209.32
0.38
加拿大
Canada
66.71
-2.50
墨西哥
Mexico
6.58
9.34
其他
others
28.05
-4.66
欧洲小计
Europe
548.41
-3.11
英国
UK
60.47
-3.25
德国
Germany
66.26
2.05
法国
France
51.70
-3.09
意大利
Italy
25.31
0.78
俄罗斯
Russia
204.58
-6.43
瑞士
Switzerland
7.95
-1.26
瑞典
Sweden
14.20
-10.69
荷兰
Netherlands
18.04
-4.31
挪威
Norway
4.79
-6.96
奥地利
Austria
6.48
-1.35
比利时
Belgium
6.74
-1.50
西班牙
Spain
14.10
6.54
葡萄牙
Portugal
5.23
5.85
其他
others
62.55
0.99
大洋洲小计
Oceania
81.01
-6.18
澳大利亚
Australia
67.21
-7.06
新西兰
New Zealand
12.66
-1.54
其他
others
1.14
-2.80
非洲小计
Africa
59.69
8.00
其他国家
others
0.18
-16.52
游客人数略降,旅游收入大增,表明游客人均花费增幅上升,入境旅游正在从规模型发展向效益型转变;港澳市场略降,外国人市场微增,表示外国游客在入境市场总量的比重稍有上升,入境市场的国际性略有提升;台湾市场增幅达3.94%,为近几年少有,说明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和民众交流仍在前进、没有倒退。
统计表明,在入境旅游人数前18个客源国中,韩国、美国、越南、蒙古、新加坡、印度、德国7个国家呈上升状态,俄罗斯、日本、泰国、哈萨克斯坦等11国下降。其中,韩国增长5.4%、印度增长4.9%还好理解,越南增长25.2%实属意外,俄罗斯下降6.4%是由于其国内经济下滑,泰国下降5.9%主要是其国内局势影响,哈萨克斯坦近3年连续下降,主因也是其国内经济衰退。
5.在线旅游的渗透率进入加速提升阶段
尽管中国目前在线旅游的渗透率相较欧美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但在互联网红利,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红利地催化下,中国在线旅游渗透率将进入加速提升的阶段。在线旅游市场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无外乎三点:一是外部环境,旅游季节性因素带动整体规模的环比增速上升;二是核心企业,在线旅游核心企业移动端预订发力;三是新增模式,在线旅游攻略、旅游社区企业寻求盈利模式,尝试攻略的结构化和产品化,纷纷进入在线旅游产品代理分销市场。
随着国民旅游需求和在线旅游渗透率的提升,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将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预计到2016年交易规模将达到4440亿元,占旅游行业整体收入比例为11.8%,2013年至201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6.7%。也就是说,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在线旅游市场。
智能手机在中小城市的渗透和发展,将带动在线旅游服务加速在全国渗透,这要比传统旅行社的渗透力强得多。目前移动端已经成为获取在线旅游服务的主要媒介。
安信国际在一份专题报告中指出,中国目前在线旅游的渗透率同网购渗透率一起处于接近8%的增长状态,换言之,旅游行业在线化进程地推进,将与零售业保持相同的方向和至少相近的速度。其预计2014年至2016年,在线旅游交易规模将以22%的复合增速成长,即到2016年,国内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而2013年这一数字是2181亿元。
6.2014年邮轮市场火爆
近几年中国邮轮市场一直在火热发展,国内海航旗下“海娜号”、渤海轮渡“中华泰山”号等纷纷出海航行,携程宣布完成对天海邮轮的投资,而在此前,携程早已与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签约购入精致世纪号邮轮。歌诗达、丽星等众多国际邮轮集团亦将更多船期投放中国市场。而邮轮市场的火热也催生了国内邮轮母港建设热潮,除了已有的天津、上海、厦门和海南港外,大连、烟台、青岛、宁波、深圳等地港口也在推进邮轮产业的建设或规划,其中不少是以建设国际邮轮母港为目标。
中国乘坐邮轮出境旅游的人数已经从2005年的几千人增加到2013年的57万人,2014年突破70万人,2015年在中国经营的邮轮数量将翻番,游客将突破百万大关,预计2020年中国将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最大的邮轮市场。2015年,邮轮市场将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
7.2014年主题公园投资热
主题公园在文化旅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促进文化旅游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14年,主题公园更是迎来投资热潮,8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对外宣布将正式启动大型综合航空主题乐园项目“航空大世界”,整个计划合计耗资将达1000-1200多亿元,这标志着全球第一个以航空为特色的大型综合航空主题乐园正式拉开建设的序幕;9月,华侨城落户重庆,投资50亿欢乐谷和水公园;同时著名主题乐园品牌“环球影城”也正式宣布落户北京,这是继香港和上海迪士尼乐园之后,落户中国的第三个特大型主题乐园,该主题乐园预计2019年营业;11月,落户安吉的中国首座hellokitty主题乐园正式完工,并将于2015年元旦正式开业。同时,2014年在为即将开业的上海迪士尼乐园不断预热,提高大众对这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乐园的期待;另外,涉足文化旅游产业的万达集团也在主题公园市场发力,据悉,万达建造的都是世界级的主题公园,目前有西双版纳、哈尔滨、青岛、南昌、合肥、桂林6个项目在建,2015年将有西双版纳、南昌两个主题公园开业。(未完待续)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