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华[把盐藏起来]教案

把盐“藏”起来教案

教学目标:

1、对盐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3、培养敢于、善于提出猜想与假设,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实验器材:食盐、烧杯、搅拌棒、凉水、热水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充满挑战与刺激的闯关游戏大家喜欢玩吗?(喜欢)。想不想参加呢?(想)。好,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科学大闯关》,好吗?(好)。好,大家准备好接受挑战了吗?(准备好了)。

第一关:智力猜猜猜。首先来看一段与盐有关的小故事:小红军巧带盐。(观看影片)接下来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猜猜看小红军是怎样把盐藏起来的?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主题(板书课题:“把盐藏起来”。)

二、自主探究

1、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小组交流)

下面,请大家来说说,小红军到底是怎样把盐藏起来的。(举手发言)。看来大家一致认为,小红军把盐放到了水里,到底猜得对不对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对不对?接下来我们就亲自动手做一做。下面请先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实验材料有哪些(放幻灯)。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实验要求(放幻灯)。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这些实验材料验证一下盐是否真的能消失在水里。好,实验开始。

2、实验揭秘

小组内实验。老师提示:好,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说说看在刚才的实验中你是怎么操作的,又看到了什么样的现象?(学生汇报)。

老师总结:对,同学们观察的都很认真,盐真的能化在水中,放到水中的盐慢慢的就消失了,那么像盐这样消失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幻灯片:像盐这样“消失”到水里的现象叫溶解)。

下面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这里用了一个双引号“”,那谁能说说看这里的消失为什么要加上“”呢?(学生发言)。老师评论:对了这里的消失不是真正的消失不见了,而是我们的肉眼看不到了,其实是它溶解到了水里。好,同学们,看来这第一关我们都猜对了,老师宣布,第一关闯关成功!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第二关:比比谁最快!

3、探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

同学们,刚才的故事当中,小红军很聪明,把盐溶解在水中,让敌人看不到盐,但当时一定时间紧迫,处境非常危急,下面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看看怎样能帮小红军将盐尽快的溶解在水中,以免耽搁时间被敌人发现?(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老师总结:大家的想法都非常好,老师这里给大家进行了一下总结,要帮助小红军快速把盐溶解到水里,有这些方法,我们来看大屏幕(幻灯片:1、用玻璃棒搅拌2、把盐放入热水3、把盐研碎),这些方法到底管用不管用呢?得通过实验来验证,现在请每个小组任选其中一种方法来验证。学生实验并总结汇报。

老师总结:刚才大家参与得非常积极,实验做得很认真,而且都帮助小红军快速的把盐溶解到了水里,老师兴奋得告诉大家:第二关闯关成功!下面让我们走进第三关,看谁想得多!

4、联系实际学科学

同学们,其实溶解在我们生活中用途特别广,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学生举手发言,教师评价)。第三关闯关成功!

三、拓展探究

看来,我们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仅心细,而且聪明。故事中的小红军也很聪明,他把盐化成水藏在棉衣里带上山。那么,到了山上,该怎样把盐取出来呢?想知道吗?请大家课下先进行猜想,试着探究,并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再进行探究。

小学科学大象版三年级下册

把盐“藏”起来

教案

河南省安阳市灯塔路小学

李卫华

把盐“藏”起来教案

教学目标:

1、对盐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3、培养敢于、善于提出猜想与假设,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实验器材:食盐、烧杯、搅拌棒、凉水、热水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充满挑战与刺激的闯关游戏大家喜欢玩吗?(喜欢)。想不想参加呢?(想)。好,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科学大闯关》,好吗?(好)。好,大家准备好接受挑战了吗?(准备好了)。

第一关:智力猜猜猜。首先来看一段与盐有关的小故事:小红军巧带盐。(观看影片)接下来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猜猜看小红军是怎样把盐藏起来的?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主题(板书课题:“把盐藏起来”。)

二、自主探究

1、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小组交流)

下面,请大家来说说,小红军到底是怎样把盐藏起来的。(举手发言)。看来大家一致认为,小红军把盐放到了水里,到底猜得对不对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对不对?接下来我们就亲自动手做一做。下面请先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实验材料有哪些(放幻灯)。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实验要求(放幻灯)。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这些实验材料验证一下盐是否真的能消失在水里。好,实验开始。

2、实验揭秘

小组内实验。老师提示:好,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说说看在刚才的实验中你是怎么操作的,又看到了什么样的现象?(学生汇报)。

老师总结:对,同学们观察的都很认真,盐真的能化在水中,放到水中的盐慢慢的就消失了,那么像盐这样消失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幻灯片:像盐这样“消失”到水里的现象叫溶解)。

下面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这里用了一个双引号“”,那谁能说说看这里的消失为什么要加上“”呢?(学生发言)。老师评论:对了这里的消失不是真正的消失不见了,而是我们的肉眼看不到了,其实是它溶解到了水里。好,同学们,看来这第一关我们都猜对了,老师宣布,第一关闯关成功!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第二关:比比谁最快!

3、探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

同学们,刚才的故事当中,小红军很聪明,把盐溶解在水中,让敌人看不到盐,但当时一定时间紧迫,处境非常危急,下面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看看怎样能帮小红军将盐尽快的溶解在水中,以免耽搁时间被敌人发现?(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老师总结:大家的想法都非常好,老师这里给大家进行了一下总结,要帮助小红军快速把盐溶解到水里,有这些方法,我们来看大屏幕(幻灯片:1、用玻璃棒搅拌2、把盐放入热水3、把盐研碎),这些方法到底管用不管用呢?得通过实验来验证,现在请每个小组任选其中一种方法来验证。学生实验并总结汇报。

老师总结:刚才大家参与得非常积极,实验做得很认真,而且都帮助小红军快速的把盐溶解到了水里,老师兴奋得告诉大家:第二关闯关成功!下面让我们走进第三关,看谁想得多!

4、联系实际学科学

同学们,其实溶解在我们生活中用途特别广,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学生举手发言,教师评价)。第三关闯关成功!

三、拓展探究

看来,我们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仅心细,而且聪明。故事中的小红军也很聪明,他把盐化成水藏在棉衣里带上山。那么,到了山上,该怎样把盐取出来呢?想知道吗?请大家课下先进行猜想,试着探究,并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再进行探究。

小学科学大象版三年级下册

把盐“藏”起来

教案

河南省安阳市灯塔路小学

李卫华


相关文章

  • 新学期各项教学资料检查主要包括
  • 新学期各项教学资料检查主要包括:教学手册的填写,教学进度安排是否合适,教案.课件准备情况,教室电子设备是否使用正常等等. 经过检查,意见如下: 黄筱珍老师课程的教案和教学进度安排需要重新调整后重新递交.李卫老师的教学进度安排有些问题需要重新 ...查看


  • 李卫东[陋室铭]课堂实录
  • 李卫东<陋室铭>课堂实录 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本书,叫<古文观止>,这是清康熙年间编纂的供学塾用的文章读本,此处的"古文"指古代的散文,用"观止"作书名,表明编者的态 ...查看


  • 李卫东语文人生3
  • 语文人生3:师从靳家彦先生学习语文教育 文/李卫东 靳家彦先生是我国当代小学语文四大名师之一,在语文教学上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和风格.他教学四十多年,在课堂教学领域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创立并倡导"小学语文导读法".他的语文课体 ...查看


  • 大气者成大器
  • <孙子兵法>之<始计篇>开篇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孙子告诉后人,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关 ...查看


  •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
  •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一:听名师讲课的心得体会 11月来,我去聆听了"绿城之秋"的多节语文.教学课,回想每一位老师的课,真的是受益匪浅.人们常说:听名师讲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他们在课堂上并非单纯作为教师在讲 ...查看


  • 翻开那份泛白的记忆
  • 黑夜慢慢袭来,都城内的灯火点点熄灭,往日繁华喧闹的街道也变得安静起来,整个都城渐渐沉寂在睡梦中,就在此时,远处传来马蹄声,由远及近,到了阁楼前戛然而止,一个身穿黑袍之人下马,沿着楼道快步而上,身上黑色的重甲在冬日里冰冷的灯火下泛着刺骨的冷光 ...查看


  • "萧规曹随"与"不相师友"
  • 西汉惠帝二年,萧何之后,曹参接任做相国.他凡事一无变更,完全依遵萧何原制.一些朝臣来他府上议事,曹参就让他们一块喝酒.惠帝责怪相国不理政事,就让他儿子回家后试探着规劝他,结果被曹参打了一顿.到了惠帝正面与曹参谈这事儿的时候,就有了一段关于治 ...查看


  • 语文教师必读书目
  • 上传: 祝红星     更新时间:2012-12-19 22:34:37 语文教师修养要目 01.<接受反应论>,金元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02.<语用学与语文教学>,王建华,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查看


  • 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李卫,为何单在雍正时期得到重用?
  • 文|苏红彦 李卫, 是雍正朝著名的" 模范三督抚" 之一.他于康熙年间以捐资人仕, 雍正即位后因其勇于任事.操守廉洁而深受赏识, 由一介微员一跃成为封疆大吏.可李卫粗率狂纵.负气好胜, 与同僚关系不甚融洽, 时人对他也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