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比较优势研究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比较优势研究 一、经济全球化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企业经营国际化使得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有机经济整体,这便是经济全球化。

随着全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生产要素不断跨越国界,在国际市场上快速流通,加快了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伴随着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巨额的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形成了资本的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生产力全球化、科技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共同作用使得国际贸易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展开。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加快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使各国之间的科学交流更加频繁,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中国现阶段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面临的国际形势还很严峻,经济体制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参加到经济全球化中是我国发展经济、学习科技、提升国际地位的一个机会,然而在这当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良因素,长期的国际贸易经验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无时无刻不对我们虎视眈眈,就经济贸易方面欧美国家利用贸易壁垒等手段不断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然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是必然的趋势,在此道路上我们可能会不断遇到艰难险阻,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以正确的政策方针引导国际贸易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

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二战以后全球进出口总额由1947年的985亿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108552亿美元,50年增长了109倍,年均增长率为9.8%。比较世界经济增长水平,20世纪90年代GDP 年均增长率为2.5%,80年代表现较好为3.2%。国际贸易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同期经济增长。而对于我国而言,在建国初期由于对外关系不稳定等许多因素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得不到发展,因而经济水平一直低下,增长也不快,1950年出口额为5亿多美元,进出口总额也仅为11亿多美元。改革开放以前,对外贸易一直发展较慢,1977年贸易额为148亿美元,以50年代初很小贸易规模为基数,年均增长率为5.0%。到了80年代,中国政府实施了改革开放重大举措,自此中国国际贸易水平快速增长,到1999年贸易额达到3606亿美元,1977年到1999年这22年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6%。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水平空前提高,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中国真正融入了全球化阵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一直在跟随着国际市场的发展而变化着,根据对多年来我国进出口货物的分析我进行了如下归纳:

1、食品。中国是一个食品生产和食品消费大国,食品工业对外开放较早,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食品工业增长迅速,产业竞争力逐渐上升,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食品工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不但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还增加了产业竞争力,打入了国际市场。1985年中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为2.13%,此后缓慢增长,到2006年已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3.69%。与此同时,食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86年食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17.08%,此后不断下降,到2006年下降为2.88%,低于同期世界食品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水平。同时从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水平不高,并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看食品出口在中国总出口中所占份额相对于食品出品在世界贸易总额所占比例在逐年下滑,说明我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下降,并且竞争力很弱。近年来,世界食品贸易规模越来越庞大,世界食品市场潜力巨大,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较少的国家,食品中包括一部分如粮食、油料等大宗农产品以及皮革等非食用动物产品,这部分产品大都属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密集利用耕地资源的土地密集型产品;另外还包括一部分如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这类产品或者不需要耕地作为生产要素,或者在同时利用耕地和劳动力时,劳动力投入量的相对强度远远高于大宗农产品。

2、化学工业及相关工业的产品。一直以来,我国在化学品方面都是出于净进口状态,对外依存度相当高,这种情况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得到多大的改观。由于我国化工业起步较晚,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技术水平较低,出口的化学品主要是大宗、低附加值、原料型的、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产品,而进口的化学品主要是高附加值、需要科技水平高的产品。

3、原材料、燃料。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主要出口的商品就是原材料和燃料。西方发达国家较早的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所以他们加大对别国原材料的进口,一次来保护本国资源,然而我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是比较晚的,而且当时我国工业水平较低,只能出口原材料和燃料。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各个行业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原材料和燃料的供给只能用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甚至已经满足不了国内市场,以至于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原材料和燃料的进口国。

4、机械工业产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工业发展较为缓慢,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增长迅速,对机械工业产品的需求大大提高,国内的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而加大了对机械工业产品的进口,使它一度成为我国最大的进口商品,成为当时中国贸易赤字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工业发展较快,技术水平并不比西方落后,不但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大量出口到欧盟、美国等国家,在我国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5、材料制品。这里所指的材料制品主要指服装、纺织品、家具等在劳动力生产要素上投入量较大的产品,这类产品主要在改革开放后迅速进入市场,随着经济发展和各项技术的进步,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具有竞争优势,并一直处于净出口状态。材料制品工艺的发展不但对我国的过剩劳动力进行了充分利用,更在我国在国际贸易和社会分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6、制造业。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制造业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占领了大半市场,主要诱因是我国密集的人口导致劳动力成本较低,使得许多投资者争相投资,大量劳动力投入到制造业的生产当中,加快了该类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多发达国家将本国的制造业转移到我国,

利用我国的人口优势,这也增大了我国制造业商品的出口。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已经慢慢减弱,但完整的配套设施和交通运输的优势依然存在,依然对资本有一定的吸引力。因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制造业还将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6、IT 商品。在20世纪90年代,迎来了一场IT 革命,我国抓住了这个机遇,努力开发IT 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IT 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结合,由于我国的劳动成本较低,90年代台湾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来我国投资办厂,大量零部件进口到我国,然后在我国进行组装,再出口到国外,对我国的IT 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以中关村为代表的IT 行业领头羊引领着IT 技术的发展,这也优化了我国IT 行业的结构,慢慢向技术密集型转变。IT 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25,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出自大卫·李嘉图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早在大卫·李嘉图之前亚当·斯密就提出了绝对成本理论,认为分工能提高效率,有分工必须有交换,国际分工使国际交换成为必需。而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依据是各国在产品成本上的绝对差异。大卫·李嘉图继承了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的命题,同时提出了比较成本才是国际分工的依据。他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如果一国生产某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这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那么我们就说该国生产这种产品有比较优势。

在比较优势理论出现之后,它不断发展,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20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两位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而不是生产技术的差别出发,解释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不同,以此说明比较优势的产生。李嘉图的古典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单个要素生产效率国别比较基础上。20世纪初期,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考虑多种要素作用基础上,重新表述了比较优势原理。依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决定比较优势从而决定贸易原因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要素禀赋。要素是对生产过程发生作用的各种有形无形因素,如自然资源、知识资本、物质资本、土地、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等等,要素禀赋则指一国实际拥有的要素总量和结构。某种产品或行业生产活动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取决于它们能否比较密集的利用该国相对丰裕的要素,取决于它们生产的成本比例是否与该国要素结构相一致。越是能密集利用一国丰裕要素的生产项目,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越是需要密集投入一国相对稀缺要素的生产项目,则越是缺乏比较优势。

而比较优势理论近年来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对比较优势这一主流理论的完善和挑战。在近年来关于比较优势的诸多研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为代表,在引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体系批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

所谓的新主流,而其他学者们又在批评这一新主流的基础上,从专业化、技术差异、制度、博弈以及演化等不同的角度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拓展。从整体上来看,比较优势理论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他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大贡献是,首次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证据,并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一个重要起因。直到今天,这一理论仍然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订对外经济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

四、比较优势在我国的应用

与比较优势理论本身的进展相类似,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也存在着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观点。就我国而言,比较优势理论引起的争论的焦点在于能否应用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林毅夫等在批判赶超战略的基础上提出应依据比较优势制定发展战略。他们指出,赶超战略最终并没有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久快速增长,却使发展中国家经济付出惨重代价。赶超战略的失败主要因为这种战略是以牺牲经济整体进步为代价的少数产业的赶超,不足以支持资源结构的升级或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在赶超战略下,违背比较优势所形成的畸形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结构形成矛盾,使大规模的人口不能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而陷入贫困。他们认为,作为一种替代性选择,遵循比较优势是一种更有效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就是使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使资源禀赋结构随之不断提高。

此外,对于这种比较优势能否作为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依据,另外一些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如洪银兴认为,虽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因其工资低而劳动力成本较低,但发达国家面对国内充分就业的压力,会以各种壁垒阻碍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从而造成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出现“比较利益陷阱”。他认为要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就应当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转换的关键是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的高技术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结合。左大培则从技术进步的另一角度表述了对中国遵循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的怀疑和否定。他提出应当把产业技术密集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为此应当制订促进技术进步的贸易政策。他强调通过扶植处于幼稚期的高技术产业来获取内生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战略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的, 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 国民经济从资本密集型的、以重工业为导向的发展战略转向劳动密集型的、以比较优势为导向的发展战略, 这一转变使得中国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 并在过去30多年中极大地刺激了贸易和经济的增长,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

五、全球化背景下,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近30年经济成长就是依靠“比较优势战略”:即凭借国际范围内相对低廉的劳动力,生产价格同样低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分享了全球化的红利。因此,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近年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自1978年中国采取对外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经历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也从1980年的376.7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3.5万亿美元,增长了92倍多。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80年的0.9%上升到2011年的8.0%,位次也从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3位。可见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竞争力也逐步提高。但必须指出的是,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结构性缺陷——内需不足、资源与环境代价过高、核心技术缺乏、国富民贫、收入不公等问题都与我们一直实行的“比较优势战略”相关。中国一方面的确是以自身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参与国际分工;但在按比较优势战略进口自己所需要的资本、技术与资源时,遇到了重重障碍。中国一方面以高成本引进外资,但另一方面又以甚至低于银行利息的价格把大量美元借给美国;从技术上看,发达国家从来没有按所谓“比较优势理论”出口高技术到中国,相反,对高技术出口到中国设置重重障碍;中国是个人均资源很少的国家,按“比较优势理论”也应该进口资源,但从总量上看,中国30年间包括煤炭、稀有金属矿甚至石油等,都以极低价格出口到国外,只是近几年才因一些资源接近枯竭不得已以不断高攀的价格进口上游产品。而这正是中国经济“大而不强”的症结所在。

1、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在过去的30年里, 中国享有世界上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究其原因: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较快的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发展战略方面,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新的发展战略开始逐步尝试后,受压抑部门即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的大力发展,不仅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从而达到矫正扭曲的产业结构的目的,而且更加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巨大增长。经济学家通常把这种以改革促进增长的现象称为改革的“做大蛋糕效应”。蛋糕做大之后,就会形成新增资源,在市场机制已经存在的情况下,生产通常会按照市场的需要和比较优势的要求,把新增的资源进行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配置。

其中,在我国对外贸易方面,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成就就是立足于比较优势而取得的。具体体现在:第一,外贸结构逐步反映了要素禀赋。从进口品的结构变化看,农业密集型产品大幅度下降,资本密集型产品增长最快;在出口结构方面,劳动密集型产品

的出口比重在1986年后较快增长,虽然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也在提高,但它的大部分生产是对进口原料和零部件进行加工、组装,其中进口零部件占到出口值的五分之四,因而这类出口实质上仍属劳动密集型。第二,加工贸易充分利用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将我国劳动力同外商的资金、技术、市场相结合,贯彻和体现了比较利益思想。近些年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由此来看,我国已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初步建立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模式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模式。

2、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自1978年至今, 中国农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改革,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以不到世界总面积7%的耕地, 基本满足了占世界人口22%的中国人民的温饱。因而, 了解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所在, 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评价不同农业政策的可能效果, 而且也有助于把握中国农业应该遵循的发展模式,并合理施政,搞好农业发展。

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 与其具有的农业资源禀赋有很大关系。我国农业的资源禀赋特点是耕地稀缺、劳动力丰富, 另一方面粮食的生产使用较多土地、较少劳动力, 两者结合起来就造成这样的结果:中国粮食生产缺乏比较优势。对此,我们的有效对策是:第一,选择适合于人均农业资源稀缺的技术道路,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第二,选择适合于人均资源稀缺的农业生产结构。根据中国的要素禀赋和产品持征, 在农作物的选样上更偏至于种植那些劳动密集程度高的作物, 这表示需要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劳动投入,或者使劳动力合理的投入到农业及非农业中,以求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综上所述, 中国农业的前景并不悲观。虽然影响中国农业增长的不利因素是存在的, 但技术进步的潜力仍然存在, 农民、政府、消费者和国际贸易伙伴都会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人口越来越多, 自然资源越来越少, 但人均消费的农产品却越来越丰富。可见, 中国农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种类也在多样化。因此,在合理规划农业生产的前提下,中国农业的前景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如今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另外一个大的问题——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林毅夫先生认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以下特点。第一, 农村贫困人口拥有的最为重要的资产就是他们自己的劳动力, 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 几乎没有其他可以用来创造收入的资产, 这就是他们的比较优势所在。第二, 农村贫困人口的承受力仍很脆弱, 疾病、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突发冲击都可能威胁到他们的生存。

因此, 新的农村发展战略必须把重点放在减少农村劳动力上。当农村劳动力减少, 留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就能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资源。这样, 农村劳动力的相对稀缺性和相对价值就

会增加, 以劳动力为最主要资产的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就会相应提高。同时, 减少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还必须使流动出来的劳动力在城市非农产业部门能够找到工作。要解决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的问题, 政府应该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推行符合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是其相对丰富的资源, 因此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比较优势。

3、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工业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工业是否遵循比较优势,决定了该国工业总体的竞争力。中国仍然处于劳动力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发展阶段,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是中国工业比较优势所在。改革外放以来的30余年中,中国享有世界上最快的经济增长率,而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增长率则更快,鉴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一枝独秀的增长势头,可以说 ,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中心或者说是世界工厂。

中国是否具有发展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以及能否在今后许多年继续保持这一比较优势。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首先,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中国具有并长期保持发展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提供了保障。只要劳动力市场发育良好,劳动力资源的丰裕就会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低廉,从而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面具有比较优势。其次,在技术进步上的后发优势,也是中国具有并长期保持制造业比较优势的有力保证。技术上的差距使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技术来加速自己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将主要依靠引进技术。这一方面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得小国制造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低技术的。但是,同时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成本正在逐渐提高,低成本的优势也就减弱;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满足本国的就业率,不断对我国的低价制造业产品实行贸易壁垒,阻碍了我国的工业发展。这就是我国要面临的产业转型的问题,在保持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的同时,加大对资本和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为产业转型做好铺垫。

结论: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使得全球贸易自由化更快的发展。中国必须更快、更好的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合理布局国内产业,适时调整对外贸易结构,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理论指导,为中国在全球化中赢得竞争优势。

在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讨论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其中,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通过吸引外资等形式而创建的出口导向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我国积累外汇储备和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

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理论还会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中国的开放政策。围绕比较优势理论大力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此来提高我国经济水平;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资本的吸收,为我国产业转型积累素材。以求在未来建立附加值高、技术水平先进、知识含量丰富的产业,从而改变我国的比较优势,并在更高的层次上寻求比较优势,再以此为基础向前行进。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比较优势研究 一、经济全球化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企业经营国际化使得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有机经济整体,这便是经济全球化。

随着全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生产要素不断跨越国界,在国际市场上快速流通,加快了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伴随着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巨额的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形成了资本的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生产力全球化、科技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共同作用使得国际贸易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展开。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加快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使各国之间的科学交流更加频繁,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中国现阶段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面临的国际形势还很严峻,经济体制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参加到经济全球化中是我国发展经济、学习科技、提升国际地位的一个机会,然而在这当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良因素,长期的国际贸易经验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无时无刻不对我们虎视眈眈,就经济贸易方面欧美国家利用贸易壁垒等手段不断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然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是必然的趋势,在此道路上我们可能会不断遇到艰难险阻,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以正确的政策方针引导国际贸易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

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二战以后全球进出口总额由1947年的985亿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108552亿美元,50年增长了109倍,年均增长率为9.8%。比较世界经济增长水平,20世纪90年代GDP 年均增长率为2.5%,80年代表现较好为3.2%。国际贸易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同期经济增长。而对于我国而言,在建国初期由于对外关系不稳定等许多因素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得不到发展,因而经济水平一直低下,增长也不快,1950年出口额为5亿多美元,进出口总额也仅为11亿多美元。改革开放以前,对外贸易一直发展较慢,1977年贸易额为148亿美元,以50年代初很小贸易规模为基数,年均增长率为5.0%。到了80年代,中国政府实施了改革开放重大举措,自此中国国际贸易水平快速增长,到1999年贸易额达到3606亿美元,1977年到1999年这22年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6%。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水平空前提高,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中国真正融入了全球化阵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一直在跟随着国际市场的发展而变化着,根据对多年来我国进出口货物的分析我进行了如下归纳:

1、食品。中国是一个食品生产和食品消费大国,食品工业对外开放较早,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食品工业增长迅速,产业竞争力逐渐上升,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食品工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不但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还增加了产业竞争力,打入了国际市场。1985年中国出口食品的世界市场份额为2.13%,此后缓慢增长,到2006年已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3.69%。与此同时,食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86年食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17.08%,此后不断下降,到2006年下降为2.88%,低于同期世界食品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水平。同时从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中国食品贸易竞争力水平不高,并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看食品出口在中国总出口中所占份额相对于食品出品在世界贸易总额所占比例在逐年下滑,说明我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下降,并且竞争力很弱。近年来,世界食品贸易规模越来越庞大,世界食品市场潜力巨大,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较少的国家,食品中包括一部分如粮食、油料等大宗农产品以及皮革等非食用动物产品,这部分产品大都属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密集利用耕地资源的土地密集型产品;另外还包括一部分如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这类产品或者不需要耕地作为生产要素,或者在同时利用耕地和劳动力时,劳动力投入量的相对强度远远高于大宗农产品。

2、化学工业及相关工业的产品。一直以来,我国在化学品方面都是出于净进口状态,对外依存度相当高,这种情况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得到多大的改观。由于我国化工业起步较晚,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技术水平较低,出口的化学品主要是大宗、低附加值、原料型的、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产品,而进口的化学品主要是高附加值、需要科技水平高的产品。

3、原材料、燃料。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主要出口的商品就是原材料和燃料。西方发达国家较早的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所以他们加大对别国原材料的进口,一次来保护本国资源,然而我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是比较晚的,而且当时我国工业水平较低,只能出口原材料和燃料。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各个行业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原材料和燃料的供给只能用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甚至已经满足不了国内市场,以至于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原材料和燃料的进口国。

4、机械工业产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工业发展较为缓慢,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增长迅速,对机械工业产品的需求大大提高,国内的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而加大了对机械工业产品的进口,使它一度成为我国最大的进口商品,成为当时中国贸易赤字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工业发展较快,技术水平并不比西方落后,不但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大量出口到欧盟、美国等国家,在我国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5、材料制品。这里所指的材料制品主要指服装、纺织品、家具等在劳动力生产要素上投入量较大的产品,这类产品主要在改革开放后迅速进入市场,随着经济发展和各项技术的进步,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具有竞争优势,并一直处于净出口状态。材料制品工艺的发展不但对我国的过剩劳动力进行了充分利用,更在我国在国际贸易和社会分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6、制造业。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制造业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占领了大半市场,主要诱因是我国密集的人口导致劳动力成本较低,使得许多投资者争相投资,大量劳动力投入到制造业的生产当中,加快了该类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多发达国家将本国的制造业转移到我国,

利用我国的人口优势,这也增大了我国制造业商品的出口。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已经慢慢减弱,但完整的配套设施和交通运输的优势依然存在,依然对资本有一定的吸引力。因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制造业还将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6、IT 商品。在20世纪90年代,迎来了一场IT 革命,我国抓住了这个机遇,努力开发IT 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IT 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结合,由于我国的劳动成本较低,90年代台湾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来我国投资办厂,大量零部件进口到我国,然后在我国进行组装,再出口到国外,对我国的IT 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以中关村为代表的IT 行业领头羊引领着IT 技术的发展,这也优化了我国IT 行业的结构,慢慢向技术密集型转变。IT 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大于1.25,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出自大卫·李嘉图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早在大卫·李嘉图之前亚当·斯密就提出了绝对成本理论,认为分工能提高效率,有分工必须有交换,国际分工使国际交换成为必需。而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依据是各国在产品成本上的绝对差异。大卫·李嘉图继承了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的命题,同时提出了比较成本才是国际分工的依据。他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如果一国生产某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这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那么我们就说该国生产这种产品有比较优势。

在比较优势理论出现之后,它不断发展,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20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两位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而不是生产技术的差别出发,解释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不同,以此说明比较优势的产生。李嘉图的古典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单个要素生产效率国别比较基础上。20世纪初期,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考虑多种要素作用基础上,重新表述了比较优势原理。依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决定比较优势从而决定贸易原因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要素禀赋。要素是对生产过程发生作用的各种有形无形因素,如自然资源、知识资本、物质资本、土地、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等等,要素禀赋则指一国实际拥有的要素总量和结构。某种产品或行业生产活动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取决于它们能否比较密集的利用该国相对丰裕的要素,取决于它们生产的成本比例是否与该国要素结构相一致。越是能密集利用一国丰裕要素的生产项目,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越是需要密集投入一国相对稀缺要素的生产项目,则越是缺乏比较优势。

而比较优势理论近年来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对比较优势这一主流理论的完善和挑战。在近年来关于比较优势的诸多研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为代表,在引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体系批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

所谓的新主流,而其他学者们又在批评这一新主流的基础上,从专业化、技术差异、制度、博弈以及演化等不同的角度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拓展。从整体上来看,比较优势理论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他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大贡献是,首次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证据,并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一个重要起因。直到今天,这一理论仍然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订对外经济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

四、比较优势在我国的应用

与比较优势理论本身的进展相类似,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也存在着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观点。就我国而言,比较优势理论引起的争论的焦点在于能否应用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林毅夫等在批判赶超战略的基础上提出应依据比较优势制定发展战略。他们指出,赶超战略最终并没有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久快速增长,却使发展中国家经济付出惨重代价。赶超战略的失败主要因为这种战略是以牺牲经济整体进步为代价的少数产业的赶超,不足以支持资源结构的升级或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在赶超战略下,违背比较优势所形成的畸形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结构形成矛盾,使大规模的人口不能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而陷入贫困。他们认为,作为一种替代性选择,遵循比较优势是一种更有效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就是使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使资源禀赋结构随之不断提高。

此外,对于这种比较优势能否作为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依据,另外一些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如洪银兴认为,虽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因其工资低而劳动力成本较低,但发达国家面对国内充分就业的压力,会以各种壁垒阻碍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从而造成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出现“比较利益陷阱”。他认为要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就应当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转换的关键是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的高技术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结合。左大培则从技术进步的另一角度表述了对中国遵循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的怀疑和否定。他提出应当把产业技术密集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为此应当制订促进技术进步的贸易政策。他强调通过扶植处于幼稚期的高技术产业来获取内生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战略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的, 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 国民经济从资本密集型的、以重工业为导向的发展战略转向劳动密集型的、以比较优势为导向的发展战略, 这一转变使得中国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 并在过去30多年中极大地刺激了贸易和经济的增长,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

五、全球化背景下,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近30年经济成长就是依靠“比较优势战略”:即凭借国际范围内相对低廉的劳动力,生产价格同样低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分享了全球化的红利。因此,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近年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自1978年中国采取对外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经历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也从1980年的376.7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3.5万亿美元,增长了92倍多。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80年的0.9%上升到2011年的8.0%,位次也从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3位。可见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竞争力也逐步提高。但必须指出的是,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结构性缺陷——内需不足、资源与环境代价过高、核心技术缺乏、国富民贫、收入不公等问题都与我们一直实行的“比较优势战略”相关。中国一方面的确是以自身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参与国际分工;但在按比较优势战略进口自己所需要的资本、技术与资源时,遇到了重重障碍。中国一方面以高成本引进外资,但另一方面又以甚至低于银行利息的价格把大量美元借给美国;从技术上看,发达国家从来没有按所谓“比较优势理论”出口高技术到中国,相反,对高技术出口到中国设置重重障碍;中国是个人均资源很少的国家,按“比较优势理论”也应该进口资源,但从总量上看,中国30年间包括煤炭、稀有金属矿甚至石油等,都以极低价格出口到国外,只是近几年才因一些资源接近枯竭不得已以不断高攀的价格进口上游产品。而这正是中国经济“大而不强”的症结所在。

1、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在过去的30年里, 中国享有世界上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究其原因: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较快的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在发展战略方面,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新的发展战略开始逐步尝试后,受压抑部门即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的大力发展,不仅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从而达到矫正扭曲的产业结构的目的,而且更加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巨大增长。经济学家通常把这种以改革促进增长的现象称为改革的“做大蛋糕效应”。蛋糕做大之后,就会形成新增资源,在市场机制已经存在的情况下,生产通常会按照市场的需要和比较优势的要求,把新增的资源进行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配置。

其中,在我国对外贸易方面,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成就就是立足于比较优势而取得的。具体体现在:第一,外贸结构逐步反映了要素禀赋。从进口品的结构变化看,农业密集型产品大幅度下降,资本密集型产品增长最快;在出口结构方面,劳动密集型产品

的出口比重在1986年后较快增长,虽然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也在提高,但它的大部分生产是对进口原料和零部件进行加工、组装,其中进口零部件占到出口值的五分之四,因而这类出口实质上仍属劳动密集型。第二,加工贸易充分利用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将我国劳动力同外商的资金、技术、市场相结合,贯彻和体现了比较利益思想。近些年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由此来看,我国已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初步建立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模式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模式。

2、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自1978年至今, 中国农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改革,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以不到世界总面积7%的耕地, 基本满足了占世界人口22%的中国人民的温饱。因而, 了解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所在, 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评价不同农业政策的可能效果, 而且也有助于把握中国农业应该遵循的发展模式,并合理施政,搞好农业发展。

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 与其具有的农业资源禀赋有很大关系。我国农业的资源禀赋特点是耕地稀缺、劳动力丰富, 另一方面粮食的生产使用较多土地、较少劳动力, 两者结合起来就造成这样的结果:中国粮食生产缺乏比较优势。对此,我们的有效对策是:第一,选择适合于人均农业资源稀缺的技术道路,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第二,选择适合于人均资源稀缺的农业生产结构。根据中国的要素禀赋和产品持征, 在农作物的选样上更偏至于种植那些劳动密集程度高的作物, 这表示需要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劳动投入,或者使劳动力合理的投入到农业及非农业中,以求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综上所述, 中国农业的前景并不悲观。虽然影响中国农业增长的不利因素是存在的, 但技术进步的潜力仍然存在, 农民、政府、消费者和国际贸易伙伴都会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人口越来越多, 自然资源越来越少, 但人均消费的农产品却越来越丰富。可见, 中国农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种类也在多样化。因此,在合理规划农业生产的前提下,中国农业的前景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如今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另外一个大的问题——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林毅夫先生认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以下特点。第一, 农村贫困人口拥有的最为重要的资产就是他们自己的劳动力, 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 几乎没有其他可以用来创造收入的资产, 这就是他们的比较优势所在。第二, 农村贫困人口的承受力仍很脆弱, 疾病、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突发冲击都可能威胁到他们的生存。

因此, 新的农村发展战略必须把重点放在减少农村劳动力上。当农村劳动力减少, 留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就能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资源。这样, 农村劳动力的相对稀缺性和相对价值就

会增加, 以劳动力为最主要资产的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就会相应提高。同时, 减少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还必须使流动出来的劳动力在城市非农产业部门能够找到工作。要解决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的问题, 政府应该优先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推行符合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是其相对丰富的资源, 因此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比较优势。

3、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工业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工业是否遵循比较优势,决定了该国工业总体的竞争力。中国仍然处于劳动力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发展阶段,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是中国工业比较优势所在。改革外放以来的30余年中,中国享有世界上最快的经济增长率,而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增长率则更快,鉴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一枝独秀的增长势头,可以说 ,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中心或者说是世界工厂。

中国是否具有发展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以及能否在今后许多年继续保持这一比较优势。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首先,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中国具有并长期保持发展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提供了保障。只要劳动力市场发育良好,劳动力资源的丰裕就会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低廉,从而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面具有比较优势。其次,在技术进步上的后发优势,也是中国具有并长期保持制造业比较优势的有力保证。技术上的差距使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技术来加速自己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将主要依靠引进技术。这一方面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得小国制造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低技术的。但是,同时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成本正在逐渐提高,低成本的优势也就减弱;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满足本国的就业率,不断对我国的低价制造业产品实行贸易壁垒,阻碍了我国的工业发展。这就是我国要面临的产业转型的问题,在保持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的同时,加大对资本和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为产业转型做好铺垫。

结论: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使得全球贸易自由化更快的发展。中国必须更快、更好的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合理布局国内产业,适时调整对外贸易结构,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理论指导,为中国在全球化中赢得竞争优势。

在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讨论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其中,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通过吸引外资等形式而创建的出口导向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我国积累外汇储备和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

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理论还会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中国的开放政策。围绕比较优势理论大力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此来提高我国经济水平;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资本的吸收,为我国产业转型积累素材。以求在未来建立附加值高、技术水平先进、知识含量丰富的产业,从而改变我国的比较优势,并在更高的层次上寻求比较优势,再以此为基础向前行进。


相关文章

  • 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复旦大学
  • 全球价值链的新变化 一.全球价值链的概念 全球价值链(The Global Value Chain,GVC) 概念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价值链(Value Chain).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 ...查看


  • 国际贸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国际贸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题目仅供参考,可以加以修改,也可以自拟) 1.WTO 贸易救济措施研究 2.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思考 3.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4.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 5.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 6. ...查看


  • 国际贸易实务毕业论文选题
  • 国际贸易实务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方向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课程内容紧密相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各们知识综合运用.比如讲到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内容时就应去了解商品学科的知识;讲到商品的价格时,就应去了解价格学.国 ...查看


  • 中国服务出口比较优势与出口结构的变化_基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实证分析
  • 2007年12月第29卷第12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Dec , 2007Vol 29No 12 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 versity 国民经济管理 中国服务出口 ...查看


  • 苏州服务贸易_文献综述
  • 苏州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文献综述 专业:国际经济贸易 班级:08级1班 作者:李琪 指导老师:杨纪鹤 1引言 随着世界各国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在从产品领域向服务领域转移.大力发 ...查看


  •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
  • 江小涓: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 江小涓 3 内容提要:,预测我国若干重要商品的出口增长及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趋势项关键因素,以及相应的可计量指标,,.然后,用上述因素进行分析,:.国内产业基础 ...查看


  • 以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促进产业链延伸:走出"比较优势陷阱"
  • 摘 要:从要素禀赋结构.产业结构及贸易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看出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不但决定着产业结构升级和贸易结构升级,而且能促进产业链延伸,进而对走出"比较优势陷阱"起着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要素禀赋结构:产业结构:贸 ...查看


  • 中国企业进行国际经营的战略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中国企业进行国际经营的战略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立足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模式进行了探讨.从对外直接投资(FDI ).贴牌生产(OEM )."走出去"自建销售网络.境外自建生产及研发基地.参 ...查看


  •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动因及竞争优势分析
  • [摘 要]企业可以通过中外合资合作经营.特许经营或通过进出口商品.许可协议和并购等方式进行国际化经营.我国企业走国际化道路通常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转移过剩产能和规避汇率风险等,并在企业家精神的推动作用下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进行的.目前我国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