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案例 2

老师,早上好!

雨花外国语小学 王艳

【案例背景】

厌学虽不是什么新鲜问题,但它普遍存在于现代中小学学生中,家长担心,老师头疼。他是学生个体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现问题所导致的。人与人沟通的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沟通能力的强弱,沟通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而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家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合作者。身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很多时候都要和家长谈话,共同商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

【案例叙述】

进入教师这个行业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在这三年中,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大学毕业生成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这期间学到了许多,成长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当然有着身份的转变,由学生转为老师,另外也有了新的身份——母亲。

三年中的点点滴滴如电影般在脑海中浮现,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件事:

工作之初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让我这个“新手”有点措手不及。在一年级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规定孩子是八点半到校,第一次面对自己办的孩子的我稍稍有些紧张,于是早早的在班上等待孩子们的到来。随着时间的临近,我的心情越来越激动,终于要迎来学生了。我微笑着和每一位同学打招呼,一个,两个,三个……教室里逐渐坐满了学生,我在统计学生的报到情况,可我发现班上有38位学生,可是我的花名册上有39位,还有一位呢?时间已经快到九点了,已经远远超出规定的时间,我的脑海里还在想该怎么和这位同学讲遵守时间的重要性呢!远远地看见一位爷爷牵着孩子的手正朝着我们班级方向走来,当他们走近了,我才清楚的看到孩子的脸上布满了泪水,还在抽泣着。我放下手中的事情,请配班老师帮忙对班上其他小朋友进行相关教育。 走向这对祖孙俩,我蹲下去安慰孩子,“宝贝,你怎么了?”爷爷无奈地说:“今天他不肯来学校。”我笑着说:“你瞧!班上已经来了这么多小朋友了,而且还有你的幼儿园同学呢。你不想和他们一起玩吗?”他一边哭一边说:“我……不要……上……学……”接着哇啦哇啦哭起来了。我安慰了半天,没有好转,仍然不肯进教室。第一天由于刚刚接触到

这么多的孩子,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作为班主任,新生报到第一天有好多事务需要处理,特别是对那些刚入学的孩子,所以只能让我的配班杨老师替我照顾一下这个孩子。一到休息时间,我便带着他在校园里转转。第一天结束后,我给唐唐的妈妈打了电话,和她聊起了唐唐今天一天在校的种种,说道孩子不愿意来学校的时候,他妈妈回答说, “唉!第一次当妈妈,没有经验,不晓得该怎么做,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愿意去学校。之前去幼儿园的时候也是这样,刚开始死活不愿意去,他爷爷还陪他听了一个星期的课呢。”听完妈妈的这些话,我无言以对。在之后的工作中,每每与家长交流孩子一些不好习惯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我对于以后的母亲角色有着美好的憧憬,同时也掺杂着丝丝胆怯,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害怕着以后我的孩子可能由于在我的教育过程中出现这些令人头痛的烦心事,害怕着我想其他父母一样,遇到问题是手足无措,但是我觉得父母应该也必须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会有着将近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中度过,所以与学校的联系必不可少,与老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而且沟通时相互的,形成有效的家校联系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之后的两天新生培训里,唐唐的情绪依旧很低落,表现出不愿意上学。

在培训期间我向老教师请教,特别是我的配班老师杨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我问杨老师这个时候去家访合适吗?她说这样最好。于是我为第一次家访开始备课,联系正在阅读的《怎样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并且针对孩子的自身特点作出了分析。在新生培训结束的那天,我倒了唐唐的家里。当时妈妈爷爷奶奶在家。在与他们沟通过程中,我得知唐唐的“小心思”,他经常讲“要是还在幼儿园多好啊!”我询问原因,得知他认为幼儿园就是让学生玩游戏,小学生每天都得做作业,没有游戏,不好玩。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知道了唐唐很喜欢看书,喜欢旅游,并且喜欢做手工,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我制订了一些计划,和家长一起来引导孩子快乐地度过这个过渡期得知这些原因之后,在此基础上和了孩子的家长之间取得了配合。要改变孩子的厌学情绪,首先要弄清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让孩子快乐学习。我多次与家长联系,。我推荐唐唐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他还参加了花样跳绳校级俱乐部,班上同学都夸他跳绳跳得好,他非常自豪。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唐唐每天来得都很早,并且都会甜甜地和我说声“王老师早”,那时我的心里想吃了蜂蜜一样甜,觉得我的努力再看孩子身上有了效果,他喜欢上学了。

我逐渐认识到教育也是一种艺术,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必须用心去研究。作为老师,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像我们这样年轻的老师更应该如此,在平时的工作中,年轻的我们可能回出现各种错误,这就鞭笞着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遇到孩子的问题时一定要与家长之间形成有效的配合,这样在处理的时候会事半功倍。

老师,早上好!

雨花外国语小学 王艳

【案例背景】

厌学虽不是什么新鲜问题,但它普遍存在于现代中小学学生中,家长担心,老师头疼。他是学生个体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现问题所导致的。人与人沟通的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沟通能力的强弱,沟通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而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家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合作者。身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很多时候都要和家长谈话,共同商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

【案例叙述】

进入教师这个行业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在这三年中,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大学毕业生成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这期间学到了许多,成长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当然有着身份的转变,由学生转为老师,另外也有了新的身份——母亲。

三年中的点点滴滴如电影般在脑海中浮现,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件事:

工作之初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让我这个“新手”有点措手不及。在一年级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规定孩子是八点半到校,第一次面对自己办的孩子的我稍稍有些紧张,于是早早的在班上等待孩子们的到来。随着时间的临近,我的心情越来越激动,终于要迎来学生了。我微笑着和每一位同学打招呼,一个,两个,三个……教室里逐渐坐满了学生,我在统计学生的报到情况,可我发现班上有38位学生,可是我的花名册上有39位,还有一位呢?时间已经快到九点了,已经远远超出规定的时间,我的脑海里还在想该怎么和这位同学讲遵守时间的重要性呢!远远地看见一位爷爷牵着孩子的手正朝着我们班级方向走来,当他们走近了,我才清楚的看到孩子的脸上布满了泪水,还在抽泣着。我放下手中的事情,请配班老师帮忙对班上其他小朋友进行相关教育。 走向这对祖孙俩,我蹲下去安慰孩子,“宝贝,你怎么了?”爷爷无奈地说:“今天他不肯来学校。”我笑着说:“你瞧!班上已经来了这么多小朋友了,而且还有你的幼儿园同学呢。你不想和他们一起玩吗?”他一边哭一边说:“我……不要……上……学……”接着哇啦哇啦哭起来了。我安慰了半天,没有好转,仍然不肯进教室。第一天由于刚刚接触到

这么多的孩子,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作为班主任,新生报到第一天有好多事务需要处理,特别是对那些刚入学的孩子,所以只能让我的配班杨老师替我照顾一下这个孩子。一到休息时间,我便带着他在校园里转转。第一天结束后,我给唐唐的妈妈打了电话,和她聊起了唐唐今天一天在校的种种,说道孩子不愿意来学校的时候,他妈妈回答说, “唉!第一次当妈妈,没有经验,不晓得该怎么做,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愿意去学校。之前去幼儿园的时候也是这样,刚开始死活不愿意去,他爷爷还陪他听了一个星期的课呢。”听完妈妈的这些话,我无言以对。在之后的工作中,每每与家长交流孩子一些不好习惯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我对于以后的母亲角色有着美好的憧憬,同时也掺杂着丝丝胆怯,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害怕着以后我的孩子可能由于在我的教育过程中出现这些令人头痛的烦心事,害怕着我想其他父母一样,遇到问题是手足无措,但是我觉得父母应该也必须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会有着将近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中度过,所以与学校的联系必不可少,与老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而且沟通时相互的,形成有效的家校联系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之后的两天新生培训里,唐唐的情绪依旧很低落,表现出不愿意上学。

在培训期间我向老教师请教,特别是我的配班老师杨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我问杨老师这个时候去家访合适吗?她说这样最好。于是我为第一次家访开始备课,联系正在阅读的《怎样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并且针对孩子的自身特点作出了分析。在新生培训结束的那天,我倒了唐唐的家里。当时妈妈爷爷奶奶在家。在与他们沟通过程中,我得知唐唐的“小心思”,他经常讲“要是还在幼儿园多好啊!”我询问原因,得知他认为幼儿园就是让学生玩游戏,小学生每天都得做作业,没有游戏,不好玩。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知道了唐唐很喜欢看书,喜欢旅游,并且喜欢做手工,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我制订了一些计划,和家长一起来引导孩子快乐地度过这个过渡期得知这些原因之后,在此基础上和了孩子的家长之间取得了配合。要改变孩子的厌学情绪,首先要弄清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让孩子快乐学习。我多次与家长联系,。我推荐唐唐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他还参加了花样跳绳校级俱乐部,班上同学都夸他跳绳跳得好,他非常自豪。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唐唐每天来得都很早,并且都会甜甜地和我说声“王老师早”,那时我的心里想吃了蜂蜜一样甜,觉得我的努力再看孩子身上有了效果,他喜欢上学了。

我逐渐认识到教育也是一种艺术,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必须用心去研究。作为老师,应该心里时刻想着教育本身,像我们这样年轻的老师更应该如此,在平时的工作中,年轻的我们可能回出现各种错误,这就鞭笞着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遇到孩子的问题时一定要与家长之间形成有效的配合,这样在处理的时候会事半功倍。


相关文章

  • 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性质和应用
  • 摘 要: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有共同的理论背景,但仍有研究方法与手段上的差异.现代与后现代的矛盾和困惑,使得叙事研究和案例研究看似简单却不易把握.要把握和运用好叙事研究和案例研究,就需要着重分析研究过程中大叙述与小叙述.私密性与公开化.共时性与 ...查看


  • 如何写教学反思和案例
  • 如何写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 天城中学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叙事和教学案例论文 一.教学叙事 关于优秀教学叙事论文的撰写:教学叙事就是讲一个教育.教学的故事,再加一些在叙述具体事件时自己的看法和反思,即评析.由于它叙述的是教师自己身边真实的教 ...查看


  •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学习作业
  • 1.什么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有哪些? 答:教学反思是指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通过观察.回顾.诊断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教学方法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思考教学活动中的成绩与 ...查看


  • 山西省2011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答案
  • 1.什么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有哪些? 答: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学习资源利用进行反思. 2)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3) ...查看


  • 教育科研常用的方法--叙事研究法
  • 教育科研常用的方法--叙事研究法 来源:虎林实验高级中学 发表日期: 2013/11/5 7:17:51 收藏到: 内容摘要:一.教育叙事研究概述 (一)教育叙事研究兴起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教育叙事研究在西方教育领域内率先兴起,教育叙事 ...查看


  • 11教学叙事
  • 教学叙事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成果推广中心 创设情景: 顾泠沅先生的一则叙事: 俯身也是爱 星期天我和刚入学不久的侄女聊天.我问她:‚你们老师喜欢你吗?‛她自豪地说:‚喜欢‛我故意逗她:‚吹牛吧?‛她可急了,一本正经地争辩:‚没吹牛,老师还 ...查看


  • 如何撰写教学案例
  • 雨里飘香 | 2007-2-27 17:28:00 如何撰写教学案例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所谓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 ...查看


  • 第一节 教育反思的概念与特点
  • 教育反思 第一节 教育反思的概念与特点 一.教育反思的概念 ◆ 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 ◆ 本质是一种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沟通. ◆ 它包括引起思维的怀疑.困惑及心 ...查看


  • 如何撰写小学语文教育科研论文
  • 如何撰写小学语文教育科研论文 2013年初,受西安市教科所小语教研员王晓纲老师委托,我对2012年秋参评的全市近200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进行评审. 交来的文章体裁多样,教师们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写有专题论文.教育(教学)日志.教育(教学) ...查看


  • 校本研究总结
  •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学生发展的根本.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认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最有效的途径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能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