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草产业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

工作研究

文章编号:1673-887X(2014)11-0066-04

苜蓿草产业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

宝,姜树珍

(山西省牧草工作站,山西太原030001)

苜蓿以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利用期长的优点被尊称为“牧草之王”,

苜蓿草产业被称为优质畜产品“第一生产车间”。苜蓿草产业在我国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苜蓿草产业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草食畜牧业,确保畜产但该产业在发品质量安全,缓解饲草供应紧缺,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市场、技术、投资、认识等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规范和解决的问题。分析了我国苜蓿草产业开发、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避免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技术,从而保证苜蓿草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苜蓿草产业发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S551+.7文献标志码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14.11.028

0引言

为此,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从而确保苜蓿草产业的持现象。续健康发展。

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使牛奶质量安全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焦点,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把抓好食品质量安全提上了议事日程,列入工作考核范畴;广大从业者把优质安全饲草料的生产作为主抓手,从源头上保证了奶业的平稳发展。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在解决奶产品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上,被誉为“牧草之王”的苜蓿和尊称为牛奶生产“第一车间”的苜蓿草产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苜蓿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和价格的不断上涨,有力地拉动了国外苜蓿产品的进口和国内苜蓿的种植。有资料显示,我国进口的美国苜蓿数量从2008年的4000t 增加到2014年前半年的40.56×104t ,比2013年增长26.94%。我国国内苜蓿种植面积高达333.33×104hm 2,特别是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振兴奶业,发展苜蓿行动计划”以来,我国苜蓿草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长期以来人为割裂畜的观念逐渐被打破。但是,由于各地在发展苜蓿草产草、

耕作、收获、加工所需的设业时缺乏科学规划,苜蓿种植、备、品种不合适,工艺不配套,出现投入资金和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以种植苜蓿为名而争投资和圈地的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1我国苜蓿草产业的开发历程

1.1苜蓿草产业的发展经历

我国苜蓿草产业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草地建设高潮,苜蓿种植面积大幅提升,2003年全国生产各类而市场需求仅为10×104~苜蓿草产品达30×104t ,20×104t ,处于供大于求时期。

2004年后,我国实行农区退耕还林补贴,取消农业税,增加粮食补贴后,苜蓿相对种植效益大幅下降,加上生产设施不配套,生产手段落后,苜蓿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产量一度下滑。

2008年后,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奶源质量备受关注,苜蓿需求大幅增长,国内供给无法满足,导致苜蓿干草进口量急剧增加,2009年从美国进口量达7.66×104t ,到2014年上半年超过40×104t 。1.2因地制宜发展苜蓿草产业

就苜蓿草产业而言,为了“草业现代化”而盲目追求规模(特别是泛美模式)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在很多西方国

2014-09-30

李宝(1961-),男,山西人,畜牧师,研究方向:牧草生产加工和草原建设与保护。

66

2014.11B

总第298期

家,苜蓿排在主要的“农作物”之列。在美国,苜蓿就是三大农作物之一,而我国尚处于草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加之苜蓿的种植条件或立地条件国内外相差甚远,如果苜蓿种植装备、市场等与发展苜蓿产业不能相互配套,就会出技术、

现投入和资源的浪费。因此,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种植技省情、县情,因地制宜发展苜蓿产业,术和装备,根据国情、才是最佳途径。

1.3发展苜蓿草产业需要处理好相关工艺技术问题

苜蓿草产业需要全产业链各个节点的协调。苜蓿从选整地、种地、收割、翻晒、捡拾、打捆、二次压缩、运输、地、

深加工等都需要协调作战,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相互配套,否则会造成惊人的浪费。也就是说,从选地开始就要处理好工艺技术问题。

3.1选好品种

紫花苜蓿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分布区域广阔,全世界有90多种,我国分布有13种、6个变种、50多个品种,随着苜蓿专业化研究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多种分类方苜蓿品种分为二大类和九式。按照美国苜蓿品种的分类,

另一类是级。一类是直立型的以割草为目的的苜蓿品种,以放牧为目的的苜蓿品种。归纳起来,可用“二纵九横”来表述。“二纵”指的是放牧型和刈割型,“九横”指的是秋眠级1~9级。一般来说,紫花苜蓿秋眠级别越高,其产量就越另外,秋眠级与苜蓿的刈割次数呈现出高,但抗寒性越低。了及其规律性的相关性,这就是秋眠级为1级的全年只能收割一二次,秋眠级为10级的就能收割10~11次,从这里可以看出不同秋眠级苜蓿的质量差别。而同级秋眠级的品种之间,其产量的差别并不显著。因此,了解了苜蓿品种知识后,在具体的品种选择时,就可以根据种植区所处的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用途,以及具备的生产管理理位置、

水平来确定使用什么品种了。比如,在轻度盐碱地种植耐盐性强的苜蓿品种,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需要指出的是,国内专家强调“三分品种、七分管理”,品种之外的种植管理和农艺措施对苜蓿的产量和质量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虽然我们常说优质牧草是“上帝赐给人类的绿色黄金”,是奶业生产的“第一车间”,但是种植苜蓿毕竟不是“种植黄金”,不可能在忽略了“水、肥、气、热”这4个种植要素的情况下,还能取得高产高效。“撒一把种子就能发财”无疑是梦想!例如,山西省平鲁区的众多苜蓿种植户中,当地的一个农民合作社种植的“皇后”紫花苜蓿在畜牧局和草原站的技术支持下,第一茬干草单产突破了500kg/0.067hm 2。与其他种植企业相比,产量增幅超过40%,显示出农业技术的作用。3.2做好草地建植与田间管理

种植苜蓿的土地最好是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pH 值6.5-8.0。苜蓿草地建植的株行距、播种量应根据苜蓿不同品不同用途来确定。苜蓿的一般播量为0.5~1.0kg/0.067hm2,种、

春、夏、秋均可播种。在水分条件合适、气温5℃~30℃时均可发芽,最适温度为25℃。苜蓿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应做好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工作。3.3巧施肥料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苜蓿作为种植植物,其管理、施肥应像农作物一样讲究,应根据其特性,在不同生产时期施用不同的肥料,并在种植中要避免以下误

2苜蓿的标准化经营

与传统农业相比,种植苜蓿需要适度的规模,没有一定规模,产业将无从谈起。这里所说的规模不仅包括一定的苜蓿种植面积,而且要有成熟的技术来支撑,相应的设备设施来配套,以及完善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稳定的产品质市场管理和销售体系。量、

苜蓿种植收获的目的物是茎秆和叶片,这被称之为“营养体农业”,其收获具有极强的时效限制,与以收获籽“籽实体农业”有着本质的区别。“营养体农业”实为目的的

需要在整个作物生长期内贯穿作业,因此需要更精细的田田间苜蓿的“收、晾、打、拾、运、间管理。从某种角度来说,

储”要比单纯的种植需要更精细的计划,而且受自然天气的限制更大。苜蓿生产过程中要在产量和质量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一味地追求质量或一味地追求产量只能适得其反,这充分说明了农业技术在苜蓿种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规模化苜蓿生产中,整个生产环节都必须依靠现代装备越落后,设备利用率越农业装备来实现。一般来讲,

低,人力成本就会越高;先进装备的生产效率高,单位生产成本会大幅度下降,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没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就无法体现现代草业的特色,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和稳定的销售市场,产业化的效果也就无法实现。靠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无法实现规模化、高效和优质的苜蓿生产。

3紫花苜蓿的规范化生产

要想生产出高质量的紫花苜蓿草产品,必须走规范化生产道路,需做好以下工作。

AGRICULTURALTECHNOLOGY&EQUIPMENT

67

工作研究

区:①苜蓿可以与粮食作物一样施肥;②苜蓿属养地作物,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不用施肥;③如果要施肥,随意施点就苜蓿的高品质和高产量是建立在良好的管理和合理够了。

的投入上的,应根据其生长和土地持续利用的需要,提高养分的投入和利用。就氮、磷、钾三大元素而言,不同苜蓿品种、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求有各自的规律。一般情况下,苜蓿在苗期和生长早期对氮的需求量高,而其机体尚无固氮能力,或固氮能力很弱,故需施氮肥;充足的磷肥是苜蓿建立强大根系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贫瘠的土地和低温条件下,追施磷肥效果明显;苜蓿对钾的需求量高于其他任何一种元素。苜蓿的高产量建立在高钾的基础上,苜蓿对钾的吸收常会发生“奢侈吸收”现象,同时钾可以提高苜蓿的抗性,可增加根瘤数,加快碳的交换速率,促进苜蓿生长。缺钾时,苜蓿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另外,施肥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肥时间,既要掌握土地的肥力水平,又要在苜蓿生长发育和生长盛期追肥。一般牧草在分支、抽茎、孕蕾及刈割后对养分需求量最大,应巧施肥料。3.4按需灌水

水分对苜蓿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水分不仅是构成苜蓿有机体的主要成分,而且参与新陈代谢和体内各种循环,在苜蓿栽培管理中,水分管理尤为重要。

苜蓿不同生长期的适宜需水量为:从子叶出土到茎秆从茎秆形成到初花形成,要求土地相对含水量达到80%;期的土地含水量应为70%~80%;从开花期到种子成熟的土地含水量应为50%左右;越冬期间的土地含水量应为40%。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苜蓿不同生产发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合理供给水,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3.5适时收获

苜蓿刈割是苜蓿草产业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苜蓿植株的生育期进行刈割,可获得非常稳定的牧草产刈割次数、留量和质量,其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刈割时间、茬高度。3.5.1刈割时间

苜蓿的最佳刈割时间是现蕾期(10%的枝条开始出现花蕾)到初花期,从营养及生产来考虑,这一时期刈割既能获得高质量的草产品,又有利于后茬牧草的生长和产量,最后一次刈割应在初霜期前30d 左右进行。3.5.2刈割次数

刈割次数也叫刈割频度,紫花苜蓿不论是耐牧型还是刈割型品种,都有一个刈割次数的极限值,超过了这个值,

李宝姜树珍:苜蓿草产业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

持久性和抗性都会下降,从而影响牧草的经济产其产量、

量和经营效益。这个刈割次数极限值叫16刀定律,即当苜(最多20次)次时,蓿一个生长周期内刈割次数积累到16

就要考虑重新翻种,最好不要连茬。因此,确立苜蓿收获时一定要慎重,不要随意刈割。一般讲,秋眠级高的品种一年可多割几茬,单位时间内的产量收获多,而低秋眠级品种一年要少割一二茬,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差两茬。也可以解释为高秋眠级的品种比低秋眠级的品种的持久性差,利用年限短。3.5.3留茬高度

苜蓿刈割时,留茬的高度也是有讲究的,这对于收获苜蓿的产量、质量,以及再生性能与留茬产量具有很大影刈割响。这是因为苜蓿刈割后的再生部位从根茎芽发生,是从腋芽发生,如果刈割后留茬过低(2.5cm 以下或更低),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本次刈割的产量,但会降低下一个生长周期的再生性,甚至引起草产量的持久性下降。一般情况下,留茬高度应保持在8~10cm ,秋季最后一茬留以利其越冬。茬高度应在10cm 以上,

在苜蓿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开发的今天,苜蓿刈割最好配备同时将茎秆压扁挤裂的大型高压扁机械,以便加速茎秆与叶花同步干燥,缩短干燥时间,减少营养损失,提高干草质量。

刈割应密切注意天气状况,尽可能缩短收割时间,保应调整刈割期,保证刈割的草有36~48h 证适时收获两季。

的风干时间,这样可保证干草质量和色泽。3.6合理加工与安全贮存

苜蓿草产品的加工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畜禽养殖对草产品的需求,以及安全贮存、增加密度、缩小空间和远距离运输,这些要素对草产品一致的要求就是其水分安全。苜蓿安全含水量是14%以下,苜蓿刈割后就开始散发要制作水分,要用于半干青贮时,含水量达到40%~50%;干草时,含水量须达到15%~25%;有良好阴干条件时,可目前,常用的苜蓿加工方式主在含水量35%~40%时加工。

要有加工干草捆、制作青贮料,还有一部分用于草粉和草颗粒加工。

加工草梱应有专门的机械设备,应在苜蓿含水量17%~22%时进行打捆,打出的草梱密度约为200kg/m3左右,这样的草梱不需要田间干燥,可直接装袋运走,在贮存期间会逐渐达到安全含水量。

(下转第71页)

68

2014.11B

总第298期

白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漂白好的头骨应及时取出,这是因为H 2O 2溶液漂白时间过长会损坏头骨。2.2.2

不同浓度C 3O 3N 3Cl 2Na 漂白北方田鼠头骨的时间不同浓度C 3O 3N 3Cl 2Na 漂白北方田鼠头骨的时间和效果见表3。

表3不同浓度C3O3N3Cl2Na漂白北方田鼠头骨的时间和效果

C 3O 3N 3Cl 2Na 质量分数

%246810

漂白时间

h 50-5545-5045-5040-4540-45

漂白效果较好较好好好好

3实验结果讨论

3.1煮制

制作乙醇浸泡保存鼠体的头骨标本时,小型头骨选择容质量分数0.1%的NaOH 、质量分数2%的Na 2CO 3煮制,易控制煮制时间;若浓度大,则煮制时间不太好控制。煮制大一些的鼠头骨,应适当加大药剂浓度。

头骨煮制过程中,煮制时间过短达不到煮制效果,无法剥离肌肉;煮制时间过长,则肌肉补煮成胶状,不易剥离;若再延长煮制时间而使肌肉被煮化,会对头骨造成损所以,选择煮到肌肉能和骨骼分离,且肌肉之间又连着伤。

能整块剥离为宜。3.2漂白

双氧水(H 2O )效果好,所以有条件的可选2漂白需时少、择双氧水漂白头骨。但双氧水有强氧化性,且其液体不易携带和运输。而二氯异氰尿酸钠(C 3O 3N 3Cl 2Na )消毒片是药片状的,运输携带方便,可以弥补双氧水运输携带不便的缺使用质量分数6%二氯异氰尿酸钠漂白北方田鼠头骨为陷。

宜,其浓度过高,药剂会析出而影响鼠头骨标本的美观。

和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①不同浓度的C 3O 3N 3Cl 2Na 的漂白效果相近。浓度高的药剂可以减少漂白时间。但药剂浓度过大,头骨干燥后会析出药品,因此漂白后的鼠头骨需用清水浸泡或反复多次清洗。②C 3O 3N 3Cl 2Na 消毒片在气温低且浓度高时不易融化,而且还会析出。使用质量分数6%的C 3O 3N 3Cl 2Na 漂白北方田鼠头骨为宜。

参考文献

[1]潘红平, 陈风华, 王晓丽,等. 动物标本的制作及其在教学中的功能[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S1):357-359. [2]李长看. 鸟类剥制标本制作技术与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636-2639. [3]唐瑞华. 牛整体骨骼标本的制作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2007,34(9):151-152. [4]于频, 刘正津. 解剖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8.[5]段艳红. 鸟类骨骼标本的制作[J].生物学通报,1997,32(1):41-42.

[6]范可章, 范海燕, 张卫星, 等. 中小型脊椎动物头部骨骼标本制作的试验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4):66-69.[7]陈洪, 钟纯. 经防腐固定尸颅制作颅骨标本的新方法[J].解剖学杂志,2007,30(5):575.[8]顾勇. 脊椎动物骨骼标本的制作[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28-8630.

(上接第68页)

没有霉菌和令人讨厌的味道(如氨征:乳酸含量5%~10%,味、酸味、霉味、烟味、焦糖味),没有变成黑色或棕色,结构正常、无黏性。

草粉、草块、草颗粒是针对特定生产需求而制作的产品,虽然有相对高的附加值,但需求量远比草捆少,且需要专门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应因事而为。

苜蓿干草捆的贮存应有专门的贮草棚,要求草棚通风透气,干燥防火。干草捆堆垛前应进行二次加压,以增加其草捆堆放底层应铺设隔潮物质,避免密实度,减小其体积。草捆与地面接触,并且堆放不要过紧,以利于通风透气。

紫花苜蓿属难以青贮的原料,容易发生乳酸发酵,使蛋白质含青贮料腐败变臭,原因是苜蓿中含可溶性糖少、量高,要获得青贮成功,一般需添加淀粉或含糖多的物质。也可采用凋萎、混合等方法进行青贮。根据牧草含水量,可分为鲜草青贮(含水量70%以上)、凋萎青贮(含水量60%~70%)、半干青贮(含水量40%~50%)。好的高质量青贮有以下特

4结语

苜蓿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并逐渐加以解决。苜蓿产业化对于草食畜牧业走出“人畜争粮”困境,对于畜产品品质的提高,对于畜牧业生产水平的提升都是值得倡导的好事。随着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各种畜牧产业规模化、经营模式的成功培育和示范推广,以及苜蓿草产品规范化生产知识和技术的不断普及,苜蓿草产业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草食畜牧业也将走上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道路。

AGRICULTURALTECHNOLOGY&EQUIPMENT

71

工作研究

文章编号:1673-887X(2014)11-0066-04

苜蓿草产业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

宝,姜树珍

(山西省牧草工作站,山西太原030001)

苜蓿以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利用期长的优点被尊称为“牧草之王”,

苜蓿草产业被称为优质畜产品“第一生产车间”。苜蓿草产业在我国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苜蓿草产业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草食畜牧业,确保畜产但该产业在发品质量安全,缓解饲草供应紧缺,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市场、技术、投资、认识等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规范和解决的问题。分析了我国苜蓿草产业开发、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避免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技术,从而保证苜蓿草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苜蓿草产业发展问题

中图分类号S551+.7文献标志码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14.11.028

0引言

为此,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从而确保苜蓿草产业的持现象。续健康发展。

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使牛奶质量安全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焦点,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把抓好食品质量安全提上了议事日程,列入工作考核范畴;广大从业者把优质安全饲草料的生产作为主抓手,从源头上保证了奶业的平稳发展。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在解决奶产品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上,被誉为“牧草之王”的苜蓿和尊称为牛奶生产“第一车间”的苜蓿草产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苜蓿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和价格的不断上涨,有力地拉动了国外苜蓿产品的进口和国内苜蓿的种植。有资料显示,我国进口的美国苜蓿数量从2008年的4000t 增加到2014年前半年的40.56×104t ,比2013年增长26.94%。我国国内苜蓿种植面积高达333.33×104hm 2,特别是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振兴奶业,发展苜蓿行动计划”以来,我国苜蓿草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长期以来人为割裂畜的观念逐渐被打破。但是,由于各地在发展苜蓿草产草、

耕作、收获、加工所需的设业时缺乏科学规划,苜蓿种植、备、品种不合适,工艺不配套,出现投入资金和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以种植苜蓿为名而争投资和圈地的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1我国苜蓿草产业的开发历程

1.1苜蓿草产业的发展经历

我国苜蓿草产业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草地建设高潮,苜蓿种植面积大幅提升,2003年全国生产各类而市场需求仅为10×104~苜蓿草产品达30×104t ,20×104t ,处于供大于求时期。

2004年后,我国实行农区退耕还林补贴,取消农业税,增加粮食补贴后,苜蓿相对种植效益大幅下降,加上生产设施不配套,生产手段落后,苜蓿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产量一度下滑。

2008年后,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奶源质量备受关注,苜蓿需求大幅增长,国内供给无法满足,导致苜蓿干草进口量急剧增加,2009年从美国进口量达7.66×104t ,到2014年上半年超过40×104t 。1.2因地制宜发展苜蓿草产业

就苜蓿草产业而言,为了“草业现代化”而盲目追求规模(特别是泛美模式)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在很多西方国

2014-09-30

李宝(1961-),男,山西人,畜牧师,研究方向:牧草生产加工和草原建设与保护。

66

2014.11B

总第298期

家,苜蓿排在主要的“农作物”之列。在美国,苜蓿就是三大农作物之一,而我国尚处于草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加之苜蓿的种植条件或立地条件国内外相差甚远,如果苜蓿种植装备、市场等与发展苜蓿产业不能相互配套,就会出技术、

现投入和资源的浪费。因此,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种植技省情、县情,因地制宜发展苜蓿产业,术和装备,根据国情、才是最佳途径。

1.3发展苜蓿草产业需要处理好相关工艺技术问题

苜蓿草产业需要全产业链各个节点的协调。苜蓿从选整地、种地、收割、翻晒、捡拾、打捆、二次压缩、运输、地、

深加工等都需要协调作战,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相互配套,否则会造成惊人的浪费。也就是说,从选地开始就要处理好工艺技术问题。

3.1选好品种

紫花苜蓿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分布区域广阔,全世界有90多种,我国分布有13种、6个变种、50多个品种,随着苜蓿专业化研究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多种分类方苜蓿品种分为二大类和九式。按照美国苜蓿品种的分类,

另一类是级。一类是直立型的以割草为目的的苜蓿品种,以放牧为目的的苜蓿品种。归纳起来,可用“二纵九横”来表述。“二纵”指的是放牧型和刈割型,“九横”指的是秋眠级1~9级。一般来说,紫花苜蓿秋眠级别越高,其产量就越另外,秋眠级与苜蓿的刈割次数呈现出高,但抗寒性越低。了及其规律性的相关性,这就是秋眠级为1级的全年只能收割一二次,秋眠级为10级的就能收割10~11次,从这里可以看出不同秋眠级苜蓿的质量差别。而同级秋眠级的品种之间,其产量的差别并不显著。因此,了解了苜蓿品种知识后,在具体的品种选择时,就可以根据种植区所处的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及用途,以及具备的生产管理理位置、

水平来确定使用什么品种了。比如,在轻度盐碱地种植耐盐性强的苜蓿品种,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需要指出的是,国内专家强调“三分品种、七分管理”,品种之外的种植管理和农艺措施对苜蓿的产量和质量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虽然我们常说优质牧草是“上帝赐给人类的绿色黄金”,是奶业生产的“第一车间”,但是种植苜蓿毕竟不是“种植黄金”,不可能在忽略了“水、肥、气、热”这4个种植要素的情况下,还能取得高产高效。“撒一把种子就能发财”无疑是梦想!例如,山西省平鲁区的众多苜蓿种植户中,当地的一个农民合作社种植的“皇后”紫花苜蓿在畜牧局和草原站的技术支持下,第一茬干草单产突破了500kg/0.067hm 2。与其他种植企业相比,产量增幅超过40%,显示出农业技术的作用。3.2做好草地建植与田间管理

种植苜蓿的土地最好是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pH 值6.5-8.0。苜蓿草地建植的株行距、播种量应根据苜蓿不同品不同用途来确定。苜蓿的一般播量为0.5~1.0kg/0.067hm2,种、

春、夏、秋均可播种。在水分条件合适、气温5℃~30℃时均可发芽,最适温度为25℃。苜蓿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应做好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工作。3.3巧施肥料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苜蓿作为种植植物,其管理、施肥应像农作物一样讲究,应根据其特性,在不同生产时期施用不同的肥料,并在种植中要避免以下误

2苜蓿的标准化经营

与传统农业相比,种植苜蓿需要适度的规模,没有一定规模,产业将无从谈起。这里所说的规模不仅包括一定的苜蓿种植面积,而且要有成熟的技术来支撑,相应的设备设施来配套,以及完善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稳定的产品质市场管理和销售体系。量、

苜蓿种植收获的目的物是茎秆和叶片,这被称之为“营养体农业”,其收获具有极强的时效限制,与以收获籽“籽实体农业”有着本质的区别。“营养体农业”实为目的的

需要在整个作物生长期内贯穿作业,因此需要更精细的田田间苜蓿的“收、晾、打、拾、运、间管理。从某种角度来说,

储”要比单纯的种植需要更精细的计划,而且受自然天气的限制更大。苜蓿生产过程中要在产量和质量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一味地追求质量或一味地追求产量只能适得其反,这充分说明了农业技术在苜蓿种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规模化苜蓿生产中,整个生产环节都必须依靠现代装备越落后,设备利用率越农业装备来实现。一般来讲,

低,人力成本就会越高;先进装备的生产效率高,单位生产成本会大幅度下降,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没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就无法体现现代草业的特色,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和稳定的销售市场,产业化的效果也就无法实现。靠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无法实现规模化、高效和优质的苜蓿生产。

3紫花苜蓿的规范化生产

要想生产出高质量的紫花苜蓿草产品,必须走规范化生产道路,需做好以下工作。

AGRICULTURALTECHNOLOGY&EQUIPMENT

67

工作研究

区:①苜蓿可以与粮食作物一样施肥;②苜蓿属养地作物,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不用施肥;③如果要施肥,随意施点就苜蓿的高品质和高产量是建立在良好的管理和合理够了。

的投入上的,应根据其生长和土地持续利用的需要,提高养分的投入和利用。就氮、磷、钾三大元素而言,不同苜蓿品种、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求有各自的规律。一般情况下,苜蓿在苗期和生长早期对氮的需求量高,而其机体尚无固氮能力,或固氮能力很弱,故需施氮肥;充足的磷肥是苜蓿建立强大根系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贫瘠的土地和低温条件下,追施磷肥效果明显;苜蓿对钾的需求量高于其他任何一种元素。苜蓿的高产量建立在高钾的基础上,苜蓿对钾的吸收常会发生“奢侈吸收”现象,同时钾可以提高苜蓿的抗性,可增加根瘤数,加快碳的交换速率,促进苜蓿生长。缺钾时,苜蓿生长缓慢,易受杂草侵害。另外,施肥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肥时间,既要掌握土地的肥力水平,又要在苜蓿生长发育和生长盛期追肥。一般牧草在分支、抽茎、孕蕾及刈割后对养分需求量最大,应巧施肥料。3.4按需灌水

水分对苜蓿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水分不仅是构成苜蓿有机体的主要成分,而且参与新陈代谢和体内各种循环,在苜蓿栽培管理中,水分管理尤为重要。

苜蓿不同生长期的适宜需水量为:从子叶出土到茎秆从茎秆形成到初花形成,要求土地相对含水量达到80%;期的土地含水量应为70%~80%;从开花期到种子成熟的土地含水量应为50%左右;越冬期间的土地含水量应为40%。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苜蓿不同生产发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合理供给水,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3.5适时收获

苜蓿刈割是苜蓿草产业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苜蓿植株的生育期进行刈割,可获得非常稳定的牧草产刈割次数、留量和质量,其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刈割时间、茬高度。3.5.1刈割时间

苜蓿的最佳刈割时间是现蕾期(10%的枝条开始出现花蕾)到初花期,从营养及生产来考虑,这一时期刈割既能获得高质量的草产品,又有利于后茬牧草的生长和产量,最后一次刈割应在初霜期前30d 左右进行。3.5.2刈割次数

刈割次数也叫刈割频度,紫花苜蓿不论是耐牧型还是刈割型品种,都有一个刈割次数的极限值,超过了这个值,

李宝姜树珍:苜蓿草产业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

持久性和抗性都会下降,从而影响牧草的经济产其产量、

量和经营效益。这个刈割次数极限值叫16刀定律,即当苜(最多20次)次时,蓿一个生长周期内刈割次数积累到16

就要考虑重新翻种,最好不要连茬。因此,确立苜蓿收获时一定要慎重,不要随意刈割。一般讲,秋眠级高的品种一年可多割几茬,单位时间内的产量收获多,而低秋眠级品种一年要少割一二茬,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差两茬。也可以解释为高秋眠级的品种比低秋眠级的品种的持久性差,利用年限短。3.5.3留茬高度

苜蓿刈割时,留茬的高度也是有讲究的,这对于收获苜蓿的产量、质量,以及再生性能与留茬产量具有很大影刈割响。这是因为苜蓿刈割后的再生部位从根茎芽发生,是从腋芽发生,如果刈割后留茬过低(2.5cm 以下或更低),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本次刈割的产量,但会降低下一个生长周期的再生性,甚至引起草产量的持久性下降。一般情况下,留茬高度应保持在8~10cm ,秋季最后一茬留以利其越冬。茬高度应在10cm 以上,

在苜蓿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开发的今天,苜蓿刈割最好配备同时将茎秆压扁挤裂的大型高压扁机械,以便加速茎秆与叶花同步干燥,缩短干燥时间,减少营养损失,提高干草质量。

刈割应密切注意天气状况,尽可能缩短收割时间,保应调整刈割期,保证刈割的草有36~48h 证适时收获两季。

的风干时间,这样可保证干草质量和色泽。3.6合理加工与安全贮存

苜蓿草产品的加工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畜禽养殖对草产品的需求,以及安全贮存、增加密度、缩小空间和远距离运输,这些要素对草产品一致的要求就是其水分安全。苜蓿安全含水量是14%以下,苜蓿刈割后就开始散发要制作水分,要用于半干青贮时,含水量达到40%~50%;干草时,含水量须达到15%~25%;有良好阴干条件时,可目前,常用的苜蓿加工方式主在含水量35%~40%时加工。

要有加工干草捆、制作青贮料,还有一部分用于草粉和草颗粒加工。

加工草梱应有专门的机械设备,应在苜蓿含水量17%~22%时进行打捆,打出的草梱密度约为200kg/m3左右,这样的草梱不需要田间干燥,可直接装袋运走,在贮存期间会逐渐达到安全含水量。

(下转第71页)

68

2014.11B

总第298期

白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漂白好的头骨应及时取出,这是因为H 2O 2溶液漂白时间过长会损坏头骨。2.2.2

不同浓度C 3O 3N 3Cl 2Na 漂白北方田鼠头骨的时间不同浓度C 3O 3N 3Cl 2Na 漂白北方田鼠头骨的时间和效果见表3。

表3不同浓度C3O3N3Cl2Na漂白北方田鼠头骨的时间和效果

C 3O 3N 3Cl 2Na 质量分数

%246810

漂白时间

h 50-5545-5045-5040-4540-45

漂白效果较好较好好好好

3实验结果讨论

3.1煮制

制作乙醇浸泡保存鼠体的头骨标本时,小型头骨选择容质量分数0.1%的NaOH 、质量分数2%的Na 2CO 3煮制,易控制煮制时间;若浓度大,则煮制时间不太好控制。煮制大一些的鼠头骨,应适当加大药剂浓度。

头骨煮制过程中,煮制时间过短达不到煮制效果,无法剥离肌肉;煮制时间过长,则肌肉补煮成胶状,不易剥离;若再延长煮制时间而使肌肉被煮化,会对头骨造成损所以,选择煮到肌肉能和骨骼分离,且肌肉之间又连着伤。

能整块剥离为宜。3.2漂白

双氧水(H 2O )效果好,所以有条件的可选2漂白需时少、择双氧水漂白头骨。但双氧水有强氧化性,且其液体不易携带和运输。而二氯异氰尿酸钠(C 3O 3N 3Cl 2Na )消毒片是药片状的,运输携带方便,可以弥补双氧水运输携带不便的缺使用质量分数6%二氯异氰尿酸钠漂白北方田鼠头骨为陷。

宜,其浓度过高,药剂会析出而影响鼠头骨标本的美观。

和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①不同浓度的C 3O 3N 3Cl 2Na 的漂白效果相近。浓度高的药剂可以减少漂白时间。但药剂浓度过大,头骨干燥后会析出药品,因此漂白后的鼠头骨需用清水浸泡或反复多次清洗。②C 3O 3N 3Cl 2Na 消毒片在气温低且浓度高时不易融化,而且还会析出。使用质量分数6%的C 3O 3N 3Cl 2Na 漂白北方田鼠头骨为宜。

参考文献

[1]潘红平, 陈风华, 王晓丽,等. 动物标本的制作及其在教学中的功能[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S1):357-359. [2]李长看. 鸟类剥制标本制作技术与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636-2639. [3]唐瑞华. 牛整体骨骼标本的制作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2007,34(9):151-152. [4]于频, 刘正津. 解剖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8.[5]段艳红. 鸟类骨骼标本的制作[J].生物学通报,1997,32(1):41-42.

[6]范可章, 范海燕, 张卫星, 等. 中小型脊椎动物头部骨骼标本制作的试验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4):66-69.[7]陈洪, 钟纯. 经防腐固定尸颅制作颅骨标本的新方法[J].解剖学杂志,2007,30(5):575.[8]顾勇. 脊椎动物骨骼标本的制作[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28-8630.

(上接第68页)

没有霉菌和令人讨厌的味道(如氨征:乳酸含量5%~10%,味、酸味、霉味、烟味、焦糖味),没有变成黑色或棕色,结构正常、无黏性。

草粉、草块、草颗粒是针对特定生产需求而制作的产品,虽然有相对高的附加值,但需求量远比草捆少,且需要专门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应因事而为。

苜蓿干草捆的贮存应有专门的贮草棚,要求草棚通风透气,干燥防火。干草捆堆垛前应进行二次加压,以增加其草捆堆放底层应铺设隔潮物质,避免密实度,减小其体积。草捆与地面接触,并且堆放不要过紧,以利于通风透气。

紫花苜蓿属难以青贮的原料,容易发生乳酸发酵,使蛋白质含青贮料腐败变臭,原因是苜蓿中含可溶性糖少、量高,要获得青贮成功,一般需添加淀粉或含糖多的物质。也可采用凋萎、混合等方法进行青贮。根据牧草含水量,可分为鲜草青贮(含水量70%以上)、凋萎青贮(含水量60%~70%)、半干青贮(含水量40%~50%)。好的高质量青贮有以下特

4结语

苜蓿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并逐渐加以解决。苜蓿产业化对于草食畜牧业走出“人畜争粮”困境,对于畜产品品质的提高,对于畜牧业生产水平的提升都是值得倡导的好事。随着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各种畜牧产业规模化、经营模式的成功培育和示范推广,以及苜蓿草产品规范化生产知识和技术的不断普及,苜蓿草产业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草食畜牧业也将走上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道路。

AGRICULTURALTECHNOLOGY&EQUIPMENT

71


相关文章

  • 立交桥:文明的纽带
  • 立交桥的格局被称为立体交通,与交通的形成模式有着极大的关联.立交桥的建设与发展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首选,因为它能完善道路功能,建立服务平台.有了它交通将不再拥堵,交通可重获自由.立交桥的演变和转化,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需求而逐步地与 ...查看


  • 2010农村致富能人王家辉典型材料
  • 培训时间:2010年5月28日 授课人:赵久红 授课内容: 种草养羊好栽培要精心 双龙乡是退耕还林还草的大乡镇之一,许多老百姓想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发展畜牧业. . 种植牧草就如同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一样,要确保牧草高产稳产,必须配以 ...查看


  • [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 ...查看


  • [可爱的草塘]教案
  • 26 可爱的草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可爱的草塘 二.初读课文 1.正音 2.理解词语 情不自禁--激动的 ...查看


  • 第七课 蛇与庄稼
  • 第七课 蛇与庄稼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词语,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掌握词语,结合具体情景了解其意义和使用特点,并恰当运用重点词语"显而易见.呻吟.引起.起色.复杂.掌握.风调雨顺.放肆"等. 2.结 ...查看


  • 伊利为什么能入选哈佛大学MBA教学案例?
  • 作者:吴需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10年前,伊利集团第一次入选哈佛大学教学案例,作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代表案例被重点推荐,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也曾受邀与哈佛师生就案例进行交流.最早参与对伊利公司调研的麦伟略(F Wa ...查看


  • 苜蓿种植流程
  • 此流程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商业用途 请大家提出相应意见 苜 蓿 种 植 管 理 技 术 流 程 目 录 说明....................................................1 整地............ ...查看


  • 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 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要点 一.国内外紫花苜蓿生产利用现状 紫花苜蓿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商品率最高的优质牧草,有"牧草之王"之美誉.同时,紫花苜蓿适应性强,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低,而且本身能够进行生物 ...查看


  • 以兔粮为主食-----兔子的隐形杀手(转)
  • 以兔粮为主食-----兔子的隐形杀手(转).txt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你的手机比话费还便宜.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如我们打的吧.以兔粮为主食-----兔子的隐形杀手(转) 淘宝上面看到的,写得不错所以转过来各位兔爸兔妈们也看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