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事迹材料

他,其貌不扬、淳朴谦逊、勤奋执着、默默奉献,是一位从乡村走来的小学语文教师。 他,充满激情,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协作精神,是一位从乡村走来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他,就是西城小学书记、中学高级教师xxxx。一位立足乡村教育二十余载,在三尺讲台、半亩方塘里书写了二十多个春秋的小语教师。一位出类拔萃,成果辉煌的乡村教师代表—— xxxx市中小学特级教师

xxxx市优秀教师

xxxx市特级教师献课先进个人

xxxx市骨干教师

xxxx名师

xxxx市十佳班主任

xxxx市小学语文赛课获xxxx市一等奖

„„

先后荣获全国、省市、区县级各种奖励100多次,编写国标本教参、发表文章40余篇(或本),用观摩课、示范课、专题讲座、单独或合作指导等形式培训教师近20000人次,辅导学生在参加镇级以上组织的各种学生竞赛中有100多人次获奖,多篇学生作品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唤醒自我,弹奏乡村情怀的小调

1988年,那个夏末秋初的下午,天空湛蓝湛蓝的,清澈悠远。18岁的xxxx老师挑着简单的行囊,沿着弯曲的乡间小道,崎岖的山间小路,经过3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缓慢而艰难地来到了条件艰苦的乡村小学——xxxx小学。

到达目的地之时,人虽已疲惫至极,全身骨头像散了架似的。但想到终于能养活自己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感油然而生。此时,学校前面山峰上那一轮孤独的夕阳,正静静地燃烧着。血色黄昏中,一群归雁下面,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田块,三两个、七八个庄稼汉子正在抢收稻谷,“梆梆梆”的打谷声隐隐约约。好宁静啊!这就是他工作的第一驿站!

白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功课,玩老鹰捉小鸡,算是留住了所谓的“喧嚣”;夜晚,万籁俱寂,一支烟,一杯茶,一张过时的报纸陪伴他;春暖花开之时,和孩子们春游、爬山、斗鸡;冬天来了,和孩子们一起躲在墙角里挤“油渣儿”,嘻嘻哈哈在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 天冷了,热情好客的乡亲请去喝两杯老白干暖暖身子;杀年猪了,淳朴憨厚的家长请去吃一顿丰盛的刨猪汤;天寒地冻时仍到学生家中去家访,和他们一起吃红苕饭、喝包谷酒,烤青杠碳火、看黑白电视„„

从农村走出来再回到更加艰苦落后的农村,袁老师也犹豫、彷徨、迷茫、失落,渐渐地人也松懈,激情不再,游戏乡野,垂青田园,河边垂钓,寄情山水,用时光消遣人生,消耗自我„„ 然而,特级教师蒋家彬的一次送教下乡活动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那是90年的阳春三月,蒋老师用一张小手绢作为唯一的教具、玩具,与四年级的乡下孩子一起玩手绢、写手绢,整节课教师教得轻松,孩子们学得愉快,在和谐、融洽,充满童真童趣的愉悦氛围中,在谈笑间,师生合作完成了一次非常精彩、十分完美的习作课。随后,蒋老师的专题座《特级教师的成长之路》都深深地震撼着他的心灵。他猛然发现,原来课可以上得这么生动、这么有趣!原来乡村孩子可以这么纯真、这么可爱!原来乡村的田园可以充满这么多的睿智,这么多的情趣!原来特级教师就是这么走过来,这么炼成的!他似乎有所悟,自己为啥不可在这乡间田园有所作为呢?

于是,乡村生活让他洗去浮华,面对现实;让他更加顽强与坚毅;让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不敢苟且;让他又开始了新的教育之旅„„

熔铸师魂,奏响乡村师爱的旋律

在乡村小学,袁老师既要当班主任,又要当辅导员,他捧着一颗爱心,无私洒向孩子,以自

己的品行为学生做榜样,乐于当好“娃娃头”,甘为班集体灵魂的塑造者和领路人。谁有困难他总是热情相助;谁生病住院,他总是带头看望;谁思想有了疙瘩,他总是耐心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真情的流露,情感的沟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家长着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普遍都较差,那时几乎每个学期开学,班里都有几名家庭相对更为困难的学生交不上学费,他当时的工资只有八十几元,每学期头两个月的工资几乎都替他们交了学费,一共交了多少,他自己也说不清了,但他爱人曾说过这样一件事,教了四五年书的老公,结婚时存折本上只有3.18元,也因为没有积蓄,他们没能请客吃饭,更不说举行什么仪式了,扯张结婚证、两床被子抱在一起就算结婚啦!学生周存华父亲早亡,母亲年事已高,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为了让周存华好好上学,袁老师为他送钱送物,无私相助,帮助其完成学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家长有的思想观念仍很落后,认为女孩子无需读书。有一次,一位女生崔长莲缀学,他沿着崎岖的山路,在泥泞的羊肠小路上一步一滑地走了二十余里去家访,了解到孩子是因为家庭困难,母亲又只认“我没读书不也照样活了四十多岁?”这个死理。他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给崔长莲交上学费,并用自己真诚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家长。她母亲表示:有你袁老师,我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送毕业。xxxx报曾在“名师风采”栏目以《师德标兵》为题介绍了他的优秀事迹。

在班队工作中,他开辟的“校园热点”、“道德竞跑 日记接力”、“新闻快餐”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为学生开展的“金秋十月话家乡”、“小小艺术节”、“辩论赛”、 “家庭小报”、“书香伴我成长”、“一歌一享一提醒儿”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他一贯坚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他认为细节是一种无声的示范,对小学生来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像弯腰捡起一张纸屑、主动回答学生问题、整理好自己的办公桌等,都是“道德教育”的教材,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你丢掉的是垃圾,我捡起的是品质”成为他和学生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他创造的班主任工作“‘严、情、公、勤’四字经”;他在班队工作中奉行的——“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他宣扬的“爱学生要有爱的能力”„„取得很好的效果并得以在教师中推广。如,在xxxx区新教师上岗培训、xxxx区班主任区级集中系统培训中得到广泛推广。为此,他被xxxx市人民政府评为“xxxx市十佳班主任”。

发掘智慧,书写乡村教育的乐章

特级教师蒋家彬的成功犹如一盏明灯,点亮了xxxx这位乡村教师的成长之路。他以自己执着的追求、超人的毅力努力地提高自己。为了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这门艺术,他长期坚持自学与进修。在自修专科、函授本科毕业后,还积极参加研究生的学习,时时处处注意抓住时间、抓住各种机会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他一边加强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等一般基本功的训练;一边深入地与教材、编者对话,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在此基础上,他在微薄的工资里,挤出一部分订阅教学杂志。如《小学语文教师》、《教师之友》等。他每次“赶场”都挤时间去逛书店,购买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有一次,为购买三本自己梦寐以求的教育专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卢梭的《爱弥儿》、E阿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他把自己的午饭钱和回家的车费都用完了,只好饿着肚子,步行二十余里走回学校„„

功夫不负有心人,其貌不扬、先天不足的袁老师却在乡镇的各种比赛中屡屡夺魁。99年的金秋,不曾相识的苏小勇校长主动相邀,把他优选进了白沙双槐树小学,这可是该校多年来破天荒的呀!

到了双槐树小学,学校让袁老师参加xxxx市小学语文电教优质课竞赛。他带着感恩之心接受了这个任务,可咋办呢?不会电脑呀!看着电脑的键盘,他也不敢轻意去按那些“钮儿”,因为担心把它按坏了,自己那点工资又赔不起噫!犯难之余,他还是硬着头皮向微机老师请教,

像“跟班”似的跟着学„„真心地付出必有收获,在xxxx市的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并将代表xxxx市参加xxxx市的比赛。他的任务似乎完成了,可以向厚爱他的校长、学校交差了。可苏校长的一番话让他愣住了:“兄弟,这可是省级的比赛哟!好好干!”是呀!省级的比赛,这可是袁老师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呀!于是,他为了把字写好,翻出了字帖,把要书写的字一个一个的练,为了写快,别人休息不在校的星期天,自己悄悄地来到教室里,快速地写完后,又跑到教室后面去远观,研究怎样写才更美,如此反复地练习。为了让自己“平凡”的体态有些“光彩”,他对着镜子练习自己的动作和手势,怎样才大方得体„„坚持不懈地磨练终于有了收益,这位乡村教师居然在xxxx市的小语赛课中又出乎意料地获得了xxxx市一等奖。

于是,这位“乡村明星教师”被xxxx教委先后邀请到涪陵、大足、奉节、忠县等片区上xxxx市级的观摩课,介绍教学经验等,受到各级专家、领导和教师们的高度评价,观摩学习教师上万人次。他执教的《秋娃娃》获得了全国小语会常务理事周光弦的高度赞扬,她说:“他在全国听了这么多课,男教师上低年级的语文课,像袁老师上得这么好,这么富有男性魅力,实属罕见。”xxxx教科院的小语专家乔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创设的适合乡村教育的随文识字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各级专家的认可,并得以推广。2004年,他指导易娟老师运用这个教学模式教学就获得了xxxx市总决赛的第一名。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小语“常态教学”“平实新课堂”要做到——“平中有味、简中融智、真中生情、实中见效”的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浅谈平实的小语新课堂》荣获国家级一等奖,《也谈平实的小语新课堂》发表在《今日教育》上。近几年,他运用自己课堂教学的理论指导青年教师教研、教改课获得成功就有100余次,说课、赛课获奖:镇、片区一等奖70多人次,xxxx市、xxxx区一、二、三等奖30多人次。他所任学科的教学成绩非常出色。每期开学,校长的办公室真是门庭若市呀!家长总是想方设法,托人找关系来读他那班。

享受课改,谱写乡村教改的华章

在2002年的课改浪潮中,他是一个弄潮儿。作为一线乡村教师,他率先走入了西师教材,在西师教材未通过教育部审订通过以前,就多次参加西师教材的讨论;为教材能在教育部审订通过,他受西师委托,曾制定并组织教师问卷调查200余份,进行抽样分析,写出《西部的创造 播种西部未来的希望》等材料,在教材审订时,一同送到了教育部;审订通过后,仍然是西师小语教材讨论、编写的骨干力量,参与了小学语文1—6年级(西师版)课标教材讨论和部分编写工作。曾先后参加了小学语文(西师版)教材《教师用书》一、三、七、九册的编写,是一、三册的编委之一;每学期都为西师提供了各年级教材的修改意见;参加了小学语文(西师版)教材自读课本《语文新阅读》课文的搜集、整理、讨论,是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的选编者之一;参加了小学语文(西师版)练习册(《小学语文同步练习》)的编写,是一、七册的编委之一;参加了小学语文(西师版)第七册《寒假乐园》的编写。为此,曾被评为xxxx市课改实验“先进个人”;《微笑为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妙用媒体,提质增效》、《妙哉!作文接力》、《浅议动态的、开放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也谈平实的小语新课堂》、《浅谈农村村小的口语交际教学》等教学论文、文章也先后在《师资建设》、《电教世界》、《小学语文教学》、《中国教育资讯报》、《中国教师周刊》、《少年先锋报》、《今日教育》、《现代小学德育课程研究》、《新课程研究与实践》等省市或全国性的刊物上发表„„

作为一名乡村的科研型教师,他先后参与了或主研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西部地区农村村小实施课程改革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小学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一级子课题‘小学德育课开放型教学研究’” ,xxxx市“双百工程”重点科研课题“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农村小学生素质”、“学科教学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育研究”、 “小学思品实施素质教育课内外结合的研究”、“适应新课程体系的教师角色定位研

究”,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远教资源应用的教学过程研究”„„有的实验已结题,有的还在研究之中。其中,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获国家级一等奖,“农村村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获得xxxx市科研成果二等奖,已结题的还获xxxx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等级奖10余次。《捕捉教材信息 拓宽教学视野》《、教师角色的转变》《、秋娃娃》《浅谈小学语文的常态教学》、、《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等科研论文、教案、课堂实录、课件获国家级、省、市级一、二、三等奖50多次,先后5次被评为实验先进个人或先进教师或科研名师„„

行走在乡村教育这条道上,作为一名有思想的乡村教师,xxxx以自己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毅力、勤奋好学的精神,大胆开拓进取,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材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于2007年9月,袁老师光荣地被授予“xxxx市中小学特级教师”光荣称号。2009年9月被授予“xxxx市优秀教师”、首届“xxxx名师”光荣称号,受邀到20多个区县进行专题讲座等,培训教师20000多人次,2011年被授予“特级教师献课先进个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其貌不扬、淳朴谦逊、勤奋执着、默默奉献,是一位从乡村走来的小学语文教师。 他,充满激情,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协作精神,是一位从乡村走来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他,就是西城小学书记、中学高级教师xxxx。一位立足乡村教育二十余载,在三尺讲台、半亩方塘里书写了二十多个春秋的小语教师。一位出类拔萃,成果辉煌的乡村教师代表—— xxxx市中小学特级教师

xxxx市优秀教师

xxxx市特级教师献课先进个人

xxxx市骨干教师

xxxx名师

xxxx市十佳班主任

xxxx市小学语文赛课获xxxx市一等奖

„„

先后荣获全国、省市、区县级各种奖励100多次,编写国标本教参、发表文章40余篇(或本),用观摩课、示范课、专题讲座、单独或合作指导等形式培训教师近20000人次,辅导学生在参加镇级以上组织的各种学生竞赛中有100多人次获奖,多篇学生作品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唤醒自我,弹奏乡村情怀的小调

1988年,那个夏末秋初的下午,天空湛蓝湛蓝的,清澈悠远。18岁的xxxx老师挑着简单的行囊,沿着弯曲的乡间小道,崎岖的山间小路,经过3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缓慢而艰难地来到了条件艰苦的乡村小学——xxxx小学。

到达目的地之时,人虽已疲惫至极,全身骨头像散了架似的。但想到终于能养活自己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感油然而生。此时,学校前面山峰上那一轮孤独的夕阳,正静静地燃烧着。血色黄昏中,一群归雁下面,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田块,三两个、七八个庄稼汉子正在抢收稻谷,“梆梆梆”的打谷声隐隐约约。好宁静啊!这就是他工作的第一驿站!

白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功课,玩老鹰捉小鸡,算是留住了所谓的“喧嚣”;夜晚,万籁俱寂,一支烟,一杯茶,一张过时的报纸陪伴他;春暖花开之时,和孩子们春游、爬山、斗鸡;冬天来了,和孩子们一起躲在墙角里挤“油渣儿”,嘻嘻哈哈在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 天冷了,热情好客的乡亲请去喝两杯老白干暖暖身子;杀年猪了,淳朴憨厚的家长请去吃一顿丰盛的刨猪汤;天寒地冻时仍到学生家中去家访,和他们一起吃红苕饭、喝包谷酒,烤青杠碳火、看黑白电视„„

从农村走出来再回到更加艰苦落后的农村,袁老师也犹豫、彷徨、迷茫、失落,渐渐地人也松懈,激情不再,游戏乡野,垂青田园,河边垂钓,寄情山水,用时光消遣人生,消耗自我„„ 然而,特级教师蒋家彬的一次送教下乡活动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那是90年的阳春三月,蒋老师用一张小手绢作为唯一的教具、玩具,与四年级的乡下孩子一起玩手绢、写手绢,整节课教师教得轻松,孩子们学得愉快,在和谐、融洽,充满童真童趣的愉悦氛围中,在谈笑间,师生合作完成了一次非常精彩、十分完美的习作课。随后,蒋老师的专题座《特级教师的成长之路》都深深地震撼着他的心灵。他猛然发现,原来课可以上得这么生动、这么有趣!原来乡村孩子可以这么纯真、这么可爱!原来乡村的田园可以充满这么多的睿智,这么多的情趣!原来特级教师就是这么走过来,这么炼成的!他似乎有所悟,自己为啥不可在这乡间田园有所作为呢?

于是,乡村生活让他洗去浮华,面对现实;让他更加顽强与坚毅;让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不敢苟且;让他又开始了新的教育之旅„„

熔铸师魂,奏响乡村师爱的旋律

在乡村小学,袁老师既要当班主任,又要当辅导员,他捧着一颗爱心,无私洒向孩子,以自

己的品行为学生做榜样,乐于当好“娃娃头”,甘为班集体灵魂的塑造者和领路人。谁有困难他总是热情相助;谁生病住院,他总是带头看望;谁思想有了疙瘩,他总是耐心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真情的流露,情感的沟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家长着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普遍都较差,那时几乎每个学期开学,班里都有几名家庭相对更为困难的学生交不上学费,他当时的工资只有八十几元,每学期头两个月的工资几乎都替他们交了学费,一共交了多少,他自己也说不清了,但他爱人曾说过这样一件事,教了四五年书的老公,结婚时存折本上只有3.18元,也因为没有积蓄,他们没能请客吃饭,更不说举行什么仪式了,扯张结婚证、两床被子抱在一起就算结婚啦!学生周存华父亲早亡,母亲年事已高,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为了让周存华好好上学,袁老师为他送钱送物,无私相助,帮助其完成学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家长有的思想观念仍很落后,认为女孩子无需读书。有一次,一位女生崔长莲缀学,他沿着崎岖的山路,在泥泞的羊肠小路上一步一滑地走了二十余里去家访,了解到孩子是因为家庭困难,母亲又只认“我没读书不也照样活了四十多岁?”这个死理。他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来,给崔长莲交上学费,并用自己真诚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家长。她母亲表示:有你袁老师,我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送毕业。xxxx报曾在“名师风采”栏目以《师德标兵》为题介绍了他的优秀事迹。

在班队工作中,他开辟的“校园热点”、“道德竞跑 日记接力”、“新闻快餐”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为学生开展的“金秋十月话家乡”、“小小艺术节”、“辩论赛”、 “家庭小报”、“书香伴我成长”、“一歌一享一提醒儿”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他一贯坚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他认为细节是一种无声的示范,对小学生来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像弯腰捡起一张纸屑、主动回答学生问题、整理好自己的办公桌等,都是“道德教育”的教材,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你丢掉的是垃圾,我捡起的是品质”成为他和学生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他创造的班主任工作“‘严、情、公、勤’四字经”;他在班队工作中奉行的——“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他宣扬的“爱学生要有爱的能力”„„取得很好的效果并得以在教师中推广。如,在xxxx区新教师上岗培训、xxxx区班主任区级集中系统培训中得到广泛推广。为此,他被xxxx市人民政府评为“xxxx市十佳班主任”。

发掘智慧,书写乡村教育的乐章

特级教师蒋家彬的成功犹如一盏明灯,点亮了xxxx这位乡村教师的成长之路。他以自己执着的追求、超人的毅力努力地提高自己。为了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这门艺术,他长期坚持自学与进修。在自修专科、函授本科毕业后,还积极参加研究生的学习,时时处处注意抓住时间、抓住各种机会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他一边加强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等一般基本功的训练;一边深入地与教材、编者对话,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在此基础上,他在微薄的工资里,挤出一部分订阅教学杂志。如《小学语文教师》、《教师之友》等。他每次“赶场”都挤时间去逛书店,购买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有一次,为购买三本自己梦寐以求的教育专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卢梭的《爱弥儿》、E阿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他把自己的午饭钱和回家的车费都用完了,只好饿着肚子,步行二十余里走回学校„„

功夫不负有心人,其貌不扬、先天不足的袁老师却在乡镇的各种比赛中屡屡夺魁。99年的金秋,不曾相识的苏小勇校长主动相邀,把他优选进了白沙双槐树小学,这可是该校多年来破天荒的呀!

到了双槐树小学,学校让袁老师参加xxxx市小学语文电教优质课竞赛。他带着感恩之心接受了这个任务,可咋办呢?不会电脑呀!看着电脑的键盘,他也不敢轻意去按那些“钮儿”,因为担心把它按坏了,自己那点工资又赔不起噫!犯难之余,他还是硬着头皮向微机老师请教,

像“跟班”似的跟着学„„真心地付出必有收获,在xxxx市的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并将代表xxxx市参加xxxx市的比赛。他的任务似乎完成了,可以向厚爱他的校长、学校交差了。可苏校长的一番话让他愣住了:“兄弟,这可是省级的比赛哟!好好干!”是呀!省级的比赛,这可是袁老师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呀!于是,他为了把字写好,翻出了字帖,把要书写的字一个一个的练,为了写快,别人休息不在校的星期天,自己悄悄地来到教室里,快速地写完后,又跑到教室后面去远观,研究怎样写才更美,如此反复地练习。为了让自己“平凡”的体态有些“光彩”,他对着镜子练习自己的动作和手势,怎样才大方得体„„坚持不懈地磨练终于有了收益,这位乡村教师居然在xxxx市的小语赛课中又出乎意料地获得了xxxx市一等奖。

于是,这位“乡村明星教师”被xxxx教委先后邀请到涪陵、大足、奉节、忠县等片区上xxxx市级的观摩课,介绍教学经验等,受到各级专家、领导和教师们的高度评价,观摩学习教师上万人次。他执教的《秋娃娃》获得了全国小语会常务理事周光弦的高度赞扬,她说:“他在全国听了这么多课,男教师上低年级的语文课,像袁老师上得这么好,这么富有男性魅力,实属罕见。”xxxx教科院的小语专家乔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创设的适合乡村教育的随文识字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各级专家的认可,并得以推广。2004年,他指导易娟老师运用这个教学模式教学就获得了xxxx市总决赛的第一名。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小语“常态教学”“平实新课堂”要做到——“平中有味、简中融智、真中生情、实中见效”的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浅谈平实的小语新课堂》荣获国家级一等奖,《也谈平实的小语新课堂》发表在《今日教育》上。近几年,他运用自己课堂教学的理论指导青年教师教研、教改课获得成功就有100余次,说课、赛课获奖:镇、片区一等奖70多人次,xxxx市、xxxx区一、二、三等奖30多人次。他所任学科的教学成绩非常出色。每期开学,校长的办公室真是门庭若市呀!家长总是想方设法,托人找关系来读他那班。

享受课改,谱写乡村教改的华章

在2002年的课改浪潮中,他是一个弄潮儿。作为一线乡村教师,他率先走入了西师教材,在西师教材未通过教育部审订通过以前,就多次参加西师教材的讨论;为教材能在教育部审订通过,他受西师委托,曾制定并组织教师问卷调查200余份,进行抽样分析,写出《西部的创造 播种西部未来的希望》等材料,在教材审订时,一同送到了教育部;审订通过后,仍然是西师小语教材讨论、编写的骨干力量,参与了小学语文1—6年级(西师版)课标教材讨论和部分编写工作。曾先后参加了小学语文(西师版)教材《教师用书》一、三、七、九册的编写,是一、三册的编委之一;每学期都为西师提供了各年级教材的修改意见;参加了小学语文(西师版)教材自读课本《语文新阅读》课文的搜集、整理、讨论,是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的选编者之一;参加了小学语文(西师版)练习册(《小学语文同步练习》)的编写,是一、七册的编委之一;参加了小学语文(西师版)第七册《寒假乐园》的编写。为此,曾被评为xxxx市课改实验“先进个人”;《微笑为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妙用媒体,提质增效》、《妙哉!作文接力》、《浅议动态的、开放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也谈平实的小语新课堂》、《浅谈农村村小的口语交际教学》等教学论文、文章也先后在《师资建设》、《电教世界》、《小学语文教学》、《中国教育资讯报》、《中国教师周刊》、《少年先锋报》、《今日教育》、《现代小学德育课程研究》、《新课程研究与实践》等省市或全国性的刊物上发表„„

作为一名乡村的科研型教师,他先后参与了或主研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西部地区农村村小实施课程改革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小学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一级子课题‘小学德育课开放型教学研究’” ,xxxx市“双百工程”重点科研课题“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农村小学生素质”、“学科教学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育研究”、 “小学思品实施素质教育课内外结合的研究”、“适应新课程体系的教师角色定位研

究”,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远教资源应用的教学过程研究”„„有的实验已结题,有的还在研究之中。其中,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获国家级一等奖,“农村村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获得xxxx市科研成果二等奖,已结题的还获xxxx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等级奖10余次。《捕捉教材信息 拓宽教学视野》《、教师角色的转变》《、秋娃娃》《浅谈小学语文的常态教学》、、《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等科研论文、教案、课堂实录、课件获国家级、省、市级一、二、三等奖50多次,先后5次被评为实验先进个人或先进教师或科研名师„„

行走在乡村教育这条道上,作为一名有思想的乡村教师,xxxx以自己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毅力、勤奋好学的精神,大胆开拓进取,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材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于2007年9月,袁老师光荣地被授予“xxxx市中小学特级教师”光荣称号。2009年9月被授予“xxxx市优秀教师”、首届“xxxx名师”光荣称号,受邀到20多个区县进行专题讲座等,培训教师20000多人次,2011年被授予“特级教师献课先进个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相关文章

  • 入团申请书格式详细介绍
  • 以下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入团申请书格式详细介绍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团的条件是什么? 团章规定:"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上,二十八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承认团的章程,愿意参加团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团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团费的, ...查看


  •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材料
  •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材料 2014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材料,昨晚在教师节的夜晚,2014年的最美乡村教师的名单最终公布,其实有一对夫妇,他们矢志不渝的在教育事业奋斗,在贵州支教九年,获得了群众的尊敬. 2014最美乡村教师朱 ...查看


  • 小学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1
  • 小学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老师是香加乡完全小学的一名普通的教师.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任教以来,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 ...查看


  • 中小学优秀教师评选先进事迹材料
  • 中小学优秀教师评选先进事迹材料 中小学优秀教师评选先进事迹材料 深感荣幸,能在工作之初与xxx老师共同奋斗在同一个集体.做为xxx三中最年轻的年段长,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当大家亲切地喊他作段长或是xxx段时,我更愿意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忠实地喊 ...查看


  • 初中优秀学生申报表
  • 吉林市教育局文件吉市教通字[2006]145 号吉林市教育局 关于做好评选 2006-2007 学年度小学初中 省级优秀学生和高中省级三好学生省级 优秀学生干部及省级优秀学生工作的 通 知各县(市)区教育局.江北教育处,市直中小学.民办中小 ...查看


  • 市先进教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 市先进教科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我,出生于1981年,本科学历,现小学一级数学教师,任职于郎溪县新发中心学校小学部.9月,我宣城师范毕业参加教育工作.作为年轻的教师,本人一向虔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坚持党的基本线路,酷爱教育,真诚教学,热情教研, ...查看


  •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事迹材料
  •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事迹材料 给学生讲诗,讲历史,讲军事,讲世界风云,讲足球,一节语文课有时候自然地联系到了数学.自然和社会,我带同学们唱歌.游泳,举办球类比赛,只要对学生身心有益的事情,我都要去做,我最喜欢一句话:"一个人来到世界上 ...查看


  • 福田小学书香教师事迹材料
  • "书香教师"的事迹材料 福田小学 蔡秋萍 每当清晨,阵阵清脆悦耳的经典诵读声传出教室,这就是我们福田小学呈现的晨读风景.这时候我也经常阅读国学经典,沉浸在历代圣贤的思想之中,"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循 ...查看


  • 小学优秀教师事迹材料:默默守望静待花开
  • 小学优秀教师事迹材料:默默守望 静待花开 她谦逊和善.谨言慎行.真诚宽容.务实勤奋.她就是三阳镇中心小学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王xx!她常说:"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芽,但只要播下去了,就会有发芽的可能:不是所有的花朵都会结果,但只 ...查看


  • 小学骨干教师事迹材料
  • 小学骨干教师事迹材料 本人白莹,1998年7月毕业于长春市教育学院, XX年取得本科学历. 三尺讲台是我乐于耕耘的田地,渴求知识的面容是我辛勤劳作的动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甘于做一只辛勤耕耘于教育事业的孺子牛是我心灵的渴求.工作10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