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从克里米亚战争到日俄战争期间海上斗争失败的原因刍议

第13卷第3期Vol. 13No. 3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Huazhong Normal U niversity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2006年10月October 2006

俄国从克里米亚战争到日俄战争期间

海上斗争失败的原因刍议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上海200062)

摘要:沙皇俄国是一个具有强烈扩张欲望的帝国,用武力争夺水域成为俄国的传统国策。但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的三次重要战争中,沙俄均以失败告终。为探究其失败的原因,本文从地缘环境对俄国海上扩张的影响,俄国外交战略两个方面说明了侵略者的本性决定了其自身无法调和战略目标过大与战争手段效能低下的矛盾,注定要归于灭亡。

关键词:俄国;海地缘环境;外交战略

十八世纪以后,沙皇俄国经过不断地侵略、扩张,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其国土濒临四大洋中除印度洋外的三大洋,拥有巨大的战略优势。从理论上讲已经具备了成为海军强国的重要基础。为了推行它的“世界性侵略体制”,用武力争夺水域成为俄国的传统国策。从1700年对瑞典发动的北方战争开始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的29次主要

[1](P 211)

对外战争中,有13次是为了夺取水域的战争。争夺的水域主要集中在波罗的海、黑海海峡、朝鲜海、轻津海峡、宗谷海峡、对马海峡。虽然俄国呼吸到了海峡的气息,但并不畅快,始终只是一个双手发展极不平衡的巨人。特别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的三次重要战争中(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1877年~1878年俄土战争、1904~1905日俄战争),俄国海军在与英、法、日海军的较量中败下阵来,致使沙俄在西、东两个方向上对海洋的扩张招致重大挫折,同时也使沙俄离为自己自掘的坟墓越来越近。黑海的强制中立化的问题迟迟不能得已解决,沙俄的贪婪眼光便不得不转向广阔的东方,而日本这个新兴扩张主义国家的崛起,也使得沙俄遭遇到又一个强劲对手,其结果同样也是悲剧化的。为了从一定程度、一定角度上对1853~1904间俄国海上斗争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阐释,本文拟从地缘环境对俄国海上扩张的影响、俄国海军的发展在其海上斗争中的作用、以及俄国外交战略三个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积极的探讨。

地缘环境对俄国的海洋扩张战略具有相当之影

响。依照马汉的海权理论,一个海上强国的出现需要具备多种条件,其中地理条件至关重要。因此,如果抛开具体的地理环境,对俄国的海洋扩张政策进行历史的分析将是缺乏客观基础的和不全面的。

俄国虽然是一个临海大国,但俄国的海岸线除北冰洋沿岸之外,基本上是通过边缘海与大洋相通,而这些边缘海又多为邻国的陆地所包围,只能通过狭窄的出海通道通行。恰为不幸的是,俄国的这些邻国在历史上又都是俄国的敌对国家,使得俄国在那些对于俄国海洋扩张极为重要的海上战略要冲的争夺上是耗费大量精力的和吃力不讨好的。

黑海海峡对俄国的黑海舰队来说是进入地中海的战略要冲。若失去黑海海峡的控制权,黑海舰队将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内湖舰队”。黑海海峡是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的总称,是沟通黑海、地中海的重要通道。其中“博斯普鲁斯海峡沟通黑海、马尔拉海,长约30公里,最深入80米,最浅处27.5米。达达尼尔海峡,全长64公里,连接马尔马拉海的北口宽3,200米,连接爱琴海的南口宽余3,600米,最窄处1,250米,平均深60米,最深处120

[2](P208)米。”依此可见,黑海海峡地势险要,航道一经封

锁,黑海将成为一个“内湖”,想要打破封锁,困难重重,可想而知。因此,掌握黑海海峡的控制权,对俄国来说,至关重要。进入19世纪后,俄国更加紧了对近东,海峡地区的扩张。土耳其作为俄国的世敌,也是英、法、德对抗俄国的重要棋子,俄土之间关于海峡控制权的归属问题争夺异常激烈,1829年、1853年、

作者简介:张威(1978—),男,湖北团风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2006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史研究。

96

1875年俄发动了三次对土战争,均以实现夺取海峡为目标,但是沙俄的扩张政策受到欧洲列强的坚决反对,从一开始,实际便处于外交上的极端孤立,国际环境对俄国极不利。正是基于此,地理环境、国际环境的双重不利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俄国对于黑海海峡的争夺将是“无果而终”的。

相较黑海舰队而言,俄国太平洋舰队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俄国的太平洋舰队几乎被封闭于日本海海域之内,要想进出太平洋则必须经过有东北亚“三门户”之称的对马海峡、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在日本崛起为海军强国之后,这条通道也充满了艰险,更不用说为了对抗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因此,俄国海军的活动空间相对狭小、封闭,出海口不畅通,扩张活动受到极大限制是地缘环境对俄海洋扩张数次受挫的一个不利因素。

此外,俄国四大舰队所处海域被陆地隔绝,互不相连,彼此孤立,难以形成集中,强大的战斗力也是地缘环境在于俄国海洋扩张的另一个不利因素。俄国在欧洲部分的三个舰队所在的海域白海、波罗的海和黑海,分别被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欧洲半岛所隔离,而远东的太平洋舰队又与另三支舰队被整个欧亚大陆所隔离。因而,“海陆隔绝的状况使得各个舰队在平时彼此孤立,战时难以相互支援极大地削弱

了俄国海军的整体实力。”[2](P223) 由于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通常并不在于整个潜力上占优势,而在于与敌接触的力量上占优势,在这一点,日本是有利的。”[2](P230)

俄军被迫在远离自己力量中心的地区作战,而日

军却总是靠近自己的力量中心的。”俄国海军的这个

弱点被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的日本海军紧紧抓住。在1904年2月9日本率先对俄军的旅顺要塞发动突袭击的八个月后,行动迟缓匆忙成军的俄国太平洋第二分舰队才出航驰援。其中由海军中将罗杰斯特文斯基率领的舰队主办由于难以从苏伊士运河通行,只好绕道非洲,经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其于两只小舰队经苏伊士运河进行印度洋。双方在马达加斯加会合,于1905年5月14日抵达朝鲜海峡,航行数万时,历时8个月。而此时离旅顺被日军攻陷,太平洋舰队的覆灭已经过去了4个多月,以逸待劳的日本海军在5月27日的对马海战中将长途奔袭的“疲劳之师”全歼,完全夺取了制海权,从而也使俄国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依上可见,曾经耀武世界的“欧洲宪兵”被其视作“黄色蛮猴”的东方日本打得一败涂地,极其不利的地理条件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尽管俄国在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的海上

斗争总是屡战屡败。但这一时期俄国海军的发展在其海洋扩张战略中所起到的作用则是不可忽视的。克里

米亚战争之后,俄国认识到自己与英、法海军的巨大差距,加速对海军的发展,而俄国对于海军发展关心程度可以从1856年、1878年、1904年1900年的海军经费的教字上看出个究竟:1856年为18.2百万卢布、1878年时为32.7百万卢布、1894年为51.2百万卢布,1900年时为86.6百万卢布。[2](P205)

在海军的建设方针上,俄国从十九世纪六十年

代到1895年这一时期,“非常着重海岸防御”。[6](P208) 并且深受美国内战的影响,建造和购买了很多浅水重炮

舰,将这些浅水炮舰驻防于波罗的海,黑海,以便于当强敌封锁俄国海岸时,突破封锁,击沉敌舰。到了19世纪90年代中期,俄国海军受当时席卷全球的马汉海权论的影响,其海军政策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以前的强调防御转向强调进攻。“中日战争结束时,俄国通过威胁性的干涉手段,获得了旅顺港,并在海洲开辟一个势力范围。为巩固这个据点,俄国陆续向远东派遣了许多一级战列舰,直到把太平洋舰队,建

设得象波罗的海舰队一样强大。”[2](P201) 所以,俄国海军

政策的调子日趋积极,具有十分鲜明的进攻性和帝国主义的色彩。

到十九世纪末,俄国海军的总体势力在全球海军中名列第三。到1898年,它拥有二十艘战列舰,二十二艘海防舰,十一艘装甲巡洋舰,两艘防护巡洋舰、二十艘巡洋舰、九艘鱼雷炮艇、五艘驱逐舰,约七十五艘长一百英尺以上的鱼雷快艇以及各种辅助舰只,总吨位达到39.7万吨。[2](P222) 在貌似强大的俄国海军背面,实际上隐藏着许多严重问题。相比英、法、德、美等先期步入工业化的国家,由于工业基础落后,进展速度,作战效能都无法与这些国家相比。俄国相当数量的舰只只由英、法等国的外国造船商、外国供应商提供的。舰船的设计不能获得对同样吨位所能预期的全部进

攻能力,结果大部分舰只的火炮威力不足。”[2](P223)

并且

增加了舰队编队行为的困难。

俄海军的主要弱点是在人员问题上。1874年,俄国颁布了所谓的普遍义务兵役制。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俄国每年征募新兵七千到一万一千名。日俄战争期间,俄国进行过9次动员,先后征召近120万人入伍。[3](P267) 被征召的士兵都是劳动人民。侵略战争的目的和为沙皇贵族卖命同他们的切身利益格格不入,因此士气低下毫无斗志。此外,士兵股役期间不得结婚,薪饷极低,全年饷银只有2卢布10戈比,军官虐待士兵的现象时有发生,士兵被视为粪土。[4](P 302) 军官、士兵矛盾尖锐化。“贵族军官质量的低劣,也是俄军的一个

致命的弱点。”[5](P269) 同时,俄国海军严重缺乏够格的军

97

官,贵族从军主要是为了升官发财。他们“最大的本事就是拍马屁,贪污盗窃,除个别人外,都对军事不感兴趣,甚至一窃不通。”更有甚者,“许多将军们及其副官,心腹们,往往带着女人和香槟酒上前线,腐败透

顶。”[5](P269) 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拒绝一切新鲜事物在

各级军官中泛滥成灾。

总的说来,“当时俄海军力量的实际远不能与其外表相比,由于各种自然障碍以及人员缺乏训练和物质条件不良的严重影响,那表面上很可观的力量就大

为减弱了。”[6](P223)

俄国海军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三次海上斗争表明,在霸权政治那里永远无法解

决战略目标过大和军事手段不足的矛盾,这是由侵略者的本性所决定的。正如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俄国封建农奴制的全部腐朽一样。俄国一方面无法舍弃巴尔干、土耳其,另一方面又想以对日战争的胜利称霸远东。在欧到大陆两头的“疲于奔命”,最终使得俄国自身势力大大削弱,加速了新的革命力量的产生,沙皇俄国更进一步地走近自掘的坟墓。

地缘环境的不利影响,和两次对土战争的无功而返,使得十九世纪七八年代之后,俄国战略方针发生

改变:“给西方以战争,给东方以和平。”[7]

这一时期,它在外交策略上重显著的特点是:政策不受拘泥,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俄国政府在遇到艰巨的障碍时,很少设法继续干下去;而是调转头来集中力量于填补权力的真空。每当碰到强烈的反对时,俄国政府不是采取达成协议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因为有三个地区———远东、中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是俄国人可以施加影响的。所以,当他们不能进入其中一个地区时,他们可以改变方向,转到另

一个地区去。”[8](P256) 当征服君士坦丁堡夺取黑海海峡

的前景相当渺茫之时,俄国就将目光投向远东。对于

尼古拉二世而言,远东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横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筑如果径直从满洲穿过,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而无须沿着俄国弯弯曲曲的边境线,俄国将获得巨大的便利;控制朝鲜海和夺取天然的不冻港旅顺则会让太洋洋舰队的脚步迈得更大一些。因此,对于这一时期,俄国外交战略和海上斗争主要地点的转移问题,笔者将从当时的国际格局对俄外交战略的影响,法俄同盟的缔结,德国对俄国介入远东事务采取“积极”怂勇态度进行分析。

克里米亚战争是19世纪中叶欧洲的一次主要战争,它的发生终结了维持40年的维也纳体系,同时催生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和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巴黎体系和英法占优势的英、法、普、俄、奥五极均衡的格局。这一格局直至1894年法俄联盟,共同对抗德国98

而告终结。[9](P82)

在这一个多极均衡格局里,西方各大国

没有哪一个强大到足以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的程度:英国通过这次战争,消除了俄国对土耳其的威胁,实现了黑海的中立化,维护了在近东的权益,但它所一贯实行的“光荣孤立”,维护欧洲大陆的均势政策并没有改变;法国实现了为滑铁卢的惨败复仇的目的,它的国际地位开始上升;奥地利在这场战争中虽然获益,但却激怒了俄国也招致了英法的不满,使其在国际舞台上处境艰难;普鲁士虽未直找参与克里米亚战争,在巴黎和会上也未发挥作用,但俾斯麦的外交观念得到了较为普通的承认:“为了普鲁士自身的利益,

处理好同俄国和法国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10](P252) 对

于俄国而说,俄国作为欧洲宪兵这一角色的时代已经

结束了。巴黎条件中的条款直接损害到了俄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虽然和约中并没有明显地改变近东的政治力量均势。因此,“冲破这些条款的束缚成了

1870年以前俄国对外关系至关重要的问题。”[8](P113) 1870年普法战争后出现了被西方史家称为欧洲历史

上最“完美”的均势时期,俄国巧妙地利用法国失败后的国际格局,恢复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丧失在黑海的地位。但是新统一的德意志取代普鲁士的五极均衡格局中,各大国的势力对比没有很大改为,俄国也无力在黑海问题上再向前跨进一步,当列强在矛盾无法调和,而又无力改变时,欧洲出现近30年的和平时期是必然的。列强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亚非大块绵亘的领土。

柏林会议之后的国际形势非常不利于俄国。一方面德奥同盟的建立,使俄国感到德国成为对付其它强国的坚定盟友的希望破灭;另一方面,在黑海问题上,俄国南方直接处于英国直接的军事威胁下。为了摆脱俄国自柏林会议以来的所处的孤立地位,俄国首先提到了恢复三皇协议。在1881年6月18日签署的俄、德、奥三国条约中第3条规定“封闭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原则是涉及整个欧洲的,并且具有相互约束的性质;这一原则是根据国际法,由各项条约加以确认,并经俄国第二全权代表于7月12日会议上

声明加以概括说明的。”[11](P167)

同时其最后一项规定“如果土耳其违背海峡封闭原则而对英国舰队开放,则俄国可以在外交上促使德奥共同反对土耳其。该条款明确列强对封锁海峡是互相负责的,而非英国一方的解释,仅对土耳其素丹负责。对英国舰队的“进出自由”也施以制约。这不能不说是俄国外交取得一次在“和平”年代的“有限”胜利。

依上可知,“俄国之所以能够把侧重点,从近东和欧洲转到中国东北和太平洋,是因为列强都对类似的事业感兴趣”—进行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并且对

于一向争议的中心地区———奥斯曼帝国,抱有维持其现状的共同愿意,在这里尽管发生过一些危机,但所有政府都表现出和平解决问题的决心,而不允许把均

势打破。”[8](P198) 因为这一时期,没有一个强国觉得它能

够以采取独立行动中得到好处。这便是19世纪九十年代的俄国。与其它列强一样,在远东进行帝国扩张

的一个重要原因[8](P211) 。

俄国在远东与太平注的扩张以及随之而来对其他列强利益所构成的威胁,引起了英国与日本的忧虑。而法国和德国“则较不关切,因为前者是俄国的盟国,后者是始终鼓励俄国扩张的”。[8](P138)

对于俄国来说,1894年同法国建立军事同盟,使俄国达到了避免孤立的目的,从而在外交上稳定了欧洲局势,形成了两个集团化军事同盟对垒的初始局面。虽然当时法俄同盟实力还不足以与三国同盟抗衡,而且没准备去主动较量。1902年,法国为维护同盟,表示支持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同时,俄国也通过划定与阿富汗的边界线,暂缓了与英国在中亚的冲突,使俄国避免了两线作战,而专心于与日本的较量。

纵观十九世纪中叶直至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对俄政策,利用俄国来实现自己主宰欧洲的目标是俾斯麦为消除受到“同盟国入侵的恶梦”孤立法国并创建那种能保证德国总是在欧洲五强中三个强国那一边同盟体系的重要一环。俾斯麦认为“普法战争后,法国已不具有对德国的军事威胁,而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如何处理与其东部邻国—俄国的纠纷上”。[12](P121) 1870年三皇同盟便是俾斯麦这种观念的有利尝试。威廉二世主政时期,虽然,德俄两国的敌对已趋公开化,但德国对俄国在远东的渗透遭到日本强有力的反抗,表现了极大的兴趣。柏林认为“只要俄国能专注于远东事务,那么德国在其东部边境受到攻击的危险就会大大减少了,同时假手日本削弱俄国,间接削弱法俄同盟对德国的军事压力,给德国在欧洲“自由行动”带来方便。所以,积极怂恿俄国深陷日俄战争的泥潭是德国外交的既定原则。1895年,威廉二纪在尼古拉二世的一封信中写道:俄罗斯的命运就是“开垦五洲大陆和捍卫欧洲,免受黄种人的侵犯。在这方面你将会看到我是永远站在你一边的。随时准备尽我的力量来帮助

你。”[8](P213) 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德皇积极地怂恿使得他的表兄在远东走向战争。他曾写到:“根据扩张规

律,俄国必须为商业利益而在海外获得一个不冻港,而且符拉迪沃斯克和大连及其背后的陆地必须在你的掌握之中,以便使你的铁路建设成行,这条铁路能

将给养送达这些地方。在这两港之间是一个舌形地带,可以在你的任何一个敌手中成为第二个达达尼尔海峡!这对于你来说是不能容许的。为了让这些达达

尼尔不妨碍你们商业利益,朝鲜必须成为俄国的,这

只是你和你的国家的事,与他人无关。”[13](P114)

,因此,威廉二世的阴谋诡计使得俄国人产生一种盲目自大的

心理,缺乏战争准备———“在俄国人的眼中,这只‘黄

色蛮猴’只要一扔帖子就可以把它压倒。”[14](P157) 也正是

由于俄国统治者对战争形势估计不足,而招致了俄国

的失败。从这一点来讲,柏林的所作所为是十分卑劣的,险恶的居心不说自见。

沙俄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海上斗争的失败是多方面的:强烈的扩张欲望与地缘环境的限制,使得沙俄的海上争霸一开始就具有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远洋海军的发展使俄国具备了一定的远洋扩张的物质基础,但侵略者的本性又决定了他自身无法调和战略目标过大与战争手段效能低下的矛盾,注定要归于灭亡;俄国的战略重点是欧洲,而非远东,在远东投入更多的力量只会愈发削弱欧洲的力量,想要兼顾欧亚,实际上只会陷入一个自相矛盾的困境,最终俄国的外交战略的成果伴随着日俄战争中俄国的惨败都毁于一旦。

考文献

[1]吴春秋. 论大战略与世界战争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2.

[2]孟宪谟,李家德等. 世界重要战略地区图说[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6.

[3]吴春秋. 俄国军事史略(1547-1917)[M].上海:知识出版社. 1983.

[4]

[苏]罗曼诺夫. 日俄战争外交史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 [5]吴春秋. 俄国军事史略(1547-1917)[M].上海:知识出版社. 1983.

[6][美]唐纳德W 米切尔. 俄国与苏联海上力量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7]李永昌. 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的东方战略[J].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4).

[8][美]巴巴拉杰推维奇. 俄国外交政策的一世纪(1814-1914)[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9]

方柏华. 国际关系格局———理论与现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0]李元明. 世界近代国际关系史(上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

校出版社,1988.

[11]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第1分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社,1983.

[12]L.C.B Seeman:From Vienna to Versailles [M].N.Y1963.[13]K.S.Weigh:Russia-Chinese Diplomacy [M].The Commercial

Press , 1929. [14]

李永昌. 尼克拉二世传[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99

Declination of Russia ' s Sea Pow er

form Crim ean War to Russo-Japanese War

Z HANG Wei

(Scho ol of History , HuaDong Normal Univ ersity ,Shanghai 20062,China)

Abstra ct:Tsarist Russia had a strong desire to expanse the empire. The use o f fo rce w as Russia's traditio nal policy o f big w aters. major w ars,

But in the middle o f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early tw entieth century ,

there w ere three

the

in which T sarist Russia both had ended in failure.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 r its failure,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form the impact o f the expansion of Russia at sea, the Russia Navy 's o ffshore dev elopment, and Russia diplomatic strategy are three aspects of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failure by Tsarist Russia.

Key wor ds:Russia [the geopolitical env ironment [

diplomatic strateg y

责任编辑

!!!!!!!!!!!!!!!!!!!!!!!!!!!!!!!!!!!!!!!!!!!!!!!

(上接第95页)

On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 of Villager Self-government Organization

—in View ing 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

ZHOU Dan 1

YANG Wei-xue 2

(1.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Law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zhou ,Hubei 438000[2. Center f or Chinese Rural Studies of Huazho 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 430079China)

Abstra ct:T he key o f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is to coo rdinate so cial eff iciency in co untryside, and the benefit co ordination must depend on certain social organization .The traditio nal benefit mechanism of v illag er self -g overnment organizations canno t meet the need of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Therefore, a new mechanism must

be established to maintain the villager self-gov ernment o rg anizatio n. T hrough the analy sis o f the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of v illag ers'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

the po wer mechanism,

the realizatio n mechanism and the

safeg uard mechanism w e can better narrate and co mment the ro le of villagers in achiev ing harmonious develo pment of rural politics, eco no my and culture in our country's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Finally , acco rding to the new the backg ro und o f rural reconstruction, the paper propo ses system construction to safeguard the display of the benefit functio n mechanism of villagers autono mous organization. Key wor ds:villager self-gov ernment [mechanism [system co nstructio n

指导教师

胡成立

责任编辑

100

第13卷第3期Vol. 13No. 3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Huazhong Normal U niversity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2006年10月October 2006

俄国从克里米亚战争到日俄战争期间

海上斗争失败的原因刍议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上海200062)

摘要:沙皇俄国是一个具有强烈扩张欲望的帝国,用武力争夺水域成为俄国的传统国策。但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的三次重要战争中,沙俄均以失败告终。为探究其失败的原因,本文从地缘环境对俄国海上扩张的影响,俄国外交战略两个方面说明了侵略者的本性决定了其自身无法调和战略目标过大与战争手段效能低下的矛盾,注定要归于灭亡。

关键词:俄国;海地缘环境;外交战略

十八世纪以后,沙皇俄国经过不断地侵略、扩张,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其国土濒临四大洋中除印度洋外的三大洋,拥有巨大的战略优势。从理论上讲已经具备了成为海军强国的重要基础。为了推行它的“世界性侵略体制”,用武力争夺水域成为俄国的传统国策。从1700年对瑞典发动的北方战争开始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的29次主要

[1](P 211)

对外战争中,有13次是为了夺取水域的战争。争夺的水域主要集中在波罗的海、黑海海峡、朝鲜海、轻津海峡、宗谷海峡、对马海峡。虽然俄国呼吸到了海峡的气息,但并不畅快,始终只是一个双手发展极不平衡的巨人。特别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的三次重要战争中(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1877年~1878年俄土战争、1904~1905日俄战争),俄国海军在与英、法、日海军的较量中败下阵来,致使沙俄在西、东两个方向上对海洋的扩张招致重大挫折,同时也使沙俄离为自己自掘的坟墓越来越近。黑海的强制中立化的问题迟迟不能得已解决,沙俄的贪婪眼光便不得不转向广阔的东方,而日本这个新兴扩张主义国家的崛起,也使得沙俄遭遇到又一个强劲对手,其结果同样也是悲剧化的。为了从一定程度、一定角度上对1853~1904间俄国海上斗争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阐释,本文拟从地缘环境对俄国海上扩张的影响、俄国海军的发展在其海上斗争中的作用、以及俄国外交战略三个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积极的探讨。

地缘环境对俄国的海洋扩张战略具有相当之影

响。依照马汉的海权理论,一个海上强国的出现需要具备多种条件,其中地理条件至关重要。因此,如果抛开具体的地理环境,对俄国的海洋扩张政策进行历史的分析将是缺乏客观基础的和不全面的。

俄国虽然是一个临海大国,但俄国的海岸线除北冰洋沿岸之外,基本上是通过边缘海与大洋相通,而这些边缘海又多为邻国的陆地所包围,只能通过狭窄的出海通道通行。恰为不幸的是,俄国的这些邻国在历史上又都是俄国的敌对国家,使得俄国在那些对于俄国海洋扩张极为重要的海上战略要冲的争夺上是耗费大量精力的和吃力不讨好的。

黑海海峡对俄国的黑海舰队来说是进入地中海的战略要冲。若失去黑海海峡的控制权,黑海舰队将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内湖舰队”。黑海海峡是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的总称,是沟通黑海、地中海的重要通道。其中“博斯普鲁斯海峡沟通黑海、马尔拉海,长约30公里,最深入80米,最浅处27.5米。达达尼尔海峡,全长64公里,连接马尔马拉海的北口宽3,200米,连接爱琴海的南口宽余3,600米,最窄处1,250米,平均深60米,最深处120

[2](P208)米。”依此可见,黑海海峡地势险要,航道一经封

锁,黑海将成为一个“内湖”,想要打破封锁,困难重重,可想而知。因此,掌握黑海海峡的控制权,对俄国来说,至关重要。进入19世纪后,俄国更加紧了对近东,海峡地区的扩张。土耳其作为俄国的世敌,也是英、法、德对抗俄国的重要棋子,俄土之间关于海峡控制权的归属问题争夺异常激烈,1829年、1853年、

作者简介:张威(1978—),男,湖北团风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2006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史研究。

96

1875年俄发动了三次对土战争,均以实现夺取海峡为目标,但是沙俄的扩张政策受到欧洲列强的坚决反对,从一开始,实际便处于外交上的极端孤立,国际环境对俄国极不利。正是基于此,地理环境、国际环境的双重不利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俄国对于黑海海峡的争夺将是“无果而终”的。

相较黑海舰队而言,俄国太平洋舰队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俄国的太平洋舰队几乎被封闭于日本海海域之内,要想进出太平洋则必须经过有东北亚“三门户”之称的对马海峡、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在日本崛起为海军强国之后,这条通道也充满了艰险,更不用说为了对抗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因此,俄国海军的活动空间相对狭小、封闭,出海口不畅通,扩张活动受到极大限制是地缘环境对俄海洋扩张数次受挫的一个不利因素。

此外,俄国四大舰队所处海域被陆地隔绝,互不相连,彼此孤立,难以形成集中,强大的战斗力也是地缘环境在于俄国海洋扩张的另一个不利因素。俄国在欧洲部分的三个舰队所在的海域白海、波罗的海和黑海,分别被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欧洲半岛所隔离,而远东的太平洋舰队又与另三支舰队被整个欧亚大陆所隔离。因而,“海陆隔绝的状况使得各个舰队在平时彼此孤立,战时难以相互支援极大地削弱

了俄国海军的整体实力。”[2](P223) 由于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通常并不在于整个潜力上占优势,而在于与敌接触的力量上占优势,在这一点,日本是有利的。”[2](P230)

俄军被迫在远离自己力量中心的地区作战,而日

军却总是靠近自己的力量中心的。”俄国海军的这个

弱点被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的日本海军紧紧抓住。在1904年2月9日本率先对俄军的旅顺要塞发动突袭击的八个月后,行动迟缓匆忙成军的俄国太平洋第二分舰队才出航驰援。其中由海军中将罗杰斯特文斯基率领的舰队主办由于难以从苏伊士运河通行,只好绕道非洲,经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其于两只小舰队经苏伊士运河进行印度洋。双方在马达加斯加会合,于1905年5月14日抵达朝鲜海峡,航行数万时,历时8个月。而此时离旅顺被日军攻陷,太平洋舰队的覆灭已经过去了4个多月,以逸待劳的日本海军在5月27日的对马海战中将长途奔袭的“疲劳之师”全歼,完全夺取了制海权,从而也使俄国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依上可见,曾经耀武世界的“欧洲宪兵”被其视作“黄色蛮猴”的东方日本打得一败涂地,极其不利的地理条件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尽管俄国在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的海上

斗争总是屡战屡败。但这一时期俄国海军的发展在其海洋扩张战略中所起到的作用则是不可忽视的。克里

米亚战争之后,俄国认识到自己与英、法海军的巨大差距,加速对海军的发展,而俄国对于海军发展关心程度可以从1856年、1878年、1904年1900年的海军经费的教字上看出个究竟:1856年为18.2百万卢布、1878年时为32.7百万卢布、1894年为51.2百万卢布,1900年时为86.6百万卢布。[2](P205)

在海军的建设方针上,俄国从十九世纪六十年

代到1895年这一时期,“非常着重海岸防御”。[6](P208) 并且深受美国内战的影响,建造和购买了很多浅水重炮

舰,将这些浅水炮舰驻防于波罗的海,黑海,以便于当强敌封锁俄国海岸时,突破封锁,击沉敌舰。到了19世纪90年代中期,俄国海军受当时席卷全球的马汉海权论的影响,其海军政策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以前的强调防御转向强调进攻。“中日战争结束时,俄国通过威胁性的干涉手段,获得了旅顺港,并在海洲开辟一个势力范围。为巩固这个据点,俄国陆续向远东派遣了许多一级战列舰,直到把太平洋舰队,建

设得象波罗的海舰队一样强大。”[2](P201) 所以,俄国海军

政策的调子日趋积极,具有十分鲜明的进攻性和帝国主义的色彩。

到十九世纪末,俄国海军的总体势力在全球海军中名列第三。到1898年,它拥有二十艘战列舰,二十二艘海防舰,十一艘装甲巡洋舰,两艘防护巡洋舰、二十艘巡洋舰、九艘鱼雷炮艇、五艘驱逐舰,约七十五艘长一百英尺以上的鱼雷快艇以及各种辅助舰只,总吨位达到39.7万吨。[2](P222) 在貌似强大的俄国海军背面,实际上隐藏着许多严重问题。相比英、法、德、美等先期步入工业化的国家,由于工业基础落后,进展速度,作战效能都无法与这些国家相比。俄国相当数量的舰只只由英、法等国的外国造船商、外国供应商提供的。舰船的设计不能获得对同样吨位所能预期的全部进

攻能力,结果大部分舰只的火炮威力不足。”[2](P223)

并且

增加了舰队编队行为的困难。

俄海军的主要弱点是在人员问题上。1874年,俄国颁布了所谓的普遍义务兵役制。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俄国每年征募新兵七千到一万一千名。日俄战争期间,俄国进行过9次动员,先后征召近120万人入伍。[3](P267) 被征召的士兵都是劳动人民。侵略战争的目的和为沙皇贵族卖命同他们的切身利益格格不入,因此士气低下毫无斗志。此外,士兵股役期间不得结婚,薪饷极低,全年饷银只有2卢布10戈比,军官虐待士兵的现象时有发生,士兵被视为粪土。[4](P 302) 军官、士兵矛盾尖锐化。“贵族军官质量的低劣,也是俄军的一个

致命的弱点。”[5](P269) 同时,俄国海军严重缺乏够格的军

97

官,贵族从军主要是为了升官发财。他们“最大的本事就是拍马屁,贪污盗窃,除个别人外,都对军事不感兴趣,甚至一窃不通。”更有甚者,“许多将军们及其副官,心腹们,往往带着女人和香槟酒上前线,腐败透

顶。”[5](P269) 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拒绝一切新鲜事物在

各级军官中泛滥成灾。

总的说来,“当时俄海军力量的实际远不能与其外表相比,由于各种自然障碍以及人员缺乏训练和物质条件不良的严重影响,那表面上很可观的力量就大

为减弱了。”[6](P223)

俄国海军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三次海上斗争表明,在霸权政治那里永远无法解

决战略目标过大和军事手段不足的矛盾,这是由侵略者的本性所决定的。正如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俄国封建农奴制的全部腐朽一样。俄国一方面无法舍弃巴尔干、土耳其,另一方面又想以对日战争的胜利称霸远东。在欧到大陆两头的“疲于奔命”,最终使得俄国自身势力大大削弱,加速了新的革命力量的产生,沙皇俄国更进一步地走近自掘的坟墓。

地缘环境的不利影响,和两次对土战争的无功而返,使得十九世纪七八年代之后,俄国战略方针发生

改变:“给西方以战争,给东方以和平。”[7]

这一时期,它在外交策略上重显著的特点是:政策不受拘泥,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俄国政府在遇到艰巨的障碍时,很少设法继续干下去;而是调转头来集中力量于填补权力的真空。每当碰到强烈的反对时,俄国政府不是采取达成协议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因为有三个地区———远东、中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是俄国人可以施加影响的。所以,当他们不能进入其中一个地区时,他们可以改变方向,转到另

一个地区去。”[8](P256) 当征服君士坦丁堡夺取黑海海峡

的前景相当渺茫之时,俄国就将目光投向远东。对于

尼古拉二世而言,远东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横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筑如果径直从满洲穿过,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而无须沿着俄国弯弯曲曲的边境线,俄国将获得巨大的便利;控制朝鲜海和夺取天然的不冻港旅顺则会让太洋洋舰队的脚步迈得更大一些。因此,对于这一时期,俄国外交战略和海上斗争主要地点的转移问题,笔者将从当时的国际格局对俄外交战略的影响,法俄同盟的缔结,德国对俄国介入远东事务采取“积极”怂勇态度进行分析。

克里米亚战争是19世纪中叶欧洲的一次主要战争,它的发生终结了维持40年的维也纳体系,同时催生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和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巴黎体系和英法占优势的英、法、普、俄、奥五极均衡的格局。这一格局直至1894年法俄联盟,共同对抗德国98

而告终结。[9](P82)

在这一个多极均衡格局里,西方各大国

没有哪一个强大到足以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的程度:英国通过这次战争,消除了俄国对土耳其的威胁,实现了黑海的中立化,维护了在近东的权益,但它所一贯实行的“光荣孤立”,维护欧洲大陆的均势政策并没有改变;法国实现了为滑铁卢的惨败复仇的目的,它的国际地位开始上升;奥地利在这场战争中虽然获益,但却激怒了俄国也招致了英法的不满,使其在国际舞台上处境艰难;普鲁士虽未直找参与克里米亚战争,在巴黎和会上也未发挥作用,但俾斯麦的外交观念得到了较为普通的承认:“为了普鲁士自身的利益,

处理好同俄国和法国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10](P252) 对

于俄国而说,俄国作为欧洲宪兵这一角色的时代已经

结束了。巴黎条件中的条款直接损害到了俄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虽然和约中并没有明显地改变近东的政治力量均势。因此,“冲破这些条款的束缚成了

1870年以前俄国对外关系至关重要的问题。”[8](P113) 1870年普法战争后出现了被西方史家称为欧洲历史

上最“完美”的均势时期,俄国巧妙地利用法国失败后的国际格局,恢复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丧失在黑海的地位。但是新统一的德意志取代普鲁士的五极均衡格局中,各大国的势力对比没有很大改为,俄国也无力在黑海问题上再向前跨进一步,当列强在矛盾无法调和,而又无力改变时,欧洲出现近30年的和平时期是必然的。列强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亚非大块绵亘的领土。

柏林会议之后的国际形势非常不利于俄国。一方面德奥同盟的建立,使俄国感到德国成为对付其它强国的坚定盟友的希望破灭;另一方面,在黑海问题上,俄国南方直接处于英国直接的军事威胁下。为了摆脱俄国自柏林会议以来的所处的孤立地位,俄国首先提到了恢复三皇协议。在1881年6月18日签署的俄、德、奥三国条约中第3条规定“封闭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原则是涉及整个欧洲的,并且具有相互约束的性质;这一原则是根据国际法,由各项条约加以确认,并经俄国第二全权代表于7月12日会议上

声明加以概括说明的。”[11](P167)

同时其最后一项规定“如果土耳其违背海峡封闭原则而对英国舰队开放,则俄国可以在外交上促使德奥共同反对土耳其。该条款明确列强对封锁海峡是互相负责的,而非英国一方的解释,仅对土耳其素丹负责。对英国舰队的“进出自由”也施以制约。这不能不说是俄国外交取得一次在“和平”年代的“有限”胜利。

依上可知,“俄国之所以能够把侧重点,从近东和欧洲转到中国东北和太平洋,是因为列强都对类似的事业感兴趣”—进行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并且对

于一向争议的中心地区———奥斯曼帝国,抱有维持其现状的共同愿意,在这里尽管发生过一些危机,但所有政府都表现出和平解决问题的决心,而不允许把均

势打破。”[8](P198) 因为这一时期,没有一个强国觉得它能

够以采取独立行动中得到好处。这便是19世纪九十年代的俄国。与其它列强一样,在远东进行帝国扩张

的一个重要原因[8](P211) 。

俄国在远东与太平注的扩张以及随之而来对其他列强利益所构成的威胁,引起了英国与日本的忧虑。而法国和德国“则较不关切,因为前者是俄国的盟国,后者是始终鼓励俄国扩张的”。[8](P138)

对于俄国来说,1894年同法国建立军事同盟,使俄国达到了避免孤立的目的,从而在外交上稳定了欧洲局势,形成了两个集团化军事同盟对垒的初始局面。虽然当时法俄同盟实力还不足以与三国同盟抗衡,而且没准备去主动较量。1902年,法国为维护同盟,表示支持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同时,俄国也通过划定与阿富汗的边界线,暂缓了与英国在中亚的冲突,使俄国避免了两线作战,而专心于与日本的较量。

纵观十九世纪中叶直至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对俄政策,利用俄国来实现自己主宰欧洲的目标是俾斯麦为消除受到“同盟国入侵的恶梦”孤立法国并创建那种能保证德国总是在欧洲五强中三个强国那一边同盟体系的重要一环。俾斯麦认为“普法战争后,法国已不具有对德国的军事威胁,而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如何处理与其东部邻国—俄国的纠纷上”。[12](P121) 1870年三皇同盟便是俾斯麦这种观念的有利尝试。威廉二世主政时期,虽然,德俄两国的敌对已趋公开化,但德国对俄国在远东的渗透遭到日本强有力的反抗,表现了极大的兴趣。柏林认为“只要俄国能专注于远东事务,那么德国在其东部边境受到攻击的危险就会大大减少了,同时假手日本削弱俄国,间接削弱法俄同盟对德国的军事压力,给德国在欧洲“自由行动”带来方便。所以,积极怂恿俄国深陷日俄战争的泥潭是德国外交的既定原则。1895年,威廉二纪在尼古拉二世的一封信中写道:俄罗斯的命运就是“开垦五洲大陆和捍卫欧洲,免受黄种人的侵犯。在这方面你将会看到我是永远站在你一边的。随时准备尽我的力量来帮助

你。”[8](P213) 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德皇积极地怂恿使得他的表兄在远东走向战争。他曾写到:“根据扩张规

律,俄国必须为商业利益而在海外获得一个不冻港,而且符拉迪沃斯克和大连及其背后的陆地必须在你的掌握之中,以便使你的铁路建设成行,这条铁路能

将给养送达这些地方。在这两港之间是一个舌形地带,可以在你的任何一个敌手中成为第二个达达尼尔海峡!这对于你来说是不能容许的。为了让这些达达

尼尔不妨碍你们商业利益,朝鲜必须成为俄国的,这

只是你和你的国家的事,与他人无关。”[13](P114)

,因此,威廉二世的阴谋诡计使得俄国人产生一种盲目自大的

心理,缺乏战争准备———“在俄国人的眼中,这只‘黄

色蛮猴’只要一扔帖子就可以把它压倒。”[14](P157) 也正是

由于俄国统治者对战争形势估计不足,而招致了俄国

的失败。从这一点来讲,柏林的所作所为是十分卑劣的,险恶的居心不说自见。

沙俄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海上斗争的失败是多方面的:强烈的扩张欲望与地缘环境的限制,使得沙俄的海上争霸一开始就具有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远洋海军的发展使俄国具备了一定的远洋扩张的物质基础,但侵略者的本性又决定了他自身无法调和战略目标过大与战争手段效能低下的矛盾,注定要归于灭亡;俄国的战略重点是欧洲,而非远东,在远东投入更多的力量只会愈发削弱欧洲的力量,想要兼顾欧亚,实际上只会陷入一个自相矛盾的困境,最终俄国的外交战略的成果伴随着日俄战争中俄国的惨败都毁于一旦。

考文献

[1]吴春秋. 论大战略与世界战争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2.

[2]孟宪谟,李家德等. 世界重要战略地区图说[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6.

[3]吴春秋. 俄国军事史略(1547-1917)[M].上海:知识出版社. 1983.

[4]

[苏]罗曼诺夫. 日俄战争外交史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 [5]吴春秋. 俄国军事史略(1547-1917)[M].上海:知识出版社. 1983.

[6][美]唐纳德W 米切尔. 俄国与苏联海上力量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7]李永昌. 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的东方战略[J].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4).

[8][美]巴巴拉杰推维奇. 俄国外交政策的一世纪(1814-1914)[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9]

方柏华. 国际关系格局———理论与现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0]李元明. 世界近代国际关系史(上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

校出版社,1988.

[11]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第1分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社,1983.

[12]L.C.B Seeman:From Vienna to Versailles [M].N.Y1963.[13]K.S.Weigh:Russia-Chinese Diplomacy [M].The Commercial

Press , 1929. [14]

李永昌. 尼克拉二世传[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99

Declination of Russia ' s Sea Pow er

form Crim ean War to Russo-Japanese War

Z HANG Wei

(Scho ol of History , HuaDong Normal Univ ersity ,Shanghai 20062,China)

Abstra ct:Tsarist Russia had a strong desire to expanse the empire. The use o f fo rce w as Russia's traditio nal policy o f big w aters. major w ars,

But in the middle o f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early tw entieth century ,

there w ere three

the

in which T sarist Russia both had ended in failure.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 r its failure,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form the impact o f the expansion of Russia at sea, the Russia Navy 's o ffshore dev elopment, and Russia diplomatic strategy are three aspects of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failure by Tsarist Russia.

Key wor ds:Russia [the geopolitical env ironment [

diplomatic strateg y

责任编辑

!!!!!!!!!!!!!!!!!!!!!!!!!!!!!!!!!!!!!!!!!!!!!!!

(上接第95页)

On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 of Villager Self-government Organization

—in View ing 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

ZHOU Dan 1

YANG Wei-xue 2

(1.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Law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zhou ,Hubei 438000[2. Center f or Chinese Rural Studies of Huazho 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 430079China)

Abstra ct:T he key o f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is to coo rdinate so cial eff iciency in co untryside, and the benefit co ordination must depend on certain social organization .The traditio nal benefit mechanism of v illag er self -g overnment organizations canno t meet the need of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Therefore, a new mechanism must

be established to maintain the villager self-gov ernment o rg anizatio n. T hrough the analy sis o f the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of v illag ers'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

the po wer mechanism,

the realizatio n mechanism and the

safeg uard mechanism w e can better narrate and co mment the ro le of villagers in achiev ing harmonious develo pment of rural politics, eco no my and culture in our country's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Finally , acco rding to the new the backg ro und o f rural reconstruction, the paper propo ses system construction to safeguard the display of the benefit functio n mechanism of villagers autono mous organization. Key wor ds:villager self-gov ernment [mechanism [system co nstructio n

指导教师

胡成立

责任编辑

100


相关文章

  • 国际关系史(王绳祖)笔记
  • 第一编 近代国际关系 (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 第一章 17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 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 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时间:1618年-1648年 导火线:哈布斯王室压迫捷克新教徒 ...查看


  • 九上课后思考题答案
  • 第13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课后答案: P90 复习 1. 克伦威尔坚持武装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斗争,建立了一支新式的资产阶级军队"铁骑军"和"新模范军",打败了王党军,取得了两次内战的胜利." ...查看


  • 世界近代历史上册
  •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复习要点 第一章 资本主义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一. 识记 1. 阅读教科书第6页新航路开辟的经过表,掌握三大航海家开辟新 2.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人及其成就: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果及其代表人物. 二. 理解 1. ...查看


  • 论叶卡捷琳娜二世对土耳其的政策
  • 作者:刘金明 西伯利亚研究 2005年07期 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的俄国正处于西欧资本主义勃勃兴起.封建制度迅速崩溃的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这种复杂的形势赋予俄国对外政策以某些特点,即一方面利用动乱的局势继承彼得大帝的衣钵着重致力于争夺土耳其 ...查看


  • 克里米亚战争
  • 基本简介 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又名"克里木战争",克里米亚战争东方战争.第九次俄土战争).英.法.奥斯曼帝国(1299-1922)和撒丁王国结成同盟同沙皇俄国进行的一次战争,也是拿破仑帝国崩溃以后规模最大 ...查看


  • 世界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全)
  • (全) 价格革命 16至17世纪西欧社会上出现的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使欧洲贵金属的储量急剧增长,从而引起欧洲各国通货膨胀.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升四倍多,英.法.德等国的物价平均 ...查看


  • 九年级上册历史总结
  • 九年级上册历史总结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查看


  • 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的前车之鉴
  • 克里米亚战争 俄罗斯的前车之鉴 网友评论()2014.03.16 总第11期 作者:兰台 引言:随着克里米亚越发紧张的事态,越来越多的人怀着这样的疑问关注着事态:普京想做什么?真的想用强力肢解乌克兰这个主权国家而将克里米亚这一战略要地吞并进 ...查看


  • 一战的起因
  • 浅析一战爆发的起因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历史学 学号:[1**********] 姓名:李晶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究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导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