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对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影响之分析

新会计准则对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影响之分析 作者:赵荣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22期

摘要: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对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就与制造企业关联度较大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职工薪酬4个新会计准则与旧准则进行对比,深入分析并探讨对成本核算的影响,对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成本核算 影响

一、存货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一)存货采购成本范围变化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存货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取消了原准则中商品流通企业发生的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仓储费、包装费等费用归入期间费用的规定。

(二)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

在原准则下,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采用不完全列举形式,可采用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及后进先出法等。而新会计准则仅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及个别计价法,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并且缩小了选择空间,原因在于后进先出法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存货的实物流向,成本核算记录的信息流与实物流不一致,同时可遏制企业通过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变更来调节利润。

(三)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通常有按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人工时、按机器工时、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按直接成本及按产成品产量等,企业具体采用哪种分配方法由企业自行决定。与原准则不同之处有两点:第一,企业选择分配方法更灵活,更强调合理性,企业可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多种方法并存使用;第二,将产品产量改为产成品产量,使标准更加明确化。

(四)周转材料摊销方法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周转材料)应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取消了分期摊销法,缩小了选择空间,从而防止人为地利用摊销方法的变化操纵利润。但是,取消分期摊销法后可能造成部分以前采用分期摊销法的企业在不同期间发生产

品成本波动:当从分期摊销法变更为一次转销法,领用期产品成本上升;当从分期摊销法变更为五五摊销法,领用期和报废期的产品成本上升。在作成本分析时一定要考虑摊销方法变化的因素。

(五)存货期末计价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中,对存货可变现净值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另外,新会计准则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也与原准则不同。原准则下,“存货跌价准备”对应的科目是“管理费用”;新准则下,对应的科目是“资产减值损失”。

二、固定资产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一)对计提折旧的影响

固定资产对成本核算的影响主要变现为生产设备、厂房等与生产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变化。

第一,新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引入了“现值”的概念。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原准则不要求按现值计量。

第二,确定固定资产原值时还应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部分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废弃时会发生一定的支出,新会计准则要求在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对这部分支出应予以考虑。 以上新会计准则的变化都会影响固定资产原值,从而影响计提折旧的金额,影响成本金额。

(二)对固定资产修理处理的影响

按原会计准则,生产性固定资产发生的修理费,应计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而按新会计准则应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期间损益,也不再采用预提或摊销方式。这样,从管理上来看,对生产性固定资产使用与维修的责任考核要求越来越高。

三、无形资产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原会计准则规定,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新会计准则则是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对研究开发费用予以“费用化”和“资本化”。另外,原准则所有无形资产摊销金额全部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新准则允许部分符合条件的无形资产摊销金额计入成本,使产品成本更加完整。

四、职工薪酬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从薪酬的本质出发对薪酬的范畴进行了重新定义,凡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或付出的所有代价(对价)均属于职工薪酬的范畴,即不论货币性还是非货币性,不论提供给职工本人还是提供给其配偶、子女,不论是直接的常规性薪酬还是以权益工具为计量基础的新型薪酬,都属于职工薪酬的范畴,与原准则相比范围更广。同时,新会计准则还取消了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的做法,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历史经验数据确定计提比例。以上准则的变化使进入产品成本的人工费产生变化。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对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解决了原会计准则中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成本核算的要求。制造企业应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成本信息的质量,并提高成本分析、成本管理的水平,从而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

[3]黄毅勤,何昊.成本会计[M].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4]闫明杰.现行会计准则对产品成本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9(4 上)

[5]陈杏.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成本核算影响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

新会计准则对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影响之分析 作者:赵荣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22期

摘要: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对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就与制造企业关联度较大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职工薪酬4个新会计准则与旧准则进行对比,深入分析并探讨对成本核算的影响,对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成本核算 影响

一、存货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一)存货采购成本范围变化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存货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取消了原准则中商品流通企业发生的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仓储费、包装费等费用归入期间费用的规定。

(二)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

在原准则下,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采用不完全列举形式,可采用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及后进先出法等。而新会计准则仅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及个别计价法,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并且缩小了选择空间,原因在于后进先出法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存货的实物流向,成本核算记录的信息流与实物流不一致,同时可遏制企业通过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变更来调节利润。

(三)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通常有按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人工时、按机器工时、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按直接成本及按产成品产量等,企业具体采用哪种分配方法由企业自行决定。与原准则不同之处有两点:第一,企业选择分配方法更灵活,更强调合理性,企业可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多种方法并存使用;第二,将产品产量改为产成品产量,使标准更加明确化。

(四)周转材料摊销方法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周转材料)应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取消了分期摊销法,缩小了选择空间,从而防止人为地利用摊销方法的变化操纵利润。但是,取消分期摊销法后可能造成部分以前采用分期摊销法的企业在不同期间发生产

品成本波动:当从分期摊销法变更为一次转销法,领用期产品成本上升;当从分期摊销法变更为五五摊销法,领用期和报废期的产品成本上升。在作成本分析时一定要考虑摊销方法变化的因素。

(五)存货期末计价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中,对存货可变现净值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另外,新会计准则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也与原准则不同。原准则下,“存货跌价准备”对应的科目是“管理费用”;新准则下,对应的科目是“资产减值损失”。

二、固定资产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一)对计提折旧的影响

固定资产对成本核算的影响主要变现为生产设备、厂房等与生产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变化。

第一,新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引入了“现值”的概念。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原准则不要求按现值计量。

第二,确定固定资产原值时还应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部分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废弃时会发生一定的支出,新会计准则要求在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对这部分支出应予以考虑。 以上新会计准则的变化都会影响固定资产原值,从而影响计提折旧的金额,影响成本金额。

(二)对固定资产修理处理的影响

按原会计准则,生产性固定资产发生的修理费,应计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而按新会计准则应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期间损益,也不再采用预提或摊销方式。这样,从管理上来看,对生产性固定资产使用与维修的责任考核要求越来越高。

三、无形资产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原会计准则规定,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新会计准则则是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对研究开发费用予以“费用化”和“资本化”。另外,原准则所有无形资产摊销金额全部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新准则允许部分符合条件的无形资产摊销金额计入成本,使产品成本更加完整。

四、职工薪酬准则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从薪酬的本质出发对薪酬的范畴进行了重新定义,凡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或付出的所有代价(对价)均属于职工薪酬的范畴,即不论货币性还是非货币性,不论提供给职工本人还是提供给其配偶、子女,不论是直接的常规性薪酬还是以权益工具为计量基础的新型薪酬,都属于职工薪酬的范畴,与原准则相比范围更广。同时,新会计准则还取消了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的做法,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历史经验数据确定计提比例。以上准则的变化使进入产品成本的人工费产生变化。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对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解决了原会计准则中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成本核算的要求。制造企业应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成本信息的质量,并提高成本分析、成本管理的水平,从而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

[3]黄毅勤,何昊.成本会计[M].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4]闫明杰.现行会计准则对产品成本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9(4 上)

[5]陈杏.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成本核算影响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


相关文章

  • 三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想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成本信息的有效性和相关性不可忽视.而成本核算是企业获得成本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就我国目前采用的制造成本法.西方广泛采用的作业成 ...查看


  • 开题报告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利润影响分析
  •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 年 02 月 22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查看


  • 会计学毕业论文[1]
  •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名称: 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二0一一 年 九 月 七 日 目 录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 录„„„„„ ...查看


  •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成本中的应用
  • 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中的理解及运用 摘要:在成本会计中的很多方面都体现着重要性原则的精神,正确理解和运用成本会计重要性原则可以简化会计核算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在此论述了成本会计的原则,着重论述了重要性原则内涵的基础上又重点分析了其在成 ...查看


  • 关于机械加工企业会计处理的探讨
  • 关于机械加工企业会计处理的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加工企业得到了快速 的发展,机械加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 必须具有良好的会计核算水平.文章阐述了会计处理方法的定义. 机械加工业会计处理流程,然后选 ...查看


  •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 江苏大学毕业论文 目 录 一.成本核算概述„„„„„„„„„„„„„„„„„„„„„„„„„„„1 (一)成本概念与内容划定„„„„„„„„„„„„„„„„„„„„„„„1 (二)成本核算概念及改进现有成本核算的意义„„„„„„„„„„„„ ...查看


  • 水泥企业的成本核算分析
  • 中国建材报/2010年/8月/16日/第B03版 建材财会 水泥企业的成本核算分析 彭文胜 中材萍乡水泥有限公司 水泥企业成本核算主要包括产品生产成本(制造成本)和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期间费用)两部分. 产品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 ...查看


  •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2)
  •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摘要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两种重要的成本核算方法,这两种方 法因为对成本的核算切入角度不同,因而在产品成本.存货计价.收益计算方法及提供的信息用途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从变动成本法和完 ...查看


  • 会计成本核算
  • 会计成本核算 一总则 1.本公司成本会计事务处理准则及程序,除普通会计事务处理准则及程序和法令.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准则及程序处理. 2.本公司的成本会计事务由财务部成本科处理. 3.本公司成本计算采分步成本制,每月底计算成本一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