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技术的性质教学设计

技术的性质

教 材:(凤凰国标课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

文档内容:技术的性质

章 节:第一单元 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性质

课时: 1课时

作者:吴忠兰(黄岩院桥中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技术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

(2)理解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

(3)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技术的综合性。

(1)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2)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3)了解专利的作用及有关规定。

(4)懂得专利的申请流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思考讨论,感受并理解技术的综合性。

(2)通过分析案例,了解知道技术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

(1)通过思考讨论,感受并领会技术的两面性。

(2)通过学生分组模拟演示,体会专利的申请过程。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技术的创新性和综合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观。

(2)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

(1)通过学习技术的两面性,让学生正确看待技术的两面性。

(2)懂得专利的作用与专利的申请方法后可以容易通过申请专利来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区别与联系。

2. 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懂得专利的申请流程。

三、教学难点

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四、教学方法

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

1. 课本分析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是全书的逻辑起点,它为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走入技术世界搭建了平台,也为学生开展技术设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第二节承接了第一节“技术的价值”的内容,围绕技术的5个性质,即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展开,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力求让学生理解、内化,掌握看待和分析技术问题

的方法,形成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并贯穿于整个通用技术的学习全过程。本节的内容设置为2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

技术的目的性,课本首先指出技术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而每一项具体的技术又一定是为人们某方面具体的需求服务的。然后用案例“助听器的发明”加以具体阐述。并指出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之中。是推进技术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的源动力。对于这个案例的处理,要注意它是为了“技术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这个论点进行说明的,所以在分析这个案例时,先要让学生分析,助听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接着要分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都作了些什么?又是如何去做的?

技术的创新性,课本首先指出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技术的核心所在,也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课本的“小辞典”包括随后的“讨论”就是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创新的概念,告诉学生:技术创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不一定就是发明,不要把创新看得太神秘,关键是突出一个“新”字。然后课本进一步明确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并利用“瓦特蒸汽机”的例子说明技术发明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老师可以补充像“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自行车的发展”等,也可以让学生举一些身边发生的案例来进行说明。课本中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可以理解为技术的创新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培养自己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不怕困难、追求创新的良好态度与品质;技术创新没有止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也正是创新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魅力所在。

技术的综合性,课本分成了三块进行了阐述:一是技术具有跨学科性,每项技术都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课本举了小板凳的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一些身边的常用物品加以阐述;二是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技术与科学这两个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们无意识的混淆起来,所以课本先从概念上、研究的方法上等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说明,然后通过实例来让学生理解。

2. 设计理念

技术的性质这节课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五个性质联系起来,要找一个载体,能同时体现多个性质的典型案例!我选择了“助听器的发展”这个例子。通过助听器的发展引出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逐一讲解,让学生感受、体会进而理解技术的三个性质。

3. 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学生参与思考分析为课堂教学主线,以学生比较熟识的“助听器的发明”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为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案例分析、演示讲解,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

4.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以前的各学科当中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一些技术的知识或案例,但一般都是零碎而非系统的,感性而非理性的,而且往往并非从技术的角度出发。 在经历了前一节“技术的价值”的学习后,他们走进了技术的世界,发现了人类的创新活动和技术发展给世界带来的繁荣和异彩,激发了投身技术创新行列,实现人生价值的热情,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对技术的性质识记并不困难,关键是通过案例分析、讨论、马上行动等活动,能对技术的性质实现理解、内化,形成和提高理解技术、评价技术以及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源的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PPT 等。

2. 教学课件的准备

教学课件比较简洁,多以直观的图片来说明,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心。

七、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社会、自然的辨证关系,初步建立了技术意识。接下来将从技术最基本特性的角度出发,阐述技术的五个性质,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技术的理解。这一课时将从“助听器的发明”引入,主要介绍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和综合性。

2.案例分析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张幻灯片,

投影大屏幕助听器的发明,学生观看大屏幕,并思考问题。

助听器的发明:

(1)从什么具体目的出发?

(2)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

(3)满足了什么具体要求?

由此能否归纳出技术的一个性质?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

3.技术的性质

技术的性质:①目的性

老师:听力残障者需要用助听器体现助听器技术的目的性;早期的助听器体积庞大,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1923年马可尼公司研制出电子管控制的助听器,装在一个16磅的盒子里。20世纪30年代,电子管趋于小型化,但是这么大的助听器还是没法带。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的问世带领人们进入了微型化的时代,人们把助听器做的非常小,完全可以放进耳朵内,方便佩戴。助听器由大到小、由电子管到晶体管体现了技术的又一性质,什么性质?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

②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的核心

逐一放映幻灯片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自行车的发展、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等,

学生讨论:

一、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为什么称蒸汽机为发明,而称显示器与电视机为创新?

二、瓦特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怎样的技术体系的发展壮大?请举例说明。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

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

技术发明: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技术革新: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助听器的发展过程中,电子管和晶体管的问世就是技术发明,而其他的一些改进则是技术革新。助听器的研究需要用到声学、电学、机械学、人体生理学、材料学、医学及人文哲学等,说明了技术具有什么性质?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

③综合性

从小板凳需要综合哪些学科知识出发,引出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技术与科学两者的区别:

科学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侧重:

认识自然

力求:

有所发现

回答:

“是什么”“为什么”

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侧重: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

力求:有所发明

回答:

“怎么办”

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形式不同。科学成果一般表现为理论、概念、定律、规则、论文等,此类成果一般不具有商业性;而技术成果一般则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现,此类成果可以商品化。

科学与生产不发生直接的联系,而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技术离开了实践,就无法体现其价值。

马上行动:

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分别举出3个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实例。

科学活动

牛顿运动定律

技术活动

瓦特蒸汽机

爱因斯坦相对论

电脑制造

霍金的黑洞理论

家具制造

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技术不仅与科学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与其他学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当代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就十分密切。技术常常涉及工具、材料、技能、工艺、程序等,而艺术则涉及人类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修养等。艺术能触发智慧的火花,激发技术创造的想像力,而技术进步也会带来艺术创作方式的改变。

④两面性

展示实物电池

老师:电池的使用可以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同时给环境带来什么影响呢?

学生:正:电池可以随时随地为人类带来光明和动力。

反:任意丢弃的废旧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一粒钮扣电池就能污染6×105L 水。

观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以及核电站的有关图片。引出核技术的两面性。

老师:什么是技术的两面性?

学生: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存在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的正面价值,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甚至是灾难的负面影响。

老师:农药技术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同时又给大自然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呢?

学生:正:农药技术的出现,可以保护农作物或促进农作物的茁壮成长。

反:污染环境,或长期吃了喷农药过多的农作物,如:白菜,瓜果之类将有害于人的身体健康。

老师:电技术的出现有什么两面性?

学生:正:电技术的出现随时随地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动力。

反:不能正当、合理地利用电,将威胁到人们生命的安全。

探讨活动

全班四人一组。一组提出一项技术,并说出它的正面,另一组说出它的反面,两组间可进行反驳。至少要提到四项技术。

(1)网络技术

正:方便人们工作、学习、交流沟通。

反:有人利用网络从事犯罪活动,如非法截取信息、窃取各种情报、复制与传播计算机病

毒等犯罪活动。

(2)汽车技术

正:方便人们的出行。

反:汽车排放的尾汽、噪音污染环境。

(3)B 超技术

正:可以发现人体内部是否有疾病。

反:进行胎儿性别鉴别。(改变了人口男女人数的自然平衡,出现重男轻女的风气)

(4)克隆技术

正: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器官的移植。

反:可给人们带来灾难,破坏社会的伦理道德。

学生(总结):技术具有两面性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技术既可以给人类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实用性是技术的基本特性,没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就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但是,如果实用性被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甚至不考虑技术对环境,对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而盲目的追求功利性,这就违背了技术的本义,走向它的反面。

阅读“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讨论:你对“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是支持还是反对?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老师再发表。

学生: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但是,必然有一面是主导的,这一面就决定了事物的基本特性。一个有用的技术项目或产品,只要它存在价值,仅管它还存在某种危机和隐患,我们仍然要使用它,这就是我们对待两面性的态度。相信人类的理想和智慧,一定能找到解决技术两面性问题的办法。

⑤技术的专利性。

阅读案例

小强根据现有摩托车锁加装自动报警装置制得了自动报警防盗锁并在杂志上作了介绍,某锁厂根据此材料生产出了这种防盗锁并投放市场,小强起诉锁厂侵权,法院却不予受理。 根据上面材料,请大家说说法院的做法是否合理?

分析上面案例,引出技术的专利性。

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技术发明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对于他们的这些劳动成果我们理应加以尊重和保护。

怎样保护呢?——申请专利,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合法权益。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老师:什么是知识产权?

学生: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部分。

老师:什么是技术的专利权?

学生: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技术发明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凝结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专利权是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案例:50年前,施乐公司为了阻止同类公司搭顺风车,施乐先后为其研发的复印机申请了 500多项专利,涵盖了复印机的全部部件和所有关键技术环节。由于施乐公司设置的专利壁垒,且该专利受法律保护10年,日本的佳能、理光等企业虽然具备大规模研发、生产、销售复印机能力,但也只得望“机”兴叹,施乐公司在这 10年期间里掌控了复印机市场,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老师:根据上面案例谈谈专利有什么作用?

学生: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继续新的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老师提问:专利权是自动取得的吗?

引导学生回答:专利权不能自动取得,对于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必须履行《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申请手续,向国家专利局提交必要的申请文件,经过法定的审批程序,最后审定是否授予专利权。

引出问题:如何申请专利?

提交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授权阶段

马上行动

模拟专利申请:每四名同学为1组,两名同学扮演专利的申请方,另两名同学扮演专利授予方,模拟专利申请的过程。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演示一下。

4.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能不能简要说出技术的五个主要特性,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总结。

5. 课堂练习

分析下面材料中体现了技术哪些性质?

照明技术的发展

人们为了满足对光明的不断追求,依靠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的照明技术从依靠自然光——人工取火——火照明的灯——电照明的灯等不断地发展,从而满足了人们对人造光的更亮、更省、更清洁、更高效、更安全的需求。依靠各种材料的发明和制造技术的提高,灯具朝着款式多样化、结构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研制者或制造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往往对其先进的技术实行专利保护,如各种颜色的LED 灯,都有相应的专利保护,但由于技术所限,有些灯具所用的材料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如日光灯里的汞。

八、教学反思:

第1课时讲了前三个性质: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第二课时讲技术的两面性和技术的专利性。本节课在技术的两面性中进行辩论,一正一反,学生发言热烈,积极参与,整个课堂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性浓。技术项目有“网络技术”、“汽车技术”、“克隆技术”、“电技术”、“电池技术”、“农药技术”、“B 超技术”、“核能技术”等,学生的兴趣较高,都各抒己见。到技术的专利性用的讲课时间相对少一些,通过几个案例分析,可以看得出来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法律意识的,激发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求知欲。

技术的性质

教 材:(凤凰国标课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

文档内容:技术的性质

章 节:第一单元 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性质

课时: 1课时

作者:吴忠兰(黄岩院桥中学)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技术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

(2)理解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

(3)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技术的综合性。

(1)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2)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3)了解专利的作用及有关规定。

(4)懂得专利的申请流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思考讨论,感受并理解技术的综合性。

(2)通过分析案例,了解知道技术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

(1)通过思考讨论,感受并领会技术的两面性。

(2)通过学生分组模拟演示,体会专利的申请过程。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技术的创新性和综合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观。

(2)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

(1)通过学习技术的两面性,让学生正确看待技术的两面性。

(2)懂得专利的作用与专利的申请方法后可以容易通过申请专利来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区别与联系。

2. 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懂得专利的申请流程。

三、教学难点

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四、教学方法

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

1. 课本分析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是全书的逻辑起点,它为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走入技术世界搭建了平台,也为学生开展技术设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第二节承接了第一节“技术的价值”的内容,围绕技术的5个性质,即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展开,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力求让学生理解、内化,掌握看待和分析技术问题

的方法,形成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并贯穿于整个通用技术的学习全过程。本节的内容设置为2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

技术的目的性,课本首先指出技术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而每一项具体的技术又一定是为人们某方面具体的需求服务的。然后用案例“助听器的发明”加以具体阐述。并指出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之中。是推进技术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的源动力。对于这个案例的处理,要注意它是为了“技术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这个论点进行说明的,所以在分析这个案例时,先要让学生分析,助听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接着要分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都作了些什么?又是如何去做的?

技术的创新性,课本首先指出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技术的核心所在,也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课本的“小辞典”包括随后的“讨论”就是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创新的概念,告诉学生:技术创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不一定就是发明,不要把创新看得太神秘,关键是突出一个“新”字。然后课本进一步明确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并利用“瓦特蒸汽机”的例子说明技术发明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老师可以补充像“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自行车的发展”等,也可以让学生举一些身边发生的案例来进行说明。课本中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可以理解为技术的创新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培养自己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不怕困难、追求创新的良好态度与品质;技术创新没有止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也正是创新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魅力所在。

技术的综合性,课本分成了三块进行了阐述:一是技术具有跨学科性,每项技术都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课本举了小板凳的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一些身边的常用物品加以阐述;二是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技术与科学这两个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们无意识的混淆起来,所以课本先从概念上、研究的方法上等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说明,然后通过实例来让学生理解。

2. 设计理念

技术的性质这节课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五个性质联系起来,要找一个载体,能同时体现多个性质的典型案例!我选择了“助听器的发展”这个例子。通过助听器的发展引出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逐一讲解,让学生感受、体会进而理解技术的三个性质。

3. 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学生参与思考分析为课堂教学主线,以学生比较熟识的“助听器的发明”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为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案例分析、演示讲解,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

4.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以前的各学科当中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一些技术的知识或案例,但一般都是零碎而非系统的,感性而非理性的,而且往往并非从技术的角度出发。 在经历了前一节“技术的价值”的学习后,他们走进了技术的世界,发现了人类的创新活动和技术发展给世界带来的繁荣和异彩,激发了投身技术创新行列,实现人生价值的热情,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对技术的性质识记并不困难,关键是通过案例分析、讨论、马上行动等活动,能对技术的性质实现理解、内化,形成和提高理解技术、评价技术以及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源的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PPT 等。

2. 教学课件的准备

教学课件比较简洁,多以直观的图片来说明,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心。

七、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社会、自然的辨证关系,初步建立了技术意识。接下来将从技术最基本特性的角度出发,阐述技术的五个性质,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技术的理解。这一课时将从“助听器的发明”引入,主要介绍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和综合性。

2.案例分析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张幻灯片,

投影大屏幕助听器的发明,学生观看大屏幕,并思考问题。

助听器的发明:

(1)从什么具体目的出发?

(2)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

(3)满足了什么具体要求?

由此能否归纳出技术的一个性质?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

3.技术的性质

技术的性质:①目的性

老师:听力残障者需要用助听器体现助听器技术的目的性;早期的助听器体积庞大,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1923年马可尼公司研制出电子管控制的助听器,装在一个16磅的盒子里。20世纪30年代,电子管趋于小型化,但是这么大的助听器还是没法带。20世纪50年代,晶体管的问世带领人们进入了微型化的时代,人们把助听器做的非常小,完全可以放进耳朵内,方便佩戴。助听器由大到小、由电子管到晶体管体现了技术的又一性质,什么性质?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

②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的核心

逐一放映幻灯片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自行车的发展、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等,

学生讨论:

一、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为什么称蒸汽机为发明,而称显示器与电视机为创新?

二、瓦特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怎样的技术体系的发展壮大?请举例说明。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

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

技术发明: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技术革新: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助听器的发展过程中,电子管和晶体管的问世就是技术发明,而其他的一些改进则是技术革新。助听器的研究需要用到声学、电学、机械学、人体生理学、材料学、医学及人文哲学等,说明了技术具有什么性质?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

③综合性

从小板凳需要综合哪些学科知识出发,引出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技术与科学两者的区别:

科学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侧重:

认识自然

力求:

有所发现

回答:

“是什么”“为什么”

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侧重: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

力求:有所发明

回答:

“怎么办”

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形式不同。科学成果一般表现为理论、概念、定律、规则、论文等,此类成果一般不具有商业性;而技术成果一般则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现,此类成果可以商品化。

科学与生产不发生直接的联系,而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技术离开了实践,就无法体现其价值。

马上行动:

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分别举出3个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实例。

科学活动

牛顿运动定律

技术活动

瓦特蒸汽机

爱因斯坦相对论

电脑制造

霍金的黑洞理论

家具制造

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技术不仅与科学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与其他学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当代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就十分密切。技术常常涉及工具、材料、技能、工艺、程序等,而艺术则涉及人类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修养等。艺术能触发智慧的火花,激发技术创造的想像力,而技术进步也会带来艺术创作方式的改变。

④两面性

展示实物电池

老师:电池的使用可以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同时给环境带来什么影响呢?

学生:正:电池可以随时随地为人类带来光明和动力。

反:任意丢弃的废旧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一粒钮扣电池就能污染6×105L 水。

观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以及核电站的有关图片。引出核技术的两面性。

老师:什么是技术的两面性?

学生: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存在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的正面价值,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甚至是灾难的负面影响。

老师:农药技术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同时又给大自然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呢?

学生:正:农药技术的出现,可以保护农作物或促进农作物的茁壮成长。

反:污染环境,或长期吃了喷农药过多的农作物,如:白菜,瓜果之类将有害于人的身体健康。

老师:电技术的出现有什么两面性?

学生:正:电技术的出现随时随地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动力。

反:不能正当、合理地利用电,将威胁到人们生命的安全。

探讨活动

全班四人一组。一组提出一项技术,并说出它的正面,另一组说出它的反面,两组间可进行反驳。至少要提到四项技术。

(1)网络技术

正:方便人们工作、学习、交流沟通。

反:有人利用网络从事犯罪活动,如非法截取信息、窃取各种情报、复制与传播计算机病

毒等犯罪活动。

(2)汽车技术

正:方便人们的出行。

反:汽车排放的尾汽、噪音污染环境。

(3)B 超技术

正:可以发现人体内部是否有疾病。

反:进行胎儿性别鉴别。(改变了人口男女人数的自然平衡,出现重男轻女的风气)

(4)克隆技术

正: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器官的移植。

反:可给人们带来灾难,破坏社会的伦理道德。

学生(总结):技术具有两面性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技术既可以给人类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实用性是技术的基本特性,没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就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但是,如果实用性被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甚至不考虑技术对环境,对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而盲目的追求功利性,这就违背了技术的本义,走向它的反面。

阅读“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讨论:你对“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是支持还是反对?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老师再发表。

学生: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但是,必然有一面是主导的,这一面就决定了事物的基本特性。一个有用的技术项目或产品,只要它存在价值,仅管它还存在某种危机和隐患,我们仍然要使用它,这就是我们对待两面性的态度。相信人类的理想和智慧,一定能找到解决技术两面性问题的办法。

⑤技术的专利性。

阅读案例

小强根据现有摩托车锁加装自动报警装置制得了自动报警防盗锁并在杂志上作了介绍,某锁厂根据此材料生产出了这种防盗锁并投放市场,小强起诉锁厂侵权,法院却不予受理。 根据上面材料,请大家说说法院的做法是否合理?

分析上面案例,引出技术的专利性。

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技术发明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对于他们的这些劳动成果我们理应加以尊重和保护。

怎样保护呢?——申请专利,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合法权益。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老师:什么是知识产权?

学生: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部分。

老师:什么是技术的专利权?

学生: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技术发明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凝结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专利权是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案例:50年前,施乐公司为了阻止同类公司搭顺风车,施乐先后为其研发的复印机申请了 500多项专利,涵盖了复印机的全部部件和所有关键技术环节。由于施乐公司设置的专利壁垒,且该专利受法律保护10年,日本的佳能、理光等企业虽然具备大规模研发、生产、销售复印机能力,但也只得望“机”兴叹,施乐公司在这 10年期间里掌控了复印机市场,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老师:根据上面案例谈谈专利有什么作用?

学生: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继续新的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老师提问:专利权是自动取得的吗?

引导学生回答:专利权不能自动取得,对于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必须履行《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申请手续,向国家专利局提交必要的申请文件,经过法定的审批程序,最后审定是否授予专利权。

引出问题:如何申请专利?

提交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授权阶段

马上行动

模拟专利申请:每四名同学为1组,两名同学扮演专利的申请方,另两名同学扮演专利授予方,模拟专利申请的过程。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演示一下。

4.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能不能简要说出技术的五个主要特性,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总结。

5. 课堂练习

分析下面材料中体现了技术哪些性质?

照明技术的发展

人们为了满足对光明的不断追求,依靠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的照明技术从依靠自然光——人工取火——火照明的灯——电照明的灯等不断地发展,从而满足了人们对人造光的更亮、更省、更清洁、更高效、更安全的需求。依靠各种材料的发明和制造技术的提高,灯具朝着款式多样化、结构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研制者或制造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往往对其先进的技术实行专利保护,如各种颜色的LED 灯,都有相应的专利保护,但由于技术所限,有些灯具所用的材料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如日光灯里的汞。

八、教学反思:

第1课时讲了前三个性质: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第二课时讲技术的两面性和技术的专利性。本节课在技术的两面性中进行辩论,一正一反,学生发言热烈,积极参与,整个课堂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性浓。技术项目有“网络技术”、“汽车技术”、“克隆技术”、“电技术”、“电池技术”、“农药技术”、“B 超技术”、“核能技术”等,学生的兴趣较高,都各抒己见。到技术的专利性用的讲课时间相对少一些,通过几个案例分析,可以看得出来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法律意识的,激发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求知欲。


相关文章

  • 土木工程材料A教学大纲
  • <土木工程材料A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中文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A 英文名称: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A 授课对象: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交通工程专业 开课学期: 秋 学 时 ...查看


  • 高职院校性质_培养目标的思考_林松柏
  • 第1期(总第54期)2007年3月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JournalofLimingVocationalUniversity #专论# No.1Mar.2007 文章编号:1008)8075(2007)01)0003)03 高职院校性质.培养 ...查看


  • 工业矿物与岩石
  • <工业矿物与岩石> 电子教案 <工业矿物与岩石>课程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4.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工业矿物与岩石 授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 主讲教师:白志民 课程 ...查看


  • 论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 教学研究 TeachingStudy TeachingStudy 教学研究 论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王运武王太昌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江苏徐州221009 摘要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性质关系到教育技术学科自身的发展,关系到教育技术学学 科功能 ...查看


  • 盐化工生产技术大纲
  • <盐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终稿)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盐化工生产技术>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选修课,4学分,72学时,其中实验20学时,开设一学期 ...查看


  • [建筑材料学]大纲
  • <建筑材料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矿建专业 学时:60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课程性质 <建筑材料学>是矿建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掌握常用建筑材料(包括道路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质及使用原则:了解材料的组 ...查看


  •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520104 适用年级:高中起点专科,2006级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招生对象: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 学 制:三年 制 定 人:刘 宜 马 林 审核人:郭吕梁 一.培养目标与职业定位 本专业培养能较系统 ...查看


  • 福建(除厦门)工程商名录
  • 地址:福州市五一中路大利嘉成B16楼A房 电话:0591-88083688 邮编:350002 福州金智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福州市五一中路168号金钻世家2座5B 电话:0591-87110690 传真:0591-87110590 邮 ...查看


  • 中小学学校教育技术机构的性质.任务和职责
  • 教育技术硬件管理工作的性质.任务和特点 09教育技术班 11号 程鹏 摘要:教育技术硬件设备器材是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必须具备的物质基础,它是教育技 术三大要素--教师.学生.媒体中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改革方面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