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世界巡行

3.1 光世界巡行 一.课题 光世界巡行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光的用途,知道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知道光是电磁波。

⑵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子的形成等现象。

⑶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记住真空中的光速。

◆过程与方法

⑷通过观察、思考、上网查阅资料等,了解光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⑸经历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过程,重点培养设计实验(主要是显示光路)的能力。 ⑹学会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学习用作图法分析影子的成因等光学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⑺通过学习光的用途,意识到物理知识与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生活现象和社会实际密切相联,从而激发认识“光”、研究“光”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中最基本的规律,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都要用到光直线传播的知识。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又能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等生活中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所以光的直线传播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是一种理想模型,是人们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一种方法。如何让学生建立“光线”这一模型,并运用“光线”分析影子的成因等现象,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本节是光学的入门,很多知识都是从生活现象中归纳得出的,所以教学时可以从身边的光现象入手,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多观察、多举例、多提问、多发表看法,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点拨引申,让学生步入科学的殿堂,这是教好本节的关键。

关于课题的引入,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跟光和影有关的精彩纷呈、美仑美奂的画面,引入光现象。伴随着画面的播出,如能配以生动、优美、抒情的画外音,会更具感染力,例如:“我们生活在光与影交织的世界里。壮丽的泰山日出,静谧的三潭印月,神奇的海市蜃楼,旖旎的湖光山色。明媚春光里,山花烂漫;元宵灯会上,流光溢彩。还有闪烁的星河,璀璨的霓虹,缤纷的礼花„„神奇的光,把我们的世界装扮得绚丽多彩。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巡行在奇妙的‘光世界’中,开始我们充满乐趣、引人入胜的科学探究之旅。”

六.教具:

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1

教材首先通过几幅画面,展示光的重要性:光使人们看见周围的世界,光使植物发生光合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使太阳能汽车奔驰,光纤通信利用激光来传递信息。 光的用途远不止上述这些。教师可把这些画面作为“引玉”之“砖”,引导学生开展“活动1”。 “活动1”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广开思路,列举光在实际中的诸多应用,意识到光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从切身的事实出发,联系生活观察、思考,畅谈光的作用;然后让学生推而广之,讨论光对人类的意义、对环境的影响等。还可以让学生设想:假如没有光,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从而体会到光的重要性。如果课前让学生上网搜寻、查阅书籍,课上展开讨论、相互启发、交流看法,效果会更好。教师也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与光的用途有关的录像资料,课堂上播放。 以上关于光的讨论,毕竟是对光的一些“表面化”的认识,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光呢?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下一步教学作好过渡,使整节课的教学活动按照学生的兴趣自主推进,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可以“趁热打铁”抛出一个问题:既然光这么重要,那么关于光,你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如: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能看见物体?光来自何处?又是如何传播的?颜色是怎么回事?等等。有的问题正是接下来所要研究的,可以板书下来;有些问题本节不能解决,要到后面几节逐一研究,可以向学生说明;有些问题可能超出初中范畴,仍要给学生以积极的评价(发问本身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一定要鼓励),并留下悬念,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继续深造。

关于“光是什么”,只让学生常识性了解“光是电磁波”即可。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知道可见光与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通常所说的光是指可引起人的视觉的那一部分电磁波。

(二)光是怎样传播的

⑴光源

可以由前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自由发问,引出问题:光来自何处?

针对问题,首先让学生举例说明,例如太阳、灯火等都能发光;然后归纳得出“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这样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便于学生接受,也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的能力。

学生明确光源的概念以后,为加强理解,可引导学生区别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这里应强调光源概念中“自行发光”的含义,例如“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它不是光源。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辨认它们是不是光源,如抛光的金属物品,锃亮的玻璃、硬币、锡纸等,燃烧中的火柴,演播状态的电视(或手机)屏幕等。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图片、录像资料,介绍各种自然光源(如恒星、萤火虫)、人造光源(包括古代的和新型的光源),以拓展学生视野。

⑵光的直线传播

学了光源后,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光从光源发出后,是怎样传播的呢?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对于光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感性认识比较少。教学时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建议首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列举实例,说明光是如何传播的。例如舞台上“扫射”的光束,手电筒射出的光柱,扫地时看到的从窗口射进室内的太阳光等,这些现象都表 2

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光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水、玻璃等介质中传播,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那么光在其他介质中也是沿直线传播吗?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吗?

请学生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可以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器材,让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实验,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进行实验,观察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径。以下器材可供参考:盛有清水的大烧杯、牛奶、滴管、玻璃砖、光屏、果冻(大块的)、激光笔等。为了显示光路,指导学生将少许牛奶滴入清水中;把光屏紧贴在玻璃砖上,或把光屏插入水中,让光掠射到光屏上。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设计各种方法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发现。

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研究成果。让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并展示自己是如何设计实验显示光路的。学生一般会发现:光在水、玻璃、果冻等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甚至有的学生会发现:光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教师可以让他们把这种现象演示给全班学生观察;如果学生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则由教师演示:可在水槽中插入一光屏,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出水面,使入射光掠射在光屏上,让学生观察当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光的传播方向将发生改变(为增强掠射效果,可对激光笔加以改造,具体方法参考本章“课程资源”之“1.激光笔的改制”)。最后得出结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至于为什么是“均匀介质”,可利用动画课件,播放太阳光在大气层中“弯曲传播”的现象,并告诉学生:地球周围的大气是不均匀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的光线会发生弯曲。也可以演示激光在不均匀的糖水中“弯曲传播”的现象(实验方法见本章“课程资源”之“10.光在不均匀介质中的折射”),让学生观察。需要注意的是,对这个问题宜从轻处理,点到为止,让学生知道即可,不必细究,以免造成教学上的困难。

⑶光线

光线是一种物理模型。模型法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科学方法,学生初次接触这种方法,为了缩小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感性地理解“建模”的基本思想,可以先出示几幅简笔画,如图3.1-1所示。

图3.1-1

由此让学生意识到:用线条可以把事物的基本特征勾画出来,这种方法既概括达意,又简洁方便。

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化地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应该使学生知道,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人们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理想模型。理想模型略去事物的次要因素,用简明、概括、直观的方法,把事物的主要特点表示出来。另外提醒学生注意,画光线时可用一条或几条有代表性的线表示光的路径,必须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教师要通过示范,让学生会画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和平行光束。 3

点光源发出的光线 平行光束

图3.1-2

⑷影子的成因 “活动2”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影子产生兴趣,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并引导学生分析影子的成因。 手影游戏生动有趣,寓教于乐,最好由学生竞相演示,如果没有学生会做,教师可做示范,再让学生学做。光源可以用投影仪,手与银幕(或墙壁)的距离越近,影子的边缘轮廓越清晰。 图3.1-3 手影 做完手影游戏后,先让学生讨论阐述影子的成因;然后引导学生尝试画光路图,进行分析(如图3.1-4所示)。 图3.1-4 影子的成因 关于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最好用三球仪来说明;也可以用功率较大的白炽电灯作光源,用足球作地球,用乒乓球作月亮来观察;或者设计制作多媒体动画课件,用光路图来说明(画图时不必画半影区,不要涉及日、月食的种类)。结合学习日食和月食,可以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思想教育。

为了丰富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的认识,还可以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一些例子,让学生解释,如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三) 光的传播有多快

“光的传播需要时间吗?”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如能引起学生争辩,效果更好),以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阅读教材自学课文。

看书后让学生小结,要明确两点:⑴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约为c=3.0×108m/s;⑵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常常用到,最好让学生记住。

为帮助学生理解光速有多快,可以用一些比喻,如:从北京到香港,乘火车约用27h,乘飞机约用3h,而光则0.0066s可达;光在1s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七圈半等。

4

(四)教学评价

●课堂测评

●“自我评价与作业”指导

1.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里,光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服务;光是电磁波;光是从光源发出的;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真空中的光速为3.0×108m/s等。

2.月 地

3.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由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的传播速度(约340m/s)快得多,所以闪电比雷声先传到地面,于是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4.方法1: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3×105km/s,所以织女星的光传到2.49761014km8.331088地球的时间为:≈8.33×10s=年≈26.4年。故我们现在看3600243653105km/s

到的织女星的光大约是26.4年前发出的。

方法2:因为1光年=9.46×1012km,即光在1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1012km,所2.49761014

以织女星的光传到地球的时间为:年≈26.4年。 129.4610

5.⑴真空不能传声。 ⑵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八.小结

1、学生汇报本节课收获与不足

2、教师强调重难点

九.作业设计

名校课堂、基础训练

十.板书设计

一、光的用途

1.光能使我们看见物体

2.花草树木的成长

3.太阳能汽车

4.现代通信

。。。。。。。。。。。。。。。。。。。

二、光是怎样传播的?

1.光的直线传播

2.光线

三、活动一。手影游戏

1.影子的形成

2.日食和月食

四、光的传播有多快?

1.光速

2.光在真空、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

3.光年

五、活动2.研究光的色散现象

1.色散的定义

2.彩色光带排序

2013-10-11

5

3.1 光世界巡行 一.课题 光世界巡行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光的用途,知道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知道光是电磁波。

⑵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子的形成等现象。

⑶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记住真空中的光速。

◆过程与方法

⑷通过观察、思考、上网查阅资料等,了解光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⑸经历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过程,重点培养设计实验(主要是显示光路)的能力。 ⑹学会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学习用作图法分析影子的成因等光学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⑺通过学习光的用途,意识到物理知识与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生活现象和社会实际密切相联,从而激发认识“光”、研究“光”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中最基本的规律,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都要用到光直线传播的知识。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又能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等生活中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所以光的直线传播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是一种理想模型,是人们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一种方法。如何让学生建立“光线”这一模型,并运用“光线”分析影子的成因等现象,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本节是光学的入门,很多知识都是从生活现象中归纳得出的,所以教学时可以从身边的光现象入手,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多观察、多举例、多提问、多发表看法,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点拨引申,让学生步入科学的殿堂,这是教好本节的关键。

关于课题的引入,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跟光和影有关的精彩纷呈、美仑美奂的画面,引入光现象。伴随着画面的播出,如能配以生动、优美、抒情的画外音,会更具感染力,例如:“我们生活在光与影交织的世界里。壮丽的泰山日出,静谧的三潭印月,神奇的海市蜃楼,旖旎的湖光山色。明媚春光里,山花烂漫;元宵灯会上,流光溢彩。还有闪烁的星河,璀璨的霓虹,缤纷的礼花„„神奇的光,把我们的世界装扮得绚丽多彩。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巡行在奇妙的‘光世界’中,开始我们充满乐趣、引人入胜的科学探究之旅。”

六.教具:

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1

教材首先通过几幅画面,展示光的重要性:光使人们看见周围的世界,光使植物发生光合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使太阳能汽车奔驰,光纤通信利用激光来传递信息。 光的用途远不止上述这些。教师可把这些画面作为“引玉”之“砖”,引导学生开展“活动1”。 “活动1”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广开思路,列举光在实际中的诸多应用,意识到光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从切身的事实出发,联系生活观察、思考,畅谈光的作用;然后让学生推而广之,讨论光对人类的意义、对环境的影响等。还可以让学生设想:假如没有光,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从而体会到光的重要性。如果课前让学生上网搜寻、查阅书籍,课上展开讨论、相互启发、交流看法,效果会更好。教师也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与光的用途有关的录像资料,课堂上播放。 以上关于光的讨论,毕竟是对光的一些“表面化”的认识,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光呢?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下一步教学作好过渡,使整节课的教学活动按照学生的兴趣自主推进,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可以“趁热打铁”抛出一个问题:既然光这么重要,那么关于光,你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如: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能看见物体?光来自何处?又是如何传播的?颜色是怎么回事?等等。有的问题正是接下来所要研究的,可以板书下来;有些问题本节不能解决,要到后面几节逐一研究,可以向学生说明;有些问题可能超出初中范畴,仍要给学生以积极的评价(发问本身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一定要鼓励),并留下悬念,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继续深造。

关于“光是什么”,只让学生常识性了解“光是电磁波”即可。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知道可见光与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通常所说的光是指可引起人的视觉的那一部分电磁波。

(二)光是怎样传播的

⑴光源

可以由前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自由发问,引出问题:光来自何处?

针对问题,首先让学生举例说明,例如太阳、灯火等都能发光;然后归纳得出“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这样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便于学生接受,也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的能力。

学生明确光源的概念以后,为加强理解,可引导学生区别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这里应强调光源概念中“自行发光”的含义,例如“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它不是光源。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辨认它们是不是光源,如抛光的金属物品,锃亮的玻璃、硬币、锡纸等,燃烧中的火柴,演播状态的电视(或手机)屏幕等。

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图片、录像资料,介绍各种自然光源(如恒星、萤火虫)、人造光源(包括古代的和新型的光源),以拓展学生视野。

⑵光的直线传播

学了光源后,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光从光源发出后,是怎样传播的呢?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对于光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感性认识比较少。教学时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建议首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列举实例,说明光是如何传播的。例如舞台上“扫射”的光束,手电筒射出的光柱,扫地时看到的从窗口射进室内的太阳光等,这些现象都表 2

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光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水、玻璃等介质中传播,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那么光在其他介质中也是沿直线传播吗?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吗?

请学生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可以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器材,让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实验,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进行实验,观察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径。以下器材可供参考:盛有清水的大烧杯、牛奶、滴管、玻璃砖、光屏、果冻(大块的)、激光笔等。为了显示光路,指导学生将少许牛奶滴入清水中;把光屏紧贴在玻璃砖上,或把光屏插入水中,让光掠射到光屏上。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设计各种方法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发现。

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研究成果。让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并展示自己是如何设计实验显示光路的。学生一般会发现:光在水、玻璃、果冻等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甚至有的学生会发现:光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教师可以让他们把这种现象演示给全班学生观察;如果学生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则由教师演示:可在水槽中插入一光屏,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出水面,使入射光掠射在光屏上,让学生观察当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光的传播方向将发生改变(为增强掠射效果,可对激光笔加以改造,具体方法参考本章“课程资源”之“1.激光笔的改制”)。最后得出结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至于为什么是“均匀介质”,可利用动画课件,播放太阳光在大气层中“弯曲传播”的现象,并告诉学生:地球周围的大气是不均匀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的光线会发生弯曲。也可以演示激光在不均匀的糖水中“弯曲传播”的现象(实验方法见本章“课程资源”之“10.光在不均匀介质中的折射”),让学生观察。需要注意的是,对这个问题宜从轻处理,点到为止,让学生知道即可,不必细究,以免造成教学上的困难。

⑶光线

光线是一种物理模型。模型法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科学方法,学生初次接触这种方法,为了缩小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感性地理解“建模”的基本思想,可以先出示几幅简笔画,如图3.1-1所示。

图3.1-1

由此让学生意识到:用线条可以把事物的基本特征勾画出来,这种方法既概括达意,又简洁方便。

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化地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应该使学生知道,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人们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理想模型。理想模型略去事物的次要因素,用简明、概括、直观的方法,把事物的主要特点表示出来。另外提醒学生注意,画光线时可用一条或几条有代表性的线表示光的路径,必须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教师要通过示范,让学生会画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和平行光束。 3

点光源发出的光线 平行光束

图3.1-2

⑷影子的成因 “活动2”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影子产生兴趣,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并引导学生分析影子的成因。 手影游戏生动有趣,寓教于乐,最好由学生竞相演示,如果没有学生会做,教师可做示范,再让学生学做。光源可以用投影仪,手与银幕(或墙壁)的距离越近,影子的边缘轮廓越清晰。 图3.1-3 手影 做完手影游戏后,先让学生讨论阐述影子的成因;然后引导学生尝试画光路图,进行分析(如图3.1-4所示)。 图3.1-4 影子的成因 关于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最好用三球仪来说明;也可以用功率较大的白炽电灯作光源,用足球作地球,用乒乓球作月亮来观察;或者设计制作多媒体动画课件,用光路图来说明(画图时不必画半影区,不要涉及日、月食的种类)。结合学习日食和月食,可以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思想教育。

为了丰富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的认识,还可以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一些例子,让学生解释,如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三) 光的传播有多快

“光的传播需要时间吗?”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如能引起学生争辩,效果更好),以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阅读教材自学课文。

看书后让学生小结,要明确两点:⑴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约为c=3.0×108m/s;⑵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常常用到,最好让学生记住。

为帮助学生理解光速有多快,可以用一些比喻,如:从北京到香港,乘火车约用27h,乘飞机约用3h,而光则0.0066s可达;光在1s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七圈半等。

4

(四)教学评价

●课堂测评

●“自我评价与作业”指导

1.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里,光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服务;光是电磁波;光是从光源发出的;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真空中的光速为3.0×108m/s等。

2.月 地

3.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由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的传播速度(约340m/s)快得多,所以闪电比雷声先传到地面,于是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4.方法1: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3×105km/s,所以织女星的光传到2.49761014km8.331088地球的时间为:≈8.33×10s=年≈26.4年。故我们现在看3600243653105km/s

到的织女星的光大约是26.4年前发出的。

方法2:因为1光年=9.46×1012km,即光在1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1012km,所2.49761014

以织女星的光传到地球的时间为:年≈26.4年。 129.4610

5.⑴真空不能传声。 ⑵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八.小结

1、学生汇报本节课收获与不足

2、教师强调重难点

九.作业设计

名校课堂、基础训练

十.板书设计

一、光的用途

1.光能使我们看见物体

2.花草树木的成长

3.太阳能汽车

4.现代通信

。。。。。。。。。。。。。。。。。。。

二、光是怎样传播的?

1.光的直线传播

2.光线

三、活动一。手影游戏

1.影子的形成

2.日食和月食

四、光的传播有多快?

1.光速

2.光在真空、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

3.光年

五、活动2.研究光的色散现象

1.色散的定义

2.彩色光带排序

2013-10-11

5


相关文章

  • 3.1光世界巡行
  • 3.1光世界巡行 一.光源 :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开亮的电灯.点燃的蜡烛 例:太阳.月亮.点亮电灯.自行车尾灯.放电影时的银幕.钻石.流星.其中一定是光源的是__________一定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 二.光的传播 ...查看


  •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
  • 1.朝鲜的三国时代:朝鲜三国时代是指在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占据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三个国家高句丽(前37年-668年).新罗(前57年-935年).百济(前18年-660年).公元668年,征服了百济后,新罗又征服了高句丽,因此结 ...查看


  •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阅读答案附翻译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 ...查看


  • 幼儿歌及早操枳歌词
  • 幼儿歌曲歌词 小兔子乖乖 小兔子乖乖 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 我要进来 不开不开我不开 妈妈没回来 谁来也不开 小兔子乖乖 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 我要进来 就开就开我就开 妈妈回来了 我就把门开 找朋友 找呀找呀找朋友我要找个好朋友敬个礼 ...查看


  • 中世纪东欧名词解释
  • 中世纪东欧名词解释 民法大全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是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统治时期为总结古罗马统治经验,整理罗马法先后编成的<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法理概要>.<新律>四部法 ...查看


  •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
  • 中国几千年的监察制度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在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上,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皇帝和中央监察机关定期或临时派遣监察官巡视地方,我们称为巡察制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巡察制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萌芽于原始社会,形成于汉代, ...查看


  • 小二班合唱曲目及歌词--原始版
  • 1.黑猫警长 眼睛瞪的像铜铃 射出闪电般的机灵 耳朵竖得像天线 听着一切可疑的声音 你磨快了尖利的爪到处巡行 你给我们带来了生活安宁 啊哈啊啊哈啊黑猫警长 啊哈啊啊哈啊黑猫警长 森林公民向你致敬 向你致敬向你致敬 脚步迈得多轻捷 露出侦探家 ...查看


  • 万圣节活动:万圣节晚上举行巡游
  • 纽约市也特别在万圣节晚上举行巡游,让一群吸血鬼,僵尸,巫婆,科学怪人等齐齐现身,还欢迎市民到场参观,到会者不限年龄.性别,不分阶级.国籍,即使你是胆小鬼,也可加入他们的行列,来个热热闹闹的人鬼嘉年华会. 其实这些鬼怪都是人扮的,所以并不可怕 ...查看


  • 万圣节活动策划方案:万圣节巡游
  • 每年十月三十一日,是西方鬼怪出动的万圣节,据说其由来可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当时居住于爱尔兰的凯尔特人(Celtic)将这天定为夏末,亦象征一年的结束,他们相信在新旧岁次交替的前夕,所有时空的规律也会暂时停顿,灵界大门在这晚会打开,令所有鬼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