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试卷

姓号 ________________ 名 ________________ 所在学院 ________________ 学科、专业 ________________ 考试科目 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日期 ________________ 课程学时 ________________ `开(闭)卷 ________________

论文要求:请根据本学期所讲授《财政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点,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选择一个恰当角度对我国财政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题目自拟,字数3000字以上,要求论文有摘要(中英文) 、关键词(中英文) 、正文、参考文献等内容。

评分标准:1. 题目醒目、凝练,有新意(15分)

2. 结构严谨、论证严密,分析有深度(50分)

3. 所用理论分析恰当、数据资料新颖(20分)

4. 格式规范(15分)

浅析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摘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也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所以,本文主要从历史上形成并继续扩大的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实施政策与经济运行因素影响、税收制度的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存在不平等竞争因素等五个方面来分析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并提出从完善社会保障、加强法制建设、注重税收调节、推进区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等四个方面对策,希望对我国缩小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收入差距拉大;城乡二元结构;基尼基数;中等收入陷阱;对策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economy into the new normal, narrow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ure to accompolish the shared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it’s very meaningful for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herefore, the reason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will be analysized mainly from the five factors: Urban-rural difference, the gap between workers and peasa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and economic factors, unreasonable tax system, the imperfec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unequal competition factor which formed in early history and have continued expanding now.

The solutions also will be came up with from the four aspects: improving social security, strengthening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tax regulation and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ial economy. At last, we hope this aricle will contribute a lot for the research.

Key words: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city and countryside dual structure; Gini base; middle income trap; the way to deal with a situation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1月1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这是基尼系数自2009年来连续第7年下降,但仍然超过国际公认的“0.4”这一贫富差距警戒线。所以,我们有必要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并提出一定的对策。

1.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

我国收入差距拉大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历史积累的因素,也有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定因素;既有正常的因素,也有不正常的因素;既有体制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既有由市场扭曲造成的企业和个人在经济上的分化;由某些倾斜政策和行政性垄断造成的地区差别和行业差别;由自然地理因素造成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差别;由于财政转移支付功能缺乏和社会保障制度缺陷而未能抑制差别迅速扩大等。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历史上形成并继续扩大的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实际上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反映。农民从事的产业是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刘易斯认为只能“维持生计”。农民收入低是传统农业的产物。城镇居民从事的产业,刘易斯称之为“现代产业”,就是现代制造业、信息业和服务业。现代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职工能够得到较高的工资收入。主要存在城乡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也会造成贫富差距,以及交通方卖弄的问题。但相对差距依然很大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的差别、社会保障制度、教育环境、交通等方面存在差异,以及政策的倾斜等诸多原因,都在某种程度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例如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0年起波浪式上升,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达到3.33倍,此后逐年下降,2015年缩小为2.73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2)实施政策与经济运行因素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实施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政策,这对于打破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这一政策没有得到完整的落实,其中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

去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贫富差距。另外,我国健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正在建立中,一部分人能够投机钻营,非法、违法经营和权力资本化,造成不合理的贫富分化,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3)税收制度的不合理

国家通过健全的税收制度,可以有效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无论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从税率上来看,收入高的人比收入低的人要缴纳高很多的税收。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频繁出现在福布斯(或胡润)中国富豪榜上的中国富豪们,并没有出现在缴税排行榜的前列。由于对于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导致了我国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

(4)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然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以及社会转移支付明显表现出严重的滞后。农民、城镇的退休人员、城镇的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足量的保障,最有可能成为贫困者,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5)存在不平等竞争因素

经济领域中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竞争也是我国贫富差距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平等竞争表现在很多方面,最突出的是一些部门、行业甚至是一些个别的社会成员,能够通过垄断经营获得垄断利益或高额利润,而其他的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却不能,因此最终形成了非常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如一些借助国家特许经营的垄断行业就获得了“暴利”。

2. 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

针对我国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的现实境况,为了规避“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我们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提出以下四点对策:

(1)完善社会保障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如教育、医疗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因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石。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能否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还关系到亿万个家庭以至整个社会的稳定。需要政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扶持力度,正如2016年12月16日,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7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且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尤其是加强农村民生保障工作,在农业农村发展起点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筑牢民生底线;另一方面必须注重解决好农业现代化滞后和农村发展缓慢问题,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应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并调整和优化财政投入结构,重点向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的农村地区和城乡的贫困人口倾斜。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构建覆盖全民的公正平等的包括养老保险体制、失业保险体制和最低生活保障体制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乡绝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长期有保障,研究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此外,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完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重点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盘活农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各方面资金进入农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2)加强法制建设

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在垄断行业中引入竞争机制,降低行业的垄断性收入。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政府主要应该加强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放松对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管制,通过在垄断性行业中引入竞争,降低垄断性行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通过特许投标权竞争以及区域间比较竞争来提高其运营效率,从根本上清除垄断性行业高收入的制度性根源。同时,要推进产权多样化改革,加快市场化改革,实现垄断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渐缩小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的利润差距,实现行业利润率的平均化、公平化。此外,我们还要建立相关法律,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办教育、办慈善事业或修路等。

(3)注重税收调节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

势。我们必须大幅提高农民、城镇下岗职工以及国家公务员等人的收入水平。如除了完全免除农民的各种税费以外,还要给农民尤其是种地农民大量的补贴;大幅提高城镇职工的最低工资水平和最低生活保障线;大幅提高国家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水平。

适时开征个人房产税、遗产税、赠与税,作为个人所得税的补充,实现对高收入者从流量(收入)到存量(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全覆盖。调整劳动所得与资本等非劳动所得的税赋关系,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以及个人实际赡养人口等情况,应增强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调控,逐步建立起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以财产税、社会保障税等为辅及补充的个人收入税调控体系。建立健全并实施对高收入国企工资的总额和水平双重调控机制,加大对垄断行业占有国有资源的相关税收征收,提高其利润上缴比例;同时适时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帮助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增加税率层次,以减轻低收入阶层的个人所得税负担,并区别不同地区、行业的起征点;重点加强对资本所得的个人收入税征收,使不同要素的收入税赋关系协调,防止整个社会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扩大。另外,应建立健全纳税人财产的认定和申报制度,创造条件,开征遗产和赠予税,充分发挥财产税的调节作用。

(4)推进区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

新常态下区域发展呈现出新特征,不仅东部和中西部地带发展态势在发生变化,而且经济增长南北分化的态势也在趋于明显。即使同处在相同地带,各省份经济增速也在分化,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进而继续推动“人口东移”和“产业西进”,更多支持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将东南沿海地区试行的自贸区政策在其他地区复制推行,尤其是财税、金融部门要加强对地区之间发展差异和不平衡问题的检测、预警和调控,加大对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积极构建新的增长带和增长极,着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的实施,重点以国家级新区、自贸区建设、全面改革试验区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主要抓手,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培育区域发展新格局,共同推进区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振华. 如何认识当前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N].光明日报,2016-3-23

[2].赵鑫洋、赵博艺. 我国收入差距现状、成因及对策[J].国家治理周刊,2016(17)

[3].徐博、刘铮、姜琳. “十三五”:拿什么缩小收入差距?[EB\OL].新华网, 2015-11-11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1/11/c_1117113194.htm

[4].王一鸣. “十三五”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16(2)

[5].张然. 家庭收入差距明显贫富差距达19倍[N].京华时报,2015-5-14

[6].崔友平. 缩小行业收入差距须破除行政垄断[J].红旗文稿,2015(21)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试卷

姓号 ________________ 名 ________________ 所在学院 ________________ 学科、专业 ________________ 考试科目 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日期 ________________ 课程学时 ________________ `开(闭)卷 ________________

论文要求:请根据本学期所讲授《财政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点,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选择一个恰当角度对我国财政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题目自拟,字数3000字以上,要求论文有摘要(中英文) 、关键词(中英文) 、正文、参考文献等内容。

评分标准:1. 题目醒目、凝练,有新意(15分)

2. 结构严谨、论证严密,分析有深度(50分)

3. 所用理论分析恰当、数据资料新颖(20分)

4. 格式规范(15分)

浅析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摘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也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所以,本文主要从历史上形成并继续扩大的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实施政策与经济运行因素影响、税收制度的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存在不平等竞争因素等五个方面来分析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并提出从完善社会保障、加强法制建设、注重税收调节、推进区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等四个方面对策,希望对我国缩小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收入差距拉大;城乡二元结构;基尼基数;中等收入陷阱;对策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economy into the new normal, narrow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ure to accompolish the shared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it’s very meaningful for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herefore, the reason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will be analysized mainly from the five factors: Urban-rural difference, the gap between workers and peasa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and economic factors, unreasonable tax system, the imperfec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unequal competition factor which formed in early history and have continued expanding now.

The solutions also will be came up with from the four aspects: improving social security, strengthening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tax regulation and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ial economy. At last, we hope this aricle will contribute a lot for the research.

Key words: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city and countryside dual structure; Gini base; middle income trap; the way to deal with a situation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1月1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这是基尼系数自2009年来连续第7年下降,但仍然超过国际公认的“0.4”这一贫富差距警戒线。所以,我们有必要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并提出一定的对策。

1.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

我国收入差距拉大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历史积累的因素,也有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定因素;既有正常的因素,也有不正常的因素;既有体制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既有由市场扭曲造成的企业和个人在经济上的分化;由某些倾斜政策和行政性垄断造成的地区差别和行业差别;由自然地理因素造成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差别;由于财政转移支付功能缺乏和社会保障制度缺陷而未能抑制差别迅速扩大等。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历史上形成并继续扩大的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实际上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反映。农民从事的产业是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刘易斯认为只能“维持生计”。农民收入低是传统农业的产物。城镇居民从事的产业,刘易斯称之为“现代产业”,就是现代制造业、信息业和服务业。现代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职工能够得到较高的工资收入。主要存在城乡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也会造成贫富差距,以及交通方卖弄的问题。但相对差距依然很大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的差别、社会保障制度、教育环境、交通等方面存在差异,以及政策的倾斜等诸多原因,都在某种程度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例如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0年起波浪式上升,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达到3.33倍,此后逐年下降,2015年缩小为2.73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2)实施政策与经济运行因素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实施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政策,这对于打破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这一政策没有得到完整的落实,其中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

去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贫富差距。另外,我国健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正在建立中,一部分人能够投机钻营,非法、违法经营和权力资本化,造成不合理的贫富分化,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3)税收制度的不合理

国家通过健全的税收制度,可以有效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无论是从绝对数量上还是从税率上来看,收入高的人比收入低的人要缴纳高很多的税收。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频繁出现在福布斯(或胡润)中国富豪榜上的中国富豪们,并没有出现在缴税排行榜的前列。由于对于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导致了我国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

(4)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然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以及社会转移支付明显表现出严重的滞后。农民、城镇的退休人员、城镇的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足量的保障,最有可能成为贫困者,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5)存在不平等竞争因素

经济领域中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竞争也是我国贫富差距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平等竞争表现在很多方面,最突出的是一些部门、行业甚至是一些个别的社会成员,能够通过垄断经营获得垄断利益或高额利润,而其他的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却不能,因此最终形成了非常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如一些借助国家特许经营的垄断行业就获得了“暴利”。

2. 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

针对我国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的现实境况,为了规避“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我们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提出以下四点对策:

(1)完善社会保障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如教育、医疗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因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石。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能否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还关系到亿万个家庭以至整个社会的稳定。需要政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扶持力度,正如2016年12月16日,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7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且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尤其是加强农村民生保障工作,在农业农村发展起点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筑牢民生底线;另一方面必须注重解决好农业现代化滞后和农村发展缓慢问题,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应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并调整和优化财政投入结构,重点向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的农村地区和城乡的贫困人口倾斜。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构建覆盖全民的公正平等的包括养老保险体制、失业保险体制和最低生活保障体制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城乡绝对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长期有保障,研究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此外,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完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重点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盘活农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各方面资金进入农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2)加强法制建设

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在垄断行业中引入竞争机制,降低行业的垄断性收入。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政府主要应该加强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放松对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管制,通过在垄断性行业中引入竞争,降低垄断性行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通过特许投标权竞争以及区域间比较竞争来提高其运营效率,从根本上清除垄断性行业高收入的制度性根源。同时,要推进产权多样化改革,加快市场化改革,实现垄断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渐缩小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的利润差距,实现行业利润率的平均化、公平化。此外,我们还要建立相关法律,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办教育、办慈善事业或修路等。

(3)注重税收调节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

势。我们必须大幅提高农民、城镇下岗职工以及国家公务员等人的收入水平。如除了完全免除农民的各种税费以外,还要给农民尤其是种地农民大量的补贴;大幅提高城镇职工的最低工资水平和最低生活保障线;大幅提高国家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水平。

适时开征个人房产税、遗产税、赠与税,作为个人所得税的补充,实现对高收入者从流量(收入)到存量(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全覆盖。调整劳动所得与资本等非劳动所得的税赋关系,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以及个人实际赡养人口等情况,应增强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调控,逐步建立起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以财产税、社会保障税等为辅及补充的个人收入税调控体系。建立健全并实施对高收入国企工资的总额和水平双重调控机制,加大对垄断行业占有国有资源的相关税收征收,提高其利润上缴比例;同时适时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帮助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增加税率层次,以减轻低收入阶层的个人所得税负担,并区别不同地区、行业的起征点;重点加强对资本所得的个人收入税征收,使不同要素的收入税赋关系协调,防止整个社会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扩大。另外,应建立健全纳税人财产的认定和申报制度,创造条件,开征遗产和赠予税,充分发挥财产税的调节作用。

(4)推进区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

新常态下区域发展呈现出新特征,不仅东部和中西部地带发展态势在发生变化,而且经济增长南北分化的态势也在趋于明显。即使同处在相同地带,各省份经济增速也在分化,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进而继续推动“人口东移”和“产业西进”,更多支持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将东南沿海地区试行的自贸区政策在其他地区复制推行,尤其是财税、金融部门要加强对地区之间发展差异和不平衡问题的检测、预警和调控,加大对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积极构建新的增长带和增长极,着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的实施,重点以国家级新区、自贸区建设、全面改革试验区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主要抓手,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培育区域发展新格局,共同推进区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振华. 如何认识当前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N].光明日报,2016-3-23

[2].赵鑫洋、赵博艺. 我国收入差距现状、成因及对策[J].国家治理周刊,2016(17)

[3].徐博、刘铮、姜琳. “十三五”:拿什么缩小收入差距?[EB\OL].新华网, 2015-11-11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1/11/c_1117113194.htm

[4].王一鸣. “十三五”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16(2)

[5].张然. 家庭收入差距明显贫富差距达19倍[N].京华时报,2015-5-14

[6].崔友平. 缩小行业收入差距须破除行政垄断[J].红旗文稿,2015(21)


相关文章

  • 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 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冯婧, 王培四川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天府新论TIANFU NEW IDEA2007,""(z2)1次 ...查看


  • 中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成因及对策
  • 中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成因及对策 程永清 (藁城市城市管理局,河北 藁城 0521 6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收入差距拉 大的原因,主要是合法合理因素所致,但也有 ...查看


  • 浅析中国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浅析中国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姓 名:学 号: 学 院: 班 级: 指导老师: 浅析中国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而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社会背景下,老年 ...查看


  • 浅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
  • 浅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 一. 我国对外贸易双顺差的现状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是互补的,所以不可能同时出现顺差,但在我国却出现了双顺差的现象:经常项目顺差,指进出口贸易.出口大于进口. ...查看


  • 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原因与对策
  • 2003年第5期理论观察NO.5,2003 (总第23期) THEORY OBSERVE General.No.23 收稿日期:2003-09-10 作者简介:李瑞记(1971-),男,现为菏泽学院社科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收入分配理论研究 ...查看


  • 浅析中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
  • [摘 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切实解决好教育公平问题,社会公平才有全面实现的可能.加强我国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是解决教育公平最基础性.全面性的关键一环.虽然经过各方长期的努力,我国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状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 ...查看


  • 解决我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的对策措施研究
  •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收入分配体制日趋合理,不同阶层的收入水平逐步拉开档次, 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 一.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 从整体上 ...查看


  • 我国收入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
  • 我国收入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 [摘要]:两极分化是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领域中的突出问题, 它严重地损害了社会公平, 使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增加, 矛盾加剧, 这必然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 客观而深入地研究当前我国出现 ...查看


  • 如何看待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 如何看待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收入分配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走过了从分配的平均主义到合理拉开差距到收入差距过大的过程.过大的收入差距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日益显现,甚至潜藏着危机.因此,我们应深入调查我国居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