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折旧计提方法

会计实务折旧计提方法

A.双倍余额递减法

1、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若干年内(当采用直线法的折旧额大于等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例题:某企业于1998年12月20日购置并投入使用一项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生产用固定资产,原价为4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2000元,在2001年12月30日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元,在2003年12月28日将该固定资产变价处置,收到变价收入11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固定资产经税务部门批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注:年折旧率=2÷5×100%=40%

会计分录:

①1999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160000

贷:累计折旧 160000

②2000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96000

贷:累计折旧 96000

③2001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57600

贷:累计折旧 57600

④2001年计提减值准备时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

⑤2001年纳税调整时20000×33%=6600元

借:递延税款 66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600

⑥2002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27200

贷:累计折旧 27200

⑦2002年纳税调整时10000×33%=3300元

借:所得税 3300

贷:递延税款 3300

⑧2003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27200

贷:累计折旧 27200

⑨2003年纳税调整时

借:所得税 3300

贷:递延税款 3300

⑩变价处置固定资产

A、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0

累计折旧 368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

贷:固定资产 400000

B、收到变价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11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1000

C、结转固定资产净捐益时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1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0

B.直线法

公式: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额÷12

一定期间的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称为固定资产折旧率。它反映一定期间固定资产价值的损耗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

例题:某企业一台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6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10年,净残值5%.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设备用於交付使用后第四年末报废,支付清理费2000元,收到过失人赔款和残料变价收入款共计13000元.计算第四年末的折旧额.编制上述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每年的折旧费=160万*(1-5%)/10=15.2万元

第一至四年折旧共计60.8万元

借:管理费用 15.2万

贷:累计折旧 15.2万

报废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99.2万

累计折旧 60.8万

贷:固定资产 160万

支付清理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0.2万

贷:银行存款/现金等 0.2万

收到赔款残料变价

借:银行存款 1.3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 1.3万

结转

借:营业外支出 98.1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 98.1万

C.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或级数递减法。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 n年,分母即为1+2+3+……+n=n(n+1)÷2,其折旧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例题: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10

(4/10)=30400@第一年=(78000-2000)

(3/10)=22800@第二年=(78000-2000)

(2/10)=15200@第三年=(78000-2000)

(1/10)=7600@第四年=(78000-2000)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2008-07-17 12:31

首先计提折旧有很多种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算出计提折旧的金额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有关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些实例,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一)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指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按照这种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份或月份都是相等的,折旧的积累额呈直线上升趋势。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学会计论坛bbs.xuekuaiji.com

[例10]甲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30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则: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3000-1000)]/10=4800元/年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4800÷12)=400元/月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企业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价乘以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价之比。其计算公式表述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1-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依例10,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50000-(3000-1000)] ÷(10×50000)=9.6%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9.6%÷12=0.8%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50000元×0.8%=400元

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项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此外,还有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

固定资产的分类折旧率是指固定资产分类折旧额与该类固定资产原价的比例。采用这种方法,应先把性质、结构和使用年限接近的固定资产归纳为一类,

再按类别计算平均折旧率。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的综合折旧率是指某一期间企业全部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全部固定资产原价的比例。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综合折旧率=∑(各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各项固定资产原价

(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的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例11]某公司有货运卡车一辆,原价为15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总行驶里程为300000公里,当月行驶里程为5000公里,则该项固定资产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程里程折旧额=150000×(1-5%)÷300000=0.475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5000元×0.475=2375元

工作量法也是直线法的一种,只不过是按照固定资产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计算每期的折旧额。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双倍直线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它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按照

现行制度的规定,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例12]某电子生产企业进口一条生产线,安装完毕后固定资产原价为30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8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该生产线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下:

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折旧=300000元×40%=120000元

第二年应提折旧=300000-120000×40%=72000元

第三年应提折旧=300000-120000-72000×40%=43200元

第四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00000-120000-72000-43200=64800元 第四、五年应提折旧=(64800-8000)÷=28400元

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

(四)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或者: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以上几种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法。采用加速折旧法后,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减的速度逐年加快。

会计实务折旧计提方法

A.双倍余额递减法

1、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若干年内(当采用直线法的折旧额大于等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例题:某企业于1998年12月20日购置并投入使用一项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生产用固定资产,原价为4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2000元,在2001年12月30日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元,在2003年12月28日将该固定资产变价处置,收到变价收入11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固定资产经税务部门批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注:年折旧率=2÷5×100%=40%

会计分录:

①1999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160000

贷:累计折旧 160000

②2000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96000

贷:累计折旧 96000

③2001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57600

贷:累计折旧 57600

④2001年计提减值准备时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

⑤2001年纳税调整时20000×33%=6600元

借:递延税款 66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600

⑥2002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27200

贷:累计折旧 27200

⑦2002年纳税调整时10000×33%=3300元

借:所得税 3300

贷:递延税款 3300

⑧2003年计提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 27200

贷:累计折旧 27200

⑨2003年纳税调整时

借:所得税 3300

贷:递延税款 3300

⑩变价处置固定资产

A、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0

累计折旧 368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

贷:固定资产 400000

B、收到变价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11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1000

C、结转固定资产净捐益时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1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0

B.直线法

公式: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额÷12

一定期间的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称为固定资产折旧率。它反映一定期间固定资产价值的损耗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

例题:某企业一台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6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10年,净残值5%.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设备用於交付使用后第四年末报废,支付清理费2000元,收到过失人赔款和残料变价收入款共计13000元.计算第四年末的折旧额.编制上述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每年的折旧费=160万*(1-5%)/10=15.2万元

第一至四年折旧共计60.8万元

借:管理费用 15.2万

贷:累计折旧 15.2万

报废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99.2万

累计折旧 60.8万

贷:固定资产 160万

支付清理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0.2万

贷:银行存款/现金等 0.2万

收到赔款残料变价

借:银行存款 1.3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 1.3万

结转

借:营业外支出 98.1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 98.1万

C.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或级数递减法。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 n年,分母即为1+2+3+……+n=n(n+1)÷2,其折旧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例题: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10

(4/10)=30400@第一年=(78000-2000)

(3/10)=22800@第二年=(78000-2000)

(2/10)=15200@第三年=(78000-2000)

(1/10)=7600@第四年=(78000-2000)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2008-07-17 12:31

首先计提折旧有很多种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算出计提折旧的金额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有关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些实例,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一)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指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按照这种方法计算提取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份或月份都是相等的,折旧的积累额呈直线上升趋势。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学会计论坛bbs.xuekuaiji.com

[例10]甲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30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则: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3000-1000)]/10=4800元/年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4800÷12)=400元/月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企业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价乘以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价之比。其计算公式表述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1-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依例10,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50000-(3000-1000)] ÷(10×50000)=9.6%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9.6%÷12=0.8%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50000元×0.8%=400元

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项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此外,还有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

固定资产的分类折旧率是指固定资产分类折旧额与该类固定资产原价的比例。采用这种方法,应先把性质、结构和使用年限接近的固定资产归纳为一类,

再按类别计算平均折旧率。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

固定资产的综合折旧率是指某一期间企业全部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全部固定资产原价的比例。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综合折旧率=∑(各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各项固定资产原价

(二)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的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例11]某公司有货运卡车一辆,原价为15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总行驶里程为300000公里,当月行驶里程为5000公里,则该项固定资产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程里程折旧额=150000×(1-5%)÷300000=0.475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5000元×0.475=2375元

工作量法也是直线法的一种,只不过是按照固定资产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计算每期的折旧额。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双倍直线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它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按照

现行制度的规定,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例12]某电子生产企业进口一条生产线,安装完毕后固定资产原价为30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8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该生产线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下:

双倍直线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折旧=300000元×40%=120000元

第二年应提折旧=300000-120000×40%=72000元

第三年应提折旧=300000-120000-72000×40%=43200元

第四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00000-120000-72000-43200=64800元 第四、五年应提折旧=(64800-8000)÷=28400元

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

(四)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或者: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以上几种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法。采用加速折旧法后,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减的速度逐年加快。


相关文章

  • 累计折旧的会计处理 1
  • 上海市计算机公共信息服务业准营证 证书编号:10522 累计折旧的会计处理 更新改造调整 企业因更新改造等原因调整固定资产帐面价值的,应当根据调整后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按企业所选用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例:某企业按年限平均法计提 ...查看


  • 浅谈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
  • 摘 要:分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二者的关系以及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折旧核算问题,最后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折旧进行思考.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大部分 ...查看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探析
  • [摘 要]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企业固定资产占整个企 业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而且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也较高.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 是通过计提折旧的形式进行补偿的,计提的折旧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是成本 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 ...查看


  • 固定资产折旧作业答案
  • 固定资产折旧的作业 一.单选题 1.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5年,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第一年的年折旧率为( B ). A.20% B.33% C.40% D.50% 2.某固定资产原值为250000元,预计净残值6000元,预计可 ...查看


  • 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研究
  •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专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 研究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研究 摘要 会计上计算折旧的方法很多,财政部规定企业可选择的折旧方法一般有4 种,即年限平均法 ...查看


  • 固定资产审计
  • 固定资产审计 一. 固定资产审计 (一)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 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确定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恰当:确定固定资产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固定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披 ...查看


  •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分析
  •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分析 [摘要]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项目一直保持原值,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净值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虚增了资产与净资产的总量,针对此问题,本文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进 ...查看


  • 2011年[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知识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总结
  •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科目 第一章 资 产 知识点八.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总结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查看


  • 中级职称[财务管理]知识点:加速折旧方法
  • 中级职称<财务管理>知识点:加速折旧方法 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不一致时加速折旧法该如何理解? 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不一致时加速折旧法的理解: 在采用日历年度制下,会计年度指从1月1日至当年的12月31日,而折旧年度是从开始计提折旧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