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使用不文明网络语言的原因

  摘要:在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语言垃圾和语言暴力现象层出不穷。如果让这样的不文明语言不停的跳跃在屏幕上,或是挂在大家的嘴上,进而再成为印刷品,那简真是语言的灾难,本文将就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文明现象进行探讨,以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   关键字:网络语言 不文明 大学生   作者简介:王保辉(1979―),男,河北保定人,保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杜君楠(1982―),男,河北蠡县人,保定学院助教,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国家与民族的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基石。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保留至今,其中规范的、科学的语言文字,是维系这种文化的纽带。语言的纯洁,不仅仅意味着文化的纯洁,更意味着价值观念的纯洁。没有对自己母语深沉的热爱,就不可能有对自己国家历史的尊重和对自己民族价值观念的操守。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曾说过:“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围墙,更深刻地讲,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和下意识等。”1网络语言是语言的一个小的群体。它尽管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工具,但是它与现实语言也有着共通性,它们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互相尊重各自的人格、以诚相待、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这些都是应该遵循的普遍的道德规范。然而,“现在我们网络语言最大的问题是有些网民在聊天室等场合语言使用不够文明”,2如今的网络充斥了不少粗俗、轻佻的语言。例如:   TMD(他妈的)、WBD(王八蛋)、NND(奶奶的)、QNNND(去你奶奶的)、SB(傻逼)、NQS(你去死)、SJB(神经病)、东方不败(不男不女)、469(死老狗)、0748(你去死吧)、0487(你是白痴)、BT(变态)、@%&$$%&(骂人的话),还有嘲讽人的神童、天才、蛋白质、太平公主,等等。   从上文的统计调查中,我们看出,在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语言垃圾和语言暴力现象层出不穷。网络语言的制造者只求一时的痛快,不顾及历史积淀和词义关联,对词语进行随心所欲的无原则的联想或缩写(这并不是创新),其结果是生产了一大堆的语言垃圾。TMD,NND,(太刺耳,不便多举),这些浓缩的骂言,是标准的语言垃圾,是正常语言中垃圾的异化,如果让这样的语言不停的跳跃在屏幕上,或者是挂在大家的嘴上,进而再成为印刷品,那简真是语言的灾难,世界真的会让人愕然了。那么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文明现象呢?   一、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语言不文明的主要根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上网群体,在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精力旺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认知能力不强,主观自控能力较为薄弱,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加之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和学习压力增大,许多大学生当遇到个人心理问题时,不愿同亲朋好友倾诉、更不愿与陌生人面对面谈。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与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大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这使得他们产生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的倾向。当今社会发展迅猛,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学业竞争异常激烈,不同文化相互撞击,使大学生的成长面临更大的困惑与挑战,他们非常需要有效的支持与帮助。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家长等的引领作用相对滞后,他们不仅不能成为大学生的贴心朋友,反而给大学生施加了更大的压力,使他们遭受更多的挫折,这些都使大学生不得不去寻求其它的出路,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为此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选择。   二、网络的隐蔽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是大学生语言不文明的客观因素   网络空间使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互联网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取决于网络空间这一特殊的虚拟情境的特征。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个人的身份是虚拟的、想象的、多样的和随意的,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约束力削弱或失效了,上网者可以创造虚拟的人物角色,获得某种权利和认同感,使某种被压抑的个性得到释放。   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平等性、虚拟性,使现实中人成为“无标识”的网络主体,现实社会中的姓名、年龄、个人身份、及社会地位等都被淹没,人自身也成了数码存在。因此,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约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自由空间。使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制约因素丧失殆尽,极易把人性深处的各种丑陋和罪恶因素诱发出来并恣意张扬。   三、家庭、学校与社会在面对网络语言冲击反应的滞后性也是大学生语言不文明的重要因素   面对网络的冲击,他们的反应显得苍白无力。有不少的教师不理解学生文章里出现的网络语言,还有许多父母对网络知之不多,对待新鲜事物接受程度不高,许多家庭没有承担起对大学生指导与监督的责任,而且有些家长在电脑、上网方面还得向孩子请教,至于网上传播的什么内容,孩子们交流什么主,如何进行交流,怎样有效监督他们的网络语言,他们无法及时全面掌握。而在大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德育则显得滞后与低效,在传统德育模式的主导下,学校基本没有或很少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大学生。   语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表现形式,语言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当前我们把以德治国提到与依法治国并重的地位,各地区、各单位也都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但是无论哪种道德建设,都应该以语言文明为前提。      参考文献:   [1]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M].上海:三联书店,1998.   [3]荆莉.新新人类和他们的流行语[J].语文建设,2000,(5)   [4]朱萍.网上聊天语言的特殊语境和交际特色[J].语文建设,2001,(8).   [5]徐峻蔚.青少年创造和使用网络语言现象[J].当代青年研究,2005,(9).      1著名作家质疑网上用语.2001年3月13日07:26人民网   2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前言第19页

  摘要:在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语言垃圾和语言暴力现象层出不穷。如果让这样的不文明语言不停的跳跃在屏幕上,或是挂在大家的嘴上,进而再成为印刷品,那简真是语言的灾难,本文将就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文明现象进行探讨,以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   关键字:网络语言 不文明 大学生   作者简介:王保辉(1979―),男,河北保定人,保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杜君楠(1982―),男,河北蠡县人,保定学院助教,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国家与民族的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基石。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保留至今,其中规范的、科学的语言文字,是维系这种文化的纽带。语言的纯洁,不仅仅意味着文化的纯洁,更意味着价值观念的纯洁。没有对自己母语深沉的热爱,就不可能有对自己国家历史的尊重和对自己民族价值观念的操守。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曾说过:“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围墙,更深刻地讲,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和下意识等。”1网络语言是语言的一个小的群体。它尽管是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运用的工具,但是它与现实语言也有着共通性,它们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共道德,互相尊重各自的人格、以诚相待、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这些都是应该遵循的普遍的道德规范。然而,“现在我们网络语言最大的问题是有些网民在聊天室等场合语言使用不够文明”,2如今的网络充斥了不少粗俗、轻佻的语言。例如:   TMD(他妈的)、WBD(王八蛋)、NND(奶奶的)、QNNND(去你奶奶的)、SB(傻逼)、NQS(你去死)、SJB(神经病)、东方不败(不男不女)、469(死老狗)、0748(你去死吧)、0487(你是白痴)、BT(变态)、@%&$$%&(骂人的话),还有嘲讽人的神童、天才、蛋白质、太平公主,等等。   从上文的统计调查中,我们看出,在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语言垃圾和语言暴力现象层出不穷。网络语言的制造者只求一时的痛快,不顾及历史积淀和词义关联,对词语进行随心所欲的无原则的联想或缩写(这并不是创新),其结果是生产了一大堆的语言垃圾。TMD,NND,(太刺耳,不便多举),这些浓缩的骂言,是标准的语言垃圾,是正常语言中垃圾的异化,如果让这样的语言不停的跳跃在屏幕上,或者是挂在大家的嘴上,进而再成为印刷品,那简真是语言的灾难,世界真的会让人愕然了。那么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文明现象呢?   一、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语言不文明的主要根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上网群体,在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精力旺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认知能力不强,主观自控能力较为薄弱,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加之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和学习压力增大,许多大学生当遇到个人心理问题时,不愿同亲朋好友倾诉、更不愿与陌生人面对面谈。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与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大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这使得他们产生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的倾向。当今社会发展迅猛,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学业竞争异常激烈,不同文化相互撞击,使大学生的成长面临更大的困惑与挑战,他们非常需要有效的支持与帮助。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家长等的引领作用相对滞后,他们不仅不能成为大学生的贴心朋友,反而给大学生施加了更大的压力,使他们遭受更多的挫折,这些都使大学生不得不去寻求其它的出路,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为此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选择。   二、网络的隐蔽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是大学生语言不文明的客观因素   网络空间使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互联网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取决于网络空间这一特殊的虚拟情境的特征。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个人的身份是虚拟的、想象的、多样的和随意的,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约束力削弱或失效了,上网者可以创造虚拟的人物角色,获得某种权利和认同感,使某种被压抑的个性得到释放。   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平等性、虚拟性,使现实中人成为“无标识”的网络主体,现实社会中的姓名、年龄、个人身份、及社会地位等都被淹没,人自身也成了数码存在。因此,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约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自由空间。使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制约因素丧失殆尽,极易把人性深处的各种丑陋和罪恶因素诱发出来并恣意张扬。   三、家庭、学校与社会在面对网络语言冲击反应的滞后性也是大学生语言不文明的重要因素   面对网络的冲击,他们的反应显得苍白无力。有不少的教师不理解学生文章里出现的网络语言,还有许多父母对网络知之不多,对待新鲜事物接受程度不高,许多家庭没有承担起对大学生指导与监督的责任,而且有些家长在电脑、上网方面还得向孩子请教,至于网上传播的什么内容,孩子们交流什么主,如何进行交流,怎样有效监督他们的网络语言,他们无法及时全面掌握。而在大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德育则显得滞后与低效,在传统德育模式的主导下,学校基本没有或很少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大学生。   语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表现形式,语言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当前我们把以德治国提到与依法治国并重的地位,各地区、各单位也都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但是无论哪种道德建设,都应该以语言文明为前提。      参考文献:   [1]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M].上海:三联书店,1998.   [3]荆莉.新新人类和他们的流行语[J].语文建设,2000,(5)   [4]朱萍.网上聊天语言的特殊语境和交际特色[J].语文建设,2001,(8).   [5]徐峻蔚.青少年创造和使用网络语言现象[J].当代青年研究,2005,(9).      1著名作家质疑网上用语.2001年3月13日07:26人民网   2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前言第19页


相关文章

  • 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统一
  • 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间的交往.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础工程,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是重要的文化阵地,对社会语言文 ...查看


  • 电大现代汉语作业1@#参考答案
  • 01任务 文山丘北吴老师 一.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10 分.本课程入门学习要求) 1. 浏览本课程各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并简要介绍. <现代汉语专题>是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升本科)"现代汉语专题& ...查看


  • 网络语言是用作网络交流的书面语言
  • 网络语言是用作网络交流的书面语言.他本身不是凭空产生的,使用网络语言的人才是他的主人.任何一个人的书面,语言,都是长期以来的习惯,体现着个性.如果说形义混乱,那不是网络语言的唯一性,而是使用语言的人的个性使然.这个人在其他传统交流方式中,同 ...查看


  • 网络流行语的类型_成因与趋势分析
  •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6/2015 网络流行语的类型.成因与趋势分析 梁永贤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中国网民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网络成为网民信息沟通.态度表达的重要工具和渠 道,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空间里,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成为必 ...查看


  • 李会芳论文1
  • 呼唤语言文字规范 甘肃省清水县白沙学区 李会芳 邮编:741414 摘要:语言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信息载体.标准规范化的语言文字是人们准确传递信息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国人民在许多方面创造了"神 ...查看


  • 社会语言学
  • 网络流行语新谈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一些流行语跳出网络进入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在电视上报纸中以及人们的日常交流中,网络新词随时随地可见,它紧跟着社会热点,贴切地融入人们的语言里,迎合了当下"草根"一代,身后跟 ...查看


  • 民谣.顺口溜.流行语的文化意蕴
  • 民谣.顺口溜.流行语的文化意蕴 摘要: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传承着人类的文明.我们所熟知的民谣.顺口溜和流行语都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从民谣.顺口溜和流行语的概念出发,主要分析了它们的文化意蕴1. 关键词:民谣 顺口溜 流行语 文化意蕴 ...查看


  • 世界母语日
  • 世界母语日 开放分类: 节日 世界母语日定为2月21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提出倡议,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世界母语日".目标是向全球宣传保护语言的重要,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避免地球上大部分的语言 ...查看


  • [网络语言对语文的影响]
  • 网络语言语文的影响 当网络全面介入中国人生活,网络以其特殊的存在催生了一批全新的语言使用方式.随着网络和人们生活契合度的加深,网络语言对现实社会的语言开始形成了冲击,在不断修改着传统语言规则的同时,其本身的合理性也在不断遭受质疑. 关键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