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庞德的法社会控制理论及其法治精神

第22卷 第1期大连大学学报Vol.22NO.1

                 

JOURNALOFDALIANUNIVERSITY2001年2月Feb.2001

论庞德的法社会控制理论及其法治精神

郝耀武

Ξ

(社会科学教研部,摘 要:庞德是美代社始要代表。法律的

社会论说中核。在他的理论中,包含着通过法治进进类明;以法维护社会利益,调动利益主体积性等精神。这些法治原则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法学派 庞德 法社会控制理论 治法

  社会法学派是现代西方法学派的主要派别之一。它是把法学的传统方法与社会学的概念、观点、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研究法律现象,注重法律的社会目的、作用和效果,注重社会公正,强调社会不同利益的整合,推进法律改良的一种资产阶级法学学派。庞德作为现代社会法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其理论包含着一些现代法治的原则和法治精神,对他的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和归纳,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庞德首先从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阐述法律与文明的关系,进而提出法社会控制理论。他指出“:文明是人类力量不断地更加完善的发展,是人在对外在的或物质自然界和对人类目前能加以控

制的内在的或人类本性的最大限度的控制。”“文

明有赖于摈弃专横的、固执的自作主张,而代之以

②理性。”无庸置疑,人类就是一个逐渐摈弃野蛮和

专横,走向文明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尤其当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世界“,法律成了社会控制的主

③要手段。”其他手段都被认为只能行使从属于法律

并在法律确定范围的纪律性权力。西方古代法律

一、庞德及其法社会控制论

庞德(R・Pound,1870-1964年)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曾获植物学博士学位,后入哈佛大学学习法律,当过律师、法官、大学教授。1916年起担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他的社会法学理论,主要体

(1911)《现在他的《社会学法学的范围和目的》、法律(1922)《(1942)、哲学导论》、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1944)《(1959)等著作中。《法律的任务》、法理学》

至上法律神圣的观点也说明了这一点。在庞德看来,文明是各学科的基础与出发点,法学也是如此。法律是文明的产物,也是维护和促进文明的手段。这种理论的出现,是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各种矛盾激化,战争、经济危机频繁爆发,新的利益冲突严重。这时的法律制度与资本主义初期提出的民主、法制理想的距离越来越大,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不得不关注劳动、福利、教育、经济等社会问题。法律社会化成为时代潮流,法律不得不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法学也把法律问题与社

庞德的法社会控制理论是其学说的核心,主要体现在《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两部著作中。这一理论的要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第一,法律是控制社会、推进文明的手段

Ξ收稿日期:2000-10-20

 作者:男,1964年生,大连大学社会科学教研部讲师,法学硕士。

第1期         郝耀武:论庞德的法社会控制理论及其法治精神                  27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研究。因此,法社会控制学说即应运而生了。正是通过法律的控制来解决社会问题,进而使人类本性中的扩张性、欲望得以控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第二,法律的任务与价值在于通过法律协调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以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

庞德在批驳了自然法学派、历史法学派,以及分析法学派的法律即权力的论述之后,法律的概念。他认为:想一种制度,度。,而且还要控制权力。

二、法社会控制理论的科学理念及法治精神

庞德的法社会控制理论,构成西方社会法学的基础。它在现代西方法制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同,,,挖。

第一,法社会控制理论回避法的阶级性,它只是一种空洞的理念,而不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与一定政治和社会组织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在阶级社会才出现的特殊社会现象,它具有明显的阶级性。没有国家就不存在法律,反之,没有法律就不存在国家。国家只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资本主义社会,法律是资产阶级和劳动者之间进行斗争的一种武器。只有资产阶级才强调通过法律来控制社会。因为这里的法律是资产阶级的法律,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如果只强调通过法律的控制,而不考虑这个控制社会的法律是哪个阶级的法律,这样的理论只是空洞的说教。把阶级的观点引入法学理论,用阶级的观点分析法律与社会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无疑是正确的。就连资产阶级学者也承认“:马克思主义法律学说的有力贡献还在于剥去了法律的神圣外衣,甚至可以说,破除了法律的神秘力量,使人们得以把它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项正常内容,人们能够、也必须象考察整个社会其他

现象,诸如艺术、语言等现象那样来考察它。”

。这种法律包括法律秩序、权威、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强调法律的稳定性。

庞德在论述了法律的概念之后,提出法律的任务。他认为,法律的任务就是法律通过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来满足人们的要求和愿望。这种利益是以最小的阻力和浪费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中人类的利益。所谓利益是“:人们,个别地或通过集团、联合或关系,企求满足的一种要求、愿望、或期待;因而利益也就是通过政治组织社会的武力对人类关系进行调整和对人们的行为加以安排时所必须

考虑到的东西。”这种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

益和社会利益。在这三种利益中,庞德认为社会利益最为重要,它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并为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活动而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它包括一般安全、社会组织安全、一般道德、保护社会资源、一般进步和个人生活。庞德在这里把保护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作为法律保护的对象,这对于当代人类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确定法律所要承认和保护的共同社会利益,庞德认为要遵循一种经验的标准。人们可以从这种标准中寻找消灭或减少阻碍或浪费,以实现最大社会效果的经验。这是法律价值所在。“法律是一个实际的东西。如果我们不能建立一个每个人所普遍同意的法律的价值尺度,那也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我们必须放弃一切而将社会交给不受约束的强力。我们有着几个世纪以来用法调整关系和安排行为的经验。而且我们已经学会了去发展这种经验,并利

⑥用它去衡量和评价各种利益。”

第二,以法律保护社会利益的观点没有从根本上说明法的本质。庞德虽然从社会控制的角度,给出法律的概念,强调法律的社会性、任务和价值。但是,他始终没有揭示出法的本质。法律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体现,而且,法律的内容也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条件决定,这是法律的本质所在。马克思很早就指出“: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

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

 大 连 大 学 学 报                第22卷28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找到一种普遍的、共同的利益。因为,各种利益关系反映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利益关系是经济关系的反映。资产阶级的法只能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不会去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利益。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庞德的法社会控制理论,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违背。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在他的理论中包含着一些法治的原则。

首先,会,、,,其次,庞德谴责和批判暴力统治,反对“法律即权力”的观点,提出通过法律遏制权力,控制权威,这是现代法治的核心目的之一。

再次,庞德提出的通过法律保护社会利益的观点,虽然没有从本质上揭示法的本质,但是,它提示我们:法律具有保护社会利益的功能。“法律不仅保护个人权利,而且更强调保护社会利益,法的精

⑨神就代之以社会利益。”

而不敢抬头,被惩治于严格的执法之中而不能蔓延。

第二,通过法律保护劳动者的利益,调动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与效益已经有了不可分割的关系,合法、合理、,,并且形成集合,从而为法治提供前提与基。正是在这样的社会中,劳动者的利益得以法律的保障,自由和责任、权利与义务得以和谐一致;劳动者参与社会活动,参与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和发挥。这样,确立与保障权利的法律也得到主体的权威性认同和服从。

第三,通过法律可以真正使社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得到保护。自然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庞德在其理论中将保护自然资源提到法治的高度,这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当今世界,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已遭受到极大的破坏。人类生存也由于自然资源的破坏而受到影响。自然资源以及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讲不是一个金钱问题或经济问题,它是一个涉及人类生存的问题。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已经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当今,世界各国都通过立法来保护自然资源,而且也只有通过法律的途径才能使自然资源得到真正保护,并且使之国际化、统一化。

三、有益的启示与合理借鉴

庞德的法社会理论所包含的法治精神,对现代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法治建设也具有有益的启示作用,值得借鉴。

第一,通过法治控制私欲,遏制腐败。人本性中难免有欲望,欲望的膨胀必然导致私欲和腐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要求和理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滥用权力等现象时有发生。这除了客观的因素外,主体本性中私欲的扩张起着主要的作用。纵观诸如胡长清、陈克杰等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严重的腐败现象,以及其他严重的经济犯罪,无不是为了金钱、美色等私欲而产生的。要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这些丑恶现象,法治是最有效的途径。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要抓法制,没有法制不行。我们要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公正的司法程序,严格地执法,使腐败摄于法律的威严

注  释:

①②③④⑥(美)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17、10、22、55页。

⑤(USA)R・Pound,Jurisprudence,WestPublishing,1959,

Vol.3p.16。

⑦(法)亨利・莱维・布律尔《法律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7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122页。

⑨金健《契约自由・国家干预与中国合同法》《法学评,论》1998年第6期。

第22卷 第1期大连大学学报Vol.22NO.1

                 

JOURNALOFDALIANUNIVERSITY2001年2月Feb.2001

论庞德的法社会控制理论及其法治精神

郝耀武

Ξ

(社会科学教研部,摘 要:庞德是美代社始要代表。法律的

社会论说中核。在他的理论中,包含着通过法治进进类明;以法维护社会利益,调动利益主体积性等精神。这些法治原则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法学派 庞德 法社会控制理论 治法

  社会法学派是现代西方法学派的主要派别之一。它是把法学的传统方法与社会学的概念、观点、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研究法律现象,注重法律的社会目的、作用和效果,注重社会公正,强调社会不同利益的整合,推进法律改良的一种资产阶级法学学派。庞德作为现代社会法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其理论包含着一些现代法治的原则和法治精神,对他的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和归纳,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庞德首先从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阐述法律与文明的关系,进而提出法社会控制理论。他指出“:文明是人类力量不断地更加完善的发展,是人在对外在的或物质自然界和对人类目前能加以控

制的内在的或人类本性的最大限度的控制。”“文

明有赖于摈弃专横的、固执的自作主张,而代之以

②理性。”无庸置疑,人类就是一个逐渐摈弃野蛮和

专横,走向文明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尤其当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世界“,法律成了社会控制的主

③要手段。”其他手段都被认为只能行使从属于法律

并在法律确定范围的纪律性权力。西方古代法律

一、庞德及其法社会控制论

庞德(R・Pound,1870-1964年)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曾获植物学博士学位,后入哈佛大学学习法律,当过律师、法官、大学教授。1916年起担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他的社会法学理论,主要体

(1911)《现在他的《社会学法学的范围和目的》、法律(1922)《(1942)、哲学导论》、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1944)《(1959)等著作中。《法律的任务》、法理学》

至上法律神圣的观点也说明了这一点。在庞德看来,文明是各学科的基础与出发点,法学也是如此。法律是文明的产物,也是维护和促进文明的手段。这种理论的出现,是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各种矛盾激化,战争、经济危机频繁爆发,新的利益冲突严重。这时的法律制度与资本主义初期提出的民主、法制理想的距离越来越大,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不得不关注劳动、福利、教育、经济等社会问题。法律社会化成为时代潮流,法律不得不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法学也把法律问题与社

庞德的法社会控制理论是其学说的核心,主要体现在《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两部著作中。这一理论的要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第一,法律是控制社会、推进文明的手段

Ξ收稿日期:2000-10-20

 作者:男,1964年生,大连大学社会科学教研部讲师,法学硕士。

第1期         郝耀武:论庞德的法社会控制理论及其法治精神                  27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研究。因此,法社会控制学说即应运而生了。正是通过法律的控制来解决社会问题,进而使人类本性中的扩张性、欲望得以控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第二,法律的任务与价值在于通过法律协调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以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

庞德在批驳了自然法学派、历史法学派,以及分析法学派的法律即权力的论述之后,法律的概念。他认为:想一种制度,度。,而且还要控制权力。

二、法社会控制理论的科学理念及法治精神

庞德的法社会控制理论,构成西方社会法学的基础。它在现代西方法制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同,,,挖。

第一,法社会控制理论回避法的阶级性,它只是一种空洞的理念,而不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与一定政治和社会组织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在阶级社会才出现的特殊社会现象,它具有明显的阶级性。没有国家就不存在法律,反之,没有法律就不存在国家。国家只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资本主义社会,法律是资产阶级和劳动者之间进行斗争的一种武器。只有资产阶级才强调通过法律来控制社会。因为这里的法律是资产阶级的法律,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如果只强调通过法律的控制,而不考虑这个控制社会的法律是哪个阶级的法律,这样的理论只是空洞的说教。把阶级的观点引入法学理论,用阶级的观点分析法律与社会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无疑是正确的。就连资产阶级学者也承认“:马克思主义法律学说的有力贡献还在于剥去了法律的神圣外衣,甚至可以说,破除了法律的神秘力量,使人们得以把它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项正常内容,人们能够、也必须象考察整个社会其他

现象,诸如艺术、语言等现象那样来考察它。”

。这种法律包括法律秩序、权威、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强调法律的稳定性。

庞德在论述了法律的概念之后,提出法律的任务。他认为,法律的任务就是法律通过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来满足人们的要求和愿望。这种利益是以最小的阻力和浪费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中人类的利益。所谓利益是“:人们,个别地或通过集团、联合或关系,企求满足的一种要求、愿望、或期待;因而利益也就是通过政治组织社会的武力对人类关系进行调整和对人们的行为加以安排时所必须

考虑到的东西。”这种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

益和社会利益。在这三种利益中,庞德认为社会利益最为重要,它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并为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活动而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它包括一般安全、社会组织安全、一般道德、保护社会资源、一般进步和个人生活。庞德在这里把保护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作为法律保护的对象,这对于当代人类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确定法律所要承认和保护的共同社会利益,庞德认为要遵循一种经验的标准。人们可以从这种标准中寻找消灭或减少阻碍或浪费,以实现最大社会效果的经验。这是法律价值所在。“法律是一个实际的东西。如果我们不能建立一个每个人所普遍同意的法律的价值尺度,那也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我们必须放弃一切而将社会交给不受约束的强力。我们有着几个世纪以来用法调整关系和安排行为的经验。而且我们已经学会了去发展这种经验,并利

⑥用它去衡量和评价各种利益。”

第二,以法律保护社会利益的观点没有从根本上说明法的本质。庞德虽然从社会控制的角度,给出法律的概念,强调法律的社会性、任务和价值。但是,他始终没有揭示出法的本质。法律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体现,而且,法律的内容也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条件决定,这是法律的本质所在。马克思很早就指出“: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

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

 大 连 大 学 学 报                第22卷28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找到一种普遍的、共同的利益。因为,各种利益关系反映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利益关系是经济关系的反映。资产阶级的法只能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不会去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利益。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庞德的法社会控制理论,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违背。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在他的理论中包含着一些法治的原则。

首先,会,、,,其次,庞德谴责和批判暴力统治,反对“法律即权力”的观点,提出通过法律遏制权力,控制权威,这是现代法治的核心目的之一。

再次,庞德提出的通过法律保护社会利益的观点,虽然没有从本质上揭示法的本质,但是,它提示我们:法律具有保护社会利益的功能。“法律不仅保护个人权利,而且更强调保护社会利益,法的精

⑨神就代之以社会利益。”

而不敢抬头,被惩治于严格的执法之中而不能蔓延。

第二,通过法律保护劳动者的利益,调动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与效益已经有了不可分割的关系,合法、合理、,,并且形成集合,从而为法治提供前提与基。正是在这样的社会中,劳动者的利益得以法律的保障,自由和责任、权利与义务得以和谐一致;劳动者参与社会活动,参与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和发挥。这样,确立与保障权利的法律也得到主体的权威性认同和服从。

第三,通过法律可以真正使社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得到保护。自然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庞德在其理论中将保护自然资源提到法治的高度,这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当今世界,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已遭受到极大的破坏。人类生存也由于自然资源的破坏而受到影响。自然资源以及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讲不是一个金钱问题或经济问题,它是一个涉及人类生存的问题。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已经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当今,世界各国都通过立法来保护自然资源,而且也只有通过法律的途径才能使自然资源得到真正保护,并且使之国际化、统一化。

三、有益的启示与合理借鉴

庞德的法社会理论所包含的法治精神,对现代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法治建设也具有有益的启示作用,值得借鉴。

第一,通过法治控制私欲,遏制腐败。人本性中难免有欲望,欲望的膨胀必然导致私欲和腐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要求和理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滥用权力等现象时有发生。这除了客观的因素外,主体本性中私欲的扩张起着主要的作用。纵观诸如胡长清、陈克杰等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严重的腐败现象,以及其他严重的经济犯罪,无不是为了金钱、美色等私欲而产生的。要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这些丑恶现象,法治是最有效的途径。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要抓法制,没有法制不行。我们要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公正的司法程序,严格地执法,使腐败摄于法律的威严

注  释:

①②③④⑥(美)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17、10、22、55页。

⑤(USA)R・Pound,Jurisprudence,WestPublishing,1959,

Vol.3p.16。

⑦(法)亨利・莱维・布律尔《法律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7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122页。

⑨金健《契约自由・国家干预与中国合同法》《法学评,论》1998年第6期。


相关文章

  • 论社会法的思想
  • 试论西方社会学法学的思想流变 内容摘要:社会法学是西方法学流派中独树一帜的流派,是将法律置于社会背景中,研究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由法学与社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学术派别.本文主要论述西方社会法学的思想流变和特征,揭示了 ...查看


  • 季卫东:从边缘到中心:二十世纪美国的"法与社会"研究运动
  • 人社 提交 2008/07/28 阅读: 62 来源:公法评论 摘要:所谓"边缘学科",是指在两种以上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采取"跨学科的方法"(interdisciplinary approa ...查看


  •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及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的启示
  • [摘要]庞德在<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一书中提出的利用法律进行利益分配.限制人性弱点等思想,对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军事法学研究要注重立足军事法治实践,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进程中要注重对军事利益的保护和对公权力 ...查看


  • 法治社会中法律的局限性及其矫正 1
  • 理论法学法治社会中法律的局限性及其矫正 p 秦国荣 =内容摘要> 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因其具有其他社会控制手段所无与伦比的技术可操作性而成为最佳的社会关系调整器, 但法律在创制.运作以及对社会关系的作用等方面, 也存在着固有的内在局限.要 ...查看


  • 法律社会学文集
  • 董磊明 陈柏峰 聂良波 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 (2009-01-14) 郑杭生 黄家亮 论现代社会中人民调解制度的合法性危机及其重塑 (2008-12-17) 朱苏力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比较 (2 ...查看


  • 浅谈信仰与法律
  • [摘 要]信仰与法律的关系问题是法治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法律应当被信仰,信仰法律不是信仰法律条文而是信仰法治精神.把法律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认识到其神圣性和终极意义,进而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法律,为权利也为法律的完善而斗争就是信仰法 ...查看


  • 增强全民守法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 增强全民法观念守 进法推治社会建设 政治与法 律 增全强民守 法念 观曹 进推法社治会建设 猛 ( 中共 山 东省 茌县委平 校 党 东山荏 平 52 21 0 0) [ 摘 要 文章] 述阐了 对于治法社建会设的础基性认 识,分析 了 我 ...查看


  • 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 第30卷第9期2009年9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Vol.30No.9 Sep.2009 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徐慧明 (赤峰学院 社会科学部,内蒙古 ...查看


  • 耶林:[为权利而斗争]
  • 耶林:<为权利而斗争>首页 | 读者指南 | 通知公告 | 新书速递 | 华中大法律网 您现在的位置: 华中大法律网 >> 法律图书馆 >> 新书速递 >> 法理 >> 正文: 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