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译理论研究类型考

20“年第6期总第163期

外语学刊

FOREIGNLANGUAGERESEARCH

2011。No.6SerialNo.163

●翻译研究

变译理论研究类型考+

黄忠廉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科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80)

提要:新世纪前后三十几年变译现象逐渐为中外译学界所发现,并得到深入研究,于世纪之交产生了变译理论。考察国内外变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至少可以归纳出10对研究类型。这20种研究类型,既可单独成对,又可交叉成网,共同深化变译理论研究。

关键词:变译;变译理论;类型;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一0100(2011)06一0101—4

Research

Methods

ofTranslationVariationTheorv

Huang

Zhong—li卸

CultureStudies/Instituteof

(Centre

Inthelate20th

tance

fI)r

Russi明Language,“terature蚰d

thee盯ly2l

Tr蚰slation

Science

ofHeilon西iangUIliversity,Harbin150080,China)

home锄d

abmadattachedgreatimpor-

Century粕d

st

centuly,schola瑁oftra.nslationfieldsat

tIlirtyyearsof

to岫nslation

variation

pmctices肋d

studies.触er

on

thoIough

study,T砌slation

V鲥ation

Theoryw鹪estab-

pairs

lishedatthetumofthepresentcentury.B聃ed

survey

oftheprevious粕d叫n℃nttranslationv柚ati∞studies,10

caIl

0f

帅ologies

are

summ枷zed

in

t}Iispaper.Thesetwentyresearchmethods

c肋be

separatedimopai璐柚d

intersect

one粕otIler

鹅weU,tllusfⅢtheringTranslationV商ationTheory吕tudie8.

1【eywo“ls:协mslation

v柚ation;translationvariationtIleory;typolo舀es;researchmethods

前言

语文化信息转化为译语以求风格极似的翻译活动。而变译与全译相对而立的依据是翻译中对原作保留程度的完整性。由此可知,变译是非完整性翻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仿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变译具有与全译不同的特效:多快好省有的放矢地吸收国外信息。变译包括12种方法,即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参译和仿作。

2.2变译理论

变译理论是一种新型的有别于以全译为研究对象的

变译与全译是一对全新的翻译范畴。在信息时代,变译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主编罗进德推介《变译理论》时说:“掌握变译方法是

新时代译者必备的才能”。(黄忠廉2002:封四)许钧评

论说:“《变译理论》研究的是一种创新,一种思想创新,它跳出了传统全译观的研究平台”。(许钧2002)自1980年代以来,变译逐步得到研究,于世纪之交形成了变译理论的雏形。考察国内外,可以总结变译理论研究的类型,以规划其未来的研究。

2变译与变译理论

2.1变译

变译是相对于全译提出的。所谓全译,指译者将原

传统译论的翻译理论。简单地说,变译理论是研究变译的理论。具体地说,变译理论是从变译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反映变译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原理和思想体系,它以

库的严复变译思想研究”(08B嗍9)的阶段性成果。

宰本文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7一0349)和国家“十一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

lOl

万方数据

2011年黄忠廉变译理论研究类型考第6期

变译为研究对象,研究变译过程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寻求适于一切变译方法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3变译研究类型

3.1现象研究与本质研究

变译研究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创建理论与方法;二是弄清中外变译事实。变译理论是新生的译论,有待发展,有待深入。一方面需要从理论、学科上进行理性思考,另一方面需要对中外变译事实有个基本的了解。

目前,现象研究和本质研究都须要投入精力。现象研究须要弄清各类变译的事实,如口头和笔头变泽、机器变译、文学变译、科学变译等。只有对事实有了充分的了解,无论是归纳研究,还是演绎研究,才有说话的底气。而本质研究则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种理论学说和一套研究方法。变译学说是“句群中枢变译说”,(黄忠廉2003)即变译是以句群为中心展开的变通和翻译原作的活动,研究方法是“两个三角”方法,即“语表形式一语里意义一语用价值”小i角研究方法,“语际比较一思维转换一文化交流”大i角研究方法。(黄忠廉等2009)变译本质的研究会开阔译界的视野,丰富和完善多年来译界对翻译本质的认识,至少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翻译=全译+变译。所以,史上和当下有人(司显柱2002)质问“译作一定要忠实原作吗?”。对变译本质的研究,会改变对翻译本质的认识,继而为翻译的其他问题带来新的思考,这正体现了许钧的评价:变译理论是对“翻译观的革新”。(许钧2002)

3.2过程研究与结果研究

变译过程研究侧重于变译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问题,结果研究则侧重于变译产品,前者属于本体研究,后者属于翻译文学或翻译文化研究。

黄忠廉(2000,2002)的变译系列研究主要探讨变译现象、变译规律和变译原理,研究变译的具体策略方法,并深入思考变译过程所蕴含的理论问题,变译产品并不是其研究的重心,只是涉及时稍作论述。有变译过程,才有变译产品,弄清过程,会促进产品的深入研究。王克非从广义文化角度研究翻译,其中就包括变译,他认为“从翻译文化史角度看,译本的忠实程度与该译本在文化沟通上的作用之大小并无绝对的正比例关系。(王克非1997:6)译者(其后有文化背景)的摄取是重要因素。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微妙变化,如信息的增损、变样,可以说正是翻译文化研究者感兴趣的。在翻译文化史研究中,既考察变译的过程,也考察译作的传播过程,从目前的

研究来看,后者是主体。谢天振则主要从比较文学角度研

究翻译文学,其中也涉及变译问题。他对译介学的定位是: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媒介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

102

万方数据

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谢天振200r7)它关心的是原文在语际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伸等问题,是翻译(主要是文学翻译)作为人类的一种跨文化交流实

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3.3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

从研究对象的时间或者状态上看,变译研究可分为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历史研究主要研究变译发展的演变及其规律,是对变译的纵向研究。它包括专书研究,如王克非的《翻译文化史论》和谢天振的《译介学》。再如罗新璋通过对鸠摩罗什译佛经的考察,得出结论:文虽左右,旨不违中,(罗新璋1997)其中就包含变译的成分。还有研究国内外翻译史的著作,如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陈福康《中国译论史稿》、李亚舒《中国科学翻译史》、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许钧《当代法困翻译理论》等。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些著作都包含了变译思想。历史研究还包括专题研究,如专门研究严复、林纾、庞德、鲁迅的变译等。当然也包括就历史上任何一种变译现象的研究。

20世纪下半叶以降,全世界交流越来越频繁,信息传播越来越快,口译与笔译越来越平分秋色,机译研究再度兴起,变译的用武之地是空前的。丰富的变译实践为变译研究提供了现实背景和话语空间。这就需要我们一边总结前人的经验,一边考察同时代的变译活动,不要等到今天成了明天,走史学界马后炮式的研究方式,将会留下历史的遗憾。可见.现实研究主要研究当前鲜活的变译现象,对变译展开横向研究,它既包括专书研究、专题研究,也涉及某种变译现象的个案研究。现实是理论研究的主要源泉,因此,现实研究最有活力,最能为变译实践提供指导意义,最能直接服务于国家建设,如MTI的兴旺,变译就成为当代译者必备的技能之一,变译教学就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4应用研究与纯理研究

理论研究要分清普通理论和应用理论。产生于事实的理论,首先町形成应用理论,它与实践直接联系,具有可操作性。它们与事实的关系有远近之分。应用研究包括变译现象阐释考察、变译方法论问题、变译实践论研究、变译教学与变译人才培养问题等。如陈明瑶采用变译方法之一的编译进行新闻翻译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陈明瑶2001)试验表明,经过编译训练的学生,译写国际新闻稿优于未经过训练的学生。

应用理论进一步提升抽象,成为普通理论。纯理研究包括:(1)对变译现象产生的背景研究;(2)对变译理论内涵的研究,如变译的实质、方法、体系、过程、单位、机制、规律、标准、价值等;(3)变译理论产生的理据的研究;(4)对变译理论的学科思考等;(5)其他学科理论学说对变译理论的关照,如从语用学、接受论、目的论、思维科学、解构主

2011年黄忠廉变译理论研究类型考第6期

义、后殖民主义等角度为变译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3.5上向研究与下向研究

由上述研究还可衍生出上向研究和下向研究。上向研究就是归纳研究。归纳有两种含义:一是事实归类;二是理论推理,从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既然是归纳研究,就要对变译事实的采集尽鼍周全。如考察摘泽现象,除了自己已做过或者试验过的摘泽方法,还要在他人变译实践中充分观察,然后充分描写,最后才能充分解释。至于第二种含义的归纳,则是对事实归类后的感性认识的继续提升,是理性的认识,这种理性认识既可能是应用理论,也可能是纯粹理论,二者的层级不矧而已。第一种归纳是扎实的田野调查式的T作,第二种是研究者埋头田野时要看的方向,是其眼中的终极目标。变译的上向研究是务实的研究,应大力提倡,尤其是在目前要充分认清变译事实的研究阶段。

仅有上向研究是不够的,事实的穷尽性难以做到,有时需要下向研究,即演绎研究。这方面应该向西方学习。我们要善于根据部分变译现象的初步观察,有时借鉴某种理论,提出一种假设,然后用新的变译事实去检验这种假没,加以证伪。如果发现有误,就修改原先的假设,提出新假设,再用新的变译事实进行验证。如在《翻译变体研究》(2000)和《变译理论》(2002)中,我们归纳出7种变译策略,即增、减、编、述、缩、并、改,后来受《易经》启发,提出了第八种变译策略,即“仿”,并通过变译事实加以论证。因此,为原有的11种变译方法增添了第十二种变译方法:仿作。

上向研究便于弄清事实,总结规律;下向研究便于完善规律,建立方法、理论和学科的体系,

3.6专题研究与学科研究

专题体系可分为小专题和大专题,单一性专题体系和集合性专题体系。前者是研究某个具体专题而形成的体系,依之而成的论文篇幅较小。后者是前者的扩充和发展,是若干单一性专题体系的聚合统一,也是从单一性专题体系向学科体系过渡的中介环节。它比单一性专题体系复杂严谨,又比学科体系简略灵活。单一性变译专题研究,也就是一篇篇研究变译的论文,是小题大做。集合性专题研究,可以是某一专题的系列论文,也可以是一部专著。

学科体系是专题体系的扩大,是专题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学科体系包含若十集合性专题体系的成果。从形式上看,学科体系的基本单位是由各个概念的论证所组成的单一性专题体系的有机体。专题研究到了一定的时候,作者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立于学科建设的高度,从前期成果中寻求逻辑联系,提取更加凝炼的思想,这是迈向学科体系可贵的一步。从变译规律的角度,我们研究了11种变译方法,以《翻译变体研究》形式出

万方数据

现,这是变译规律研究。后来又基于大量的变译事实与变译规律对变译进行理论思考,研究了变译的一些本质性问题,以《变译理论》形式出现,这是变译原理研究。2004年又从变译与全译平行的角度考察翻译活动,推出《科学翻译学》,这是融于学科的研究。上述研究向“变译学”步步逼进,一旦时机成熟,即可建立“变译学”。

从单一性专题研究到集合性专题研究,再到学科研究,是一门学科成熟发展的逻辑过程。

3.7笼统研究与具体研究

变译研究经历了从笼统到具体的过程。从前的许多研究,笼而统之的较多。香港的周兆祥先生拥有丰富的变译实践,有关变译研究的总结见其《翻译与人生》(1998),书中有许多闪光的变译思想。他作了笼统的研究,想为变译正名,但由于缺乏具体深入的研究,有些思想未能l:升为理论。

笼统研究包括两种,一是对研究对象认识不清,二是有意识地不分清。一旦认识清楚了,即可转入具体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随着变译实践的丰富,对一个个变译现象或事实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具体,这时的研究就转向具体研究。具体研究一般是小题大作,将一个问题说透论深。如道安不懂梵文,但他在般若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译本的比较发现问题,从而探讨翻译的规律,如繁与简、文与质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思想。其五失本包括:(1)梵文倒置,译时须改从汉文法;(2)梵经术质,汉文华丽,为了接受,不得不略加润饰;(3)梵经同一意义,反复多次,不得不删削;(4)梵经结束时,要重述一遍,译时删去;(5)梵文说完某事,重述后再说其他,译时删掉蘑复。其主要思想涉及最简单的变译

形式——摘译。再如潘卫民(2000)从思维差异探讨编的

分与合,这属于编译的具体范畴,也是对变译策略之

一——“编”具体的研究。

3.8潜性研究与显性研究

有些变译研究经历了由潜而显的过程,换言之,某一变译研究先是融入其他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其认识越来越全面,发现它有独特的质,可以独立研究,于是从原有研究母体中分裂出来,成为显性研究。

若把目光转向西方译论研究,可以发现西方同中国一样基本上以全译为主要研究对象,变译研究是边缘性的,不少情况下是作为靶子加以批评的,很少有人从正面系统地、具体地探讨它。变译研究这时处于潜在状态,这与笼统研究状态相对应,属于模糊认识阶段。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不甚明了,只好随其他领域顺带研究。有时把变译现象置于某一理论下,以求得解释,一旦解释不清时,才发现变泽现象超出了该理论的解释范围,于是另立门户,另辟蹊径。译界对严复翻译的研究即是如此,不少学者将其置于全译语境下,批评他自己都不遵守“信达

】03

2011年黄忠廉变译理论研究类型考第6期

雅”。学者们总是从全译的视角出发来思考问题,直到《天演论》诞生百年之后,才将其作为有别于全译的另一类翻译现象加以系统研究。

3.9综合研究与分类研究

综合研究以人类的所有变译为研究对象,重在探讨变译的共性和变译的本质,从而形成变译的普遍理论。从我们编制的“变译研究文献索引”(1950年至今)来看,变译主体、变译客体、变译过程、变译方法等研究较多,而学科思考、史料发掘、方法的完善等较少。

分类研究以某一类变译现象为研究对象,形成某领域独有的某类独特变译的规律与理论。目前新闻类、广告类、外宣类、旅游类、影视类的变译研究较多,而文学类、科学类、工程技术类、机译类、口译类等方面的变译研究有待关注和深入。

3.10译介研究与原创研究

译介研究是对变译研究成果的翻译与介绍。我们须要了解国外的变译研究成果。目前,国外主要是把变译现象放在不同的理论下考察,如目的论、改写论等(Nord

2001,Lefevere

2004等)都涉及变译。变译研究寄人篱

下。能说明一定的问题。只有把变译从传统的全译研究中剥离出来,取各种理论的视角,六经注我,变译理论才可独立,这种研究才具有原创性。

变译的原创性研究要求研究者具有平视西方译论与尊重汉外互译事实的心态,有独立的研究立场。心态不正,就会有偏见,就不能正视本土的变译实践,也就难以提出独到的翻译见解。立场不稳,视角就有偏向,就会对汉外变译的事实有偏有倚,要么用国外的理论裁剪中国的翻译实践,要么用中国的翻译事实去印证国外的理论,结果是失去自我,也就失去原创。只有扎根本土翻译实践,横看世界译坛的理论创新,才有原创的成分。原创的要义还在于必须善于抽象,将现象范畴化,建立变译理论或翻译学自己的术语。一味地套用或借用其他学科的术语,甚至是术语体系,不仅不利于原创研究,也不利于翻译学科的建立。

4结束语

变译理论研究大有潜力可挖,凡研究传统全译的方法均可试用,然后形成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走出不同的

研究之路。上述20种研究方法形成10对类型,每对都是

收稿日期:2011一09—2l

104

万方数据

矛盾对立的统一体,采用辩证法,有助于深化变译研究。10对研究方法有交叉,有侧重,研究者可选其一种或几种,单独或齐头并进,共同探讨变译问题。有了正确的选题,清晰的思路,优化的方法,20种方法可构成点式、线式、面式、体式等多种研究范式,从不同层面多角度切人,变译理论研究将会形成新的格局。

参考文献

陈明瑶.浅论英语新闻编译加工[J].中国翻译,2001

(5).

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J].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2004.

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2000.

黄忠廉.句群中枢变译说[J].外语学刊,2003(4).黄忠廉等.翻译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9.

罗新璋.文虽左右,旨不违中——读鸠摩罗什译籍[J].

中国翻译,1997(6).

潘卫民.思维差异与语篇分合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0(2).

司显柱.译作一定要忠实原作吗?——翻译本质的再认

识[J].上海科技翻译,2002(4).

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1997.

谢天振.译介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许钧.从全译到变译——《变译理论》与翻译观的革新

[z].光明日报,2002.

周兆祥.翻译与人生[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1998.

christiane

Nord.n也,坫妇抽凡ns口P删弓伽Ac£西毋[M].

Sh锄ghai:Sh粕ghaiForei印Language

Educ砒ionPress,

2001.

kfevereAndre.7k珊如渤n,m叫廊i昭,Ⅱ以tk肘o,却耐口一

t抽几旷‰Ⅻ),此,聊[z].sh蚰曲ai:sh蚰ghai

Forei印

L蚰guage

Educ砒ionPress,2004.

【责任编辑王松鹤】

变译理论研究类型考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黄忠廉, Huang Zhong-lian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翻译科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80外语学刊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2011(6)1次

参考文献(15条)

1. 陈明瑶 浅论英语新闻编译加工[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1(05)2. 黄忠廉;李亚舒 科学翻译学 20043. 黄忠廉 变译理论 20024. 黄忠廉 翻译变体研究 2000

5. 黄忠廉 句群中枢变译说[期刊论文]-外语学刊 2003(04)6. 黄忠廉 翻译方法论 2009

7. 罗新璋 文虽左右,旨不违中——读鸠摩罗什译籍 1997(06)8. 潘卫民 思维差异与语篇分合翻译 2000(02)

9. 司显柱 译作一定要忠实原作吗?——翻译本质的再认识[期刊论文]-上海科技翻译 2002(04)10.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199711. 谢天振 译介学导论 2007

12. 许钧 从全译到变译——《变译理论》与翻译观的革新 200213. 周兆祥 翻译与人生 1998

14. Christiane Nord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2001

15.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2004

引证文献(1条)

1. 谷峰 地质科技英语的语体特点及翻译策略[期刊论文]-中国科技翻译 2012(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yxk201106027.aspx

20“年第6期总第163期

外语学刊

FOREIGNLANGUAGERESEARCH

2011。No.6SerialNo.163

●翻译研究

变译理论研究类型考+

黄忠廉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科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80)

提要:新世纪前后三十几年变译现象逐渐为中外译学界所发现,并得到深入研究,于世纪之交产生了变译理论。考察国内外变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至少可以归纳出10对研究类型。这20种研究类型,既可单独成对,又可交叉成网,共同深化变译理论研究。

关键词:变译;变译理论;类型;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一0100(2011)06一0101—4

Research

Methods

ofTranslationVariationTheorv

Huang

Zhong—li卸

CultureStudies/Instituteof

(Centre

Inthelate20th

tance

fI)r

Russi明Language,“terature蚰d

thee盯ly2l

Tr蚰slation

Science

ofHeilon西iangUIliversity,Harbin150080,China)

home锄d

abmadattachedgreatimpor-

Century粕d

st

centuly,schola瑁oftra.nslationfieldsat

tIlirtyyearsof

to岫nslation

variation

pmctices肋d

studies.触er

on

thoIough

study,T砌slation

V鲥ation

Theoryw鹪estab-

pairs

lishedatthetumofthepresentcentury.B聃ed

survey

oftheprevious粕d叫n℃nttranslationv柚ati∞studies,10

caIl

0f

帅ologies

are

summ枷zed

in

t}Iispaper.Thesetwentyresearchmethods

c肋be

separatedimopai璐柚d

intersect

one粕otIler

鹅weU,tllusfⅢtheringTranslationV商ationTheory吕tudie8.

1【eywo“ls:协mslation

v柚ation;translationvariationtIleory;typolo舀es;researchmethods

前言

语文化信息转化为译语以求风格极似的翻译活动。而变译与全译相对而立的依据是翻译中对原作保留程度的完整性。由此可知,变译是非完整性翻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仿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变译具有与全译不同的特效:多快好省有的放矢地吸收国外信息。变译包括12种方法,即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参译和仿作。

2.2变译理论

变译理论是一种新型的有别于以全译为研究对象的

变译与全译是一对全新的翻译范畴。在信息时代,变译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主编罗进德推介《变译理论》时说:“掌握变译方法是

新时代译者必备的才能”。(黄忠廉2002:封四)许钧评

论说:“《变译理论》研究的是一种创新,一种思想创新,它跳出了传统全译观的研究平台”。(许钧2002)自1980年代以来,变译逐步得到研究,于世纪之交形成了变译理论的雏形。考察国内外,可以总结变译理论研究的类型,以规划其未来的研究。

2变译与变译理论

2.1变译

变译是相对于全译提出的。所谓全译,指译者将原

传统译论的翻译理论。简单地说,变译理论是研究变译的理论。具体地说,变译理论是从变译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反映变译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原理和思想体系,它以

库的严复变译思想研究”(08B嗍9)的阶段性成果。

宰本文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7一0349)和国家“十一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

lOl

万方数据

2011年黄忠廉变译理论研究类型考第6期

变译为研究对象,研究变译过程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寻求适于一切变译方法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3变译研究类型

3.1现象研究与本质研究

变译研究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创建理论与方法;二是弄清中外变译事实。变译理论是新生的译论,有待发展,有待深入。一方面需要从理论、学科上进行理性思考,另一方面需要对中外变译事实有个基本的了解。

目前,现象研究和本质研究都须要投入精力。现象研究须要弄清各类变译的事实,如口头和笔头变泽、机器变译、文学变译、科学变译等。只有对事实有了充分的了解,无论是归纳研究,还是演绎研究,才有说话的底气。而本质研究则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种理论学说和一套研究方法。变译学说是“句群中枢变译说”,(黄忠廉2003)即变译是以句群为中心展开的变通和翻译原作的活动,研究方法是“两个三角”方法,即“语表形式一语里意义一语用价值”小i角研究方法,“语际比较一思维转换一文化交流”大i角研究方法。(黄忠廉等2009)变译本质的研究会开阔译界的视野,丰富和完善多年来译界对翻译本质的认识,至少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翻译=全译+变译。所以,史上和当下有人(司显柱2002)质问“译作一定要忠实原作吗?”。对变译本质的研究,会改变对翻译本质的认识,继而为翻译的其他问题带来新的思考,这正体现了许钧的评价:变译理论是对“翻译观的革新”。(许钧2002)

3.2过程研究与结果研究

变译过程研究侧重于变译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问题,结果研究则侧重于变译产品,前者属于本体研究,后者属于翻译文学或翻译文化研究。

黄忠廉(2000,2002)的变译系列研究主要探讨变译现象、变译规律和变译原理,研究变译的具体策略方法,并深入思考变译过程所蕴含的理论问题,变译产品并不是其研究的重心,只是涉及时稍作论述。有变译过程,才有变译产品,弄清过程,会促进产品的深入研究。王克非从广义文化角度研究翻译,其中就包括变译,他认为“从翻译文化史角度看,译本的忠实程度与该译本在文化沟通上的作用之大小并无绝对的正比例关系。(王克非1997:6)译者(其后有文化背景)的摄取是重要因素。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微妙变化,如信息的增损、变样,可以说正是翻译文化研究者感兴趣的。在翻译文化史研究中,既考察变译的过程,也考察译作的传播过程,从目前的

研究来看,后者是主体。谢天振则主要从比较文学角度研

究翻译文学,其中也涉及变译问题。他对译介学的定位是: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媒介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

102

万方数据

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谢天振200r7)它关心的是原文在语际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伸等问题,是翻译(主要是文学翻译)作为人类的一种跨文化交流实

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3.3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

从研究对象的时间或者状态上看,变译研究可分为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历史研究主要研究变译发展的演变及其规律,是对变译的纵向研究。它包括专书研究,如王克非的《翻译文化史论》和谢天振的《译介学》。再如罗新璋通过对鸠摩罗什译佛经的考察,得出结论:文虽左右,旨不违中,(罗新璋1997)其中就包含变译的成分。还有研究国内外翻译史的著作,如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陈福康《中国译论史稿》、李亚舒《中国科学翻译史》、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许钧《当代法困翻译理论》等。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些著作都包含了变译思想。历史研究还包括专题研究,如专门研究严复、林纾、庞德、鲁迅的变译等。当然也包括就历史上任何一种变译现象的研究。

20世纪下半叶以降,全世界交流越来越频繁,信息传播越来越快,口译与笔译越来越平分秋色,机译研究再度兴起,变译的用武之地是空前的。丰富的变译实践为变译研究提供了现实背景和话语空间。这就需要我们一边总结前人的经验,一边考察同时代的变译活动,不要等到今天成了明天,走史学界马后炮式的研究方式,将会留下历史的遗憾。可见.现实研究主要研究当前鲜活的变译现象,对变译展开横向研究,它既包括专书研究、专题研究,也涉及某种变译现象的个案研究。现实是理论研究的主要源泉,因此,现实研究最有活力,最能为变译实践提供指导意义,最能直接服务于国家建设,如MTI的兴旺,变译就成为当代译者必备的技能之一,变译教学就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4应用研究与纯理研究

理论研究要分清普通理论和应用理论。产生于事实的理论,首先町形成应用理论,它与实践直接联系,具有可操作性。它们与事实的关系有远近之分。应用研究包括变译现象阐释考察、变译方法论问题、变译实践论研究、变译教学与变译人才培养问题等。如陈明瑶采用变译方法之一的编译进行新闻翻译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陈明瑶2001)试验表明,经过编译训练的学生,译写国际新闻稿优于未经过训练的学生。

应用理论进一步提升抽象,成为普通理论。纯理研究包括:(1)对变译现象产生的背景研究;(2)对变译理论内涵的研究,如变译的实质、方法、体系、过程、单位、机制、规律、标准、价值等;(3)变译理论产生的理据的研究;(4)对变译理论的学科思考等;(5)其他学科理论学说对变译理论的关照,如从语用学、接受论、目的论、思维科学、解构主

2011年黄忠廉变译理论研究类型考第6期

义、后殖民主义等角度为变译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3.5上向研究与下向研究

由上述研究还可衍生出上向研究和下向研究。上向研究就是归纳研究。归纳有两种含义:一是事实归类;二是理论推理,从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既然是归纳研究,就要对变译事实的采集尽鼍周全。如考察摘泽现象,除了自己已做过或者试验过的摘泽方法,还要在他人变译实践中充分观察,然后充分描写,最后才能充分解释。至于第二种含义的归纳,则是对事实归类后的感性认识的继续提升,是理性的认识,这种理性认识既可能是应用理论,也可能是纯粹理论,二者的层级不矧而已。第一种归纳是扎实的田野调查式的T作,第二种是研究者埋头田野时要看的方向,是其眼中的终极目标。变译的上向研究是务实的研究,应大力提倡,尤其是在目前要充分认清变译事实的研究阶段。

仅有上向研究是不够的,事实的穷尽性难以做到,有时需要下向研究,即演绎研究。这方面应该向西方学习。我们要善于根据部分变译现象的初步观察,有时借鉴某种理论,提出一种假设,然后用新的变译事实去检验这种假没,加以证伪。如果发现有误,就修改原先的假设,提出新假设,再用新的变译事实进行验证。如在《翻译变体研究》(2000)和《变译理论》(2002)中,我们归纳出7种变译策略,即增、减、编、述、缩、并、改,后来受《易经》启发,提出了第八种变译策略,即“仿”,并通过变译事实加以论证。因此,为原有的11种变译方法增添了第十二种变译方法:仿作。

上向研究便于弄清事实,总结规律;下向研究便于完善规律,建立方法、理论和学科的体系,

3.6专题研究与学科研究

专题体系可分为小专题和大专题,单一性专题体系和集合性专题体系。前者是研究某个具体专题而形成的体系,依之而成的论文篇幅较小。后者是前者的扩充和发展,是若干单一性专题体系的聚合统一,也是从单一性专题体系向学科体系过渡的中介环节。它比单一性专题体系复杂严谨,又比学科体系简略灵活。单一性变译专题研究,也就是一篇篇研究变译的论文,是小题大做。集合性专题研究,可以是某一专题的系列论文,也可以是一部专著。

学科体系是专题体系的扩大,是专题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学科体系包含若十集合性专题体系的成果。从形式上看,学科体系的基本单位是由各个概念的论证所组成的单一性专题体系的有机体。专题研究到了一定的时候,作者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立于学科建设的高度,从前期成果中寻求逻辑联系,提取更加凝炼的思想,这是迈向学科体系可贵的一步。从变译规律的角度,我们研究了11种变译方法,以《翻译变体研究》形式出

万方数据

现,这是变译规律研究。后来又基于大量的变译事实与变译规律对变译进行理论思考,研究了变译的一些本质性问题,以《变译理论》形式出现,这是变译原理研究。2004年又从变译与全译平行的角度考察翻译活动,推出《科学翻译学》,这是融于学科的研究。上述研究向“变译学”步步逼进,一旦时机成熟,即可建立“变译学”。

从单一性专题研究到集合性专题研究,再到学科研究,是一门学科成熟发展的逻辑过程。

3.7笼统研究与具体研究

变译研究经历了从笼统到具体的过程。从前的许多研究,笼而统之的较多。香港的周兆祥先生拥有丰富的变译实践,有关变译研究的总结见其《翻译与人生》(1998),书中有许多闪光的变译思想。他作了笼统的研究,想为变译正名,但由于缺乏具体深入的研究,有些思想未能l:升为理论。

笼统研究包括两种,一是对研究对象认识不清,二是有意识地不分清。一旦认识清楚了,即可转入具体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随着变译实践的丰富,对一个个变译现象或事实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具体,这时的研究就转向具体研究。具体研究一般是小题大作,将一个问题说透论深。如道安不懂梵文,但他在般若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译本的比较发现问题,从而探讨翻译的规律,如繁与简、文与质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思想。其五失本包括:(1)梵文倒置,译时须改从汉文法;(2)梵经术质,汉文华丽,为了接受,不得不略加润饰;(3)梵经同一意义,反复多次,不得不删削;(4)梵经结束时,要重述一遍,译时删去;(5)梵文说完某事,重述后再说其他,译时删掉蘑复。其主要思想涉及最简单的变译

形式——摘译。再如潘卫民(2000)从思维差异探讨编的

分与合,这属于编译的具体范畴,也是对变译策略之

一——“编”具体的研究。

3.8潜性研究与显性研究

有些变译研究经历了由潜而显的过程,换言之,某一变译研究先是融入其他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其认识越来越全面,发现它有独特的质,可以独立研究,于是从原有研究母体中分裂出来,成为显性研究。

若把目光转向西方译论研究,可以发现西方同中国一样基本上以全译为主要研究对象,变译研究是边缘性的,不少情况下是作为靶子加以批评的,很少有人从正面系统地、具体地探讨它。变译研究这时处于潜在状态,这与笼统研究状态相对应,属于模糊认识阶段。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不甚明了,只好随其他领域顺带研究。有时把变译现象置于某一理论下,以求得解释,一旦解释不清时,才发现变泽现象超出了该理论的解释范围,于是另立门户,另辟蹊径。译界对严复翻译的研究即是如此,不少学者将其置于全译语境下,批评他自己都不遵守“信达

】03

2011年黄忠廉变译理论研究类型考第6期

雅”。学者们总是从全译的视角出发来思考问题,直到《天演论》诞生百年之后,才将其作为有别于全译的另一类翻译现象加以系统研究。

3.9综合研究与分类研究

综合研究以人类的所有变译为研究对象,重在探讨变译的共性和变译的本质,从而形成变译的普遍理论。从我们编制的“变译研究文献索引”(1950年至今)来看,变译主体、变译客体、变译过程、变译方法等研究较多,而学科思考、史料发掘、方法的完善等较少。

分类研究以某一类变译现象为研究对象,形成某领域独有的某类独特变译的规律与理论。目前新闻类、广告类、外宣类、旅游类、影视类的变译研究较多,而文学类、科学类、工程技术类、机译类、口译类等方面的变译研究有待关注和深入。

3.10译介研究与原创研究

译介研究是对变译研究成果的翻译与介绍。我们须要了解国外的变译研究成果。目前,国外主要是把变译现象放在不同的理论下考察,如目的论、改写论等(Nord

2001,Lefevere

2004等)都涉及变译。变译研究寄人篱

下。能说明一定的问题。只有把变译从传统的全译研究中剥离出来,取各种理论的视角,六经注我,变译理论才可独立,这种研究才具有原创性。

变译的原创性研究要求研究者具有平视西方译论与尊重汉外互译事实的心态,有独立的研究立场。心态不正,就会有偏见,就不能正视本土的变译实践,也就难以提出独到的翻译见解。立场不稳,视角就有偏向,就会对汉外变译的事实有偏有倚,要么用国外的理论裁剪中国的翻译实践,要么用中国的翻译事实去印证国外的理论,结果是失去自我,也就失去原创。只有扎根本土翻译实践,横看世界译坛的理论创新,才有原创的成分。原创的要义还在于必须善于抽象,将现象范畴化,建立变译理论或翻译学自己的术语。一味地套用或借用其他学科的术语,甚至是术语体系,不仅不利于原创研究,也不利于翻译学科的建立。

4结束语

变译理论研究大有潜力可挖,凡研究传统全译的方法均可试用,然后形成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走出不同的

研究之路。上述20种研究方法形成10对类型,每对都是

收稿日期:2011一09—2l

104

万方数据

矛盾对立的统一体,采用辩证法,有助于深化变译研究。10对研究方法有交叉,有侧重,研究者可选其一种或几种,单独或齐头并进,共同探讨变译问题。有了正确的选题,清晰的思路,优化的方法,20种方法可构成点式、线式、面式、体式等多种研究范式,从不同层面多角度切人,变译理论研究将会形成新的格局。

参考文献

陈明瑶.浅论英语新闻编译加工[J].中国翻译,2001

(5).

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J].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2004.

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2000.

黄忠廉.句群中枢变译说[J].外语学刊,2003(4).黄忠廉等.翻译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9.

罗新璋.文虽左右,旨不违中——读鸠摩罗什译籍[J].

中国翻译,1997(6).

潘卫民.思维差异与语篇分合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0(2).

司显柱.译作一定要忠实原作吗?——翻译本质的再认

识[J].上海科技翻译,2002(4).

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1997.

谢天振.译介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许钧.从全译到变译——《变译理论》与翻译观的革新

[z].光明日报,2002.

周兆祥.翻译与人生[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1998.

christiane

Nord.n也,坫妇抽凡ns口P删弓伽Ac£西毋[M].

Sh锄ghai:Sh粕ghaiForei印Language

Educ砒ionPress,

2001.

kfevereAndre.7k珊如渤n,m叫廊i昭,Ⅱ以tk肘o,却耐口一

t抽几旷‰Ⅻ),此,聊[z].sh蚰曲ai:sh蚰ghai

Forei印

L蚰guage

Educ砒ionPress,2004.

【责任编辑王松鹤】

变译理论研究类型考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黄忠廉, Huang Zhong-lian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翻译科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80外语学刊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2011(6)1次

参考文献(15条)

1. 陈明瑶 浅论英语新闻编译加工[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1(05)2. 黄忠廉;李亚舒 科学翻译学 20043. 黄忠廉 变译理论 20024. 黄忠廉 翻译变体研究 2000

5. 黄忠廉 句群中枢变译说[期刊论文]-外语学刊 2003(04)6. 黄忠廉 翻译方法论 2009

7. 罗新璋 文虽左右,旨不违中——读鸠摩罗什译籍 1997(06)8. 潘卫民 思维差异与语篇分合翻译 2000(02)

9. 司显柱 译作一定要忠实原作吗?——翻译本质的再认识[期刊论文]-上海科技翻译 2002(04)10.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199711. 谢天振 译介学导论 2007

12. 许钧 从全译到变译——《变译理论》与翻译观的革新 200213. 周兆祥 翻译与人生 1998

14. Christiane Nord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2001

15.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2004

引证文献(1条)

1. 谷峰 地质科技英语的语体特点及翻译策略[期刊论文]-中国科技翻译 2012(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yxk201106027.aspx


相关文章

  • 对类型电影的认识_路春艳
  • 影 视 现 状 研 究 The Phenomena of Chinese Film & TV 现实关注和批判意识决定了它同社会现实的密切联系.二战前后,卢卡契.葛兰西和法兰克福学派诸人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推进到新的阶段,其中也涉及了 ...查看


  • 词义类型学研究_张莉
  • 2013年7月 第33卷第3期 语言研究Jul., 2013Vol. 33No. 3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词义类型学研究 张莉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430074) 摘要:近年来词义 ...查看


  •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与内涵探讨
  • z-AoTI×I职教体系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与内涵探讨 口刘彦军 摘 要: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在产生背景.办学导向和办学定位与类型等方面存 在共同特征,可视为其本质特征."我国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是 ...查看


  • 成人依恋类型研究综述
  • 第30卷第6期 2008年11月 文章编号:16742869(2008) 06011703 武 汉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J. Wuhan Inst. Tech. Vol. 30 No. 6 Nov. 2008 成人依恋类型研究综述 黄国 ...查看


  •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整理
  • 绪论 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表面的特定地域,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以及人类活动结果组成的综合体. 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及其上下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具体地讲,土地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①地球表面:②地球表面以上一定范围内的 ...查看


  • 企业研究方法类型
  • 企业研究方法类型 引言 ............................................................................................................ ...查看


  • 党课答辩题库
  • 党课答辩参考问题 1 [问题]申请入党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它革命分子,承 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 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 ...查看


  • 基于转移矩阵的环渤海土地利用研究
  • 摘要:在对环渤海5 km研究区转移矩阵分析的基础上,生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转移方向统计表以及不同用地类型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图,探究了近十几年来环渤海地区产业经济结构发展状况.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为今后环渤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了一些建议. ...查看


  • 科学思维考试大纲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 科学思维考试大纲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基本要求 把握方法.科学.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方法的含义,科学思维方法的历史发 展以及学习科学思维方法论的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 科学思维方法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特征,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及其 ...查看


  • 城市规划理论类型划分的研究综述
  • 城市规划理论类型划分的研究综述 LiteratureReviewofUrbanPlanningTheo吖Typology 史舸吴志强孙雅楠 摘要:面对当前城市规划理论研究日趋复杂,多元的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采用类型划分方 1引言 当前城市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