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龙:元朝末年的"四万亿"和它的灭亡

建龙:元朝末年的“四万亿”和它的灭亡时间:2010-08-31 15:59 作者:建龙点击:922次

重读元史,对于元代的脱脱仍然心存尊敬,这个人大概是历史上少有的全能选手之一,作为帝国的右相,他的政策颇负进取之心,不仅扭转了前任丞相伯颜由于推崇蒙古人和蒙古制度、对于正规官僚机构造成的破坏,还重开了科举制,兴修水利,试图恢复和发展农业。这些展现了他的行政能力。

与此同时,他还主持编纂了三部史书,《宋史》《辽史》《金史》,这三部史书都位列二十五史,表现了他的文化能力。

最后,当元末农民起义(或许不能叫农民起义,而应该算军阀混战)肆虐的时候,脱脱还组织了有效的军事体系,并率兵打了几个胜仗,如果不是他被强行解职,大概是有可能扑灭反朝廷的张士诚的军队的。这又展现了他是个军事天才。

于是,人们评价,如果不是罢免脱脱,也许元朝不会立即灭亡,或许还可以拖上一段时间。

但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脱脱之前,元代虽不稳固,但没有出现失控。偏偏是在脱脱任上,各地的军阀群起,武装冲突不断,造成了元帝国彻底的倾颓。

一方面大家都承认他的有为和能力,另一方面,在他执政时期,元代社会却突然间乱了套。这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这就要讲到脱脱雄心勃勃的经济刺激政策,简单地说,他试图利用政府花钱的方法来控制和指导经济、扭转经济。

还有一点奇特之处,由于当时的政府和现代政府一样拥有纸币发行权,就让元代的经济刺激政策明显区别于中国别的朝代,带上了独有的特征。它使政府手中不再缺钱,可以任意印发纸钞,再用这些纸钞用来进行经济刺激。脱脱为了他的经济刺激计划,也恰好就是这么干的。

他的经济方法颇类似于当今政府采取的凯恩斯式的经济方案。与今天一样,这套理论看上去非常吸引人,但在实行上,最终却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最显性的就是通货膨胀,之后,经济崩溃也造成了元朝的崩溃。

由于当前“四万亿”已经成了表示恶性经济刺激的专有名词,不妨把脱脱的经济政策叫做“元末的四万亿”。

忽必烈的遗产:孱弱的社会经济

与其他朝代相比,元代的政府财政无疑是孱弱的。这表现在:

1、 蒙古人入主中国之前,对于行政管理经验非常缺乏,因此,为了组织起一个有效的政府破费周折。比如,以税收而论,如果要有稳定的税收,必须有良好的征税机制。从窝阔台大汗时候起,蒙古人就试图在中原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税收机构,但这项措施屡屡受到军事主义的侵蚀,一旦打仗缺钱,大汗们首先想到的是强行征税,或者把税收包干给某个中亚的能人,让这个能人拿着皮鞭带着武装强行征税,这就破坏了税收的长久性。

2、 到底保留蒙古人的部落制,还是实行中国人的官僚制?在这个问题上,蒙古人总是朝三暮四,基本上这个皇帝愿意采纳中原统治方式,下一个皇帝立即决定恢复蒙古文化,而到了后期,元帝国的皇帝在位时间都不长,这就决定了每次都是刚刚建立起制度,马上又遭到了破坏甚至废除,缺乏长期性。

3、 第一个称元帝的忽必烈穷兵黩武、大建豪宅,已经破坏了元代经济的可持续性。为了武功,没有建立起稳定的税收不说,他还数次征调过纸钞准备金。所谓准备金,指的是:在当时,政府如果发行纸钞,就必须有真金白银做后盾,当人民手中拿着纸钞的时候,他必须能够随时找地方把纸钞换成铜钱或银子,否则,就没有人敢用纸钞,那毕竟只是一张纸。那些为了随时兑换而准备的铜钱和银子就是准备金,这部分钱是不能随便挪用的。但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战争多次挪用过准备金,这就减少了纸钞的可信性,最终造成纸钞的贬值和通货膨胀。忽必烈征调纸钞准备金的做法给后代留下了启发,仿佛凭空创造了钞票,到了脱脱,发现纸钞很神奇,于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另外,政府专卖权也造成了垄断经济的危害,这就如同现在的国有企业了,不详谈。

4、 最终,元世祖没有留下稳定的社会经济状况,到成宗铁穆耳时代,经济有所恢复。但成宗一死,几个在位不长的皇帝导致的是经济更加糟糕。总之,元朝之所以缺乏如汉文景、唐太宗那样的盛世,与元代第一个皇帝(不算未改朝的那几个)世祖的财政、经济破坏有很大的关系。

雄心勃勃的经济刺激计划

到了元代的末帝元顺帝时期,这一切的弊端都被继承了下来。脱脱为相后,有心改变这样孱弱的局面,试图通过政府的手段建立起一次中兴。

脱脱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几个方面看上去都是不错的,基础性的:

1、 元代大都在北方无法自给自足,因此,粮食运输始终是个大问题,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后,不久就由于淤塞问题,不得不开辟新航线,最终,元代开始利用海运解决粮运问题,脱脱为了保证粮运,这是帝国的基础,开凿了从大海到北京的水运系统,以失败告终。但无疑,他是有眼光的,如果不解决粮食问题,元大都是无法长久维持的,后来黄河泛滥和武装割据时期,元的漕运和海运都中断了(开始没有完全中断,但越来越不可靠,最后消失),大都的经济也就死了。

2、 清理吏治,发展经济,救灾。当时恰好处于灾难的高发年。恰好又碰上了黄河的泛滥,因此,治理黄河成了必须。脱脱于是组织人们治理黄河。

3、 脱脱的第二个任期,为了发展北方的稻米种植,还专门从南方请熟练稻农来,教给北方人种植稻米。

4、 为了维稳,他还建立了庞大的军事系统。

总之,加强基础建设、经济指导和军事维稳就成了当时推出的庞大“四万亿”的主要途径。当时政府是否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即通过政府花钱的方式,来带动经济发展,我们还不敢确定,但他们肯定是相信:一旦政府出手进行刺激、控制和指导,就马上可以让问题好转。

刺激计划的大漏洞:印钞票

然而,好想法没有带来好结果。这些政策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反而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上述一切有一个致命的漏洞。这些项目最终都是要花钱的,对于元代入不敷出的国库来说,又如何承担得起这些工程?说白了,政府如何来筹钱?

对于一个中世纪的政府来说,筹钱始终是个大问题,由于货币是金属的,具有稀缺性,即便是一个皇帝,如果国库没有钱,也无法增加开支,更无法实行野心勃勃的计划。

但前面已经讲了,元代有一个类似于现代的金融秘诀,就是纸钞。从宋代到金代,中国社会都有纸钞,这种创新的形式为政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元朝从一开始就继承了这个好点子。于是,脱脱找到了筹钱的窍门。

总的来说,脱脱筹钱的两个途径:

1、 传统途径:加强国有企业,也就是盐、茶的专卖,以及增加农业和商业税,但这些项目大部分已经被前面的政府榨干了,所以没什么特别之处。

2、 新发展途径:打开印钞机,加印钞票。脱脱在1350年代两次大规模开动印钞机,用纸钞支付工人、士兵的工资,以及用纸币进行采购。同时,最致命的一点,这些纸钞都是没有准备金的,也就是说,如果人们把钞票拿去兑换金属货币,会发现根本没有那么多金属货币可以兑换。在法兰西波旁时代,约翰劳曾经制造了早期的纸钞实验,以钞票贬得一文不值为结束,而中国的纸钞实验进行得更早,并且无一不以悲剧告终,从宋朝的交子到金代,到元代,每一次纸钞的发行在最初依靠国家信誉都能够稳定,但随着政府财政动机越来越强烈,最终都以恶性通胀和经济崩溃告终。甚至到了民国末年,也保持了这个优良传统。我们现在是否摆脱,还很难说,只能说,手段更隐蔽罢了。但一旦采用积极财政手段,马上开始多发钞票,这一点和古代是一致的。

后果:恶性通胀和经济扭曲

脱脱的经济政策导致了两个结果:

1, 恶性的通胀,发给人们的纸钞一再贬值,最后成了废纸,金融秩序乱套,是人们对政权丧失信心的最关键因素。

2, 大量的工程挤占了太多的劳动力,去修黄河运河的人很多,而参加维稳的人实际上也脱离了劳动,不再创造产品,于是种地的人少了,粮食减产,造成了经济结构的扭曲。同时,来了天灾,村庄的人手不足,抵御能力也下降了。

宣判脱脱依靠政府发钞花钱刺激经济的措施走到尽头的,是无情的军事动乱。随着黄河的决口,以及经济秩序紊乱带来的民不聊生,山东、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先后叛乱。脱脱也在征讨时被罢相。

他罢相后,元代就已经瓦解了,南方各个小政府纷纷独立,再也不听话了。帝国皇帝的政令再也无法到达长江以南,在北方,也仅仅被限制在京郊地区。十几年后,元代灭亡。我们不能说脱脱导致了元代的灭亡,对于他来说,元晚期已经注定是个悲剧,灭亡不可避免,但他的经济刺激计划却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脱脱的例子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富有进取心的政府往往会大手大脚花钱,大手大脚花钱导致它必须尽可能地捞钱,尽可能地捞钱最简单的方法时加税和印发纸钞,并最终导致经济衰退甚至崩溃。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朝代中期,导致的是经济抑制和社会衰落,如果发生在朝代末期,就是直接的崩溃。这些与个人的人格和人品都是无关的。我对于脱脱个人的人品仍然保持好感。

但我更感觉奇妙的是,脱脱当年走的路正好是我们现在走的路,连印钞票都干得一样漂亮。

来源:iColumn爱专栏

[文章来自共识网:http://ne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article_[1**********]33.html ]

建龙:元朝末年的“四万亿”和它的灭亡时间:2010-08-31 15:59 作者:建龙点击:922次

重读元史,对于元代的脱脱仍然心存尊敬,这个人大概是历史上少有的全能选手之一,作为帝国的右相,他的政策颇负进取之心,不仅扭转了前任丞相伯颜由于推崇蒙古人和蒙古制度、对于正规官僚机构造成的破坏,还重开了科举制,兴修水利,试图恢复和发展农业。这些展现了他的行政能力。

与此同时,他还主持编纂了三部史书,《宋史》《辽史》《金史》,这三部史书都位列二十五史,表现了他的文化能力。

最后,当元末农民起义(或许不能叫农民起义,而应该算军阀混战)肆虐的时候,脱脱还组织了有效的军事体系,并率兵打了几个胜仗,如果不是他被强行解职,大概是有可能扑灭反朝廷的张士诚的军队的。这又展现了他是个军事天才。

于是,人们评价,如果不是罢免脱脱,也许元朝不会立即灭亡,或许还可以拖上一段时间。

但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脱脱之前,元代虽不稳固,但没有出现失控。偏偏是在脱脱任上,各地的军阀群起,武装冲突不断,造成了元帝国彻底的倾颓。

一方面大家都承认他的有为和能力,另一方面,在他执政时期,元代社会却突然间乱了套。这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这就要讲到脱脱雄心勃勃的经济刺激政策,简单地说,他试图利用政府花钱的方法来控制和指导经济、扭转经济。

还有一点奇特之处,由于当时的政府和现代政府一样拥有纸币发行权,就让元代的经济刺激政策明显区别于中国别的朝代,带上了独有的特征。它使政府手中不再缺钱,可以任意印发纸钞,再用这些纸钞用来进行经济刺激。脱脱为了他的经济刺激计划,也恰好就是这么干的。

他的经济方法颇类似于当今政府采取的凯恩斯式的经济方案。与今天一样,这套理论看上去非常吸引人,但在实行上,最终却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最显性的就是通货膨胀,之后,经济崩溃也造成了元朝的崩溃。

由于当前“四万亿”已经成了表示恶性经济刺激的专有名词,不妨把脱脱的经济政策叫做“元末的四万亿”。

忽必烈的遗产:孱弱的社会经济

与其他朝代相比,元代的政府财政无疑是孱弱的。这表现在:

1、 蒙古人入主中国之前,对于行政管理经验非常缺乏,因此,为了组织起一个有效的政府破费周折。比如,以税收而论,如果要有稳定的税收,必须有良好的征税机制。从窝阔台大汗时候起,蒙古人就试图在中原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税收机构,但这项措施屡屡受到军事主义的侵蚀,一旦打仗缺钱,大汗们首先想到的是强行征税,或者把税收包干给某个中亚的能人,让这个能人拿着皮鞭带着武装强行征税,这就破坏了税收的长久性。

2、 到底保留蒙古人的部落制,还是实行中国人的官僚制?在这个问题上,蒙古人总是朝三暮四,基本上这个皇帝愿意采纳中原统治方式,下一个皇帝立即决定恢复蒙古文化,而到了后期,元帝国的皇帝在位时间都不长,这就决定了每次都是刚刚建立起制度,马上又遭到了破坏甚至废除,缺乏长期性。

3、 第一个称元帝的忽必烈穷兵黩武、大建豪宅,已经破坏了元代经济的可持续性。为了武功,没有建立起稳定的税收不说,他还数次征调过纸钞准备金。所谓准备金,指的是:在当时,政府如果发行纸钞,就必须有真金白银做后盾,当人民手中拿着纸钞的时候,他必须能够随时找地方把纸钞换成铜钱或银子,否则,就没有人敢用纸钞,那毕竟只是一张纸。那些为了随时兑换而准备的铜钱和银子就是准备金,这部分钱是不能随便挪用的。但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战争多次挪用过准备金,这就减少了纸钞的可信性,最终造成纸钞的贬值和通货膨胀。忽必烈征调纸钞准备金的做法给后代留下了启发,仿佛凭空创造了钞票,到了脱脱,发现纸钞很神奇,于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另外,政府专卖权也造成了垄断经济的危害,这就如同现在的国有企业了,不详谈。

4、 最终,元世祖没有留下稳定的社会经济状况,到成宗铁穆耳时代,经济有所恢复。但成宗一死,几个在位不长的皇帝导致的是经济更加糟糕。总之,元朝之所以缺乏如汉文景、唐太宗那样的盛世,与元代第一个皇帝(不算未改朝的那几个)世祖的财政、经济破坏有很大的关系。

雄心勃勃的经济刺激计划

到了元代的末帝元顺帝时期,这一切的弊端都被继承了下来。脱脱为相后,有心改变这样孱弱的局面,试图通过政府的手段建立起一次中兴。

脱脱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几个方面看上去都是不错的,基础性的:

1、 元代大都在北方无法自给自足,因此,粮食运输始终是个大问题,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后,不久就由于淤塞问题,不得不开辟新航线,最终,元代开始利用海运解决粮运问题,脱脱为了保证粮运,这是帝国的基础,开凿了从大海到北京的水运系统,以失败告终。但无疑,他是有眼光的,如果不解决粮食问题,元大都是无法长久维持的,后来黄河泛滥和武装割据时期,元的漕运和海运都中断了(开始没有完全中断,但越来越不可靠,最后消失),大都的经济也就死了。

2、 清理吏治,发展经济,救灾。当时恰好处于灾难的高发年。恰好又碰上了黄河的泛滥,因此,治理黄河成了必须。脱脱于是组织人们治理黄河。

3、 脱脱的第二个任期,为了发展北方的稻米种植,还专门从南方请熟练稻农来,教给北方人种植稻米。

4、 为了维稳,他还建立了庞大的军事系统。

总之,加强基础建设、经济指导和军事维稳就成了当时推出的庞大“四万亿”的主要途径。当时政府是否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即通过政府花钱的方式,来带动经济发展,我们还不敢确定,但他们肯定是相信:一旦政府出手进行刺激、控制和指导,就马上可以让问题好转。

刺激计划的大漏洞:印钞票

然而,好想法没有带来好结果。这些政策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反而加速了元朝的灭亡。

上述一切有一个致命的漏洞。这些项目最终都是要花钱的,对于元代入不敷出的国库来说,又如何承担得起这些工程?说白了,政府如何来筹钱?

对于一个中世纪的政府来说,筹钱始终是个大问题,由于货币是金属的,具有稀缺性,即便是一个皇帝,如果国库没有钱,也无法增加开支,更无法实行野心勃勃的计划。

但前面已经讲了,元代有一个类似于现代的金融秘诀,就是纸钞。从宋代到金代,中国社会都有纸钞,这种创新的形式为政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元朝从一开始就继承了这个好点子。于是,脱脱找到了筹钱的窍门。

总的来说,脱脱筹钱的两个途径:

1、 传统途径:加强国有企业,也就是盐、茶的专卖,以及增加农业和商业税,但这些项目大部分已经被前面的政府榨干了,所以没什么特别之处。

2、 新发展途径:打开印钞机,加印钞票。脱脱在1350年代两次大规模开动印钞机,用纸钞支付工人、士兵的工资,以及用纸币进行采购。同时,最致命的一点,这些纸钞都是没有准备金的,也就是说,如果人们把钞票拿去兑换金属货币,会发现根本没有那么多金属货币可以兑换。在法兰西波旁时代,约翰劳曾经制造了早期的纸钞实验,以钞票贬得一文不值为结束,而中国的纸钞实验进行得更早,并且无一不以悲剧告终,从宋朝的交子到金代,到元代,每一次纸钞的发行在最初依靠国家信誉都能够稳定,但随着政府财政动机越来越强烈,最终都以恶性通胀和经济崩溃告终。甚至到了民国末年,也保持了这个优良传统。我们现在是否摆脱,还很难说,只能说,手段更隐蔽罢了。但一旦采用积极财政手段,马上开始多发钞票,这一点和古代是一致的。

后果:恶性通胀和经济扭曲

脱脱的经济政策导致了两个结果:

1, 恶性的通胀,发给人们的纸钞一再贬值,最后成了废纸,金融秩序乱套,是人们对政权丧失信心的最关键因素。

2, 大量的工程挤占了太多的劳动力,去修黄河运河的人很多,而参加维稳的人实际上也脱离了劳动,不再创造产品,于是种地的人少了,粮食减产,造成了经济结构的扭曲。同时,来了天灾,村庄的人手不足,抵御能力也下降了。

宣判脱脱依靠政府发钞花钱刺激经济的措施走到尽头的,是无情的军事动乱。随着黄河的决口,以及经济秩序紊乱带来的民不聊生,山东、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先后叛乱。脱脱也在征讨时被罢相。

他罢相后,元代就已经瓦解了,南方各个小政府纷纷独立,再也不听话了。帝国皇帝的政令再也无法到达长江以南,在北方,也仅仅被限制在京郊地区。十几年后,元代灭亡。我们不能说脱脱导致了元代的灭亡,对于他来说,元晚期已经注定是个悲剧,灭亡不可避免,但他的经济刺激计划却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脱脱的例子告诉我们的是,一个富有进取心的政府往往会大手大脚花钱,大手大脚花钱导致它必须尽可能地捞钱,尽可能地捞钱最简单的方法时加税和印发纸钞,并最终导致经济衰退甚至崩溃。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朝代中期,导致的是经济抑制和社会衰落,如果发生在朝代末期,就是直接的崩溃。这些与个人的人格和人品都是无关的。我对于脱脱个人的人品仍然保持好感。

但我更感觉奇妙的是,脱脱当年走的路正好是我们现在走的路,连印钞票都干得一样漂亮。

来源:iColumn爱专栏

[文章来自共识网:http://new.21ccom.net/articles/lsjd/lsjj/article_[1**********]33.html ]


相关文章

  • 中国疆域史
  • 中国疆域史是关于从古至今中国领土变化过程的历史. 中国疆域自远古以来不断演进变化,从<尚书·禹贡>九州开始直到中华民国的秋海棠叶形状,而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的又有改变,成为被喻为"雄鸡"的形状至今.期间经过数 ...查看


  • 华师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 历史大复习 辽治国措施: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政策:主动吸纳汉族先进文化,志在入主中原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上皇位. 北宋(赵匡胤)的治国措施:力革旧弊,限制武将权力,转向文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地方分裂因素,加强中央集 ...查看


  • 古代中国大事年表
  • 古代中国大事年表(一) (夏.商.西周.战国)→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周朝. 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今安阳) 政治上:夏王朝建立,"公天 ...查看


  • 中国各朝代灭亡原因,这才是真正的学历史!
  • 中国(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代灭亡的原因总结. 夏王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禹的父亲崇伯鲧, ...查看


  • 七下历史基本知识点
  • 七年级下册历史基本知识点及地图(不含问答题)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隋朝统一了南北方. 2.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 ...查看


  • [中国古代史]考试大纲677
  •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中国古代史>考试大纲 (历史学专业本科试用)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总学时:152 总学分:9 开课学期:第1.2学期 适用专业:历史学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一.课程性质 <中国古代史&g ...查看


  • 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 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把答案写进后面的答题栏内) 1.公元618年,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今扬州)自觉大势已去,揽镜自照, ...查看


  • 七下知识点 1
  •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一.隋朝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 1.隋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时间--581年, 建立者--杨坚(隋文帝),都城--长安,年号--开皇. (2)统一 ...查看


  • 北师大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 北师大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2012.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把答案写进后面的答题栏内) 1.公元618年,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今扬州)自觉大势已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