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工笔人物线条在不同题材中的运用与研究

学校代码:10270 分类号: 学 号:122502327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中国画工笔人物线条在不同题材中的运用与研究 Chinese painting painting figure line in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subjects and research

专业学位类别: 艺术硕士

专业领域: 美 术

作者姓名: 钟雪珍

指导教师: 韩硕、佘松

答辩日期: 2015年5月27日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

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

成果。除文中已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

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

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2015年 月 日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

校内导师签名: 校外导师签名:

论文作者签名: 2015年 月 日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目录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1章 绪论 ........................................................................................................... 1

1.1 课题背景 .................................................................................................. 1

1.2 创作目的 .................................................................................................. 1

1.3 创作方法 .................................................................................................. 3

第2章 传统中国画人物用线特征……………………………………………..…6

2.1 线条的种类与特点 ……………..…………………………………6

2.2 线条在作品中的运用 …………………………………………………9

2.3 线条在人物画作品中的作用 ………………………………………. 11

第3章作品阐述 ................................................................................................... 15

3.1《梦生活》 .......................................................................................... 15

3.2《午后》 ……………………………………………………………......16

3.3-3.6《角》系列 . ....................................................................................... 17

结论 ....................................................................................................................... 18

参考文献 ............................................................................................................... 19

附录 ....................................................................................................................... 20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摘要

传统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最早出现的画种,其发展历经千年,漫长的

演变与发展中有其独特的以线造型特征。而人物画恰恰是通过其线条的圆润,

沉稳,细腻,稚拙,长短,粗细,刚柔,徐疾,顺逆,虚实,墨色的浓焦,

淡轻,来传达出不同的人物造型特征和逼真的人物形象。历代人物画线描也

是不断的学习前人优秀作品,不断补充,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从魏

晋时期的顾恺之在春蚕吐丝描的基础上创造了高古游丝描,阎立本在绘画上

继承南北朝的优秀传统,吸收和发展,创造了铁线描,吴道子所绘人物善用

状如兰叶之线条,李公麟线条健拔被称作白描大师,这些都是各个时代的光

辉。随着时代的演进,中国人物线描创造性的继承传统,不断总结发展,从

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尽其精微。在当

代新的绘画观念也不断产生,新的画风画派也不断涌现,形成了一个多元的

局面,这也将传统工笔绘画发展成为当今多元化的繁荣景象。本文通过相关

图片及书籍资料的收集,查阅和工笔人物线描在自我创作和临摹的实践体会

对中国人物线描的质感和运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介绍。

关键词: 人物 线条 传承 融合 质感

论文类型:C 应用研究

I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figure painting is the earliest type of Chinese painting, its development after one thousand years, long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has its unique modelling characteristic in line. And fine brushwork figure painting is precisely through its line round, composed, delicate, plain, length, thickness, and soft, xu disease, good or poor, false or true, gradation of coke, pale light, to convey the different character model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lifelike characters. Past dynasties are also constantly learning predecessors' excellent works fine brushwork figure painting line, constantly supplement and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constantly improve, from the period of wei and jin dynasty gu kaizhi in silkworm spinning tracing created on the basis of ancient balance spring stroke, has in painting inherit the fine tradition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bsorption and development, created the iron line, to use wu daoxuan painted figures, like orchid leaves the line, li kung-lin line health master called lyrics, pull all of these are all times. As the evolution of The Times, the tradition of creative charact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realistic painting line,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unceasingly, derive the nutri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ake god, taking the line set, in shape, its subtle. In

contemporary also constantly produce new painting ideas, new style school are constantly emerging, has formed the situation in which a diverse, this will also be painting traditional painting developed into today's prosperity of diversification.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llection of pictures and books information, consult and painting line i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self creation and copy of the

texture and charact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realistic painting line using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introduction.

Keywords : figure line inheritance The fusion disconnection

II

3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每当在画工笔人物画时,都会细细品味这一有意思的过程,尤其是勾勒线条这一步骤,大胆的概括与取舍,线条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用笔的力度轻重来表现空间和人物造型,结合匀速有力的呼吸。具体画起来时,画面人物逐渐清晰,清透,同时人物在画面中也会渐渐随之展现,自己也会不知不觉的沉溺于其过程中,这个过程让我为之吸引,并且享受这个过程。当笔者在翻阅战国时期的《妇女立像》,《驭龙图》,还有晋代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元代刘贯道的《元世祖出猎图》等等作品的时侯,看到这些前人寥寥几笔就抓住了对象的神态和气韵,让我感受到古人创作的精神状态。研一研二期间笔者也通过临摹古人的经典作品《维摩演教图》、《五马图》、《宫乐图》等以此来管窥古人们的作画状态,绘画技巧的运用。借助他们的肩膀,体会古人的作画感受与绘画技巧,为自己之后的创作之路做好铺垫工作。

1.2创作来源

国画人物的创作不同于西洋绘画,在国画人物的创作中将自然与生活的点滴事物感观知觉转化成更高更纯的二维与三维空间之间的一种绘画形式,从自然中来,却又超越它的外在表象光芒。通过这独特的绘画语言,用以表达画家内心想表达的故事。国画人物绘画也是画家在最恰当的微妙时机的一

1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种表达方式,他将自然的外像与本身特质引入作品当中,让作品牵动观者的敏感心灵,这是绘画达到的另一个层次。当我们感受自己内心的深处,欢乐与痛苦,逆境境与顺境都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所萦绕,而当要试图去描绘这个世界的时候又会因为人的气质,内在的精神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描绘,甚至相同的事物也会给予作者不同的感受,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会不同。古往今来绘画作品无数,每一个朝代有不同的画风和不同的创作题材,甚至同一个时代的不同画家也有不同的绘画风格,同一个画家在不同的时期看待事物的不同感受有不同的画风。同样我也不例外,虽然笔者只是一个正在学习的学生却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对一个题材在一个时间段会有不同的感觉会引申出多变的草稿,看待同一个绘画题材在不同时间段又有不同的感受,不断的肯定与否定,否定再肯定。《梦生活》的创作来源于笔者自己的一个学习状态,也是笔者自己的一个内心写照,渴望解放,渴望摆脱学习英文的痛苦,渴望摆脱笔者内心纠结的状态,但又有摆脱不了的一种情绪在里面。作品《午后》也是笔者的一个生活写照,热爱绘画的笔者在画画之余的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个时代的少女的写照。《角》系列是笔者一直想表现的一个题材,更多的是出于对中国京剧这一传统艺术文化的好奇,并且这华丽的服饰与一招一式,一腔一调都深深的吸引着,同时国画人物与京剧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都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人文精神,又都形成了严谨的程式语言,都有不断创新的过程,所以不管是国画人物还是京剧都是宝贵的艺术文化。笔者特别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和对它的一个感受描绘出来,用以诠释自己的一种感觉。作品取名为《角》既是戏曲里面的角也同时影射出生活里我们自己也是角,戏的一部分,只不过这戏是我们人生这台戏,求个落幕无悔的结局便是

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好的结局。正是有了这些个想法,便有了这几幅作品的种子,经过一系列的

动作有了这些作品的萌芽。而几幅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形式,画法都有所不

同,这也是跟每一个阶段的所思所想所悟有关系,每一个阶段所要表达的画

面感也不一样,同时也有所期待。这期间也有对题材和绘画技巧的判断,搜

索,寻找,怀疑,否定,肯定等真实的彷徨,但同时这也促使笔者有了这几

幅作品。

1.3创作方法及其过程与心得

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创作方法显得非常重要,笔者首先是通过临摹古人

的经典作品,借鉴前人的绘画经验和作画技巧与构图,学习前人的观察,处

理与写生的创作方法,从而理解前人的绘画技巧和作画意境,这对自己的创

作尤为重要。在生活中对创作素材的收集也是对生活的一种选择和提炼,同

时还要进行概括,最后才能真正运用到画面当中。而这些选取出的部分则要

不段的提炼,编撰,修改造型,以此服从于最后想要呈现的画面感。即使是

写生也要经历这一提炼和概括的过程,写生更多的是对当时对象的一个第一

感受的描绘和记录,而创作还需要将自己的内心情绪,精心构图布局,精准

的人物动态绘于画面。其中仔细的构图安排,画面情绪的表达,这些都需要

作者的综合造型能力和想象天赋。实地速写是对那时那刻的人物状态瞬间捕

捉,描绘的速度跟所观察到的对象第一感觉有关,有助于展现画面中人物的

生动气氛。第二是确定作品展现的一个构图形式,落实画面,并且自己的学

习历程中也见过很多新奇的创作形式,并且试着去理解它,自己也做了很多

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作语言,最终不管笔者怎么画都离不开淡雅清新的

3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画面感,把最真实的墨色气韵偏好结合到画面当中也与自己喜静,简单,清

爽的气质融入到画面当中。在材质的选择上,笔者主要还是选择传统的宣纸

作为笔者常用的绘画材质,在笔墨的处理上笔者偏爱淡雅,素雅的格调,用

墨清雅恬淡,颜色素净,行笔流畅而稳健,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相互依赖,

表达所要的画面效果。关于画面的构图,前面两幅笔者选择比较饱满的构图

形式,丰富饱满热情,充满整个画面,后面的几幅画稍微有一点时间距离感,

选择留空比较多的一种构图形式。当然每一幅创作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一个漫

长的过程,从题材的选择,绘画材质的选择,到落笔起稿,再到正稿的描绘,

渲染,把握整体,到题字落款最后配上合适的装裱。写画其实也是一种情绪

的表达。在生活中凡事顺其自然,胸境豁达,是真实,是生活。这些情感的

注入和绘画步骤和各个环节在一起,注重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性,才能看到最

后完整的作品。对笔者来说,非常的注重作画细节,这些细节包括对墨块和

墨色的挑剔与讲究,一定要研磨的很细腻的墨,接着试墨色也是需要非常耐

心和细心的过程,一遍一遍的不耐其烦的试出画面需要的墨色。这就像是确

定好题材后勾勒小稿子的过程,题材确定好之后根据这个题材画出三个五个

甚至更多可能性的构图小稿,反复的揣摩勾勒,以便进行筛选,挑出最有感

触的一个构图形式并落实正稿。工笔人物没有意笔人物那么及时的偶然性和

突发性,但是工笔人物作品的创作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创作形式,从开始落笔

到最后结束这期间也是会遇到很多的突发状况,比如宣纸漏矾,颜色一次性

太厚不能修改,有墨汁的毛笔不小心掉落于画面,前后虚实处理不当,底色

不均匀等等,这些动作有经验并且细心一点都是可以避免的。一个系列的作

品也有很多纠结的时候,几张画面之间的联系,是内容还是形式的联系,几

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张人物之间的联系,这些细节也是在笔者的创作过程当中比较有感触的,也

是非常重要的细节。

5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第2章传统中国画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2.1线条的种类与特点

中国工笔人物画从汉魏六朝到隋唐五代,从萌芽到鼎盛,线条的演变也

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创新。古人已经达到单用线来表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的绘画境界。作品细致入微,严谨准确的构图,设色和谐,典雅秀逸,画面

清透。在长期的历史摸索中线条种类也总结的比较丰富和完整,古人也经过

总结得出了十八种描法:高古游丝描、铁线描、柳叶描、琴弦描、曹衣描、

钉头鼠尾描、混描、镢头钉描、折芦描、橄榄描、枣核描、蚂蝗描、蚯蚓描、

枯柴描、行云流水描、简笔描,竹叶描、战笔水纹描等等,笔者的作品中比

较常用的线描有高古游丝描,曹衣描,钉头鼠尾描还有行云流水描。笔者对

这些线描的特点也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总结。

1,以形写神

古人谢赫曾经提出了气韵生动,这一提法使中国人物画家始终把形神兼

备气韵生动作为作品水平高低的判断标准,以形写神的造型是工笔人物画最

主要的审美特征。通过线条的勾勒来达到描绘对象的神似。要达到以形写神

这一画面艺术的难度是很高的,它需要得到共鸣,需要把握人物造型的形象

特征。张彦远曾又有如下论述:

张彦远①讲:“应物象形,以形写神,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①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周而意周也。”

图2-1

绘画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在于欲言还休的暧昧诱惑中,唐朝的《宫乐图》

(如图2-1),作品描绘后宫嫔妃十人,围坐于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

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有的负责吹乐助兴,旁边还站着的两名仕女中还有

一人轻轻敲打牙板,为她们打着节拍,从画面中每个人脸上陶醉的表情,悠

闲自得,席间的声乐理应十分的优美。

在那个时代画面中已经十分重视每一个人物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而神态

的描绘刻画也有所不同,其具体神韵,传其神,写其心,对对象的生动描绘,

7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在中国人物画里面除了对于人物神态刻画还需要艺术天

分和修养,这是需要互学相长的。

在中国绘画传统里对如何用笔的讲究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观念上的,对

于描绘对象的能力和技术也是为了要能触动作者和观者内心情绪服务的。细

密臻丽形式的追求和技术的进步都不应当成为忽视描绘神韵的理由。顾恺之

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提出了“以形写神”要求人们用艺术形象来表现描绘

生活时,不仅仅是外表的真实,更是要求所画对象内在所传达出来的精神状

态的真实。

2,以线立骨

中国人物画选择以线作为描绘作品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对线条所传达

的艺术形式也是不断的创新。中国人物画的线条修养高低起了很大的决定作

用,以线立骨成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重要框架。以线作为创作手段和中国画

的材料工具也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对毛笔的选择,品质好的毛笔画出来的

线条挺健而有弹性,虚实处理恰到好处,对神态的描绘刻画非常的到位并且

能够支撑起整个画面,像梁和柱对盖房子一般重要,也造就了中国人物画对

线条的独特运用和认识。

3,形神兼备

中国早期艺术神态表现在文献上最早现于《尚书》、《周易》上的记载,当

中也清晰的指明了描绘形象神态的重要性。其中形象、气韵、神态都作了深

刻的描述。战国、秦汉时期对形神兼备这一要求的文献记载也有很多。比如

说战国时期的帛画《驭龙图》,画中描绘的侧身男子,非常生动,泰然自若,

神采毅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又有开创性的主张是讲究刻画人物的“神”。

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开始着重于表现人物本身的气质,主张描绘人像必先“实对”,而后“悟对”,

由此提出了注重神韵的创作理念,这样才能够把画面描绘的栩栩如生。还有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画面中几个人物的面部刻画深入传神,仿佛让人置身

于画面情境当中,色调柔和,同时也体现了他提倡的“传神”理念。

2.2线条在作品中的运用

国画人物画发展变化创新的过程当中,线描的

种类也逐渐被归纳总结 。如战国的龙凤仕女帛画

(如图2-2),造型非常装饰,仕女 宽大的衣袖,

裙裾,突然收紧的细腰,大块的黑白对比,洒脱并

且随意勾勒的孤云纹,画面上部飞舞 的凤凰,凤爪

的造型,凤尾飘逸, 信笔舞动的线条像篆书一样古 图2-2

朴,凤尾飘逸,信笔舞动的线条像篆书一样古朴,同时又像草隶随处闪烁着

俊逸。虽然线描的种类很多也很丰富但都是古人总结经验的结果,古人都在

前人铺好的道路上不断的摸索和创新。宋代苏轼曾多次以诗句描绘李公麟的

作品,其中以《五马图》为其代表作,画中五匹大马由五个人牵引,神采焕

发,用笔非常概括简练,这幅画在研一期间就临摹研究它的精髓,体会到它

的难度,光看是看不到它的难度,一定要临摹才知道个中奥妙。就比如其中

马背的线条是最难把握的,线条很长,在画的过程当中还需要调峰,呼吸匀

畅,墨色温和稳劲,手劲的力度与线条的虚实以及呼吸相互配合,其中马的

一举一动,要极其细致生动的刻画,才能够生动的表现出骏马的运动和性情

9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的特征,(如图2-3),李公麟之后还发展了“白描”画法,创造出以清墨

为主的绘画风格。传统工笔绘画中线描的种类曾被分为了十八种而每一种线

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点,在表现人物上,不同的描法来表现人物的神

情,体态,服饰的质感①。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线描的技法也在不断的丰

富创新和提高,风格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图2-3

,线条的表现能力也在不断的加强,而这十八种描法也是古人创作经验的总

结,用线条对被描绘对象的形体,服饰质感,神态加以概括,表现并且描绘

对象。其中战笔水纹描用笔时要微微颤抖,行笔流畅而不至于太滑顺,有飞

白而又不至于停滞不顺。曹衣描出自曹不兴之手,这种线描的线条像圆弧状,

比较注重线与线之间的疏密排列与墨色轻重变化。琴弦描的特点有所不同了① 萧玉田 《中国工笔人物技法》,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年。

1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线条比较稳并且有力道,作画时需要要中锋悬腕执笔,其中用笔过程当中遇

到转折要有停顿再另起笔描下一段。在笔者的创作中有一幅工笔作品《午后》

品中涉及的线条主要是战笔水纹描,(如图2-4),其线条轻盈有流动之感,

画面中所描绘的是两个年轻女性,在温暖的午后看看书喝喝茶,节奏缓慢,

神态闲适。俗话说女人如水,纤细婀娜,皮肤细腻,轻柔飘逸,此线条恰好

能够很好的表现画面中女性的气质。

图2-4

2.3线条在人物画作品中的运用

要是把仰韶时代的彩陶画纹作为最初的中国画雏形的话,那么书写性从

一开始就成为中国人物画的精神诉求,从新石器时代彩陶就可以看到朴实的

画风,稚拙的造型,尤其是以兽软豪所画图案用笔沉稳。战国的龙凤仕女帛

11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画,即使是彩绘中也处处是信笔直出的自由与潇洒,写意的气息随处闪烁。

这些古人以自己的经验所创造的形象,在表现语言上,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

那就是一种书写的快意,一种随心所欲的畅快。作为艺术家的作品,工笔人

物画是有写意的格调,虽然写意的格调在工笔画中相当暧昧,并难以言表,

但似乎只有了感应意象的敏锐直觉,才不至于迷失在重重繁复的表象当中。

在中国绘画的传统里面对如何用笔的讲究正是建立在这个观念上的。中国绘

画讲述的意韵是物象之外的气息,可能是笔墨,线条,或是某物。我们在看

画的时候,到底是被逼真的再现所感动还是因为对事物的提取和概括,对每

一笔的线条里所带出的气质,还是对在画面中无以言表的感受所吸引。工笔

人物画里更是看重其气韵,而不是有了精细的制作,繁复的细节而丧失了气

韵,其本质还是和意笔一样,都是一写为根本,工笔与意笔只是手法上的不

同。 zkq 2015091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和唐代人物画的用线形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但是又有本质的差异。以顾恺之为代表,其“紧劲联绵,循环超乎”的画风,

线条多表现为圆弧状的有转无波,形成一种圆环形的感觉。其“圆形”曲线

相对比较规范、硬度比较强,张力点集中。此时对衣褶纹的处理方式,是用

大小相同,略呈圆形的线条,并排或者互相套接而组成的线条组群,高度有

序的组合方式层层相包相绕,形成有一定趋向的整体线群。这种具有内缩性

质的线条互相叠加,在视觉上使人物服饰有一种厚重的包裹感觉,使得人体

结构被包容在内而无从显现。而张僧繇直接采用具有曲线变化的线来交代,

线条依结构变化而回旋波折,其“回旋波折”的线形张力点比较分散,形成

了圆形线所不具有的柔和性。而从人物的性别和年龄段区分其线条的变化更

1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是丰富,其中最能表现女人这种气质的线条是战笔水纹描和曹衣描。而儿童

给世人的感觉是天真,稚嫩,皮肤细腻而有弹性,在表现这种皮肤质感时更

要轻柔飘逸,线条一定要圆润饱满,墨色也要淡,这样才能更自然的体现儿

童肤质特点。就对人物画的技法创作来说的话,在人物画早期的顾恺之,他

的作品《洛神赋》、《女史箴图》等,这些画作中使用的塑造人物的技法也

很大程度上为后来的画家提供了参照。比如说他的作品《女史箴图》和《洛

神赋图》中描绘人物时用简谵的线条进行勾勒,勾勒的线条就像春蚕吐丝一

般,线条连绵不断,悠悠自然,非常匀和并且很有节奏感。而除了墨线勾勒

之外,用淡墨和淡彩稍微的加以晕染,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增强质感。

在我的创作中对我影响非常大的画家是明代曾鲸,1568年生,福建莆田

人,在明末是最为显赫的一个人物画家,同时他也是人物画技法变革创新的

一个代表性的人物,最大的成就是对传统人物画的继承和创新。这在当时是

轰动画坛的一个举动,他的敢于创新敢于尝试的精神更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

表率。那谈到创新,我们必然对传统画法了然于心,而传统画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略用淡墨勾勒出五官外形,然后全部用颜色渲染。比如唐代《历代帝王

图》、《韩熙载夜宴图》等都是这种画法的经典代表作品。然而曾鲸画法的

创新在于用淡墨勾出轮廓和五官的位置,然后注入墨骨,用淡墨和淡淡的赭

石颜色层层渲染,尤其是面部的处理,相比前人画法更具有体感,他是通过

层层淡淡的晕染在画面上不着痕迹又浑然一体。曾鲸开创的“波臣派”给予

当代画家很多借鉴学习的地方。曾鲸的绘画技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而在他

的基础上并且结合自己绘画风格和偏好,我采用了一是局部用细细的淡墨勾

勒出五官和局部所需内容,二是局部直接采用墨骨画法,用墨色或者粉彩直

13

zkq 2015091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接描绘画面。而除了这个技法的结合与运用之外,笔者还认为,要把自己个

人的感受不自觉的融入画面当中,从而使画面流露出动人的个性光彩,更好

的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敏感和心性,让画作打动观者。

那么笔者个人也认为经典的人物作品是时代精神与个人精神的完美结合,要

有自我独特的个体符合,就是主观思想的流露。

自我创作中用线的特点

淡淡的,迷离的,这种感觉是很朦胧和暧昧的,然而这种感知有几分飘渺

的情致,感觉有时总之说不清楚。我的画作也有少数是设色丰富的,比较多

的是以淡淡的颜色或者墨色来呈现的,但更多的是以淡淡的墨色为主,随着

作品的展现,作品中的人物静静的立在画面中,人物也像墨色一般淡淡的,

静静的。我感觉淡的境界很美,非常的吸引我,东坡爱①陶令诗,柳州文,

即爱其淡适,“所贵乎枯谵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谵而实美。”淡的境界

又是极难的。“淡”之境界需要天赋,与生俱来的气质的展现和艺术修养②,

修养到了才能其境自出。唯有淡雅,方不觉生硬杂糅,反而自成面貌,有其

独特的风骨。 再说清新“清”字也不会难理解,无非就是天高云淡。“新”

字,以旧为新者有之,名旧实新的也有,虽新却旧也有,而我也是从多角度

尝试找准自己的定位,探索适合自己的画风,杜甫推崇庾信诗,也不仅仅是

清新,还在于老成,清易近薄,新易近尖,当二者没有弊病时为老成。 zkq 20150910

①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② 方薰:《山静居画论》,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

1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 作品阐述

第3章 作品阐述

正如前文所论述的,线条,传承,质感是笔者创作的三大要素。我的作

品以线条作为骨架,对人物造型的写生创作作为血肉。在创作中我尽力做到

写意性的格调,加强作品的空间感和丰富性,让作品更贴切的显现出我想寄

托的情思。

绘画创作是根据自己对于绘画的理解,运用自己得心应手的方法来描绘

心中景物,也是我们造型综合能力与艺术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这一批创作

融入了笔者对审美、技法以及理论等方面的研习,是笔者三年来学习成果的

大集结。本章将对笔者的创作过程做出详细的说明。

3.1作品《梦生活》

zkq 20150910

作品《梦生活》画面中出现的人物是年轻的女性,初衷是自己的一个化

身,更多的是以一个生活化的情景出现。所表达的人物意向又添加了一些我

个人化的感觉在里面。整个画面简淡幽雅,营造一种“清气”。在模糊的意

识里,有个种被称为“感觉”的东西指引着我,让我有了创作此画的动机。

梦生活可以理解成梦里的面貌,也可以理解为期望的理想的一个面貌。我想

把意识中不确定的感觉,不具体的形象,尝试着描绘出来,这是一个痛苦又

快乐的过程,是非常模糊的。貌似触手可及但又很远,就像水中的月亮,看

的清楚却触摸不到的纠结。但于说不清的同时,总仿佛有那么一缕挥之不去

的东西萦绕在心里面,淡淡的,淡淡的,就像西湖骤雨初晴,静观青山四起,

烟云吐纳。写画无非写心,画出什么画体现出什么心境,在生活的欢乐与痛

苦交织的背后任运自然。中国人物画讲究以线写形,线可以说在人物画里占

15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 作品阐述 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物画就是通过线条的抑扬顿挫干湿浓淡粗细变化来

表达人物的形象特征衣着质感和情感。

3.2作品《午后》

作品《午后》系列以人物作为一个主体的工笔作品,画面营造的也是具

有现代女性生活气息的意境,有些在小憩,有些在遐想,看看书,喝喝茶,

形象略带清雅,纯然是一种随意间的意境,而这种意境也似乎在引诱着我,

让我寄意其中。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抽空到咖啡吧,书吧或者画室一角,又或

者房间一角,静静的坐下来和闺蜜一起看看书,喝喝茶是多么轻松,多么惬

意的一件美事。这幅作品的用线特点比较纤弱,此技法还要追溯到明代的曾

鲸,他是当时的肖像画技术变革创新的代表人物,作品主要略用淡墨勾勒出

五官大意而后全用粉彩渲染,就是先用淡墨勾勒出轮廓和五官的位置,然后

结合墨骨的技法,以淡墨和淡淡的赭石按面部结构层层渲染出阴影凹凸,使

之更加有具体感,通过颜料和清水层层烘染,使得画面上不着痕迹而又浑然

一体,而我所描述的画面感与此画法正是贴切。每一幅作品体现出我每一个

阶段的所思所看所悟,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会采用不同的技法来表现画面所

要追求的画面感。通过这幅作品也同时传递了我对少女的清幽,淡雅,闲散

飘逸的传达,与当代的生活有联系同时又有距离感。同时会把自己的情感角

色带入画中,也是自己对这种闲散飘逸的画意有着莫名的喜欢,这种自觉又

随机的感觉似乎有触角一般敏感,被画里的莫名之物牵着升向欣悦之境。 zkq 20150910

1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 作品阐述

3.3作品《角》系列

作品《角》系列是以线描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我也尝试表现自己喜

欢的戏曲人物,注重体现人物的动态和表情的刻画。戏曲是地道的中国国粹,

却逐渐的远离我们的生活,不为大众所熟识。同样是旦有很多扮相,变化丰

富,非常的吸引我,台上是一出戏,台下的我们也是一出戏,各自为自己唱,

唱好唱坏自己选择,愿求落幕无悔。各种各样的角,有些人同时扮演着数个

角,有些人是踏踏实实扮好一个角,唱好一台戏。每一幅作品都是独立的角

色,在人物的造型艺术趣味上,追求大气,朴拙,质实,立足于坚实的造型。

在塑造形象的过程中,注重对度的把握,而不以演绎情节和故事为致力重点,

而以抒发心曲,传达思绪,交流情感为致力重点。

zkq 20150910作品《角》系列的用线虽然只是白描勾画,却很有质感,人物的面部刻

画比较简单,但是结构到位,而衣服褶皱是线描的优美之处,顿挫有致,虚

实相间,刚柔,粗细,浓淡,长短,快慢,富有弹性的线条有着不同的质感

和量感。这些线条分别表现出人物的表情,情绪,内心世界,衣物,和盔甲

等质感。我选择这样变化丰富的线条也是正因为《角》的丰富性,戏的丰富

性,决定了线描的丰富性,两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呼应。

17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论

结论

人物画的重要特质之一是通过作品给观众传达出意境之美。作品的形式

并不是简单地对人物进行真实的再现,因为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样式。

在学习人物画的过程中,写生能使我们把握人物造型动态结构,而对传统图

式的利用则能有效的使画面脱离自然真实,接近认知真实。一幅成功的创作

作品呈现出的是画面气息和作者气质巧妙结合。这其中就说明了写生和临摹

的关系,掌握古人之理法要经由临摹的途径,而掌握人物动态结构要通过写

生的途径,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在这次创作中我有意识地将二者融合,并

加入内心气质来完整作品的意思。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将我对人物画的认识,

对于审美主题的要求和内心想表达的情感传达给观者。画面的构成因素是有

限的,然而画面能带出的想象应是无限的,我想要把人物画传承下去经过不

懈的艺术实践,让人物画散发它应有的魅力,得到应有的延续和发展。

1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王朝闻主编 《中国美术史》,齐鲁书社,2000 年。

2 王菊生著 《中国绘画学概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年。

3 萧玉田 《中国工笔人物技法》,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年。

4 徐复观著 《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5 李来源、林木《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年。

6 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

7 方薰:《山静居画论》,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

8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9 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

10 陆家衡:《中国画款题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11 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12 朱良志:《生命清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14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15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19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附录

作品《角》底稿1

20

作品《角》底稿2(否定稿)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作品《角》底稿3

21

作品《角》底稿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作品:《角》1

材质:熟宣

尺寸:50X160cm

作品《角》2 材质:熟宣 尺寸:50X160cm 2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万方数据 作品:《角》3 材质:熟宣 尺寸:40X130cm 作品:《角》4 材质:熟宣 尺寸:40X130cm 23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作品:《午后》局部1

材质:熟宣

尺寸:98X180cm (午后整幅)

万方数据 作品:《午后》局部2 材质:熟宣 尺寸:98X180cm (午后整幅) 2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作品《角》创作过程一

万方数据 作品《角》创作过程二 25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致谢

这个冬季,是收获,是结束也是离别。回首两年半的学习生涯,恩师的教导

历历在目。感谢我的导师传道授业解惑,不仅给予我学业上的指导和帮助,

教会我做学问的态度和原则,更是教导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

在思考和看待以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时,多了一份理性。感谢所有教授过我

课程的老师。感谢父母的支持,还有我的师兄、师姐,他们的真诚帮助使我

受益匪浅。感谢我的同窗,是他们陪伴我度过了这两年半的学习生涯。

26

万方数据

学校代码:10270 分类号: 学 号:122502327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中国画工笔人物线条在不同题材中的运用与研究 Chinese painting painting figure line in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subjects and research

专业学位类别: 艺术硕士

专业领域: 美 术

作者姓名: 钟雪珍

指导教师: 韩硕、佘松

答辩日期: 2015年5月27日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

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

成果。除文中已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

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

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2015年 月 日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

校内导师签名: 校外导师签名:

论文作者签名: 2015年 月 日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目录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1章 绪论 ........................................................................................................... 1

1.1 课题背景 .................................................................................................. 1

1.2 创作目的 .................................................................................................. 1

1.3 创作方法 .................................................................................................. 3

第2章 传统中国画人物用线特征……………………………………………..…6

2.1 线条的种类与特点 ……………..…………………………………6

2.2 线条在作品中的运用 …………………………………………………9

2.3 线条在人物画作品中的作用 ………………………………………. 11

第3章作品阐述 ................................................................................................... 15

3.1《梦生活》 .......................................................................................... 15

3.2《午后》 ……………………………………………………………......16

3.3-3.6《角》系列 . ....................................................................................... 17

结论 ....................................................................................................................... 18

参考文献 ............................................................................................................... 19

附录 ....................................................................................................................... 20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摘要

传统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最早出现的画种,其发展历经千年,漫长的

演变与发展中有其独特的以线造型特征。而人物画恰恰是通过其线条的圆润,

沉稳,细腻,稚拙,长短,粗细,刚柔,徐疾,顺逆,虚实,墨色的浓焦,

淡轻,来传达出不同的人物造型特征和逼真的人物形象。历代人物画线描也

是不断的学习前人优秀作品,不断补充,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从魏

晋时期的顾恺之在春蚕吐丝描的基础上创造了高古游丝描,阎立本在绘画上

继承南北朝的优秀传统,吸收和发展,创造了铁线描,吴道子所绘人物善用

状如兰叶之线条,李公麟线条健拔被称作白描大师,这些都是各个时代的光

辉。随着时代的演进,中国人物线描创造性的继承传统,不断总结发展,从

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营养,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尽其精微。在当

代新的绘画观念也不断产生,新的画风画派也不断涌现,形成了一个多元的

局面,这也将传统工笔绘画发展成为当今多元化的繁荣景象。本文通过相关

图片及书籍资料的收集,查阅和工笔人物线描在自我创作和临摹的实践体会

对中国人物线描的质感和运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介绍。

关键词: 人物 线条 传承 融合 质感

论文类型:C 应用研究

I

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figure painting is the earliest type of Chinese painting, its development after one thousand years, long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has its unique modelling characteristic in line. And fine brushwork figure painting is precisely through its line round, composed, delicate, plain, length, thickness, and soft, xu disease, good or poor, false or true, gradation of coke, pale light, to convey the different character model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lifelike characters. Past dynasties are also constantly learning predecessors' excellent works fine brushwork figure painting line, constantly supplement and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constantly improve, from the period of wei and jin dynasty gu kaizhi in silkworm spinning tracing created on the basis of ancient balance spring stroke, has in painting inherit the fine tradition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bsorption and development, created the iron line, to use wu daoxuan painted figures, like orchid leaves the line, li kung-lin line health master called lyrics, pull all of these are all times. As the evolution of The Times, the tradition of creative charact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realistic painting line,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unceasingly, derive the nutri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ake god, taking the line set, in shape, its subtle. In

contemporary also constantly produce new painting ideas, new style school are constantly emerging, has formed the situation in which a diverse, this will also be painting traditional painting developed into today's prosperity of diversification.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llection of pictures and books information, consult and painting line i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self creation and copy of the

texture and charact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realistic painting line using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introduction.

Keywords : figure line inheritance The fusion disconnection

II

3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每当在画工笔人物画时,都会细细品味这一有意思的过程,尤其是勾勒线条这一步骤,大胆的概括与取舍,线条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用笔的力度轻重来表现空间和人物造型,结合匀速有力的呼吸。具体画起来时,画面人物逐渐清晰,清透,同时人物在画面中也会渐渐随之展现,自己也会不知不觉的沉溺于其过程中,这个过程让我为之吸引,并且享受这个过程。当笔者在翻阅战国时期的《妇女立像》,《驭龙图》,还有晋代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元代刘贯道的《元世祖出猎图》等等作品的时侯,看到这些前人寥寥几笔就抓住了对象的神态和气韵,让我感受到古人创作的精神状态。研一研二期间笔者也通过临摹古人的经典作品《维摩演教图》、《五马图》、《宫乐图》等以此来管窥古人们的作画状态,绘画技巧的运用。借助他们的肩膀,体会古人的作画感受与绘画技巧,为自己之后的创作之路做好铺垫工作。

1.2创作来源

国画人物的创作不同于西洋绘画,在国画人物的创作中将自然与生活的点滴事物感观知觉转化成更高更纯的二维与三维空间之间的一种绘画形式,从自然中来,却又超越它的外在表象光芒。通过这独特的绘画语言,用以表达画家内心想表达的故事。国画人物绘画也是画家在最恰当的微妙时机的一

1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种表达方式,他将自然的外像与本身特质引入作品当中,让作品牵动观者的敏感心灵,这是绘画达到的另一个层次。当我们感受自己内心的深处,欢乐与痛苦,逆境境与顺境都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所萦绕,而当要试图去描绘这个世界的时候又会因为人的气质,内在的精神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描绘,甚至相同的事物也会给予作者不同的感受,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会不同。古往今来绘画作品无数,每一个朝代有不同的画风和不同的创作题材,甚至同一个时代的不同画家也有不同的绘画风格,同一个画家在不同的时期看待事物的不同感受有不同的画风。同样我也不例外,虽然笔者只是一个正在学习的学生却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对一个题材在一个时间段会有不同的感觉会引申出多变的草稿,看待同一个绘画题材在不同时间段又有不同的感受,不断的肯定与否定,否定再肯定。《梦生活》的创作来源于笔者自己的一个学习状态,也是笔者自己的一个内心写照,渴望解放,渴望摆脱学习英文的痛苦,渴望摆脱笔者内心纠结的状态,但又有摆脱不了的一种情绪在里面。作品《午后》也是笔者的一个生活写照,热爱绘画的笔者在画画之余的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个时代的少女的写照。《角》系列是笔者一直想表现的一个题材,更多的是出于对中国京剧这一传统艺术文化的好奇,并且这华丽的服饰与一招一式,一腔一调都深深的吸引着,同时国画人物与京剧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都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人文精神,又都形成了严谨的程式语言,都有不断创新的过程,所以不管是国画人物还是京剧都是宝贵的艺术文化。笔者特别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和对它的一个感受描绘出来,用以诠释自己的一种感觉。作品取名为《角》既是戏曲里面的角也同时影射出生活里我们自己也是角,戏的一部分,只不过这戏是我们人生这台戏,求个落幕无悔的结局便是

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好的结局。正是有了这些个想法,便有了这几幅作品的种子,经过一系列的

动作有了这些作品的萌芽。而几幅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形式,画法都有所不

同,这也是跟每一个阶段的所思所想所悟有关系,每一个阶段所要表达的画

面感也不一样,同时也有所期待。这期间也有对题材和绘画技巧的判断,搜

索,寻找,怀疑,否定,肯定等真实的彷徨,但同时这也促使笔者有了这几

幅作品。

1.3创作方法及其过程与心得

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创作方法显得非常重要,笔者首先是通过临摹古人

的经典作品,借鉴前人的绘画经验和作画技巧与构图,学习前人的观察,处

理与写生的创作方法,从而理解前人的绘画技巧和作画意境,这对自己的创

作尤为重要。在生活中对创作素材的收集也是对生活的一种选择和提炼,同

时还要进行概括,最后才能真正运用到画面当中。而这些选取出的部分则要

不段的提炼,编撰,修改造型,以此服从于最后想要呈现的画面感。即使是

写生也要经历这一提炼和概括的过程,写生更多的是对当时对象的一个第一

感受的描绘和记录,而创作还需要将自己的内心情绪,精心构图布局,精准

的人物动态绘于画面。其中仔细的构图安排,画面情绪的表达,这些都需要

作者的综合造型能力和想象天赋。实地速写是对那时那刻的人物状态瞬间捕

捉,描绘的速度跟所观察到的对象第一感觉有关,有助于展现画面中人物的

生动气氛。第二是确定作品展现的一个构图形式,落实画面,并且自己的学

习历程中也见过很多新奇的创作形式,并且试着去理解它,自己也做了很多

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作语言,最终不管笔者怎么画都离不开淡雅清新的

3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画面感,把最真实的墨色气韵偏好结合到画面当中也与自己喜静,简单,清

爽的气质融入到画面当中。在材质的选择上,笔者主要还是选择传统的宣纸

作为笔者常用的绘画材质,在笔墨的处理上笔者偏爱淡雅,素雅的格调,用

墨清雅恬淡,颜色素净,行笔流畅而稳健,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相互依赖,

表达所要的画面效果。关于画面的构图,前面两幅笔者选择比较饱满的构图

形式,丰富饱满热情,充满整个画面,后面的几幅画稍微有一点时间距离感,

选择留空比较多的一种构图形式。当然每一幅创作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一个漫

长的过程,从题材的选择,绘画材质的选择,到落笔起稿,再到正稿的描绘,

渲染,把握整体,到题字落款最后配上合适的装裱。写画其实也是一种情绪

的表达。在生活中凡事顺其自然,胸境豁达,是真实,是生活。这些情感的

注入和绘画步骤和各个环节在一起,注重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性,才能看到最

后完整的作品。对笔者来说,非常的注重作画细节,这些细节包括对墨块和

墨色的挑剔与讲究,一定要研磨的很细腻的墨,接着试墨色也是需要非常耐

心和细心的过程,一遍一遍的不耐其烦的试出画面需要的墨色。这就像是确

定好题材后勾勒小稿子的过程,题材确定好之后根据这个题材画出三个五个

甚至更多可能性的构图小稿,反复的揣摩勾勒,以便进行筛选,挑出最有感

触的一个构图形式并落实正稿。工笔人物没有意笔人物那么及时的偶然性和

突发性,但是工笔人物作品的创作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创作形式,从开始落笔

到最后结束这期间也是会遇到很多的突发状况,比如宣纸漏矾,颜色一次性

太厚不能修改,有墨汁的毛笔不小心掉落于画面,前后虚实处理不当,底色

不均匀等等,这些动作有经验并且细心一点都是可以避免的。一个系列的作

品也有很多纠结的时候,几张画面之间的联系,是内容还是形式的联系,几

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张人物之间的联系,这些细节也是在笔者的创作过程当中比较有感触的,也

是非常重要的细节。

5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第2章传统中国画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2.1线条的种类与特点

中国工笔人物画从汉魏六朝到隋唐五代,从萌芽到鼎盛,线条的演变也

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创新。古人已经达到单用线来表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的绘画境界。作品细致入微,严谨准确的构图,设色和谐,典雅秀逸,画面

清透。在长期的历史摸索中线条种类也总结的比较丰富和完整,古人也经过

总结得出了十八种描法:高古游丝描、铁线描、柳叶描、琴弦描、曹衣描、

钉头鼠尾描、混描、镢头钉描、折芦描、橄榄描、枣核描、蚂蝗描、蚯蚓描、

枯柴描、行云流水描、简笔描,竹叶描、战笔水纹描等等,笔者的作品中比

较常用的线描有高古游丝描,曹衣描,钉头鼠尾描还有行云流水描。笔者对

这些线描的特点也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总结。

1,以形写神

古人谢赫曾经提出了气韵生动,这一提法使中国人物画家始终把形神兼

备气韵生动作为作品水平高低的判断标准,以形写神的造型是工笔人物画最

主要的审美特征。通过线条的勾勒来达到描绘对象的神似。要达到以形写神

这一画面艺术的难度是很高的,它需要得到共鸣,需要把握人物造型的形象

特征。张彦远曾又有如下论述:

张彦远①讲:“应物象形,以形写神,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①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周而意周也。”

图2-1

绘画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在于欲言还休的暧昧诱惑中,唐朝的《宫乐图》

(如图2-1),作品描绘后宫嫔妃十人,围坐于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

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有的负责吹乐助兴,旁边还站着的两名仕女中还有

一人轻轻敲打牙板,为她们打着节拍,从画面中每个人脸上陶醉的表情,悠

闲自得,席间的声乐理应十分的优美。

在那个时代画面中已经十分重视每一个人物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而神态

的描绘刻画也有所不同,其具体神韵,传其神,写其心,对对象的生动描绘,

7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在中国人物画里面除了对于人物神态刻画还需要艺术天

分和修养,这是需要互学相长的。

在中国绘画传统里对如何用笔的讲究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观念上的,对

于描绘对象的能力和技术也是为了要能触动作者和观者内心情绪服务的。细

密臻丽形式的追求和技术的进步都不应当成为忽视描绘神韵的理由。顾恺之

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提出了“以形写神”要求人们用艺术形象来表现描绘

生活时,不仅仅是外表的真实,更是要求所画对象内在所传达出来的精神状

态的真实。

2,以线立骨

中国人物画选择以线作为描绘作品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对线条所传达

的艺术形式也是不断的创新。中国人物画的线条修养高低起了很大的决定作

用,以线立骨成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重要框架。以线作为创作手段和中国画

的材料工具也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对毛笔的选择,品质好的毛笔画出来的

线条挺健而有弹性,虚实处理恰到好处,对神态的描绘刻画非常的到位并且

能够支撑起整个画面,像梁和柱对盖房子一般重要,也造就了中国人物画对

线条的独特运用和认识。

3,形神兼备

中国早期艺术神态表现在文献上最早现于《尚书》、《周易》上的记载,当

中也清晰的指明了描绘形象神态的重要性。其中形象、气韵、神态都作了深

刻的描述。战国、秦汉时期对形神兼备这一要求的文献记载也有很多。比如

说战国时期的帛画《驭龙图》,画中描绘的侧身男子,非常生动,泰然自若,

神采毅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又有开创性的主张是讲究刻画人物的“神”。

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开始着重于表现人物本身的气质,主张描绘人像必先“实对”,而后“悟对”,

由此提出了注重神韵的创作理念,这样才能够把画面描绘的栩栩如生。还有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画面中几个人物的面部刻画深入传神,仿佛让人置身

于画面情境当中,色调柔和,同时也体现了他提倡的“传神”理念。

2.2线条在作品中的运用

国画人物画发展变化创新的过程当中,线描的

种类也逐渐被归纳总结 。如战国的龙凤仕女帛画

(如图2-2),造型非常装饰,仕女 宽大的衣袖,

裙裾,突然收紧的细腰,大块的黑白对比,洒脱并

且随意勾勒的孤云纹,画面上部飞舞 的凤凰,凤爪

的造型,凤尾飘逸, 信笔舞动的线条像篆书一样古 图2-2

朴,凤尾飘逸,信笔舞动的线条像篆书一样古朴,同时又像草隶随处闪烁着

俊逸。虽然线描的种类很多也很丰富但都是古人总结经验的结果,古人都在

前人铺好的道路上不断的摸索和创新。宋代苏轼曾多次以诗句描绘李公麟的

作品,其中以《五马图》为其代表作,画中五匹大马由五个人牵引,神采焕

发,用笔非常概括简练,这幅画在研一期间就临摹研究它的精髓,体会到它

的难度,光看是看不到它的难度,一定要临摹才知道个中奥妙。就比如其中

马背的线条是最难把握的,线条很长,在画的过程当中还需要调峰,呼吸匀

畅,墨色温和稳劲,手劲的力度与线条的虚实以及呼吸相互配合,其中马的

一举一动,要极其细致生动的刻画,才能够生动的表现出骏马的运动和性情

9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的特征,(如图2-3),李公麟之后还发展了“白描”画法,创造出以清墨

为主的绘画风格。传统工笔绘画中线描的种类曾被分为了十八种而每一种线

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点,在表现人物上,不同的描法来表现人物的神

情,体态,服饰的质感①。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线描的技法也在不断的丰

富创新和提高,风格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图2-3

,线条的表现能力也在不断的加强,而这十八种描法也是古人创作经验的总

结,用线条对被描绘对象的形体,服饰质感,神态加以概括,表现并且描绘

对象。其中战笔水纹描用笔时要微微颤抖,行笔流畅而不至于太滑顺,有飞

白而又不至于停滞不顺。曹衣描出自曹不兴之手,这种线描的线条像圆弧状,

比较注重线与线之间的疏密排列与墨色轻重变化。琴弦描的特点有所不同了① 萧玉田 《中国工笔人物技法》,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年。

1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线条比较稳并且有力道,作画时需要要中锋悬腕执笔,其中用笔过程当中遇

到转折要有停顿再另起笔描下一段。在笔者的创作中有一幅工笔作品《午后》

品中涉及的线条主要是战笔水纹描,(如图2-4),其线条轻盈有流动之感,

画面中所描绘的是两个年轻女性,在温暖的午后看看书喝喝茶,节奏缓慢,

神态闲适。俗话说女人如水,纤细婀娜,皮肤细腻,轻柔飘逸,此线条恰好

能够很好的表现画面中女性的气质。

图2-4

2.3线条在人物画作品中的运用

要是把仰韶时代的彩陶画纹作为最初的中国画雏形的话,那么书写性从

一开始就成为中国人物画的精神诉求,从新石器时代彩陶就可以看到朴实的

画风,稚拙的造型,尤其是以兽软豪所画图案用笔沉稳。战国的龙凤仕女帛

11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画,即使是彩绘中也处处是信笔直出的自由与潇洒,写意的气息随处闪烁。

这些古人以自己的经验所创造的形象,在表现语言上,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

那就是一种书写的快意,一种随心所欲的畅快。作为艺术家的作品,工笔人

物画是有写意的格调,虽然写意的格调在工笔画中相当暧昧,并难以言表,

但似乎只有了感应意象的敏锐直觉,才不至于迷失在重重繁复的表象当中。

在中国绘画的传统里面对如何用笔的讲究正是建立在这个观念上的。中国绘

画讲述的意韵是物象之外的气息,可能是笔墨,线条,或是某物。我们在看

画的时候,到底是被逼真的再现所感动还是因为对事物的提取和概括,对每

一笔的线条里所带出的气质,还是对在画面中无以言表的感受所吸引。工笔

人物画里更是看重其气韵,而不是有了精细的制作,繁复的细节而丧失了气

韵,其本质还是和意笔一样,都是一写为根本,工笔与意笔只是手法上的不

同。 zkq 2015091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和唐代人物画的用线形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但是又有本质的差异。以顾恺之为代表,其“紧劲联绵,循环超乎”的画风,

线条多表现为圆弧状的有转无波,形成一种圆环形的感觉。其“圆形”曲线

相对比较规范、硬度比较强,张力点集中。此时对衣褶纹的处理方式,是用

大小相同,略呈圆形的线条,并排或者互相套接而组成的线条组群,高度有

序的组合方式层层相包相绕,形成有一定趋向的整体线群。这种具有内缩性

质的线条互相叠加,在视觉上使人物服饰有一种厚重的包裹感觉,使得人体

结构被包容在内而无从显现。而张僧繇直接采用具有曲线变化的线来交代,

线条依结构变化而回旋波折,其“回旋波折”的线形张力点比较分散,形成

了圆形线所不具有的柔和性。而从人物的性别和年龄段区分其线条的变化更

1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是丰富,其中最能表现女人这种气质的线条是战笔水纹描和曹衣描。而儿童

给世人的感觉是天真,稚嫩,皮肤细腻而有弹性,在表现这种皮肤质感时更

要轻柔飘逸,线条一定要圆润饱满,墨色也要淡,这样才能更自然的体现儿

童肤质特点。就对人物画的技法创作来说的话,在人物画早期的顾恺之,他

的作品《洛神赋》、《女史箴图》等,这些画作中使用的塑造人物的技法也

很大程度上为后来的画家提供了参照。比如说他的作品《女史箴图》和《洛

神赋图》中描绘人物时用简谵的线条进行勾勒,勾勒的线条就像春蚕吐丝一

般,线条连绵不断,悠悠自然,非常匀和并且很有节奏感。而除了墨线勾勒

之外,用淡墨和淡彩稍微的加以晕染,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增强质感。

在我的创作中对我影响非常大的画家是明代曾鲸,1568年生,福建莆田

人,在明末是最为显赫的一个人物画家,同时他也是人物画技法变革创新的

一个代表性的人物,最大的成就是对传统人物画的继承和创新。这在当时是

轰动画坛的一个举动,他的敢于创新敢于尝试的精神更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

表率。那谈到创新,我们必然对传统画法了然于心,而传统画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略用淡墨勾勒出五官外形,然后全部用颜色渲染。比如唐代《历代帝王

图》、《韩熙载夜宴图》等都是这种画法的经典代表作品。然而曾鲸画法的

创新在于用淡墨勾出轮廓和五官的位置,然后注入墨骨,用淡墨和淡淡的赭

石颜色层层渲染,尤其是面部的处理,相比前人画法更具有体感,他是通过

层层淡淡的晕染在画面上不着痕迹又浑然一体。曾鲸开创的“波臣派”给予

当代画家很多借鉴学习的地方。曾鲸的绘画技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而在他

的基础上并且结合自己绘画风格和偏好,我采用了一是局部用细细的淡墨勾

勒出五官和局部所需内容,二是局部直接采用墨骨画法,用墨色或者粉彩直

13

zkq 2015091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传统中国人物用线特征体现 接描绘画面。而除了这个技法的结合与运用之外,笔者还认为,要把自己个

人的感受不自觉的融入画面当中,从而使画面流露出动人的个性光彩,更好

的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敏感和心性,让画作打动观者。

那么笔者个人也认为经典的人物作品是时代精神与个人精神的完美结合,要

有自我独特的个体符合,就是主观思想的流露。

自我创作中用线的特点

淡淡的,迷离的,这种感觉是很朦胧和暧昧的,然而这种感知有几分飘渺

的情致,感觉有时总之说不清楚。我的画作也有少数是设色丰富的,比较多

的是以淡淡的颜色或者墨色来呈现的,但更多的是以淡淡的墨色为主,随着

作品的展现,作品中的人物静静的立在画面中,人物也像墨色一般淡淡的,

静静的。我感觉淡的境界很美,非常的吸引我,东坡爱①陶令诗,柳州文,

即爱其淡适,“所贵乎枯谵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谵而实美。”淡的境界

又是极难的。“淡”之境界需要天赋,与生俱来的气质的展现和艺术修养②,

修养到了才能其境自出。唯有淡雅,方不觉生硬杂糅,反而自成面貌,有其

独特的风骨。 再说清新“清”字也不会难理解,无非就是天高云淡。“新”

字,以旧为新者有之,名旧实新的也有,虽新却旧也有,而我也是从多角度

尝试找准自己的定位,探索适合自己的画风,杜甫推崇庾信诗,也不仅仅是

清新,还在于老成,清易近薄,新易近尖,当二者没有弊病时为老成。 zkq 20150910

①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② 方薰:《山静居画论》,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

1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 作品阐述

第3章 作品阐述

正如前文所论述的,线条,传承,质感是笔者创作的三大要素。我的作

品以线条作为骨架,对人物造型的写生创作作为血肉。在创作中我尽力做到

写意性的格调,加强作品的空间感和丰富性,让作品更贴切的显现出我想寄

托的情思。

绘画创作是根据自己对于绘画的理解,运用自己得心应手的方法来描绘

心中景物,也是我们造型综合能力与艺术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这一批创作

融入了笔者对审美、技法以及理论等方面的研习,是笔者三年来学习成果的

大集结。本章将对笔者的创作过程做出详细的说明。

3.1作品《梦生活》

zkq 20150910

作品《梦生活》画面中出现的人物是年轻的女性,初衷是自己的一个化

身,更多的是以一个生活化的情景出现。所表达的人物意向又添加了一些我

个人化的感觉在里面。整个画面简淡幽雅,营造一种“清气”。在模糊的意

识里,有个种被称为“感觉”的东西指引着我,让我有了创作此画的动机。

梦生活可以理解成梦里的面貌,也可以理解为期望的理想的一个面貌。我想

把意识中不确定的感觉,不具体的形象,尝试着描绘出来,这是一个痛苦又

快乐的过程,是非常模糊的。貌似触手可及但又很远,就像水中的月亮,看

的清楚却触摸不到的纠结。但于说不清的同时,总仿佛有那么一缕挥之不去

的东西萦绕在心里面,淡淡的,淡淡的,就像西湖骤雨初晴,静观青山四起,

烟云吐纳。写画无非写心,画出什么画体现出什么心境,在生活的欢乐与痛

苦交织的背后任运自然。中国人物画讲究以线写形,线可以说在人物画里占

15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 作品阐述 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物画就是通过线条的抑扬顿挫干湿浓淡粗细变化来

表达人物的形象特征衣着质感和情感。

3.2作品《午后》

作品《午后》系列以人物作为一个主体的工笔作品,画面营造的也是具

有现代女性生活气息的意境,有些在小憩,有些在遐想,看看书,喝喝茶,

形象略带清雅,纯然是一种随意间的意境,而这种意境也似乎在引诱着我,

让我寄意其中。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抽空到咖啡吧,书吧或者画室一角,又或

者房间一角,静静的坐下来和闺蜜一起看看书,喝喝茶是多么轻松,多么惬

意的一件美事。这幅作品的用线特点比较纤弱,此技法还要追溯到明代的曾

鲸,他是当时的肖像画技术变革创新的代表人物,作品主要略用淡墨勾勒出

五官大意而后全用粉彩渲染,就是先用淡墨勾勒出轮廓和五官的位置,然后

结合墨骨的技法,以淡墨和淡淡的赭石按面部结构层层渲染出阴影凹凸,使

之更加有具体感,通过颜料和清水层层烘染,使得画面上不着痕迹而又浑然

一体,而我所描述的画面感与此画法正是贴切。每一幅作品体现出我每一个

阶段的所思所看所悟,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会采用不同的技法来表现画面所

要追求的画面感。通过这幅作品也同时传递了我对少女的清幽,淡雅,闲散

飘逸的传达,与当代的生活有联系同时又有距离感。同时会把自己的情感角

色带入画中,也是自己对这种闲散飘逸的画意有着莫名的喜欢,这种自觉又

随机的感觉似乎有触角一般敏感,被画里的莫名之物牵着升向欣悦之境。 zkq 20150910

1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 作品阐述

3.3作品《角》系列

作品《角》系列是以线描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我也尝试表现自己喜

欢的戏曲人物,注重体现人物的动态和表情的刻画。戏曲是地道的中国国粹,

却逐渐的远离我们的生活,不为大众所熟识。同样是旦有很多扮相,变化丰

富,非常的吸引我,台上是一出戏,台下的我们也是一出戏,各自为自己唱,

唱好唱坏自己选择,愿求落幕无悔。各种各样的角,有些人同时扮演着数个

角,有些人是踏踏实实扮好一个角,唱好一台戏。每一幅作品都是独立的角

色,在人物的造型艺术趣味上,追求大气,朴拙,质实,立足于坚实的造型。

在塑造形象的过程中,注重对度的把握,而不以演绎情节和故事为致力重点,

而以抒发心曲,传达思绪,交流情感为致力重点。

zkq 20150910作品《角》系列的用线虽然只是白描勾画,却很有质感,人物的面部刻

画比较简单,但是结构到位,而衣服褶皱是线描的优美之处,顿挫有致,虚

实相间,刚柔,粗细,浓淡,长短,快慢,富有弹性的线条有着不同的质感

和量感。这些线条分别表现出人物的表情,情绪,内心世界,衣物,和盔甲

等质感。我选择这样变化丰富的线条也是正因为《角》的丰富性,戏的丰富

性,决定了线描的丰富性,两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呼应。

17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论

结论

人物画的重要特质之一是通过作品给观众传达出意境之美。作品的形式

并不是简单地对人物进行真实的再现,因为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样式。

在学习人物画的过程中,写生能使我们把握人物造型动态结构,而对传统图

式的利用则能有效的使画面脱离自然真实,接近认知真实。一幅成功的创作

作品呈现出的是画面气息和作者气质巧妙结合。这其中就说明了写生和临摹

的关系,掌握古人之理法要经由临摹的途径,而掌握人物动态结构要通过写

生的途径,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在这次创作中我有意识地将二者融合,并

加入内心气质来完整作品的意思。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将我对人物画的认识,

对于审美主题的要求和内心想表达的情感传达给观者。画面的构成因素是有

限的,然而画面能带出的想象应是无限的,我想要把人物画传承下去经过不

懈的艺术实践,让人物画散发它应有的魅力,得到应有的延续和发展。

1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王朝闻主编 《中国美术史》,齐鲁书社,2000 年。

2 王菊生著 《中国绘画学概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年。

3 萧玉田 《中国工笔人物技法》,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年。

4 徐复观著 《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5 李来源、林木《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年。

6 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

7 方薰:《山静居画论》,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

8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9 谢巍:《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

10 陆家衡:《中国画款题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11 彭莱:《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12 朱良志:《生命清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14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15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19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附录

作品《角》底稿1

20

作品《角》底稿2(否定稿)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作品《角》底稿3

21

作品《角》底稿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作品:《角》1

材质:熟宣

尺寸:50X160cm

作品《角》2 材质:熟宣 尺寸:50X160cm 2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万方数据 作品:《角》3 材质:熟宣 尺寸:40X130cm 作品:《角》4 材质:熟宣 尺寸:40X130cm 23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作品:《午后》局部1

材质:熟宣

尺寸:98X180cm (午后整幅)

万方数据 作品:《午后》局部2 材质:熟宣 尺寸:98X180cm (午后整幅) 24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作品《角》创作过程一

万方数据 作品《角》创作过程二 25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致谢

这个冬季,是收获,是结束也是离别。回首两年半的学习生涯,恩师的教导

历历在目。感谢我的导师传道授业解惑,不仅给予我学业上的指导和帮助,

教会我做学问的态度和原则,更是教导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

在思考和看待以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时,多了一份理性。感谢所有教授过我

课程的老师。感谢父母的支持,还有我的师兄、师姐,他们的真诚帮助使我

受益匪浅。感谢我的同窗,是他们陪伴我度过了这两年半的学习生涯。

26

万方数据


相关文章

  • 最终毕业创作说明 2
  • 题 目: 姓 名:学 号:系 别: 专 业: 年级班级: 指导教师: 陈楚风情 XXXXXXX [1**********]5 美术学院 美术学 200X级国画班 XX 年 5 月 6日 2013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 ...查看


  • 留得残荷听雨声 1
  • [摘 要]绘画不只是让人感受美的感觉的作品,还是表达感情.寄托心灵的一种艺术语言,是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对世界的感受.对自然的热爱,是我们情感依靠的港湾.山水画磅礴大气或俊秀虚渺.花鸟画群芳争艳或清新淡雅.人物画鲜亮夺目或静穆脱俗,无论哪种绘 ...查看


  • 公共艺术课程论文封面
  • 题目:< > 课程名称:上课时间: 年 期 学生姓名: 号:院 系:任课教师: 称: 论文基本格式要求:1.内容摘要.2.关键词3.正文 4.引用文献 5.字数不少于3000字. 6.文章题目:三号黑体加粗居中:正 文:五号宋体 ...查看


  • 美学与艺术鉴赏.绘画艺术专题+doc
  • 绘画艺术专题 第一节: 绘画艺术概说 第二节: 绘画的艺术特质 第三节: 西方绘画审美特征 第四节: 中国绘画审美特征 第五节: 其他绘画鉴析 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 ...查看


  •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
  • 春风送暖,牡丹盛开,芬芳醉人,艳绝天下.牡丹又名富贵花,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之一,素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的美称.牡丹,富丽端庄.雍荣华贵.芳香浓郁.美艳绝伦,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国人视它为吉祥 ...查看


  • 美术名词解释
  • 1.威尼斯画派:产生于十五至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家们对色彩特别敏感,追求色彩的热烈明朗与辉煌灿烂.他们的题材从宗教转向世俗,多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作品带有一种享乐主义的情调.从绘画的体裁上看,由于威尼斯气候潮湿,不适合壁 ...查看


  • 第1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 ...查看


  • 美术欣赏教案
  • 美术欣赏 第一讲 美术的概念和范畴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经济贸易交流繁荣.中西文化走向融合的时代中,我国高等教育也正在拓宽视野,努力探索培养各级各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高等学校广泛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加强艺术教育.加强创造 ...查看


  • 古典与雄雅_评张萱人物画
  • 古典与雄雅 ---评张萱人物画 ⊙王彦军[宝鸡文理学院美术系,陕西宝鸡721013] 张萱的人物画凝聚了盛唐文化风尚和宫廷图景,也凝结了艺术家的个性情怀与生活阅历,其人物画不仅典雅摘要: 华丽,而且古朴雄健,透着时代的气息.审美和韵味,笔触 ...查看


热门内容